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太湖高級中學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以下為一幅歷史地圖(局部)。判斷該圖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是A."星星之火,已經燎原" B."到敵人后方去"C."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 D."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2.中國疆域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下列地區(qū)最早納入中國版圖的是A.西域 B. C.西藏 D.東北3.在敘利亞古城帕爾米拉的古墓中發(fā)現大量絹、綺、錦等絲織品。綺的組織結構在漢代普遍存在,其中一塊綺的花紋圖案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對鳥紋綺十分相似,此外還出土了織有漢字銘文“萌”的絲錦。這說明A.世界各地的絲織技術都來源于中國B.漢代東西方之間存在密切交流C.絲綢之路推動了漢代紡織技術革新D.經濟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進程4.1979年7月中國頒布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80年代又出臺了《涉外經濟合同法》、《外資企業(yè)法》等相關法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根據入世承諾在五年內清理和修改了2000多種法律法規(guī)。上述舉措A.保障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持續(xù)性發(fā)展B.主要是為了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C.說明中國已經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D.鞏固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地位5.魯班以竹木為材料,制作了一只能在天上飛翔三天三夜的木鳥,特地向墨子炫耀。未料墨子不以為然,且道:“普通匠人取一塊三寸的木頭,片刻之內就能削出能負五十石重的車銷。會飛的木鳥華而不實,在社會功用上甚至比不得簡單的車軸銷子?!蹦舆@種對技藝的路徑取舍A.不利于能工巧匠拓展技藝想象空間 B.體現了古人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匠心C.促進古代科技在世界確立優(yōu)勢地位 D.限制了古代科技成就的應用與推廣6.史料記載,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宮收到奏章1160件,共計3291件政務?!笆鼊諈布酥饕砸簧斫y御天下,不可無輔臣”。于是A.立左右丞相輔佐全國政務 B.建中朝參與軍國要務C.設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 D.由議政大臣會議共議7.革命派與維新派的根本區(qū)別是:()A.對西方列強的態(tài)度 B.是否平均地權C.政體變革的目標 D.是否議會制度8.《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評論說: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利用了他個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機敏逐漸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懷疑共產主義的領導人的敵對情緒”。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方針是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求同存異”C.“另起爐灶”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9.18世紀,“英國陶瓷之父”喬賽亞韋奇伍德積極為他的工廠裝備最新的技術,第--臺引擎旋床是以他在伯明翰的鑄造廠里看到的機器為原型,然后按照陶器生產的特殊需要改制而成的;1782年安裝了一臺蒸汽發(fā)動機,它由國內著名的博爾頓一一瓦特鑄造廠生產,韋奇伍德用它碾碎燧石并為陶器拋光。由此可見,工業(yè)革命A.造就了大量如陶瓷之父般的人才B.需要各行各業(yè)入員的支持和協作C.一個部門能決定多個部門的前程D.對蒸汽發(fā)動機發(fā)展依賴非常嚴重10.唐朝宰相議事的場所:A.政事堂 B.南書房 C.軍機處 D.文淵閣11.1953年我國對糧食統購統銷模式制度化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2004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重點提及運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針,兩年后,廢除了兩千多年的農業(yè)稅。上述政策發(fā)生轉變的主要目的是A.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 B.增強國有企業(yè)經濟活力C.優(yōu)先發(fā)展我國的重工業(yè) D.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12.下面為山東省陵縣農民增收統計表年份合作社戶數比單干時收入增加的戶數與單干時收入相等的戶數比單干時收入減少的戶數10%11%—20%21%—30%30%以上小計195217840012321953272527052151906814195422194014465492271623616180195535987187185544942484874240據此可知,當時該地A.