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言語第二_第1頁
世說新語 言語第二_第2頁
世說新語 言語第二_第3頁
世說新語 言語第二_第4頁
世說新語 言語第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

言語指會說話,善于言談應對。魏晉時代,清談之風大行,這

不僅要求言談寓意深刻,見解精辟,而且要求言辭筒潔得當,聲調要

有抑揚頓挫,舉止必須揮灑自如。受此風影響,士大夫在待人接物中

特別注重言辭風度的修養(yǎng),悉心磨煉語言技巧,使自己具有高超的言

談本領以保持自己身分。

本篇所記的是在各種語言環(huán)境中,為了各種目的而說的佳句名

言,多是一兩句話,非常簡潔,可是一般卻說得很得體、巧妙,或哲

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遠,或機警多鋒,或氣勢磅礴,或善

于抓住要害一語破的,很值得回味。

在處世待人中.遇事常需要講道理,這就要求抓準事物或論點的

本質要害、是非得失來表述,否則說服不了人。甚至容易言不及義。

例如第52則記:庾法暢造庾太尉,握虞尾至佳。公日:此至佳,

那得在?法暢日:廉者不求,貪者不與,故得在耳。真可謂一語破

的。有時,一種行為、一種見解可能受指摘甚至誤解,須要辯解清楚。

如果善于辯明,容易折服對方,甚至他得到對方欣賞,除難消災。例

如第25則記:西晉時尚書令樂廣的女兒嫁成都王司馬穎,后來司馬

穎起兵討伐朝廷中掌權的長沙王司馬乂,司馬乂便追查樂廣和司馬穎

有無勾結,樂廣只用一句話從容反詰:豈以五男易一女?意謂不會

為了一個女兒而讓五個兒子被害,結果司馬乂無復疑慮。這是抓住

五比一、重男輕女的習俗來權衡輕重利弊以折服對方。在交談、論辯

中,也常常須要反駁對方的論點,如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更

易壓倒對方。例如第2則記:有說月中無物會更明亮,徐孺子反

駁說: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這是避開談月亮,把著

眼點放在有物無物上。只因有了瞳子,才看得清楚,這是不言自明的。

古人說話,喜歡引證古代言論、事實或典籍,這是一種時尚。

引用恰當,會增強說服力,也能增添許多情趣,活躍氣氛,所以認為

是能言善辯。本篇引用古事、古語的地方不少。說話也強調善用比喻。

如果能抓住兩個人、物、事之間的類似點來比喻,容易表達得更加準

確、鮮明、生動。有時在一些應酬場合,如果比喻得體,就算沒有多

大意思,也覺清新可喜。例如第57則說:顧悅與筒文同年,而發(fā)

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

質,經霜彌茂。這類話,對說者無損,對聽者又是贊揚,便能得到

人們的欣賞。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條目肯定了描寫的深刻,傳神,

有文采;有一些則是在言談之中隱含說話人的各種思想感情,或諷諫,

或譏刺,或勸慰,或大義凜然,或排難解紛,借題發(fā)揮,寓意深遠。

篇中也有部分條目,或賣弄口才,或乘機吹捧,或聊以解嘲,或多方

狡辯,都談不上能言善辯,意義不大。

(1)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①。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

作色②。先生何為顛倒衣裳③?文禮答日:明府初臨,堯德未彰,

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④!

【注釋】①邊文禮:邊讓,字文禮.陳留郡人。后任九江太守,

被魏武帝曹操殺害。袁奉高:參見《德行》第3則注①。失次序:

失順序,不合禮節(jié)。即舉止失措,舉動失常。

②昔堯句:堯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許由是傳說中的隱士。

堯想讓位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堯又想請他出任九州長,他認為這

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去洗耳。作(zu)色:羞愧的臉色。③顛倒衣裳:

把衣和裳掉過來穿,后用來比喻舉動失常。衣,上衣;裳,下衣,是裙

的一種,古代男女都穿裳。這句話出自《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

方未明,顛倒衣裳。④明府句:明府指高明的府君,吏民也稱太

守為明府。按此,袁奉高似乎曾任陳留郡大守,而邊文禮是陳留人,

所以謙稱為賤民。堯德,如堯之德;大德。按:袁奉高說到堯聘許由

之事,所以邊文禮也借談堯德來嘲諷他。

【譯文】邊文禮謁見袁奉高的時候,舉止失措。袁奉高說:古

時候堯請許由出來做官,許由臉上沒有愧色。先生為什么弄得顛倒了

衣裳呢?文禮回答說:明府剛到任,大德還沒有明白顯現(xiàn)出來,所

以我才顛倒了衣裳呢!

(2)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日:若令月中無物,當

極明邪①?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注釋】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話傳說月亮里有

嫦娥、玉兔、桂樹等。【譯文】徐孺子九歲時,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

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沒有,會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說:

不是這樣。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沒有這個,一定看不見。

(3)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①。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

②;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③。文舉至門,謂吏曰:我

是李府君親④。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⑤?對日:

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⑥。元

禮及賓客莫不奇之⑦。太中大夫陳超后至⑧,人以其語語之,魅曰: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⑨。文舉日: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魅大跚

躇⑩。

【注釋】①孔文舉:孑L融,字文舉,是漢代末年的名士、文學

家,歷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等職。曾多次反對曹操,被曹燥借

故殺害。

②李元禮:見《德行》第4則注①。司隸校尉:官名,掌管監(jiān)

