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濰坊市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濰坊市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濰坊市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濰坊市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濰坊市2024年中考猜題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史學家愛德華·拉津斯基曾這樣評述:“對俄國來說,亞歷山大二世屬于一種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兩面神亞奴斯,一張臉孔望著未來,一張臉孔望著過去……”。其中的“一張臉孔望著過去”指的是()A.改革使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B.改革使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權C.改革對俄國實現(xiàn)近代化目標具有積極作用D.改革沒有使俄國專制制度發(fā)生本質性改變2.“到1952年,國營經濟已控制了國民經濟的命脈,私營工廠只有依附國營經濟才能生存。大部分資本家認識到公私合營是大勢所趨?!辈牧蠑⑹龅氖俏覈鴮Y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A.背景B.目的C.內容D.作用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每一個階段往往都是以進攻的一方發(fā)動突然襲擊開始的。下列戰(zhàn)役不屬于突然襲擊的軍事行動是A.德國進攻波蘭 B.德國進攻蘇聯(lián)C.日本進攻珍珠港 D.蘇聯(lián)紅軍攻克柏林4.1933年美國政府組織了“民間資源保護隊”,每名隊員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資,高峰期擁有隊員達50萬人。下列新政措施中,與這一做法和作用最為相似的是A.整頓農業(yè),限制農產品的生產B.調整工業(yè),通過《工業(yè)復興法》C.改革銀行制度,恢復銀行信用D.興辦田納西河流域水利工程5.下列選項中,推動當今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fā)展的因素是A.歐盟的形成、發(fā)展中國家總體實力不斷增強B.歐盟的形成、聯(lián)合國的建立C.第三世界興起、聯(lián)合國的建立D.我國的改革開放、聯(lián)合國的建立6.中俄邊界走向已全部確定。雙方表示:兩國間43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從此將成為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fā)展的紐帶。請你回憶一下歷史上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尼布楚條約》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北京條約》7.1840年,英國政府借口“保護通商”,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憑借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大門,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是A.加強軍隊建設,實現(xiàn)富國強兵B.抗擊外來侵略,保護傳統(tǒng)經濟C.捍衛(wèi)民族獨立,發(fā)展近代文明D.大力發(fā)展教育,維護傳統(tǒng)文化8.2018年是《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關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認識正確的有①指導了英國憲章運動②成為工人運動的思想武器③開辟了社會主義運動新局面④為如何改善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理論依據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9.請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四場運動中總結。它們反映了中國的什么歷程…A.半殖民地化 B.近(現(xiàn))代化C.近代民主化 D.推翻三座大山10.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之間關系的示意圖正確的是()A.B.C.D.11.某次戰(zhàn)爭之后,列強欣喜苦狂,聲稱“第二次發(fā)現(xiàn)了中國”。英國一家報紙評價道:“中國為東方一團大物,勢已動搖……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這場戰(zhàn)爭()A.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B.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C.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D.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淵12.劉爺爺是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代表,他參與和表決了會議通過的所有文件和決定,下列各項屬于這些文件和決定的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B.以五星紅旗為國旗C.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D.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13.“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實際上是被當時的困境和壓力逼出來的。”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背景不包括A.中國經濟總體比較落后 B.