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山西省太原市2023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懷疑、追索的心理狀態(tài)。問題意識是推動研究的關(guān)鍵?!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引而不發(fā)、點到為止,或笑而不答,或提供機緣讓學生辯難并就相關(guān)議題進行體會,這些問答言簡意賅、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老子》更重視的是否定性思維的智慧。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四十八章)減損知、欲、有為,才能照見大道。換言之,真正的問題意識,須從否定入手,一步步減損掉對外物占有的欲望及對功名利祿的追逐與攀援,一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zhí)著、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鬃优c老子不同的提問方式、問題意識,也恰恰構(gòu)成互補的關(guān)系。宋代理學發(fā)達,形成了突出的理性精神,它主張不宗經(jīng)、不唯圣,獨立自斷,反對學術(shù)權(quán)威和學術(shù)專制,不盲目崇拜和附會前人的學問觀點。由此可見,中國哲學內(nèi)部具有叩問、反思、懷疑、批判的興趣與能力。哲學家們不斷地提出問題、辯論,這便構(gòu)成了哲學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哲學史就是問題史。然而在當下哲學研究中,有些學者不對所引證的社會事實發(fā)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場域”作出界定,隨意把發(fā)生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社會關(guān)系中的社會事實用“連根拔起”的方式移入文本,進行碎片化的闡釋。這樣的研究方法是不合時宜的,因為不同歷史時期的哲學有自己時代的烙印,是對自己時代精神的呼應。探討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與方法論,首先應以錢穆所說“溫情與敬意”的態(tài)度來看待我們研究的對象,不能居高臨下、簡單粗暴地對待哲學史上的思潮、流派、人物與典籍。其次,應重視經(jīng)典詮釋中的追問與創(chuàng)新,不應忽視對自己民族及文化傳統(tǒng)中豐富的具有特色的解釋學思想的分析與提煉,這些思想也可以給西方提供某種借鑒與啟示。總之,學者們應自覺培養(yǎng)“問題意識”,以此引導研究不斷深入,開創(chuàng)出中國哲學的新問題、新傳統(tǒng)。(摘編自郭齊勇《中國哲學史的問題意識與主體性》)材料二: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德國數(shù)學家希爾伯特認為,“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科學問題,它就充滿生命力;而問題的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fā)展的衰亡或中止”。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研究對象是物質(zhì)性的,具有更多的確定性和一般性,即使存在差異性,差異形成的因素大都可以通過實驗等手段確定或排除。弗·培根就提出觀察在科學方法論中至關(guān)重要,并強調(diào)科學發(fā)展對實踐的依賴。這對科學的迅速發(fā)展、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面對包羅萬象的宇宙,要觀察自己周圍的一切事物是不可能的,必然首先產(chǎn)生“觀察什么”“為什么要觀察”的問題,才能進行有目的的觀察,進而產(chǎn)生重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循序漸進地繼承前人知識,特別是學習基礎知識,對進入創(chuàng)造非常必要。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說繼承與創(chuàng)造是對立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不能一脈相承。自然科學的研究在于揭示自然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和過程的實質(zhì),進而把握這些現(xiàn)象和過程的規(guī)律性,并預見新的現(xiàn)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guī)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總結(jié)自己的科學成就時曾反復指出,18~19世紀的科學家們以為理論只是單純歸納經(jīng)驗的結(jié)果,只是對以前理論的簡單繼承和推廣,那是錯誤的。他認為科學家必須從粘附在一些傳統(tǒng)觀念身上的清規(guī)戒律中解放出來,發(fā)揚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1979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溫伯格教授談到科學家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時也提到:“科學家很重要的一個素質(zhì)是對自然的‘進攻性’。不要安于接受書本上給你的〖答案〗,要去嘗試發(fā)現(xiàn)與書本上不同的東西?!币驗閯?chuàng)造并不是學習的必然結(jié)果,觀察、繼承并不必然地導致科學的發(fā)現(xiàn),而問題的有無的確是本質(zhì)性的因素。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qū)嶒炆系募寄芏?。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保ㄕ幾员R太宏《科學發(fā)現(xiàn)的起點是問題——卡爾·波普爾科學觀中的一個重要論點》)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啟發(fā)弟子思考問題,老子認為去除表象才能尋其真理,這表明先秦的思想家們已顯現(xiàn)出可貴的問題意識。B.不同歷史時期的哲學有自己時代的烙印,因而在當下哲學的研究中,研究者應置身于歷史情境中且有時代意識。C.愛因斯坦認為要想有所創(chuàng)造,必須具有批判性精神,那種只是簡單歸納、繼承的研究方法是錯誤的。D.創(chuàng)造不是學習得來的,在觀察繼承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找尋新的可能性是科學真正進步的本質(zhì)性因素。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則材料談到了在哲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問題意識非常重要,它是推動研究的關(guān)鍵。B.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與溫伯格的觀點是一致的,二者都強調(diào)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C.兩則材料都采用了列舉事例、引用名言等方法,具體論證了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重要性。D.“從這個意義上”“也許僅是”等表達很有分寸感,體現(xiàn)了論述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學而不能無疑,則不可不問;未至于精而通之,則不可不思。B.學問之法,不畏無才,難于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C.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強以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D.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探尋石鐘山得名緣由的做法,與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相吻合,請結(jié)合材料二簡要分析?!即鸢浮?.D2.C3.C4.材料一圍繞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展開論述,從歷史源流方面對“問題意識”縱向展開,運用了舉例和引證的論證方法,指出在先秦和宋代,中國哲學具有反思、懷疑、批判的能力。并結(jié)合當下哲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5.①蘇軾對前人的說法提出疑問,可見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發(fā)揚批判精神,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②蘇軾通過實地考察、親身實踐得出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可見觀察、實踐在科學研究中至關(guān)重要?!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創(chuàng)造不是學習得來的”錯,原文為“創(chuàng)造并不是學習的必然結(jié)果”,選項表述絕對。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C.“兩則材料都采用了列舉事例”錯,材料一“有些學者不對所引證的社會事實發(fā)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場域’作出界定,隨意把發(fā)生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社會關(guān)系中的社會事實用‘連根拔起’的方式移入文本,進行碎片化的闡釋”為列舉事例,第二則材料沒有列舉事例。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觀點是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做學問要善于提出疑問。C.本句強調(diào)“心通”,即領悟、悟性的意義,和材料二的觀點不符。