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8章第3節(jié)《摩擦力》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1/13/wKhkFma04CqANk9yAAHOBYA8aO8943.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8章第3節(jié)《摩擦力》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1/13/wKhkFma04CqANk9yAAHOBYA8aO89432.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8章第3節(jié)《摩擦力》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1/13/wKhkFma04CqANk9yAAHOBYA8aO89433.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8章第3節(jié)《摩擦力》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1/13/wKhkFma04CqANk9yAAHOBYA8aO89434.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8章第3節(jié)《摩擦力》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1/13/wKhkFma04CqANk9yAAHOBYA8aO894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摩擦力》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為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8章第3節(jié)《摩擦力》。教材內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等。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2.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積極探究的科學精神。三、教學難點與重點重點: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難點: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四、教具與學具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實驗器材(木塊、斜面、毛巾、滑輪等)。學具:筆記本、筆。五、教學過程1.實踐情景引入: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摩擦現(xiàn)象,如走路、寫字等,引發(fā)學生對摩擦力的興趣。2.知識講解:通過多媒體課件,介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結合實驗,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3.例題講解:講解摩擦力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如斜面上的物體、自行車剎車等。4.隨堂練習:讓學生結合實例,判斷摩擦力的方向,并提出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7.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摩擦現(xiàn)象,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六、板書設計摩擦力1.概念:物體間相互阻礙相對運動的力。2.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a.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b.增大壓力;c.變滾動為滑動。4.減小摩擦力的方法:a.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b.減小壓力;c.變滑動為滾動;d.使接觸面彼此分離(如加潤滑油)。七、作業(yè)設計1.判斷題:a.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b.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c.摩擦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2.選擇題:a.下列哪種情況,摩擦力會增大?A.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B.接觸面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C.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都無關;3.應用題:小明騎自行車上坡時,為了防止滑下,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增大摩擦力?(提示:考慮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滾動與滑動等因素。)答案:1.a.錯b.對c.對2.Aa.鞋底刻上花紋,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b.用力捏剎車把手,增大壓力;c.把自行車輪子換成防滑輪,變滾動為滑動。八、課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課后反思:拓展延伸:讓學生調查生活中摩擦力的應用,如汽車剎車、自行車輪胎等,了解摩擦力在工業(yè)、交通等領域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責任感。重點和難點解析一、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一點學生容易理解。但是,在實際問題中,物體的運動方向可能并不直觀,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出摩擦力的方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可以結合實驗進行講解。例如,讓學生觀察木塊在斜面上下滑時的摩擦力方向,或者讓學生用手摩擦毛巾,感受摩擦力的方向。通過這些實驗,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并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正確判斷摩擦力的方向。二、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教學中的另一個重點和難點。學生需要理解,增大和減小摩擦力不僅僅是改變摩擦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例如,鞋底刻上花紋,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2)增大壓力:通過增大壓力,可以增大摩擦力。例如,用力捏剎車把手,增大壓力,從而增大摩擦力。(3)變滾動為滑動:通過變滾動為滑動,可以增大摩擦力。例如,把自行車輪子換成防滑輪,變滾動為滑動,從而增大摩擦力。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1)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減小摩擦力。例如,定期給自行車鏈條上油,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減小摩擦力。(2)減小壓力:通過減小壓力,可以減小摩擦力。例如,輕輕放下物體,減小壓力,從而減小摩擦力。(3)變滑動為滾動:通過變滑動為滾動,可以減小摩擦力。例如,使用軸承,變滑動為滾動,從而減小摩擦力。(4)使接觸面彼此分離(如加潤滑油):通過使接觸面彼此分離,可以減小摩擦力。例如,給機器的軸承加潤滑油,使接觸面彼此分離,從而減小摩擦力。本節(jié)課程教學技巧和竅門一、語言語調1.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如“摩擦力就像兩個人相互拉扯,誰也離不開誰?!眮韼椭鷮W生理解抽象的摩擦力概念。2.在講解重點和難點時,語調要緩慢、清晰,以引起學生的注意。3.適時使用幽默,如將摩擦力比作“戀人的擁抱”,使課堂氣氛輕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時間分配1.合理分配課堂時間,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講解和討論。2.在實驗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觀察和操作,確保他們能夠充分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影響因素。3.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堂提問和解答,以及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和解釋。三、課堂提問1.采用開放式提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如“你們在生活中還遇到過哪些摩擦現(xiàn)象?”2.通過遞進式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摩擦力為什么會阻礙物體的運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3.關注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引導學生糾正錯誤觀念。四、情景導入1.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導入,如“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在走路時不容易滑倒?”2.通過實驗導入,如讓學生觀察木塊在斜面上下滑的情況,引發(fā)學生對摩擦力的好奇心。3.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摩擦力的應用場景,如汽車剎車、自行車輪胎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五、教學互動1.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驗。2.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和探究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3.適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知識體系。六、板書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工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硬件知識產權授權與保密合同
- 健身房整裝清包合同樣本
- 風力發(fā)電葉片運輸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門套定制與建筑節(jié)能改造合同
- 港口物流居間合同委托書
- 電子設備采購合同
- 法院判決離婚協(xié)議書
- 醫(yī)療器械外包合同
- 設備維護管理作業(yè)指導書
- 2024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作文700字
- 武漢市江夏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卷【帶答案】-109
- 學校物業(yè)服務合同范本專業(yè)版
- GB/T 43921-2024無損檢測超聲檢測全矩陣采集/全聚焦技術(FMC/TFM)
- SL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
- 部編版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2024年02月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2024年公開招考專業(yè)技能崗位文職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肺栓塞的護理課件
-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二)》大單元集體備課整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