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四年真題匯編文言文解析版2023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周堯卿,字子余。其先汝陰人。堯卿警悟強記,七歲善賦詩,弱冠以學行知名。天圣二年登進士第,積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饒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詩》《春秋》說各三十卷。堯卿十二喪父,憂戚如成人,見母氏則抑情忍哀,不欲傷其意。母異之謂族人曰是兒愛我如此多知孝養(yǎng)我矣。卒能孝養(yǎng),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篤有愛。執(zhí)母喪,倚廬三年,席薪枕塊,雖疾病不飲酒食肉?;蛎阒远Y,曰:“《禮》‘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勝喪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負土。有告之曰:“古之貧無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過是,雖欲竭力,復可得乎?”堯卿為人簡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為禮以愧之。居官祿雖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稱治,民有去思。嘗知汀州寧化縣,提點刑獄楊紜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紜就詢其故。對曰:“貧以利故,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紜至邑,不復他察,第以所聞薦之。慶歷間,范仲淹舉經(jīng)行可為師表,未及用而卒。堯卿之學,不惑傳注,問辨思索,以通為期。其學《詩》,以孔子所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孟子所謂“說《詩》者,以意逆志,是謂得之”??冀?jīng)指歸,而見毛、鄭之得失,曰:“毛之《傳》欲簡,或寡于義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箋》欲詳,或遠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無去取乎?”其學《春秋》,曰:“左氏記之詳,得經(jīng)之所以書者?!敝寥齻髦愅?,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豈二致邪?”歐陽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盡孝,居喪盡哀,而以禮者也。君學長于毛、鄭《詩》,《左氏春秋》?!保ü?jié)選自《隆平集·儒學行義》)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母異A之B謂C族人曰D是兒E愛我F如此G多H知孝養(yǎng)我矣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席薪枕塊,文中指居喪時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塊上,以表示悲傷哀苦之意。B.何怨,怨恨什么?!岸嗥缏?,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兩者結(jié)構(gòu)相同。C.蔽,有涵蓋、概括之義。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話來概括《詩經(jīng)》。D.逆,意為揣度、預料。與《送東陽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堯卿從小聰明懂事,十二歲時父親去世,他雖然年幼,但憂傷悲痛如同成年人。見到母親則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強忍哀痛,唯恐讓母親傷心。B.周堯卿為人簡樸持重,不喜計較,對于不如自己的人,他會鄭重地以禮相待,讓對方產(chǎn)生羞愧之心;雖然俸祿不多,但周濟宗族朋友,直到用完為止。C.周堯卿為學注重獨立思考,不迷信古人傳注,而以通達文義為目的,他認為解釋《詩經(jīng)》的《傳》《箋》各有得失,學習時應(yīng)當加以分辨。D.周堯卿學問品行俱佳,得到當世名臣范仲淹和歐陽修嘉許。范仲淹曾舉薦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歐陽修為他的墓碑撰文,對他褒揚有加。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泫然流涕曰:“過是,雖欲竭力,復可得乎?”(2)紜至邑,不復他察,第以所聞薦之?!敬鸢浮?.BDG2.D3.B4.(1)他淚流滿面地回答說:“過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現(xiàn)在這樣竭盡全力,還能有機會嗎?”(2)楊紜到達縣里后,不再另行訪查,只是將聽到的情況上報來推薦他?!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母親對此感到詫異,對親戚說:“我的兒子這樣的關(guān)懷我,非常懂得孝順贍養(yǎng)我?!薄爸笔谴~,指代前文“憂戚如成人,見母氏則抑情忍哀,不欲傷其意”的內(nèi)容,“母異之”主謂賓齊全,B后應(yīng)斷開;“曰”是“說”的意思,習慣上“曰”后即D處斷開;“多”是“很、非?!钡囊馑?,修飾的是“知孝養(yǎng)”,“如此”是“這樣”的意思,從語意上看,這是周母感慨兒子對自己的關(guān)心程度竟然到了這樣的程度,因此“如此”后即G處應(yīng)斷開。故BDG處需要斷句。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B.“何怨”是賓語前置的用法,應(yīng)為“怨何”?!鞍苍凇币彩琴e語前置,應(yīng)為“在安”;“多歧路,今安在”句意“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二者的結(jié)構(gòu)是相同的。C.正確。D.錯誤?!端蜄|陽馬生序》中“寓逆旅”的意思是“住在迎接客人的旅館里”,“逆”的意思是“迎接”,和文中的“逆”意思不同。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對于不如自己的人,他會鄭重地以禮相待,讓對方產(chǎn)生羞愧之心”說法錯誤。原文中說的是“有慢己者,必厚為禮以愧之”,“慢”是“輕慢、怠慢”的意思,因此周堯卿是對輕慢自己的人以禮相待,讓對方產(chǎn)生羞愧之心而非“不如自己的人”。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泫然”,流眼淚的樣子;“是”,如今、現(xiàn)在;“復”,還、再;“……乎”,反問句,……嗎。(2)“邑”,名詞,縣;“察”,考察、訪查;“第”,只是。參考譯文:周堯卿,字子余,他的祖先是汝陰人。堯卿聰明機警,博聞強記,七歲時就擅長作詩,二十歲時以學識和品行而聞名。天圣二年考中進士,歷任太常博士和饒州通判。去世時年五十三歲。他的文集有二十卷,《詩》和《春秋》的注解各有三十卷。堯卿在十二歲時失去了父親,悲傷哀痛得就像成年人,見到母親句抑制情感、忍耐哀痛,不想讓母親傷心。母親對此感到詫異,對親戚說:“我的兒子這樣的關(guān)懷我,非常懂得孝順贍養(yǎng)我。”堯卿后來果然贍養(yǎng)孝順母親,他的志向如同母親所說的那樣。他對待兄弟,尤其厚道友愛。母親去世后,他結(jié)草廬守孝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塊上,即使生病也不飲酒吃肉。有人勸他按照禮儀規(guī)矩適度保重,他說:“《禮記》上說‘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許是因為忍受不了喪親之痛罷了。我雖然病了但還沒有年老,能忍心像這樣做嗎?”安葬母親時,他親自背土填埋。有人告訴他說:“古代貧窮無法安葬逝者的人或許會這樣做,現(xiàn)在你何必自苦呢?”他淚流滿面地回答說:“過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現(xiàn)在這樣竭盡全力,還能有機會嗎?”堯卿為人正直嚴謹,不喜計較,對于那些輕慢他的人,他必定會以豐厚的禮儀來使其慚愧。盡管擔任官職的薪俸不高,但他會傾盡所能來救助親族和朋友,直到用完為止。無論到哪里為官,他都以治理得當而受到民眾的思念。他曾在汀州寧化縣任知縣,提點刑獄楊紜剛進入境內(nèi),暗中觀察刺史行為的優(yōu)劣,他看到身戴刑具卻仍在田間勞作的農(nóng)民,楊紜就靠近并詢問原因。那個人回答說:“我因為貧窮而追求利益,(知縣)為人正直不折,法令不可違反而我卻違反了,我又有什么理由怨恨呢?”楊紜到達縣里后,不再另行訪查,只是將聽到的情況上報來推薦他。慶歷年間,范仲淹舉薦堯卿為可作為學習榜樣的老師,可惜周堯卿還沒有得到起用就去世了。堯卿的學問,不拘泥于經(jīng)傳注釋,他不斷地提問、辨析和思索,以通達文義為目的。他在學習《詩經(jīng)》時,遵循孔子所說的“《詩》有三百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純真無邪”,以及孟子所說的“解說《詩》的人,要通過自己讀作品的感受去推測詩人的本意,才叫做有所得”。他鉆研經(jīng)傳的主旨,同時也看到了毛氏和鄭氏注釋的得失之處,他說:“毛氏注想要簡潔,有時缺乏義理,不符合‘用一句話概括’的經(jīng)義;鄭氏注則想要詳盡,有時偏離了情性,不算是‘推測詩人的本意’。我們還能不經(jīng)過篩選地獲取知識嗎?”在學習《春秋》時,他說:“《左氏春秋》的記述詳盡,符合經(jīng)典的編寫方式?!睂τ谌齻鞯漠愅?,他都有所取舍,說:“圣人的意圖,怎么可能是不一樣的呢?”歐陽修為他的墓碑撰文說:“像周君這樣的人,對待雙親恪盡孝道,處于喪期極盡哀禮,而且以禮行事。他的學識高于毛、鄭《詩》注和《左氏春秋》?!?023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于曹,曹君袒裼而觀之,釐負羈與叔瞻侍于前。叔瞻謂曹君曰:“臣觀晉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有時反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辈芫ヂ牎a嵷摿b歸而不樂,其妻問之曰:“公從外來而有不樂之色,何也?”負羈曰:“吾聞之,有福不及,禍來連我。今日吾君召晉公子,其遇之無禮,我與在前,吾是以不樂。”其妻曰:“吾觀晉公子,萬乘之主也;其左右從者,萬乘之相也。今窮而出亡過于曹,曹遇之無禮,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貳焉。”負羈曰:“諾。”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遺公子,公子見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辭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謀曰:“昔者晉獻公與寡人交,諸侯莫弗聞。