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蘇省泰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分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2.所有試題的〖答案〗均填寫在答題紙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的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4題,每題2分,共計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有關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說法中,敘述正確的是()A.F2出現(xiàn)“3∶1”性狀分離比是F1產生數量相等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結果B.提出假說的核心是“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接近1:1”C.選擇豌豆是因為豌豆是自花閉花傳粉,且花比較大,有利于人工雜交D.孟德爾根據實驗現(xiàn)象推測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屬于演繹推理〖答案〗C〖祥解〗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①提出問題:在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兩組豌豆遺傳實驗基礎上,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②做出假設: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③演繹推理:以假說為依據,預期測交實驗結果的過程。如果這個假說是正確的,那么F1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這樣測交就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后代;④實驗驗證:比較測交實驗的實際結果與演繹推理的預期結果,如果一致,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否則假說是錯誤的。⑤得出結論。【詳析】A、F1產生雌雄配子的數量不相等,雄配子數量遠多于雌配子數量,A錯誤;B、“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接近1∶1”屬于演繹的內容,B錯誤;C、豌豆花比較大,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的植物,也就是豌豆花在未開放時已經完成了傳粉,避免了外來花粉的干擾,所以豌豆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是純種,用豌豆做人工雜交實驗,結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C正確;D、孟德爾根據實驗現(xiàn)象推測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屬于假說內容,D錯誤。故選C。2.某二倍體雄性動物(2n=8,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體內的1個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某兩個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時期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會出現(xiàn)聯(lián)會現(xiàn)象B.乙時期細胞中不可能含有2條X染色體或2條Y染色體C.甲、乙兩時期細胞中的染色單體數目均為8個D.該精原細胞產生的4個精細胞的基因型可能均不相同〖答案〗D〖祥解〗(1)圖甲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比為1:2,但染色體數為4,所以圖甲表示次級精母細胞的前期和中期細胞。(2)圖乙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比為1:1,且均為8,可表示間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驹斘觥緼、甲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比為1:2,但染色體數為4,所以圖甲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細胞,所以甲時期細胞中不可能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現(xiàn)象,A錯誤;B、圖乙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比為1:1,且均為8,可表示間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則乙時期細胞中含有2條X染色體或2條Y染色體,B錯誤;C、圖乙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比為1:1,無染色單體,C錯誤;D、若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交叉互換,則該精原細胞產生的4個精細胞的基因型可能均不相同,D正確。故選D。3.如圖是果蠅(2n=8)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的甲、乙兩條染色體,通過現(xiàn)代生物學技術標記這部分基因的位置,染色體上的黑點代表部分基因(一個黑點代表一個基因),其中有兩對基因用(A/a)、(B/b)表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細胞中還含有另外三對形態(tài)、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體B.該圖說明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C.圖中所示的每對等位基因彼此分離時,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D.