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公共科考試:國學經(jīng)典選讀真題模擬
匯編
(共223題)
1、“季梁諫追楚師”這則故事論述了。(多選題)
A.民和神的關系
B.民是主體
C.神是附屬
D.神是主體
試題答案:A.B.C
2、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單選題)
A.水有七善
B.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C.天下莫柔弱于水
D.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試題答案:B
3、中國傳統(tǒng)的四部之學指()e(多選題)
A.集
B.子
C.史
D.經(jīng)
試題答案:A,B,C,D
4、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關于此句
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ǘ噙x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孔子說:“約束自己,讓自己的言行合于禮的規(guī)范,那就是對仁德的踐行。
如果有一天人們都做到了這一點,天下的人就會心歸于仁德。踐行仁德取決于每個人自己,哪里
在于別人呢?”
B.此句大致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一一給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和朋友往來
是不是守誠信了呢?老師所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C.此句中的“復”:履行之意。
D.此句出自《論語》。
試題答案:A,C,D
5、子曰:“君子不器?!贝司淝‘?shù)囊馑际荗。(單選題)
A.孔子說:“君子往往不被器重?!?/p>
B.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樣小家子氣?!?/p>
C.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固定了形狀,要么方要么圓,應該懂得變通。”
D.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局限在某一方面。”
試題答案:D
6、“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钡那‘斠馑际牵ǎ?
(單選題)
A.你們這樣的無知,渾渾噩噩地混跡在天地之間,所以充塞在天地之間,不過是我們的碌碌無
為的軀體。天地之間的率真之志,才真正形成了我們的天然本性。
B.我們如此的渺小,卻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處于天地之間。這樣看來,充塞于天地之間的
氣,就是我們的身體;而引領統(tǒng)帥天地之氣的志,形成了我們的天然本性。
C.我們如此的渺小,卻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處于天地之間。這樣看來,充塞于天地之間的
我們,不過是我們的軀殼而己,我們需要精氣神的充盈;天地之間的統(tǒng)帥之氣,滋養(yǎng)著我們的秉
性。
D.你們如此的渺小,卻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處于天地之間。所以應該珍惜充塞于天地之間
的正氣,提升我們外在軀體之中的學養(yǎng);讓天地之氣的帥志,形成我們的天然本性。
試題答案:B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多選
題)
A.此句中“殆”:本義是危險,有害,這里指沒有信心,有危險,不安及疲乏的意思。
B.此句中的“罔”:本義指漁獵用的網(wǎng),引申為蒙蔽之意;通“惘”字,迷惑、困惑不解之意。
C.此句是勸人把努力學習與思考未來前途結合起來之意。
D.此句意思是:“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招致疲乏,甚至更
加危險?!?/p>
試題答案:A.B
8,“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之后的兩句話是()。(多選題)
A.為生民立道
B.為往圣繼絕學
C.為萬世開太平
D.為人則為人道
試題答案:A,B,C,D
9、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多選題)
A.傳不習乎?
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C.為人謀而不忠乎?
D.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試題答案:A,B,C
10、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關于此句
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孔子說:“約束自己,讓自己的言行合于禮的規(guī)范,那就是對仁德的踐行。
如果有一天人們都做到了這一點,天下的人就會心歸于仁德。踐行仁德取決于每個人自己,哪里
在于別人呢?”
B.此句大致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一一給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和朋友往來
是不是守誠信了呢?老師所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C.此句中的“復”:履行之意。
D.此句出自《論語》。
試題答案:A.C.D
11、孔子認為,君主治理國家,如果想讓人民有廉恥之心,達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則需要()O
(單選題)
A.上必無為而用天下
B.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C.無為而治
D.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試題答案:D
12、“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之后的三句話是()。(多選題)
A.在天則為天道
B.在地則為地道
C.在法則為法道
D.在人則為人道
試題答案:A,B,C
13、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焉。(單選題)
A.■-家
B.天下
C.一國
D.一人
試題答案:D
14、張載曾說過:為天地立心,().(多選題)
A.為生民立命
B.為往圣繼絕學
C.為萬世開太平
D.為百姓立命
試題答案:A,B.C
15、“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钡那‘斠馑际牵ǎ?。(單選題)
A.“道”的運動變化是表面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道”的運用特征是表面柔弱的內心剛強的。
B.“道”的運動變化總是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變化的,處事柔弱、不爭、謙下,才是“道”的運
用特征。
C.“道”的運動變化總是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變化的,處事柔弱、不爭、謙下,不是“道”的運
用特征。
D.反方向運動,說明事物總是物極必反;欲強則弱,欲剛則柔,說明事物總是適者生存。
試題答案:B
16、“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關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多選
題)
A.此句是說:“人人都可以記住,學習沒有別的方法就是要不知疲倦和不厭煩。”
B.此句意思是:“默默地把知識牢記在心,勤奮地學習不知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p>
C.此句中的“識”:是與“記”字通用,(默默然)領會在心之意
D.此句出于《論語》中
試題答案:B,C,D
17、大學之道,()o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多
選題)
A.在明明德
B.在為萬世開太平
C.在止于至善
D.在親民
試題答案:A,C,D
18、“吾不試,故藝”這句話的意思是()。(單選題)
A.我沒有盲目嘗試,因此有時間掌握很多謀生的技能
B.我考試做官不成,所以從事藝術
C.我沒有做過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謀生的技能
D.我沒有做過官,就掌握了“六藝”
試題答案:D
19、子曰:“君子有三畏()。”(多選題)
A.畏天命
B.畏大人
C.畏孔子之言
D.畏圣人之言
試題答案:A,B,D
20、孟子曰:“伯夷,圣之清也;伊尹,圣之任也;柳下惠,圣之和也;孔子,圣之時也?!敝?/p>
“孔子,圣之時也。”的恰當意思是。。(單選題)
A.孔子,是圣人中能把握時間、抓緊時間學習的人。
B.孔子,是圣人中能時時學習的人。
C.孔子,是圣人中能識時務、識大體的人。
D.孔子,是圣人中能審時度勢、與時偕行的人。
試題答案:D
21、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一此句的恰當
之意是().(單選題)
A.喜好錢財,偏愛妻子兒女,不顧及贍養(yǎng)父母,是三不孝;放縱聲色欲望,給父母帶來恥辱,
是四不孝;逞強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
B.孝子只要對父母懷有深愛,一定心懷和氣;心中和氣,表情必然欣悅;表情欣悅,面容必然
