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同步練習(xí)題(全冊含答案)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同步練習(xí)題(全冊含答案)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同步練習(xí)題(全冊含答案)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同步練習(xí)題(全冊含答案)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同步練習(xí)題(全冊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練習(xí)題(全冊,帶答案)

1社戲

第一課時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行輩

歸\23

.7..

(4)易水()(5)第藻()(6)瘴潺()

2.根據(jù)拼音填漢字。

(1)(jue)蚯蚓(2)(xu)叨

(3)欺(wu)(4)(ddi)慢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詞語是()

我們年紀都相仿,—論起行輩來,—至少是叔子,有幾個還是太公,

因為他們合村都同姓,是本家。―我們是朋友,—偶而吵鬧起來,打了

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他

們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識字。

A.可……卻……因為……如果……而

B.但...卻....然而...即使...而

C.但……卻……然而……即使……可

D.可...但...由于....因此...而

4.下列語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玉樹地震發(fā)生后,戰(zhàn)士們冒著因余震而房屋隨時垮塌,再次進入廢墟,搜尋幸

存者。

B.進入初中,同學(xué)們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和學(xué)習(xí)成績都有所提高。

C.自從他加入學(xué)校足球隊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認真刻苦地訓(xùn)練。

D.剛走到門口,就聞到從房內(nèi)飄出來的一股龍井茶的清香。

5.全文寫了七個故事情節(jié):A.趙莊看社戲;B.夜航去看社戲途中;C.看社戲前的

波折;D.看社戲歸航偷豆;E.六一公公送豆;F.釣蝦放牛的鄉(xiāng)間生活;G.隨母

親歸省小住平橋村。

根據(jù)下面的提示思考:

(1)情節(jié)順序是o

(2)詳寫的是。

(3)略寫的是。

6.看戲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來是如何解決的?為什么這樣寫?

7.你是怎樣看待“偷豆”這一情節(jié)的?

8.課文結(jié)尾寫道:“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你對這個結(jié)尾應(yīng)該怎樣理解?

9.有這樣一則笑話:一天,一個窮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窮,不想留他,

但又不好開口。恰好這時下起雨來,主人便在紙上寫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

留”這樣一句話,沒有加標(biāo)點。窮秀才看后,拿起筆給這句話加上標(biāo)點。主人一

看,只好留下他了。這句話主客二人是怎樣加的標(biāo)點?

主: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第二課時

閱讀課文第10—1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問題。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語段的主要內(nèi)容。

2.選段開頭一句說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

大”。這句話運用的修辭手法是;從描寫方式上看,屬于,

寫出了的心情。

3.第11自然安段中的“跑”字與第10自然段的哪個詞相呼應(yīng)?這兩個詞都寫

出了什么樣的情形?

4.這段文字行文縝密,前后多處照應(yīng)。請將文段中相應(yīng)的句子填寫在相應(yīng)的表

格中。

前文交代的句子后文相照應(yīng)的句子

A.那聲音大概是橫笛

或者也許是漁火B(yǎng).

C.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

5.選文中的景物描寫調(diào)動了“我”的多種感官,請把相關(guān)語句摘抄在下面。

a.視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聽覺:

c.嗅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觸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揣摩人物心理:下列語句分別體現(xiàn)了“我”去看戲途中的什么心情?請分別用

一個詞語概括。

(1)“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2)“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p>

(3)“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7.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它用簡潔的語言及時記錄我們閱讀時的思考與

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賞語言、寫理解、談感悟、作評價等。請任選一個角度,對

下面摘錄的兩則內(nèi)容進行批注。

摘錄內(nèi)容(1)批注(1)

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

候,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

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

摘錄內(nèi)容(2)批注(2)

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

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

去了。

8.《社戲》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寫法。如“那航船,就像

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船行的速

度之快;“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彩起來”,通過老漁父的喝

彩從側(cè)面突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

請以“周五放學(xué)回家,路上真高興”為情景,寫一段話,注意運用正側(cè)面描

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

9.當(dāng)今社會,一方面是網(wǎng)絡(luò)用語大行其道,逐漸成為大眾化的流行語卜如“神

馬都是浮云”“hold住”“傷不起”“有木有”等;另一方面,2017年高考明確規(guī)

定不能使用網(wǎng)絡(luò)語言。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請說說你的看法。要求觀點明確、

道理充分,條理清晰,60字左右。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1)xlng(2)hang(3)cuan(4)fu(5)yiin(6)chan

