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育學理論基礎知識點_第1頁
20xx教育學理論基礎知識點_第2頁
20xx教育學理論基礎知識點_第3頁
20xx教育學理論基礎知識點_第4頁
20xx教育學理論基礎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xx教育學理論基礎知識點20xx教育學理論根底學問點

1、教育學是探究教育現象、提醒教育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

2、我國春秋末年的《學記》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比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早約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學不躐等、不陵節(jié)而施(表達了按部就班的教學原那么);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映了啟發(fā)性教學原那么);教學相長(表達了老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tǒng)一的教學規(guī)律)。

3、捷克夸美紐斯1632年的《大教學論》是近代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他提出了班級授課制。

4、美國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強調兒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學的方法,開創(chuàng)了現代教育派。

5、蘇聯贊可夫的《教學與開展》把學生的一般開展作為教學的啟程點與歸屬。

6、美國布魯納的《教育過程》的主要思想是構造主義和發(fā)覺法的教學方法。

7、蘇聯蘇霍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其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和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

8、教育的概念:廣義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個方面;狹義指學校教育;偏義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會屬性有:永恒性、歷史性、相對獨立性。

10、我國封建社會學校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其貫穿了儒家思想。

11、遺傳素養(yǎng)對人的身心開展不起確定作用,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開展起著確定性作用。但環(huán)境確定論又是錯誤的,因為人承受環(huán)境影響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踴躍的能動的實踐過程。

12、我國平凡中學的雙重任務是:造就各行各業(yè)的勞動后備力氣;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

13、我國全面開展教育的組成局部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

14、雙基是指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根底學問和根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務之一是開展學生的智力,包括視察力、想象力、思維力、記憶力和留意力,其中思維實力是確定性的因素。

16、體育的根本任務是增加學生體質。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見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務:(1)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的學問與實力;(2)造就學生表現美和締造美的實力;(3)造就學生的心靈美和行為美。

19、勞動技術教育的任務:(1)造就學生的勞動觀點,養(yǎng)成正確的勞動看法和習慣;(2)教育學生初步駕馭一些根本生產學問和勞動技能。

20、義務教育是依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需承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需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義務教育是一種強制性教育。

21、老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22、教書育人是老師的根本任務。

23、老師勞動的特點:(1)困難性、締造性;(2)時間上的連續(xù)性、空間的廣延性;(3)長期性、間接性;(4)主體性、示范性。

24、老師的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學問素養(yǎng)、實力素養(yǎng)。

25、學生是教育的客體、是自我教育和開展的主體、是開展中的人。

26、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是:(1)尊師愛生;(2)民主同等;(3)教學相長。從根本上說,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取決于老師的教育水平。

27、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駕馭社會經歷的雙邊活動。

28、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教學恒久具有教育性。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工作心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支配的原那么。

29、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反應和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學中老師起主導,學生是主體。老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包辦代替。

30、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學校造就將來人才的藍圖。

31、編寫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應遵循的原那么:思想性和科學性統(tǒng)一;理論聯系實際;穩(wěn)定性和時代性結合:系統(tǒng)性和可承受性結合。

32、學問不等同于智力,駕馭學問的多少并不能標記智力開展的水平。教學過程中要把駕馭學問和開展智力結合起來,只重視實力造就的形式教育論(英國洛克)和只重視學問傳授的實質教育論(英國斯賓塞)都是錯誤的。

33、赫爾巴特提出了傳授學問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34、教學過程的根本階段:(1)激發(fā)學習動機;(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這是中心環(huán)節(jié);(4)穩(wěn)固學問;(5)運用學問,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學原那么:(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那么;(2)理論聯系實際的原那么;(3)直觀性原那么:(4)啟發(fā)性原那么;(5)循環(huán)漸進原那么;(6)穩(wěn)固性原那么;(7)因材施教原那么。

36、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思想是啟發(fā)式和注入式。我們應當提倡啟發(fā)式,反對注入式。

37、教學的根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

38、常用的教學方法:(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①講授法;②談話法;③探討法;④讀書指導法。(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①演示法;②參觀法。(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①練習法;②試驗法:⑧實習作業(yè)法;④實踐活動法。(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發(fā)覺法。(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①觀賞教學法;②情境教學法。

39、教學工作的根本環(huán)節(jié):(1)備課;(2)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3)課外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4)課外輔導;(5)學業(yè)成果的檢查與評定。

40、一節(jié)好課的根本要求:(1)教學目的明確。(2)內容正確。突出重點,難點,抓住關鍵。(3)構造合理。上課有高度打算性、組織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當。(5)語言藝術。(6)板書有序。(7)看法沉著自如。

42、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造就提高的過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否的關鍵,也是衡量一個人思想品德水平凹凸的主要標記。德行過程是沿著知、情、意、行的依次開展的,但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可以作為品德造就的開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造就提高過程,老師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

43、活動與交往是形成學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根底。

44、德育原那么:社會主義方向性原那么;從學生實際啟程的原那么;知行統(tǒng)一的原那么;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那么;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那么;依靠踴躍因素,克制消極因素的原那么;敬重信任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那么;教育影響的相同性和連貫性原那么。

45、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理論: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那么。

46、德育的途徑:思想政治課是特殊的重要途徑,其它各科教學是最經常、最根本途徑。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