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秘籍03文言文閱讀搶分秘籍
(新高考1、2卷)
學高考預(yù)測
2021年新高考I卷《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政論性文體。2021年新高考II卷)
選材《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人物傳記;2022年新高考I卷《戰(zhàn)國策?魏策三》人物傳
特點記,2022新高考II卷《東觀漢記》卷十,選材回歸史傳文字,2022年教育部四省聯(lián)考首
次出現(xiàn)了雙文本,也是一個導(dǎo)向,引起重視。
三道選擇題和一道翻譯題,選擇題分別為斷句、古代文化知識、概括和分析文本內(nèi)容,
題型突出了對文言詞語、文言句式、古代文化知識以及篩選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其中斷句
特點有可能以主觀題形式考查,如四省聯(lián)考的斷句題考查形式。與全國甲乙兩套試卷相比,
多了一道主觀題。
(1)體現(xiàn)出命題理念:重視基礎(chǔ),追求語文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的融會貫通;(2)連接課程
標準中學業(yè)質(zhì)量水平:體現(xiàn)教考融合,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3)傳統(tǒng)題型,基本
分析
穩(wěn)定。概括分析題,因文體發(fā)生變化,而由原來的對特定人物的“概括+分析”模式,
預(yù)測
轉(zhuǎn)為“以事件或觀點為基點展開”的敘述模式,概括性更強。
事應(yīng)試秘籍
?知識必備
如何讀懂選文
(1)先讀題(即內(nèi)容概括和分析這一道選擇題),了解大致內(nèi)容和主要事件。
(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
(2)然后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jié)果怎樣?”“為什么?”
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jù)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做標記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
【復(fù)習技巧】
1.立足教材、夯實基礎(chǔ)。
2.注重積累,識記文言實詞、虛詞、文化常識等相關(guān)基礎(chǔ)知識。
3.注意在平時的訓練中多積累、多思考,以增強語感。
【答題技巧】
一、文言文斷句: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1.虛詞標志法:句首常有“蓋、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虛
詞;句尾標志詞有“也、乎、焉、矣、耳、哉、與(歟)”等虛詞。
2.實詞標志法:對話、引文常常用"日”“云”“言”為標志,一般情況下碰到它們都
要停頓;文言文謂語,可利用此特點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賓語。
3.修辭標志法:為使文章達到句式整齊,語氣連貫的效果,古人寫文章經(jīng)常運用對偶、
排偶、頂真、層遞、反復(fù)等修辭技巧,如果以此特點為依據(jù),其準確性更高。
4.名物標志法:名詞和代詞常作主語(句首)和賓語(句尾)來斷句。還要懂得古代文化常
識,諸如年齡、稱謂、紀年紀日、職官等方面的知識。
5.結(jié)構(gòu)標志法:利用固定結(jié)構(gòu)的成對搭配性(見后面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及位置的相對固定性,
如有些關(guān)聯(lián)詞常常能承前啟后,它們前面一般可斷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6.語法判斷法,可依據(jù)語法進行判斷。
二、古文化常識題解題“3技法”
2022年起國考四套試卷的文化常識題均與教材關(guān)聯(lián),將純常識題與教材實詞虛詞判斷
相結(jié)合,實現(xiàn)教考銜接,解題應(yīng)高度關(guān)注題中出現(xiàn)的教材句子里的詞語正誤,往往設(shè)題點在
對教材實詞或虛詞的判斷。
1.調(diào)動積累直接判
(1)聯(lián)系生活常識和歷史知識。
(2)聯(lián)想教材所學知識。
(3)剖析詞語巧推斷
2.結(jié)合語境深推斷
3.遇生判對靈活斷。如果出現(xiàn)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識,一般認為此項表述正確。
三、文言文概括分析題
文言文概括分析題經(jīng)常從人物、地點、時間、詞義、關(guān)系、依據(jù)與結(jié)論等角度進行設(shè)誤,
“比對分析法”是解答此類試題最有效的方法。
(-)比對角度
1.比對時間、地點
2.比對人物
3.比對關(guān)鍵詞語
4.比對添加或刪減內(nèi)容
5.比對關(guān)系
四、文言文翻譯題
換、留、刪、補、調(diào)"o一定要直譯,不要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
1.翻譯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句句通順。
2.翻譯找準“四大”采分點:實詞、虛詞、句式、句意
3.注意譯準“4種特殊實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活用詞、多義詞
4.注意譯準“5類句式”:倒裝句、省略句、被動句、判斷句、固定句
5.熟悉“4類倒裝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主謂倒裝句
凄典例割折
(2022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吳漢,字子顏,南陽人。韓鴻為使者,使持節(jié),降河北,人為言:“吳子顏,
奇士也,可與計事?!笔菨h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造禹及諸將多所薦
