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內(nèi)江市翔龍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紅樓夢》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有著神秘莫測的殘缺美。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完整的維納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紅樓夢》。只是《紅樓夢》的續(xù)寫有的過于烏托邦,有的令人肝腸寸斷;有的過于隨性,有的比較專業(yè)。然而,于各人而言,總歸是美的。在后四十回中,讀者最關心的必定是釵黛二人的結局?!坝駧Я种袙?,金簪雪里埋”是判詞所預設的結局,由此看來,這兩個人的下場必定是悲劇的,至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悲”法,卻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像寶玉遺棄寶釵,像釵黛淪落教坊。這些都應和了原著的悲劇走向,不像后來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局,雖然給人不少喜感,但是讀來無味,如果這樣,《紅樓夢》就喪失了應有的藝術價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書。如今人們接觸最多的程高本結局是黛玉早死,寶玉出家,寶釵守寡。高鶚所續(xù)的結局雖然凄涼,但還未到蒼涼的程度。所謂蒼涼就是一種放下書后,仿佛置身空曠的天地之間,低頭一聲惆悵,仰天淚流滿面,靜靜地思考歷史的長度與人生的厚度的感覺。至于《紅樓夢》中的二線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結局。大綱已出,但是細節(jié)之處著實值得遐想創(chuàng)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結局符合現(xiàn)實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的審美,這種“美”的源頭——《紅樓夢》十二曲就像是整本書的骨架,貫穿全書,如若續(xù)寫不當,就會使全書的美畸形。(摘編自李相《紅樓未完,殘缺之美》)材料二:殘缺是相對于圓滿、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場,是整體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狀態(tài)。殘缺美是以殘缺為審視對象,從美感的角度對殘缺進行的審美體驗。從某種意義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為什么殘缺會使人產(chǎn)生審美體驗呢?從審美心理角度講,殘缺美是殘缺物在人們心中趨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結果?!案袷剿睦韺W”認為,人類心理上有一種出自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是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人們通過感官知覺所得到的是一個個“完形”。當人們看到一個不規(guī)則、不完滿的形狀時,會產(chǎn)生一種內(nèi)在的緊張力,迫使大腦皮層緊張地活動,以填補“缺陷”,使之成為“完形”,從而達到內(nèi)心的平衡。這是一種“完形化”的心理趨勢,這是一種對物體或事物進行理想化再造的過程,人們能在這種“再造”之中獲得一種愉悅感。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來說,一方面,從審美客體來說,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客體,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完整的文學作品會給讀者以完美的賞識,殘缺的作品也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想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重要品質(zhì),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創(chuàng)造,沒有想象也就沒有文學作品的欣賞。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chǎn)生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這個新形象本質(zhì)上不背離審美對象的形象內(nèi)涵,但又不等同于審美對象,它具有更新的內(nèi)容與更深的意蘊。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指的就是這個藝術規(guī)律。曹雪芹憑借“半部《紅樓夢》”蜚聲文壇,他的作品也是殘缺的,但帶給讀者的卻是回味無窮的美??梢姡瑲埲蹦芙o予讀者更多的再創(chuàng)作空間,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大價值的美感。(摘編自李建群周合軍《論文學作品中的殘缺美》)材料三:每次與人談到《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修補復原問題,很多人總是說《紅樓夢》八十回后應該有多種結果,而不需要有一個唯一的結果與答案,還拿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來作比喻。我認為把《紅樓夢》八十回后的殘缺比作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點也不妥的。《石頭記》脂硯齋批注里多次提到“百回大文僅此一見”,明確地告訴你《紅樓夢》是百回大文。曹雪芹死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紅樓夢》印刷流傳,開始廣為世人接受。后來的續(xù)書也不知有多少,多不被讀者接受,讀者唯獨接受程高本后四十回,這樣更可證明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筆與原意的。周汝昌先生考證過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皇家殿印,意即是皇帝要看的書。為了面世,程高聰明地進行了粉碎與增添。