該個體產生的精子基因型為AB和ab〖答案〗B〖祥解〗據圖分析,甲和乙為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甲和乙均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驹斘觥緼、根據題干信息該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可知,該果蠅為雄果蠅,雄果蠅中一對性染色體形態(tài)大小不同,A錯誤;B、由圖可知,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多個熒光點,說明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多個基因,B正確;C、圖中的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組合,C錯誤;D、正常情況下,該個體產生的精子類型是Ab和aB,D錯誤。故選B。4.下列有關真核細胞中核DNA分子的說法,錯誤的是()A.每個雙鏈DNA分子通常都會含有四種脫氧核苷酸B.DNA分子中絕大多數脫氧核糖都與兩個磷酸分子相連C.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相鄰的A、T堿基以氫鍵連接〖答案〗D〖祥解〗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其中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驹斘觥緼、脫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每個雙鏈DNA分子通常都會含有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腺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四種脫氧核苷酸,A正確;B、鏈狀DNA分子中,只有末端的脫氧核糖只與一個磷酸分子相連,其余的脫氧核糖都與兩個磷酸相連,環(huán)狀DNA分子中所有脫氧核糖都與兩個磷酸基團相連,B正確;C、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C正確;D、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相鄰的A、T堿基以“-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氫鍵連接的是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鏈上的互補堿基,D錯誤。故選D。5.下列關于基因的表達和中心法則的敘述,錯誤的是()A.不能獨立進行“氨基酸→蛋白質”這個過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可能是RNAB.心肌細胞中遺傳信息流動過程可表示為C.原核基因表達時轉錄和翻譯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不分開D.翻譯過程中需要mRNA、tRNA、rRNA三種RNA共同參與〖答案〗B〖祥解〗中心法則:(1)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復制;(2)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后來中心法則又補充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以及從RNA流向DNA兩條途徑?!驹斘觥緼、氨基酸→蛋白質過程是翻譯,不能獨立完成的生物可能是病毒,其遺傳物質可能是RNA,A正確;B、心肌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所以沒有DNA的復制,B錯誤;C、原核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和翻譯都是在細胞質中進行的,可以邊轉錄邊翻譯,C正確;D、翻譯過程中需要tRNA運載氨基酸,mRNA作模板、rRNA組成核糖體,三者都有參與,D正確。故選B。6.“轉座子”是基因組中一段特異的能夠自主復制和移位的DNA序列,這段DNA序列能利用自身編碼的轉座酶將自身序列從原有位置上切除并插入到新的基因組位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物的進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轉座過程涉及磷酸二酯鍵的形成和斷裂B.轉座子的存在增加了生物的遺傳多樣性C.轉座子可以獨立復制,其遺傳一定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D.組成轉座子、擬核的單體均是脫氧核糖核苷酸〖答案〗C〖祥解〗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1)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2)基因重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之間的自由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導入也會引起基因重組。(3)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改變。【詳析】A、轉座子能利用自身編碼的轉座酶將自身序列從原有位置上切除并插入到新的基因組位點,此過程會涉及磷酸二酯鍵的形成和斷裂,A正確;B、轉座子可以引發(fā)可遺傳變異,可遺傳變異可以增加生物的遺傳多樣性,B正確;C、由題意可知,“轉座子”是基因組中一段特異的能夠自主復制和移位的DNA序列,說明其能進行獨立的復制,但其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C錯誤;D、由題意可知轉座子的本質是DNA,此外擬核也是DNA,其單體都是脫氧核苷酸,D正確。故選C。7.基因重組使產生的配子種類多樣化,進而產生基因組合多樣化的子代。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工雜交育種利用了基因重組的原理B.基因重組可以發(fā)生在有性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C.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以發(fā)生基因重組D.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由于基因重組,后代會出現(xiàn)基因型為aa的個體〖答案〗D〖祥解〗基因重組(1)概念: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2)類型:①自由組合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②互換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換而發(fā)生重組。