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懷疑、追索的心理狀態(tài)”“《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引而不發(fā)、點到為止,或笑而不答,或提供機緣讓學生辯難并就相關(guān)議題進行體會,這些問答言簡意賅、含蓄雋永、耐人尋”“《老子》更重視的是否定性思維的智慧”“老子說……”“宋代理學發(fā)達”“由此可見,中國哲學內(nèi)部具有叩問、反思、懷疑、批判的興趣與能力”,圍繞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展開論述,從歷史源流方面對“問題意識”縱向展開,運用了舉例和引證的論證方法,指出在先秦和宋代,中國哲學具有反思、懷疑、批判的能力。第二段,“在當下哲學研究中,有些學者不對所引證的社會事實發(fā)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場域’作出界定,隨意把發(fā)生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社會關(guān)系中的社會事實用……”“這樣的研究方法是不合時宜的”“探討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與方法論,首先應……其次,應重視經(jīng)典詮釋中的追問與創(chuàng)新……總之,學者們應自覺培養(yǎng)‘問題意識’,以此引導研究不斷深入,開創(chuàng)出中國哲學的新問題、新傳統(tǒng)”,結(jié)合當下哲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原文有“問題是科學研究起點和歸宿”“發(fā)揚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蘇軾對前人的說法提出疑問,“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可見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發(fā)揚批判精神,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原文有“弗·培根就提出觀察在科學方法論中至關(guān)重要,并強調(diào)科學發(fā)展對實踐的依賴”,蘇軾“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通過實地考察、親身實踐得出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可見觀察、實踐在科學研究中至關(guān)重要。(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八月的鄉(xiāng)村(節(jié)選)蕭軍在茂草間,人可以聽到諸多種的聲音和諧地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小紅臉摸出了小煙袋,可是很快地又掖在原來的地方。他的小煙袋已經(jīng)是一個整天沒在他的嘴里出現(xiàn)過了。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他一只手還在摸索著煙口袋,同時開始在思想:為什么還不該停下歇歇,讓他吃一袋煙呢?槍聲不已經(jīng)沒有了嗎?還是不如做農(nóng)民時候自由多了!他可以隨便什么時候吃一袋煙。就是在手里提著犁杖柄手,也是一樣哪,也可以使小煙袋很安全地咬在嘴里呢!那樣的日子不會有了!他遙遙看著那邊的田野在嘆息,小煙袋又凄默地捏在手里,抵近嘴巴邊:“我們該歇一歇了吧?”小紅臉不大的聲音提議著?!靶〖t臉同志說得對——我們?nèi)撡澇伤!边@是誰的聲音呢?人們沒有工夫去察看。什么“同志”,什么“贊成”……他們覺得誰能說出這樣幾個字眼,那真是太進步的家伙!“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qū)γ娴男∩缴先ァ坏財?shù)著,日間他們和敵人接過仗的每個山頭。隱約還可以看見那個獨立而不甚高大的山峰——在那里被擊死了兩個弟兄!“這又是犧牲了兩個弟兄!”蕭明的眼睛有點朦朧——悲傷和疲乏攻打著他。從這一面石頭上,他看出那是舊軍隊出身的劉大個子,腿拉長地睡著了。別的幾個人,蹲伏著身子,有的像青蛙一般飲著水,澆著頭發(fā),小紅臉吸煙時候的火光,很急速地在閃動。蛙聲更是顯得響亮了。晚云發(fā)展得非常迅速?!暗苄謧兤饋?,我們馬上就走吧!天是不可靠,怕是要下雨——”在對面小山上守望的蕭明回來了。又開始出發(fā)了,沿著這無邊際的樺林,探索著無邊際的夜,踏了蛙的聲音和蟲子的聲音……老年的崔長勝說:“我呢!只要一看到蕭同志說過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蕭同志,你說的那樣好的世界,什么時候才能來呢?把日本兵全趕跑了就成嗎?”在陰夜里,蕭明走在六個人的前頭。為的不要使大家跑錯了路,眼睛常常要睜大著,這樣工夫一久,會發(fā)生很不好受的脹痛!汗又開始在前額和身體各部分沁流。他自己實在也估計不出“新世界”究竟誕生在哪一天。不過他知道“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會來到的。“一定的嗎?蕭同志?啊——”“一定的——”下了這個山坡,由兩山中間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帶長谷——“同志們,出了這個谷口,再過一條河,對面在幾個山懷抱里的那個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這個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面一定有紅旗,如果他們在那里——他們一定有人等候我們……”這是一種希望!隊尾的李三弟竟唱起歌來: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滿腔的熱血已經(jīng)沸騰……作一次最后的斗爭……舊世界……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得舒展著臉上的皺紋?!笆捦?,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田野上,高粱紅著穗頭,在太陽下面沒有搖曳。東北鄉(xiāng)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nóng)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地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胺凑皇悄闼?,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兇!我們的老婆,孩子,爸,媽,還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們,白用刺刀給捅了?”“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正午的太陽,火一般燃燒在人的頭頂上。除開蟈蟈在叫得特別響亮以外,再也聽不到蟲子的吟鳴,豬和小豬仔在村頭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頭軟垂到嘴外,喘息在每個地方的墻蔭,任狗蠅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驅(qū)逐。孩子們脫光了身子,肚子鼓著,趁了大人睡下的時候,偷了園子的黃瓜在大嘴啃吃著。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用“小紅臉”與“劉大個子”來替代人物名字,既簡省地刻畫了人物外形特點,也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B.文章中行軍小隊是由農(nóng)民、舊軍隊成員和學生等不同身份的人構(gòu)成的,這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逐漸形成的縮影。C.文章風格粗獷樸實,具有濃郁的東北地方色彩,這里的百姓愛僧分明,具有血性,表現(xiàn)出強烈的革命斗爭精神。D.文章后半部分描繪了田野上的高粱和各種動物的慵懶狀態(tài),意在表現(xiàn)八月的鄉(xiāng)村郁熱沉寂,百姓的生活閑適安寧。7.關(guān)于文中游擊隊行軍途中唱歌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崔長勝感動到流淚,是因為他從歌聲中感受到李三弟等人的變化,內(nèi)心激動。B.游擊隊員們向蕭明學唱歌,彰顯了革命知識分子對隊員們的精神引領作用。C.“傾瀉”“飛撲”運用比擬手法,形象地描繪出歌聲之壯和游擊隊員的豪邁之氣。D.歌聲的慷慨激越與文章結(jié)尾的慘烈場景形成對照,突出了英雄的崇高與悲壯。8.文章刻意隱去了戰(zhàn)斗過程而著眼于戰(zhàn)爭來臨前的描述,戰(zhàn)斗結(jié)局的呈現(xiàn)也很簡短,這樣的構(gòu)思產(chǎn)生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談你的理解。9.“成長”是革命文學作品中永恒的母題。本文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母題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答案〗6.D7.A8.①更易于表現(xiàn)戰(zhàn)爭背景下普通人的形象、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xiàn)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②結(jié)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9.①小紅臉從貪圖安逸、閑適的生活到服從紀律,最后跟戰(zhàn)友們一起浴血奮戰(zhàn)。

②游擊隊員們自發(fā)唱《國際歌》,他們的覺悟境界開始提升,已經(jīng)超越了個人仇恨,是在為勞苦大眾而戰(zhàn)。