察京師和所矚各郡百官的職權。③詣(y):至I」。清稱:有清高的稱譽

的人。中表親戚:參《德行》第18則注②。④府君:大守稱府君,

太守是俸祿二干石的官,而司隸校尉是比二千石,有府舍,所以也通

稱府君(二干石的月俸是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是一百斛)。

⑤仆:謙稱。

⑥先君:祖先,與下文先人同。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伯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著有(老子)一書。師資:師。這

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禮制的事。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⑦奇:認為他特殊、不尋常。

⑧太中大夫:掌管議論的官。陳超(W的:《后漢書孑L融傳)作陳

煒。⑨了了:聰明;明白通曉。

⑩躡躇(cj):局促不安的樣子。

【譯文】孔文舉十歲時,隨他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有很大

的名望,任司隸校尉;登讓拜訪的都必須是才子、名流和內外親屬,

才讓通報??孜呐e來到他家,對掌門官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經

通報后,入門就坐。元禮問道:您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孔文舉

回答道:古時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這佯看來,

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禮和賓客們無下贊賞他的聰明過人。太

中大夫陳超來得晚一些,別人就把孔文舉的應對告訴他,陳超說:小

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未必出眾。文舉應聲說:您小時候,想必是

很聰明的了。陳魅聽了,感到很難為情。

(4)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床頭

盜酒飲之,大兒謂曰:何以不拜①?答曰:偷,那得行禮!

【注釋】①何以句:酒是禮儀中必備的東西,所以大兒說飲

酒前要拜(行禮)。下文小兒以為偷東西就不合乎禮,而拜是一種表敬

意的禮節(jié),所以不能拜。

【譯文】孔文舉有兩個兒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有一次孔

文舉白天睡覺,小兒子就到床頭偷酒來喝,大兒子對他說:喝酒為

什么不先行禮呢?小的回答說:偷來的,哪能行禮呢!

(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

故琢釘戲,了無遽容②。融謂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

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③?尋亦收至。

【注釋】①孔融句:這里敘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中外:

指朝廷內外。

②琢釘戲:一種小孩玩的游戲。了:完全。遽(j)容:恐懼的臉

色。

③大人:對父親的敬稱。完:完整,按:這句話比喻主體傾覆,

依附的東西不能幸免,必受株連。

【譯文】孔融被捕,朝廷內外都很驚恐。當時,孔融的兒子大

的才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孩子依舊在玩琢釘戲,一點也沒有恐懼的

樣子??兹趯η皝泶端牟钍拐f:希望懲罰只限于我自己,兩個

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這時,兒子從容地上前說:父親難道看見

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隨即,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使也

到了。

(6)穎川太守髡陳仲弓①。客有問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

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日:忠臣孝子也??腿眨骸兑住贩Q: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②。何有高明之君,而刑

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日:足下言何其謬也③!故不相答。客日:足

下但因伍為恭,而不能答④。元方日: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

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⑤。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

忠臣孝子。客慚而退。

【注釋】①髡(kiiri):古代一種剃去男子頭發(fā)的刑罰。陳仲弓:

參《德行》第6則注①。陳富被浦兩次,一次是在任太丘長后,因

逮捕黨人,牽連到他,后遇赦放出。

②二人句:這兩句用來說明高明之君和忠臣孝于是同心的,

一致的。金:金屬。臭(xu):氣味。

③何其:怎么這么。表示程度很深。

④足下句:這句話是說元方回答不了,就說不值得回答,正

好比一個駝背的人直不起腰來,卻假裝是對人表示恭敬才彎下腰一

樣。

⑤孝己:殷代君主高宗武丁的兒子,他侍奉父母最孝順,后來

高宗受后妻的迷惑,把孝己放逐致死。伯奇:周代的卿士(王朝執(zhí)政

官)、尹吉甫的兒子,侍奉后母孝順,卻受到后母誣陷,被父親放逐。

符起:其事不詳。

【譯文】穎川太守把陳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問陳仲弓的兒

子元方說:太守這個人怎么樣?元方說:是個高尚、明智的人。又

問:您父親怎么樣?元方說:是個忠臣孝子??腿苏f:《易經》

上說:兩個人同一條心,就像一把鋼刀,鋒利的刀刃能斬斷金屬;同

一個心思的話,它的氣味像蘭花一樣芳香。那么,怎么會有高尚明

智的人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說:您的話怎么這樣荒謬啊!因此

我不回答你??腿苏f:您不過是拿駝背當做恭敬,其實是不能回答。

元方說:從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

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做父親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這三個

做兒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7)荀慈明與汝南袁周相見,問穎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周笑

日: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①?慈明日:足下相難,依據(jù)者何經②?周

日:方問國士,而及諸兄,是以尤之耳③!慈明日:昔者祁奚內舉

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④。公旦《文王》之詩,不論堯、

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之義也⑤?!洞呵铩分x,內其國而外諸

夏。且不爰其親而爰他人者,不為悖德乎⑥?