“文化大革命”的結束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 D.周邊國家經濟發(fā)展迅速14.文藝復興時期,大部分的畫都是宗教題材的,但是藝術家們會把里面的神“人格化”,如:拉斐爾的代表作之一﹣﹣“椅中圣母”。從中我們可以感知()A.人間的親情和人性之美 B.神是人造的理念C.勞動婦女的高尚品格 D.對教會神學的蔑視15.1945年,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重慶各界紛紛在《新華日報》上表達他們的喜悅心情和對談判的希望。這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普遍愿望是()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C.還我河山,守土抗戰(zhàn) D.渴望和平,爭取民主16.20世紀70年代至今,《赫魯曉夫回憶錄》多次出版,并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研究蘇聯(lián)改革的重要材料。但因其內容的復雜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內容均有所不同。可見,此回憶錄作為一種史料A.能夠真實記錄作者的事跡B.比其他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歷史真相D.反映出時代對歷史敘述的影響17.美國某總統(tǒng)在其回憶錄中寫到:“我也希望(藉此機會)向全世界說明,美國在這個新的極權主義的挑戰(zhàn)面前所持的立場。我相信,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xiàn)在宣布:不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的這個政策通常被稱為()A.羅斯福新政 B.馬歇爾計劃C.杜魯門主義 D.和平演變18.周恩來說1919年開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其中后一個天安門所代表的歷史事件的意義是A.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B.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D.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19.“有人說,羅斯福挽救了市場經濟……使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fā)揮?!薄傲_斯福挽救”“市場經濟”的方法是A.實行自由主義政策B.實施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C.采取計劃經濟政策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20.2019年5月5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通過推特稱,從本周五(5月10日)開始,美國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輸美商品所征收的關稅將從目前的10%增加到25%。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加入到中國“一帶路”的朋友圈。材料說明A.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B.中美兩國操控世界經濟C.政治多極化格局已經確立D.經濟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發(fā)展21.對下表解讀正確的是A.人民公社運動使農業(yè)迅速發(fā)展 B.大躍進運動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C.三年自然災害影響農業(yè)發(fā)展 D.一五計劃的實施使重工業(yè)迅速發(fā)展22.“縱觀世界科技發(fā)展史,每一次大的產業(yè)革命,都是基礎科學理論取得重大突破后出現(xiàn)的。理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引發(fā)的產業(yè)革命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睘榈谝淮喂I(yè)革命提供基礎科學理論的科學家是A.牛頓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阿克萊特23.學會歸納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對中國古代歷史發(fā)展的基本階段及其特征的歸納描述,正確的是()A.夏商周時期﹣﹣中華文明的起源B.秦漢時期﹣﹣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C.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D.明清時期﹣﹣民族關系的發(fā)展與經濟重心南移24.下列哪次會議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年,來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_____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綴革命爆發(fā)。26.科技創(chuàng)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力的戰(zhàn)略支撐。英國機械師______,改進蒸汽機,為機器大生產奠定了基礎,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_________,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_________成功培育的秈型雜交水稻,給中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并惠及世界,被譽為“東方魔稻”。27.下圖為淮海戰(zhàn)役中人民支前統(tǒng)計表,它形象地說明了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zhàn)爭中能以弱勝強,打敗敵人的哪一重要原因?()民工