③農(nóng)民往往專注于自己的收成,而戰(zhàn)斗前的他們卻能具有樸素的家國情懷,舍小我、為大我,枕戈待旦,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D.“閑適安寧”錯誤,文章中“全是迫切地捐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可以看出百姓枕戈待旦,同時環(huán)境描寫也暗示著戰(zhàn)斗即將爆發(fā)。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小說重要情節(jié)和段落作用的能力。A.“是因為他從歌聲中感受到李三弟等人的變化”錯誤。崔長勝流淚的原因是歌聲里反映出的斗爭的激情和對新世界的憧憬令人鼓舞。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體裁特征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本文寫了蕭明領導的小分隊奔向王家堡子的艱苦歷程,展現(xiàn)的是戰(zhàn)爭背景下普通人的形象、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xiàn)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刻意隱去了戰(zhàn)斗過程,而著意于描寫戰(zhàn)爭來臨前的描述“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得舒展著臉上的皺紋”,戰(zhàn)爭背景下普通人,他們走向斗爭行列,在不斷地擺脫困惑,超越自我,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xiàn)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由“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可知,小說的結(jié)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蘊的能力。由“小紅臉摸出了小煙袋,……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分析可知,小紅臉從貪圖安逸、閑適的生活到服從紀律,最后跟戰(zhàn)友們一起浴血奮戰(zhàn)。由“蕭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 薄熬腿畿婈犘熊?,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這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分析可知,游擊隊員們自發(fā)唱《國際歌》,他們的覺悟境界開始提升,已經(jīng)超越了個人仇恨,是在為勞苦大眾而戰(zhàn)。由“東北鄉(xiāng)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nóng)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地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分析可知,農(nóng)民往往專注于自己的收成,而戰(zhàn)斗前的他們卻能具有樸素的家國情懷,舍小我、為大我,枕戈待旦,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四國為一,將以攻秦。秦王召群臣賓客六十人而問焉,曰:“四國為一,將以圖秦,寡人屈于內(nèi),而百姓靡于外,為之奈何?”群臣莫對。姚賈對曰:“賈愿出使四國,必絕其謀,而安其兵?!蹦速Y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秦王大悅,賈封千戶,以為上卿。韓非短之,曰:“賈以珍珠重寶,南使荊、吳,北使燕、趙之間三年,四國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寶盡于內(nèi)。是賈以王之權(quán),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愿王察之。且梁監(jiān)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蓖跽僖Z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財交于諸侯,有諸?”對曰:“有?!蓖踉唬骸坝泻蚊婺繌鸵姽讶??”對曰:“曾參孝其親,天下愿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愿以為妃。今賈忠王而王不知也。賈不歸四國,尚焉之?使賈不忠于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桀聽讒而誅其良將,紂聞讒而殺其忠臣,至身死國亡。今王聽讒,則無忠臣矣?!蓖踉唬骸白颖O(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币Z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之賈人也,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傳賣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盜,而勝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誹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與立功。使若卞隨、務光、申屠狄,人主豈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聽其非,察其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雖有外誹者不聽;雖有高世之名,無咫尺之功者不賞。是以群臣莫敢以虛愿望于上?!鼻赝踉唬骸叭?。”乃復使姚賈而誅韓非。(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有刪減)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B.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C.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D.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交以報秦/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將以圖秦”與“不圖子自歸”(《孔雀東南飛》)兩句中“圖”字含義不同。B.“而百姓靡于外”與“靡不畢見”(《屈原列傳》)兩句中“靡”字含義相同。C.城濮,晉、楚爭奪中原霸權(quán)的首次大戰(zhàn)之地,晉文公在此兌現(xiàn)了“退避三舍”的諾言。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作為中華民族的原始崇拜物,常常用來代指國家或朝廷。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姚賈在秦王內(nèi)外交困,群臣莫能籌措時,主動要求出使四國,最終順利完成任務并受到獎賞。B.面對秦王的質(zhì)疑,姚賈說明自己用珍寶結(jié)交諸侯的理由,并舉出反例勸諫秦王不要聽信讒言。C.姚賈列舉管仲、百里奚等人的事例,意在勸諫秦王不要計較他們的污點,只考察他們能否為自己所用即可。D.針對韓非的詆毀,姚賈通過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一一反駁,秦王最終被說服,韓非被秦王誅殺。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使賈不忠于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2)管仲,其鄙之賈人也,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14.韓非認為姚賈不應該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請概括說明。〖答案〗10.B11.B12.D13.(1)假使臣對您不忠誠,四國的國君還怎么會信任我呢?(2)管仲,是齊國邊邑的商販,又是魯國赦免的囚犯,齊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業(yè)。14.①用秦國的珍寶,在國外私自結(jié)交諸侯。②出身卑微。③曾為盜賊、逐臣?!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秦王于是撥給他百輛戰(zhàn)車,千斤黃金,并讓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帶上自己的寶劍。姚賈辭別秦王出發(fā)。姚賈此行,破壞了四國攻秦的謀略,制止了他們的戰(zhàn)事,還與四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guān)系并回復秦王?!鞍俪恕笔恰败嚒钡亩ㄕZ,定語后置句,不宜斷開。排除CD。“冠”是“其”的中心語,第一個“衣”的賓語,不宜斷開,排除AC。故選B?!?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及重點詞的含義的能力。A.“將以圖秦”的“圖”:圖謀,謀取。句意:準備謀取秦國。/“不圖子自歸”的“圖”:考慮,料想。句意:沒有想到你自己回來了。含義不同。B.“含義相同”錯誤?!岸傩彰矣谕狻钡摹懊摇保号?,倒下。句意:對外戰(zhàn)事失利/“靡不畢見”的“靡”:無,沒有。句意:無不都顯現(xiàn)出來。C.正確。D.正確。故選B?!?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姚賈通過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錯誤,無比喻論證。原文“曾參孝其親,天下愿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愿以為妃”列舉曾參、伍子胥、貞女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忠心,天下都知道我效忠于大王,大王卻不知道,用了舉例論證。原文“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文公用中山盜,而勝于城濮”列舉姜太公、管仲、百里奚、中山盜來類比自己,即使受過天下人的誹謗但為國立功的人,明君可重用,應用了類比論證。故選D?!?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使”,假如,假使;“尚”,尚且、還;“焉”,怎么,哪里。(2)“鄙”,邊邑、邊遠的地方;“賈人”,商人;“伯”,通“霸”,做諸侯的盟主。【1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①原文“是賈以王之權(quán),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愿王察之”這是姚賈借大王的權(quán)勢,用秦國的珍寶,私自在國外結(jié)交諸侯,希望大王明察??梢姡n非認為姚賈用秦國的重寶,來結(jié)交外臣,為己謀私利??筛爬椋河们貒恼鋵?,在國外私自結(jié)交諸侯。②原文“且梁監(jiān)門子”況且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梢娨Z出身卑微??筛爬椋撼錾肀拔?。③原文“梁之大盜,趙之逐臣”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可見韓非認為姚賈品行為人不可靠。可概括為:曾為盜賊、逐臣。參考譯文:燕、趙、吳、楚四國結(jié)成聯(lián)盟,將要攻打秦國。