(3)意義:①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②是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對生物的進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驹斘觥緼、人工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A正確;B、在有性生殖細胞形成的過程中發(fā)生基因重組,B正確;C、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可引起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組,C正確;D、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因等位基因分離和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后代會出現(xiàn)基因型為aa的個體,D錯誤。故選D。8.研究表明,果蠅的性別由X染色體數(X)與常染色體組數(A)的比例決定:當X/A≥1時個體為雌性;當X/A≤0.5時個體為雄性;若0.5<X/A<1時個體具有兩性特征。細胞中無X染色體會使胚胎致死,Y染色體對果蠅的性別不起作用,但對雄性的育性有作用。下列相關正確的是()A.可育雄果蠅的染色體組成必為XY,雌果蠅中只有性染色體為XX才可育B.若某雄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為OY,則它能與正常雌果蠅交配產生后代C.性染色體為XXY的果蠅與正常雌果蠅交配,子代性染色體可能異常D.若某果蠅有3個常染色體組并有兩條X染色體,則該果蠅具有兩性特征〖答案〗D〖祥解〗(1)由題意可知,如果有兩條X染色體則為雌性,如果只有一條X染色體則為雄性,由此可知果蠅的性別取決于X染色體的數目;(2)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出現(xiàn)是染色體數目變異的結果?!驹斘觥緼、果蠅的性別由X染色體數(X)與常染色體組數(A)的比例決定,當X/A的值為0.5或更小時,果蠅為雄性,Y染色體決定其育性,性染色體為XY的個體為可育雄果蠅,但性染色體組成為XYY的個體是可育雄性,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個體也是可育雌性,A錯誤;B、無X染色體會胚胎致死,則性染色體組成為OY的胚胎致死,不可能正常發(fā)育,B錯誤;C、性染色體為XXY的果蠅有2條X染色體,但常染色體為兩組(A=2),則X/A的值為2/2=1,其性別為雌性而不是雄性,C錯誤;D、若果蠅有3個常染色體組并有兩條X染色體,則X/A的值為2/3≈0..67,該值介于0.5和1.0之間,故該果蠅具有兩性特征,D正確。故選D。9.育種工作者利用陸地棉、索馬里棉培育出可育棉花,過程如圖。圖中A、D、E表示3個不同的染色體組,每組有13條染色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陸地棉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共形成13個四分體B.F1是三倍體植株,其染色體組的組成為ADEC.F1在減數分裂時易發(fā)生聯(lián)會紊亂,一般不能形成可育配子D.用秋水仙素處理F1代的幼苗,可獲得可育棉花〖答案〗A〖祥解〗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多倍體是指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并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詳析】A、分析題意可知,陸地棉的染色體組組成是AADD,每組有13條染色體,則陸地棉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共形成26個四分體,A錯誤;B、F1是陸地棉(AADD)和索馬里棉(EE)的雜交子代,是三倍體植株,其染色體組的組成為ADE,B正確;C、F1是三倍體,在減數分裂時易發(fā)生聯(lián)會紊亂,一般不能形成可育配子,C正確;D、用秋水仙素處理F1代的幼苗,染色體數目加倍,可獲得可育棉花,D正確。故選A。10.脊髓灰質炎病毒是一種單股正鏈RNA病毒,下圖是該病毒在細胞內增殖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①中的+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都能決定一個氨基酸B.過程②與過程③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有差異C.酶X是RNA聚合酶,其合成和發(fā)揮作用的場所是細胞核D.+RNA復制產生1個子代+RNA的過程,消耗的嘌呤堿基數等于嘧啶堿基數〖答案〗D〖祥解〗(1)分析題圖:①表示翻譯過程,②③表示RNA復制過程。(2)通過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叫作轉錄;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作翻譯。(3)科學家克里克首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guī)律,并于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則: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對中心法則作出了補充:少數生物(如一些RNA病毒)的遺傳信息可以從RNA流向RNA以及從RNA流向DNA。在遺傳信息的流動過程中,DNA、RNA是信息的載體,蛋白質是信息的表達產物,而ATP為信息的流動提供能量,可見,生命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驹斘觥緼、過程①中的+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若是終止密碼子,則不能決定一個氨基酸,因為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A錯誤;B、過程②、過程③均為RNA的復制,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一致,B錯誤;C、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形成,酶X是RNA聚合酶,其化學本質為蛋白質,其合成場所是核糖體,C錯誤;D、+RNA復制產生子代+RNA的過程,必須先復制為-RNA,然后再復制為+RNA,所以消耗的原料為合成互補的兩條RNA鏈的核糖核苷酸,因此消耗的嘌呤堿基數等于嘧啶堿基數,D正確。故選D。11.