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
禹宿,夜語日:“吾欲北發(fā)幽州突崎,諸將誰可使者?“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
與語,其人勇鷲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上于是以漢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
苗曾,上以禹為知人。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
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遂鼓而進,賊兵大破。北擊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
賊,皆平之。
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傷杵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
孫述。吳漢兵守成都,公孫述將延岑遺奇兵出吳漢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
馬尾得出。吳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cè)足屏
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蕖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
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上常日:"吳公奉學勺安,隱若
一敵國矣。”封漢廣平侯。吳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yè)。漢還,讓之曰:“軍
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吳漢爵位奉賜最尊
事,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祠堂,恭儉如此。疾篤,
爭寫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已。”病薨,奏謚
日:“有司議宜以為武。”詔特賜曰忠侯。
(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卷十)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
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B.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
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C.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
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D.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
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吳漢為人樸實、厚道,
說話缺少有文采,匆忙時(常常)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鄧禹和諸位將領(lǐng)
多次舉薦吳漢,多次被皇上召見,這以后吳漢工作辛勤努力不離開衙署,光武
帝也因為他是南陽人,逐漸與他親近。“質(zhì)厚少文”是對吳漢的評價,后面
斷開;“造次”是“不能以辭語自達”的狀語,不能分開,排除AD;“上”
是指光武帝劉秀,是“亦以其南陽人”的主語,不能分開,排除B。故選C。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銜枚指在口中橫銜著枚。枚的形狀像筷子,是古代行軍時用以禁止喧嘩的器
具。
B.差強人意,文中指表現(xiàn)較差,不能令人滿意,后來的意思轉(zhuǎn)變?yōu)槊銖娏钊藵M
意。
C.尊重,文中是尊貴顯要的意思,現(xiàn)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視,二者的意思不同。
D.車駕,文中以帝王所乘車馬代指帝王,與古詩文中“絲竹”代指音樂用法相
同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B.“文中
指表現(xiàn)較差,不能令人滿意”錯,光武帝說“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意思是,吳漢比較令人滿意,他隱然就是一個對國家有舉足輕足影響的人??梢?/p>
“差強人意”在文中也是表現(xiàn)令人滿意的意思。故選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鄧禹向皇上推薦吳漢承擔調(diào)發(fā)幽州軍隊的任務(wù),皇上命吳漢為大將軍,吳漢
斬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贊賞鄧禹有知人之明。
B.吳漢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設(shè)大營,北營不利,合兵南營,大破公孫述,但
后來被延岑襲擊后方,吳漢落水,拉著馬尾才得以脫險。
C.吳漢為人質(zhì)樸,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著皇上征戰(zhàn)四方時,常常
隨從左右,小心侍衛(wèi)總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
D.吳漢處世儉樸恭敬謹慎,不置田產(chǎn),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時家人曾置買一