秦王召集大臣和賓客共六十多人詢問他們,說:“四國結(jié)成聯(lián)盟,準備謀取秦國。而我國國內(nèi)財力衰竭,對外戰(zhàn)事失利,該怎么辦?”群臣沒人能回答。姚賈回答說:“臣愿意出使四國,一定破壞他們的陰謀,阻止戰(zhàn)事的發(fā)生。”秦王于是撥給他百輛戰(zhàn)車,千斤黃金,并讓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帶上自己的寶劍。姚賈辭別秦王出發(fā)。姚賈此行,破壞了四國攻秦的謀略,制止了他們的戰(zhàn)事,還與四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guān)系并回復秦王。秦王十分高興,封給他一千戶的城邑,任命他為上卿。秦臣韓非誹謗他說:“姚賈拿著珍珠寶物,向南出使楚、吳,向北出使燕、趙,長達三年,這些國家未必真心實意和秦國結(jié)盟,而本國國內(nèi)的珍寶卻已散盡。這是姚賈借大王的權(quán)勢,用秦國的珍寶,私自在國外結(jié)交諸侯,希望大王明察。況且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曾在魏國作過盜賊,又在趙國作過官卻被驅(qū)逐出境。這樣一個看門人的兒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與他一起掌管國家大事,不是用來勉勵群臣的辦法?!鼻赝跽賮硪Z問道:“寡人聽說你用秦國的珍寶結(jié)交諸侯,有這件事嗎?”姚賈回答說:“有。"秦王說:“你還有什么臉面再拜見寡人?”姚賈回答說:“昔日曾參孝順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這樣的兒子;伍子胥盡忠報主,天下諸侯都愿以之為臣;貞女擅長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卻不知道。臣不把財寶送給那四個國家,還能給誰呢?假使臣對您不忠誠,四國的國君還怎么會信任我呢?夏桀聽信讒言殺了良將,紂王聽信讒言殺了忠臣,以至于身死國亡。如今大王聽信讒言,就不會再有忠臣為國出力了?!鼻赝跤终f道:“寡人聽說你是看門人之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币Z說:“姜太公是齊國一個被老婆趕出家門的人,在朝歌時連肉都賣不出去的無用的屠戶,也是被子良驅(qū)逐的家臣,在棘津時賣勞力都無人雇用,但文王任用他,最終建立王業(yè)。管仲,是齊國邊邑的商販,又是魯國赦免的囚犯,齊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業(yè)。百里奚,是虞國一個乞丐,被人用五張羊皮轉(zhuǎn)賣,秦穆公任用他為相就使西戎來朝拜。晉文公任用中山國的盜賊,卻能在城濮之戰(zhàn)中獲勝。這四個人,都有令人恥辱的事情,都遭受過天下的誹謗,然面明君依然任用了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可以為國立功。如果是卞隨、務光、申屠狄那樣的隱士,君主還怎么任用他們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會計較臣子的污點,不聽信別人的讒言,只考察他們能否為已所用。所以能夠經(jīng)世濟國的人,即使有人毀謗他,國君也不會聽信;有清高之名卻無尺寸之功的人,國君不會封賞他。因此群臣就不敢用虛名希求于國君了?!鼻赝跽f:“你說的正確啊。”就重新派出姚賈而殺掉了韓非。(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憶菊〖備注〗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紓渥ⅰ健都t樓夢》第三十八回,“海棠詩社”舉行了第二次活動,由史湘云和薛寶釵擬定十二道題目,寶玉、黛玉、寶釵、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作詩。這兩首詩分別出自寶釵和黛玉。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憶菊》頸聯(lián)營造出壯闊遼遠意境,表現(xiàn)出思婦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B.《詠菊》首聯(lián)“昏曉侵”“自沉音”把為詩情所困、急需表達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C.《憶菊》尾聯(lián)言詩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來年重陽節(jié),再次與菊相逢。D.《詠菊》頸聯(lián)對仗工整,“自憐”“誰解”抒發(fā)了詩人自我憐惜、不被理解的愁緒。16.兩首詩雖然都寫菊花,但表現(xiàn)出的詩人形象卻不相同,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即鸢浮?5.A16.①“薛詩”刻畫了詩人孤寂惆悵的形象。詩人獨守空籬舊圃、盼望菊花盛開而不得,最后只能自我安慰,希冀來年重陽能見到菊花。②“林詩”刻畫了詩人高潔自憐的形象。詩人為菊著魔、月下頌菊,愛菊贊菊中寄托著自己高潔孤傲的品格;“題素怨”“訴秋心”中又體現(xiàn)出無人理解只能自我憐惜的形象。〖解析〗【1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A.“壯闊遼遠的意境”錯,應為空曠寂寥的意境。故選A?!?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①“薛詩”刻畫了詩人孤寂惆悵的形象。詩題既然為“憶”,則內(nèi)容便圍繞著回憶思念的主題展開。全詩抒寫了女主人公在長期的憶念中所忍受的苦痛,預示她以后的不幸境遇。前兩聯(lián),在西風中我惆帳遙望心頭多么郁悶,正值這水蓼開紅花蘆葦揚白絮的斷腸之時。去年的花圃里空有籬笆而秋花已無蹤無跡,只有在寂冷清寒的霜月之夜你才進入夢中。寫詩人獨守空籬舊圃、盼望菊花盛開而不得。最后“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只能自我安慰,希冀來年重陽能見到菊花。②“林詩”刻畫了詩人高潔自憐的形象?!盁o賴詩魔昏曉侵”“口齒噙香對月吟”詩人為菊著魔、月下頌菊,愛菊贊菊中寄托著自己高潔孤傲的品格?!皾M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詩中所題寫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誰能理解這感傷的心情呢?這分明是借“詠菊”在抒發(fā)詩人自己的情懷,“題素怨”“訴秋心”中又體現(xiàn)出無人理解只能自我憐惜的形象。(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夸張的手法勾勒出阿房宮占地面積廣、凌空蔽日的宏偉氣勢。(2)李白在《蜀道難》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象地描述了人們行走在蜀道之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3)“酒”在唐宋詩詞中常常成為詩人筆下的抒情載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2)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3)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其他亦可)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傳媒人李方在《我最愿意生活的十個時代》一書中曾提出一個有趣的測試,問你(),其實是想讓你回答(),從中可見你的三觀及對生活方式的理解。李方最推崇的,是11世紀的宋代。他在《我們都是宋朝人》中寫道:“我們被稱為漢人唐人,沒人說我們是宋人。但我們還是漢人唐人嗎?()。我們更像宋人:()……”如果從國力強盛角度看,唐朝必居各朝代之首;但如果從生活方式角度看,宋代卻更受推崇。宋朝是中國古代難得的幾乎取消夜禁的時代,尤其到了南宋,夜禁制度更是①,徒有成文而已?!秹袅轰洝份d:“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三四鼓游人始?。晃甯婙Q,早市者又開店矣。”宋代夜生活的繁盛從中②。在自由開放的社會氛圍中,人們被壓抑的享樂欲抬頭,整個社會崇尚奢靡,與宋初的嚴肅氛圍③。其后晚明、晚清亦受影響,時風開放自由,民間娛樂豐贍。有人說,中國的文藝復興發(fā)生在宋代,人們發(fā)現(xiàn)了內(nèi)心真正的需求,隨之發(fā)展起一種貼近民生、開放自由的商業(yè)文化。北宋曾占有世界超過一半的財富,她的商船隊遍及亞洲各海域,她的技術(shù)文明領先世界,她的知識分子崇尚優(yōu)雅纖細的生活方式……如果這個時代不被打斷,中國會發(fā)展成什么樣?18.請在文章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最愿意生活的時代/最喜歡的時代/氣象宏闊的、雖遠必誅的/享受世俗生活的、情感細膩的B.最喜歡的時代/最愿意生活的時代/享受世俗生活的、情感細膩的/氣象宏闊的、雖遠必誅的C.最喜歡的時代/最愿意生活的時代/氣象宏闊的、雖遠必誅的/享受世俗生活的、情感細膩的D.最愿意生活的時代/最喜歡的時代/享受世俗生活的、情感細膩的/氣象宏闊的、雖遠必誅的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連用三個“她”,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即鸢浮?8.①名存實亡

②可見一斑