“中心法則”反映了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其中某過程的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催化該過程的酶為RNA聚合酶 B.a鏈上任意3個堿基組成一個密碼子C.b鏈的脫氧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 D.該過程中遺傳信息從DNA向RNA傳遞〖答案〗C〖祥解〗分析題圖,該過程以RNA為模板合成DNA單鏈,為逆轉錄過程?!驹斘觥緼、圖示為逆轉錄過程,催化該過程的酶為逆轉錄酶,A錯誤;B、a(RNA)鏈上能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堿基,組成一個密碼子,B錯誤;C、b為單鏈DNA,相鄰的兩個脫氧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C正確;D、該過程為逆轉錄,遺傳信息從RNA向DNA傳遞,D錯誤。故選C。12.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A.a表示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標志C.c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huán)境協(xié)同進化D.d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離〖答案〗C〖祥解〗據圖分析: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b表示生殖隔離;c表示新物種形成,d表示地理隔離,據此分析作答?!驹斘觥緼、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A錯誤;B、b表示生殖隔離,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錯誤;C、b生殖隔離意味著新物種的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huán)境協(xié)同進化,C正確;D、d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D錯誤。故選C。13.下列關于人體組織液的敘述,錯誤的是()A.血漿中的葡萄糖可以通過組織液進入骨骼肌細胞B.肝細胞呼吸代謝產生的CO2可以進入組織液中C.組織液中的O2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組織細胞中D.運動時,丙酮酸在內環(huán)境中轉化成的乳酸會使肌肉酸痛〖答案〗D〖祥解〗內環(huán)境又稱為細胞外液,主要包括組織液、淋巴和血漿,是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也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驹斘觥緼、骨骼肌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是組織液,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進入血漿,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輸至肌肉組織,通過組織液進入骨骼肌細胞,A正確;B、肝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是組織液,肝細胞呼吸代謝產生的CO2通過自由擴散穿過細胞膜進入組織液,B正確;C、組織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是組織液,組織液中的O2通過自由擴散直接進入組織細胞被消耗利用,C正確;D、丙酮酸轉化為乳酸是細胞無氧呼吸第二階段,發(fā)生于細胞質基質,不會在內環(huán)境中發(fā)生,D錯誤。故選D。14.如圖是某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虛線內為神經中樞),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興奮傳遞的方向是④③②①B.刺激該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傳出神經,可使效應器產生相同的反射活動C.刺激圖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D.當圖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損傷時,人體能產生感覺〖答案〗B〖祥解〗圖中①是效應器,②是傳出神經,③是傳入神經,④是感受器;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構成;興奮在反射弧上單向傳遞,興奮在突觸處產生電信號到化學信號再到電信號的轉變。【詳析】A、在圖示反射弧中,有神經節(jié)的為傳入神經,即③為傳入神經,②為傳出神經,④為感受器,①為效應器,因此,興奮的傳遞方向為④③②①,A正確;B、刺激傳出神經也會引起效應器反應,但這種反應不屬于反射,因為此過程未經過完整的反射弧,B錯誤;C、反射活動離不開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活動,C正確;D、當④受到刺激時,興奮能傳到神經中樞,從而使人體產生感覺,D正確。故選B。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4題,每題3分,共計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15.下圖為一只果蠅兩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朱紅眼基因cn、白眼基因w不是一對等位基因B.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現(xiàn)在細胞的同一極C.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cn和v可能發(fā)生互換D.