些田產(chǎn)宅業(yè),他歸來后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署。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
署”錯。原文是“盡以分與昆弟外家”,“昆弟”是家族兄弟,“外家”是母
親、妻子的娘家人。故選D。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鷲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p>
(2)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
【答案】(1)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談,他這個人勇敢兇猛有智
慧謀略,各將領(lǐng)中少有能比得上的?!?/p>
(2)吳漢回來,責備她說:“軍隊在外面,官兵(費用)不足,為什么購買那
么多田產(chǎn)宅業(yè)呢!”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數(shù)”,多次;
“語”,交談;“勇鷲”,勇敢兇猛;“鮮”,少。(2)“讓”,責備;“軍
師”,軍隊;“何”,為什么。
14.《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
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3分)
【答案】①剛毅:吳漢與敵軍作戰(zhàn)時,親自披甲持戟,命令將士們拼死殺敵,最
終大破敵軍;作戰(zhàn)不幸落水后,拉著馬尾脫險。
②木訥:倉促之間不能用言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臨終對皇上所說的仍是國家
之事。
【解析】
剛毅之處:“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日:'聞鼓
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遂鼓而進,賊兵大破”,吳漢與敵軍作戰(zhàn)時,親自
披甲持戟,命令將士們拼死殺敵,最終大破敵軍;“公孫述將延岑遺奇兵出吳漢
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作戰(zhàn)不幸落水后,拉著馬尾脫險。木
訥之處:“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倉促之間不能用言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己。'”,
臨終對皇上所說的仍是國家之事。
參考譯文:
吳漢,字子顏,南陽郡宛縣人。韓鴻做使者,(光武帝)讓他拿著旌節(jié),巡視河
北地界。有人對韓鴻說:“吳子顏,是位奇異之人,可和他商議大事。”吳漢為
人樸實、厚道,說話缺少有文采,倉促間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鄧禹和諸位
將領(lǐng)多次舉薦吳漢,多次被皇上召見,這以后吳漢工作辛勤努力不離開衙署,光
武帝也因為他是南陽人,逐漸與他親近。光武帝已經(jīng)攻下了邯鄲,誅殺了王朗,
召見鄧禹同宿,夜里跟他交談?wù)f:“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騎兵,各位將領(lǐng)
誰能夠勝任?”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談,他這個人勇敢兇猛有智
慧謀略,各將領(lǐng)中少有能比得上的。”光武帝于是讓吳漢擔任大將軍。吳漢于是
斬殺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于是認為鄧禹能了解人。吳漢與蘇茂、周建交戰(zhàn),親
自披上鎧甲拿著戟,命令諸將說:“聽到鼓聲全部大呼前進,后退的斬?!庇谑?/p>
擊鼓進軍,賊兵打敗。向北進攻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的敵軍,全部平定了他們。
吳漢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分開扎營,北營作戰(zhàn)不利,于是讓士兵銜枚前往匯合水
南營,大敗公孫述。吳漢帶兵駐守成都,公孫述率領(lǐng)延岑留下的奇兵出現(xiàn)在吳漢
軍隊后面,襲擊并大敗了吳漢,吳漢墜落水中,拽著馬尾巴才得出上來。吳漢性
格忠誠醇厚,做事忠實,自從當初跟隨光武帝征戰(zhàn)以來,常常陪伴在光武帝左右,
光武帝沒有安睡,吳漢就側(cè)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實了他才后退去休息。
交戰(zhàn)出現(xiàn)不利,軍營武器不完備,吳漢常常獨自修繕矯正弓弩,檢閱那些兵馬,
激勵將士。光武帝有時派人看吳公在做什么,派出的人回來說正在準備作戰(zhàn)進攻
的裝備。劉秀于是嘆息說:“吳漢比較令人滿意,他隱然就是一個對國家有舉足
輕足影響的人。”封吳漢為廣平侯。吳漢曾經(jīng)有一次出征,妻子兒女們在后方購
置田產(chǎn)。吳漢回來后,就責備她說:“軍隊在外面,官兵(費用)不足,為什么
購買那么多田產(chǎn)宅業(yè)呢!”于是盡數(shù)分給了兄弟和母親、妻子的娘家人。吳漢爵
位奉賜尊貴顯要,然而只修宅院,不起巷第。他的夫人先去世,只是簡單下葬,
修了一座小墳,沒有蓋祠堂,他就像這樣恭敬節(jié)儉。病重,皇帝親自看視,問他
還有什么話想說。吳漢回答說:“為臣愚昧而沒有什么見識,只希望陛下千萬不
要動輒大赦天下?!笔攀篮?,有關(guān)部門上奏謚號說:“有司商議應(yīng)該用‘武‘。"
光武帝下詔賜謚號為忠侯。
貸、名屐槿叔
【模擬1】
(2023?湖南新高考聯(lián)盟第一次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姚崇嘗有子喪,承告十余日,政事委積,盧懷慎不能決,惶恐入謝于上。上
日:“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鎮(zhèn)雅俗耳?!背缂瘸?,須臾,裁決俱盡,頗有
得色,顧謂紫微舍人齊浣曰:“余為相,可比何人?”浣未對,崇曰:“何如掌
綾?”浣曰:“管、晏之法雖不能施于后,猶能沒身。公所為法,隨復(fù)更之,似
不及也。”崇曰:“然則竟如何?”浣曰:“公可謂救時之相耳?!背缦?,投筆
日:“救時之相,豈易得乎!”