由此可以告知大家,《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也不是《紅樓夢》,它們是兩個獨立的作品,兩種藝術的表達方式,而且是不可能復制的兩種表達方式。羅丹的“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個以羅丹的思維完成的偉大完整之作,他需要那種斷臂的形式來完美他的獨特的藝術構思。而《紅樓夢》在它完整的狀態(tài)下,遭遇到當時皇權的粉碎,破壞毀滅了曹雪芹藝術作品的完整性?!都t樓夢》被皇權惡意粉碎成了一百二十回,幸虧有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了帶脂硯齋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我們才得以知曉《紅樓夢》真面目,才最終使我在十四歲那年發(fā)現(xiàn)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并開始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xiàn)修補復原出它們這個夢想而博讀雜書,以立志成為作家的方式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最終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完成發(fā)表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真相復原》這一我個人認為橫空出世之作。(摘編自唐國明《〈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紅樓夢》八十回后續(xù)本中,黛玉和寶釵悲劇性的結局更符合“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判詞的預設。B.審美主體感知審美對象獲得深刻而持久的審美體驗,是由于審美對象處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殘缺狀態(tài)。C.材料一指出《紅樓夢》具有殘缺美,材料二從理論上闡釋了《紅樓夢》具有殘缺美的多方面原因。D.材料三認為程高本后四十回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意,材料一也表露出類似態(tài)度。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紅樓夢》,這與人類心理上本能地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有關。B.高鶚所續(xù)的《紅樓夢》結局雖然未到蒼涼的程度,但仍然比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局更具有藝術價值。C.殘缺的作品能給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這有助于讀者能動地改造或創(chuàng)造審美對象,從而產(chǎn)生新的形象。D.每個人閱讀《紅樓夢》,心中都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林黛玉,說明完整的文學作品會給讀者以完美的體驗。3.下列說法中,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殘缺是人們從感官到理智都不太容易接受的東西,但其實殘缺美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B.殘缺的藝術在于它喚起了審美主體的無限想象空間,并由此帶來藝術作品的轉(zhuǎn)機和創(chuàng)新的可能。C.美的殘缺,則是美的中斷、美的危機和美的破壞,不能獲得更高層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審美意趣。D.殘缺要恰到好處地昭示美,必須處于節(jié)制謹慎的度中,而度的差異導致了美感有無和深淺的不同。4.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5.材料三作者能修補復原出《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簡要分析?!敬鸢浮?.B2.D3.B4.①材料二采用“總分”結構。②首先提出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chǎn)生審美體驗的總看法,接著分別從審美心理角度和審美主客體關系兩方面闡釋殘缺會使人產(chǎn)生審美體驗的原因。5.①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善化。②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作者的想象,給予作者再創(chuàng)作空間。③作者有豐厚的閱讀與學習積淀,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④作者有研究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這讓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解析】【1題】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是由于……”歸因太過絕對,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從某種意義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選項沒有考慮原文中“從某種意義說”這一限制。故選B?!?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說明完整的文學作品會給讀者以完美的體驗”說法錯誤。根據(jù)材料二第三段“從審美客體來說”“殘缺的作品也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可知,讀者對曹雪芹本未塑造完整的林黛玉的審美是屬于審“殘缺美”;再根據(jù)材料二第四段可知,“每個人閱讀《紅樓夢》,心中都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林黛玉”這一現(xiàn)象證明的是“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這一理論。故選D。【3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B.