獻公不幸離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將仿今其宗廟不被陰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則非與人交之道,吾欲輔重耳而入之晉,何如?”群臣皆曰:“善?!惫蚱鹱洌镘囄灏俪?,疇騎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于晉,立為晉君。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又令人告釐負羈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間,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余家,此禮之所用也。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而以無禮蒞之,此所以絕世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十過》)5.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君遇之A無禮B彼若有時C反D國E而起兵F即恐為曹傷G君H不如殺之。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窮,指困窘、困厄,與《送東陽馬生序》中“窮冬烈風”的“窮”意思相同。B.出入,表示“大約”,與《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時宰殺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稱為血食。D.絕世,指斷絕了諸侯的世系傳承,與成語“絕世無雙”的“絕世”意思不同。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無禮對待,叔瞻預見到這件事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后果,主張殺掉重耳以杜絕后患,曹君沒有聽從叔瞻的建議。B.釐負羈參與了接見重耳的活動,為曹君對重耳無禮感到憂心仲仲,他妻子問明原委后,積極幫他出主意。C.離開曹國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國、秦國,秦穆公念在過去晉獻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護送重耳返回晉國,立重耳為晉君。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討伐曹國,派人威脅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體,不然就大開殺戒,但對釐負羈則給予了特別的關(guān)照。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2)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遺公子?!敬鸢浮?.BFG6.A7.D8.(1)他如果返回祖國,必會聲討對他無禮的人,那曹就是第一個了。(2)就在壺里盛上黃金,用飯把它裝滿,用璧蓋上,晚上派人送給晉公子。【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您對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有機會回國成為君主而發(fā)兵,那就怕會成為曹國的禍害。您不如殺了他。“遇之無禮”的主語是“君”,“禮”是“無”的賓語,賓語后斷開,且“彼”代指“晉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語,“彼”前斷開,所以B處斷;“彼”是主語,“有時”是狀語,修飾謂語“反國而起兵”,這中間不可斷開,且“若”和下一句“即”構(gòu)成“如果……就會……”的假設(shè)句,“即”前斷開,所以F處斷;“傷”是名詞,意為“禍害”,做“為”的賓語,后面斷開,且“君”是下一句的主語,所以G處斷。故斷句處為:BFG。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以及識記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意思相同”錯誤?!案F冬烈風”的“窮”意思是“深”,“窮冬”即“深冬”“隆冬”。句意:現(xiàn)在困窘逃亡,路過曹國。/隆冬時節(jié),刮著猛烈的寒風。B.“出入之迂也”的“出入”,出來進去。句意:大約十年。/出來進去都要繞道。C.正確。D.“絕世無雙”的“絕世”,冠絕當代。句意:這就是斷絕后代的原因。/姿才超眾,天下無與倫比。故選A。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派人威脅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體,不然就大開殺戒”錯誤,文中“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我將殺掉他陳尸示眾”,是讓曹君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由重耳自己殺掉示眾,且并沒有說要“大開殺戒”。故選D。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若”,如果;“返”通“返”,返回;“無禮”,無禮之人;“首”,第一個。(2)“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狀語后置句,應(yīng)為“于壺盛黃金,以餐充之”,在壺里盛上黃金,用飯把它裝滿;“加璧其上”省略介詞“于”;“遺”,送給。參考譯文:過去晉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過曹國,曹君趁他脫去上衣時偷看他的駢肋。釐負羈和叔瞻在前侍奉。叔瞻對曹君說;“我看晉公子不是平常的人。您對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有機會回國成為君主而發(fā)兵,那就怕會成為曹國的禍害。您不如殺了他?!辈芫宦牎a嵷摿b回家,臉上不高興,他的妻子問他說:“您從外面回來,帶著不高興的神色,為什么?”負羈說:“我聽說,有福輪不到,禍來牽連我。今天國君召見晉公子,待他沒有禮貌。我夾在里面,因此不高興。”他的妻子說:“我看晉公子像大國的君主,他的隨從人員像大國的相國。現(xiàn)在困窘逃亡,路過曹國,曹國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果返回祖國,必會聲討對他無禮的人,那曹就是第一個了。您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區(qū)別開呢?”負羈說:“好吧?!本驮趬乩锸⑸宵S金,用飯把它裝滿,用璧蓋上,晚上派人送給晉公子。公子見了使者,拜了兩拜,留飯而謝絕收璧。晉公子從曹到楚,從楚到秦。到了秦國三年,秦穆公召集群臣商量說:“過去晉獻公和我結(jié)交,諸侯沒有不聽說的。獻公不幸死去,已十年上下了。繼位的兒子不好,我怕他會讓晉國的宗廟得不到打掃而社稷得不到祭祀了。長此下去不變樣,就不符合與人交往的原則了。我想幫助重耳讓他回國,怎么樣?”群臣都說:“好?!蹦鹿蚨l(fā)兵,革車五百輛,同一規(guī)格的馬二千匹,步兵五萬,幫助重耳回到晉國,立為晉君。重耳登基三年,就發(fā)兵攻打曹國了。于是派人告訴曹君說:“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我將殺掉他陳尸示眾?!庇峙扇烁嬖V釐負羈說:“大軍迫城,我知道您不會反抗我。請在您住的巷門上做好標記,我將據(jù)此下達命令,使軍隊不敢去侵犯。”曹國人聽到后,率領(lǐng)他們的親戚去依附釐負羈住地的有七百多家。這就是禮的作用。所以,曹是小國,夾在晉、楚之間,君主的危險就像疊起來的蛋,卻用無禮來待人,這就是斷絕后代的原因。2023年新課標1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襄子①圍于晉陽中,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敝倌崧勚?,曰:“善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被蛟唬褐倌岵恢瀑p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shè)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襄子有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一》)材料二:陳人有武臣,謂子鮒②曰:“韓子立法,其所以異夫子之論者紛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歷遠,遏奸勸善,韓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韓非者,亦當世之圣人也?!弊吁V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名。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jīng)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若諸子之書,其義皆然。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蔽涑荚唬骸爸Z?!弊吁V曰:“乃者趙、韓共并知氏,趙襄子之行賞,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韓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張本然后難之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遠,而韓非公稱之,曾無怍意。是則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測淵,矇大道而不悟,信誣說以疑圣,殆非所望也?!保ü?jié)選自《孔叢子·答問》)【注】①襄子:趙襄子。春秋末年,知、趙、韓、魏四家把持晉國國政,稱“晉四卿”。晉陽之戰(zhàn),知氏(荀瑤)聯(lián)合韓、魏攻趙,反被趙襄子聯(lián)合韓、魏滅殺。②子鮒:即孔鮒,孔子八世孫。9.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韓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張本E然F后難之G豈有H不似哉?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B.勸,指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C.具臣,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D.