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現(xiàn)在細胞的同一極〖答案〗ABD〖祥解〗圖中所示一條常染色體上有朱紅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兩種基因;X染色體上有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兩種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此題中的朱紅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不屬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詳析】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朱紅眼基因cn位于常染色體上、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體上,二者為非同源染色體,不屬于等位基因,A正確;B、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會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圖中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是兩條非同源染色體,很可能組合在一起移向細胞同一級,其上的基因cn、cl、v、w也就出現(xiàn)在細胞的同一極,B正確;C、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可能發(fā)生染色體互換,圖中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屬于非同源染色體,不會發(fā)生互換,C錯誤;D、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則圖中的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可能移向同一極,進入同一個細胞中,當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時,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兩條新的染色體,基因cn、cl、v、w可出現(xiàn)在細胞的同一極,D正確。故選ABD。16.次黃嘌呤(Ⅰ)是一種稀有堿基,常作為反密碼子的第1個堿基,可與密碼子的第3個堿基A或U或C配對,這種現(xiàn)象稱為密碼子的擺動性。已知AUC是異亮氨酸的一種密碼子。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和攜帶氨基酸的tRNA種類都是62種B.密碼子的擺動性表現(xiàn)在密碼子第1位堿基可與多種堿基配對C.密碼子的擺動性增加了反密碼子與密碼子識別的靈活性D.含有反密碼子GAU和IAU的tRNA,都能攜帶異亮氨酸進入核糖體合成多肽鏈〖答案〗A〖祥解〗反密碼子是tRNA一端的三個堿基,密碼子是mRNA中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堿基。根據題意可知,次黃嘌呤(I)常作為反密碼子的第1個堿基,與密碼子的第3個堿基A或U或C配對,因此密碼子與反密碼子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驹斘觥緼、作為反密碼子的第1個堿基,與密碼子的第3個堿基A或U或C配對配對,因此密碼子與反密碼子并不是一一對應的,tRNA的種類應少于62種,A錯誤;B、密碼子的擺動性表現(xiàn)在反密碼子的第1個堿基可與密碼子的多種堿基配對,B正確;C、密碼子的擺動性增加了反密碼子與密碼子識別的靈活性,提高了容錯率,C正確;D、次黃嘌呤(I)作為反密碼子的第1個堿基,可與密碼子的第3個堿基C配對,含有反密碼子GAU和IAU的tRNA,均能識別異亮氨酸的密碼子AUC,都能攜帶異亮氨酸進入核糖體合成多肽鏈,D正確。故選A。17.如圖表示某雄性個體(基因型為AaBb,基因所在的位置如圖1所示)產生的4個精細胞中染色體以及基因的分布情況,圖中字母表示相關基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甲形成過程中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B.乙產生的原因是減數第二次分裂間期基因A完成了復制C.丙的產生是染色體發(fā)生了互換,導致非等位基因組合D.丁的產生可能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答案〗BC〖祥解〗可遺傳變異的類型: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蛑亟M是指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之間的自由組合。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驹斘觥緼、甲為正常的精細胞,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屬于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確;B、乙中多了一條含A的染色體,可能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后,染色單體形成的染色體未分離造成的,減數第二次分裂間期不會發(fā)生基因復制,B錯誤;C、丙細胞中含a的染色體上出現(xiàn)了非等位基因b,而b基因一開始位于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的,說明發(fā)生了染色體的易位,導致非等位基因組合,C錯誤;D、丁細胞中基因a或b可能由親本細胞中原本含有的a或b基因復制產生,也可能是親本細胞在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由A或B基因突變產生,D正確。故選BC。18.下列有關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B.腦神經和脊神經中均有支配內臟器官的神經C.外周神經系統(tǒng)不含有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D.自主神經系統(tǒng)由交感神經組成〖答案〗CD〖祥解〗人體神經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fā)出的神經組成的,其中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tǒng)?!驹斘觥緼、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等,A正確;B、腦神經和脊神經的一部分神經分布到心肌、腺體、內臟器官等處,支配各種內臟器官的活動,如心跳、胃肌運動、膽囊收縮等,B正確;C、外周神經系統(tǒng)含有感覺神經(傳入神經)和運動神經(傳出神經),C錯誤;D、自主神經系統(tǒng)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組成,D錯誤。故選CD。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60分,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共計45分。19.