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病愈護理_第1頁
兒童病愈護理_第2頁
兒童病愈護理_第3頁
兒童病愈護理_第4頁
兒童病愈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兒童病愈護理

兒童病愈護理范文第1篇DOI:10.14163/ki.11—5547/r.2023.19.185小兒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一種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fā)育缺陷所引發(fā)的綜合征,可導致兒童肢體殘疾,部分合并癲癇、認知障礙,不但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與精神負擔[1]。小兒腦癱的治療方法很多,過程多而雜而漫長,目的在于緩解臨床癥狀、掌控或除去病因、提高其生存本領與生命質量。病愈護理可以鞏固治療效果,提高患兒生命質量。對近年來本院收治的76例腦癱兒童的病愈護理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23年2月~2023年8月收治的76例腦癱兒童,男43例,女33例,年齡11個月~7歲,平均年齡(4.31±0.89)歲;其中蛛網膜下腔異常32例,基底節(jié)信號異常12例,腦室旁白質軟化21例,腦積水7例,其他4例。1.2護理方法1.2.1心理護理腦癱患兒病情多而雜,患兒及家屬多有緊張、焦慮等情緒,精神壓力大,護理人員自動與患兒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兒及家屬的需求,為家屬講解腦癱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病愈護理的意義、注意事項、安全性,減少家屬對治療及護士專業(yè)性的顧慮,護理人員要耐性地為其解答各種問題,服務態(tài)度要好,切勿有厭煩情緒。對患兒病情進行正確的評價,為家屬講解成功案例,加強患兒家屬治療信心?;純翰∮柧毤疤幵谀吧h(huán)境中往往帶有抵觸情緒,護理人員要耐性并多對其進行鼓舞、引導,使其盡快適應早期訓練。1.2.2訂立護理計劃由專業(yè)病愈醫(yī)師依據患者情況訂立治療、病愈計劃。治療方法包含中醫(yī)針灸、中藥熏蒸、推拿等,病愈治療包含運動治療、作業(yè)治療、語言治療等,護理人員在充分評估患兒基本情況、病情的基礎上,結合治療、病愈計劃訂立護理計劃。1.2.3飲食護理患兒口腔器官存在協(xié)調運動功能性障礙[2],在咀嚼、吞咽食物時顯現肯定的攔阻。護理人員應依據患兒攝食功能障礙的程度選擇食物,從糊狀飲食過渡到軟食,然后是固體食物,最終轉為正常飲食。喂食時注意保持患兒正確的姿勢,身體要雙側對稱,喂食應少量多次,使其充分咀嚼。1.2.4姿勢護理在進行護理時,應幫忙患兒保持正確的坐姿、抱姿。坐位時,要將患兒雙腿分開伸直,軀干的垂直面直立位。對痙攣性髖關節(jié)外展不良者可盤腿坐。正確的抱姿有利于矯正患兒的異常體位,刺激患兒對大腦的自控力。1.2.5肢體關節(jié)被動訓練護理人員與家長合理搭配對患兒進行肢體關節(jié)被動訓練。訓練時依據患兒的情況掌控力度、速度,避開用力過度使患兒產生疼痛,訓練要循序漸進,避開驀地加大訓練力度,若訓練過程中患兒情緒變動較大,應暫時停止訓練,避開拉傷肌肉。1.3察看指標治療前后采用GMFM—88、FMFM—45評價患者運動功能,以Gesell評價患者發(fā)育情況,包含DQ及DA各情況。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2結果2.1治療前后GMFM、FMFM評分比較76例患兒GMFM評分治療前后分別為(53.21±11.46)、(60.41±12.58)分,FMFM評分治療前后分別為(42.36±15.34)、(50.61±16.52)分,GMFM、FMFM評分治療后明顯高于治療前(P2.2治療前后Gesell中DQ、DA能區(qū)各維度評分比較治療前后DQ能區(qū)粗大運動、精細運動、應物能、言語能、應人能評分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DA能區(qū)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P3討論兒童病愈護理范文第2篇【關鍵詞】學齡期兒童強直性脊柱炎病愈護理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基因位點突變所致的慢性骨關節(jié)疾病,以侵害骶髂關節(jié)為主,漸漸累及整個脊柱,最終導致脊柱彎曲、僵直失去功能,早期表現為下腰背及單側或雙側下肢關節(jié)四周的肌腱起止點的疼痛,伴有困倦乏力,貧血癥狀,活動受限,晨僵,翻身困難,起床費勁,少數可伴有發(fā)熱,男患兒發(fā)病多見,如治療欠妥,不但可使患兒致殘,對家屬和