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常見病治療學_第1頁
針灸常見病治療學_第2頁
針灸常見病治療學_第3頁
針灸常見病治療學_第4頁
針灸常見病治療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常見病治療學(一)主講人:王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臨床治療新進展WHO規(guī)定46種針灸有效病癥神經系統(tǒng):三叉神經痛、面癱、面肌痙攣、偏頭痛、坐骨神經痛、癔病、末梢神經炎婦兒:痛經、閉經。月經不調、宮血、胎位不正、子宮脫垂、產后尿儲留、小兒遺尿骨科疾病:骨性關節(jié)炎、肩周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眼耳鼻喉科:麥粒腫、耳鳴、耳聾、急性咽炎消化系統(tǒng):胃痛、胃下垂、腹瀉、便秘、嘔吐其他:帶狀皰疹、減肥2024/6/5內科病證面癱2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3頭痛一、概述1.定義:又稱“頭風”,是指以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癥。

頭痛是指以眉毛以上向后到枕骨粗隆范圍的疼痛,面部疼痛不包括在內。

頭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據統(tǒng)計,約50%的神經科就診病人都主訴頭痛,約90%的健康人在一生中都曾有過頭痛癥狀。2.適用范圍:緊張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膜炎,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頭顱外傷,腦震蕩后遺癥等。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4

緊張性頭痛又稱肌肉收縮性頭痛。主要是由于長時間的焦慮、憂郁、勞累和精神過度緊張,致使頭、頸及肩背部部分肌肉較長時間處于不良姿勢,以及因手術、外傷、感染、頸椎病等各種病變刺激,導致頸部肌肉持久性收縮而引起的頭痛,稱為肌緊張性頭痛。(既有原發(fā)性頭痛,又有繼發(fā)性頭痛。)

血管性頭痛是頭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一類頭痛(偏頭痛類);以一側或雙側顳部陣發(fā)性搏動性跳痛、脹痛或鉆痛為特點。(此屬原發(fā)性頭痛,還有由于腦血管病引起的頭痛為繼發(fā)性頭痛。)

神經性頭痛是以高級神經活動長期處于過度緊張或疲勞狀態(tài),以及強烈的精神刺激引起大腦功能活動紊亂所造成的頭痛。臨床除頭痛外,還常伴有一些神經衰弱的表現(xiàn),如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這正是血管性頭痛和神經性頭痛的主要區(qū)別。

但是,二者有時不易區(qū)分,臨床統(tǒng)稱血管神經性頭痛。繼發(fā)性頭痛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5二、病因病機

頭為“髓?!?,又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五臟六腑之氣血皆上會于頭。

若外邪侵襲或內傷諸疾皆可導致氣血逆亂,痰阻腦絡,腦失所養(yǎng)而發(fā)生頭痛。頭痛的原因相當復雜,簡單地概括:

1.頭頸部肌肉持續(xù)性收縮;(如:緊張性頭痛)2.顱內外動脈擴張、收縮或移位;(如:血管性頭痛)3.腦神經和頸神經受壓、損傷或化學刺激等均為頭痛的常見原因。(如:神經性頭痛)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6詳細地說:1.顱內病變:如腦腫瘤、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水腫、腦膜炎、腦膿腫、顱內高壓癥、各種腦動脈炎和靜脈竇炎等可引起。(屬繼發(fā)性頭痛)2.功能性或精神性疾?。喝顼B內外血管高度擴張引起的偏頭痛,顱部及后頸部肌肉收縮所致的緊張性頭痛,以及臨床常見的神經癥頭痛。(屬原發(fā)性頭痛)3.全身疾?。喝绨l(fā)熱、低氧、低血糖、一氧化碳中毒和癲癇大發(fā)作之后,鼻竇炎、弱視和屈光不正、使用血管擴張藥后也可引起頭痛。(屬繼發(fā)性頭痛)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7三、臨床表現(xiàn)為了更好的治療,需:辨經和辨證。

辨經:1.陽明頭痛:前額痛,包括眉棱骨痛和因眼、鼻、上牙病引起的疼痛在內。2.少陽頭痛:

偏頭痛,包括耳病引起的疼痛在內。3.太陽頭痛:

后枕痛,包括落枕、頸椎病引起的疼痛在內。4.厥陰頭痛:

巔頂痛,包括高血壓引起的疼痛在內。5.全頭痛:

整個頭部的疼痛,難以分別出具體的疼痛部位。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82024/6/59陽明經太陽經少陽經辨證:

外感頭痛:一般發(fā)病急,痛勢較劇。

內傷頭痛:一般起病緩慢,痛勢較緩。外感頭痛:

1.風寒:頭痛時作,痛連項背,惡風畏寒,遇風尤劇,口不渴,苔薄白,脈浮。

2.風熱:頭痛而脹,甚則頭痛如裂,發(fā)熱或惡風,面紅目赤,口渴欲飲,便秘溲黃,舌質紅,苔黃,脈浮數。

3.風濕:頭痛如裹,肢體困重,納呆胸悶,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10內傷頭痛:1.肝陽上亢:頭痛而脹,或抽掣而痛,痛時常有烘熱,面紅目赤,耳鳴發(fā)蟬,心煩口干,舌紅,苔薄黃,脈弦。2.痰濁上擾:頭痛脹重,或兼目眩,胸悶脘脹,惡心食少,痰多,苔白膩,脈弦滑。3.瘀阻腦絡:頭痛反復,經久不愈,痛處固定,痛如錐刺,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弦或細澀。4.氣血虧虛:頭痛綿綿,兩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脈弱。5.肝腎陰虛:頭痛眩暈,時輕時重,視物模糊,五心煩熱,口干,腰酸腿軟,舌紅少苔,脈細脈。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11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12四、治療方法治則:疏經活絡、通行氣血,以針為主,虛補實瀉。處方:

局部取穴+遠端取穴+辨證取穴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13局部取穴

+遠端取穴+辨證取穴陽明頭痛:少陽頭痛:太陽頭痛:厥陰頭痛:全頭痛:印堂、上星、陽白、攢竹透魚腰及絲竹空;太陽、絲竹空、角孫、率谷、風池;天柱、腦戶、風池;百會、通天;百會、印堂、太陽、頭維、陽白、風池;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14局部取穴+遠端取穴+辨證取穴1.陽明頭痛:

2.少陽頭痛:

3.太陽頭痛:

4.厥陰頭痛:

5.偏正頭痛:

6.全頭痛:

合谷、內庭;外關、足臨泣;后溪、申脈;太沖(行間)、內關;太溪、涌泉合谷、內庭;外關、足臨泣;合谷、外關。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15局部取穴+遠端取穴+辨證取穴外感頭痛:1.風寒:2.風熱:

3.風濕:風池、風門;曲池、外關;三陰交、陰陵泉;內傷頭痛:1.痰濁上擾:

2.氣滯血瘀:3.氣血不足:4.肝陽上亢:5.肝腎陰虛:豐隆、足三里;合谷、太沖、血海、膈俞;氣海、足三里;太沖、太溪;肝俞、腎俞、太溪。頭維——經前期頭痛頭維眉棱骨痛胃經濁熱上攻外邪侵襲膀胱經解溪昆侖四、操作1.頭部腧穴大多應平刺,少數腧穴如太陽、天柱、風池可直刺,但風池穴應嚴格注意針刺的方向和深淺,防止傷及延髓。05六月2024針灸治療學頭痛182.急性頭痛每日治療1-2次,每次留針30分鐘至1小時;慢性頭痛每日或隔日1次。牙痛一、概述:牙痛是口腔疾患中最常見的癥狀。

西醫(yī)學中的齲齒、牙髓炎、牙周、冠周炎及牙本質過敏等均可引起牙痛。

一般概括為兩種類型:火牙痛、蟲牙痛。

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19病因病機無論是風火外襲還是胃火熾盛,火邪循經上炎均可引起牙痛。又因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亦可引起虛火牙痛。實——風火外襲——風火牙痛火(熱)