2.(1)掘(2)絮(3)侮(4)怠

3.B

4.D

5.(1)情節(jié)順序是G、F、C、B、A、D、E(2)詳寫的是A、B、C、D(3)略

寫的是E、F、G

6.看社戲前確實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時叫不到船,母親不準“我”和別人一同

去,又怕外祖母擔(dān)心等,還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掃興。然而,這些“困難”

又逐一地被小伙伴們解決了:首先解決了船的問題,接著又擺三條理由:一是船

大;二是“我”不亂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還用寫包票的話作了保證,讓

外祖母放心,實現(xiàn)了“我”去看社戲的愿望。這樣敘寫既突出了雙喜等小伙伴的

友愛、聰慧的品德,同時也顯得文筆曲折,文意跌巖。

7.“偷”中凝結(jié)著小朋友們誠懇待客的熱情;“偷”中跳動著小朋友們純潔無私

的心;“偷”中反映小朋友們周到細致、天真淳樸的天性。偷豆情節(jié),不僅展示

了小伙伴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而且為下文六一公公送豆埋下了伏筆。

8.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

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

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xiàn)對人生理想境

界的渴望和追求。

9.主: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第二課時

1.去趙莊看社戲途中“我”的見聞和感受。

2.夸張;心理描寫,寫出了“我”因看社戲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后內(nèi)心無比歡喜輕快

的心情。

3.“跑”與“飛”相呼應(yīng),寫出了船行速度快的情形。

4.A.似乎聽到歌吹了B.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C.漸望見依稀的趙莊

5.a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依稀的趙莊;幾點火。b似乎

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c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

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d(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6.(1)急切(2)陶醉(3)驚喜

7.(1)表現(xiàn)小伙伴們駕船熟練敏捷的技巧、勤勞能干的性格和去看社戲時的愉

快的心情。(2)這個比喻符合當(dāng)時舟中觀夜景的實際情形:因山勢起伏,船行疾

速,山色淡黑,群山極像“踴躍”的、“鐵”青的巨獸的脊背,同時也寫出了船

速之快,看戲心切。

8.示例:一路上,三五成群的同學(xué)都背著書包,提著手包,談笑風(fēng)生、其樂融融。

我和同伴一起牽著手在路上跑呀!跳呀!如出籠之鵠,無拘無束的一路狂奔。小

路兩旁,青青的麥苗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此起彼伏,像一層層涌動的綠浪;湛藍的

天空白云飄蕩,幾只小鳥自由飛翔……面對此情此景,我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欣

喜,放聲高唱:“我在遙望,月亮之上……”激情澎湃的歌聲在空中久久回蕩,

我這富有磁性的聲音使得“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他們紛紛向我投來“贊

賞”,甚至有些異樣的目光。

9.示例一:我贊成使用網(wǎng)絡(luò)用語。網(wǎng)絡(luò)用語來自于生活,新穎、時尚。寫作時

適當(dāng)借鑒,.顯得更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同學(xué)之間用網(wǎng)絡(luò)用語交流更親切,也

更能體現(xiàn)我們青少年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嘗試的風(fēng)格。示例二:我認為應(yīng)該規(guī)范使用

漢語。漢語歷經(jīng)幾千年,不僅是中國的文字,更是我們中國的文化。新時代的學(xué)

生,是文化的傳人,更應(yīng)該主動學(xué)習(xí)并使用規(guī)范語言。我贊成高考不能使用網(wǎng)絡(luò)

語言。(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即可)

2回延安

1.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

⑴杜甫川唱來柳林領(lǐng)笑()()

⑵米酒油像木炭火()

⑶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⑷羊羊羔吃奶眼望著媽()

2.《回延安》體裁是,采用陜北民歌的形式創(chuàng)作;作者是我國當(dāng)代著

名詩人、劇作家。

3.下列各句按照詩句的感情,劃分節(jié)奏和標(biāo)注的著重號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心以呀/要要/這么/厲害地/跳

B.雙手/塔牢/寶塔山

C.千聲萬聲/吁映/你

D.十年來/革命/大發(fā)展

4.寫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辭手法。

⑴千聲萬聲呼喊你()

⑵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

⑶雙手摟定寶塔山()

⑷母親延安就在這里()

閱讀課文第五部分,完成問題。

楊家?guī)X的紅旗啊高高地飄,

革命萬里起高潮!

寶塔山下留腳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門!

棗園的燈光照人心,

延河滾滾喊“前進”!