③截然不同19.A20.使用排比,具體鋪敘宋代在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使讀者充分體會到宋代曾有的輝煌,語言表達有氣勢;代詞“她”以擬人之筆將北宋這一朝代人格化,體現(xiàn)出對北宋強烈的推崇、喜愛和親近之情?!冀馕觥健?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根據(jù)“徒有成文而已”可填“名存實亡”。名存實亡:名義上還存在,實際上已消亡。②形容從《夢梁錄》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宋代夜生活的繁盛,可填“可見一斑”??梢娨话撸罕扔饕姷绞挛锏囊恍〔糠忠材芡浦挛锏恼w。③南宋自由開放的氛圍,與宋初的嚴肅氛圍完全不一樣,可填“截然不同”。截然不同: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語句復位的能力。根據(jù)書名《我最愿意生活的十個時代》可知,第一處問的問題應是“最愿意生活的時代”,排除BC;漢代和唐代國力強盛,應和“氣象宏闊的、雖遠必誅的”搭配,宋代生活方式受推崇,應搭配“享受世俗生活的、情感細膩的”,排除D。故選A。【2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八纳檀牨榧皝喼薷骱S?,她的技術(shù)文明領先世界,她的知識分子崇尚優(yōu)雅纖細的生活方式”使用排比手法,連用三個“她的……”句式,鋪敘宋代在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使讀者充分體會到宋代曾有的輝煌,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節(jié)奏感強;代詞“她”使用擬人手法,把北宋這一朝代人格化,把北宋朝代寫得具有人的種種成就,表現(xiàn)作者對北宋喜愛和贊揚之情。(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春節(jié)臨近,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陸續(xù)出臺了穩(wěn)就業(yè)、促消費的舉措,使用現(xiàn)金補貼在供給端穩(wěn)就業(yè),在需求端促消費。消費可以被刺激,發(fā)放現(xiàn)金補貼或者消費券能改善居民福利,帶動生產(chǎn)和就業(yè),促進經(jīng)濟循環(huán)重回正軌。但是,①:一方面對于耐用消費品而言,發(fā)放補貼的方式僅能實現(xiàn)消費節(jié)奏的轉(zhuǎn)移,而非消費總量的擴大,容易導致消費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②,由于中西部地區(qū)更多是凈消費、東部地區(qū)是凈生產(chǎn),而中國稅制是生產(chǎn)型稅制,即生產(chǎn)和注冊地征稅。因此,如果中西部地區(qū)發(fā)放現(xiàn)金給當?shù)鼐用?,相當于中西部地區(qū)補貼了東部地區(qū),而這部分“補貼”需由中西部地區(qū)財政來支出。短期穩(wěn)增長的工具箱中應當包括刺激消費這個選項,但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最好的方式是提供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以及調(diào)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在疫情形勢變化以及防控政策優(yōu)化的背景下,要盡快推動經(jīng)濟運行從疫情模式重回市場經(jīng)濟模式,③,市場主體自發(fā)尋找就業(yè)機會和經(jīng)濟增長點。21.某報紙經(jīng)濟板塊擬對疫情后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進行一次專題報道,下面是其擬定的四個選題。根據(jù)上面文段,最恰當?shù)倪x題是()A.現(xiàn)金補貼不可取,刺激消費應緩行B.市場經(jīng)濟待推動,政策制度需健全C.上下一心共聚力,生產(chǎn)生活齊繁榮D.多策并舉活市場,經(jīng)濟當頭回正軌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即鸢浮?1.D22.①刺激消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②發(fā)放補貼加重部分地區(qū)財政負擔③恢復正常生產(chǎn)生活秩序〖解析〗【2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段要點的能力。

A.文中并未否定“刺激消費”,沒有“刺激消費應緩行”的意思;B.文中沒有“政策制度需健全”的意思;C.過于籠統(tǒng),“一心聚力”做什么并不明確。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①空,前文說“刺激消費”的政策,“但是”表意思的轉(zhuǎn)折,再結(jié)合后文“一方面對于耐用消費品而言,發(fā)放補貼的方式僅能實現(xiàn)消費節(jié)奏的轉(zhuǎn)移,而非消費總量的擴大,容易導致消費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可知,這里應該是說“刺激消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第②空,依據(jù)后文“如果中西部地區(qū)發(fā)放現(xiàn)金給當?shù)鼐用?,相當于中西部地區(qū)補貼了東部地區(qū),而這部分‘補貼’需由中西部地區(qū)財政來支出”可知,這里可填“發(fā)放補貼加重部分地區(qū)財政負擔”第③空,依據(jù)前文“但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最好的方式是提供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以及調(diào)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可知,要盡快推動經(jīng)濟運行從疫情模式重回市場經(jīng)濟模式,就應該“恢復正常生產(chǎn)生活秩序”。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回望過去十年中國發(fā)展的崢嶸歷程,會看到無數(shù)青年的身影:2022年,“神舟十四號”成功發(fā)射的背后,是一支能攻關(guān)、敢擔當、有創(chuàng)造力的中國載人航天“神箭”青年突擊隊。這些新生代航天人從跟跑到領跑,用“三十而麗”的作為為中國航天夢注入青春能量。2013年,19歲的武大靖首次獲得短道速滑世界杯1000米冠軍;2022年北京冬奧會,他腰傷復發(fā),卻硬是與隊友奪得混合接力金牌。賽后,武大靖說:“只要國家需要,只要身體允許,我還會一直站在冰場上?!睏顚幱?010年大學畢業(yè)后,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江門村擔任村官,帶領328戶貧困戶種植高山特色優(yōu)質(zhì)水稻等,幫助村民創(chuàng)建了“苗阿嫂”等知名品牌,動員6名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立“苗村倌”農(nóng)產(chǎn)品電商中心,實現(xiàn)了整村脫貧。作為新時代青年中的一分子,請你結(jié)合以上材料,以“追夢·篤行·有為”來解鎖生命成長的青春密碼,將自己的認識與思考寫成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山西省太原市2023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懷疑、追索的心理狀態(tài)。問題意識是推動研究的關(guān)鍵?!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引而不發(fā)、點到為止,或笑而不答,或提供機緣讓學生辯難并就相關(guān)議題進行體會,這些問答言簡意賅、含蓄雋永、耐人尋味?!独献印犯匾暤氖欠穸ㄐ运季S的智慧。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保ā独献印返谒氖苏拢p損知、欲、有為,才能照見大道。換言之,真正的問題意識,須從否定入手,一步步減損掉對外物占有的欲望及對功名利祿的追逐與攀援,一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zhí)著、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鬃优c老子不同的提問方式、問題意識,也恰恰構(gòu)成互補的關(guān)系。宋代理學發(fā)達,形成了突出的理性精神,它主張不宗經(jīng)、不唯圣,獨立自斷,反對學術(shù)權(quán)威和學術(shù)專制,不盲目崇拜和附會前人的學問觀點。由此可見,中國哲學內(nèi)部具有叩問、反思、懷疑、批判的興趣與能力。哲學家們不斷地提出問題、辯論,這便構(gòu)成了哲學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哲學史就是問題史。然而在當下哲學研究中,有些學者不對所引證的社會事實發(fā)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場域”作出界定,隨意把發(fā)生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社會關(guān)系中的社會事實用“連根拔起”的方式移入文本,進行碎片化的闡釋。這樣的研究方法是不合時宜的,因為不同歷史時期的哲學有自己時代的烙印,是對自己時代精神的呼應。探討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與方法論,首先應以錢穆所說“溫情與敬意”的態(tài)度來看待我們研究的對象,不能居高臨下、簡單粗暴地對待哲學史上的思潮、流派、人物與典籍。其次,應重視經(jīng)典詮釋中的追問與創(chuàng)新,不應忽視對自己民族及文化傳統(tǒng)中豐富的具有特色的解釋學思想的分析與提煉,這些思想也可以給西方提供某種借鑒與啟示。總之,學者們應自覺培養(yǎng)“問題意識”,以此引導研究不斷深入,開創(chuàng)出中國哲學的新問題、新傳統(tǒng)。(摘編自郭齊勇《中國哲學史的問題意識與主體性》)材料二: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德國數(shù)學家希爾伯特認為,“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科學問題,它就充滿生命力;而問題的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fā)展的衰亡或中止”。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研究對象是物質(zhì)性的,具有更多的確定性和一般性,即使存在差異性,差異形成的因素大都可以通過實驗等手段確定或排除。弗·培根就提出觀察在科學方法論中至關(guān)重要,并強調(diào)科學發(fā)展對實踐的依賴。這對科學的迅速發(fā)展、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面對包羅萬象的宇宙,要觀察自己周圍的一切事物是不可能的,必然首先產(chǎn)生“觀察什么”“為什么要觀察”的問題,才能進行有目的的觀察,進而產(chǎn)生重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循序漸進地繼承前人知識,特別是學習基礎知識,對進入創(chuàng)造非常必要。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說繼承與創(chuàng)造是對立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不能一脈相承。自然科學的研究在于揭示自然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和過程的實質(zhì),進而把握這些現(xiàn)象和過程的規(guī)律性,并預見新的現(xiàn)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guī)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總結(jié)自己的科學成就時曾反復指出,18~19世紀的科學家們以為理論只是單純歸納經(jīng)驗的結(jié)果,只是對以前理論的簡單繼承和推廣,那是錯誤的。