選項詮釋了殘缺藝術與想象、創(chuàng)新的關系,能證明材料二第三段“想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重要品質(zhì)……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chǎn)生新的形象”的觀點。故選B?!?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共四段,第一段首先指出“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從而提出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chǎn)生審美體驗的觀點。接著在第二、三、四三段分別從審美心理角度和審美主客體關系兩方面闡釋殘缺會使人產(chǎn)生審美體驗的原因。第二段作者指出“從審美心理角度講,殘缺美是殘缺物在人們心中趨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結果”;而三、四兩段則是分別從“審美客體”和“審美主體”兩方面論述了“審美主客體的關系”會使人產(chǎn)生審美體驗的原因?!耙环矫?,從審美客體來說,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客體,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全文為總分關系,層次清晰,論證有力。【5題】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從材料二中“人類心理上有一種出自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是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可看出,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善化。從材料二中“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chǎn)生新的形象”可知,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作者的想象,給予作者再創(chuàng)作空間。從材料三中“幸虧有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了帶脂硯齋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我們才得以知曉《紅樓夢》真面目,才最終使我在十四歲那年發(fā)現(xiàn)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并開始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xiàn)修補復原出它們這個夢想而博讀雜書,以立志成為作家的方式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最終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可知,作者有豐厚的閱讀與學習積淀,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同時作者有研究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這讓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最終修補復原出《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仲尼之將喪馮至今天早晨,仲尼起得分外的早,這是因為他近日神魂不安,時有噩夢縈繞的緣故。扶著杖,立在門前,仿佛有什么期待似的,向著遠方發(fā)呆。鳥兒們的晨歌將罷,草地上的露珠,一顆顆地映著旭日的光;遍地的野花,昂然向著這皤白老叟微笑,含著幾分嘲諷的意味,但是他對于這些自然的景象,此時毫不注意;他只是想著,或者有一個弟子能夠來吧,或者有什么人帶來些外邊的消息吧!等到了絕望的時候,便這般說:咳,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事,哪能影子一般地隨我一生呢!——衰弱的目光,無力地望著——北方的云霧已散,蔚藍的泰山余脈,遠遠起伏地,展開在他的面前了。他遠遠地望見一個衣冠楚楚的人,漸漸辨別了知道是子貢以后,慈母見了遠方歸來的游子一般,兩目射出來消逝了的舊日的光芒,迎上去,緊緊地握著子貢的手。——賜呀,你來得怎么這么晚呢?子貢見他先生的神色、言語,都與往日不同,木雞般愕然地立著了!使他忘記了種種的繁文,善于辭令的子貢,一個字,都不知怎樣說才好?!壬n呀,你看這座泰山呀——方才的興奮,立刻又歸于消歇;手扶著子貢的肩,師生兩個緩緩地走了幾步。你說它有時要崩墮嗎?——先生……——寂寞呀……賜,你日日錙銖為利,你好久不到這里來了……子貢本來是因為貨殖的事,由這里過,順便看看先生,并且想問一問他近來對于政治的意見。哪知出乎意外,先生說出這樣悲痛的話,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先生,可是病……——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個夢——咳,這樣的夢,也不只一次了。你說,前面的泰山,有崩頹的那一天嗎?——先生,夢是無憑的;泰山是不會崩墮的,如同哲人沒有亡一樣……——賜呀……仲尼皺紋消瘦的頰上,綴了兩顆綠豆大的淚珠了。子貢慢慢地,扶著先生又坐在石階上,這時候太陽轉(zhuǎn)到南方,被幾片浮云遮護著。子貢站立在身旁?!鹊礁≡粕㈤_了以后,一只雄雞高踞在樹之巔,叫了起來了?!n呀,這是什么在叫?仲尼俯著頭,一切都在白晝的夢里迷迷濛濛地?!壬且恢恍垭u。啊,一只羽毛燦麗的雄雞呀!他抬起頭,對著那只雞望了許久。假如仲由還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了下來,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來供我的饈饌。可憐他金星隨著太陽一般,傍著我車塵勞勞于衛(wèi)楚陳蔡的路上,一日不曾離開過我;同著我一塊兒受著隱士們的嘲笑,路人們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終于很慘怛地死了!我是自己打算定了的,終身作一個東西南北的流浪人;鄭人為我編成歌謠,說我茫茫如喪家之狗,這四字,真是恰當啊!流浪的人,是沒有家室的,我也是從沒有一日以家室為懷。我的家室,早已任著它的自然而消滅了,家室啊,是我行為的障礙,是我思想之潮的堤防,我早已把它拋棄在比云還縹緲的虛無之鄉(xiāng)了!死的,死了;散的,散了!