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并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第10.2課《歸去來兮辭并序》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卒后朋友私謚“靖節(jié)”,故后人稱其為“靖節(jié)先生”。陶淵明出身于名門世家,受儒、道思想影響很深,年輕時曾懷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又因家道中落,生活拮據(jù),29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下級官職,每次任職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讓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污濁與黑暗,41歲時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閑適的田園生活。此后的二十二年,雖憂憤常積于心,生活困窘多難,卻再無出仕之念,后在貧病交迫中去世,終年62歲。寫作背景:陶淵明四十一歲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一天的彭澤令。陶潛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怎么能為五斗米而向這鄉(xiāng)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不為五斗米折腰:比喻有骨氣、清高。題解:①歸去:回去②來:助詞③兮:語氣助詞④辭:文體,賦的一種。文體“辭”辭”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靈活的古體韻文。篇幅長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體上以四句為一小節(jié),兩句為一組;以四言、六言為主,間有長短句,在整齊之中有參差,錯落有致,韻腳的轉(zhuǎn)換和押韻的方式也靈活而富于變化。在漢代,人們習慣將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不加區(qū)別,但實際上二者仍是兩種不同的文體。其相似之處在于:辭和賦都注重文采,講究鋪排,善于用典。不同之處在于:賦的句式進一步散文化,關(guān)聯(lián)詞語增多;在內(nèi)容上,賦以詠物說理為主,而辭則重在抒情。歸去來兮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小孩)盈室,瓶無儲粟,生(維持)生(動作名,生活)所資(憑借),未見其術(shù)。親故(故交)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無,沒有)途。會(適逢)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翻譯:我家境貧困,靠種田不能夠自給。孩子很多,米甕里沒有存糧,維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東西,找不到取得的辦法。親友大都勸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這個念頭,可是求取官職缺少門路。恰巧遇到四方勤王的大事,諸侯大臣都以廣施惠愛作為美德,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替我設(shè)法),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歸去來兮于時風波(戰(zhàn)亂)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距離)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道理)?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造作勉強)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ㄉ硇亩几械酵纯啵?。翻譯:那時社會動蕩不安,心里也懼怕到遠地當官。彭澤縣離家只有百余里路程,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造酒飲用,故而就向叔父謀求這個官職。等到過了一些日子,很懷念家鄉(xiāng),便有歸去的心愿。那是為什么?我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饑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使我身心都感痛苦。歸去來兮嘗從人事(做官),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感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成熟),當斂裳宵逝(離去)。尋(不久)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離開)職。仲秋(農(nóng)歷八月)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心意),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翻譯:過去為官做事,都是為了吃飯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悵感慨,為平生的抱負未能實現(xiàn)而深感慚愧。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喪的心情像駿馬奔馳一樣急迫,自己請求免去官職。自立秋第二個月到冬天,在職共八十多天。因辭官而順遂了心愿,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歸去來兮》。這時候正是乙巳年(晉安帝義熙元年)十一月。歸去來兮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為什么)不歸?既自以心(內(nèi)心)為形役,奚(為什么)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勸止,挽回),知來者之可追(補救)。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正確)而昨非(錯誤)。舟遙遙以輕飏(飛揚),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遺憾)晨光之熹微。翻譯:回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使心為身所驅(qū)役,又何必悵惘而獨自悲戚呢?我已明悟過去的錯誤已經(jīng)不可挽回,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我確實走入了迷途,但還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jīng)的行為是錯的。船在水面上輕輕地飄蕩著前進,微風吹拂著衣裳,衣袂翩翩。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程,遺憾的是天剛剛放亮。歸去來兮乃瞻衡(同“橫”)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形作名,幼兒)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隨便看看)庭柯以怡(使……快樂)顏。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神情),審(明白,知道)容膝(動作名,容納膝蓋的小屋)之(取獨)易安。翻譯:剛剛看到自己簡陋的家門,心中欣喜,奔跑過去。家中童仆歡喜地前來迎接,孩子們守候在門前。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菊還長在那里。帶著孩子們進了屋,美酒已經(jīng)盛滿了酒樽。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看看院子里的樹木,覺得很愉快;倚著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這狹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歸去來兮園日(名作狀,每天)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拄著)扶老(拐杖)以流憩,時(有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同“影”,日光)翳翳(陰暗的樣子)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翻譯:天天到園里行走,自成一種樂趣,小園的門經(jīng)常地關(guān)閉著;拄著拐杖出去走走,隨時隨地休息,時時抬頭望著遠方(的天空)。云氣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飄浮而出,倦飛的鳥兒也知道飛回巢中;日光暗淡,太陽快要落下去了,我手撫著孤松徘徊著不忍離去。歸去來兮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以……為樂)親戚之情話(知心話),樂(以……為樂)琴書(名動,彈琴、讀書)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農(nóng)事)于西疇(田地)?;蛎碥?,或棹(名作動,用槳劃)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以……為善,即羨慕)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翻譯:回家去吧!請讓我同外界斷絕交游。世事與我所想的相違背,還要駕車出去追求什么?以親人間的知心話為愉悅,以彈琴讀書為樂來消除憂愁;農(nóng)夫告訴我春天到了,西邊田野里要開始耕種了。