柔順。
C.窮困也樂,顯達也樂,窮困顯達像春夏秋冬,得道至這種境界,窮困顯達都無所謂了。
D.君子應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試題答案:B
22、“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的恰當意思是()。(單選題)
A.盡心盡力地去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了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地了。
B.用盡他的心力,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的性格,那么就是知道天命了。
C.應盡心盡力了解人的本性和天意與使命。
D.盡最大的限度回歸到與宇宙最初本元相應的慈善之心,這樣就可以知道人內在的本性;知道
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運行規(guī)律了。
試題答案:D
23、“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之后的三句話是()。(多選題)
A.在天則為天道
B.在地則為地道
C.在法則為法道
D.在人則為人道
試題答案:A.B.C
24、“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
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币灰魂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ǘ噙x
題)
A.此句中的“子庶民”:是以平民為子。
B.孔子在這里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卷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
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愿。
C.此句是說: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準則:修養(yǎng)自我;尊重有才能的仁;敬愛自己的親人;敬
重大臣;體諒群臣;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孩子;吸收、招納各種技藝的人才;優(yōu)待遠方而來的客
人;安撫諸侯。
D.此句中的“體”:指體恤,體察;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試題答案:A,C,D
25、“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p>
關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題)
A.此句意思是:“仁愛之人先獨自承擔并為他人奉獻與付出然后會有所收獲,做到了恭、寬、
信、敏、惠,這樣可以叫做‘仁'了?!?/p>
B.此句意思是:“恭敬、寬厚、誠實、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會得到大眾的
擁護,誠實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則做事易見功效,慈惠則足以用人?!?/p>
C.此句中的中“恭”:指謙恭。“寬”:指寬厚?!靶拧保褐刚\實。“敏”:指勤敏?!盎荨?/p>
指:慈惠。
D.此句意思是:做事要寬容,不要苛刻。
試題答案:B.C
26、“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的比較恰當?shù)囊馑际?。。(單選題)
A.誠懇之人,選擇善地而居住,絕不固執(zhí)己見地住在混雜的環(huán)境里
B.誰能夠做到誠實誰就是選擇了善途,誰就要放下執(zhí)著,不再迷失方向
C.做到誠實的人,就必須選擇至善的道德,并且不要固執(zhí)地實踐要學會變通
D.做到誠實的人,就必須選擇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堅守不渝地實行它才行
試題答案:D
27、古人的養(yǎng)生理論十分完善,以下符合傳統(tǒng)養(yǎng)生原則的是()。(單選題)
A.小李喜歡炒股,股市波動經(jīng)常影響他的情緒
B.小胖性格達觀,不太看重得失,不過分思慮
C.麗麗性格開朗,愛交朋友,經(jīng)常泡吧、聚會到半夜
D.小陳愛吃蔬菜瓜果,尤其喜歡買新鮮的反季節(jié)蔬果
試題答案:B
28、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
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边@一段話是針對君主的角度來說的,
闡述了君主要想治理好國家,就要具備()等品質。(多選題)
A.知
B.仁
C.莊
D.禮
試題答案:A,B,C,D
29、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一一此句的恰當之意是。。(單選題)
A.孔子教授學生耍精通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六藝,以及各種職業(yè)、技能、愛好等。
B.言行要謹慎,為人要誠實守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并且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立志高遠,堅守德操,遵循仁義,精通六藝。
D.親自積極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可以學習典籍、文章了。
試題答案:C
30、“君子有三變”,這句話的意思是()。(單選題)
A.說明君子很虛偽,善變
B.與君子相處,會發(fā)現(xiàn)他有很多不同的樣貌
C.人生需要經(jīng)歷很多次的變故,不斷歷練,才能成為道德高尚的君子
D.君子的態(tài)度一天三變
試題答案:B
31、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p>
()。(多選題)
A.此句出自《荀子》。
B.此句是告訴人們做事要有恭敬之心,做事莫過于沒有后悔。
C.此句中的“遠”:指避開,不親昵。
D.此句意思是:孔子答道:“把心力專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與德的道義上,敬畏鬼神而保持
高遠的距離不隨意親昵,這樣可以叫做‘知'了?!?/p>
試題答案:C,D
3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钡那‘斨馐牵ǎ﹐(單選題)
A.君子就是遵從中庸之道的人。
B.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恰到好處)。
C.君子就是中規(guī)中矩不犯錯誤的人。
D.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懂得珍惜時間。
試題答案:B
33、關于天人關系,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單選題)
A.儒家與道家均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
B.人與天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的統(tǒng)一體
C.天人關系問題是中國哲學中的重大理論問題之一
D.儒家、道家對天人合一的解釋完全一致
試題答案:D
34、孔子認為君子有三畏,分別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單選題)
A.信仰
B.天子
C.圣人之言
D.父母之命
試題答案:C
3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一此句的恰當之意是()。(單選題)
A.人在有關生死的關鍵時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誼的真假;在貧窮與富足的不同狀態(tài),才知世
態(tài)人情的冷暖;在貴賤不同情形,才顯現(xiàn)友情的真?zhèn)巍?/p>
B.君子相處和諧而不結黨,小人結黨而內部并不和諧。
C.道德高尚的人,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討好;與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輕慢
高傲。
D.君子與人交往,對上不奉承拍馬,對下不傲氣凌人。
試題答案:B
36、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此句中
的“空空”的恰當說明是()。(多選題)
A.即“控控”,無知貌
B.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
C.現(xiàn)形容一無所有
D.即空懷抱負
試題答案:A.B.C
37、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可謂知矣。(單選題)
A.敬鬼神而遠之
B.智者知人
C.為生民立命
D.先難后獲
試題答案:A
38、君王、國家、人民這三者中,有輕有重,請遵循孟子的思路,按照從重到輕排列()。(單
選題)
A.國家〉君王》人民
B.君王》國家》人民
C.國家〉人民〉君王
D.人民〉國家〉君王
試題答案:D
39、“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一此句的恰當之意是()。(單選題)
A.別人不了解自己,卻能夠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品格嗎?”