【注釋】①因:依靠。

②經:常規(guī);原則。

③國士:全國推崇的才德之士。尤:指責;責問。

④祁奚:春秋時代晉國人,任中軍尉(掌管軍政的長官)。祁奚

告老退休,晉悼公問他接班人的人選,他推薦了他的仇人解狐。剛要

任命,解狐卻死了。晉悼公又問祁奚,祁奚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大

家稱贊祁奚能推薦有才德的人。

⑤公旦:周公旦。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

王的叔父,輔助周成王?!段耐酢罚褐浮对娊洿笱盼耐踔病罚?/p>

《文王》、《大明》等十篇,分別歌頌文王、武王之德。作者無考,《文

王》一篇,有以為周公所作。親親:爰親人。

⑥《春秋》:儒家經典之一。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史書,也是我國

第一本編年體史書。諸夏:古時指屬于漢民族的各諸侯國。悖(bi)

德:違背道德。

【譯文】荀慈明和汝南郡袁周見面時,袁周問起穎川郡有哪些

才德之士,慈明先就提到自己的幾位兄長。袁周譏笑他說:才德之

士只能靠親朋故舊來揚名嗎?慈明說:您責備我,依據(jù)什么原則?袁

周說:我剛才問國士,你卻談自己的諸位兄長,因此我才責問你呀!

慈明說:從前祁奚在推薦人才時,對內不忽略自己的兒子,對外不

忽略自己的仇人,人們認為他是最公正無私的。周公旦作《文王》時,

不去敘說遠古帝王堯和舜的德政,卻歌頌周文王、周武王,這是符合

爰親人這一大義的。《春秋》記事的原則是:把本國看成親的,把諸

侯國看成疏的。再說不爰自己的親人而爰別人的人,豈不是違反了道

德準則嗎?

(8)稱衡被魏武謫為鼓吏①。正月半試鼓海亍揚槨為《漁陽摻撾》,

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②。孔融日:稱衡罪同胥靡,不能發(fā)

明王之夢③。魏武慚而赦之。

【注釋】①禰(m港?。簼h末建安時人,孔融曾向魏王曹操推薦

他,曹操想接見。他不肯去見,而且有不滿言論。曹操很生氣,想羞

辱他,便派他做鼓吏(擊鼓的小吏)。魏武:曹操,初封魏王,死后溢

為武。其子曹丕登帝位建立魏國后,追尊為武帝。謫:降職。

②月半試鼓:《文士傳》記載此事時說:后至八月朝會,大閱

試鼓節(jié)。槨什):鼓槌。漁陽摻撾(sanzhua):鼓曲名,也作漁陽參

撾。摻,通叁,即三;撾,鼓槌。三撾,指鼓曲的曲式為三段體,猶

如古曲中有三弄、三疊之類。此曲為禰衡所創(chuàng).取名漁陽,是借用東

漢時彭寵據(jù)漁陽反漢的故事。彭寵據(jù)幽州漁陽反,攻陷薊城,自立力

燕王,后被手下的人殺死。禰衡擊此鼓曲,有諷刺曹操反漢的意思。

淵淵:形容鼓聲深沉。金石:指鐘磬一類樂器。

③胥(xU)靡:輕刑名,指服勞役的囚徒。據(jù)原注,商朝君主武

丁夢見上天賜給他一個賢人,就令百工畫出其相貌去尋找,果然找到

一個正在服勞役的囚徒,就是成為商代賢相的傅說?!咀g文】禰衡被

魏武帝曹操罰做鼓吏。正遇八月中大會賓客的時候要檢驗鼓的音節(jié),

禰衡揮動鼓槌奏《漁陽摻撾》曲,鼓聲深沉,有金石之音,滿座的人

都為之動容。孔融說:禰衡的罪和那個胥靡相同,只是不能引發(fā)英

明魏王的夢。魏武帝聽了很慚愧,就赦免了禰衡。

(9)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穎川,故二千里候之①。至,遇德

操采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

流之量,而執(zhí)絲婦之事②!德操日: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

不慮失道之迷③。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④;原憲桑樞,不易有

官之宅⑤。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shù)十,然后為奇!此乃許、

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⑥。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

也⑦。士元日: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⑧。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

則不識其音響也②。

【注釋】①龐士元:龐統(tǒng),字士元,東漢末襄陽人,曾任南郡

功曹信旨參與一郡的政務),年輕時曾去拜會司馬德操,德操很賞識他,

稱他為鳳雛。后從劉備。司馬德操:司馬徽,字德操。曾向劉備推薦

諸葛亮和龐統(tǒng)。故:特地。

②帶金佩紫:帶金印佩紫綬帶,指做大官。綬(shu)帶,就是絲

帶,是用來拴金印的。秦漢時,丞相等大官才有金印紫綬。洪流之量:

比喻才識氣度很大。

③邪徑:斜徑,小路。

④伯成:伯成子高。據(jù)說堯做君主時,伯成子高封為諸侯。后

來禹做了君主,伯成認為禹不講仁德,只講賞罰,就辭去諸侯,回家

種地。耦耕:古代的一種耕作方法,即兩人各扶一張犁,并肩而耕。

后泛指務農。

⑤原憲:孔子弟子,字子思。據(jù)說,他在魯國的時候,很窮,

住房破破爛爛,用桑樹枝做門上的轉軸。他不求舒適,照樣彈琴唱歌。

⑥許、父:許由、巢父。許由,見(言語)第1則注②。巢父,是許由

的朋友,堯也想把職位讓給他,他不肯接受。夷、齊:伯夷、叔齊,

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兄弟倆互相讓位,不肯繼承,結

果都逃走了。后來周武王統(tǒng)一天下,兩人因反對周武王討伐商紂,不

肯吃周朝的糧食,餓死在首陽山。所以:相當于??的原因。⑦竊秦:

戰(zhàn)國末年,呂不韋把一個懷孕的妾獻給秦王子楚,生秦始皇贏政。贏

政登位后,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這就是所謂竊秦。千駟之富:

古時候用四匹馬駕一輛車,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叫駟。干駟,指有一

千輛車,四千匹馬。《論語季氏》說:齊景公有四千匹馬,可是死了

以后,人民覺得他沒有什么德行值得稱贊。

⑧邊垂:即邊陲,邊疆。

⑨若不句:以此喻不加叩問,就不能認諷司馬德操的胸懷,

而使自己得到教益。洪鐘,大鐘。優(yōu),敲打。雷鼓,鼓名,古時祭天

神時所用的鼓。

【譯文】南郡龐士元聽說司馬德操住在穎川,特意走了兩千里

路去拜訪他。到了那里,遇上德操正在采桑葉,土元就在車里對德操

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就應該做大官,辦大事,哪有壓抑長江大

河的流量,去做蠶婦的事!德操說:您姑且下車來。您只知道走小

路快,卻不擔心迷路。從前伯成寧愿回家種地,也不羨慕做諸侯的榮

耀;原憲寧愿住在破屋里,也不愿換住達官的住宅。哪里有住就要住

在豪華的宮室里,出門就必須肥馬輕車,左右要有幾十個婢妾侍候,

然后才算是與眾不同的呢!這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

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嘆的來由。就算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有齊景

公那樣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

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大鐘、雷鼓,那就不知道

它的音響啊。

(10)劉公干以失敬罹罪①。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于文憲②?

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陛下網目不疏③。

【注釋】①劉公于:劉楨,字公干,著名詩人,建安七子之一。

曾隨侍曹操的兒子曹丕(后即位,為魏文帝)。在一次宴會上,曹丕讓

夫人甄氏出來拜客,座上客人多拜伏在地,獨獨劉楨平視,這就是失

敬。后來曹操知道了,把他逮捕下獄,判罰做苦工。按:劉楨獲罪一

事,發(fā)生在曹操當權時期,這里說成曹丕即帝位后,不確。罹(「):

遭受。

②文憲:法紀。

③庸短:平庸淺陋。陛(b)下:對君主的敬稱。網目:法網。按:

這里說網目不疏,實際是法網過密的婉辭。

【譯文】劉楨因為失敬受到判罪。魏文帝問他:你為什么不注

意法紀呢?劉楨回答說:臣確實平庸淺陋,但也是由于陛下法網不

夠稀疏。

(11)鐘毓、鐘會少有令譽①。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

繇日:可令二子來!②于是敕見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對日: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④。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日:戰(zhàn)

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⑤。

【注釋】①鐘毓(y)、鐘會:是兄弟倆。鐘毓,字稚叔,小時候

就很機靈,十四歲任散騎侍郎,后升至車騎將軍。鐘會,字士季,小

時也很聰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后累遷鎮(zhèn)西將軍、司徒,因謀劃反

帝室,被殺。令譽:美好的聲譽。

②鐘繇(yo):任相國職。

③敕(ch):皇帝的命令。

④戰(zhàn)戰(zhàn)惶惶:害怕得發(fā)抖。漿:凡較濃的液體都可叫做漿。按:

惶、漿二字押韻。⑤戰(zhàn)戰(zhàn)栗栗:害怕得發(fā)抖。按:栗、出二字亦押韻。

【譯文】鐘毓、鐘會兄弟倆少年時就有好名聲,鐘毓十三歲時,

魏文帝聽說他們倆,便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叫兩個孩子來見

我!于是下令賜見。進見時鐘毓臉上有汗,文帝問道:你臉上為什

么出汗?鐘毓回答說: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文帝又問鐘會:你

為什么不出汗?鐘會回答說: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

(12)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①。其父時覺,

且托寐以觀之②。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日:

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

拜。

【注釋】①鐘毓句:這一則故事與本篇第4則孔文舉二子偷

酒事略同,大概是同一件事,只是傳聞各異。因:于是;就。

②托寐(mi):假裝睡著了。

【譯文】鐘毓兄弟倆小時候,一次正碰上父親白天睡覺,于是

一塊去偷藥酒喝。

他父親當時已睡醒了,姑且裝睡,來看他們怎么做。鐘毓行過

禮才喝,鐘會只顧喝,不行禮。過了一會,他父親起來問鐘毓為什么

行禮,鐘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用的,我不敢不行禮。又問鐘會為什

么不行禮,鐘會說:偷酒喝本來就不合于禮,因此我不行禮

(13)魏明帝為外祖母筑館于甄氏①。既成,自行視,謂左右曰:

館當以何為名?侍中繆襲日:陛下圣思齊于哲王,罔極過于曾。閔

②。此館之興,情鐘舅氏,宜以渭陽為名③。

【注釋】①魏明帝:即曹睿(ru),文帝曹丕的兒子。館:華麗

的房屋。甄氏:明帝的母親姓甄,這里指甄家。

②圣思:皇帝的思慮。哲王:賢明的君主。罔極:無極;無窮無

盡。這里用《詩經小雅蓼莪》欲報之德,吳天罔極之意,指父母

的恩德象天那樣無窮無盡,難以報答。曾、閔(min):曾指曾子,名

參(shQn);閔指閔子騫,都是孔子的學生,是古時著名的孝子。③鐘:

集中。渭陽:渭水北邊。語出《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

渭陽(我送舅舅,送到渭水北邊)。這首詩據(jù)說是春秋時秦康公為送

別舅舅(晉文公重耳)而思念亡母時作的,后人以此說明舅甥之情。明

帝之母甄氏被文帝曹丕賜死,明帝為舅家建館,也是為紀念亡母,因

此繆襲以為應該根據(jù)這兩句詩的意思來起名。按:《魏書》記載,魏

明帝給舅母修了一所樓館,并不是給外祖母修的。

【譯文】魏明帝在甄家給外祖母修建了一所華麗的住宅。建成

以后,親自前去察看,并且問隨從的人:這所住宅應該起個什么名

字呢?侍中繆襲說:陛下的思慮和賢明的君主一樣周到,報恩的孝

心超過了曾參、閔子騫。這處府第的興建,感情專注于舅家,應該用

渭陽來做它的名字。

Q4)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郎。①【注

釋】①何平叔:何晏,字平叔,曹操的女婿,曹爽執(zhí)政時任吏部尚書,

后被司馬懿殺了,五石散是何晏吃開頭的,后來士大夫們都跟著吃,

形成一種風氣。參看《德行》第41則注②?!咀g文】何平叔說:服

食五石散,不只能治病,也覺得精神很清爽。

(15)嵇中散語趙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風,恨量

小狹②。趙云:尺表能審磯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之氣③。何必在

大,但問識如何耳。

【注釋】①嵇中散:嵇康,見《德行》第16則注①。趙景真:

趙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遼東郡從事,主持司法工作,以清當見

稱。

②白起:戰(zhàn)國時秦國的名將,封武安君。據(jù)說他瞳子白黑分明。

人們認為,這樣的人一定見解高明。恨:遺憾。

③尺、寸:不一定是表度量的單位,只是形容其短。表:用來

觀測天象的一種標竿。磯衡:古代測量天象的儀器,即渾天儀。管:

指古代用來校正樂律的竹管。

【譯文】中散大夫嵇康對趙景真說: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白

起那樣的風度,遺憾的是眼睛狹小些。趙景真說:一尺長的表尺就

能審定渾天儀的度數(shù),一寸長的竹管就能測量出樂音的高低。何必在

乎大不大呢,只問識見怎么樣就是了。

Q6)司馬景王東征,取上黨李喜以為從事中郎①。因問喜曰:昔

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來②?喜對日:先公以禮見待,

故得以禮進退③;明公以法見繩,喜畏法而至耳④。

【注釋】①司馬景王:司馬師,三國時魏人,司馬懿的兒子,

封長平鄉(xiāng)侯,曾任大將軍,輔助齊王曹芳,后又廢曹芳,立曹髦(mo)o

毋(gun)丘儉起兵反對他,被他打敗。這里說的東征,就是指的這件

事。晉國建立,追尊為景王。后來晉武帝司馬炎上尊號為景帝。李喜:

字季和,上黨郡人。司馬懿任相國時,召他出來任職,他托病推辭。

下文說的先公辟君不就,就是指這件事。從事中郎:官名,大將軍

府的屬官,參與謀議等事。

②先公:稱自己或他人的亡父。辟:征召。就:至I」。孤:侯王

的謙稱。

③進退:指出來做官或辭官。

④明公:對尊貴者的敬稱,繩:約束。

【譯文】司馬景王東征的時候,選取上黨的李喜來任從事中郎。

李喜到任時他問李喜:從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現(xiàn)在我召您

來,為什么肯來呢?李喜回答說:當年令尊以禮相待,所以我能按

禮節(jié)來決定進退;現(xiàn)在明公用法令來限制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來的

呀。

(17)鄧艾口吃,語稱艾艾①。晉文王戲之曰:卿云艾艾,

定是幾艾?對日:鳳兮鳳兮,故是一風②。

【注釋】①鄧艾:三國時魏人,司馬懿召為屬官,伐蜀有功,

封關內侯,后任鎮(zhèn)西將軍,又封鄧侯。艾艾:古代和別人說話時,多

自稱名。鄧艾因為口吃。自稱時就會連說艾艾。②鳳兮鳳兮:語出

《論語微子》,說是楚國的接輿走過孔子身旁的時候唱道:鳳兮風

兮,何德之衰..(鳳啊鳳啊,為什么德行這么衰微),這里以鳳比喻孔

子。鄧艾引用來說明,雖然連說鳳兮鳳兮,只是指一只鳳,自己說

艾艾,也只是一個艾罷了。【譯文】鄧艾說話結巴,自稱時常重復說

艾艾。晉文王和他開玩笑說:你說艾艾,到底是幾個艾?鄧艾回

答說:鳳兮鳳兮,依舊只是一只鳳。

(18)嵇中散既被誅,向子期舉郡計入洛,文王引進,問日:聞

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①對曰:巢、許狷介之士,不足多慕②。

王大咨嗟③。

【注釋】①向子期:向秀,字子期,和嵇康很友好,標榜清高。

嵇康被殺后,他便改變初衷,出來做官。到京城后,去拜訪大將軍司

馬昭。這里記的就是他和司馬昭的一段對話??び?計是計薄、帳簿,

列上郡內眾事的。按:漢制,每年年末,太守派遣椽、吏各一人為上

計簿使,呈送計簿到京都匯報。引進:推薦?;剑荷矫?,在今河南

省登封縣東南。堯時巢父、許由在箕山隱居。這里說箕山之志,就是

指歸隱之志。

②狷(jun)介:孤高;潔身自好。多慕:稱贊、羨慕。

③咨嗟:贊嘆。

【譯文】中散大夫嵇康被殺以后,向子期呈送郡國帳簿到京都

洛陽去,司馬文王推薦了他,問他:聽說您有意隱居不出,為什么

到了京城?向子期回答說:巢父、許由是孤高傲世的人,不值得稱

贊、羨慕。文王聽了,大為嘆賞。

(19)晉武帝始登昨,探策得一①。王者世數(shù),系此多少②。帝

既不說,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進曰:臣聞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③。帝說,群臣嘆服。