懷慎與崇同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臣光日:昔鮑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產(chǎn),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賢而下之,
授以國政,孔子美之。曹參自謂不及蕭何一遵其法無所變更利業(yè)必成。夫不肖用
事,為其僚者,愛身保祿而從之,不顧國家之安危,是誠罪人也。賢智用事,為
其僚者,愚惑以亂其治,專目以分其權(quán),媚嫉以毀其功,愎戾以竊其名,是亦罪
人也。崇,唐之賢相,懷慎與之同心戮力,以濟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資治通鑒》,有改動)
材料二:
唐盧懷慎,清慎貞素,不營資產(chǎn)。器用屋室,皆極儉陋。既貴,妻孥尚不免
饑寒,而于故人親戚散施甚厚。
后為黃門監(jiān)兼吏部尚書,臥病既久,宋璟、盧從愿常根與訪焉。常器重璟及
從愿,見之甚喜,留連永日,命設(shè)食。有蒸豆兩甌、菜數(shù)莖而已,此外脩然無辦。
因持二人手謂曰:“二公當出入為藩輔,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國歲久,近者稍倦
于勤,當有小人乘此而進,君其志之。”不數(shù)日而終。疾既篤,因手疏薦宋璟、
盧從愿、李杰、李朝隱。上覽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雜錄》)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
號涂黑。(3分)
曹參自謂A不及B蕭何C一D遵其法E無所變更F漢業(yè)以成
答案CEF
【解析】不及蕭何”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一”是“全部、都”的意思,修飾“遵”,
所以“蕭何”與“一”之間應(yīng)該斷開,“無所變更”是個完整的意思,作為整體斷
開。(選對1處得1分,選4處及以上不給分)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其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謁告”在文中是請假的意思,姚崇為了給兒子辦喪事請了十多天假。
B.“管晏”在文中指的是管仲和晏嬰的并稱,兩人都是歷史上的名相。
C.“固”在文中的意思是“固執(zhí)(保位)”,與《離騷》中“固前圣之所厚”的“固”
意思不相同。
D.“相與”在文中是“共同”的意思,與《赤壁賦》里的“相與枕藉乎舟中”的
“相與”意思相同。
答案D(“相與枕藉乎舟中”的“相與”是“互相”的意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姚崇請假為兒子辦喪事,假滿回來,很快就把積累的政事辦完了,可見其理政
的才能極高,深得皇上信任。
B.齊浣認為姚崇作為宰相,比不上古代“管晏”那樣的名相,是因為姚崇制訂的
法度總是隨時更改,所以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救時宰相”。
C.盧懷慎不謀求錢產(chǎn)資財,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陳設(shè)用具都非常簡陋,妻兒還經(jīng)常
挨餓受凍,所以他的親朋好友經(jīng)??犊亟訚麄?。
D.司馬光與“時人”的觀點不一樣,認為唐明皇的盛世基業(yè),是姚崇和盧懷慎兩
人齊心協(xié)力的結(jié)果,對盧懷慎給予了肯定。
答案C(文中的意思是“盧懷慎雖然貧窮,但是他對親戚朋友的幫助和接濟非常大
方”。)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⑴能知其賢而下之,授以國政,孔子美之。
譯文:
答案⑴(鮑叔等人)能夠了解他們(管仲等人)的賢能而甘居其下,將國家事務(wù)交給
他們(處理),孔子贊美了這種做法。
(“下”,居于……之下;"授以國政”,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應(yīng)為“以國政授之”,將
國家事務(wù)交給他們(處理);“美”,形容詞作動詞,贊美。以上每點1分,句意1分)
(2)然享國歲久,近者稍倦于勤,當有小人乘此而進,君其志之。
譯文:
答案(2)但是(皇上)在位的時間長了,近來對勤政逐漸有所懈怠,這時候往往就會
有小人乘機接近討好皇帝,你們兩個人一定要記住這個事。
(“享國”,在位;“稍”,逐漸;“其”,一定。以上每點1分,句意1分)
14.世人對盧懷慎褒貶不一,綜合材料,你覺得盧懷慎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
括。(3分)
答:
答案①謙遜讓賢;②清正廉潔;③善于薦人;④明察政事;⑤理政能力有限。(答出
任意三點給3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姚崇曾為兒子辦喪事,請了十幾天的假,處理的政務(wù)堆積成山,盧懷慎無法
決斷,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謝罪。唐玄宗對他說:“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給
姚崇,只是想讓您安坐而對雅士俗人起鎮(zhèn)撫作用罷了?!币Τ缂贊M復(fù)出之后,很
快便將未決之事處理完畢,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頭對紫微舍人齊浣道:“我作
宰相,可以與哪些宰相相提并論?”齊浣?jīng)]有回答。姚崇問道:“我與管仲、晏
嬰相比,誰更好些?”齊浣回答說:“管仲、晏嬰所奉行的法度雖然未能傳之后
世,起碼也做到終身實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則隨時更改,似乎比不上他們?!币?/p>
崇又問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樣的宰相呢?”齊浣回答說:“您可以說是一位
救時之相。”姚崇聽后十分高興,將手中的筆扔在桌案上說:“一位救時宰相,
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盧懷慎與姚崇同時擔任宰相,自認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
會推讓給姚崇來處理,當時的人將他稱為“伴食宰相”。
臣司馬光評論說:春秋時期齊國的鮑叔牙對于管仲,鄭國的子皮對于子產(chǎn),
都是前者職位在后者之上,(鮑叔等人)能夠了解他們(管仲等人)的賢能而甘
居其下,將國家事務(wù)交給他們(處理),孔子贊美了這種作法。曹參自認為才能
不及蕭何,因而完全奉行蕭何制定的法度,沒有變化或修改的內(nèi)容,漢家的功業(yè)
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賢的人當權(quán),作為他的僚屬,為了茍全性命保有祿位,
無原則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顧國家的安危得失,這種人真是國家的罪人。
如果賢良明智的人當權(quán),作為他的僚屬,用欺詐蠱惑來擾亂他的布署,用獨斷固
執(zhí)來削弱他的權(quán)力,用百般嫉妒來詆毀他的功績,用執(zhí)拗乖僻來竊取他的名望,
這種人也是國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賢相,盧懷慎與他齊心協(xié)力,為的就是成
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業(yè),對他有什么可以責備的呢!