赤衛(wèi)軍,青年團,紅領(lǐng)巾,

走著咱英雄幾輩輩人……

社會主義路上大踏步走,

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

身長翅膀吧腳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親!

5.這一部分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用簡單的語言概括。

6.節(jié)選部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并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

7.“棗園的燈光照人心”指的是什么?

8.詩中寫道:“楊家?guī)X的紅旗啊高高地飄,革命萬里起高潮!寶塔山下留腳印,毛主席

登上了天安門!”由此可以讀出哪些內(nèi)容?

參考答案

1.⑴pii⑵ni6⑶m6i(4)gao

2.詩歌(抒情詩)信天游賀敬之

3.C

4.⑴夸張⑵擬人⑶夸張⑷比喻

5.歌頌延安輝煌的革命歷史,展望美好的未來。

6.擬人:“延河滾滾喊‘前進‘!"夸張:“身長翅膀吧腳生云”。

7.毛主席在棗園手書巨著,他的光輝思想似明燈照亮人們前進的方向。

8.可以看出中國革命的進程,從楊家?guī)X到天安門,中國革命逐漸走向高潮,最后實現(xiàn)了

全國解放的革命目標(biāo)。

3安塞腰鼓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驟雨()事然()考絆()燒削()

hui()暗嘆為觀zhi()jia()然而止

2.結(jié)合語境解釋下面加點的的詞語。

①一群羊嶙嶙的后生。

②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O

③碰撞在遺落了一切耳卷的觀眾的心上。

3.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體會用詞的妙處。

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地搏擊著,()地搏

擊著。它()著你,()著你,()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

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于那農(nóng)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

那()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zhèn)グ蹴绲哪芰浚?/p>

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安塞腰鼓的?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一群發(fā)騰騰的后生。

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

哩溜溜的南風(fēng)吹動了高粱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

他們的神情沉穩(wěn)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cè)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

響過。

但是:

看!——

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

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fēng)一樣,

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

是強健的風(fēng)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安塞腰鼓!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使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

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fēng)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那么一

股勁!

好一個安塞腰鼓!

(1)“一群茂騰騰的后生”用這幾個字組成短句作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

用?

(2)為什么先寫南風(fēng)吹動了高粱葉子和他們的衣衫,接著又寫他們沉穩(wěn)而安

靜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⑶“但是:看!一一單獨成段,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4)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1.zhoumojizhu6晦止戛

2.①本義茂盛,此處為“生氣勃勃”之意。②鼓聲的力量震撼著陽光,間

接寫出了聲響的強大。③將聲響寫出形狀,更有力地表現(xiàn)了鼓聲的頑強生命力。

3.疾速大起大落震撼燒灼威逼鮮明驚異消化

4.文章寫了安靜的腰鼓、隆隆的腰鼓、寂靜的腰鼓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5.(1)突出后生茂騰騰的形象,將他們的形象鮮明地推出舞臺,具有吸引人,

震撼人的力量。(2)動靜相襯,更襯托出后生的颯爽英姿,人和鼓的沉穩(wěn)正是為

下文的火爆場面蓄勢。(3)單獨成段是要引人注意,強調(diào)人和鼓由靜而動的轉(zhuǎn)變。

(4)比喻和排比,突出腰鼓驟響時的聲、形、光彩和力量。

4燈籠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假定是暖融融()的春xido(),西宮南內(nèi)有人在趁了燈光調(diào)綠嘴鸚鵡,也有

人在秋千索下hudn()步尋一脈幽惜(),意味應(yīng)是深長的。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進士第的官銜燈該還有吧,垂舜歌期的朱門卻早已褪色了。

垂珠簾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宮燈,還沒見過;總該有拳學(xué)/蘇的裝飾吧。

翠羽流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標(biāo)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

A.《泰州晚報》刊登文章,解答如何申報“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市長獎”?

B.家來睡,不是還將一掛小燈懸在床頭嗎?夢都隨了蠟火開花。

C.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D.不是夜飯吃完,燈籠還在院子里亮著嗎?那種熙熙然庭院的靜穆,是一輩子思慕著

的。

4.文中寫道:“如同黑漆大門上過年貼丹紅春聯(lián)一樣。”春聯(lián)是傳統(tǒng)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語

言形式,講究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語也可以成為春聯(lián),如:雪中送炭

一錦上添花,井然有序一雜亂無章。你也對一對。

(1)山清水秀一()

(2)粗茶淡飯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最壯是塞外點兵,吹角連營,夜深星闌時候,將軍在挑燈看劍,那燈籠上你不希望寫的

幾個斗方大字是霍騾姚,是漢將李廣,是唐朝裴公嗎?雪夜入蔡,與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故

事是同日月一樣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聽,正蕭蕭班馬鳴也,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

5.這段文字是緊扣哪個字來寫的?