農村經濟中出現了平均主義傾向B.農民的生產收入得到了普遍增長C.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基本完成D.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激發(fā)了農村活力13.山東常被稱為“齊魯之邦”這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有關,但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下列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魯國的歷史更為悠久B.受宗法制正統觀念影響C.因孔子收到歷代推崇D.由分封等級體系決定14.有學者指出,“在以農為主的中國經濟中,有誰能不從事體力勞動而又有足夠的閑暇來做(科舉方面的)文字練習呢?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谑亲x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痹搶W者意在說明,古代中國A.社會階層的流動受制于經濟基礎 B.地主階級完全壟斷了仕途C.科舉制度削弱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D.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15.下表是西周初年主要諸侯國的簡況,它說明分封制實質上重視的是A.血緣關系 B.姓氏關系 C.地域關系 D.官僚關系16.有學者認為,經過明治維新后,日本從一個封建的東方農業(yè)國轉變?yōu)樯钍芪鞣矫饔绊懙墓I(yè)化國家,但并未完全實現“脫亞入歐”的目標。其主要的歷史依據是A.實行義務兵役制并同時組建常備軍B.重建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C.推行小學義務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D.引進西方技術設備和現代產業(yè)制度17.美國憲法某修正案規(guī)定:“凡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合眾國并受其管轄的人,均為合眾國的和他們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實施限制合眾國公民的特權或豁免權的任何法律?!迸c這則修正案有直接聯系的是:A.獨立戰(zhàn)爭 B.南北戰(zhàn)爭 C.羅斯福新政 D.組建北約18.下列是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的年代標尺,其中④處的建立者是A.趙匡胤 B.朱元璋 C.皇太極 D.忽必烈19.張治中將軍在一次歡送毛澤東的晚宴上致辭:“大部分的意見我們已經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團結、統一,在蔣主席領導下徹底實行三民主義?!痹撏硌绲谋尘白钣锌赡苁茿.國共兩黨達成第一次合作 B.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C.國共雙方達成《雙十協定》 D.國民黨全面進攻取得成效20.秦漢時期負責社會基層征稅和調解糾紛的是A.縣令 B.三老 C.嗇夫 D.里長21.有學者認為,牛耕出現在商代而非春秋時期。依據有:殷墟婦好墓一件玉雕臥牛的兩個鼻孔間有小孔相通,與穿系牛繩有關;動物考古學研究表明,殷墟遺址出土黃牛掌骨和趾骨上有因勞役而造成的病變現象;殷墟甲骨文中“物”字應釋為“犁”,為牛耕之會意等。該結論A.表明考古發(fā)現最具說服力 B.缺乏可靠的證據不足為信C.違背商代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D.大膽創(chuàng)新但尚需小心求證22.下表顯示的是國家統計局調查的關于“國家計劃”成分在經濟中的比重的數據。表中數據的變化說明,我國年份國家計劃安排工業(yè)產值占工業(yè)總產值的比率實行指令性工業(yè)品產值占工業(yè)總產值的比率由國家管理人體物商品占工業(yè)總產值的比率1978年81.3%95.7%97.2%1998年7.6%6.1%8.3%A.經濟體制調整得以完成 B.資源逐漸轉由市場配置C.國有企業(yè)負擔有所減輕 D.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23.如圖為1975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的優(yōu)秀作品《支農列車到山村》。該作品A.說明了經濟形式全面好轉 B.以政治思想宣傳作為主題C.反映了國家工業(yè)化的發(fā)展 D.表明當時文藝方針已轉變24.吠陀經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羅門;彼之雙臂,生剎帝利;彼之雙腿,生吠舍;彼之雙足,生首陀羅”據此可見,婆羅門宣稱種性是A.佛祖安排 B.國王指令 C.神靈旨意 D.人民意愿25.“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國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的這句話說明國際關系中A.國家利益是各國政策的出發(fā)點和終極目的B.共同利益者或成朋友,利益沖突者或為敵人C.“朋友”和“敵人”會因利益的變化而轉化D.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26.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高呼“個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擺脫“神學”的束縛,人可以達到一切他想達到的目的;到啟蒙運動時期,在理性的指導下,人們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自由被認定為是一種自然權利,是天賦人權。