有時駕著有布篷的小車,有時劃著一條小船,有時經(jīng)過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時走過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細水緩流,(我)羨慕自然界的萬物一到春天便及時生長茂盛,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結(jié)束。歸去來兮已矣乎!寓(寄托)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到)?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扶著)杖而耘(除草)耔(培苗)。登東皋(高地)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姑且)乘(順應)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什么)疑!翻譯:算了吧!活在世上還能有多久?為什么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的生死?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貴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沒有希望的。愛惜那良辰美景我獨自去欣賞,有時放下手杖,拿起農(nóng)具除草培土;登上東邊的山坡我放聲呼嘯,傍著清清的溪流把詩歌吟唱。姑且順隨自然的變化,走到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合作探究:1.明確字音。飏(yáng)觴(shāng)眄(miǎn)憩(qì)岫(xiù)翳(yì)棹(zhào)曷(hé)皋(gāo)2、通假字衡,通“橫”乃瞻衡宇(衡,通“橫”)合作探究:3、一詞多義行(xíng)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ㄐ凶撸?、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將要)3、李白乘舟將欲行(離去)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行為)引1、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拉開弓)2、引壺觴以自酌(端起)3、引以為流觴曲水(導引,引來)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譬喻,此有“言談”、“說話”之意)5、旁征博引(援引,引用)合作探究:策1、振長策而御守內(nèi)(馬鞭子)2、策扶老以流憩(拄著)3、退而論書策(古代寫字用的竹筒)4、蒙故業(yè),因遺策(計策,策略)乘(chéng/shèng)1、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乘車)2、聊乘化以歸盡(順應)3、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古,四匹馬拉的車)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

合作探究:古今異義1、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義,拐杖;今義,扶持老人。2、悅親戚之情話親戚古義,古指內(nèi)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人。3、情話古義,知心話;今義,男女間談情說愛的話。合作探究:詞類活用名詞用作狀語1、園日涉以成趣(園,在園中;日,每天)2、時矯首而遐觀(時,時時)名詞用作動詞1、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2、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棹,用槳劃)3、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彈琴、讀書)4、實迷途其未遠(迷途,誤入迷途)形容詞用作名詞1、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幼兒)2、倚南窗以寄傲(傲,傲然自得的情懷)動詞用作名詞1、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只能容下雙膝的小屋)合作探究:詞類活用使動用法1、眄庭柯以怡顏(怡,使……現(xiàn)出愉快的神色)2、審容膝之易安(安,使……安樂)意動用法1、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悅,樂:以…為快樂)合作探究:特殊句式判斷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倒裝句(1)復駕言兮焉求(疑問句賓語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疑問句賓語前置。“胡為”即“為胡”,“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狀語后置)(4)將有事于西疇(狀語后置)(5)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狀語后置,“以春及告余”)(6)樂夫天命復奚疑(賓語前置,“疑奚”)合作探究:特殊句式省略句(1)(余)情在駿奔(省略主語“余”)(2)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形”與“宇”之間省略介詞“于”)(3)稚子候門(省略“于”,正常語序應為:稚子于門候)被動句(1)遂見用于小邑(見,被)(2)既自以心為形役(為,被)課堂探究:1.小序講了哪些內(nèi)容?敘述了作者家貧出仕和棄官歸田的經(jīng)過,交代了寫作的緣由。課堂探究:2.小序中講到了陶淵明辭官的原因有哪幾點?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①“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②“饑凍雖切,違己交病”;③“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④“程氏妹喪于武昌”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計步入仕途后,他發(fā)現(xiàn)出仕既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又折腰事人、同流合污,違背了自己的本性,這種違背本性導致的身心交病,遠比忍凍受餓更讓人難以忍受。污濁的官場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又不想強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選擇歸隱躬耕之路,于是借著奔程氏妹喪之機,棄官歸田。課堂探究:3、正文前兩段中,作者歸家途中的迫切是如何體現(xiàn)的?抵家時的欣喜又體現(xiàn)在哪些語句之中?(1)通過“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等鮮明地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2)“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與兒女皆樂的情景。課堂探究:4、作者歸隱后的生活到底有哪些樂趣?①室內(nèi)之樂。作者回家后,“引壺觴以自酌”,這種自斟自飲的歡愉之情在官場生活中是難以找到的;閑暇時又“倚南窗”來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懷,足見作者的悠然之樂。②園中之樂。園內(nèi)“三徑就荒”,但“松菊猶存”,拄著拐杖出去走走,隨時隨地休息,自成一種樂趣;矯首遐觀,見園中將暮之景,徘徊不忍離去。③田中之樂。農(nóng)人提醒田事,作者有時乘車或乘船來到田間,為萬物及時生長而欣喜,同時慨嘆自己的人生遲暮。④身心自由之樂。人生苦短,應該“委心任去留”,歸隱田園正順隨了自己的心意,“樂夫天命復奚疑!”作者堅信自己的選擇無須懷疑,其心胸曠達,心情愉快。合作延伸1.探究景中情:魏晉時期的農(nóng)耕生活真的如同陶淵明筆下所寫的那么美好嗎?這么寫有何深意?小序中“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瓶無儲粟;未見其術(shù);饑凍雖切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也,可見歸隱后的生活并不如文章中寫的那么美好。合作延伸2.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層內(nèi)涵:有人認為這篇文章集中表現(xiàn)作者回歸田園之“樂”,有人認為其“樂中有悲”,你認同哪一種說法?請結(jié)合文本并聯(lián)系知識積累,談一談你的看法。依據(jù)文本:耕植不足以自給;瓶無儲粟;未見其術(shù);饑凍雖切;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樂琴書以消憂;感吾生之行休;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生活困苦、人生短暫。樂中有悲:生活貧苦之悲,人生短暫之悲,濟世不得之悲,理想破滅之悲。合作延伸3、有人說陶淵明棄官歸隱是一種消極避世的選擇,也有人說他的選擇是勇敢高潔的,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這種棄官歸隱的人生選擇的?你認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贊賞?在當今時代是否可以提倡?陶淵明青少年時,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大濟蒼生”的抱負和壯志,但由于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非士族出身,因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