6.你能默寫出本段文字化用的詩詞嗎?

7.“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中“馬前卒”的比喻義是什么?

8.本段文字體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精神?

參考答案

1.rong宵緩qiao

2.(1)懸掛、裝飾有連串珠玉寶石,形容宅第的奢華。(2)指宮燈上的各種裝飾物。

翠羽,翠鳥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飾物。

3.A

4.示例:(1)花好月圓(花紅柳綠、月明風(fēng)清等)(2)山珍海味(山肴野藏、玉盤

珍像等)

5.壯

6.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7.比喻愿意為英雄前驅(qū),做勇于獻身的戰(zhàn)士。

8.本段體現(xiàn)出作者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擔(dān)當(dāng)精神。

5大自然的語言

第一課時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①差異②差遣

③差勁④參差

⑤連翹⑥翹起

2.根據(jù)下列句子的意思,分別寫出相應(yīng)的詞語。

①消失了聲音,藏起了形跡()

②不情愿又沒有辦法()

③難做的事情居然能做到,值得寶貴()

④衰敗的野草無邊無際與天空相連()

3.給下面的詞各配一個同義詞、一個反義詞。

①炎熱()()②靈敏()()

③歸來()()④容易()()

4.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問題。

①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

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p>

能將“趕快種谷子”后面的句號改成分號嗎?為什么?

②此外,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jù)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

錄,拿1741年至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種喬

木抽青和開花日期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說,春天提前9

天。

“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

5.填空。

這篇課文把無比豐富的()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從具體、生動的

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了()的()和()。

第二課時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各題。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

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zhuǎn)入炎熱的夏季,

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fēng)

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xiàn)一

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fēng)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復(fù)始。

1.本段描寫自然現(xiàn)象的順序是。

2.將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所表示的意義寫在句后的括號里。

①各種花次第開放()

學(xué)生不要亂花錢()

花言巧語迷惑人()

爺爺?shù)难墼缁耍ǎ?/p>

②到了秋天,果實成熟()

這條路,小王最熟了()

俗話說:熟能生巧()

他養(yǎng)成深思熟慮的習(xí)慣()

③年年如是,周而復(fù)始()

是毒草就必須進行批判()

要學(xué)會明辨是非()

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候()

3.本段描寫各種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是為了說明什么?

4.課文中說,“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想一想,

本段中有沒有“大自然的語言”?試舉例說明。

5.文中“年年如是”的“是”為指示代詞,請說明它指代的內(nèi)容。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①chd②chdi③chd④cl⑤qido⑥qido

2.①銷聲匿跡②無可奈何③難能可貴④衰草連天

3.①酷熱寒冷②敏銳遲鈍

③回來離開④簡便困難

4.①不能。因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鳥是動物,兩種不同類型的物

候現(xiàn)象不宜合在一個句子里說。再則,前一句說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說的是

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兩句句型也不相同。

②前者指1741年到1750年10年間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后者

指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

5.物候現(xiàn)象物候景象物候現(xiàn)象特征成因意義

第二課時

1.時間順序

2.①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費用來迷惑人的模糊迷亂

②長成知道得清楚熟練程度深

③這樣是(判斷詞)正確正是

3.說明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xiàn)象。

4.有;例如燕子歸來。

5.本段前面的內(nèi)容。

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第一課時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遺hdi()骨8@()zhe()皺追sii()

難蟾(蛛隕(

2.解釋詞語

劫難:追溯:

天衣無縫:致密:

3.“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4.“大陸漂移”使恐龍遍布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5.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nèi)容是什么?

6.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分析。

第二課時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注音寫漢字:

遺hdi()褶皺()天衣無fGng()

2.詞語解釋:

褶皺:__________

3.賞析語言下列句子。

(1)下面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里的補充說明文字,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它的作

用:

“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

多么天衣無縫?!?/p>

(2)分析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如:”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p>

又如:“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dāng)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

也隨之一起運動?!?/p>

4.修改下面的病句。

(1)目前,我國各方面人才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還不能滿足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

(2)從大量的事實中告訴我們,環(huán)境災(zāi)難是沒有國界的。

5.下列關(guān)于“板塊構(gòu)造”理論說法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整個地球是由板塊構(gòu)成的B.板塊與板塊之間是相互緩慢運動的