由此可見A.啟蒙運動強調對社會權利的追求B.天賦人權的思想由來已久C.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精神”開始出現D.自由是要求擺脫“神學”的束縛27.1964年10月17日,蘇聯《真理報》發(fā)表文章指出,當前:“裙帶關系,草率的結論,魯莽冒失的、脫離實際的決定和行動,吹牛皮說大話,根本不顧科學和實際經驗已經研究出來的結論,凡此種種都和列寧式的黨格格不入?!边@一論斷A.肅清了列寧新經濟政策的歷史影響 B.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東縛C.為勃列日涅夫的政策調整做了鋪墊 D.改變了蘇聯農業(yè)的落后面貌28.明清時期在不少地區(qū)出現永佃制,即地主出賣土地之后,仍由舊的佃戶耕種交租,不改變耕種權,而佃農有退佃、轉租或者典賣佃權的自由。當土地被佃農轉租時,直接生產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繳納大租,又要向佃權所有者繳納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初步分離 B.地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強化C.賦稅征收種類由簡單轉向復雜 D.土地兼并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29.古代中國的官衙機構,官職名號各有淵源。“刺史”有“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之意,“行省”以“行中書省”得名,巡撫則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從名稱來源看,“行省”是A.皇帝的秘書機構B.朝廷的朝貢藩屬C.地方的自治機構D.中央的派出機構30.羅馬法規(guī)定:“任何官員對羅馬人加以死刑、鞭笞、罰款等處罰時,該公民有權上訴,要求人民裁判。在上訴期間,人民投票表決之前,官員不得對之施加懲處?!边@種規(guī)定()A.阻礙了司法實踐順利開展 B.體現出羅馬法的嚴酷C.有利于防范官員擅權害民 D.使公民范圍逐漸擴大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劉徽(約225—約295)魏晉時期著名平民數學家,代表作《九章算術注》、《海島算經》。劉徽創(chuàng)造了“割圓術”這一重要方法,在推理圓面積的過程中,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化曲為直”的極限學說;在體積計算上提出了“出入相補”的數學理論。劉徽還對整勾股數進行了描述,在論證勾股定理的同時,對勾股數進行了公式證明。另外,劉徽還求證了開方的計算方法,并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正確定義,闡述了方程組的解題方法。與此同時,劉徽還闡述了分數的定義,并引入正負分數的概念,給出了無理數的相關定義。劉徽還將圓的周長與面積進行了代數運算,最終得到3.14的圓周率,這也是后人所說的“徽率”。因其在算術,幾何,代數等方面都有杰出貢獻,被世人譽為“中國數學史上的牛頓”?!钋锷秳⒒铡毒耪滤阈g注》中的數學思想及其歷史貢獻》(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徽的數學成就。(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劉徽能夠取得偉大數學成就的原因。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二戰(zhàn)爆發(fā)。1940年6月法國敗亡。1940年9月,德國、意大利、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奈約》,其主要內容有:“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認為世界一切國家各據有應有的空間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決定在致力于大東亞以及歐洲各區(qū)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為在各該區(qū)域建立并維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進有關人民的共同繁榮與福利?!痹摋l約的簽訂標志著德意日三國由原來的反共政治集團正式轉變?yōu)檎?、經濟、軍事集團,開始了全面對外侵略及合作。1940年10月德國法西斯從西線和其他地區(qū)向德蘇邊境調集軍隊,希特勒簽發(fā)了巴巴羅薩對蘇作戰(zhàn)計劃,進而發(fā)動了對蘇聯的全面進攻。日本法西斯抓住時機在遠東地區(qū)采取行動,迫不及待地把稱霸遠東及太平洋的愿望變成現實。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二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模?!幾源藓槔兜乱馊胀藯l約對世界戰(zhàn)略格局的影響》(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德、意、日三國簽署同盟條約的目的及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的影響。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國工業(yè)革命開始時是一個落后的農業(yè)國,沒有采取圈地運動來發(fā)展資本主義農業(yè),而是采取了向西部開拓疆土、實行移民墾殖的“美國道路”。1862年林肯政府的“宅地法”大約使六十萬戶農戶無償得到了八千萬英畝的土地,農莊總數由1860年的二百萬個増加到1900年的五百七十三萬七千個。