B.學生不知道努力學習,教師也不要生氣,要循循善誘,這不才是真君子嗎?”
C.別人不知道沒有關系,自己了解自己就行,不是君子就要裝君子。
D.別人不了解自己就馬上生氣,這哪里是君子所說的品格呢?
試題答案:A
40、“子畏于匡”的故事,解釋正確的是()o(多選題)
A.孔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為他相信自己身負天命
B.孔子當時地位身份很高,所以匡人奈何不了他
C.孔子因為有很多弟子保護,所以不怕匡人
D.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孔子那種“天命在我”的自信
試題答案:A,D
4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
題)
A.此句是說:“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p>
B.此句意思是:“教師舉出一個角的例子,學生卻不能解決同樣的三個角的問題,教師就不再
回復學生也不去理睬他了?!?/p>
C.此句中的“隅”:原義是角、角落。在這里是指事物的某一個方面。
D.此句意思是:施教者說明一隅之意后,在受教者尚未舉一反三之時,也不要直接將答案告訴
他
試題答案:A,C.D
4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所迷,
其日固久?!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物極必反、苦盡甘來,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人們不要再被迷惑,要認清事物的矛盾本質,這樣就可長治久安、牢固不破了.
B.災禍的里面,已經(jīng)隱臧了幸福的到來,幸福的里面,也潛伏著災禍。但是,像這種禍福循環(huán),
物極必反的道理,有誰能夠了解他的究竟,有誰能在無形中去認識這些真理呢?所以,本來是正
直的道理,人們卻認為那是奇談怪論;本來是善意的教導,人們卻認為那是妖怪的行為。因此使
世人迷惑于邪正善惡的分辨中,這種日子,已經(jīng)很久了。
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夠把中和的
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D.此句中的“所迷”:指所迷惑的東西。
試題答案:B,D
43、“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關于此句下面的
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氖牵ǎ?(多選題)
A.所以,有和無相互生成,難和易共同成長,長和短相互形容,高和下一起傾斜,聲和音相互
呵護,前和后相互追隨。
B.所以,有和無相互對立而生,難和易相互對立而成,長和短相互對立而體現(xiàn),高和下相互對
立而呈現(xiàn),聲和音相互對立而產(chǎn)生協(xié)和,前和后相互對立而產(chǎn)生順序。
C.全句表現(xiàn)的是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說明萬事萬物都有其對立面,又都是互相依存的。
D.因為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xiàn)的,所以有和無由互相對立而誕生,難和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
長和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xiàn),高和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和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和后由互相
對立而出現(xiàn)。
試題答案:B.D
44、“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的恰當意思是()o
(單選題)
A.知道其榮耀,卻安守其卑辱,為了天下而虛懷若谷。為了天下而虛懷若谷的人,在品德上達
到滿足完美的境地,就可以重新歸于簡樸了。
B.深知身份榮耀,卻安守卑辱的位置,其胸懷如同山谷一樣博大。成為天下川谷一樣的人在常
德上達到了完美的境地,并復歸于渾全未破的原始、真樸之地。
C.深知身份榮耀,卻安守卑辱的位置,其胸懷如同山谷一樣博大。成為天下川谷一樣的人在常
德上達到了完美的境地,并復歸于原初的真樸之地。
D.深知身份榮耀,卻安守卑辱的位置,其胸懷如同山谷一樣博大。成為天下川谷一樣的人在仁
德方面永遠不知足,循環(huán)往復地從簡樸之道開始。
試題答案:C
45、關于“國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張之洞主張“西學為體,中學為用”
B.國學的概念和內容從古至今始終如一,一成不變
C.季羨林認為,國學應該是“大國學”
D.追溯“國學”一詞,最早出自《論語》
試題答案:C
46、“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關于
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多選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夠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于道。能夠做
到中與和,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就會在中和之中發(fā)育生長。
B.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心是安靜無所偏倚的,稱之為中;假如情緒之發(fā)生都能
合乎節(jié)度,沒有過與不及則稱之為和。
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夠把中和的
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D.此句所說的“中”,是穩(wěn)定天下之本;“和”,是為人處世之道。
試題答案:A.C
47、下面出于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語句有()。(多選題)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C.是進亦憂,退亦憂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試題答案:A,B,C,D
48、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币痪淝‘?shù)囊馑际牵ǎ#▎芜x題)
A.孔子答道:“務必把人民的正義放在心上,尊敬鬼神而遠望的距離,可以叫做‘知'了?!?/p>
B.孔子答道:“從事人民喜歡的正義工作,敬畏鬼神而保持高遠的距離不隨意親昵,這樣就叫
做知道明理?!?/p>
C.孔子答道:“把心力專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與德的道義上,把鬼神放在遠處敬仰,這樣就
可以了。”
D.孔子答道:“把心力專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與德的道義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遠的距離不
隨意親昵,這樣可以叫做‘知'了?!?/p>
試題答案:D
49、以下幾位名人與各自對“國學”的描述,搭配錯誤的是()。(單選題)
A.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章太炎:國學是七科之學
C.鄧實:一國所有之學
D.季羨林:國學應該是“大國學”
試題答案:B
50、關于仁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o(多選題)
A.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B.道德仁愛應該是一切行為的前提和歸宿
C.仁者愛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達到“仁”的一個途徑
試題答案:A,B,C,D
5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
較恰當?shù)挠校ǎ#ǘ噙x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因此,圣人不是等疾病發(fā)生了才去治療,而是在沒病之前就預防;(如同