材料二
唐朝的盧懷慎,清正廉潔,不謀求錢產(chǎn)資財。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陳設(shè)用具都
非常簡陋。當官身份高貴以后,妻子和兒女仍免不了經(jīng)常挨餓受凍,但是對待親
戚朋友,盧懷慎的幫助和接濟非常大方。
后來他擔任黃門監(jiān)兼吏部尚書期間,病了很長時間,宋璟和盧從愿經(jīng)常一起
去探望他。盧懷慎一直很器重宋璟和盧從愿,看到他們倆來了,心里非常高興,
留他們呆了很長時間,并叫家里人準備飯菜。端上來的只有兩瓦盆蒸豆和幾根青
菜,此外什么也沒有。盧懷慎握著宋璟和盧從愿兩個人的手說:"你們兩個人一
定會出將入相,作國家的藩籬、皇帝的輔臣,皇帝尋求天下大治的心思很急切,
但是統(tǒng)治的時間長了,近些時候?qū)φ?wù)漸漸有所懈怠,這時候往往就會有小人乘
機接近討好皇帝,你們兩個人一定要記?。ㄔ谝猓?。"過了沒幾天,盧懷慎就死
了,他在病危的時候,就親手寫了一封奏章,向皇帝推薦宋璟、盧從愿、李杰和
李朝隱?;实劭戳俗嗾?,對他的離世越發(fā)惋惜。
【模擬2】
(2023金太陽教育集團4月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事有可以過者,有不可以過者。而身死國亡,則胡可以過?此賢主之所重,
君主之所輕也。所輕,國惡得不危?身惡得不困?危困之道,身死國亡,在于不先
知化也。吳王夫差是也。子胥非不先知化也,諫而不聽,故吳為丘墟,禍及闔廬。
吳王夫差將伐齊,子胥曰:“不可。夫齊之與吳也,習俗不同,言語不通,
我得其地不能處,得其民不得使。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道屬,習俗同,
言語通,我得其地能處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吳越之勢不兩立。越
之于吳也,譬若心腹之疾也,雖無作,其傷深而在內(nèi)也。夫齊之于吳也,疥癬之
病也,不苛其已也,且其無傷也。今釋越而伐齊,譬之猶懼虎而刺痛,雖勝之,
其后患未央?!碧谆碓唬骸安豢伞>踔钏圆恍杏谏蠂?,齊、晉也。君
王若伐齊而勝之,徙其兵以臨晉,晉必聽命矣。是君王一舉而服兩國也,君王之
令必行于上國?!狈虿钜詾槿唬宦犠玉阒?,而用太宰懿之謀。子胥日:“天
將亡吳矣,則使君王戰(zhàn)而勝;天將不亡吳矣,則使君王戰(zhàn)而不勝?!狈虿畈宦?。
子胥兩祛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吳朝必生荊棘矣!“夫差興師伐齊戰(zhàn)于艾
陵大敗齊師反而誅子胥。子胥將死,曰:“吾安得一目以視越人之入?yún)且??”?/p>
自殺。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著之東門,曰:胡視越人之入我也?”