為了改變落后面目,美國通過政府資助、農業(yè)教育和農業(yè)展覽等方式,掀起改草農具的熱潮。南北戰(zhàn)爭后,又開展科學種田、改良土壤、引進良種、使用化肥、防治病蟲害,并發(fā)明了蒸汽動力拖拉機在內的各種農業(yè)機械。開初,一個勞動力生產的農產品僅夠糊口,1860年提高到能滿足4.5人的需要,到1900年就能滿足7.67人的需要,人均糧食產量約二千斤左右。——據戴志先《十九世紀的美國工業(yè)革命》材料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顯著地激發(fā)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但由于農戶與市場間缺乏有效的聯結機制,經常出現農產品“買難賣難“,農產品價格波動劇烈影響了農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一些商品經濟較為發(fā)達地區(qū)的貿易企業(yè)、加工企業(yè)率先與產業(yè)鏈上游的農戶聯合起來,將農業(yè)生產、工業(yè)加工、市場銷售整合在同一個經濟聯合體中。1993年,山東濰坊市正式提出“農業(yè)產業(yè)化”這一概念。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把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作為推進農業(yè)現代化的重要途徑”。2011年,全國各類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組織數量超過28萬,帶動種植業(yè)生產基地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比重約60%,帶動農戶數量占全部農戶數量的40%以上。農業(yè)產業(yè)化的發(fā)展地域已從沿海擴展到了中西部地區(qū),由養(yǎng)殖業(yè)擴展到了種植業(yè)、林果業(yè)、水產業(yè)等?!獡菡裼睢吨袊r業(yè)產業(yè)化組織模式優(yōu)化研究一基于比較制度分析視角》(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世紀美國農業(yè)取得大發(fā)展的原因。(2)據材料二概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成因。(3)綜合上述材料與問題,指出“農業(yè)現代化”的歷史經驗。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據圖示內容可知反映的是人民軍隊向河北、山西、山東等地進發(fā),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與該圖相符的應該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共軍隊“到敵人后方去”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故選B;A反映的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人民軍隊活動范圍在南方,排除A;人民軍隊的進軍路線和“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時期的形勢不符,排除C;D項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軍隊的進軍路線應該是從北到南,排除。故選B。2、A【解析】
西漢朝廷在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護府,標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答案為A;元朝在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晚于對西域管轄,B錯誤;元朝對西藏地區(qū)行使行政管理權,晚于對西域管轄,C錯誤;明朝設立奴兒干都司管轄東北,晚于對西域管轄,D錯誤。3、B【解析】
本題考查漢代時期中西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材料中反映在敘利亞古城帕爾米拉的古墓中發(fā)現“一塊綺的花紋圖案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對鳥紋綺十分相似,還出土了織有漢字銘‘萌’的絲錦",說明在當時中西方之間通過絲綢之路有著比較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故B項正確;“世界各地的絲織技術都來源于中國”說法過于絕對,故A項錯誤;材料中并未反映“絲綢之路推動了漢代絲織技術革新”,故B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經濟交流與民族融合的關系,故D項錯誤。4、A【解析】
材料涉及的時間是1979開始到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的時間內,通過頒布一系列法律加強與外國的聯系,并且通過立法的形式加入世貿組織,以及承諾清理和修改多種法律法規(guī),主要是為了保障中國對外開放的持續(xù)性發(fā)展,故選A;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1992年提出的,與材料商70、80年代的法律不符,B錯誤;材料無法證明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排除C;材料體現的是涉外經濟,即國家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并存,故D與題意不符,排除。5、A【解析】