C.板塊之間可以被拉開、擠壓或抬升D.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等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骸骼褶溯ji?chanyunxie

2.劫難:災(zāi)難。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fā)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天

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制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

點破綻。致密:細致精密。

3.1986年在南極發(fā)現(xiàn)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fā)現(xiàn)有恐龍化石。因

而“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4.科學(xué)家并不滿足于南極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jié)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

們就此產(chǎn)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

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

極”。

5.1986年在南極發(fā)現(xiàn)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fā)現(xiàn)有恐龍化石。因

而“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6.科學(xué)家并不滿足于南極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jié)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

們就此產(chǎn)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

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

極”。

第二課時

1.骸zhe縫

2.褶zhS衣服摺疊而形成的印痕:百褶裙。泛指摺皺重復(fù)的部分

3.(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里的補充說明文字:

“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

多么天衣無縫?!?/p>

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xué)說的一

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jù)。

(2)如:”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采用了打比方的方

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dāng)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

也隨之一起運動?!辈捎昧舜虮确降姆椒?,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非

常形象可感。

4.(1)目前,我國各方面人才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還不能滿足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環(huán)境災(zāi)難是沒有國界的。

5.A

7大雁歸來

1.選擇下列注音全對的一項()

A.霧靄(ai)紐正(jiu)緘默(xidn)遷徙(xl)

B.賭注(du)撤回(che)沼澤(zhdo)符合(fu)

C.黑噩(11)預(yù)料(yu)蹊翟(yti)強漫(mi)

D.喧鬧(xuan)稀疏(shu)頻繁(bin)偶爾(er)

2.選詞填空:

(1)烏鴉通常被認為是筆直飛行的,但與地向南飛行200英里直

達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飛行也就成了曲線。

A.堅持不懈B.勇往直前C.堅定不移

(2)的數(shù)字竟能如此進一步激發(fā)愛鳥者的感傷。

A.單調(diào)枯燥B.單一無聊C.準確無誤

(3)每年3月,它們都要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實現(xiàn)這個基本的信念做。

A.祝福B.賭注C.祈禱

(4)大雁都要吹起的號角。

A.聯(lián)合B.連和C.聯(lián)系

(5)在對孤雁的解釋上,出現(xiàn)了一束不曾_____的希望之光。

A.預(yù)想B.預(yù)測C.預(yù)料

3.下列修辭手法運用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我們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絕不是偷偷摸摸進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隨著隱隱的仙樂,冉冉地向遠方飄去。

C.當(dāng)說必說,不要怕丟了“烏紗帽”。

D.無數(shù)條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脈搏一樣在不停地流動著、跳動著。

4.下列句子中的詞語使用不當(dāng)?shù)氖牵ǎ?/p>

A.面對敵人的儂迪和透,它保持緘默。

B.11月份南飛的鳥群,耳至:叨地從我們的頭上高高飛過。

C.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楓葉一樣,串昴著從空中落下來。

D.本刊將選心、草畫,繼續(xù)提高稿件的編輯質(zhì)量。

5.閱讀課文,你認為人類可以從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東西”?

6.回顧學(xué)過的詩歌,寫出有關(guān)寫“雁”的詩句(連續(xù)的兩句),并寫出作者和出處。

參考答案

1.C

2.(1)C(2)A(3)B(4)A(5)C

3.D

4.D

5.提示:我們可以從大雁身上找到善性、友情、親情,找到聯(lián)合觀念、大自然的

詩意等一些人類失去的東西。

6.示例:(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一一王維《使至塞上》(2)長風(fēng)萬里送秋

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一一李白《宣州謝跳樓餞別校書叔云》(3)鄉(xiāng)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一一王灣《次北固山下》

8時間的腳印

1.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填上恰當(dāng)?shù)脑~語飛

(1)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jīng)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

擊”:炎熱的陽光著它,嚴寒的霜雪著它,風(fēng)吹著它,雨打著

它……

(2)大自然中的各種物質(zhì)都時時刻刻在運動著:這里在死亡,那里

在;這里在,那里在破壞。

(3)而在讀懂以后,使我們增加了知識,還非常有助于

我們?nèi)フ覍さ叵碌膶毑亍?/p>

2.本文標(biāo)題用《時間的腳印》有什么好處?