543萬人

擔架

30.5萬副

大小車

88萬輛

牲畜

76.7萬頭

船只

8500只

籌糧

9.6億斤

挑子

20.6萬副

A.人民群眾積極支援B.武器裝備精良C.雙方兵力懸殊D.將士作戰(zhàn)勇敢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統(tǒng)一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只有國家統(tǒng)一了,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能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首創(chuàng)統(tǒng)一)材料一大約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間,黃河中下游出現(xiàn)了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華夏族,……民族融合不斷在進行,……經秦漢四百年的發(fā)展,華夏族成為統(tǒng)一的民族,中國也逐漸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戴逸《中國民族邊疆史研究》(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中國逐漸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在哪一歷史時期?材料二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tǒng)一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xiàn)象。這其中有地理的、經濟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tǒng)一的重要原因?!獜堌M之《中國歷史十五講》(2)材料二認為“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國維持統(tǒng)一的重要原因,這個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漢武帝執(zhí)政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形成了輝煌的“西漢盛世”,漢武帝的偉大之處在于他的諸多首創(chuàng)精神和積極的治政態(tài)度……他兩次派遣使團出使西域,建立起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豐富和充實了華夏文明。(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上具有“首創(chuàng)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是什么?(鞏固統(tǒng)一)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總制院設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見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对?百官志三》(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見吐蕃使臣”,推動了唐蕃之間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發(fā)生?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宣政院這一機構的設置,有什么歷史意義?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薄魇穼<覅顷稀吨煸啊罚?)材料五中,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據叛亂,殘酷壓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眾。)“兵餉、徭役繁興,供給稍遲,家立破;及出亡(兵敗逃亡),又盡其貲(同資,財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紛紛逃亡”?!镀蕉矢翣柗铰浴非熬幘?5(6)面對材料六中出現(xiàn)的問題,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對天山南北地區(qū)的管轄?(期待統(tǒng)一)(7)目前祖國尚未完全統(tǒng)一,“臺獨分裂勢力”還很猖獗,請從歷史發(fā)展角度分析,海峽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并簡要說說你的理由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了鞏固農民經濟和提高生產力,以及為了確切地規(guī)定農民應負擔的國家義務,……在納稅后剩余的一切糧食、原料和飼料,農民可以全權處理……﹣﹣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決議(節(jié)錄)材料二:1913﹣1925年俄國(蘇俄或蘇聯(lián))糧食產量年份項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糧食產量(億普特)39.7922.1334.5544.24材料三:1933年5月,發(fā)布《農業(yè)調整法》,強制農民減少耕地面積和牲畜繁殖,以提高農產品的價格,解決農副產品過剩問題;國家對縮減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進行補貼?!^“新”指的是(美國)拋棄了自1776年以來所確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競爭的基本原則,實現(xiàn)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全面干預和調節(jié)。﹣﹣節(jié)選自《從分散到整體的世界史》材料四:在20世紀世界現(xiàn)代化進程中,不同的國家,經濟發(fā)展模式也不盡相同。以英、美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蘇聯(lián)、中國為代表的“計劃經濟”模式,都可能使一個國家完成工業(yè)化,實現(xiàn)經濟轉型,但這兩種模式走向極端和僵化后,也會造成嚴重弊病。請回答:從材料一可以判斷出,蘇俄當時實行了什么政策?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1913年﹣1921年俄國(蘇聯(lián))糧食產量變化的原因?據材料二概括1921﹣1925年俄國(蘇俄)糧食產量變化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xiàn)這一變化趨勢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反映了美國歷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結合材料三說出其特點?根據所學史實,回答下列問題:①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英、美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模式產生了什么消極影響?②“計劃經濟”模式對蘇聯(lián)國民經濟發(fā)展造成了什么嚴重后果?最終,哪一國家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計劃經濟”模式?以上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態(tài)國家的成功改革,從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30.(7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統(tǒng)一集權國家建立后面,秦始皇首先對新拓“河南地”重點開發(fā),“因河為塞,筑四十四縣城,臨河,徙謫戍以充之”,公元前2110年,又遷內地三萬戶到北河、榆中實邊墾殖,給予拜爵一級的獎勵。秦還設田官,把土地貸給貧民耕作,加以管理。經秦開發(fā),造陽以北千余里河套地區(qū)得到迅速發(fā)展,變?yōu)椤案嗉Z植谷”富庶的“新秦中”?!