治理國家)不是等混亂局面己經(jīng)出現(xiàn)才去治理,而是在未出現(xiàn)混亂前做好防范,說的就是這個道
理。
B.此句大致意思是:明白心靈的歸宿,然后就有了確定的志向。有了確定的志向,然后心才會
靜,心靜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而后才能靜心思慮,靜心思慮而后才有所得。萬物皆有本
末終始,知道其先后因果,就近于“道”了。
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夠把中和的
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D.此段話出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試題答案:A.D
5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ǘ噙x題)
A.此句意思是:“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
享有它;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shù)姆椒ㄈ[脫它,就不會擺脫掉它。”
B.此句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
的知識,就會搞得困頓不堪呢!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就只能弄得精疲力竭了。
C.此句出自《老子》O
D.此句出自《論語》。
試題答案:A.D
5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終
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夠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于道。能夠做
到中與和,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就會在中和之中發(fā)育生長。
B.此句大致意思是:明白心靈的歸宿,然后就有了確定的志向。有了確定的志向,然后心才會
靜,心靜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而后才能靜心思慮,靜心思慮而后才有所得。萬物皆有本
末終始,知道其先后因果,就近于“道”了。
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夠把中和的
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D.此段話出自《大學》。
試題答案:B,D
54、大學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多
選題)
A.在明明德
B.在為萬世開太平
C.在止于至善
D.在親民
試題答案:A,C,D
55、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p>
()。(多選題)
A.此句出自《荀子》。
B.此句是告訴人們做事要有恭敬之心,做事莫過于沒有后悔。
C.此句中的“遠”:指避開,不親昵。
D.此句意思是:孔子答道:“把心力專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與德的道義上,敬畏鬼神而保持
高遠的距離不隨意親昵,這樣可以叫做‘知'了?!?/p>
試題答案:C,D
5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
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題)
A.此句大意是:三個人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師。跟著善良的老師,不選擇不善良的老師。
B.此句出于《莊子》。
C.幾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對照自己加
以改正。
D.此句是孔子名言。
試題答案:C,D
57、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yǎng)之,人()之。(董仲舒《春秋繁露》)(單選題)
A.養(yǎng)
B.化
C.成
D.生
試題答案:C
5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
事,不足以取天下。”一一此句的恰當之意是()o(單選題)
A.學習越來越難,知識越來越多,學不過來,只能用無為而治的辦法了。
B.不出大門,就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遠,知“道”就越
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見就能心明,不必作為就能成功。
C.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斷剔除自我的私念。減
少再減少自我的妄想與貪念,以至于達到?jīng)]有人為造作的境界。不妄為,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無事生非,如果老是無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
D.這句話是說做學生的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才能應對日益爆炸的知識時代。
試題答案:C
59、“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
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币灰魂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
題)
A.此句中的“子庶民”:是以平民為子。
B.孔子在這里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卷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
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愿。
C.此句是說: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準則:修養(yǎng)自我;尊重有才能的仁;敬愛自己的親人;敬
重大臣;體諒群臣;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孩子;吸收、招納各種技藝的人才;優(yōu)待遠方而來的客
人;安撫諸侯。
D.此句中的“體”:指體恤,體察;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試題答案:A,C.D
60、正確的為教之道有()?(多選題)
A.有教無類
B.因材施教
C.吾不試,故藝
D.禮法合制
試題答案:A.B
6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币痪涞囊馑际牵ǎ﹐(單選題)
A.自己所以不想要的原因是,別人不要的強加給了我們。
B.凡是自己不喜歡別人對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也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
C.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也不要讓我們喜歡的人去做。
D.凡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強迫地送給別人。
試題答案:B
62、子曰:“君子有三畏()?!保ǘ噙x題)
A.畏天命
B.畏大人
C.畏孔子之言
D.畏圣人之言
試題答案:A,B,D
63、孟子曰:“伯夷,圣之清也;伊尹,圣之任也;柳下惠,圣之和也;孔子,圣之時也?!敝?/p>
“孔子,圣之時也?!钡那‘斠馑际?)?(單選題)
A.孔子,是圣人中能把握時間、抓緊時間學習的人。
B.孔子,是圣人中能時時學習的人。
C.孔子,是圣人中能識時務、識大體的人。
D.孔子,是圣人中能審時度勢、與時偕行的人。
試題答案:D
64、中國以儒家為主體的傳統(tǒng)文化對鬼神、生死的態(tài)度,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單選題)
A.敬鬼神的目的是使人追懷往古,不忘記自己生命的由來