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護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極為緊要,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月通過對患兒的心理護理,功能磨練和飲食引導,取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12例,均為男性,年齡8~15歲,平均10.8歲,有遺傳傾向7例,均有髖關節(jié)、下肢大關節(jié)受累,腰椎活動受限,行走不方便,晨起癥狀明顯,活動后減輕,臨床特點為HLA—B27PCR測定陽性,但它對疾病預后并無可靠的引導意義[1],而類風濕因子陰性,急性炎癥期均有C—反應蛋白的升高,血沉增快,X線攝片示單純骶髂關節(jié)受損5例、單純髖關節(jié)受損3例、骶髂關節(jié)、髖關節(jié)均遭破壞4例。1.2治療方法均采用藥物加物理療法,口服藥物為消炎痛75mg、阿司匹林0.6~0.9g、復方雷公藤4~5片,3次/d;常用的物理療法有礦泉水浴,電透療法,音頻或超短波治療,3次/d,20min/次,15d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時間為3~4d,12例患兒中治療時間最短2個療程,最長84d。1.3療效評價標準[2]痊愈:臨床癥狀完全緩解,腰椎定向活動無受限;有效:臨床癥狀緩解,腰椎定向活動部分受限;無效:臨床癥狀存在,腰椎定向活動受限。1.3結果本組12例中,痊愈5例、有效7例。2病愈護理2.1心理護理(1)16歲以前發(fā)病的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簡稱AS)稱為幼年型強直性脊柱炎(juvenile—ankylosing—spondylitis.簡稱JAS)[3],此患兒進行心理護理具有特殊性,重要是由于發(fā)病年齡小,多數處于青春前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均尚未發(fā)育成熟,疾病對其身心造成的損害較成人嚴重,而且疾病的經受本領差,理解本領低,故在宣教過程中必需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性認真地講解;同時必需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因患兒年齡小,父母一般均特別焦慮焦急,對患兒表示溺愛,因此必需引導家長正確地搭配,以取得滿意的療效。在護理過程中,還應緊密察看患兒的言語、行為、動作變動,加倍地關懷,理解和愛惜他們,取得信任和搭配。(2)激發(fā)患兒的樂觀進取精神在不影響患兒休息的情況下,鼓勵患兒發(fā)揮本身的特長,如繪畫、書寫、折紙、下棋等活動,對他們所取的成績予以稱贊,并設立宣傳欄張貼以示鼓舞,使其有成就感,為患兒營造一個充分溫馨友愛的環(huán)境。2.2病愈訓練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盡早地進行功能磨練可防備并發(fā)癥和后遺癥的發(fā)生。活動應按計劃循序漸進,屈膝、屈髖、轉頭或轉體,擴胸,游泳活動最佳,依據個人情況采取適當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在磨練前先行推拿以松弛椎旁肌肉,以免肌肉拉傷,磨練同時可搭配理療和水浴。(1)臥位:引導患兒盡可能仰臥,睡硬板床、低枕。明確因疼痛而臥床不起,只能使病情進展加速,導致關節(jié)肢體廢用性萎縮,因此,要采取樂觀自動的磨練,減輕脊柱及關節(jié)的畸形程度。(2)游泳及擴胸運動:①游泳:水溫宜適合,不宜過冷;游泳既有利于四肢運動又有助于加添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適合的全身運動。②擴胸運動: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擴胸訓練。(3)頸腰椎活動:頸椎活動:頭頸部緩慢做左右側屈、前屈、后伸、旋轉運動;腰椎活動:站立彎腰、左右旋轉、后伸、臥位三點式、五點式挺腰和飛燕式磨練;下蹲活動:屈膝下蹲、站起磨練;50次/d。(4)由于患兒年齡小,自制力差,常不能自動磨練,故在這個階段,醫(yī)護人員應自動與患兒及家長溝通,有條件者或年齡過小者可由家長陪伴引導磨練。(5)運動初期8例患兒顯現肌肉,關節(jié)酸痛及不適,特別是年齡較小者耐受力更差,其中7例作短時間休息后即恢復。1例疼痛連續(xù)2h以上不能恢復,表明運動過度,予減少運動量和調整運動方式。2.3飲食引導飲食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發(fā)病,病情發(fā)展,病愈均有關系,強直性脊柱炎的發(fā)病和腸道感染有關,故飲食要有規(gu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