胃火熾盛——胃火牙痛

虛——虛火上炎——虛火牙痛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20二、臨床表現(xiàn):牙痛每因冷、熱、酸、甜等刺激而發(fā)作或加重??砂橛醒例l紅腫、牙齦出血、齒齦萎縮、牙齒松動、咀嚼困難或有齲齒存在。1.風火外襲:發(fā)作急驟,牙痛劇烈,牙齦紅腫,喜涼惡熱。兼發(fā)熱、口渴、腮頰腫脹。舌紅、苔薄黃,脈浮數。2.胃火熾盛:牙痛劇烈,牙齦紅腫甚至出血,遇熱更甚。伴口臭、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洪數。3.虛火上炎:牙齒隱隱作痛,時作時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見齒齦萎縮,甚則牙根松動。伴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舌質紅嫩、少苔或無苔,脈細數。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21三、治療方法:治則:

風火外襲、胃火積盛者:清熱瀉火、消腫止痛,只針不灸,瀉法;

虛火上炎:養(yǎng)陰清熱、降火止痛,只針不灸,平補平瀉。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22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23處方:以面頰局部和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局部+遠部+辨證頰車下關

頰車(ST6)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中指)。注:沿下頜角角平分線上一橫指,閉口咬緊牙是咬肌隆起,放松時按之有凹陷處。

頰車

下關頰車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27處方:以面頰局部和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局部+遠部+辨證頰車下關合谷二間合谷

Hégǔ(LI4)

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122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29處方:以面頰局部和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局部+遠部+辨證頰車下關合谷二間風火外襲:翳風、風池,胃火熾盛:內庭、曲池,虛火上炎:太溪、照海,齲齒牙痛:偏歷翳風Yìfēng(TE17)在頸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翳風內庭Nèitíng(ST44)在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內庭神門(HT7)在腕前區(qū),腕掌側遠端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神門豌豆骨外緣太溪(KI3)在踝區(qū),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太溪內踝跟腱間照海(KI6)在踝區(qū),內踝尖下1寸,內踝下緣邊際凹陷中.照海踝下凹陷處照海太溪偏歷多數齲齒牙痛患者偏歷處有條索狀物,壓痛明顯。操作:先針刺局部腧穴,再針刺遠端腧穴,強刺激、瀉法;二間、內庭可點刺出血。疼痛劇烈者每日治療2次。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342024/6/5五官科病癥咽喉腫痛35咽喉腫痛一、概述:咽喉腫痛以咽喉紅腫疼痛、吞咽不適為特征。屬于中醫(yī)學喉痹、急喉風、慢喉風、乳蛾、喉蛾的范疇。常見于西醫(yī)學的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后膿腫、咽旁膿腫、急性喉炎等病。2024/6/5五官科病癥咽喉腫痛36二、病因病機咽喉腫痛多由風熱火毒侵襲咽喉,或肺胃積熱循經上擾,風火熱毒蘊結于咽喉;或體虛、勞累、久病而致肺腎兩虛,虛火上炎,灼于喉部而致。常因外感風熱或食辛辣香燥之品而誘發(fā)。病位在咽喉,涉及肺、胃、肝、腎等臟腑。2024/6/5五官科病癥咽喉腫痛37三、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較急,以咽喉紅腫疼痛、咽部不適為主癥,多伴有發(fā)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1.風熱壅肺:咽部紅腫疼痛,干燥灼熱??砂橛邪l(fā)熱、汗出、頭痛、咳嗽有痰、小便黃。舌質紅、苔薄白或微黃,脈象浮數。2.胃火痰盛:咽部紅腫,灼熱疼痛,咽喉有堵塞感,高熱,口渴喜飲,頭痛,痰黃粘稠,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3.陰虛火旺:咽部微腫、疼痛,喉間有異物感,咽干喉燥,聲音嘶啞,不欲飲水,手足心熱,午夜尤甚,舌紅、少苔,脈細數。2024/6/5五官科病癥咽喉腫痛38四、治療方法:治則:

風熱壅肺、胃火熾盛者:清熱瀉火、消腫止痛,只針不灸,瀉法;

陰虛火旺者:育陰潛陽、降火止痛,只針不灸,平補平瀉。2024/6/5五官科病癥牙痛39處方:以頸局部和手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