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jù)的胡說妄言,與現(xiàn)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并不一樣。11.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主上設(shè)置有關(guān)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職侵權(quán),也沒有了奸詐之心,他們履職行事,有了功勞就能得到賞賜,韓非認為這樣才叫“善賞罰”。B.在武臣看來,韓非與孔子觀點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勸善等方面,韓非不一定就不對,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韓非也可以稱得上是當世圣人。C.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他們常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D.子鮒對韓非之類的諸子學說閉口不言,充耳不聞,而武臣卻深信不疑,進而懷疑圣人,子鮒對此深感失望,認為武臣是見識短淺,不明大道。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2)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13.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答案】9.CEG10.B11.C12.(1)我的大臣們都對我有高傲輕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沒有失掉君臣之間的禮節(jié),所以先獎賞他。(2)請允許我簡略地說其中的一小部分,您來仔細考察它真實與否。13.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韓非子在他的書中說,孔子贊賞趙襄子的做法,以此來強調(diào)“禮”的根本,然后在書中批駁孔子的看法,難道不像是真的嗎?“韓非書云”的意思是“韓非在他的書中說”,其后應(yīng)跟“說”的具體內(nèi)容;結(jié)合材料一《韓非子·難一》中的“仲尼聞之,曰:‘善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笨芍?,“夫子善之”是韓非書里記載的內(nèi)容,應(yīng)作“云”的賓語,“韓非書云夫子善之”語意完整,其后應(yīng)斷開。材料一中韓非先引用孔子的觀點來說明“禮”的重要,這就是“引以張本”;然后對孔子的話加以批駁,這就是“然后難之”,故“引以張本”后、“然后難之”后都應(yīng)斷開。同時,從固定結(jié)構(gòu)上看,“豈……哉”為反問句式,其前應(yīng)斷開。1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傅說舉于版筑之間”句意: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選拔?!皣焙汀芭e”都是實詞的被動用法,二者用法相同。正確。B.“不可以不勸愛人”句意:不能不鼓勵關(guān)愛他人。此處的“勸”也是鼓勵的意思,二者詞義相同。C.正確。D.現(xiàn)在所說的“誣蔑之辭”是指捏造事實毀壞他人名譽的言論,和“誣說”詞義不同,正確。故選B。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世人”“常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說法錯誤。根據(jù)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jīng)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可知,在言談中一定引經(jīng)據(jù)典來自我修飾,援引圣賢的事例來標榜自我賢能,想要獲得民眾的信任從而傳播他的說辭的人是“好事而穿鑿者”而非“世人”,選項的說法擴大范圍。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驕侮”,高傲輕慢;“唯”,副詞,只有;“先”,動詞,以……為先、放在前面。(2)“一隅”,一小部分、一個方面;“審”,仔細考察;“信”,真實。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二中的“韓非書云……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可知,子鮒批駁韓非書云“夫子善之”是欺詐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鮒批駁韓非“實詐”的事實依據(jù)。根據(jù)“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這一時間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遠”的總結(jié)可知,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子鮒便是用這一事實依據(jù)來批駁韓非的。參考譯文:材料一:趙襄子被圍在晉陽城中,晉陽解圍后,他獎賞有功的五個人,高赫是受賞的首位。張孟談?wù)f:“晉陽的戰(zhàn)事,高赫并沒有大功,現(xiàn)在成了第一個受賞的,這是為什么?”趙襄子說:“晉陽的戰(zhàn)事,讓我的國家宗廟都陷入了危機。我的大臣們都對我有高傲輕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沒有失掉君臣之間的禮節(jié),所以先獎賞他?!笨鬃勇牭胶笳f:“這是懂得正確行賞啊,襄子!獎賞一個人而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沒有敢失禮的了?!庇腥苏f:孔子不懂得正確行賞的道理。善于賞罰的人,能使百官不敢越權(quán),群臣不敢失禮。君主設(shè)立法令,而臣下沒有奸詐之心。這樣的話,就可以算是善于賞罰了。襄子有君臣關(guān)系密切的恩澤,掌握著令行禁止的法令,這樣尚且還有驕傲輕慢的臣子,這是襄子不善于懲罰的原因。做臣子的人,謀事有功才應(yīng)該獎賞?,F(xiàn)在高赫僅僅是不驕傲輕慢,而襄子卻獎賞他,這是不善于獎賞。所以說,孔子不懂得正確行賞。材料二:陳國有個武將,對子鮒說:“韓非子制定的法律,有太多和夫子的理論截然不同之處。我經(jīng)常探索他們的意圖并比對他們的行為,經(jīng)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們在止惡勸善這方面,韓氏未必是錯的,孔氏也未必完全正確。像韓非這樣的人,也是當世的圣人。”子鮒回答說:“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好事而喜歡穿鑿附會的人,在言談中一定引經(jīng)據(jù)典來自我修飾,援引圣賢的事例來標榜自我賢能,想要獲得民眾的信任從而傳播他的說辭。像諸子的著作,其中的義理都是這樣。請允許我簡略地說其中的一小部分,您來仔細考察它真實與否?!蔽鋵⒋饝?yīng)了。子鮒說:“最近趙國和韓國一起攻打知氏,趙襄子先獎賞臣子然后才有戰(zhàn)果。韓非子在他的書中說,孔子贊賞趙襄子的做法,以此來強調(diào)“禮”的根本,然后在書中批駁孔子的看法,難道不像是真的嗎?然而這其實是欺騙。如何能夠證明這一點呢?早年我國先君在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直到哀公二十七年時荀瑤與韓國、趙國、魏國攻打鄭國,遇到了陳恒而返回,而這時夫子已經(jīng)去世了十一年,而晉四卿都還活著。后來在悼公十四年,知氏才滅亡。這兩個事件之間相隔很久,韓非子竟然提到了它們,沒有一點慚愧之意。所以世上有很多無事生非的人,這都是韓非的罪過。因此我對這些旁門左道的道理保持沉默、不去聽取諸子的言說已經(jīng)很久了。而你卻使用以測日影的儀器來測量天空,用手指來測量深淵,失明于大道而不覺悟,相信謊言而懷疑圣人,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023年新課標2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凡戰(zhàn),若我眾敵寡,不可戰(zhàn)于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無有不勝。法曰:“用眾進止?!睍x太元時,秦苻堅進屯壽陽,列陣淝水,與晉將謝玄相拒。玄使謂苻堅曰:“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zhàn)。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眻栽唬骸暗珔s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而殺之?!比谝嘁詾槿弧K祺獗鴧s,眾因亂而不能止。于是,玄與謝琰、桓伊等,以精銳八千渡淝水。玄、琰進兵大戰(zhàn)淝水南,堅眾大潰。(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戰(zhàn)斗,多是以小術(shù)而勝無術(shù),以片善而勝無善,斯安足以論兵法也?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太宗顧侍臣檢《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是不善?”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擞幸砸娗貛熤畞y。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碧谠唬骸氨蟹志?,各貴適宜。前代事跡,孰為善此者?”靖曰:“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來攻漢,尚出合擊,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碧谠唬骸叭?。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保ü?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將,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14.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夫為人A所B陷而欲勝C敵D不亦難乎E臣故曰無術(shù)焉F苻堅之類G是也。15.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溫和。B.聞金則止,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古代軍隊行動中聽到鳴金信號就停止前進。C.