B.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
C.儒家重視現(xiàn)實生活,主張不敬鬼神
D.對鬼神應采取尊敬而不迷信的態(tài)度
試題答案:C
65、“知,傳受之,聞也。方不障,說也。身觀焉,親也。所以謂,名也。所謂,實也。名實耦,
合也。志行,為也?!币灰淮司涞那‘斨馐?)?(單選題)
A.通過傳授而得的知,是聞知。通過推理不受方域語言阻障的知,是說知。親身接觸、觀察而
得到的知,是親知。所用來說的,是“名”。所說及的,是“實”?!懊迸c“實”相匹配,即
是“合”。立志于踐行,即是“為”。
B.三種知識來源中,以“親知”及“聞知”中的“親聞”為一切知識的根本,由于“親知”往
往只能知道一部分,“傳聞”又多不可靠,所以必須重視“說知”,依靠推理的方法,來追求理
性知識。
C.用武力使人信服的人,別人不一定心服,是因為他打不過人緣故;用道德感化使人信服的人,
別人內心服了嘴上也不服。
D.人的知識來源有三種:①親知,即親身經(jīng)歷得來的知識,又可分“體見”即局部的與“盡見”
即全面的兩種。②聞知,即傳授得來的知識,又可分為“傳聞”與“親聞”兩機③說知,即推
論得來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受方域語言的障礙。
試題答案:A
6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關于
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題)
A.此句中“習”:本義是指“鳥屢次拍著翅膀飛”,引申為“反復練習”。
B.此句中“慍”:生氣、怨恨之意,指心中有煩厭、厭惡、怨恨之感。
C.此句意思是:“學習,而且能夠時時復習它、修習它,不也是令人很愉快的事情嗎?有志同
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同樣不也是讓人高興的事情嗎?別人不了解自己,卻能夠不生氣,不也是
君子品格嗎?”
D.此句意思是:“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招致疲乏,甚至更
加危險?!?/p>
試題答案:A.B.C
67、“季梁諫追楚師”這則故事論述了O。(多選題)
A.民和神的關系
B.民是主體
C.神是附屬
D.神是主體
試題答案:A.B.C
68、張載曾說過:為天地立心,().(多選題)
A.為生民立命
B.為往圣繼絕學
C.為萬世開太平
D.為百姓立命
試題答案:A.B.C
69、“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钡那‘斨馐牵ǎ﹐(單選題)
A.君子就是遵從中庸之道的人。
B.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恰到好處)。
C.君子就是中規(guī)中矩不犯錯誤的人。
D.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懂得珍惜時間。
試題答案:B
70、“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題)
A.此句意思是:“仁愛之人先獨自承擔并為他人奉獻與付出然后會有所收獲,這樣可以叫做‘仁'
了?!?/p>
B.此句是告訴人們做事要有仁厚之心,做事莫過于講求仁義了。
C.此句中的“難”:是付出,奉獻之意。
D.此句意思是:做事要先難后易,可以較好地完成。
試題答案:A.C
71、孔子認為,陪著君子說話容易犯幾種過失,分別是()。(多選題)
A.該說的話不說
B.話說的太多
C.不看臉色而貿(mào)然開口
D.不該說話時而說話
試題答案:A,B.C
72、正確的為教之道有()。(多選題)
A.有教無類
B.因材施教
C.吾不試,故藝
D.禮法合制
試題答案:A,B
73、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币痪渲械摹爸杏埂钡那‘斨馐牵ǎ?。(單
選題)
A.恰到好處的常理
B.極致的常理
C.中規(guī)中矩
D.平庸的做法
試題答案:A
74、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
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边@段話的所指是()。(單選題)
A.這一段話是針對孔子的弟子們來說的,闡述了為仁好學之道,要知道仁德,要能夠堅守操守,
行事要莊重,行動要有禮,盡可能做到至善。
B.這一段話是針對臣子的角度來說的,闡述了臣子要想輔助治理好國家,就要具備知、仁、莊、
禮,這四種品質,并需要足夠的知識和仁善的行為去執(zhí)行貫徹。
C.這一段話是針對君子的角度來說的,闡述了君子主要想修身齊家,就要具備知、仁、莊、禮,
這四種品質,并需要由己及人,由長到幼地施行。
D.這一段話是針對君主的角度來說的,闡述了君主要想治理好國家,就要具備知、仁、莊、禮,
這四種品質,并需要由心而外,層層深入的執(zhí)行與貫徹。
試題答案:D
75、子云,“吾不試,故藝。”一一此句的恰當之意是()。(單選題)
A.孔子說過,我沒有參加仕途考試,只是好古。
B.孔子說過,我(年輕時)沒有做過官,所以熱衷藝術。
C.孔子說過,我不喜歡考試,所以從事藝術工作。
D.孔子說過,我(年輕時)沒有做過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謀生的技能。
試題答案:D
76、古代的名士嵇康提出養(yǎng)生有“五難”,這“五難”指的是()。(多選題)
A.神慮精散
B.名利不去,喜怒不除
C.德之不修,學之不講
D.聲色不去,滋味不絕
試題答案:A.B.D
77、“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
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發(fā)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
此句的恰當之意是().(單選題)
A.人的知識來源有三種:親知,即親身經(jīng)歷得來的知識,又可分“體見”即局部的與“盡見”
即全面的兩種。聞知,即傳授得來的知識,又可分為“傳聞”與“親聞”兩種。說知,即推論得
來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受方域語言的障礙。
B.不出大門,就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遠,知“道”就越
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見就能心明,不必作為就能成功。
C.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斷剔除自我的私念。減
少再減少自我的妄想與貪念,以至于達到?jīng)]有人為造作的境界。不妄為,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無事生非,如果老是無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
D.對言語有溯源的準則,有推究的準則,有實踐的準則。向何處去溯源?要向上溯源于古時圣
王的事跡。向何處去推究呢?要向下考察,從百姓耳聞目睹的事實去推究。如何去實踐呢?把它
放到政治上去實行,觀察它是否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這就是立論的三項標準。
試題答案:D
78、“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的比較恰當?shù)囊馑际牵ǎ?。(單選題)
A.誠實的人就是天地之間的符合道的人,誠實之人,會用誠實之道為人處世。
B.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
C.誠實是順應天道的,不誠實是違反人道的。
D.誠實是天意的律法,做到誠實的人是能夠被人尊重的人。
試題答案:B
79、“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
他,達之天下也?!钡谋容^恰當?shù)囊馑际牵ǎ?。(單選題)
A.年幼的孩童,沒有不知道親愛自己父母的;長大以后,沒有不知道尊敬兄長的。親愛父母,
是仁的表現(xiàn);尊敬兄長,是義的表現(xiàn);這沒有其他的原因,因為這兩種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B.年幼的孩童,沒有不知道愛護他的親人的;等他長大后,沒有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長的。親近
親人,是仁;尊敬師長是義;心里沒有他人,只有自己是行不通的
C.年幼的孩童,沒有不知道親愛自己父母的;長大以后,沒有不知道尊敬兄長的。親愛父母,