吨袊ㄊ贰凡牧隙奈鞑卦缙跉v史看,吐蕃時期之所以能興盛一時,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唐蕃古道的開通,加強了與中原先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元初,當西藏各派歸附后,忽必烈即著手令達門開拓西藏與內地的交通從青海、前后藏直到薩迦,設置27個大驛站,由點到線溝通了元朝在藏區(qū)所設的三大轄區(qū)?!吨袊肪V要》材料三回歸后,有人主張遷其人、棄其地,施瑯堅決反對,上書說:關乎四省要害,不加強管理,不僅不利于統(tǒng)一安定,而且還可能導致外國侵略者乘隙復踞??滴趸实弁饬怂囊庖?,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府,設諸羅、、鳳山三縣,屬福建布政史管轄,澎湖設了廳?!募茵K《清朝史話》請回答:根據材料一,歸納秦朝時期治理邊疆的主要措施。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元時期的西藏(吐蕃)地區(qū)能夠取得發(fā)展的關鍵原因。并結合所學指出元朝掌管西藏地方行政的機構名稱。根據材料三,概括康熙帝設置府的原因。綜上所述,你有何認識。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根據材料內容說亞歷山大二世“像是兩面神亞奴斯,一張臉孔望著未來,一張臉孔望著過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張臉孔望著未來”指的是改革后俄國走向了資本主義;“一張臉孔望著過去”指的是曾經的封建專制制度。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是為了維護俄國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但客觀上卻使俄國由封建社會走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所以D項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關于俄國的農奴制改革,需要重點掌握改革的時間、農奴制法令的內容、對法令內容的認識和理解、農奴制改革的影響等知識。2、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三大改造是1953年開始,1952年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還未開始,首先排除CD選項;題干的“國營經濟已控制了國民經濟的命脈,私營工廠只有依附國營經濟才能生存。大部分資本家認識到公私合營是大勢所趨?!睌⑹龅氖俏覈鴮Y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背景,強調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條件已經成熟,故A符合題意;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是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故B不符合題意。故選A。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西斯在戰(zhàn)爭中慣用的作戰(zhàn)方式就是發(fā)動突然襲擊,A、B、C三項就是明顯的戰(zhàn)例,而蘇聯(lián)紅軍攻克柏林時,蘇德雙方已經交戰(zhàn)很久,是蘇軍反攻德軍的結果,因此不屬于突襲戰(zhàn)例,故選D。4、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實行了新政,為了解決就業(yè)問題,使大量失業(yè)者和窮人有工作可做,興辦公共工程,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業(yè)者,增加了就業(yè)機會。這些工程包括許多巨型堤壩和水庫,有利于農業(yè)生產,在客觀上刺激了消費需求,公共工程興建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美國開始興建的田納西河水利工程。它吸引了眾多的失業(yè)人口就業(yè)。選項D符合題意;農業(yè)、工業(yè)、銀行業(yè)與題干內容不符,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5、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多極化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系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著形成多極格局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國際政治格局由兩極向多極化的演變是戰(zhàn)后世界歷史運動的一種基本趨勢,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fā)展.影響并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fā)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是歐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興起、日本的崛起、中國的強大等。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故選A。6、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是中俄歷史上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這是一個平等條約,成為了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fā)展的紐帶。選項B符合題意;《南京條約》是中英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排除A;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和中俄《北京條約》都是近代史上俄國割占中國領土的條約,排除AD;故選B?!军c睛】解答本題首先排除與俄國無關的選項,然后依據題意體現(xiàn)的中俄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fā)展的紐帶,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北京條約》都是割占中國領土的不平等條約?!赌岵汲l約》中俄歷史上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7、C【解析】依據課本所學,1840年6月,英國艦隊入侵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1842年8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赌暇l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是捍衛(wèi)民族獨立,發(fā)展近代文明。C項符合題意;加強軍隊建設,實現(xiàn)富國強兵是古代至今未變的主題,A項不合題意;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體現(xiàn)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先進。資本主義發(fā)展成為世界主要趨勢,“保護傳統(tǒng)經濟”及保護傳統(tǒng)封建經濟;“維護傳統(tǒng)文化”即維護封建傳統(tǒng)文化。不是新課題。BD兩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點睛:“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是解題的關鍵,即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情形。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來侵略,實現(xiàn)民族獨立的新課題。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認識到西方的先進,中國人民開始了學習西方,發(fā)展近代文明的歷程。由此可確定答案。8、D【解析】