片善,文中指微小長處,其中的“片”與成語“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實現(xiàn)、成為事實,與《桃花源記》中“未果,尋病終”的“果”意思相同。16.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苻堅與謝玄隔淝水列陣,苻堅的部下認為,應(yīng)當在淝水阻擊,不讓晉軍渡河,苻堅則想讓晉軍先渡河上岸,再以鐵騎逼殺晉軍。B.苻堅的大軍在后撤過程中發(fā)生了混亂,不受控制,謝玄等人乘機率八千精兵渡河,兩軍大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的部隊潰敗。C.苻堅全軍大敗,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隊得到保全,苻堅帶領(lǐng)殘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他乘機殺掉苻堅。D.李靖認為,吳漢善于用兵,在討伐公孫述的戰(zhàn)斗中,分兵合擊,最終取得了勝利;唐太宗認為,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17.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18.材料二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4.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15.B16.D17.(1)請你帶軍稍向后退,使雙方將士得以從容追逐交戰(zhàn),我與各位騎馬慢行而觀戰(zhàn),不是很快樂嗎?。?)古人在臨陣之前出奇制勝,出人意料地攻擊敵人,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18.①苻堅不能認清形勢,缺少智謀。②苻堅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戰(zhàn)而不具備分兵進攻的能力。【解析】1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被人困住而想要戰(zhàn)勝敵人,難道不是很困難的嗎?所以我說他沒有智謀,苻堅這種人就是這樣的?!坝钡馁e語是“勝敵”,且“不亦……乎”是固定句式,常用于委婉地提出問題,表示對對方的看法或態(tài)度不太肯定,故此應(yīng)獨立成句。所以“勝敵”后應(yīng)斷開,“乎”后應(yīng)斷開;“焉”用在句末,此處表陳述語氣,因此“焉”后應(yīng)斷開。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B.錯誤?!敖鹬盖脫舻蠖钒l(fā)出的聲音”說法錯誤?!敖稹敝浮般`”,古代軍中樂器,作戰(zhàn)時擊之為收兵信號。而“刁斗”是古代行軍之器具,白天煮飯,夜間敲擊巡邏防衛(wèi)。C.正確?!捌啤敝械摹捌笔切稳菰~,微小的意思,“片甲不留”中的“片”是數(shù)量詞,一片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正確。D.正確。句意:慕容垂卻沒有殺。/沒有實現(xiàn),不久就病死了。故選B。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說法錯誤。原文說的是唐太宗認為“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得失事跡”指的是李靖所解說的苻堅擁兵百萬卻在淝水之戰(zhàn)中落敗和吳漢與劉尚分屯、合擊取得勝利的事件。因此,是苻堅和吳漢的戰(zhàn)例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而并非只是吳漢的戰(zhàn)例。故選D。1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卻”,動詞,后退;“周旋”,動詞,輾轉(zhuǎn)、追逐;“緩轡”,放松韁繩,騎馬緩行。(2)“出奇”,出奇制勝;“不意”,意料之外;“斯”,代詞,這;“相變”,變化。1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材料二中,太宗提問“苻堅甚處是不善”,李靖用“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來作答,指出了苻堅在與謝玄的作戰(zhàn)中戰(zhàn)敗的原因,即苻堅已然被困卻不明局勢的“無術(shù)”,沒有智謀。當太宗問李靖前代古人誰擅長根據(jù)實際情況“兵有分聚”時,李靖肯定了吳漢善于分兵合圍的做法,明確指出了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的原因是“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即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戰(zhàn)而不具備分兵進攻的能力。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作戰(zhàn),如果兵力對比我眾敵寡時,不能與敵軍交戰(zhàn)于險狹之地,一定要選擇平坦開闊的地域作戰(zhàn)場。部隊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鉦音就收兵,這樣對敵作戰(zhàn)就沒有不勝利的。兵法說:“指揮大部隊作戰(zhàn),可進就進,不可進就停止?!睎|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帝苻堅率領(lǐng)大軍進駐壽陽,并臨淝水岸擺好陣勢,同晉將謝玄隔水對峙。謝玄派人對苻堅說:“你率大軍長途跋涉深入我國境內(nèi),卻臨水列陣,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戰(zhàn)。請你帶軍稍向后退,使雙方將士得以從容追逐交戰(zhàn),我與各位騎馬慢行而觀戰(zhàn),不是很快樂嗎!”苻堅的部將都說:“應(yīng)該憑借淝水阻截晉軍,不讓其渡河沖上岸來。我軍兵多,對方兵少,(只有這樣)才是萬無一失的辦法?!避迗哉f:“只管退兵,讓對方軍隊渡河,(乘其渡河之際)我們以數(shù)十萬騎兵逼向河中而殲滅他們?!避奕冢ㄜ迗灾埽┮操澇蛇@樣做。于是苻堅下令秦軍后退,不料部隊因后撤而混亂不能控制。在這時晉將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率領(lǐng)精兵八千渡過淝水。謝玄和謝琰揮軍激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部隊慘遭失敗。材料二:唐太宗問:“古人在臨陣之前出奇制勝,出人意料地攻擊敵人,這也是奇正變化的法則嗎?”李靖回答說:“古代的戰(zhàn)斗,大多是一些稍有智謀的人戰(zhàn)勝沒有智謀的人,一些有微小長處的人戰(zhàn)勝沒有長處的人,這些人哪能談得上懂兵法呢?就像謝玄在淝水擊敗了苻堅,不是謝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堅不善于用兵的緣故。”太宗命侍臣揀出《謝玄傳》閱讀后,說:“苻堅哪些地方?jīng)]有做好呢?”李靖回答:“我看《苻堅載記》說:‘(淝水之戰(zhàn)時)前秦各軍都潰敗了,只有慕容垂的軍隊獨能保持完整。苻堅率領(lǐng)千余騎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慕容垂殺了苻堅,慕容垂卻沒有殺。’從中可以看出秦軍的混亂。而唯獨慕容垂的軍隊得以保全,可見苻堅被慕容垂所困的局面已經(jīng)很明顯了。被人困住而想要戰(zhàn)勝敵人,難道不是很困難的嗎?所以我說他沒有智謀,苻堅就是這樣的?!碧谡f:“戰(zhàn)爭中有分合的道理,各自重視適宜的方法。古代的事跡中,有誰擅長此道?”李靖說:“苻堅指揮百萬大軍卻在淝水戰(zhàn)敗,這是他能將兵力聚合而不能分散所導致的。吳漢討伐公孫述時,與副將劉尚分開駐扎,相隔二十里,公孫述前來攻打吳漢,劉尚出兵與吳漢合圍,從而大敗敵軍,這是兵力分散而能合擊的結(jié)果?!碧谡f:“是這樣。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足以成為后世萬代的借鑒?!?022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齊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齊,齊、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謂張儀曰:“吾欲伐齊,齊、楚方歡,子為寡人慮之,奈何?”張儀曰:“王其為臣約車并幣,臣請試之?!睆垉x南見楚王,曰:“今齊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國與之歡。大王茍能閉關(guān)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則是北弱齊,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說,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后見,獨不賀。楚王曰:“不榖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陳軫對曰:“臣見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蓖踉唬骸昂我玻俊睂υ唬骸胺蚯厮灾赝跽?,以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國?且先絕齊,后責地,必受欺于張儀。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背醪宦?,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背跏谷私^齊。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楚因使一將軍受地于秦。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笔拐叻磮蟪?,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陳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于秦而取償于齊也?!背醪宦?,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楚兵大敗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失于陳軫,過聽于張儀。(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二》)19.下對文中劃線都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不榖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B.不榖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C.