3.根據(jù)你對課文的理解,你認為除了可以把巖石比做時間的腳印外,還可以

比作什么?把想到的句子寫下來。

4.從古至今,關(guān)于時間的名言很多,請寫出兩句。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沒有放棄對巖石的破壞。

當(dāng)然我們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蘭新鐵路的時候,一個山頭在

幾分鐘內(nèi)就被炸掉了,這相對地質(zhì)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塊的石頭破碎成小塊的石子,小塊的石子再分裂成細微的沙礫、泥土???/p>

風(fēng)吹來了,洪水沖來了,冰河爬來了,碎石、沙礫、泥土被它們帶著,開始了旅

行。

越是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的地方。它們

被風(fēng)吹向高空,被水帶入大海。蒙古高原發(fā)生了風(fēng)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著

彈去身上的塵土。黃河中下游河水變得渾濁,誰都知道這是西北黃土高原被破

壞的結(jié)果。在山麓、溝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較低洼的地方,有許多泥沙

不斷地被留下來,它們填充著湖泊,墊高了河床。我國洞庭湖的面積逐漸縮小,

黃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還高,就是有許多泥沙沉積下來的結(jié)果。

5.關(guān)于選文的說明方法,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作比較B.舉例子C.下定義D.打比方

6.選文中“旅行”一詞是什么意思?若換成“到遠方去”行嗎?為什么?

7.“狂風(fēng)吹來了,洪水沖來了,冰河爬來了?!币痪渲胁捎昧耸裁葱揶o手法?

“冰河”能“爬”嗎?這個“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

1.(1)烘烤冷凍(2)生長建設(shè)(3)不僅而且

2.答案:標(biāo)題用的是擬人法,使標(biāo)題醒目,吸引讀者,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動

性。解析:從擬人修辭的角度作答。

3.示例:巖石是歷史的證人。/巖石是大自然的語言。/巖石是內(nèi)蘊豐富的書。

4.示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fā)展的地盤。

(馬克思)不教一日閑過。(齊白石)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

比亞)不守時間就是沒有道德。(梅森)

5.B

6.“旅行”在文中指沙礫被帶到遠方去。若換成“到遠方去”,則整句話就

沒有了原句的生動、形象,沒有了魅力。

7.排比、擬人。用“爬”字來形容冰河在陸地行進的情態(tài)非常貼切,很生

動地表現(xiàn)了冰河緩慢移動的狀態(tài),很容易理解。

9桃花源記

第一課時

1.填寫。

本文的作者是()時期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填人名)。

2.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修溪行忽逢桃花林落英繽紛

欲塞其林土地平眩便要還家

3.解釋下列詞語在本文中的意思。

繽紛:開朗:阡陌:

交通:儼然:怡然:

妻子:邑人:絕境:

外人:間隔:無論:

4.文章第一段中間幾句富有詩意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寫漁人初進桃花源的所見,寫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點?

6.聽了漁人的講述,桃花源里的人為什么“皆嘆惋”?

第二課時

1.“咸來問訊”“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各”“皆”

有什么作用?

2.由《桃花源記》誕生的一條成語是什么?現(xiàn)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什么?

3.為什么說桃花源是封建社會中人們心中的理想社會?

4.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作者筆下的世外桃源?

5.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樣一個人?

6.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上下兩句分別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

寫一組不少于七言的對偶句。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東晉陶淵明

2.順著、沿著遇到花瓣走盡開闊同“邀”邀請

3.繁多的樣子開闊明亮田間小路

交錯相通整齊的樣子愉快的樣子

妻子兒女鄉(xiāng)鄰與世隔絕的地方

桃花源以外的人隔斷不用說,更不必說

4.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也為寫桃

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5.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社會環(huán)境的平靜,人們生活的恬適?;颍好利惛火?,安寧

和平,人們安居樂業(yè)。

6.為世外的戰(zhàn)亂紛爭而嘆惋,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嘆惋。

第二課時

1.反映桃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fēng)淳樸,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2.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3.環(huán)境美麗,沒有戰(zhàn)爭,沒有壓迫,生活富足,安居樂業(yè)。

4.這個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

批判了當(dāng)時的黑暗現(xiàn)實,因而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雖民風(fēng)淳樸,但生產(chǎn)力低

下,是封建社會狀態(tài)下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只能是當(dāng)時的理想社會,而不是今天我們向

往的理想社會。

5.對黑暗動蕩的現(xiàn)狀不滿,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

6.桃花林芳草鮮美,桃花源土地平曠。

10小石潭記

第一課時

1.下列加點字詞的注音或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掌竹(hudng)怡然(yi)翕留(he)卷石底以出(quan)