我抱著我的理想,流離顛沛,一十四年——衛(wèi)呀,楚呀,陳呀,……沒有一個地方,能夠用我一天,種種魔鬼的力,恐嚇著我,諷刺著我、壓迫著我,四海之大,沒有一個地方,容我的身軀;終于不能不懷著惆悵,回到我這兒時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真是荒涼呵,鄉(xiāng)音入在耳里,淚便落在襟前了!沒有一個人不說我是陌生人,沒有一個人對我不懷著一些異殊的意味。我悔不該回到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于我,失盡了它的意味了。賜呀,我還有幾天的生命呢,天也無邊,地也無涯,悠悠蕩蕩,我種種的理想,已化作一片殘骸,由殘骸化成了灰燼了!后世呀,不可知的后世呀……——后世,一定有認識先生的人……子貢尋不出另外可以安慰先生的話了,這淡如白水的慰語,絲毫沒引起仲尼的注意————我為什么回到這個故鄉(xiāng)來呢?我早就應該……我為什么不死在匡人的手里!為什么不死在陳蔡人的手里?那時候的死,是怎樣的光榮!怎樣的可以自傲!那個時候,有顏回在我的身邊,仲由在我的身邊,百十個弟子在我的面前!在弦誦聲中死去,韻調(diào)是怎樣的幽揚!怎樣的美麗呀!現(xiàn)在,善良的顏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個第子,都個人走上個人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時候!……天呀,天呀,……仲尼一氣說盡了多少天積蓄著的郁抑,兩目像著了瘋狂,兩手按胸,不住地咳喘,再也說不下去了。子貢終于不大了解先生的這種心情上的驟然的改變,想用旁的話把先生的話路岔開,卻尋不著適當?shù)脑挕!壬?,該是午餐的時候了吧?——啊,——似乎仲尼沒有聽清?!绮??——先生的精神太疲勞了!——咳,疲勞啊————先生到房子里休息休息————休息?——我到菜圃里去剪一些菜,為先生煮湯吧!——你去吧,我到房子里……子貢一步三回顧地,懷里懷著鬼胎,不知將來究竟要發(fā)生什么變故,走到房后的菜園里去了。仲尼依然坐在門前,他怕走進房內(nèi),同怕陰森的墳墓一樣。遠遠近近,靜悄得使人聽著了萬籟的極細微的呼吸……正是傍午的時分。泰山的余脈,又蒙上一層薄薄的云靄了!一九二五年七月作(原刊于一九二六年十月《沉鐘》第二期,有刪改)[注]子貢,復姓端木,名賜、字子貢。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顏回,姓顏,名回,字子淵。三人都是孔子弟子。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近日神魂不安”“時有噩夢縈繞”,既交代了仲尼起床分外早的原因,也暗示了他身體的衰弱狀況。B.仲尼看到雄雞便想到了仲由的一生,想到仲由像金星隨太陽般的追隨自己,這表現(xiàn)出他對仲由的思念和歉意。C.仲尼慨嘆“沒有一個人不說我是陌生人”,面對已失盡了意味的故鄉(xiāng),他早就發(fā)出了“故鄉(xiāng)真是荒涼”的悲鳴。D.“他怕走進房內(nèi),同怕陰森的墳墓一樣”,表明作為圣人的仲尼也像凡人一樣對死亡充滿了恐懼。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段中渴望“弟子能夠來”“有什么人帶來些外邊的消息”等心理描寫,突出了仲尼對弟子的思念和向往熱鬧的心情。B.“衰弱的目光”“兩顆綠豆大的淚珠”“對著那只雞望了許久”等細節(jié)描寫,包含著作者的想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C.小說中的對話描寫沒有運用引號,而大量使用破折號,不僅使行文簡潔生動,而且蘊含良多,體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D.作者結合《史記?孔子世家》《論語》等相關記述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使小說達到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有機融合。8.小說中有多處景物描寫,請簡要分析其作用。9.文中仲尼具有怎樣的形象特點?子貢這一人物對仲尼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答案】6.D7.A8.(1)早晨景物描寫和泰山余脈的描寫,為故事開展提供背景或以樂景襯哀情;(2)以景物描寫的插入來配合氛圍的變化以及仲尼和子貢二人的心理變化;(3)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形象,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4)結尾用泰山余脈象征孔子,用薄暮籠罩暗示孔子死亡的結局。9.第一問:仲尼是一個頭發(fā)皤白,身體衰老的哲人;曾經(jīng)懷抱理想,四處奔波,宣傳政治主張;晚年寂寞孤獨,面對嘲諷,仍然不改初衷。第二問:子貢是一個錙銖為利、整日忙碌的商人;他不能完全理解老師仲尼的思想;他的形象反襯、襯托、對比了仲尼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與堅守?!窘馕觥俊?題】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仲尼也像凡人一樣對死亡充滿了恐懼”理解有誤。依文意“那個時候,有顏回在我的身邊,仲由在我的身邊,百十個弟子在我的面前!在弦誦聲中死去,韻調(diào)是怎樣的幽揚!怎樣的美麗呀!”可知,仲尼懼怕的更多的是寂寞孤獨,他仍然有所期待。故選D?!?題】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向往熱鬧的心情”分析有誤,他盼著有消息來,是盼著這世道能夠有所改變。故選A?!?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開頭的景物描寫是“鳥兒們的晨歌將罷,草地上的露珠,一顆顆地映著旭日的光;遍地的野花,昂然向著這皤白老叟微笑”,這充滿了生機的美好景物與孔子“皤白老叟”的衰老形象形成對照,有以樂景襯哀情的作用;而“北方的云霧已散,蔚藍的泰山余脈,遠遠起伏地,展開在他的面前了”則為后文的故事及人物對話提供了場景和背景;同時“泰山”也有象征意義,烘托了孔子的形象;中間的景物描寫是“子貢慢慢地,扶著先生又坐在石階上,這時候太陽轉(zhuǎn)到南方,被幾片浮云遮護著。子貢站立在身旁。——等到浮云散開了以后,一只雄雞高據(jù)在樹之巔,叫了起來了”。在這之前,師生兩個的對話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孔子一直在追問泰山是否崩墮,在述說自己的夢;而子貢卻在說先生的病,他只是偶爾路過來看先生。因而師生兩個的心情都有變化:前面寫孔子剛見到子貢的時候“兩目射出來消逝了的舊日的光芒”,后又“方才的興奮,立刻又歸于消歇”“仲尼皺紋消瘦的頰上,綴了兩顆綠豆大的淚珠了”;而子貢先是“木雞般愕然地立著了”,后又感到“出乎意外,先生說出這樣悲痛的話,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在師生對話中插入的這段景物描寫,尤其是太陽“被幾片浮云遮護著”,配合二人交談時氛圍的變化以及仲尼和子貢二人的心理變化;而“一只羽毛燦麗的雄雞呀!