不榖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D.不榖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2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約車意思是約定派車,“約”與《鴻門宴》“與諸將約”的“約”字含義相同。B.宣言指特意宣揚某種言論,使人周知,與后來用作文告的“宣言”含義不同。C.孤國指孤立的國家,“孤”與《赤壁賦》“泣孤舟之嫠婦”的“孤”字含義相同。D.陰合意思是暗中聯(lián)合,“陰”與《岳陽樓記》“朝暉夕陰”的“陰”字含義不同。2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又擔心楚國作梗,因為齊國曾經(jīng)幫過楚國,齊楚關(guān)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張儀考慮如何應(yīng)對,張儀答應(yīng)嘗試出使楚國。B.張儀見到楚王,提出楚國如果能與齊國斷交,秦王就會下令獻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齊國,還能得到秦國的恩惠,這是一舉三得的事情。C.楚國群臣祝賀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陳軫不以為然,認為秦看重楚是因為楚有齊為后援,若先絕齊后索地,一定受騙,齊秦兩國都將攻打楚國。D.張儀返回,秦王隨即派人與齊聯(lián)合,拒不給楚國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齊合力大敗楚兵。楚國失敗是因為沒有聽從陳軫而誤信張儀。2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楚王不聽,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保?)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答案】19.B20.A21.B22.(1)楚王不聽從,說:“我的事辦好了!你還是閉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保?)張儀知道楚國與齊國斷了交,于是出來接見使者說:“從某地到某地,縱橫總共是六里土地?!薄窘馕觥?9.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安粺┮槐焙汀安粋蝗恕弊謹?shù)相同,結(jié)構(gòu)相似,都是后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的前提,“而”是連詞,所以“而”之前應(yīng)斷開,由此排除A、D。“子”是第二人稱,指“你”,是“不賀”的主語,因此“子”前應(yīng)斷開,由此排除C。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派遣一個士兵,不傷亡一名將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認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賀,只有你一個人不道賀,這是為什么?故選B。2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約車”的“約”是“拴套、準備”之意,“與諸將約”的“約”是“約定”之意,二者含義不同。說法錯誤。B.“宣言”是指特意宣揚某種言論,使人周知;用作文告的“宣言”是指國家、政黨、團體或領(lǐng)導人對重大問題公開表態(tài)以進行的宣傳號召,二者含義不同。說法正確。C.“孤國”中的“孤”是孤單、孤立的意思;《赤壁賦》“泣孤舟之嫠婦”的“孤”字是孤單之意,二者含義相同。說法正確。D.“陰合”的“陰”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陽樓記》“朝暉夕陰”的“陰”字指陰晦的氣象,二者含義不同。說法正確。故選A。2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還能得到秦國的恩惠”說法錯誤。原文“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因?qū)η貒┯卸骰荩亩玫角貒母屑ぁ?,而不是“得到秦國的恩惠”。故選B。2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善”,形容詞,好;“其”,副詞,表命令語氣,還是;“弭口”,住口。(2)“絕”,動詞,斷絕;“乃”,副詞,才;“廣從”,縱橫。參考譯文:齊國幫助楚國進攻秦國,攻下了(秦地)曲沃。后來秦想要進攻齊國,由于齊、楚友好,秦惠王為此憂慮,對張儀說:“我想要發(fā)兵攻齊,無奈齊、楚兩國關(guān)系正密切,請你為我考慮一下,怎么辦呢?”張儀說:“請大王為我準備車馬和金錢,讓我試試看?!庇谑菑垉x去南方楚國見到楚懷王,說:“現(xiàn)在對秦王來說齊王的罪惡是最嚴重的,秦國準備征討齊國,然而楚國跟齊國交好。如果大王能關(guān)起國門跟齊斷絕交邦,讓我勸說秦王獻上商于的土地,方圓六百里。如果這樣,楚國就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又在西面對秦國施有恩惠,且獲得了商于六百里土地,這就是一舉三得的上策?!背淹醴浅8吲d,在朝堂上宣布說:“我已經(jīng)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甭犚娺@話的群臣都向懷王道賀,陳軫最后晉見,唯獨不向懷王道賀。懷王說:“我不派遣一個士兵,不傷亡一名將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認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賀,只有你一個人不道賀,這是為什么?”陳軫回答說:“我認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會招來禍患?!睉淹鯁枺骸盀槭裁??”陳軫回答說:“秦王之所以重視大王,是因為有齊國這樣一個強大盟邦。如今還沒有得到秦國的割地卻先和齊國斷絕邦交,是讓楚國陷于孤立狀態(tài)啊,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何況楚國如果先跟齊國斷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讓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張儀欺騙。結(jié)果是西面惹出秦國的禍患,北面切斷了齊國的后援,這樣秦齊兩國的兵都一定會進攻楚國。”楚王不聽從,說:“我的計劃已經(jīng)妥當了,你就閉口不要多說,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睉淹跖墒拐吒R國斷絕邦交。張儀回到秦國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秦齊的盟約暗中締結(jié)成功。楚國派遣一名將軍去秦國接收土地。張儀在證實楚齊確實斷交以后,才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從這里到那里,縱橫總共是六里土地?!背构?jié)回國報告楚懷王,懷王大怒,準備發(fā)兵去攻打秦國。陳軫說:“攻打秦國,不是一個好辦法。大王不如趁此機會將一個大都市送給秦國,跟秦連兵伐齊,這樣可以把損失在秦國手里的再從齊國補償回來。”楚懷王沒有采納,于是發(fā)兵北去攻打秦國。秦、齊兩國合兵,楚軍在杜陵慘敗??梢?,楚國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也并非軟弱,之所以會幾乎亡國,是懷王沒有采納陳軫的忠告,而過于聽信張儀的緣故。2022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謂吳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國之寶也?!眳瞧饘υ唬骸霸诘虏辉陔U。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義不修,而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而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湯放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盡敵國也?!蔽浜钤唬骸吧啤?。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鳥;憎其人者,惡其余胥。咸刈厥敵,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碧?,邵公入,王曰:“為之奈何?”邵公對曰:“有罪者殺之,無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鄙酃觯芄?,王曰:“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yǎng)之?!标套釉唬骸俺悸勚?,樂賢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惫Γ邢采?。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yǎng),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本肮唬骸爸Z。”于是老弱有養(yǎng),鰥寡有室。晉平公春筑臺,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貴德而務(wù)施,緩刑辟而趨民時。今春筑臺,是奪民時也。豈所以定命安存,而稱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罷臺役。(節(jié)選自《說苑?貴德》)2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2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饑者則食之”與“食野之蘋”(《短歌行》)兩句中的“食”字含義相同。B.“而湯放之”與“是以見放”(《屈原列傳》)兩句中的“放”字含義相同。C.“靡使有余”與“望其旗靡”(《曹劌論戰(zhàn)》)兩句中的“靡”字含義不同。D.“公悲之”與“心中??啾保ā犊兹笘|南飛》)兩句中的“悲”字含義不同。2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項是(