是仁的表現(xiàn);尊敬兄長,是義的表現(xiàn);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人可以幫助你,達到天下至圣的境
界
D.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能夠離開父母親人的,長大之后,出門在外,沒有能夠離開親朋好友
的;親親愛愛,是仁的表現(xiàn);恭恭敬敬,是義的天下。天底下沒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比父母和親友
更重要的了
試題答案:A
80、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多選題)
A.傳不習乎?
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C.為人謀而不忠乎?
D.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試題答案:A,B.C
81、”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
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發(fā)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
此句的恰當之意是(單選題)
A.人的知識來源有三種:親知,即親身經(jīng)歷得來的知識,又可分“體見”即局部的與“盡見”
即全面的兩種。聞知,即傳授得來的知識,又可分為“傳聞”與“親聞”兩種。說知,即推論得
來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受方域語言的障礙。
B.不出大門,就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遠,知“道”就越
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見就能心明,不必作為就能成功。
C.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斷剔除自我的私念。減
少再減少自我的妄想與貪念,以至于達到?jīng)]有人為造作的境界。不妄為,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無事生非,如果老是無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
D.對言語有溯源的準則,有推究的準則,有實踐的準則。向何處去溯源?要向上溯源于古時圣
王的事跡。向何處去推究呢?要向下考察,從百姓耳聞目睹的事實去推究。如何去實踐呢?把它
放到政治上去實行,觀察它是否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這就是立論的三項標準。
試題答案:D
82、“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ǘ?/p>
選題)
A.此句意思是:言行要謹慎,為人要誠實守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并且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B.此句出于《論語》。
C.此句意思是說:立志高遠,堅守德操,遵循仁義,精通六藝。
D.此句是指:“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jù),以仁為憑藉,活動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
六藝的范圍之中。”
試題答案:B,C.D
8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钡那‘斠馑际牵ǎ?。(單選題)
A.因此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則,
地遵循天的法則,天遵循“道”的法則,而道以自然為法則。
B.因此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地域中有四大,人居住在其中的大地上。人以地為法,
地以天為法,天以自然為法,而道法要合乎自然規(guī)律。
C.因此說道大、天大、地大、人最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最大的。人能夠戰(zhàn)勝地的法
則,人定勝天,天道的法則,而道法歸于自然法則。
D.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四大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則,地遵
循天的法則,天遵循道的法則,道法與自然是兩種思路。
試題答案:A
8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ǘ噙x題)
A.此句意思是:“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
享有它;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shù)姆椒ㄈ[脫它,就不會擺脫掉它?!?/p>
B.此句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
的知識,就會搞得困頓不堪呢!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就只能弄得精疲力竭了。
C.此句出自《老子》。
D.此句出自《論語》。
試題答案:A,D
85、”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
有財此有用?!币灰魂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多選題)
A.此句中的“得眾”:指得到民心。
B.孔子在這里強調得民心者得到天下,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
持不懈,自覺自愿。
C.此句是說:得到民心就會得到國家,失去民心就會失去國家。因此,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
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有了德行才會受到別人的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保有土地才能擁有財
富,擁有財富了,才可以用于開支。
D.此句出自《大學》。
試題答案:A.C.D
86、關于天人關系,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單選題)
A.儒家與道家均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
B.人與天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的統(tǒng)一體
C.天人關系問題是中國哲學中的重大理論問題之一
D.儒家、道家對天人合一的解釋完全一致
試題答案:D
87、“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钡那‘斠馑际牵ǎ?。(單選題)
A.喜怒哀樂的情緒不要發(fā)出來,所謂藏起來情感;喜怒哀樂情緒都節(jié)制起來,所謂壓抑人的情
緒,和氣生財。
B.喜怒哀樂沒有發(fā)作時,叫做中;喜怒哀樂情緒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毫無節(jié)制,叫
做和。
C.喜怒哀樂沒有發(fā)作時,叫做中;喜怒哀樂情緒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都恰到好處,叫做和。
D.喜怒哀樂在沒有發(fā)作時就控制住它,叫做調和折中;發(fā)出來的情緒都要合乎禮節(jié),都要恰到
好處,叫做一團和氣。
試題答案:C
88、“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一一此句的恰當之意是()。(單
選題)
A.“孩子們進入家里,就要孝順,出門在外就要遵紀守法。謹慎地對待事情,泛泛地關心別人,
而親人們是值得依靠的人呢?!?/p>
B.“弟子們小時候在家里,就要聽父母話,要孝順父母;長大了出門在外,要敬愛兄長,尊重
師長。言行要謹慎,為人要誠實守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并且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p>