【注釋】①晉武帝:司馬炎,奪魏國政權而稱帝。登昨(ZU):

登上帝位,昨,大堂前東邊的臺階。帝王登上昨階來主持祭祀,所以

也用昨來指帝位。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i)草。帝王登位時,靠占卜

來預測帝位能傳多少代。

②世數(shù):指帝位傳承多少世代的數(shù)目。

③天得一三句:弓I白《老子)三十九章。有的本子貞作正,

二字意義可通?!独献印匪^一,是指它所說的道,以為天地侯王都

是來源于道,有了道,才能存在。【譯文】晉武帝剛登位的時候,用

蓍草占卜,得到一。要推斷帝位能傳多少代,就在于這個數(shù)目的多少。

因為只得到一,武帝很不高興,群臣也嚇得臉色發(fā)白,沒人敢出聲。

這時,侍中裴楷進言道:臣聽說,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

寧,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武帝一聽,高興了,群臣都贊

嘆而且佩服裴楷。

(20)滿奮畏風①。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

有難色②。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③。

【注釋】①滿奮:字武秋,曾任尚書令、司隸校尉。

②琉璃屏:琉璃窗扇。

③吳牛:吳地的牛,即指江、淮一帶的水牛。據(jù)說,水牛怕熱,

太陽曬著就喘息??匆娫铝烈惨詾槭翘?,就喘起來。比喻生疑心就

害怕。

【譯文】滿奮怕風。一次在晉武帝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實

際很嚴實,看起來卻像透風似的,滿奮就面有難色。武帝笑他,滿奮

回答說:臣好比是吳地的牛,看見月亮就喘起來了。

(21)諸葛靚在吳,于朝堂大會,孫皓問:卿字仲思,為何所思?

①對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②!

【注釋】①諸葛靚(jng):字仲思,他父親諸葛誕反司馬氏,被

司馬昭殺害。他入吳國,任右將軍、大司馬。吳亡,逃匿不出。朝堂:

皇帝議政的地方。孫皓:吳國末代君主。卿字句:仲思的思,字面

義是思考,考慮,所以孫皓才這樣問。

②如斯:如此;這樣。

【譯文】諸葛靚在吳國的時候,一次在朝堂大會上,孫皓問他:

你字仲恩,是思什么?諸葛靚回答說:在家思盡孝,侍奉君主思盡

忠,和朋友交往思誠實。不過是這些罷了!

(22)蔡洪赴洛①。洛中人問曰:幕府初開,群公辟命,求英奇

于厭陋,采賢俊于巖穴②。君吳楚之士,亡國之馀,有何異才而應斯

舉③?蔡答日: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④;盈握之壁,不必采

于昆侖之山⑤。大禹生于東夷,文王主于西羌,圣賢所出,何必常處

⑥!昔武王伐紂,遷頑民于洛邑,得無諸君是其苗裔乎?⑦

【注釋】①蔡洪:字叔開,吳郡人,原在吳國做官,吳亡后入

晉,被認為是才華出眾的人,西晉初年太康年間,由本州舉薦為秀才,

到京都洛陽。

②幕府:原指將軍的官署,也用來指軍政大員的官署。群公:

眾公卿,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辟命:征召。求英兩句:這兩句意

思是差不多的,只是要造成對偶句,增強文采。仄陋,指出身貧賤的

人。采,搜求。巖穴,山中洞穴,這里指隱居山中的隱士,也可以泛

指山野村夫。③吳楚:春秋時代的吳國和楚國。兩國都在南方,所以

也泛指南方。亡國:滅亡了的國家,這里指三國時吳國,公元280年

為西晉所滅。

④夜光之珠:即夜明珠,是春秋時代隋國國君的寶珠,又叫隋

侯珠,或稱隋珠,傳說是一條大蛇從江中銜來的。孟津:渡口名,在

今河南省盂縣南。周武王伐紂時和各國諸侯在這里會盟,是一個有名

的地方。

⑤盈握:滿滿一把。這里形容大小。壁:中間有孔的圓形玉器。

昆侖:古代盛產美玉的山。⑥大禹:夏代第一個君主,傳說曾治平洪

水。東夷:我國東部的各少數(shù)民族。文王:周文王,殷商時一個諸侯

國的國君,封地在今陜西一帶。西羌:我國西部的一個民族。按:這

里暗指大禹、文王都不是中原一帶的人。常處:固定的地方。

⑦昔武王句:周武王滅了殷紂以后,把殷的頑固人物遷到洛

水邊上,派周公修建洛邑安置他門。戰(zhàn)國以后,洛邑改為洛陽。得無:

莫非。表示揣測。苗裔(y):后代?!咀g文】蔡洪到洛陽后,洛陽的人

問他:官府設置不久,眾公卿征召人才,要在平民百姓中尋求才華

出眾的人,在山林隱逸中尋訪才德高深之士。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國

遺民,有什么特出才能,敢來接受這一選拔?蔡洪回答說:夜光珠

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帶的河中,滿把大的壁玉,不一定都從昆侖山開

采來。大禹出生在東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圣賢的出生地,為什么

非要在某個固定的地方呢!從前周武王打敗了殷紂,把殷代的頑民遷

移到洛邑,莫非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嗎?

(23)諸名士共至洛水戲,還,樂令問王夷甫曰:今日戲,樂乎?