)A.魏武侯乘船順河而下,對吳起說,險固的河山是魏國之玉。吳起以三苗氏、夏桀雖有河山之固卻因不修德而亡為例,指出德政才是國之寶。B.太公建議把殷商的士眾全部殺掉,一個也不要剩。邵公則建議有罪的誅殺,無罪的人讓他們活下去。武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議。C.景公在壽宮游玩,看到老人背著柴并面有饑色,就下令讓官吏供養(yǎng)老人。晏子則指出,喜愛有才德的人,同情沒能力的人,是守國的根本。D.叔向反對晉平公在春天筑臺,認為那樣做會耽誤農(nóng)時,如果只顧自己安身立命,就不會被后世稱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臺的勞役。2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2)今請求老弱之不養(yǎng),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敬鸢浮?3.D24.A25.D26.(1)周武王攻破殷商后,召見姜太公詢問道:“要怎么處置殷商的士人和百姓?”(2)現(xiàn)在我請求對那些年老體弱無人供養(yǎng)的人,還有年老喪失配偶沒有家室的人,根據(jù)情況而供給他們財物?!窘馕觥?3.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周公說:“讓他們各自住著自己的房屋,耕作自己的田地,不要因為舊朝新臣而有所改變,只親近仁義的人。百姓有過錯,責任在我一人身上。”武王說:“看得遠大啊,(這樣做足以)平定天下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為他們?nèi)蕫鄱械滦邪 !睆膬?nèi)容來看,劃線句是“周公”和“武王”的對話,兩個“曰”是標志,“武王曰”前面是“周公”所言,所以“武王”前面斷開,排除C;從句式結(jié)構(gòu)來看,“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是“……者,……也”的判斷句,且“貴士君子”是動賓短語作“者”的定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居其宅”和“田其田”都是動賓結(jié)構(gòu),且結(jié)構(gòu)一致,中間斷開,排除B。故選D。2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饑者則食之”意思是“饑餓的人就給他糧食吃”,“食”是名詞作動詞,拿食物給人吃;“食野之蘋”意思是“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食”,吃。兩者含義不同。故選A。2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如果只顧自己安身立命,就不會被后世稱為人君”錯誤,曲解文意,文中“豈所以定命安存,而稱為人君于后世哉”意思是“怎么能靠這些來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稱為國君呢”,這是說不能靠建造游觀之臺這些方式來安身存命。故選D。2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克”,攻破;“召”,召見;“奈……何”,把……怎么辦。(2)“鰥寡”,喪妻喪夫;“論”,評定具體情況;“供秩”,供給生活物品,供給財物;“焉”,代詞,他們。參考譯文:圣人對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饑餓就給他食物吃,寒冷就給他衣服穿,撫養(yǎng)他們,培育他們,唯恐他們不能發(fā)展壯大。魏武侯乘船順黃河而下,在中游的時候回頭對吳起說:“多么美麗而險要的山河啊,這是魏國的無價之寶呀!”吳起回答:“(一國之寶)在于國君的德政而不在于山河的險要。當初的三苗氏,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由于他不講仁義道德,被夏禹消滅了。夏桀所居住的地方,左邊是黃河、濟水,右邊是泰華山,伊闕山在南邊,羊腸阪在北邊;由于他治國不施仁政,被商湯放逐了。由此可見,(國寶)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勢險要。如果君王不施德政,恐怕船上這些人也要成為您的敵人啊?!蔽何浜钫f:“你說得對。”武王打敗了商,召見姜太公,問他:“該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辦?”太公回答:“我聽說喜歡那個人,同時會喜愛他房上的烏鴉;憎恨那個人,會連他所住地方的墻壁都厭惡。把他們?nèi)繗⒌簦涣艋畹?,怎么?”武王說:“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進見,武王問:“你看怎么辦?”邵公回答說:“把有罪的殺掉,無罪的讓他活著,怎么樣?”武王說:“不行?!鄙酃鋈ズ?,周公進見。武王問;“你看該怎么辦?”周公說:“讓他們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耕種自己的田地,不要因為舊朝新臣而有所改變,(只)親近仁愛的人。百姓有了過錯,責任在我一個人身上?!蔽渫跽f:“平定天下的胸懷多么寬廣??!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為他們?nèi)蕫鄱械滦邪?!”齊景公在壽宮游玩,看見一個老年人背著柴,面有饑色。齊景公就很同情他,感慨地說:“讓當?shù)氐墓賳T養(yǎng)活他?!标套诱f:“我聽人說,喜好賢良的人,憐憫不幸的人,這是守住國家的根本啊?,F(xiàn)在君主憐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澤沒有達不到的了,這是治理國家的根本?!饼R景公笑了,臉上也有了喜悅的神色。晏子說:“圣賢的君王遇到賢良就喜好賢良,遇到不幸就憐憫不幸?,F(xiàn)在我請求找來老弱而沒有人養(yǎng)活、喪妻喪夫卻沒有房屋的人,評定之后安置他們?!饼R景公說:“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養(yǎng)活,喪妻喪夫的人也有了居住的屋子。晉平公想在春天建造游觀之臺,叔向進言說:“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崇尚道德,樂善好施,寬緩刑律,抓緊農(nóng)時;在春天建造游觀之臺,這是耽誤百姓的農(nóng)時啊。怎么能靠這些來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稱為國君呢!”晉平公說:“好!”于是放棄了建造游觀之臺的工程。2022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蓖踉唬骸肮讶嗽缸又幸?!”重為之約車百乘。孟嘗君之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泵蠂L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聞乎?”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趙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shù)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田文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蓖踉唬骸按笞兛傻寐労??”曰:“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田文,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鼻赝醮罂郑畹卣堉v于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2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28.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寡人意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稱自己。B.百乘即一百輛兵車,“乘”指四馬一車?!鞍俪恕薄扒С恕背S米鞅Φ拇Q。C.為趙蔽的“蔽”指屏障,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國門,文中是實指,指魏國國都的城門;現(xiàn)在則用來指一個國家的邊境。2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王受到強秦武力威脅之際,連夜向孟嘗君問計,孟嘗君表示有了諸侯的幫助,國家就可以存續(xù)下來,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諸侯,搬取救兵。B.孟嘗君見趙王不愿出兵,勸說趙王,指出魏國每年地危民死,而趙國土地與民眾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趙國將面臨危險,趙王這才同意出兵。C.孟嘗君請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猶豫不決,孟嘗君指出魏國倘若聯(lián)合他國合力攻打燕國,將會對燕國十分不利。燕王聽從了建議,出兵救助魏國。D.孟嘗君計謀得以實現(xiàn),魏王非常高興,夸獎他短時間內(nèi)搬來很多援軍。秦王非??只?,割地給魏國,魏王于是讓燕、趙援軍返國,封賞孟嘗君。3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31.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敬鸢浮?7.C28.C29.A30.(1)我國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收成不好,現(xiàn)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怎么辦呢?(2)燕國不去援救魏國,魏王屈節(jié)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31.(1)對趙國,孟嘗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處打動對方。(2)對燕國,孟嘗君則是曉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視?!窘馕觥?7.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現(xiàn)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同秦國歃血結(jié)盟,這樣就如同趙國與強大的秦國相鄰了,趙國土地也將年年受到威脅,百姓也將一年一年地死去。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現(xiàn)?!薄拔红γ擞谇亍笔菭钫Z后置句,“于秦”是“歃盟”的后置狀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D;“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判斷句,“此……也”是判斷句的標志,中間不可斷開,“之所以”是固定結(jié)構(gòu),不能斷開,排除B。故選C。28.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C.