蜜蜂無性染色體;雌蜂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2n=32),可通過正常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fā)育而成,雄蜂通過假減數分裂產生精子。圖甲表示雄蜂形成精子的過程,圖乙曲線中A→G段為雌蜂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核DNA含量的變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甲分析,雄蜂的1個精原細胞最終可產生________個精子,1個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其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_________(“會”或“不會”)發(fā)生染色體復制。(2)一只雌蜂與一只雄蜂交配產生數量足夠多子代,子代雌蜂基因型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子代雄蜂基因型為AbD、Abd、aBD、aBd,這對蜜蜂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_(♂),親代雌蜂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有________種(不考慮互換)。(3)圖乙中,C→D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________條,E→F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________條。據圖及題干信息推測,G→K段可能代表________(“雄蜂”或“雌蜂”)的________分裂?!即鸢浮剑?)①.1②.0③.會(2)①.AaBbDd②.abd③.4##四(3)①.32②.16或32③.雄蜂④.有絲分裂〖祥解〗蜜蜂分為蜂王、工蜂和雄蜂,其中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體,都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食用王漿的天數;兩者都屬于雌性(含有2個染色體組),但是蜂王可以產生卵細胞,而工蜂不育(可以產生王漿)。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來的,屬于單倍體(含有1個染色體組),可以通過進行“假減數分裂“產生精子?!驹斘觥浚?)據圖甲分析,雄蜂的1個精原細胞可產生1個精子,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來的,因此,雄蜂體內不含有同源染色體,即1個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0對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會發(fā)生染色體復制。(2)一只雌蜂與一只雄蜂交配所產子代的基因型為:雌蜂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雄蜂是AbD、Abd、aBD、aBd。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成的,因此雄蜂的基因型就代表了母本雌蜂產生的配子類型,由于母本雌蜂產生的配子種類為AbD、Abd、aBD、aBd,據此可推測母本雌蜂的基因型為AaBbDd(其中A和b、a和B連鎖),從子代雌蜂的基因型中去掉卵細胞的基因型可知親代雄蜂提供的精子基因型為abd,因此,這對蜜蜂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Dd(♀)和abd(♂),親代雌蜂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有4種,即子代雄蜂的基因型。(3)圖乙曲線中A→G段為雌蜂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核DNA含量的變化,由于雌蜂含有的染色體數目為2n=32,但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增加和核DNA數目的增加是不同步的,且減數分裂過程中著絲粒分裂發(fā)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圖中C→D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32條,E→F段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該過程中有著絲粒分裂過程,因此該時段中染色體數目為16或32條。圖中G→K段表示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16條,分裂后依然為16條,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來的,因此該階段可能代表雄蜂的第一次卵裂(有絲分裂)。20.微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廣泛存在的一類重要的基因表達調控因子。下圖表示線蟲細胞中微RNA(lin-4)調控基因lin-14表達的相關作用機制。請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A為_____,此過程需要_____酶,以______作原料。①通過_____進入細胞質。(2)過程B中核糖體移動的方向是_____(填字母:A.從左到右B.從右到左)。該過程由少量①就可以短時間內合成大量的蛋白質,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終形成的②③上氨基酸序列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與過程B相比,過程A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__________.(4)由圖可知,徼RNA調控基因lin-14表達的機制是:RISC-miRNA復合物與_________結合,從而抑制__________過程。研究表明,線蟲體內不同微RNA僅出現(xiàn)在不同的組織中,說明微RNA基因的表達具有____性?!即鸢浮剑?)①.轉錄②.RNA聚合③.核糖核苷酸④.核孔(2)①.B②.一個mRNA分子結合多個核糖體③.相同(3)T-A(4)①.lin-14mRNA②.翻譯(或B)③.選擇〖祥解〗(1)分析題干和題圖可知,圖中A是轉錄過程,B是翻譯過程。①是轉錄形成的mRNA,作為翻譯的模板;②和③都是翻譯形成的肽鏈。lin-4調控基因lin-14表達的機制是RISC-miRNA復合物抑制翻譯過程。