B.奉互(cl)為物(chi)悄愴(chudng)阪爾遠逝(chii)

C.青樹舉蔓(翠綠的藤蔓)可百許頭(大約)斗昕蛇行(像北斗星那樣曲折)

D.以其境過演(凄清)水方清冽(格外)悄愴摩邃(幽靜深遠)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水尤清冽(清冽:清涼)

B.潭中魚可百許頭(可:大約)

C.蒙孥搖綴(絡(luò):連結(jié))

D.但惶幽邃(悄愴:憂傷的樣子)

3.翻譯下面的句子,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從小丘的西面走了一百二十步)

B.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C.其岸勢犬牙差互(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

D.四面竹樹環(huán)合(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

4.下列選項中的“以”與“以其境過清”中的“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是()

A.全石以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不以物喜

5.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xiàn)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作者對小石

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第二課時

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fā)作者悲涼凄愴的心緒。

B.第1自然段作者圍繞著''石”來寫,在移動變換中引導(dǎo)我們?nèi)ヮI(lǐng)略不同的景致。

C.第2自然段寫了游魚、陽光和影子,動靜結(jié)合,展現(xiàn)生動的畫面,目的是表現(xiàn)

魚的活躍、可愛。

D.柳宗元被貶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認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實作者筆下的

小石潭風(fēng)景如畫,如果我們能跨越時空到此一游,或許會流連忘返。

2.下列是對本文的分析,其中不準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采用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環(huán)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筆墨經(jīng)濟,語言優(yōu)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從各個方面烘托出“水尤清?!钡奶卣骱托∈兜挠?/p>

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動。

D.本文所寫景物,透出作者與同游人的高興愉悅的心情。

3.綜合分析選文的內(nèi)容和寫法,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文章的寫作順序是:發(fā)現(xiàn)小潭一潭中景物一小潭源流一潭中氣氛。

B.作者筆下的小石潭的最主要特點是幽靜。

C.作者為了擺脫被貶而抑郁的心情,寄情山水,其暫時的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

0

D.《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三篇文章景物描寫所渲染的氣氛是一致

的。

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

如何理解?結(jié)合寫作背景,作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A

2.C

3.A

4.D

5.本文是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的,具體順序:發(fā)現(xiàn)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一一潭中氣氛。

文中突出表現(xiàn)了小石潭幽靜的特點,具體為: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huán)

境凄清的特點。整體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涼。

第二課時

1.B

2.C

3.D

4.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

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

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11核舟記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罔不因勢象形()()(2)嘗貽余核舟一()

⑶箸篷覆之()(4)其兩膝相比者()

⑸矯首昂視()(6)其船背稍夷()

2.指出下列各句中,“為”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為宮室、器皿、人物。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為字共三十有四。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3.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4.文末揭示中心的語句是哪一句?

5.船頭三人,為什么要從中間的東坡寫起?

6.“舟子”的注釋是“撐船的人”,兩個舟子為什么都沒去撐船?

參考答案

1.(D無沒有順著就著(2)贈(3)用箸竹葉做的船篷

(4)靠近⑸舉⑹平

2.B

3.核舟。

4.嘻,技亦靈怪矣哉!

5.核舟是“大蘇泛赤壁”,蘇是中心人物。

6.扣“泛赤壁”,不是過江,所以放舟江上,不必撐船。

12《詩經(jīng)》二首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詞注音。

兼度()()伊人()潮建1()()

睡()渭()除()以()濱()

2.填空。

《兼葭》一詩選自,是一首典型的(內(nèi)容)詩。本詩以起

興,寫出了追尋伊人不得的苦惱心情。

3.?對比閱讀兩首詩,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誦讀這兩首詩,簡要說說它們各自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2)《詩經(jīng)》的主要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等,請思考:《關(guān)雎》這首詩

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運用這種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兼葭》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請思考:這些景物描寫在詩中起

到了什么作用?