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36年-1848年,英國工人掀起了一場規(guī)模宏大、持續(xù)時間長久的憲章運動,提出了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管理的《人民憲章》。1848年發(fā)表的《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人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件。它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它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英國憲章運動的綱領是《人民憲章》。所以①不符合題意。②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到科學,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成為工人運動的思想武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fā)展起來。②符合題意。③《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指導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武器,開辟了社會主義運動新局面。③符合題意。④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不是如何改善資本主義。④不符合題意。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④不符合題意,即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9、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反映了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過程,是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所以B符合題意,中國半殖民地化過程是從鴉片戰(zhàn)爭簽訂《南京條約》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簽訂《辛丑條約》,A不符合題意;洋務運動沒有體現(xiàn)民主化,C不符合題意,四場運動都沒有推翻三座大山,D不符合題意。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睛】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體現(xiàn)向西方學習從學習器物到學習政治制度,再到學習思想,思想解放,循循漸進由表入深。10、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階級基礎。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1、B【解析】

題干關鍵信息是“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隨之而來的是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本題以英國一家報紙的評價為切入點,考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12、ABC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大會制定了《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確定:五星紅旗為新中國的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北平改名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新中國采用公元紀年。大會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所以屬于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決定的是ABCD。故選ABCD。13、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將我國的改革推進到新階段,故C符合題意;文化大革命十年,我國進行階級斗爭,拉大了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中國經濟總體比較落后,必須通過改革開放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故A不符合題意;“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很多社會問題急等解決,主要領導人堅持兩個凡是,必須用改革開放來撥正國家前進的方向,故B不符合題意;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周邊國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會,經濟發(fā)展迅速,我國也必須通過改革開放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A【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拉斐爾的代表作之一——‘椅中圣母’”可知,此作品表現(xiàn)了母親的美麗溫柔和慈愛,反映了當時流行的社會思潮是人文主義精神,故A符合題意;神是人造的理念、勞動婦女的高尚品格、對教會神學的蔑視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15、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重慶各界紛紛在《新華日報》上表達他們的喜悅心情和對談判的希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重慶人民對中共代表團的到來所表現(xiàn)出的喜悅之情,反映的正是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愿望,D符合題意;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辛亥革命時期提出的,A排除;打倒列強,鏟除軍閥是北伐戰(zhàn)爭時期提出的,B排除;還我河山,守土抗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提出的,C排除。故選擇D。16、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只能依靠一些有形的東西去感知、體驗和理解歷史。回憶錄也是記述歷史的史料,由于時代、作者的社會地位、主張的局限,并非完全真實可靠,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此不同年代版本的內容均有所不同,說明由于時代的不同而對歷史著作的內容進行取舍,反映出時代對歷史敘述的影響。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材料沒有體現(xiàn),不符合題意;故選D。17、C【解析】

考【詳解】材料中所提到的“新的極權主義”指的是以蘇聯(lián)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制度。二戰(zhàn)后為了抵制蘇聯(lián)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提出了以杜魯門主義為開端的“冷戰(zhàn)政策”。而杜魯門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國謀求世界霸權的指導方針與擴張計劃。故選C。18、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舉行,標志著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C項符合題意;鴉片戰(zhàn)爭是近代史的開端,A項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項不符合題意;三大改造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9、D【解析】

1929年至1933年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立即實行新政,根據材料“羅斯福挽救了市場經濟……”得出這是反映新政開創(chuàng)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的先河.新政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渡過了危機.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自由主義政策是胡佛的政策,因此排除A;實施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列寧為了取得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采取的措施,因此排除B;羅斯福并沒有實行計劃經濟政策,因此C不正確。故選D。20、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是經濟全球化。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zhàn)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世界的發(fā)展趨勢。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lián)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fā)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fā)展。中美間部分貿易爭端說明經濟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發(fā)展,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1、D【解析】