(2)轉錄:主要在細胞核內,以DNA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3)翻譯:在細胞質中,以信使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詳析】(1)圖中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稱為轉錄;轉錄過程中需要RNA聚合酶,該酶在轉錄過程中起到解旋、識別并結合啟動子以及連接相鄰核糖核苷酸間的磷酸二酯鍵的作用;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四種核糖核苷酸,因此轉錄的模板為核糖核苷酸;圖中①為轉錄產物mRNA,屬于生物大分子,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2)多聚核糖體中,長的肽鏈先開始翻譯,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為短肽鏈→長肽鏈,因此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的方向是從右往左,故選B;翻譯過程一個mRNA分子可結合多個核糖體,短時間內合成多條肽鏈,所以可以由少量①mRNA就可以短時間內合成大量的蛋白質;因為翻譯的模板是相同的mRNA,則形成的②③多肽鏈上的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3)轉錄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其中沒有胸腺嘧啶,特有的堿基為尿嘧啶,因此轉錄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為A-U、T-A、C-G、G-C,而翻譯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為A-U、U-A、C-G、G-C,則過程A轉錄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T-A。(4)分析題圖可知,lin-4調控基因形成RISC-miRNA復合物與lin-14基因轉錄產物lin-14mRNA結合,使核糖體無法在lin-14mRNA上移動,從而抑制翻譯過程而調控基因的表達;線蟲體內不同微RNA僅局限出現(xiàn)在不同的組織中,說明微RNA基因僅在部分細胞中表達,該基因的表達具有選擇性。21.大麥是高度自交植物,配制雜種相當困難。育種工作者采用染色體誘變的方法培育獲得三體品系。該品系的一對染色體上有緊密連鎖(不發(fā)生交叉互換)的兩個基因,一個是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產生花粉,另一個是黃色基因(r),控制種皮的顏色。這兩個基因的顯性等位基因Ms能形成正常花粉,R控制茶褐色種皮。帶有這兩個顯性基因的染色體片段易位連接到另一染色體片段上,形成一條額外染色體,其它染色體正常,成為三體,該品系的自交后代可分離出兩種植株,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大麥的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是7對,育成的新品系三體大麥體細胞染色體為__________條。該三體的細胞在減數分裂時至少可形成_________個正常的四分體。這種變異類型屬于__________。(2)三體大麥減數分裂時,其它染色體都能正常配對,唯有這條額外的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機分向一極,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正常。形成的花粉中,有額外染色體的花粉無受粉能力。三體大麥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兩極染色體數目之比為__________,減數分裂結束后可產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3)三體大麥自花授粉后,雄性不育個體和雄性可育個體所對應的種皮顏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理論上二者的比例為____________。(4)若該三體植株自交,所結的黃色種子占80%,且發(fā)育成的植株均為雄性不育,其余為茶褐色種子,發(fā)育成的植株可育。該結果說明三體植株產生的含有7條染色體和含有8條染色體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5)與傳統(tǒng)雜交育種方法比較,此育種方法采用不育系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即鸢浮剑?)①.15②.7③.染色體變異(2)①.7:8(或8:7)②.MsmsRr和msr(3)①.黃色和茶褐色②.1:1(4)①.4:1②.異常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丟失(或含有異常染色體的雌配子活力差)(5)不用進行人工去雄,降低勞動成本〖祥解〗根據題意,該植株的基因型為MsmsmsRrr,這條額外的染色體不能正常配對,在分裂過程中隨機移向細胞一極,則產生的配子為msr和MsmsRr,其中,msr的配子是正常的雄配子,MsmsRr的雄配子是異常的,不能和雌配子結合,兩種雌配子的種類為msr和MsmsRr,則受精卵為msmsrr和MsmsmsRrr,表現(xiàn)型為黃色雄性不育和茶褐色雄性可育?!驹斘觥浚?)根據題意,育成的新品系三體大麥體細胞中染色體比正常個體體細胞額外多一條,因此三體的細胞在減數分裂時至少可形成7個正常的四分體,育成的新品系三體大麥體細胞染色體為15條。這種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變異。(2)根據題意,正常大麥的體細胞染色體是7對,三體大麥減數分裂時,若其他染色體都能正常配對,唯有這條額外的染色體,在后期隨機分向一極,兩極染色體數比為7:8;Ms與ms都處于同一極,又由于ms、r兩極均有,而Ms、R僅一極有,所以配子基因型為MsmsRr和msr。(3)根據題意,該三體大麥的基因型為MsmsmsRrr,能產生2種類型的雌配子msr和MsmsRr,1種類型的雄配子msr,因此該三體大麥自花授粉,子代黃色種皮msmsrr的種子和茶褐色種皮MsmsmsRrr的種子的理論比值為=1:1。(4)根據題意,該植株的基因型為MsmsmsRrr(Ms與R在同一條染色體上,且染色體較短),較短的染色體不能正常配對,在分裂過程中隨機移向細胞一極,故產生的配子為msr和MsmsRr,其中,msr的配子是正常的配子,MsmsRr的配子是異常的,不能和雌配子結合,則雄性個體產生的配子只有msr能與雌配子結合,兩種雌配子的種類為msr和MsmsRr,則受精卵為msmsrr和MsmsmsRrr表現(xiàn)型為黃色雄性不育和茶褐色可育。由于80%為黃色雄性不育,其余為茶褐色可育,因此,說明母本產生的配子msr占80%(含正常染色體數目,即7條),配子MsmsRr占20%(含8條染色體),故含有7條染色體和含有8條染色體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4:1。