①王曰:裴仆射善談名理,混混有雅致②;張茂先論《史》《漢》,

靡靡可聽③;我與王安豐說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④。

【注釋】①樂令:樂廣,字彥輔,累遷河南尹、尚書右仆射,

后任尚書令,故稱樂令。王夷甫:王衍,字夷甫,曾任太尉。

②裴仆射:裴窗真仇汕,字逸民,歷任侍中、尚書左仆射。名理:

考核名實,辨別、分析事物是非,道理之學,是魏晉清談的主要內容。

混混:滾滾,形容說話滔滔不絕。雅致:高雅的情趣。③張茂先:張

華,字茂先,博覽群書,晉武帝時任中書令,封廣武候。靡靡:娓娓,

動聽的樣子。

④王安豐:王戎,封安豐侯。見《德行)第17則注①。延陵:

今江蘇武進縣,這里以地代人。春秋時吳王壽夢的少子季禮封在這里,

稱為延陵季子。有賢名,吳王欲立之,辭不受。子房:張良,字子房;

本戰(zhàn)國時韓國人,秦滅韓,張良以全部家產求刺客刺秦王。后幫助劉

邦擊敗項羽,封為留侯。按:以上所及人、事,都是當日清談的內容。

超超玄著:指議論超塵拔俗,奧妙透徹?!咀g文】名士們一起到洛水

邊游玩,回來的時候,尚書令樂廣問王夷甫:今天玩得高興嗎?王

夷甫說:裴仆射擅長談名理,滔滔不絕,意趣高雅;張茂先談《史記)

《漢書》,娓娓動聽;我和王安豐談論延陵、子房,也極為奧妙。透徹,

超塵拔俗。

(24)王武子、孫子荊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①。王云:其地坦

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孫云:其山111罪巍以嵯峨②,其水

■津而揚波③,其人磊河而英多④。

【注釋】①王武子:王濟,字武子,太原晉陽人,歷任中書郎、

太仆。孫子荊:孫楚,字子荊,太原中都人,仕至馮詡太守。

②111罪(zu)巍:山險峻的樣子。嵯峨(CU):形容山勢高峻。

③■津:法津(jidi):水波連續(xù)的樣子。

④磊河(圖luo):形容人才卓越眾多。英多:杰出眾多。按:以

上幾句描寫人和物多用兩個形容詞,而兩詞意義都是相近的。

【譯文】王武子和孫子荊各自談論自己家鄉(xiāng)的土地、人物的出

色之處。王武子說:我們那里的土地坦而平,那里的水淡而清,那

里的人廉潔又公正。孫子荊說:我們那里的山險峻巍峨,那里的水

浩蕩湯波,那里的人才杰出而眾多。

(25)樂令女適大將軍成都王穎①。王兄長沙王執(zhí)權于洛,遂構

兵相圖②。長沙王親近小人,遠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懷危懼。樂令

既允朝望,加有昏親,群小讒于長沙③。長沙嘗問樂令,樂令神色自

若,徐答曰:豈以五男易一女④?由是釋然,無復疑慮。

【注釋】①成都王穎:司馬穎,晉武帝第十六子,封成都王,

后進位大將軍。在八王之亂中,武帝第六子長沙王司馬義(yi)于公元

301年入京都,拜撫軍大將軍。公元303年8月,司馬穎等以司馬

義專權,起兵討伐。這里所述就是這一時期內的事。

②構兵:出兵交戰(zhàn)。

③允:確實。朝望:在朝廷中有聲望。

④豈以句:意指如果依附司馬穎,五個兒子就會被殺。

【譯文】尚書令樂廣的女兒嫁給大將軍成都王司馬穎。成都王

的哥哥長沙王正在京都洛陽掌管朝政,成都王于是起兵圖謀取代他。

長沙王平素親近小人,疏遠君子;凡是在朝居官的,人人感到不安和

疑懼。樂廣在朝廷中既確有威望,又和成都王有姻親關系,一些小人

就在長沙王跟前說他的壞話。長沙王為這事曾經查問過樂廣,樂廣神

色很自然,從容地回答說:我難道會用五個兒子去換一個女兒?長

沙王從此一塊石頭落了地,不再懷疑和顧慮他。

(26)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shù)斜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汪東

何以敵此?①陸云:有千里藤羹,但未下鹽豉耳!②

【注釋】①陸機:字士衡,吳郡(今江蘇省吳縣一帶)人,西晉

著名作家。吳亡后入晉。后從成都王司馬穎討伐長沙王司馬義,兵敗

后遇害。斛(h):古代量器名,一斛是十斗。酪(Io):乳酪。江東:

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敵:相當。

②千里:千里湖,有說在今江蘇深陽縣附近。藤(chn)羹:用

藤菜、鯉魚做主料,煮熟后加上鹽鼓制成的一種名菜。藤,藤菜,一

種水草,嫩葉可以做湯。豉(chi):豆豉。按:這句意指未下鹽鼓的藤

羹就同羊酪相當,如果放人鹽豉,羊酪就比不上了。

【譯文】陸機去拜訪王武子,正好王武子跟前擺著幾斛羊奶酪,

他指著給陸機看,問道:你們江南有什么名菜能和這個相比呢?陸

機說:我們那里有千里湖出產的藤羹可以比美,只是還不必放鹽豉

呢!