居數(shù)年,越報吳,殘其國,絕其世,夷其宗廟,夫差身為禽。夫差將死,日:“死
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見子胥于地下?”乃為瞑以冒面死。
(選自《呂氏春秋?貴直論?知化》,有刪改)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
標號涂黑。(3分)
夫A差B興C師D伐E齊F戰(zhàn)G于H艾I陵J大K敗L齊M師N反。而P誅Q
子R胥。
10.FJN【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原文標點:夫差興師伐齊,戰(zhàn)于
艾陵,大敗齊師,反而誅子胥。(每涂對一處得1分,涂四處及以上不得分)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惑主之所輕也”與“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兩句中的“惑”字
含義相同。
B.“國惡得不?!迸c“較秦之所得”(《六國論》)兩句中的“得”字含義不同。
C.“不苦其已也”與“去日苦多”(《短歌行》)兩句中的“苦”字含義不同。
D.“女胡視越人之入我也”與“女也不爽”(《氓》)兩句中的“女”字含義不
同。
11.A【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和文言實詞、虛詞的能
力?!盎笾髦p也”中的“惑”是“昏亂的、糊涂的”的意思,”所以傳道受
業(yè)解惑也”中的“惑”是“疑難問題”的意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吳王夫差伐齊的問題上,伍子胥認為齊、吳兩國風俗、語言有別,伐齊對
吳沒有益處,且齊國對吳不構(gòu)成實質(zhì)性的威脅。所以伍子胥極力反對。
B.伍子胥認為吳、越兩國疆土毗鄰,風俗相同,彼此互為心疾,吳伐越就可稱
霸中原,放棄伐越,則后患無窮。夫差拒絕伍子胥的建議,后來被滅國。
C.太宰豁認為齊、晉兩國是吳國稱霸中原的阻礙,他以伐齊勝利就能一舉兩得、
降服齊晉、稱霸中原為愿景勸說吳王夫差,讓夫差對齊宣戰(zhàn)。
D.伍子胥在將死時表示想留下一只眼睛看著越軍入?yún)?,伍子胥死后,夫差就把?/p>
子胥的尸體投到江中沖走,把伍子胥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國都的東門。
12.B【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皡欠ピ骄涂煞Q霸
中原”錯誤,伍子胥只是說不應(yīng)該伐齊而應(yīng)該去伐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事有可以過者,有不可以過者。而身死國亡,則胡可以過?(4分)
(2)居數(shù)年,越報吳,殘其國,絕其世,夷其宗廟,夫差身為禽。(4分)
13.(1)事情有些是可以失誤的,有些是不可以失誤的。而會導(dǎo)致自己被殺、國家
被滅亡的大事,怎么能夠失誤呢?(得分點:“有…者”“過”“胡”各1分,句
意1分)
⑵過了幾年,越國報復(fù)吳國,攻破了吳國,滅絕了吳國的世系,夷平了吳國
的宗廟,夫差本人也被擒拿。(得分點:“居”“報”“禽”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要注意句子中的重點字詞,如
(1)中的“有……者”“過”“胡”,⑵中的“居”“報”“禽”。
14.“事有可以過者,有不可以過者?!眳峭醴虿睢斑^”在何處?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
簡要概括具體事件。(3分)
14.①看不到越對于吳的現(xiàn)實危害,拒伍子胥之言;②執(zhí)迷于幻想中的功業(yè),輕
信太宰豁;③殺伍子胥,自毀長城。(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相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此題難以在一兩句話中找到答案,
要綜合全文來分析。
【參考譯文】
事情有些是可以失誤的,有些是不可以失誤的。而會導(dǎo)致自己被殺、國家被
滅亡的大事,怎么能夠失誤呢?這是賢明的君主所重視的,糊涂的君主所輕忽的。
輕忽這一點,國家怎么能不危險?自身怎么能不困厄?行于危險困厄之道,招致身
死國亡,在于不能事先察知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吳王夫差就是這樣。伍子胥并不是
事先沒有察知事物的變化,但他勸諫夫差而夫差不聽,所以吳國成為廢墟,殃及
先君闔廬。
吳王夫差要進攻齊國,伍子胥說:“不行。齊國和吳國習俗不同,言語不通,
即使我們得到齊國的土地也不能居住,得到齊國的百姓也不能役使。而吳國和越
國疆上毗鄰,田地交錯,道路相連,習俗一樣,言語相通,我們得到越國的土地
能夠居住,得到越國的百姓能夠役使。越國對于我國也是如此。吳、越兩國從情
勢上看不能并存。越國對于吳國如同心腹之疾,即使一時沒有發(fā)作,但它造成的
傷害嚴重而且處于體內(nèi)。而齊國對于吳國只是癬疥之疾,不愁治不好,再說治不
好也沒什么傷害?,F(xiàn)在舍棄越國去進攻齊國,這就像擔心虎患卻去獵殺野豬一樣,
雖然可能獲勝,但后患無窮?!碧桌谡f:”(伍子胥的話)不可聽信。君王您的
命令不能推行到中原各國,就是由于齊、晉。君王如果進攻齊國且戰(zhàn)勝它,然后
移兵,以大軍壓到晉國國境,晉國一定會俯首聽命。這是君王一舉降服兩個國家
啊,君王的命令一定可以在中原各國推行。”夫差認為太宰嘉說得對,不聽從伍
子胥的意見,而采用了太宰者舌的計謀。伍子胥說:“上天如果想要滅亡吳國的話,
就會讓君王打勝仗;上天如果不想滅亡吳國的話,就會讓君王打不了勝仗?!狈?/p>
差不聽。伍子胥提起衣服,邁著大步從朝廷中走了出去,說:“唉!吳國的朝廷
一定要生荊棘了!”夫差興兵伐齊,和齊軍在艾陵交戰(zhàn),把齊軍打得大敗,回來
以后就要殺伍子胥。伍子胥將要死去,說:“我怎么才能留下一只眼睛看著越軍
入?yún)悄??”說完就自殺了。夫差把伍子胥的尸體投到江中沖走,把伍子胥的眼睛
挖出來掛在國都的東門,說:“你怎么能看到越軍侵入我的吳國?”過了幾年,
越國報復(fù)吳國,攻破了吳國,滅絕了吳國的世系,夷平了吳國的宗廟,夫差本人
也被擒拿。夫差臨死時說:“死人如果有知的話,我在地下有什么臉面見伍子胥
呢?”于是用巾蓋上臉自殺了。
【模擬3】
(2023?深圳光明區(qū)3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照惰,
玩歲惕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
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
“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xiāng)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