局部+遠部+辨證天容天突列缺照海風熱壅肺:尺澤、少商;胃火熾盛:內庭、曲池;陰虛火旺:太溪、三陰交;少商(LU11)

在手指,拇指末節(jié)橈側,指甲根角側上0.1寸(指寸)。注:拇指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即沿角平分線方向)0.1寸,相當于沿爪甲橈側面一直線與爪甲基底緣水平線交點處取穴。少商甲根橈側角去指甲角韭葉明2024/6/5五官科病癥咽喉腫痛41操作:諸穴均常規(guī)針刺;列缺、照海行針時可配合做吞咽動作;少商點刺出血;初起每日l-2次,后期每日或隔日1次。痛經一、概述:1.定義:是指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xiàn)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較為多見。2.適用范圍:痛經又稱“經行腹痛”。西醫(yī)學將其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原發(fā)性系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異常者;繼發(fā)性多繼發(fā)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等。2024/6/5針灸治療學婦科病癥痛經42二、病因病機:痛經的發(fā)生與沖、任二脈以及胞宮的周期生理變化密切相關,與肝、腎二臟也有關聯(lián)。如若經期前后沖任二脈氣血不和,脈絡受阻,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胞宮失于濡養(yǎng),“不榮則痛”。此外,情志不調、肝氣郁結、血行受阻;寒濕之邪客于胞宮,氣血運行不暢;氣血虛弱,肝腎不足均可使胞脈不通、胞宮失養(yǎng)而引起癰經。2024/6/5針灸治療學婦科病癥痛經43三、臨床表現(xiàn):經期或行經前后小腹疼痛,隨著月經周期而發(fā)作。疼痛可放射到脅肋、乳房、腰骶部、股內側陰道或肛門等處。一般于經期來潮前數小時即已感到疼痛,成為月經來潮之先兆。甚者疼痛難忍,面青肢冷,嘔吐汗出,周身無力,甚至暈厥。婦科檢查、盆腔B超掃描和腹腔鏡檢查有助于診斷。2024/6/5針灸治療學婦科病癥痛經441.寒濕凝滯: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則舒,經血量少,色紫黯有塊。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苔白,脈細或沉緊。2.氣滯血瘀: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經行不暢,經色紫暗、有血塊,舌紫黯或有瘀斑,脈沉弦或澀。3.氣血不足: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且有空墜不適之感,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神疲乏力,頭暈眼花,心悸氣短,舌淡、苔薄,脈細弦。2024/6/5針灸治療學婦科病癥痛經45四、治療方法:治則:

寒濕凝滯、氣滯血瘀:溫經散寒、化瘀止痛,針灸并用,瀉法;

氣血不足:益氣養(yǎng)血、調補沖任,針灸并用,補法。2024/6/5針灸治療學婦科病癥痛經46處方:以足太陰經腧穴為主。

局部+遠部+辨證2024/6/5針灸治療學婦科病癥痛經47關元(中極氣海)十七椎地機三陰交寒濕凝滯:灸水道氣血瘀滯:合谷太沖氣血不足:血海脾俞足三里寒濕凝滯:關元中極氣滯血瘀氣血不足:氣海神門(HT7)在腕前區(qū),腕掌側遠端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神門豌豆骨外緣十七椎操作:針刺關元,宜用連續(xù)捻轉手法,使針感向下傳導;寒凝血瘀者針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發(fā)作期每日治療1-2次,間歇期可隔日1次,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治療。2024/6/5針灸治療學婦科病癥痛經50單純性肥胖癥1.概述根據發(fā)病原因不同肥胖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fā)性肥胖兩大類。

單純性肥胖(原發(fā)性肥胖)沒有其它明確病因,是指在一定的遺傳易感背景下不良的飲食習慣(進食過多)以及靜止少動的生活方式引起熱能攝入、貯存明顯多于消耗的平衡失調所致的脂肪積聚、體重增加。