(27)中朝有小兒,父病,行乞藥①。主人問病,曰:患瘧也。

主人日: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瘧②?答日:來病君子,所以為瘧

耳!【注釋】①中朝:西晉,晉帝室南渡后稱渡江前的西晉為中朝。

②尊侯:尊稱對方的父親。明德:光明的德行。當時俗傳行瘧

的是瘧鬼,形體極小,不敢使大人物得病,所以主人這樣問。

【譯文】西晉時,有個小孩兒,父親病了,他外出求醫(yī)討藥。

主人問他病情,他說:是患瘧子。主人問:令尊是位德行高潔的

君子,為什么會患瘧子呢?小孩兒回答說:正因為它來禍害君子,

才是瘧鬼呢!

(28)崔正熊詣都郡,都郡將姓陳①,問正熊:君去崔抒幾世②?

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陳恒③。

【注釋】①崔正熊:崔豹,字正熊,晉惠帝時官至太傅丞。都

郡:大郡。都郡將:郡的軍事長官。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91頁

說:都郡將者,以他郡太守兼都督本邵軍事也。②去:距離。崔杼

(zh)春秋時代齊國的大夫,殺了齊國的國君齊莊公。按:這里是拿同

姓開玩笑,意在取笑崔正熊是犯有殺君之罪的崔杼的后代。

③陳恒:也是春秋時代齊國的大夫,殺了國君齊簡公。崔正熊

針鋒相對,指出都郡將的陳氏祖先也犯有殺君之罪。

【譯文】崔正熊去拜訪大郡太守,郡將姓陳,他問正熊:您距

離崔杼多少代?崔正熊回答說:小民距離崔杼的世代,正像府君距

離陳恒那樣。

(29)元帝始過江,謂顧騾騎曰:寄人國土,心常懷慚。①榮

跪對日:臣聞王者以天下為家,是以耿、毫無定處,九鼎遷洛邑②。

愿陛下勿以遷都為念③。

【注釋】①元帝:晉元帝司馬睿(ru),原為瑯邪王、安東將軍。

在西晉末年的戰(zhàn)亂中,國都失守,晉愍帝被俘。他先過江鎮(zhèn)守建康(南

京),幾年后又在此登位稱帝。建康原是東吳之地,江東士族的勢力

很大,所以有寄人國土之感。顧驥(pi。)騎:顧榮,字彥先,吳人,

吳亡后到洛陽。元帝鎮(zhèn)守江東時任軍司,加散騎常侍。死后贈驟騎將

軍。顧榮是江東士族,名望很大,所以元帝時他說這番話。②耿、亳

(b):商代成湯遷國都到毫邑,祖乙又遷到耿邑,盤庚再遷回毫邑。

從成湯到盤庚,共遷都五次,所以說無定處。九鼎:傳說夏禹鑄九

鼎,是傳國之寶,權力的象征。周武王定都鎬京,卻把九鼎遷到同的

東都洛邑。

③遷都:指遷移鎮(zhèn)守地,都指都邑。按:晉元帝初為瑯邪王,

鎮(zhèn)守下邳,后移鎮(zhèn)建康。移鎮(zhèn)之初,吳地人士不靠攏他。按:顧榮死

在元帝即位之前,這里不當稱陛下。【譯文】晉元帝剛到江南的時候,

對原騎將軍顧榮說道:寄居在他人國土上,心里常常感到慚愧。顧

榮跪著回答說:臣聽說帝王把天下看成家,因此商代的君主或者遷

都耿邑,或者遷都毫邑,沒有固定的地方,周武王也把九鼎搬到洛邑。

希望陛下不要惦念著遷都的事。

(30)庾公造周伯仁,伯仁曰:君何所欣說而忽肥?①庾曰:君

復何所憂慘而忽瘦?伯仁曰:吾無所憂,直是清虛日來,滓穢日去

耳!②

【注釋】①庚公:庚亮,字元規(guī),晉成帝之舅,成帝朝輔政,

任給事中,徙中書令。造:至I」.?去;造訪。周伯仁:周f(y!),字伯仁,

襲父爵武城侯,世稱周侯,曾任吏部尚書,尚書左仆射。②直是:只

是。清虛:清靜淡泊。滓穢:污穢;丑惡。

【譯文】庚亮去拜訪周伯仁,伯仁說:您喜悅些什么,怎么忽

然胖起來了?

庾亮說:您又優(yōu)傷些什么,怎么忽然瘦下去了?伯仁說:我

沒有什么可憂傷的,只是清靜淡泊之志一天天增加,污濁的思慮一天

天去掉就是了!(31)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借卉飲宴①。

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②!皆相視流淚。唯

王丞相揪然變色③,日: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

對④!

【注釋】①過江諸人:西晉末年戰(zhàn)亂不斷,中原人士相率過江

避難。過江諸人本指這些人,這里實際卻是指其中的朝廷大官,±

族人士。美日:風和日麗的日子。新亭:也叫勞勞亭,原是三國時吳

國所筑,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借卉(hu):坐在草地上。

②正自句:指北方廣大領土已被各族占領。正自,只是。

③王丞相:王導,字茂弘,晉元帝即位后任丞相。愀(qi3。)然:

形容臉色變得不愉快。④戮力:并力;合力。神州:中國,這里指淪

陷的中原地區(qū)。楚囚:楚國的囚犯。據(jù)《左傳成公九年》載:一個

楚囚彈琴時奏南方樂調,表示不忘故舊。后來借指處境窘迫的人?!咀g

文】到江南避難的那些人,每逢風和日麗的日子,總是互相邀約到新

亭去,坐在草地上喝酒作樂。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