材料中墨子拿車銷與飛鳥做對比,車銷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制作簡單,他卻認為“車銷”比“飛鳥”更有價值,這其實就是告訴人們,不要想入非非,飛鳥能飛起來(但沒實際用處)又能怎么樣呢!因此,務實便是墨子對技藝路徑的取舍,但過分強調務實,甚至批評一些“華而不實”的發(fā)明,不利于人們想象力的拓展,A項正確;車銷制作體現不出追求完美,B項排除;墨子的態(tài)度并沒有促進古代科技發(fā)展的作用,C項排除:墨子強調實用,D項排除。故選A。6、C【解析】
1384年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期,根據材料中政務繁多的情形,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故C項正確;A項是秦朝時期設立;B是漢代設立中朝,以應對三公九卿組成的外朝;D是清朝時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從材料1384年時間可以判斷是明朝初期。結合明朝初期政治可知答案。7、C【解析】
革命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二者的根本區(qū)別是政體變革的目標不同,故選C;革命派與維新派都反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排除A;維新派沒有涉及土地制度,排除B;革命派與維新派都主張實行議會制度,排除D。8、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亞非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求同存異”的方針打消了對中國和共產主義持有敵對情緒的有些領導人的顧慮,這符合“周恩來利用了他個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機敏逐漸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懷疑共產主義的領導人的敵對情緒”的信息,故B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與緬甸會談時提出的,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項錯誤;“另起爐灶”指的是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屈辱的外交關系,故C項錯誤;“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指的是清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周恩來利用了他個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機敏逐漸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懷疑共產主義的領導人的敵對情緒”,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這是萬隆會議上的“求同存異”方針。【詳解】9、B【解析】
喬賽亞韋奇伍德第--臺引擎旋床是改造而來,蒸汽機是國內著名的博爾頓一一瓦特鑄造廠生產,由此可見,工業(yè)革命需要各行各業(yè)支持和協作,選項B正確;選項A與題無關,排除;材料反映了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而非前者決定后者,排除C;蒸汽機使用之前,第韋奇伍德的工廠就已經生產,由此證明選項D錯誤。10、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唐朝宰相議事的場所是政事堂,故選A;南書房是清朝康熙時設立的,軍機處是清代雍正時設置的,文淵閣是明朝、清朝藏書的地方,均不符題意,BCD錯誤。11、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農業(yè)由計劃經濟到“多予、少取、放活”,乃至廢除農業(yè)稅的轉變,其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村和農業(yè)經濟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業(yè)發(fā)展,進而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故A正確;材料信息不涉及國有企業(yè)和重工業(yè),故BC錯誤;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不是主要目的,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錯誤。12、D【解析】
材料表明農民加入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后的收入總體上增加較為明顯。由此可知,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激發(fā)了農民生產積極性。D正確;A項材料未體現,排除;B項當時存在著比單干時收入相等和減少的農戶,“普遍增長”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排除。故選D。13、B【解析】根據題干和結合所學可知,西周的時候,為了鞏固對遼闊疆域的統治,實行了分封制,分封功臣、宗室子弟及先代貴族的后代到各地做諸侯,以達到“封邦建國,以藩屏周”的目的;其中,齊為功臣姜尚的封地,魯為宗室的封地,受傳統宗法制的影響,山東稱魯而不稱齊,B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齊魯的歷史都源于西周分封制,排除。C項說法錯誤,稱“魯”是受宗法制的影響,排除。題干強調的是宗法制正統觀念影響,而不是由分封制等級體系決定,排除D。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選B。14、A【解析】