“與……‘王之蔽’的‘蔽’相同”錯誤,“王之蔽”的“蔽”是“蒙蔽”,這里指受蒙蔽,與“趙蔽”的“蔽”不同。故選C。29.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孟嘗君……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諸侯”錯誤,由文中“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嘗君出使諸侯。故選A。3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歲”,年;“熟”,有收成,豐收;“行”,跋涉;“助”,援助;“奈何”,怎么辦。(2)“折節(jié)”,屈服于別人;“以”,把;“與”,送給;“去”,離開。3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孟嘗君游說趙王和燕王的語言,分析其中所用的技巧。如孟嘗君游說趙王時先說“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首先向趙王表示忠心,意思是說我向您借兵是對您的忠心,之后分析魏國存在對于趙國的價值,魏趙兩國的軍隊勢力沒有太大懸殊,而現(xiàn)在魏國的處境卻不如趙國,是因為魏國是趙國西邊的屏障,擋住了來自秦國的威脅,一旦魏國滅掉,趙國就“與強秦為界”,由此可見魏國存在的價值,這是用存魏的好處來打動對方。如孟嘗君游說燕王的時候說“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孟嘗君用魏國滅亡之后給趙國帶來的威脅引起燕王的重視,一旦魏國“折節(jié)割地”,之后會集合四國之力來攻打燕國,這是用亡魏的壞處“恫嚇”燕王。參考譯文:秦國將要討伐魏國。魏王聽說,夜里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攻魏國了,您替寡人謀劃一下,怎么辦?”孟嘗君說:“有諸侯援救,國家就可以保存下來。”魏王說:“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說。”鄭重地為孟嘗君準備了百輛馬車。孟嘗君來到趙國,對趙王說:“我希望從趙國借些軍隊去救魏國。”趙王說:“寡人不能借?!泵蠂L君說:“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壁w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孟嘗君說:“趙國的軍隊并非比魏國的軍隊戰(zhàn)斗力強,魏國的軍隊也并非比趙國的軍隊戰(zhàn)斗力弱。然而趙國的土地沒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脅,百姓也沒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魏國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脅,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為什么?因為魏國在西面做了趙國的屏障。現(xiàn)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同秦國歃血結(jié)盟,這樣就如同趙國與強大的秦國相鄰了,趙國土地也將年年受到威脅,百姓也將一年一年地死去。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現(xiàn)?!壁w王答應(yīng)了,為魏國發(fā)兵十萬,戰(zhàn)車三百輛。孟嘗君又北上拜見了燕王,說:“現(xiàn)在秦國將要進攻魏國了,希望大王救魏國?!毖嗤跽f:“我國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收成不好,現(xiàn)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怎么辦呢?”孟嘗君說:“跋涉幾千里去拯救別人,這將給國家?guī)砗锰帯,F(xiàn)在魏王出城門盼望燕軍,其他諸侯即使想跋涉幾千里來幫助,可以做到嗎?”燕王還是沒有答應(yīng)。孟嘗君說:“臣下獻上好的計策給大王,大王卻不采用臣下忠誠的計策,我請求離開了,恐怕天下將有大的變化了?!毖嗤跽f:“您說的大的變化,可以讓我聽聽嗎?”孟嘗君說:“秦國攻打魏國,然而燕國卻不去援救魏國,魏國屈節(jié)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秦兵撤離魏國后,魏王傾韓國、魏國的全部軍隊,又西借秦國的軍隊,再依靠趙國的軍隊,用四個國家的力量攻打燕國,大王將會得到什么好處呢?好處會自己跋涉幾千里去幫助人嗎?好處會出燕國的南門而盼望援軍嗎?那么對于四國軍隊來說道路與鄉(xiāng)里很近,補給給養(yǎng)又很容易。大王還能得到什么好處呢?”燕王說:“您走吧,寡人聽您的了。”于是為孟嘗君發(fā)兵八萬,戰(zhàn)車二百輛,跟從孟嘗君(前往魏國)。魏王大喜,說:“您借燕國、趙國的軍隊多而且快?!鼻赝鹾芎ε拢钭屚恋赝簢v和。魏國于是歸還了燕國、趙國的軍隊并且封賞了孟嘗君。2022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吳漢,字子顏,南陽人。韓鴻為使者,使持節(jié),徇河北,人為言:“吳子顏,奇士也,可與計事?!眳菨h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禹宿,夜語曰:“吾欲北發(fā)幽州突騎,諸將誰可使者?”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鄙嫌谑且詽h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彼旃亩M,賊兵大破。北擊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賊,皆平之。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吳漢兵守成都,公孫述將延岑遺奇兵出吳漢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吳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cè)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上常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狈鉂h廣平侯。吳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yè)。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吳漢爵位奉賜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祠堂,恭儉如此。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已?!辈≥嘀u曰:“有司議宜以為武?!痹t特賜曰忠侯。(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卷十)3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B.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C.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D.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3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銜枚指在口中橫銜著枚。枚的形狀像筷子,是古代行軍時用以禁止喧嘩的器具。B.差強人意,文中指表現(xiàn)較差,不能令人滿意,后來的意思轉(zhuǎn)變?yōu)槊銖娏钊藵M意。C.尊重,文中是尊貴顯要的意思,現(xiàn)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視,二者的意思不同。D.車駕,文中以帝王所乘車馬代指帝王,與古詩文中“絲竹”代指音樂用法相同。3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鄧禹向皇上推薦吳漢承擔調(diào)發(fā)幽州軍隊的任務(wù),皇上命吳漢為大將軍,吳漢斬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贊賞鄧禹有知人之明。B.吳漢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設(shè)大營,北營不利,合兵南營,大破公孫述,但后來被延岑襲擊后方,吳漢落水,拉著馬尾才得以脫險。C.吳漢為人質(zhì)樸,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著皇上征戰(zhàn)四方時,常常隨從左右,小心侍衛(wèi)總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吳漢處世儉樸恭敬謹慎,不置田產(chǎn),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時家人曾置買一些田產(chǎn)宅業(yè),他歸來后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署。3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保?)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36.《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答案】32.C33.B34.D35.(1)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屢次與他交談,他這個人勇猛而有智謀,各位將領(lǐng)中少有能趕得上的。(2)吳漢回來,責備他們說:“軍隊出征在外,官兵們用度不足,為什么多買田地房產(chǎn)呢?”36.剛毅之處:作戰(zhàn)勇猛,連克強敵;敗而不餒,激揚士氣。木訥之處:缺乏文采,不善言辭?!窘馕觥?2.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吳漢為人樸實、厚道,說話缺少有文采,匆忙時(常常)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鄧禹和諸位將領(lǐng)多次舉薦吳漢,多次被皇上召見,這以后吳漢工作辛勤努力不離開衙署,光武帝也因為他是南陽人,逐漸與他親近?!百|(zhì)厚少文”是對吳漢的評價,后面斷開;“造次”是“不能以辭語自達”的狀語,不能分開,排除AD;“上”是指光武帝劉秀,是“亦以其南陽人”的主語,不能分開,排除B。故選C。33.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B.“文中指表現(xiàn)較差,不能令人滿意”錯,光武帝說“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意思是,吳漢比較令人滿意,他隱然就是一個對國家有舉足輕足影響的人??