他抬起頭,對著那只雞望了許久。假如仲由還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了下來,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這段關于雄雞的描寫則讓孔子想到了仲由,想到了自己對理想的執(zhí)著,想到了弟子們的離散,從而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文章結尾處的景物描寫是“正是傍午的時分。泰山的余脈,又蒙上一層薄薄的云靄了”,這里的“泰山”象征著孔子,而“蒙上一層薄薄的云靄”則象征孔子生命之光的黯淡,暗示了孔子的生命終結?!?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及作用的能力。先看孔子的形象?!梆桌羡拧薄鞍櫦y消瘦的頰”“兩手按胸,不住地咳喘”,這些描寫表面孔子已經(jīng)是一個衰老的老人,但他仍然在思考“泰山,有崩頹的那一天嗎?”,他依然是一個勤于思考的哲人;他執(zhí)著的追求理想,“我抱著我的理想,流離顛沛,一十四年——衛(wèi)呀,楚呀,陳呀,……沒有一個地方,能夠用我一天,種種魔鬼的力,恐嚇著我,諷刺著我、壓迫著我,四海之大,沒有一個地方,容我的身軀”,他甚至為了理想拋棄了家室,“家室啊,是我行為的障礙,是我思想之潮的堤防,我早已把它拋棄在比云還縹緲的虛無之鄉(xiāng)了”,他甘愿為了理想去死,“我為什么不死在匡人的手里!為什么不死在陳蔡人的手里?那時候的死,是怎樣的光榮!怎樣的可以自傲!那個時候,有顏回在我的身邊,仲由在我的身邊,百十個弟子在我的面前!在弦誦聲中死去,韻調(diào)是怎樣的幽揚!怎樣的美麗呀!”??梢娭倌嵩?jīng)懷抱理想,四處奔波,宣傳政治主張;而晚年的仲尼自己住在陌生的故鄉(xiāng),住在泰山腳下,他很孤獨寂寞,“他只是想著,或者有一個弟子能夠來吧,或者有什么人帶來些外邊的消息吧!”;然而面對嘲諷,他依然不改初衷,“遍地的野花,昂然向著這皤白老叟微笑,含著幾分嘲諷的意味意,但是他對于這些自然的景象,此時毫不注意”“我是自己打算定了的,終身作一個東西南北的流浪人;鄭人為我編成歌謠,說我茫茫如喪家之狗,這四字,真是恰當啊!”。再看子貢的形象?!百n,你日日錙銖為利,你好久不到這里來了”,孔子的話表面子貢是一個錙銖為利、整日忙碌的商人;面對孔子的提問,他無話可答,“善于辭令的子貢,一個字,都不知怎樣說才好”,他只要不斷地說“——先生……”,可見他不能完全理解老師仲尼的思想;子貢的作用:子貢與孔子不是一類人,孔子畢生追求理想,執(zhí)著而堅定;而子貢是個追求物質(zhì)利益的商人,他在意的只是世俗的東西。他的形象反襯了仲尼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與堅守。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齊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過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問管仲曰:“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則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禮,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與燕君。”諸侯聞之,皆朝于齊。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yǎng)之。”晏子曰:“臣聞之,樂賢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惫τ邢采?。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yǎng),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景公曰:“諾?!庇谑抢先跤叙B(yǎng),鰥寡有室。孔子之楚,有漁者獻魚甚強,孔子不受,獻魚者曰:“天暑遠市賣之不售,思欲棄之,不若獻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掃除將祭之,弟子曰:“夫人將棄之,今吾子將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之,務施而不腐余財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賜,可無祭乎?”(節(jié)選自《說苑·貴德》)材料二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饑者A則食B之C寒者D則衣E之F將之養(yǎng)之G育之H長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寡人不道”與“道芷陽間行”(《鴻門宴》)兩句中的“道”含義不同。B.“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與“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兩句中的“而”用法相同。C.鰥寡,在中國古代,男子老而無妻叫鰥,女子老而無夫叫寡,常有鰥夫、寡婦之稱。D.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善事父母稱為“孝”,敬愛兄長稱為“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桓公經(jīng)過燕國,燕國國君畏而失禮,齊桓公認為是自己的原因,于是決定把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B.晏子勸諫齊景公按照等級,供養(yǎng)老弱鰥寡之人;孟子勸諫齊宣王要做明君,以民為本;二人都有君子之德。C.孔子拜了兩拜,接受打漁人的獻魚并準備祭拜,這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D.孟子認為,普通百姓沒有可以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chǎn),就很難有不變的善心,而有禮義道德的讀書人卻能做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2)夫人將棄之,今吾子將祭之,何也?14.“貴德”就是以德為貴,主要包括德政和德行兩個方面。請根據(jù)材料二概括孟子勸諫齊宣王“保民而王”的德政舉措。【答案】10.CFG11.B12.C13.