圖表數據顯示1957年比1952年大大增加,其原因,聯(lián)系已學可知,前者是因為國民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后者是一五計劃的實施,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發(fā)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所以D符合題意;A.人民公社運動使農業(yè)迅速發(fā)展,該運動始于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出臺后,不符題意;B.大躍進運動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大躍進始于1958年社會主義總路線出臺后,不符題意;C三年自然災害影響農業(yè)發(fā)展,三年自然災害發(fā)生于1959年至1961年,不符題意;故本題選D。22、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牛頓是最有影響的科學家,被譽為“物理學之父”,他1687年的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辟了大科學時代,他的學說為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提供了基礎科學理論,故A符合題意;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珍妮機,阿克萊特改進發(fā)明了新型的水力紡紗機,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23、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夏商周時期是國家的產生時期,故AB錯誤;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時期;民族關系的發(fā)展與經濟重心南移是遼、宋、夏、金、元時期。ABD描述錯誤,不符合題意。C描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C。【點睛】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掌握中國古代歷史的發(fā)展特征,具備較好的識記能力。24、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開,鄧小平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7751789【解析】根據課本所學,1775年4月18日晚上,駐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國軍隊從波士頓出發(fā),去收繳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偵查員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況,民兵迅速埋伏起來,4月19日冷晨,在一個名叫來克星頓的地方打響了抗英斗爭的第一槍,美國獨立戰(zhàn)爭從此開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發(fā)動武裝起義,攻克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正式爆發(fā)。故填1775178926、(1)瓦特;(2)東方紅1號;(3)袁隆平?!窘馕觥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機械師瓦特,改進蒸汽機。為機器大生產奠定了基礎,使社會進入“蒸汽時代”。因此填寫瓦特。(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因此填寫東方紅1號。(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的秈型雜交水稻,給中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并惠及世界,被譽為“東方魔稻”。因此填寫袁隆平。27、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淮海戰(zhàn)役中人民支前統(tǒng)計表,它形象地說明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援是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zhàn)爭中能以弱勝強,打敗敵人的重要原因。這也充分說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A。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秦朝或秦漢時期(2)中央集權制度;(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絲綢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qū)(5)說明了我國古代的皇權專制逐步加強(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7)實現(xiàn)統(tǒng)一理由:自古以來,分裂是短暫的,統(tǒng)一是長期的,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祖國統(tǒng)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結束國家分裂,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必須團結一致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而奮斗?!窘馕觥?/p>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的著名戰(zhàn)役是涿鹿之戰(zhàn),相傳黃帝部落聯(lián)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zhàn)中打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lián)盟,經過長期發(fā)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中國逐漸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東方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或秦漢時期)。(2)結合所學知識,“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是一種國家政權的制度,以國家職權統(tǒng)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為標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以后就著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tǒng)治,此后,這種政治體制在中國延續(xù)了2000多年。(3)依據所學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在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加強了漢朝與西亞各國的聯(lián)系。(4)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元朝設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qū)軍政要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qū)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qū)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qū)域。(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大臣和皇帝的關系來看,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說明大臣的地位越來越低,皇帝的權威越來越高,反映了君主專制集權的不斷強化。(6)結合所學知識,面對材料中出現(xiàn)的問題,清政府派兵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設立伊犁將軍加強了對天山南北地區(qū)的管轄。(7)依據所學可知,海峽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最終結果是實現(xiàn)統(tǒng)一。因為自古以來,分裂是短暫的,統(tǒng)一是長期的,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祖國統(tǒng)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結束國家分裂,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必須團結一致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而奮斗。29、(1)新經濟政策。(2)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3)糧食產量增長;實行了新經濟政策。(4)羅斯福新政;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5)①消極影響:爆發(fā)了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②影響: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偏重重工業(yè)發(fā)展,農業(yè)和輕工業(yè)落后);中國。(6)改革是一個國家或社會前進和發(fā)展的動力。只有不斷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才能使國家更加強大,否則就會落后陷入挨打的局面?!窘馕觥?/p>

(1)根據材料“為了鞏固農民經濟和提高生產力,以及為了確切地規(guī)定農民應負擔的國家義務,……在納稅后剩余的一切糧食、原料和飼料,農民可以全權處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俄當時實行了新經濟政策。1921年,蘇俄放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廢除余糧收集制。(2)根據材料“1913﹣1925年俄國(蘇俄或蘇聯(lián))糧食產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3年﹣1921年俄國(蘇聯(lián))糧食產量變化的原因是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反動敵人企圖把它扼殺在搖籃中,蘇俄爆發(fā)了內戰(zhàn),為了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打敗敵人,蘇俄實施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規(guī)定實行余糧收集制,國家對糧食壟斷,禁止貿易、保存和私藏糧食,這項政策是一種為贏得戰(zhàn)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