依據材料“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谑亲x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來看,古代中國的經濟基礎制約了社會階層的流動。A正確;完全壟斷的說法過于絕對,B排除;科舉制相對于九品中正制來說,加強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排除;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過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排除。故選A。15、A【解析】
依據表格中“同姓”分封占據主導地位,說明西周初年的分封以血緣關系為主,故A正確;姓氏關系不符合材料中分封制主題的信息,排除B;地域關系是郡縣制劃分的依據,排除C;分封制不是官僚政治,排除D。故選A。16、B【解析】1868年,日本開始了以學習西方為目的明治維新,發(fā)展資本主義。經過明治維新,日本資本主義得到發(fā)展,建立了近代軍隊和近代教育體制,但在政治方面,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根據1889年憲法,天皇享有大權,地主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政權在日本建立起來了,這與西方普遍的民主政體截然不同,故選B;ACD無法明顯體現與西方文明的不同,不能反映“未完全實現‘脫亞入歐’的目標”,排除。17、B【解析】
據材料可以看出這則修正案與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有直接聯系,內戰(zhàn)消滅了奴隸制,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掃清了道路。故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凡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合眾國并受其管轄的人,均為合眾國的和他們居住州的公民”,故B項正確;獨立戰(zhàn)爭是還沒有制定憲法,給沒有憲法修正案,A錯誤;CD與材料沒有直接關系,排除。【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修正案的背景.南北戰(zhàn)爭摧毀了奴隸制,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但較好的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fā)展掃清了道路,并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18、C【解析】
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建國號大清,故C符合題意;960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故A不符合題意;1368年,朱元璋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故B不符合題意;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9、C【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體現的是國共雙方達成了和平建國的方針,這主要和《雙十協定》的簽訂有關,故C選項正確;國共兩黨達成第一次合作時期蔣介石尚未出任國民政府主席,故A選項錯誤;此時抗日戰(zhàn)爭以結束,處于解放戰(zhàn)爭前夕,故B、D選項錯誤。20、C【解析】
根據所學秦朝“鄉(xiāng)置嗇夫,職掌聽訟、收取賦稅”,可知嗇夫是秦漢基層社會中負責征稅和調解糾紛的群體,C正確;縣令不直接負責基層社會,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長負責戶口賦役,不負責調節(jié)糾紛,排除D。21、D【解析】
學者用婦好墓玉雕和動物考古學研究結果等論證“牛耕出現在商代而非春秋時期”,甲骨文中“”物”應改為“犁”等,這一結論與公認的觀點不同,是歷史學研究中的大膽創(chuàng)新,但仍需小心求證,D項正確;學者用考古研究質疑原有的史學結論,不是在論證“考古發(fā)現最具說服力”,A項錯誤;學者用玉雕和動物考古研究論證其觀點,不能說其缺乏證據,B項錯誤;商代已經將牛作為農用動力的結論,并沒有違背商代生產力發(fā)展水平,C項錯誤。22、B【解析】
從1978年和1998年的數據看,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越來越少了,說明資源逐漸由國家計劃轉由市場配置,故答案為B項。1992年我國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21世紀初基本建立,排除A項;C、D兩項從表格中不能體現,均排除。23、C【解析】
《支農列車到山村》中描繪的國家為農村建設提供了各種機械和物資,反映了國家工業(yè)化的發(fā)展,故選C項;1975年處于“文革”時期,國家經濟形勢并未“全面”好轉,A項錯誤;圖片中沒有鮮明地政治口號和標語,B項錯誤;文藝方針的轉變是在十一屆三中以后,D項錯誤。24、C【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婆羅門認為種姓是根據“太初之世”的“原人”演化而來的,說明種姓體現了神靈的旨意,故選C項;佛祖是佛教的神祇,佛教的出現晚于種姓制度的出現,排除A項;印度的國王屬于剎帝利,所以種姓制度不可能根據國王指令,排除B項;種姓制度不符合人民意愿,故排除D項。25、A【解析】