(1)現(xiàn)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2)人家將要扔掉這魚,現(xiàn)在先生將要祭拜他,為什么呢?14.①物質(zhì)上:制民之產(chǎn),種植養(yǎng)殖勿失其時,使百姓不饑不寒。②精神上:驅(qū)民向善,以庠序之教、孝悌之義教化百姓?!窘馕觥俊?0題】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yǎng)他,培育他?!梆囌邉t食之”“寒者則衣之”結構一致,各自斷開,應C、F處斷開;“將”“養(yǎng)”意思相近,“育”“長”意思相近,且“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結構一致,因此應斷成“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G處斷句。故在CFG處斷句?!?1題】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講道義;取道。句意:我不講道義。/取道芷陽,從小路走。B.錯誤。連詞,表并列或遞進;連詞,表轉(zhuǎn)折。句意: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靛青是)從藍草當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深。C.正確。D.正確。故選B?!?2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錯,曲解原意,原文是孔子認為打漁人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故選C。【13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愛”,愛護;“逮”,及;“本”,根本。(2)“棄”,扔掉;“吾子”,對對方的敬稱,先生或您;“何也”,為什么呢?【14題】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可知,物質(zhì)上:制民之產(chǎn),種植養(yǎng)殖勿失其時,使百姓不饑不寒;②由“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可知,精神上:驅(qū)民向善,以庠序之教、孝悌之義教化百姓。參考譯文:材料一圣人對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對待嬰兒一樣。(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yǎng)他,培育他,總擔心他不能長大成人。齊桓公北伐山戎氏,他的軍隊取道(經(jīng)過)燕國,燕國國君走出國境迎接桓公。桓公問管仲:“諸侯之間迎接一定要出國境嗎?”管仲說:“不是天子就不出國境迎接?!被腹f:“這樣的話是燕國君主畏懼我而有失禮儀了。我不講道義,致使燕國國君有失禮儀。”于是將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諸侯聽到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賀。齊景公在壽宮游玩,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景公很同情他,嘆息說:“叫官吏奉養(yǎng)他?!标套诱f:“我聽說,喜歡賢能之人而哀憐無能之人,是保住國家的根本啊。現(xiàn)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本肮犃嗣鎺采匦α恕j套诱f:“圣明的君王見到圣賢之人就喜歡圣賢之人,見到無才能之人就哀憐無才能之人;我現(xiàn)在請求把那些年老羸弱無人供養(yǎng)的人,那些沒有家室的鰥男寡女,按照等級供給他們生活用品?!本肮f:“好吧?!庇谑?,年老病弱的人有了供養(yǎng),鰥男寡女有了家室。孔子到楚國去,有個打漁的人誠懇地向孔子獻魚,孔子不接受。獻魚的人說:“天氣炎熱,遠離魚市,賣魚又無人購買,原想扔掉它,不如獻給先生。”孔子拜了兩拜接受了,讓弟子打掃塵穢,將要祭拜魚,弟子說:“人家將要扔掉這魚,現(xiàn)在先生將要祭拜他,為什么呢?”孔子說:“我聽說,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現(xiàn)在接受圣人的賞賜,能不祭拜嗎?”材料二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chǎn)卻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就會不遵守禮儀法度,無所不為。等到犯了罪,然后接著就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愛的人在位,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向上能贍養(yǎng)父母,向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能夠溫飽,荒年也不至于餓死;然后驅(qū)使他們向善,所以百姓很容易跟著國君走。如今,規(guī)定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畜養(yǎng)雞、小豬、狗、大豬等,不錯過(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耽誤農(nóng)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老年人能穿絲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稱王,還從沒出現(xiàn)過這樣的事情。(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示長安君【注】王安石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咀ⅰ勘驹娮饔谒稳首诩蔚v五年王安石出使遼國之前。王安石時年四十歲,此前曾上書變法,但未被采納。長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是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長安君王文淑的一首贈別詩,因為王安石是以兄長的身份寫的,所以題目用“示”字。B.頷聯(lián)“草草杯盤”“昏昏燈火”,這些細節(jié)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貧寒,以及王安石對妹妹的同情與關懷。C.頸聯(lián)中,“塵沙”對“湖?!?,“萬里行”對“三年隔”,對仗工整;“自憐”與“又作”前后相承,技巧十分高超。