梢姟安顝娙艘狻痹谖闹幸彩潜憩F(xiàn)令人滿意的意思。故選B。3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署”錯。原文是“盡以分與昆弟外家”,“昆弟”是家族兄弟,“外家”是母親、妻子的娘家人。故選D。3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數(shù)”,屢次;“禹數(shù)與語”,省略句,“禹數(shù)與(之)語”,“語”,交談;“勇鷙”,勇敢兇猛;“鮮”,少。(2)“讓”,責備;“軍師”,軍隊;“何”,為什么。36.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剛毅之處:“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遂鼓而進,賊兵大破”,吳漢與敵軍作戰(zhàn)時,親自披甲持戟,命令將士們拼死殺敵,最終大破敵軍;“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北營作戰(zhàn)不利,他帶領(lǐng)將士們悄悄與南營匯合,最終打敗公孫述??筛爬ǔ觯鹤鲬?zhàn)勇猛,連克強敵?!皡菨h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作戰(zhàn)不利,并不氣餒,想辦法戰(zhàn)勝敵人;“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交戰(zhàn)失利,獨立修繕武器,檢閱士兵,激勵將士??筛爬ǔ觯鹤鲬?zhàn)不利時,敗而不餒,激勵將士。木訥之處:“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說話缺少文采,倉促之間不能用言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可概括出:缺乏文采,不善言辭。參考譯文:吳漢,字子顏,南陽郡宛縣人。韓鴻做使者,(光武帝)讓他拿著旌節(jié),巡視河北地界。有人對韓鴻說:“吳子顏,是位奇異之人,可和他商議大事?!眳菨h為人樸實、厚道,說話缺少文采,倉促間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鄧禹和諸位將領(lǐng)多次舉薦吳漢,多次被皇上召見,這以后吳漢工作辛勤努力不離開衙署,光武帝也因為他是南陽人,逐漸與他親近。光武帝已經(jīng)攻下了邯鄲,誅殺了王朗,召見鄧禹同宿,夜里跟他交談?wù)f:“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騎兵,各位將領(lǐng)誰能夠勝任?”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談,他這個人勇敢兇猛有智慧謀略,各將領(lǐng)中少有能比得上的?!惫馕涞塾谑亲寘菨h擔任大將軍。吳漢于是斬殺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于是認為鄧禹能了解人。吳漢與蘇茂、周建交戰(zhàn),親自披上鎧甲拿著戟,命令諸將說:“聽到鼓聲全部大呼前進,后退的斬?!庇谑菗艄倪M軍,賊兵打敗。向北進攻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的敵軍,全部平定了他們。吳漢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分開扎營,北營作戰(zhàn)不利,于是讓士兵銜枚前往匯合水南營,大敗公孫述。吳漢帶兵駐守成都,公孫述率領(lǐng)延岑留下的奇兵出現(xiàn)在吳漢軍隊后面,襲擊并大敗了吳漢,吳漢墜落水中,拽著馬尾巴才得出上來。吳漢性格忠誠醇厚,做事忠實,自從當初跟隨光武帝征戰(zhàn)以來,常常陪伴在光武帝左右,光武帝沒有安睡,吳漢就側(cè)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實了他才后退去休息。交戰(zhàn)出現(xiàn)不利,軍營武器不完備,吳漢常常獨自修繕矯正弓弩,檢閱那些兵馬,激勵將士。光武帝有時派人看吳公在做什么,派出的人回來說正在準備作戰(zhàn)進攻的裝備。劉秀于是嘆息說:“吳漢比較令人滿意,他隱然就是一個對國家有舉足輕足影響的人?!狈鈪菨h為廣平侯。吳漢曾經(jīng)有一次出征,妻子兒女們在后方購置田產(chǎn)。吳漢回來后,就責備她說:“軍隊在外面,官兵(費用)不足,為什么購買那么多田產(chǎn)宅業(yè)呢!”于是盡數(shù)分給了兄弟和母親、妻子的娘家人。吳漢爵位奉賜尊貴顯要,然而只修宅院,不起巷第。他的夫人先去世,只是簡單下葬,修了一座小墳,沒有蓋祠堂,他就像這樣恭敬節(jié)儉。病重,皇帝親自看視,問他還有什么話想說。吳漢回答說:“為臣愚昧而沒有什么見識,只希望陛下千萬不要動輒大赦天下?!笔攀篮螅嘘P(guān)部門上奏謚號說:“有司商議應(yīng)該用‘武’?!惫馕涞巯略t賜謚號為忠侯。2022·北京卷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夏為天子,十有余世。殷為天子,二十余世。周為天子,三十余世。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舉以禮,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wù)裕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于齊不能不齊言也;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貴辭讓也,所上者告訐也;固非貴禮義也,所上者刑罰也。凡人之智,能見已然,不能見將然。夫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見,而禮之所為難知也。若夫慶賞以勸善,刑罰以懲惡,先王執(zhí)此之政,堅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時;據(jù)此之公,無私如天地耳,豈顧不用哉?然而曰禮云禮云者,貴絕惡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鬃釉唬骸奥犜A,吾猶人也,必也使毋訟乎!”為人主計者,莫如先審取舍;取舍之極定于內(nèi),而安危之萌應(yīng)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積漸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積,在其取舍。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以刑罰治之者,積刑罰。刑罰積而民怨背,禮義積而民和親。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異?;虻乐缘陆?,或驅(qū)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氣樂;驅(qū)之以法令者,法令極而民風哀。哀樂之感,禍福之應(yīng)也。秦王之欲尊宗廟而安子孫,與湯武同,然而湯武廣大其德行,六七百歲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歲則大敗。此亡它故矣,湯武之定取舍審,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審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諸安處則安,置諸危處則危。天下之情與器亡以異,在天子之所置之。湯武置天下于仁義禮樂,而德澤洽,禽獸草木廣裕,德被蠻貊四夷,累子孫數(shù)十世,此天下所共聞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罰,德澤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惡之如仇讎,禍幾及身,子孫誅絕,此天下之所共見也。是非其明效大驗邪!人之言曰:“聽言之道,必以其事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苯窕蜓远Y義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罰,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觀之也?(取材于《漢書·賈誼傳》)37.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無道之暴也
暴:短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原煤采購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包裝印刷產(chǎn)品安全認證及檢測服務(wù)合同
- 2024年度物流倉儲合作服務(wù)協(xié)議模板一
- 202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 六 表內(nèi)除法 分一分教學實錄 西師大版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三章 圓6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guān)系第1課時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guān)系、切線的性質(zhì)定理教學實錄 (新版)北師大版
- 個人購房借款合同
- 揚州市精裝修房屋租賃協(xié)議
- 2024年中國平面鋼閘門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4年成都事業(yè)單位人事聘用協(xié)議樣式版
- 2024年土地流轉(zhuǎn)終止合同范本(含后續(xù)土地使用規(guī)劃)3篇
- 北宋詞之臨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課件
- 監(jiān)理質(zhì)量評估報告
- 藥物代謝動力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血液科護士的營養(yǎng)與膳食指導
- 建筑與建材行業(yè)設(shè)計與工程技術(shù)培訓資料
- 鐵路押運培訓課件
- 2024年廣東匯源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安全生產(chǎn)資格考試考務(wù)管理
- 跨境電子商務(wù)英語 課件 Unit 1 Overview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Unit 2 Ma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 甲狀腺癌科普健康知識講座
- 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622物理化學(回憶版)考研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