國家利益是各國政策的出發(fā)點和終極目的,故A正確;共同的利益有時候也會成為敵人,排除B;材料不是說明“朋友”和“敵人”會因利益的變化而轉化,排除C;D項與材料中“國家利益”的出發(fā)點不符合,排除D。故選A。26、A【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啟蒙運動時期,“人文精神”的內涵由對人個體自由的追求轉向對人社會權利的追求,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并非材料強調的內容,排除;人文精神開始出現于古希臘,C選項錯誤;D選項并未全面表述自由的含義,排除。故選A。27、C【解析】
當前“魯莽冒失的、脫離實際的決定和行動”顯然是指責赫魯曉夫的改革不切實際,是為勃列日涅夫改革做鋪墊,C項正確;材料內容與新經濟政策無關,A項錯誤;BD兩項表述均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C。28、A【解析】
據材料“……當土地被佃農轉租時,直接生產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繳納大租,又要向佃權所有者繳納小租”可知,體現了明清時期土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初步分離,即永佃制反映的是土地的經營權,而土地所有者收大租,佃權所有者收小租,A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地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強化”及“賦稅征收種類”,而是強調“永佃制”的實行辦法,B、C與題意不符;據所學可知,土地兼并問題貫穿于封建社會的始終,D說法絕對化。29、D【解析】
本題考查元朝行省制度。依據材料可知,“行省”以“行中書省”得名,結合所學可知,“行省”字面的意思是行動的中書省,是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機構,即中央的派出機構,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行省”是地方管理機構,不是皇帝的秘書機構;B選項錯誤,“行省”是元朝的地方管理機構,不是朝廷的朝貢藩屬;C選項錯誤,“行省”是中書省在地方上的派出機構,加強了中央集權,不是地方自治機構。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30、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這體現的是羅馬法對官員權力的限制,有利于防范官員擅權害民,因此C選項正確;該限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公民的利益,并未阻礙司法實踐的開展,A選項錯誤;材料并未強調羅馬法的殘酷,B選項錯誤;該規(guī)定與公民范圍的變化無關,D選項錯誤。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成就:創(chuàng)造“割圓術”方法;創(chuàng)立極限學說;提出“出入相補”數學理論;勾股數進行了公式證明;提出“方程”的正確定義;引入分數概念,給出了無理數的相關定義;“徽率”。(2)原因:熱愛數學,勤學思考;古代中國以農立國,農業(yè)發(fā)達(經濟基礎為小農經濟);魏晉玄學思潮的影響;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仕途無望;歷史上的數學成就奠定基礎。【解析】
(1)成就:依據材料“創(chuàng)造了割圓術這一重要方法,在推理圓面積的過程中,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化曲為直的極限學說”來看,他創(chuàng)造“割圓術”方法和化曲為直的極限學說;依據材料“提出了出入相補的數學理論”來看,他提出“出入相補”數學理論;依據材料“在論證勾股定理的同時,對勾股數進行了公式證明”來看他對勾股數進行了公式證明;依據材料“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正確定義”來看,他提出“方程”的正確定義;依據材料“還闡述了分數的定義,并引入正負分數的概念,給出了無理數的相關定義”來看,他還引入分數概念,給出了無理數的相關定義;依據材料“還將圓的周長與面積進行了代數運算,最終得到3.14的圓周率,這也是后人所說的徽率”來看,他還得出的徽率。(2)原因:依據材料并結合劉徽生活的社會背景以及古代數學成就來看,劉徽個人熱愛數學,勤學思考,而且古代中國以農立國,農業(yè)發(fā)達,魏晉玄學思潮的影響,又因為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仕途無望,因此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合同范本 工傷
- 代理鉆床銷售企業(yè)合同范本
- 京東商城合同范本
- 人事中介合同范本
- 保險合作合同范本
- 前公司勞務合同范本
- 募資合同范本
- 2024年普洱市瀾滄縣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宿遷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信息工程師招聘筆試真題
- (完整)PEP人教版小學生英語單詞四年級上冊卡片(可直接打印)
- 面神經疾病課件
-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的課件
- 三年級下冊小學科學活動手冊答案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
- 班、團、隊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數學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 橋面結構現澆部分施工方案
- 開網店全部流程PPT課件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 古詩詞三首》教學課件PPT小學優(yōu)秀公開課
- 模具數控加工技術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