D.尾聯(lián)說到了秋天,王安石就會寫信告訴妹妹自己的歸期,這既是對妹妹的寬慰,也表達了對平安歸來的期待。16.首聯(lián)點明兄妹久別之后重逢。親人相逢應該高興,可是王安石卻說“愴情”。請結合詩歌分析他因何“愴情”?!敬鸢浮?5.B16.“愴情”是傷感之意。①首聯(lián)說“老去相逢”,兄妹離別多年,相逢時年華已逝,歲月滄桑,令人傷感。②頸聯(lián)說“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兄妹多年不見,好不容易相聚,可王命在身,很快又要離別。相聚時光太短暫,令人傷感。③王安石年已不惑,可是變法大志還未實現(xiàn),難免有壯志難伸之感,情緒低落。【解析】【15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B.“這些細節(jié)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貧寒,以及王安石對妹妹的同情與關懷”錯,這里表現(xiàn)的是親人之間的自然隨意,體現(xiàn)出手足之情和家庭之樂。說王淑文家境貧寒,王安石同情妹妹,沒有依據(jù)。故選B?!?6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把握詩歌情感主旨能力。本詩首聯(lián)“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以議論起,用遞進法展開。先說自己是個很重感情的人,在年輕時就對離別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會面,也引起心中的傷悲。頷聯(lián)“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寫會面時的親情。兄妹倆隨意準備了些酒菜,只是為了把酒談話,話很多,一直到夜間,還在昏暗的燈光下說著?!肮┬φZ”表達了相逢的歡樂,“話平生”則道盡了人生的滄桑:二者相互映襯,更添一層悲涼況味?!安莶荼P”“昏昏燈火”營造了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詩人更容易生發(fā)悲愴之情?!盎杌琛眲t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將別的傷痛。頸聯(lián)“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詩人從時間空間入手,寫出了詩人與妹妹分隔兩地已有三年之久,又要離開去萬里外的異域,詩人自己不能預料會面的日子,詩就在無可奈何的氣氛中結束?!白詰z”與“又作”貫通一氣,詩人借此直抒胸臆,表達了心中的萬端悲慨?!昂!本酶簦皦m沙”遠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叭辍毖詴r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shù)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尾聯(lián)“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寫詩人面對妹妹詢問,堅定地回答,見到大雁南飛,我就會從北國帶回消息了,但也僅僅是期待,畢竟世事難料,只能徒然安慰,既是回答妹妹,又是寬慰自己,反而倍增了愴然之情。再結合注釋“本詩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遼國之前。王安石時年四十歲,此前曾上書變法,但未被采納”分析,可知王安石年已不惑,可是變法大志還未實現(xiàn),難免有壯志難伸之感,情緒低落,抒發(fā)不知何時相聚的悲傷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庖丁解?!分?,用著名的樂曲來形容庖丁解牛的過程有節(jié)奏感、美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問題,他想通過軍事強國來達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3)《赤壁賦》中,蘇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fā)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悵之情?!敬鸢浮竣?合于《桑林》之舞②.乃中《經(jīng)首》之會③.可使有勇④.且知方也⑤.渺渺兮予懷⑥.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渺”“予”。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貧乏童年賦予我頂高興的事——跟隨父親沿鄉(xiāng)莊川壩去看戲。廟會的戲從二月二“龍?zhí)ь^”時開場,一出接一出。唱“大戲”的秦腔戲組表演專業(yè)。開午戲前,先唱一出折子戲,唱完后,戲場里已經(jīng)①。戲場里除了合圍戲臺的人群,還站滿了販賣各種小吃的商販。黃土地上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喜歡吼兩聲秦腔。生活在這里的人從小②,會唱戲者多,男的起唱,女的隨韻,群口齊唱一陣社火小曲,若覺得還不夠過癮,就擺陣打擂臺,吼秦腔,不論是誰清吼兩句,聽起來都像模像樣。不論是《長坂坡》《火焰駒》,還是《竇娥冤》《鍘美案》,只要幕布拉開,哪怕是短短的一折,都能升華成天籟,令聽者③卻又格外清醒。高興了,唱“快板”,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爆炸了一樣;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腸的唱腔熨平了心中的皺紋,內(nèi)心的愁苦消散在粗獷、樸實的秦腔中。在這八百里秦川上生活的粗獷而質(zhì)樸的人們“不聽秦腔,肉菜不香”。任何時候,當生活的重擔壓在人們身上的時候,總需要找到一些宣泄的出口,秦腔應該就是這樣,生存的壓力有多大,就有多么瘋狂的吶喊。開著拖拉機奔跑在山道上的漢子,盡著嗓門兒吼起秦腔,吼來了山風、山雨和晨露,吼走了遍野逃竄的灌田鼠,吼回了顆粒歸倉的五谷豐登。賈平凹曾說“廣漠曠遠的八百里秦川,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八百里秦川勞作的農(nóng)民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能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成語。19.下列對文段相關內(nèi)容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段中第一句中的破折號的作用是表示遞進。B.第二段中的“不論”一詞也可改為“不管”。C.“羌笛何須怨楊柳”與第三段畫波浪線的句子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D.最后一段第一處引號后句號應該放在后引號內(nèi)。20.畫橫線處的句子連用兩個“只有也只能有”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結合語段簡要分析?!敬鸢浮?8.①人山人海