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xiāng)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
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xiāng)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
弟怨之,宗族鄉(xiāng)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
志矣。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與也。從吾游者,
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苞有虛而為盈無而
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
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
乎?茍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
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
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
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于學矣。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于無過,
而貴于能改過。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簿于孝友之道,
陷于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并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
無師友之講習規(guī)飭也。諸生試內(nèi)省,萬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
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于改過從善之心。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盜寇,
今日不害為君子矣。若日吾昔已如此,今雖改過而從善,人將不信我,且無贖于
前過,反懷羞澀疑沮,而甘心于污濁終焉,則吾亦絕望爾矣。
(選自王守仁①《教條示龍場諸生》,有刪改)
材料二: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
謫龍場,龍場古夷蔡之外,于今為承竺,而習類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國往,
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獨其
結(jié)題②鳥言,山棲瓶服,無軒裳宮室之觀、文儀揖讓之緡,然此猶淳麗質(zhì)素之遺
焉。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惡詈,直情
率遂。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謂然也。
(選自王守仁《何陋軒記》,有刪改)
【注】①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在寫材料一、二時,
作者自京城謫龍場驛丞。②結(jié)題,指少數(shù)民族結(jié)發(fā)于額的裝束。
10.給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
茍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
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百工,文中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的“百工”都是對手工業(yè)者的總稱,有
尊敬勞動者之意。
B.“必其志之尚未篤也”與“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陳情表》)兩句
中的“篤”字含義不同。
C.“諸生殆不至于此”與“殆有神護者”(《項脊軒志》)兩句中的“殆”字含
義相同。
D.要綏,即要服、綏服,這兩者均屬于“五服”,是古代王畿以外的區(qū)劃名,
文中泛指邊遠地區(qū)。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陽明為了教誨學生進德與修業(yè),在材料一第一段談立志,主要談到了三個
內(nèi)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
B.王陽明談勤學,強調(diào)自己對門人弟子的評價標準:相比聰明機警敏捷,他更
看重學生們的勤奮謙遜謙讓。
C.王陽明談改過,他教育學生“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反躬自問,
有錯必改。只要能徹底改過,也不妨礙成為君子。
D.材料二中作者命名“何陋軒”的原因和孔子有關(guān),他以親身經(jīng)歷贊揚少數(shù)民
族質(zhì)直純樸的品格,批駁了人們稱之為“陋”的說法。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⑴今學者曠廢然惰,玩歲惕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譯文:
⑵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
譯文:
14.材料一第二段談勤學的問題,請簡要說明該段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述的。(3分)
答:
答案及解析
10.茍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
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錯1~2處扣1分,錯3~4處扣2分,
5處及以上不得分;“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不斷亦可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假若有本來空虛卻裝做充實,
本來沒有卻裝做已有,掩飾自己的無能,忌恨他人的長處,自我炫耀自以為是,
大話騙人的人,假使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很優(yōu)異,同學當中;有不痛恨厭惡他的