C.大人孩子都要關心誠信問題。
D.親自積極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可以學習典籍、文章了。
試題答案:B
89、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單選題)
A.腹心
B.手足
C.父母
D.犬馬
試題答案:A
9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關于
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多選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夠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于道。能夠做
到中與和,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就會在中和之中發(fā)育生長。
B.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心是安靜無所偏倚的,稱之為中;假如情緒之發(fā)生都能
合乎節(jié)度,沒有過與不及則稱之為和。
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夠把中和的
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D.此句所說的“中”,是穩(wěn)定天下之本;“和”,是為人處世之道。
試題答案:A.C
91、“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p>
選題)
A.此句意思是:喜怒哀樂沒有發(fā)作時,叫做中;喜怒哀樂情緒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都恰到好處,
叫做和。君子能夠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于道。能夠做到中與和,天
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就會在中和中發(fā)育生長。
B.此句意思是:“恭敬、寬厚、誠實、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會得到大眾的
擁護,誠實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則做事易見功效,慈惠則足以用人?!?/p>
C.此句是說喜怒哀樂要有節(jié)制,不能大喜不能大悲。
D.此句中的“中節(jié)”:即是合乎度,雖有喜怒哀樂之情,但都發(fā)而有度。
試題答案:A,D
9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小?。(多選
題)
A.此句中“殆”:本義是危險,有害,這里指沒有信心,有危險,不安及疲乏的意思。
B.此句中的“罔”:本義指漁獵用的網(wǎng),引申為蒙蔽之意;通“惘”字,迷惑、困惑不解之意。
C.此句是勸人把努力學習與思考未來前途結合起來之意。
D.此句意思是:“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招致疲乏,甚至更
加危險?!?/p>
試題答案:A.B
93、“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p>
選題)
A.此句意思是:喜怒哀樂沒有發(fā)作時,叫做中;喜怒哀樂情緒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都恰到好處,
叫做和。君子能夠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于道。能夠做到中與和,天
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就會在中和中發(fā)育生長。
B.此句意思是:“恭敬、寬厚、誠實、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會得到大眾的
擁護,誠實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則做事易見功效,慈惠則足以用人?!?/p>
C.此句是說喜怒哀樂要有節(jié)制,不能大喜不能大悲。
D.此句中的“中節(jié)”:即是合乎度,雖有喜怒哀樂之情,但都發(fā)而有度。
試題答案:A,D
94、有位國學大師把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分為小學、經(jīng)學、史學、諸子和文學,他是()。(單選題)
A,鄧實
B.劉師培
C.章太炎
D.季羨林
試題答案:C
95、“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yǎng)?!币灰淮司涞那‘斨馐牵ǎ﹐(單選題)
A.喜好錢財,偏愛妻子兒女,不顧及贍養(yǎng)父母,是三不孝;放縱聲色欲望,給父母帶來恥辱,
是四不孝;逞強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
B.孝子只要對父母懷有深愛,一定心懷和氣;心中和氣,表情必然欣悅;表情欣悅,面容必然
柔順。
C.“孝分三種(境界),最大的孝是尊重雙親,其次是不使他們受辱,再其次是能贍養(yǎng)他們。
D.君子應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試題答案:C
96、“舊學商量加遂密,新知培養(yǎng)轉深沉”,關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
(多選題)
A.此句是朱熹的名句
B.此句意思是: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要商量要研討,才能逐步增加通曉和縝密的能力;對于所學
新知要訓練要累積,才能慢慢轉化為深刻透徹的智能
C.此句是孔子的名句
D.此句中的“遂”:是通達,通曉,洞達之意
試題答案:A.B.D
97、“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币韵逻x項中,對這句話理
解有誤的是()。(單選題)
A.慈者,所以使眾也:對子女的慈愛,可以用于統(tǒng)治民眾
B.弟者,所以事長也:弟弟要侍奉兄長
C.這句話是把家庭道德與治國行動相聯(lián)系
D.孝者,所以事君也:對父母的孝順可以用于侍奉君主
試題答案:B
98、“事莫大乎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關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p>
有()。(多選題)
A.此句出自《荀子》。
B.此句是孔子名言。
C.此句意思是:做事莫過于沒有后悔。事情做到?jīng)]有后悔就可以了,成功并非必不可少的。
D.此句意思是:智慧莫過于放棄疑慮,行為莫過于不出錯誤。
試題答案:A.C
9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所迷,
其日固久?!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蠴。(多選題)
A.此句大致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物極必反、苦盡甘來,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人們不要再被迷惑,要認清事物的矛盾本質,這樣就可長治久安、牢固不破了。
B.災禍的里面,已經(jīng)隱藏了幸福的到來,幸福的里面,也潛伏著災禍。但是,像這種禍福循環(huán),
物極必反的道理,有誰能夠了解他的究竟,有誰能在無形中去認識這些真理呢?所以,本來是正
直的道理,人們卻認為那是奇談怪論;本來是善意的教導,人們卻認為那是妖怪的行為。因此使
世人迷惑于邪正善惡的分辨中,這種日子,已經(jīng)很久了。
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夠把中和的
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D.此句中的“所迷”:指所迷惑的東西。
試題答案:B.D
100、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焉。(單選題)
A.一家
B.天下
C.一國
D.一人
試題答案:D
101、“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氖牵ǎ?