②耳濡目染
③如癡如醉19.B20.①“只有”意為單一,表明“秦川”戲曲的匱乏;“只能有”意為唯一,表明“秦腔”是唯一適應“秦川”地域特征和百姓的戲曲。
②兩個連用,構成一種強調(diào),進一步凸顯了秦腔對于秦地及秦人的重要性?!窘馕觥俊?8題】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根據(jù)后文“戲場里除了合圍戲臺的人群,還站滿了販賣各種小吃的商販”可知,該句的意思是指戲場里聚集的人已經(jīng)非常多了,所以可用成語“人山人海”,解釋為: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第二空,根據(jù)“黃土地上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喜歡吼兩聲秦腔”可知,生活在這里的人從小就能聽到吼秦腔的聲音,受了這些影響,他們大多都會唱秦腔,所以可用成語“耳濡目染”,解釋為:指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吹剑瑹o形之中受到影響。第三空,根據(jù)后文“卻又格外清醒”可知,此處指的是聽者在聽戲曲時的感受,像是喝醉了酒一樣,但又佷清醒,所以可用成語“如癡如醉”,解釋為:好像喝醉了或傻了一樣,形容對人或事物極為迷戀或陶醉,以至達到精神恍惚、不能自制的程度?!?9題】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修辭及關聯(lián)詞語的能力。A.“表示遞進”說法錯誤。第一句中的破折號的作用是解釋說明。C.“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說法錯誤。“羌笛何須怨楊柳”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揪心裂腸的唱腔熨平了心中的皺紋”運用的是擬物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用“熨平”形容“唱腔”,是擬物,用“皺紋”來比喻內(nèi)心的愁苦,是比喻。D.“應該放在后引號內(nèi)”說法錯誤。該處引號內(nèi)的內(nèi)容是間接引用,引號后的句號應該放在后引號外。故選B?!?0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只有”和“只能有”的含義,“只有”解釋為僅有,強調(diào)的是單一性,表明“八百里秦川”戲曲種類的匱乏:“只能有”強調(diào)的是唯一性,表明“秦腔”是唯一可以適應“秦川”地域特征和百姓的戲曲。“只有也只能有”這兩個含義相似的詞語連用,起到了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廣漠曠遠的八百里秦川,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強調(diào)的是秦腔對于秦地的重要性;“八百里秦川勞作的農(nóng)民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能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凸顯的是秦腔對于秦人表達情感的重要作用。(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ǚ圻^敏是人體接觸到某種花粉后所引起的過敏性的一種疾病,且發(fā)病逐年上升,其癥狀主要為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等,嚴重損壞人類健康。春天里,桃樹、杏樹等樹木的花,①,因為它們都是“蟲媒花”,花粉顆粒大而重,在空中飄散的較少;楊樹、柳樹、榆樹等樹木的花,比較容易導致過敏,因為它們屬于“風媒花”,花粉顆粒小且輕,隨風飄散的數(shù)量多。如果花粉過敏的癥狀比較輕,而且沒有哮喘史,可以口服抗組胺藥,比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但是,如果癥狀比較明顯,②,建議大家及時到醫(yī)院就診。花粉過敏是由基因決定的,我們只能相對改善,而不能絕對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房地產(chǎn)信托融資模式分析
- 主管工作中的資源配置優(yōu)化計劃
- 電動汽車與電控技術的深度融合研究
- 柳桉木坐凳面施工方案
- 路塹控制爆破開挖施工方案
- 西南醫(yī)科大學《影視欄目包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科技學院《書法篆刻》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導論與創(chuàng)業(yè)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傳媒學院《日本文化體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濱州科技職業(yè)學院《移動交互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人教版化學】必修1 知識點默寫小紙條(答案背誦版)
- 危險化學品目錄(2024版)
- 腦卒中-腦卒中的康復治療
- 疫情統(tǒng)計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浙江省紹興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16萬噸_年液化氣綜合利用裝置廢酸環(huán)保綜合利用項目環(huán)境報告書
- T∕CAEPI 43-2022 電絮凝法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程
- 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合規(guī)風險管理暫行辦法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
- 油管、套管等規(guī)格對照表
- IEST-RP-CC005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