他認為科學家必須從粘附在一些傳統(tǒng)觀念身上的清規(guī)戒律中解放出來,發(fā)揚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1979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溫伯格教授談到科學家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時也提到:“科學家很重要的一個素質(zhì)是對自然的‘進攻性’。不要安于接受書本上給你的〖答案〗,要去嘗試發(fā)現(xiàn)與書本上不同的東西?!币驗閯?chuàng)造并不是學習的必然結(jié)果,觀察、繼承并不必然地導致科學的發(fā)現(xiàn),而問題的有無的確是本質(zhì)性的因素。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qū)嶒炆系募寄芏选6岢鲂碌膯栴},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摘編自盧太宏《科學發(fā)現(xiàn)的起點是問題——卡爾·波普爾科學觀中的一個重要論點》)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啟發(fā)弟子思考問題,老子認為去除表象才能尋其真理,這表明先秦的思想家們已顯現(xiàn)出可貴的問題意識。B.不同歷史時期的哲學有自己時代的烙印,因而在當下哲學的研究中,研究者應置身于歷史情境中且有時代意識。C.愛因斯坦認為要想有所創(chuàng)造,必須具有批判性精神,那種只是簡單歸納、繼承的研究方法是錯誤的。D.創(chuàng)造不是學習得來的,在觀察繼承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找尋新的可能性是科學真正進步的本質(zhì)性因素。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則材料談到了在哲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問題意識非常重要,它是推動研究的關(guān)鍵。B.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與溫伯格的觀點是一致的,二者都強調(diào)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C.兩則材料都采用了列舉事例、引用名言等方法,具體論證了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重要性。D.“從這個意義上”“也許僅是”等表達很有分寸感,體現(xiàn)了論述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學而不能無疑,則不可不問;未至于精而通之,則不可不思。B.學問之法,不畏無才,難于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C.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強以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D.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探尋石鐘山得名緣由的做法,與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相吻合,請結(jié)合材料二簡要分析?!即鸢浮?.D2.C3.C4.材料一圍繞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展開論述,從歷史源流方面對“問題意識”縱向展開,運用了舉例和引證的論證方法,指出在先秦和宋代,中國哲學具有反思、懷疑、批判的能力。并結(jié)合當下哲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5.①蘇軾對前人的說法提出疑問,可見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發(fā)揚批判精神,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②蘇軾通過實地考察、親身實踐得出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可見觀察、實踐在科學研究中至關(guān)重要。〖解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創(chuàng)造不是學習得來的”錯,原文為“創(chuàng)造并不是學習的必然結(jié)果”,選項表述絕對。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C.“兩則材料都采用了列舉事例”錯,材料一“有些學者不對所引證的社會事實發(fā)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場域’作出界定,隨意把發(fā)生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社會關(guān)系中的社會事實用‘連根拔起’的方式移入文本,進行碎片化的闡釋”為列舉事例,第二則材料沒有列舉事例。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觀點是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做學問要善于提出疑問。C.本句強調(diào)“心通”,即領悟、悟性的意義,和材料二的觀點不符。故選C。【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懷疑、追索的心理狀態(tài)”“《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引而不發(fā)、點到為止,或笑而不答,或提供機緣讓學生辯難并就相關(guān)議題進行體會,這些問答言簡意賅、含蓄雋永、耐人尋”“《老子》更重視的是否定性思維的智慧”“老子說……”“宋代理學發(fā)達”“由此可見,中國哲學內(nèi)部具有叩問、反思、懷疑、批判的興趣與能力”,圍繞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展開論述,從歷史源流方面對“問題意識”縱向展開,運用了舉例和引證的論證方法,指出在先秦和宋代,中國哲學具有反思、懷疑、批判的能力。第二段,“在當下哲學研究中,有些學者不對所引證的社會事實發(fā)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場域’作出界定,隨意把發(fā)生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社會關(guān)系中的社會事實用……”“這樣的研究方法是不合時宜的”“探討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與方法論,首先應……其次,應重視經(jīng)典詮釋中的追問與創(chuàng)新……總之,學者們應自覺培養(yǎng)‘問題意識’,以此引導研究不斷深入,開創(chuàng)出中國哲學的新問題、新傳統(tǒng)”,結(jié)合當下哲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原文有“問題是科學研究起點和歸宿”“發(fā)揚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蘇軾對前人的說法提出疑問,“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可見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歸宿,發(fā)揚批判精神,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原文有“弗·培根就提出觀察在科學方法論中至關(guān)重要,并強調(diào)科學發(fā)展對實踐的依賴”,蘇軾“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通過實地考察、親身實踐得出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可見觀察、實踐在科學研究中至關(guān)重要。(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八月的鄉(xiāng)村(節(jié)選)蕭軍在茂草間,人可以聽到諸多種的聲音和諧地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小紅臉摸出了小煙袋,可是很快地又掖在原來的地方。他的小煙袋已經(jīng)是一個整天沒在他的嘴里出現(xiàn)過了。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他一只手還在摸索著煙口袋,同時開始在思想:為什么還不該停下歇歇,讓他吃一袋煙呢?槍聲不已經(jīng)沒有了嗎?還是不如做農(nóng)民時候自由多了!他可以隨便什么時候吃一袋煙。就是在手里提著犁杖柄手,也是一樣哪,也可以使小煙袋很安全地咬在嘴里呢!那樣的日子不會有了!他遙遙看著那邊的田野在嘆息,小煙袋又凄默地捏在手里,抵近嘴巴邊:“我們該歇一歇了吧?”小紅臉不大的聲音提議著。“小紅臉同志說得對——我們?nèi)撡澇伤??!边@是誰的聲音呢?人們沒有工夫去察看。什么“同志”,什么“贊成”……他們覺得誰能說出這樣幾個字眼,那真是太進步的家伙!“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qū)γ娴男∩缴先ァ坏財?shù)著,日間他們和敵人接過仗的每個山頭。隱約還可以看見那個獨立而不甚高大的山峰——在那里被擊死了兩個弟兄!“這又是犧牲了兩個弟兄!”蕭明的眼睛有點朦朧——悲傷和疲乏攻打著他。從這一面石頭上,他看出那是舊軍隊出身的劉大個子,腿拉長地睡著了。別的幾個人,蹲伏著身子,有的像青蛙一般飲著水,澆著頭發(fā),小紅臉吸煙時候的火光,很急速地在閃動。蛙聲更是顯得響亮了。晚云發(fā)展得非常迅速?!暗苄謧兤饋恚覀凂R上就走吧!天是不可靠,怕是要下雨——”在對面小山上守望的蕭明回來了。又開始出發(fā)了,沿著這無邊際的樺林,探索著無邊際的夜,踏了蛙的聲音和蟲子的聲音……老年的崔長勝說:“我呢!只要一看到蕭同志說過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蕭同志,你說的那樣好的世界,什么時候才能來呢?把日本兵全趕跑了就成嗎?”在陰夜里,蕭明走在六個人的前頭。為的不要使大家跑錯了路,眼睛常常要睜大著,這樣工夫一久,會發(fā)生很不好受的脹痛!汗又開始在前額和身體各部分沁流。他自己實在也估計不出“新世界”究竟誕生在哪一天。