嗎?“虛而為盈”“無而為有”句式相對,“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句式
相對,“自矜自是”“大言欺人”為四字結(jié)構(gòu);“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中的“使”
為表假設(shè)的連詞,假使,其前應(yīng)斷開;“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儕輩”
本句主語,其前應(yīng)斷開。
ILA(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詞多義的能力。A項,
“有尊敬勞動者之意”錯誤。無尊敬之意,手工業(yè)者地位低下,一般人多歧視。
B.正確。文中“必其志之尚未篤也”的“篤”,一心一意;“臣欲奉詔奔馳,則
劉病日篤”的“篤”,病重。C.正確。兩個“殆”都表揣測,可譯為恐怕、大概。)
12.A(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
方法、不立志的危害”錯誤。材料一第一段只提到立志的重要性和不立志的危害,
沒有談如何立志。)
13.⑴現(xiàn)在的讀書人,曠廢學業(yè),墮落懶散,貪玩而荒費時日,因此百事無成,
這都是由于1他們)未能立定志向罷了。(“學者”,求學的人;“曠廢黑惰”,曠
廢學業(yè),墮落懶散;“惕”,荒廢;每點1分,句意1分)
(2)說到過失,即使是大賢人也不會完全沒有,但是不妨礙他最后成為大賢人,
因為他能改正啊。(“大賢”,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害”,妨礙;“者…也”
表判斷;每點1分,句意1分)
14.①首先通過立志來引出觀點,要勤奮學習。②然后通過將身邊人的事例進行
正反對比,突出觀點。③最后總結(jié)觀點一一君子應(yīng)勤于治學。(每點1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由“已立志為君子,自當
從事于學”可知,首先通過立志來引出觀點,要勤奮學習。而后通過將身邊人的
事例進行正反對比,突出觀點,希望龍場諸生向后一類人學習。由“諸生觀此,
亦可以知所從事于學矣”可知,最后總結(jié)觀點一一君子應(yīng)勤于治學。
【模擬4】
(2023?福建泉州質(zhì)檢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文本一:
漢興,接秦之弊,作業(yè)劇而財匱。至今上即位數(shù)歲漢興七十馀年之間國家無
事非通水旻之災(zāi)民則人給家屬都鄙媒庾皆滿而府庫馀貨財京師之錢星國萬貫枝
而不可校當此之時,宗師有上公卿大夫以下,爭于奢侈,無限度。及匈奴絕和親,
兵連而不解,天下苦其勞,而干戈日滋。財略衰耗而不贍。從建元以來,用少,
縣官往往即多銅山而鑄錢,民亦間盜鑄錢,不可勝數(shù)。於是悉禁郡國無鑄錢,專
令上林三官鑄。今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諸郡國所前銷錢皆廢銷之。而民之鑄錢
益少,計其費不能相當,唯真工大奸及盜為之。是時山東被河蓄,及歲不登數(shù)年,
方一二千里。天子性之,下巴蜀粟以振之。元封元年,桑弘羊領(lǐng)大農(nóng)。弘羊以諸
官各自市,相與爭,物故騰躍,乃請置大農(nóng)部丞數(shù)十人,分部主郡國,各往往縣
置均輸鹽鐵官。置平準于京師,都受天下委輸。大農(nóng)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
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故
抑天下物,名曰"平準"。天子以為然,許之。一歲之中,太倉滿。民不益賦而天
下用饒。是歲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縣官當食租衣稅而已,今弘羊令
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亨弘羊,天?雨。
(節(jié)選自《史記?平準書》)
文本二:
青苗、均輸、市易、方田諸役,相繼并興,號為新法,頒行天下。立淮、浙
六路均輸法條例司言:"今浙、淮發(fā)運使實總六路賦入,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貴
就賤,因近易遠。庶幾國用可足,民財不匱。"詔以發(fā)運使薛向領(lǐng)均輸平準。范
純?nèi)恃裕?今乃效桑弘羊行均輸之法,而使小人梏克生靈,續(xù)怨基禍。事大者不
可速成,儻欲事功急就,必為檢佞所乘。"留章不下。
(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王安石變法》)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項是(3分)
A.至今上即位數(shù)歲/漢興七十馀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民則人給家足/都鄙
縻庾皆滿/而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硫酸鹽鍍鋅光亮劑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蓋革計數(shù)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幼兒園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的策劃計劃
- 提升個人財務(wù)素養(yǎng)的方法與途徑計劃
- 學校社團工作計劃提升學生體育水平
- 修繕工程合同協(xié)議書修繕合同
- 委托物業(yè)管理合同協(xié)議書
- 培養(yǎng)學生動物描繪能力的教學計劃
- 五年級第一學期班主任學習支持計劃
- 碧桂園人才梯隊建設(shè)培訓計劃
- 高二入團考試試題及答案
- 河南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GB/T 45315-2025基于LTE-V2X直連通信的車載信息交互系統(tǒng)技術(shù)要求及試驗方法
-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三模試題 政治 含答案
- 湖北省圓創(chuàng)教育教研中心2025屆高三三月聯(lián)合測評物理試題及答案
- 五下語文期中復(fù)習知識點
- 城市軌道交通軌道設(shè)備運營維保方案終稿
- 陳倉《我有一棵樹》閱讀答案
-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qū)2024-2025學年上學期九年級期末質(zhì)量監(jiān)測九年級數(shù)學試題 (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開封大學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