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復習《物態(tài)變化》專題檢測卷-附帶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物態(tài)變化》專題檢測卷-附帶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物態(tài)變化》專題檢測卷-附帶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物態(tài)變化》專題檢測卷-附帶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物態(tài)變化》專題檢測卷-附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中考物理總復習《物態(tài)變化》專題檢測卷-附帶答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去年入冬以來罕見大霧彌漫我國中東部,致使交通嚴重受阻。霧是通過以下哪種物態(tài)變化產生的()A.升華 B.汽化 C.液化 D.熔化2.如圖所示是吐魯番流行使用的坎兒井結構,大大減少了輸水過程中水的蒸發(fā)和滲漏.其中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兒井的主體,一般是越靠近源頭,豎井就越深,井內的水在夏季約比外界低5~10℃,以下關于坎兒井的說法錯誤的是A.地下有源源不斷的水供應,所以減少了水蒸發(fā)B.井內的水溫比外界低,減少了水的蒸發(fā)C.主體水道深埋地下,減少了由于空氣流動帶來的水蒸發(fā)D.坎兒井大大減少了輸水過程中水的滲漏3.醫(y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拿一個帶把的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中,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給小鏡子消毒 B.使小鏡子升溫,防止口腔中空氣液化C.使小鏡子升溫,防止口腔中水蒸氣液化 D.以上說法都正確4.小明在實驗室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燒杯下面墊有石棉網,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計示數一定達到100℃B.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C.杯口冒“白氣”,是汽化現象D.撤去酒精燈,水未立刻停止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不需要吸熱5.如圖所示是燒開水時出現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壺嘴上方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B.看到的“白氣”是汽化現象C.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出現“白氣”D.燒開水時同時出現了汽化和液化現象6.如圖所示是小明使用溫度計測量杯中熱水溫度的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A. B.C. D.7.將裝有碎冰的試管插入裝有冰粒的燒杯中間,然后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當燒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時,試管中的冰()A.沒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無法判斷8.今年卡塔爾世界杯足球比賽中,常??梢姡寒斠磺騿T腳被撞傷倒地不能起來,一名醫(yī)生會馬上跑過去在受傷部位噴上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汽化后能使受傷部位溫度下降,起到暫時止痛作用。這種液體沸點最有可能的是()A.150℃ B.100℃ C.32℃ D.-12℃9.如圖所示,是一定質量的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A.該物質是晶體B.該物質的熔點是50℃C.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且溫度升高D.該物質在第35分鐘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10.使用樟腦丸可以讓棉毛織物等免受蟲蟻的侵害。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打開存放衣服的箱子,就會聞到刺鼻的氣味,還會觀察到樟腦丸變小了,甚至“消失”了。關于這一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是升華現象B.這是汽化現象C.這種物態(tài)變化是放熱過程D.此現象和寒冷的冬季霜的形成是同一種物態(tài)變化二、填空題11.甲、乙兩支相同的體溫計,它們都是利用液體的性質制成;甲量程為,讀數時(選填“能”或“不能”)離開人體。12.小明不小心扭傷了腳踝,醫(yī)生告訴他在24h以內需及時冷療、冰敷。某款“冷療法”療傷噴霧,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使用時,對準人體扭傷處噴射,液態(tài)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同時(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使人體扭傷部位的溫度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起到鎮(zhèn)痛的作用。13.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的性質制成的,我們把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把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4.冰箱冷凍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裝就會變干,這是現象,冷凍室內四周會有霜形成,這是現象(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15.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對燒瓶加熱一段時間后,金屬盤底部出現水滴,這些水滴是由于水蒸氣發(fā)生而形成的,該過程是熱的。為了讓實驗現象更顯著,可以在金屬盤內放入。三、作圖題16.作圖:小明在“研究水沸騰”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如圖所示的圖線。小華用比小明少些的水,其它的都一樣也進行了實驗。小華忘記畫圖了,請在圖中幫他補上。同時請畫出水沸騰時的氣泡變化情況。四、實驗題17.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1)實驗時,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是冷水,這樣做的目的是;(2)加熱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為℃;(3)小冬用該裝置先后做了兩次實驗,繪制出圖乙所示的A、B兩條圖線。由圖線可知:水沸騰過程中,溫度;(4)兩次實驗繪制的圖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5)水在空間站中也是處于失重狀態(tài),導致熱傳導無法實現。該實驗在空間站做的話,會怎么樣?18.曉軒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蠟和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1)將蠟和冰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加熱,目的是;(2)在組裝圖甲的器材時,應按照(選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順序;(3)曉軒先探究蠟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在實驗過程中,他每隔1分鐘記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觀察蠟的狀態(tài)。他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01234567蠟的溫度4244464849505152曉軒根據表中數據判斷:蠟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曉軒向另一個試管中放入碎冰,繼續(xù)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在實驗過程中,他仍每隔1min記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觀察冰的狀態(tài)。他利用記錄的數據畫出如圖乙所示的溫度一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冰熔化持續(xù)了min。他還觀察到:當時間時,冰處于態(tài)。五、計算題19.一支刻度均勻的溫度計,在1標準大氣壓的情況下插入冰水混合物中,顯示的溫度為3℃,插入沸水中,顯示的溫度為97℃,那么當它插入溫水中顯示的溫度為30℃時,溫水的實際溫度是多少?20.一般來說,氣溫隨海拔升高逐漸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境內的天柱山海拔最高的山峰約1489.8米。求:(1)若山腳的氣溫是22℃,此時山頂的溫度約是多少℃?(答案保留整數)(2)某同學在徒步走進大山過程中,停下腳步對著大山大喊一聲,5s聽到回聲,他離大山有多遠?(聲音在空氣中每秒傳播距離為340m)參考答案:1.C2.A3.C4.B5.D6.D7.A8.C9.A10.A11.熱脹冷縮35~42℃能12.汽化吸收13.熱脹冷縮0℃100℃14.升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