不過他知道“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會來到的。“一定的嗎?蕭同志?啊——”“一定的——”下了這個山坡,由兩山中間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帶長谷——“同志們,出了這個谷口,再過一條河,對面在幾個山懷抱里的那個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這個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面一定有紅旗,如果他們在那里——他們一定有人等候我們……”這是一種希望!隊尾的李三弟竟唱起歌來: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滿腔的熱血已經(jīng)沸騰……作一次最后的斗爭……舊世界……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得舒展著臉上的皺紋?!笆捦?,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啊!”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田野上,高粱紅著穗頭,在太陽下面沒有搖曳。東北鄉(xiāng)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nóng)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地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胺凑皇悄闼?,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兇!我們的老婆,孩子,爸,媽,還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們,白用刺刀給捅了?”“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正午的太陽,火一般燃燒在人的頭頂上。除開蟈蟈在叫得特別響亮以外,再也聽不到蟲子的吟鳴,豬和小豬仔在村頭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頭軟垂到嘴外,喘息在每個地方的墻蔭,任狗蠅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驅(qū)逐。孩子們脫光了身子,肚子鼓著,趁了大人睡下的時候,偷了園子的黃瓜在大嘴啃吃著。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用“小紅臉”與“劉大個子”來替代人物名字,既簡省地刻畫了人物外形特點,也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B.文章中行軍小隊是由農(nóng)民、舊軍隊成員和學生等不同身份的人構(gòu)成的,這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逐漸形成的縮影。C.文章風格粗獷樸實,具有濃郁的東北地方色彩,這里的百姓愛僧分明,具有血性,表現(xiàn)出強烈的革命斗爭精神。D.文章后半部分描繪了田野上的高粱和各種動物的慵懶狀態(tài),意在表現(xiàn)八月的鄉(xiāng)村郁熱沉寂,百姓的生活閑適安寧。7.關(guān)于文中游擊隊行軍途中唱歌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崔長勝感動到流淚,是因為他從歌聲中感受到李三弟等人的變化,內(nèi)心激動。B.游擊隊員們向蕭明學唱歌,彰顯了革命知識分子對隊員們的精神引領作用。C.“傾瀉”“飛撲”運用比擬手法,形象地描繪出歌聲之壯和游擊隊員的豪邁之氣。D.歌聲的慷慨激越與文章結(jié)尾的慘烈場景形成對照,突出了英雄的崇高與悲壯。8.文章刻意隱去了戰(zhàn)斗過程而著眼于戰(zhàn)爭來臨前的描述,戰(zhàn)斗結(jié)局的呈現(xiàn)也很簡短,這樣的構(gòu)思產(chǎn)生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談你的理解。9.“成長”是革命文學作品中永恒的母題。本文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母題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即鸢浮?.D7.A8.①更易于表現(xiàn)戰(zhàn)爭背景下普通人的形象、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xiàn)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②結(jié)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9.①小紅臉從貪圖安逸、閑適的生活到服從紀律,最后跟戰(zhàn)友們一起浴血奮戰(zhàn)。

②游擊隊員們自發(fā)唱《國際歌》,他們的覺悟境界開始提升,已經(jīng)超越了個人仇恨,是在為勞苦大眾而戰(zhàn)。

③農(nóng)民往往專注于自己的收成,而戰(zhàn)斗前的他們卻能具有樸素的家國情懷,舍小我、為大我,枕戈待旦,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D.“閑適安寧”錯誤,文章中“全是迫切地捐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可以看出百姓枕戈待旦,同時環(huán)境描寫也暗示著戰(zhàn)斗即將爆發(fā)。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小說重要情節(jié)和段落作用的能力。A.“是因為他從歌聲中感受到李三弟等人的變化”錯誤。崔長勝流淚的原因是歌聲里反映出的斗爭的激情和對新世界的憧憬令人鼓舞。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體裁特征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本文寫了蕭明領導的小分隊奔向王家堡子的艱苦歷程,展現(xiàn)的是戰(zhàn)爭背景下普通人的形象、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xiàn)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刻意隱去了戰(zhàn)斗過程,而著意于描寫戰(zhàn)爭來臨前的描述“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得舒展著臉上的皺紋”,戰(zhàn)爭背景下普通人,他們走向斗爭行列,在不斷地擺脫困惑,超越自我,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xiàn)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由“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可知,小說的結(jié)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蘊的能力。由“小紅臉摸出了小煙袋,……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分析可知,小紅臉從貪圖安逸、閑適的生活到服從紀律,最后跟戰(zhàn)友們一起浴血奮戰(zhàn)。由“蕭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這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分析可知,游擊隊員們自發(fā)唱《國際歌》,他們的覺悟境界開始提升,已經(jīng)超越了個人仇恨,是在為勞苦大眾而戰(zhàn)。由“東北鄉(xiāng)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nóng)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地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分析可知,農(nóng)民往往專注于自己的收成,而戰(zhàn)斗前的他們卻能具有樸素的家國情懷,舍小我、為大我,枕戈待旦,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四國為一,將以攻秦。秦王召群臣賓客六十人而問焉,曰:“四國為一,將以圖秦,寡人屈于內(nèi),而百姓靡于外,為之奈何?”群臣莫對。姚賈對曰:“賈愿出使四國,必絕其謀,而安其兵?!蹦速Y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秦王大悅,賈封千戶,以為上卿。韓非短之,曰:“賈以珍珠重寶,南使荊、吳,北使燕、趙之間三年,四國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寶盡于內(nèi)。是賈以王之權(quán),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愿王察之。且梁監(jiān)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蓖跽僖Z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財交于諸侯,有諸?”對曰:“有?!蓖踉唬骸坝泻蚊婺繌鸵姽讶??”對曰:“曾參孝其親,天下愿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愿以為妃。今賈忠王而王不知也。賈不歸四國,尚焉之?使賈不忠于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桀聽讒而誅其良將,紂聞讒而殺其忠臣,至身死國亡。今王聽讒,則無忠臣矣?!蓖踉唬骸白颖O(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币Z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之賈人也,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傳賣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盜,而勝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誹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與立功。使若卞隨、務光、申屠狄,人主豈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聽其非,察其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雖有外誹者不聽;雖有高世之名,無咫尺之功者不賞。