繼發(fā)性肥胖存在其他明確病因如下丘腦-垂體感染、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減退、胰島素瘤等。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1一般所稱的肥胖是指單純性肥胖。單純性肥胖占所有肥胖者的95%以上。其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積,脂肪分布以頸及軀干或臀部為主,顯著肥胖者常伴熱、多汗、行動不靈活、易感疲勞;因橫膈抬高常覺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較重的體力活動;嚴重肥胖時可有血壓增高、左心室肥大,最終導致心力衰竭;有些患者可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癥,易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及缺血性心臟或膽石癥。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22.病因病機(1)西醫(yī)對肥胖的認識正常成年人的能量攝入和機體的能量消耗長期維持在平衡狀態(tài),脂肪量亦維持在一定水平,使體重保持相對穩(wěn)定。若神經、精神、遺傳、飲食等因素使攝人能量過多或消耗能量過少,多余的能量除了以肝糖原、肌糖原形式貯存之外,脂肪就成為多余能量的主要貯存形式。長期能量代謝障礙,可引起肥胖癥。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3

單純性肥胖按發(fā)病年齡和脂肪組織病理可分為體質性肥胖和獲得性肥胖兩類。

體質性肥胖與遺傳有關,且營養(yǎng)過度,幼年起即有肥胖,全身脂肪細胞肥大且有增生;

獲得性肥胖多自青少年時代因營養(yǎng)過度、活動減少等因素而發(fā)病,脂肪細胞僅有肥大而無增生。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4(2)中醫(yī)對肥胖的認識

本病的發(fā)生總因多吃、貪睡、少動,與肺、肝、脾、胃、腎等諸多臟腑的功能失調有關。多責之于脾胃。病機主要為:肺失宣降,胃腸腑熱,肝郁氣滯,脾腎陽虛、痰濕閉阻。其中痰濕閉阻為主要環(huán)節(jié)。

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53.臨床表現(xiàn)目前,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根據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群有關數據的匯總分析報告,提出了適合中國成人的肥胖標準:體重指數=

體重÷身高2

(體重:kg;身高:m)

正常:18.5-23.9;超重:大于或等于24;肥胖:大于或等于28。腹部肥胖標準:男性腰圍:大于或等于85cm,女性腰圍:大于或等于80cm。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6單純性肥胖癥脂肪分布均勻,面肥頸壅,項厚背寬,腹大腰粗,臀豐腿圓。

輕度肥胖者多無明顯癥狀;

中度肥胖者常怕熱多汗,易感疲乏,呼吸短促,頭暈心悸等;

重度肥胖者行動不便,胸悶氣急,甚則端坐呼吸等。中、重度肥胖者??刹l(fā)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痛風、膽石癥及關節(jié)退行性變等。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7(1)痰濕閉阻:肥胖以面、頸部為甚,按之松弛,頭身沉重,心悸氣短,胸腹?jié)M悶,嗜睡懶言,口黏納呆,大便黏滯不爽,間或溏薄,小便如?;蚰蛏伲砟[,舌胖大而淡、邊有齒印、苔膩,脈滑或細緩無力。(2)胃腸腑熱:體質肥胖,上下勻稱,按之結實,消谷善饑,食欲亢進,口干欲飲,怕熱多汗,急躁易怒,腹脹便秘,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有力。(3)肝郁氣滯:胸脅脹滿,連及乳房和脘腹,時有微痛,走竄不定,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喜嘆息,得噯氣或矢氣則舒,納呆食少,苔薄白,脈弦。(4)脾腎陽虛:尿頻,小便多,肢體倦怠,腰腿酸軟,面足浮腫,納差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84.針灸治療治則:痰濕閉阻:健運脾胃,化痰除濕,針灸并用,平補平瀉;胃腸腑熱:清胃瀉火、通利腸腑,只針不灸,瀉法;肝郁氣滯:疏肝理氣,理脾和胃,只針不灸,瀉法;脾腎陽虛:健脾益腎、溫陽化氣,針灸并用,補法。2024/6/5單純性肥胖癥59處方:以任脈、足太陰、足陽明經腧穴為主。