原因可能是異常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丟失。(5)由于種皮顏色不同,可采用機選方式分開,方便實用,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在生產中采用不育系配制雜種的目的是對母本不用進行去雄環(huán)節(jié),方便雜交,降低勞動成本。22.下圖是科學家利用果蠅所做的進化實驗,兩組實驗僅喂養(yǎng)的食物不同,其他環(huán)境條件一致。請回答下列問題。(1)第一期時,甲箱和乙箱中的果蠅雖然屬于同一品系,但由于______而形成兩個______。(2)經過八代或更長的時間后,兩箱中的果蠅體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請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觀點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解釋:兩箱果蠅會出現(xiàn)不同的______,且由于食物差異形成的______方向不同。一段時間后,兩箱果蠅的______形成很大差異,導致兩個群體的體色出現(xiàn)很大差異。(3)再混養(yǎng)時,果蠅的交配擇偶出現(xiàn)了同體色選擇偏好。若不同體色的果蠅已不能交配,則甲、乙品系果蠅之間的差異可能體現(xiàn)的是______多樣性;若不同體色的果蠅______,則甲、乙品系果蠅之間的差異體現(xiàn)的是基因多樣性。(4)下表是甲、乙兩箱中果蠅11號染色體上部分等位基因[B/b、T(T1、T2)/t、E/e]的顯性基因頻率統(tǒng)計的數據。世代甲箱乙箱果蠅BT1E果蠅BT2E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第四代35089%15%64.8%28597%8%65.5%第七代50067%52%65.2%42096%66%65.8%第十代56061%89%65%43095%93%65%甲、乙兩箱中果蠅的______基因的基因頻率保持基本穩(wěn)定,第十代時,甲箱中基因型為Ee的果蠅出現(xiàn)的頻率是______。(5)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在某個時間點統(tǒng)計乙箱中XAXA個體占42%、XAXa個體占6%、XaXa個體占2%,XAY個體占45%、XaY個體占5%,則該種群的a基因頻率為______?!即鸢浮剑?)①.地理隔離②.種群(2)①.變異②.自然選擇③.基因頻率##基因庫(3)①.物種②.能相互交配產生可育后代(4)①.E②.45.5%(5)10%〖祥解〗分析題圖和題意可知,將同一種群的果蠅分到兩個箱中,喂不同的食物,使兩個箱的果蠅朝不同方向進化。【詳析】(1)種群是生活在一定區(qū)域內的同種是生物個體的總和,一開始,甲箱和乙箱果蠅雖然同屬于一個物種,但是生活在不同區(qū)域內,存在地理隔離,因此分屬于兩個種群。(2)由于兩箱分養(yǎng)造成地理隔離,不同種群間而不能進行基因交流,當兩箱中果蠅發(fā)生不同的變異后,由于食物的差異造成的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導致基因頻率向不同方向變化,基因庫差異較大,形成兩個群體體色的很大差異。(3)經過八代或更長時間之后再混養(yǎng)時,果蠅出現(xiàn)了嚴重的同體色交配偏好,說明兩品系果蠅之間可能存在生殖隔離,不能自由地進行基因交流,原來的同種生物就進化成兩個不同的物種,即增加了物種的多樣性。若不同體色的果蠅仍能相互交配產生可育后代,則甲、乙品系果蠅仍屬于同一物種,兩者之間的差異體現(xiàn)的是基因多樣性。(4)根據表格可知,兩個箱子中E的基因頻率基本不變,基本維持在65%左右。由于第十代時甲箱中E的基因頻率為65%,所以e的基因頻率為35%,故Ee的基因型頻率為2×65%×35%=45.5%。(5)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在某個時間點統(tǒng)計乙箱中XAXA個體占42%、XAXa個體占6%、XaXa個體占2%,XAY個體占45%、XaY個體占5%,可將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所占的百分比具體為整數進行計算,假設該種群共有100個個體,則XAXA有42個、XAXa個體有6個、XaXa有2個,XAY個體有45個、XaY個體有5個,則該種群的a基因頻率為(6+2×2+5)÷(42×2+6×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陳皮市場運營格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鋁合金金屬型鑄件行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及發(fā)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重卡汽車市場發(fā)展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酒精制造行業(yè)運營現(xiàn)狀及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觀光船游覽市場發(fā)展狀況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營銷服務行業(yè)市場競爭狀況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米爾貝肟市場運營現(xiàn)狀及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解鋅行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與發(fā)展建議分析報告
- 酒店精裝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策劃方案
- 教科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最新)
- 碎石運輸合同標準范文
- 餐飲店長競聘報告PPT課件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閱讀)教案
- 輪崗培養(yǎng)計劃表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研說稿
- 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課件資料
- 可編輯模板中國風春節(jié)喜慶信紙精選
- 小學生幽默搞笑相聲臺詞
- A4方格紙-無需排版直接打印完美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