(多選題)
A.因此,圣人以無為的態(tài)度行事傳遞無聲的教誨。
B.所以用圣人思考問題的方法對待問題,保持無為的心態(tài),身體力行地做事,以身作則。
C.此句出自《老子》第二章。
D.是這樣的,我們要把圣人無為而治處理事情的做法,應用到教育方面,就是提倡默默無聞或
不說話不溝通不管理的教育方法。
試題答案:A,B.C
10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钡囊馑际?。
(單選題)
A.那個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幫助別人樹立起來,自己想幫助別人達成目標。能夠就近舍遠,由
近及遠地施行仁愛
B.那個仁愛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樹立起來,也想幫助別人樹立形象,自己想要達成目標,也想
要幫助別人達成目標。能夠接近取來就用的便利條件,可以說是仁德的方法了。
C.一個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幫助別人自立;自己想要通達,便也幫助別人通達。能夠
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別人,已經(jīng)可以說是實行仁德的方法了。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達,也要助人通達。能夠就近取得幫助,
可以說到處都能夠表現(xiàn)出仁愛之心了。
試題答案:C
103.“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
財,有財此有用?!币灰魂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蠴o(多選題)
A.此句中的“得眾”:指得到民心。
B.孔子在這里強調得民心者得到天下,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
持不懈,自覺自愿。
C.此句是說:得到民心就會得到國家,失去民心就會失去國家。因此,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
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有了德行才會受到別人的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保有土地才能擁有財
富,擁有財富了,才可以用于開支。
D.此句出自《大學》。
試題答案:A,C,D
104、“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多選
題)
A.此句意思是:“仁愛之人先獨自承擔并為他人奉獻與付出然后會有所收獲,這樣可以叫做‘仁'
了。”
B.此句是告訴人們做事要有仁厚之心,做事莫過于講求仁義了。
C.此句中的“難”:是付出,奉獻之意。
D.此句意思是:做事要先難后易,可以較好地完成。
試題答案:A.C
105、曾子說,孝分為三種境界,其中最大的孝是()。(單選題)
A.尊親
B,不辱
C.和氣
D.能養(yǎng)
試題答案:A
106、“事莫大乎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标P于此句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
的有()。(多選題)
A.此句出自《荀子》。
B.此句是孔子名言。
C.此句意思是:做事莫過于沒有后悔。事情做到?jīng)]有后悔就可以了,成功并非必不可少的。
D.此句意思是:智慧莫過于放棄疑慮,行為莫過于不出錯誤。
試題答案:A.C
107、“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币痪?/p>
的意思是()?(單選題)
A.“公叔文在適時說話,人們不討厭他的語言;他樂善好施之后笑口常開,人們不討厭他的笑;
他首先堅持正義如何取得成績,人們不討厭取得的成績?!?/p>
B.“公叔文在世時會說話,所以別人不厭煩他的話;他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所以別人也不厭
煩他的笑容;他是君子取材取之有道,所以別人就不討厭他拿取財物?!?/p>
C.“公叔文在應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所以別人不厭煩他的話;他在真正高興時才笑,所以別
人也不厭煩他的笑;他在合乎義的時候才要別人的東西,所以別人就不討厭他拿取財物?!?/p>
D.“公叔文在應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所以別人不厭煩他的話;他在應該高興的時候才高興,
所以別人不厭煩他的笑;他在應該堅持正義的時候堅守義,所以別人才不嫉妒他的多財?!?/p>
試題答案:C
108、“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标P于此句
下面的解釋或說明比較恰當?shù)挠校ǎ#ǘ噙x感)
A.此句中悌:ti,本義:敬愛兄長,亦泛指敬重長上。
B.此句中“慍”:生氣、怨恨之意,指心中有煩厭、厭惡、怨恨之感。
C.此句意思是:“學習要趁年輕,工作之后有余力再去學習文史哲?!?/p>
D.此句意思是:弟子們小時候在家里,就要聽父母話,要孝順父母;長大了出門在外,要敬愛
兄長,尊重師長。言行要謹慎,為人要誠實守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并且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親自積極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可以學習典籍、文章了。
試題答案:A,D
109、“上善若水”這一觀點出自O。(單選題)
A.《老子》
B.《中庸》
C.《論語》
D.《孟子》
試題答案:A
110、“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的比較恰當?shù)囊馑际牵ǎ#▎芜x題)
A.誠實的人,不用勉勵就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不用思考就知道什么是對的,從容行事可以逐
漸修煉成為圣人。
B.誠實的人,就不用勉勵嗎?不勉勵何以進步?不思考何以行事得體?從容不迫地達到中庸之
道,這種人就是圣人。
C.誠實的人,不必勉強就自然地符合做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建筑給水排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社會工作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金融學院《動物微生物與免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金融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工業(yè)大學《道路與橋梁工程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東軟學院《高級日語(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創(chuàng)新科技職業(yè)學院《導向信息媒體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中醫(yī)藥基礎醫(yī)學免疫學課件緒論
- 廣東白云學院《計算機繪圖CAD》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共青科技職業(yè)學院《西方音樂史與欣賞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九一八《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教案
- 2024年離婚協(xié)議書簡單離婚協(xié)議書
- 2024年新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 總復習(1) 數(shù)與代數(shù)
- 期末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高二數(shù)學數(shù)列小結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
- 《文化研究導論》全套教學課件
- 12G614-1砌體填充墻結構構造
- 勞保用品發(fā)放記錄
- 自然拼讀法基本規(guī)則 教案
- 德語語言學導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中國海洋大學
- 檢驗試劑實施方案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