局部+遠部+辨證+隨癥2024/6/5單純性肥胖癥60中脘水分關元天樞大橫膈俞處方:以任脈、足太陰、足陽明經腧穴為主。

局部+遠部+辨證2024/6/5單純性肥胖癥63中脘水分關元天樞大橫曲池合谷內庭豐隆上巨虛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痰濕閉阻:內關足三里胃腸腑熱:合谷肝郁氣滯:期門太沖脾腎陽虛:腎俞脾俞氣海足三里足三里上巨虛豐隆三陰交陰陵泉操作:心俞、脾俞、三焦俞、腎俞不可直刺、深刺以免傷及內臟;脾胃虛弱、真元不足者可灸天樞、上巨虛、陰陵泉、三陰交、氣海、關元、脾俞、足三里、腎俞等穴;其他腧穴視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部位的不同而比常規(guī)刺深0.5-1.5寸。2024/6/5單純性肥胖癥66胃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反復發(fā)作性疼痛為主的癥狀。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窩部,又稱作“心痛”、“胃心痛”等。本病與“真心痛”有本質不同,臨床上應加以區(qū)別。多見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功能癥等,為一種臨床癥狀。胃痛1、病因: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實證;脾胃虛弱→虛證。2、病機:實證→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虛證→胃腑失于溫煦或濡養(yǎng),失養(yǎng)則痛。胃痛1、實證主癥: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勢較劇,痛處拒按,饑時痛減,納后痛增??煞譃楹胺肝?、飲食停滯、肝氣犯胃、氣滯血瘀。2、虛證主癥:上腹胃脘部疼痛隱隱,痛處喜按,空腹痛甚,納后痛減??煞譃槠⑽柑摵⑽戈幉蛔?。

1、基本治療:☆治法:和胃止痛。足陽明、手厥陰經、相應募穴為主。☆主穴:足三里內關中脘

☆方義:腑會中脘、足三里—

遠近配穴法,可和胃氣,理氣機,止胃痛;內關—

為心包絡穴,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

胃痛

1、基本治療:

☆配穴:

寒邪犯胃—

胃俞;飲食停滯—

下脘、梁門;肝氣犯胃—

太沖;胃陰不足—

三陰交、內庭;氣滯血瘀—

膈俞;脾胃虛寒—

氣海、關元、脾俞、胃俞。胃痛

2、其他治療:☆

穴位注射法: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2穴,以丹參或當歸注射液,每穴1-2ml,隔日1次。☆耳針法:胃、肝、脾、神門、交感、十二指腸,王不留行籽貼壓。

胃痛☆

針灸對胃脘疼痛、上腹脹滿不適、噯氣、惡心等癥狀效果較好?!钗竿吹呐R床表現(xiàn)有時可與肝膽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須注意鑒別?!顫儾〕鲅诖┛椎戎匕Y時,應及時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療?!钇綍r注意飲食規(guī)律,忌食刺激食物。胃痛

☆病例分析:

患者張某,男,43歲,商人。有胃脘痛病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緊張而復發(fā),曾做纖維胃鏡檢查提示:“淺表性胃炎”。近幾天由于工作緊張連續(xù)熬夜而出現(xiàn)胃脘部疼痛,疼痛連及脅部,噯氣,大便秘結,2-3天一行,自覺心煩嘈雜,口苦,舌質淡紅,黃膩苔,脈弦。(試分析中醫(yī)診斷、辨證分型、治則治法、取穴、方義、其它治療方法)☆中醫(yī)診斷:胃痛☆辨證分型:實證(肝氣犯胃型)☆治則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陽明、手厥陰經為主☆取穴:足三里、內關、中脘、太沖☆方義:足三里—疏調胃腑氣機,和胃止痛;中脘—健運中州,調理氣機;內關—寬胸解郁,行氣止痛;太沖—疏肝和胃?!钇渌畏?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籽貼壓耳穴。嘔吐

病名含義嘔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胃內容物上逆從口吐出的病證。《壽世保元》:“嘔吐者,飲食入胃而復出也。”嘔與吐在古代文獻中有所區(qū)別,《東垣十書·嘔吐干嘔噦欬逆辨》:“夫嘔者,聲物皆出者也。吐者,物出而無聲者也。至若干嘔與噦,皆聲出而無物也?!焙笫姥試I吐者,即古代文獻中的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