是以群臣莫敢以虛愿望于上。”秦王曰:“然。”乃復使姚賈而誅韓非。(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有刪減)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B.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C.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D.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交以報秦/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將以圖秦”與“不圖子自歸”(《孔雀東南飛》)兩句中“圖”字含義不同。B.“而百姓靡于外”與“靡不畢見”(《屈原列傳》)兩句中“靡”字含義相同。C.城濮,晉、楚爭奪中原霸權(quán)的首次大戰(zhàn)之地,晉文公在此兌現(xiàn)了“退避三舍”的諾言。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作為中華民族的原始崇拜物,常常用來代指國家或朝廷。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姚賈在秦王內(nèi)外交困,群臣莫能籌措時,主動要求出使四國,最終順利完成任務并受到獎賞。B.面對秦王的質(zhì)疑,姚賈說明自己用珍寶結(jié)交諸侯的理由,并舉出反例勸諫秦王不要聽信讒言。C.姚賈列舉管仲、百里奚等人的事例,意在勸諫秦王不要計較他們的污點,只考察他們能否為自己所用即可。D.針對韓非的詆毀,姚賈通過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一一反駁,秦王最終被說服,韓非被秦王誅殺。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使賈不忠于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2)管仲,其鄙之賈人也,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14.韓非認為姚賈不應該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請概括說明?!即鸢浮?0.B11.B12.D13.(1)假使臣對您不忠誠,四國的國君還怎么會信任我呢?(2)管仲,是齊國邊邑的商販,又是魯國赦免的囚犯,齊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業(yè)。14.①用秦國的珍寶,在國外私自結(jié)交諸侯。②出身卑微。③曾為盜賊、逐臣?!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秦王于是撥給他百輛戰(zhàn)車,千斤黃金,并讓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帶上自己的寶劍。姚賈辭別秦王出發(fā)。姚賈此行,破壞了四國攻秦的謀略,制止了他們的戰(zhàn)事,還與四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guān)系并回復秦王?!鞍俪恕笔恰败嚒钡亩ㄕZ,定語后置句,不宜斷開。排除CD?!肮凇笔恰捌洹钡闹行恼Z,第一個“衣”的賓語,不宜斷開,排除AC。故選B。【1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及重點詞的含義的能力。A.“將以圖秦”的“圖”:圖謀,謀取。句意:準備謀取秦國。/“不圖子自歸”的“圖”:考慮,料想。句意:沒有想到你自己回來了。含義不同。B.“含義相同”錯誤?!岸傩彰矣谕狻钡摹懊摇保号?,倒下。句意:對外戰(zhàn)事失利/“靡不畢見”的“靡”:無,沒有。句意:無不都顯現(xiàn)出來。C.正確。D.正確。故選B?!?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姚賈通過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錯誤,無比喻論證。原文“曾參孝其親,天下愿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愿以為妃”列舉曾參、伍子胥、貞女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忠心,天下都知道我效忠于大王,大王卻不知道,用了舉例論證。原文“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文公用中山盜,而勝于城濮”列舉姜太公、管仲、百里奚、中山盜來類比自己,即使受過天下人的誹謗但為國立功的人,明君可重用,應用了類比論證。故選D?!?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使”,假如,假使;“尚”,尚且、還;“焉”,怎么,哪里。(2)“鄙”,邊邑、邊遠的地方;“賈人”,商人;“伯”,通“霸”,做諸侯的盟主?!?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①原文“是賈以王之權(quán),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愿王察之”這是姚賈借大王的權(quán)勢,用秦國的珍寶,私自在國外結(jié)交諸侯,希望大王明察??梢?,韓非認為姚賈用秦國的重寶,來結(jié)交外臣,為己謀私利??筛爬椋河们貒恼鋵?,在國外私自結(jié)交諸侯。②原文“且梁監(jiān)門子”況且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梢娨Z出身卑微??筛爬椋撼錾肀拔?。③原文“梁之大盜,趙之逐臣”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梢婍n非認為姚賈品行為人不可靠。可概括為:曾為盜賊、逐臣。參考譯文:燕、趙、吳、楚四國結(jié)成聯(lián)盟,將要攻打秦國。秦王召集大臣和賓客共六十多人詢問他們,說:“四國結(jié)成聯(lián)盟,準備謀取秦國。而我國國內(nèi)財力衰竭,對外戰(zhàn)事失利,該怎么辦?”群臣沒人能回答。姚賈回答說:“臣愿意出使四國,一定破壞他們的陰謀,阻止戰(zhàn)事的發(fā)生?!鼻赝跤谑菗芙o他百輛戰(zhàn)車,千斤黃金,并讓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帶上自己的寶劍。姚賈辭別秦王出發(fā)。姚賈此行,破壞了四國攻秦的謀略,制止了他們的戰(zhàn)事,還與四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guān)系并回復秦王。秦王十分高興,封給他一千戶的城邑,任命他為上卿。秦臣韓非誹謗他說:“姚賈拿著珍珠寶物,向南出使楚、吳,向北出使燕、趙,長達三年,這些國家未必真心實意和秦國結(jié)盟,而本國國內(nèi)的珍寶卻已散盡。這是姚賈借大王的權(quán)勢,用秦國的珍寶,私自在國外結(jié)交諸侯,希望大王明察。況且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曾在魏國作過盜賊,又在趙國作過官卻被驅(qū)逐出境。這樣一個看門人的兒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與他一起掌管國家大事,不是用來勉勵群臣的辦法?!鼻赝跽賮硪Z問道:“寡人聽說你用秦國的珍寶結(jié)交諸侯,有這件事嗎?”姚賈回答說:“有。"秦王說:“你還有什么臉面再拜見寡人?”姚賈回答說:“昔日曾參孝順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這樣的兒子;伍子胥盡忠報主,天下諸侯都愿以之為臣;貞女擅長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卻不知道。臣不把財寶送給那四個國家,還能給誰呢?假使臣對您不忠誠,四國的國君還怎么會信任我呢?夏桀聽信讒言殺了良將,紂王聽信讒言殺了忠臣,以至于身死國亡。如今大王聽信讒言,就不會再有忠臣為國出力了。”秦王又說道:“寡人聽說你是看門人之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币Z說:“姜太公是齊國一個被老婆趕出家門的人,在朝歌時連肉都賣不出去的無用的屠戶,也是被子良驅(qū)逐的家臣,在棘津時賣勞力都無人雇用,但文王任用他,最終建立王業(yè)。管仲,是齊國邊邑的商販,又是魯國赦免的囚犯,齊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業(yè)。百里奚,是虞國一個乞丐,被人用五張羊皮轉(zhuǎn)賣,秦穆公任用他為相就使西戎來朝拜。晉文公任用中山國的盜賊,卻能在城濮之戰(zhàn)中獲勝。這四個人,都有令人恥辱的事情,都遭受過天下的誹謗,然面明君依然任用了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可以為國立功。如果是卞隨、務光、申屠狄那樣的隱士,君主還怎么任用他們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會計較臣子的污點,不聽信別人的讒言,只考察他們能否為已所用。所以能夠經(jīng)世濟國的人,即使有人毀謗他,國君也不會聽信;有清高之名卻無尺寸之功的人,國君不會封賞他。因此群臣就不敢用虛名希求于國君了?!鼻赝跽f:“你說的正確啊。”就重新派出姚賈而殺掉了韓非。(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憶菊〖備注〗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栈h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紓渥ⅰ健都t樓夢》第三十八回,“海棠詩社”舉行了第二次活動,由史湘云和薛寶釵擬定十二道題目,寶玉、黛玉、寶釵、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作詩。這兩首詩分別出自寶釵和黛玉。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憶菊》頸聯(lián)營造出壯闊遼遠意境,表現(xiàn)出思婦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B.《詠菊》首聯(lián)“昏曉侵”“自沉音”把為詩情所困、急需表達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C.《憶菊》尾聯(lián)言詩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來年重陽節(jié),再次與菊相逢。D.《詠菊》頸聯(lián)對仗工整,“自憐”“誰解”抒發(fā)了詩人自我憐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