(4)《關(guān)雎》和《兼葭》兩首詩歌大量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充分表達

了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請從詩中找出一處,反復(fù)朗讀,并體會其作用。

(5)比較《關(guān)雌》和《兼葭》在寫法上的異同。

參考答案

1.jianjia;yl;siihui;xl;mei;jl;chi;si

2.《詩經(jīng)?秦風(fēng)》愛情兼葭

3.(1)《關(guān)雎》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

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都孑纭繁磉_了男子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可望而

不可得的心理感受。

(2)《關(guān)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興”的藝術(shù)手法。如本詩開頭“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

河之洲”,它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發(fā)端的話,但水鳥和.鳴,也可以喻男女求偶,

或男女間和諧恩愛。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義上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本詩的起

興之妙正在于詩人情趣與自然景物渾然一體的契合,也即一直為人們所樂道的情

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3)詩開篇便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凄清的畫面:一個晚秋的早晨,天色朦朧,籠

罩在晨霧中的是一望無際的沾帶露珠的蘆葦。一條河流,蜿蜒而去。望遠處,是

一塊小小的沙洲。這是一幅蕭瑟的晚秋晨光圖,烘托主人公凄惻的情感。三幅

不同時間的晚秋晨光圖,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佇立遠望而始終不能見面的惆

悵心情,而主人公這種心情隨著晨光畫面的重疊,顯得越來越急切,越來越凄

婉。這篇詩在藝術(shù)上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如《兼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

狀態(tài),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

通過不,斷重復(fù)的旋律,表現(xiàn)出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

的味道。

(5)《關(guān)雌》著重于敘事,而《兼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兼葭》比《關(guān)雌》

的情感韻味更濃郁些。在藝術(shù)手法上,《兼葭》比《關(guān)雌》“興”的特點更加突出。

“兼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

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境界。

13最后一次講演

1.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卑為A.lidB.lUd

(2)段視A.mieB.mie

(3)鮮血A.xueB.xue

(4)卑鄙A.biB.bi

2.從備選答案中選出與例詞中加點字字義不同的一項,將答案寫在每題的括號

里。

(1)挑撥離網(wǎng)A.間斷B.間接C.田間D.晴間多云()

(2)賦予A.天賦B.賦稅C.賦勛D.稟賦()

(3)蠻橫A.強橫B.橫暴C.橫渡D.橫行()

3.指出下列句子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并簡析其作用。

(1)無恥啊!無恥啊!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

(2)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4.下列兩句中人稱都有變化,簡析這種變化對表達感情的作用。

(1)“所以他們制造恐怖,其實是他們自己在恐怖啊!特務(wù)們,你們想想,你們

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2)“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xiàn)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

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

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

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事實拿出來說??!(聞先生聲音激動了)為什么要打要

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鼓掌)這成什么

話?”

5.歸納這一語段的段意。

6.從文中找出一對反義詞,說說在表達上起的作用。

7.“這成什么話?”是反問句,將其改成陳述句,與原句作比較,說說原句的表

達作用。

參考答案

1.(1)A(2)B(3)B(4)B

2.(1)C(2)B(3)C

3.(1)用了反復(fù)的修辭方法,加重語氣,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鬼劣。(2)用了

反復(fù)的修辭方法,加強諷刺語氣,強調(diào)敵人的可恥下場。

4.(1)由''他們"變?yōu)椤澳銈儭?,表現(xiàn)講演者大無畏的精神和憤怒的感情。(2)

“你們”“我們”相連相對使用,表達講演者堅定的立場。

5.義正辭嚴地揭露國民黨反動派令人震驚的罪行。

6.“光明正大”“偷偷摸摸”,用對比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卑劣無恥到極點。

7.“這實在是不像話?!痹湔Z氣有力,痛斥敵人;改后輕描淡寫,語氣無力。

14應(yīng)有格物致知精神

1.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yīng)的成語。

(1)船掛滿帆,一路順風(fēng)行駛。()

(2)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

(3)一抬腳就成功。()

(4)事情在于人做。()

2.下列句子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的基礎(chǔ)就是實地的探查,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實驗。

B.因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

C.一切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意力。

D.以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師的指導(dǎo),就可以一帆風(fēng)順了。

3.用適當(dāng)?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填空。

(1)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學(xué)術(shù)中不可缺少,在應(yīng)付

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2)實驗的過程消極的觀察,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

4.試比較下列句子中括號里的詞語,指出哪個詞最合適,并說明原因。

(1)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試、測量),它需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

(2)在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xù)地(支撐、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

腦。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但是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

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yīng)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洞髮W(xué)》本身就說,格

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

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學(xué)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

度。有一天,王陽明栗依照《大學(xué)》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栗“格”

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條髡子坐在院子里,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jié)果

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xué)術(shù)不可缺少,而且對應(yīng)付今天的世

界環(huán)境也是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培養(yǎng)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xué),

研究人文科學(xué),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

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相。現(xiàn)在世界和社會的環(huán)境變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

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xué)術(shù)權(quán)威”

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huán)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

經(jīng)書里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華:途

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yīng)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

觀。希望我們這一代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

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