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語文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必背二 120個常見文言實詞_第1頁
2025高考語文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必背二 120個常見文言實詞_第2頁
2025高考語文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必背二 120個常見文言實詞_第3頁
2025高考語文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必背二 120個常見文言實詞_第4頁
2025高考語文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必背二 120個常見文言實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高考語文步步高大一輪復習講義必背二120個常見文言實詞(一)愛愛愛愛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愛”繁體字寫作“愛”,形聲字,據《說文解字》和小篆字形,從“夊”部,(ài)聲。本來是行走的意思,后來假借來表示仁愛、給人以恩惠的意思。字義例釋①恩惠古之遺愛也。(《左傳》)②疼愛,愛護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③喜歡,愛好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宮賦》)④愛惜,珍惜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阿房宮賦》)⑤羨慕,欣賞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贈孟浩然》)⑥愛戴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李將軍列傳》)⑦吝嗇,吝惜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過秦論》)識記方法“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并加以“愛護”。成語助記愛(同情)莫能助愛(喜愛)屋及烏愛(喜愛)不釋手(二)安安安小篆隸書楷書“安”是會意字,小篆上邊是“宀”字,表示屋子,下邊是“女”字。合起來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擔風險。表示安定。字義例釋①安穩(wěn),安定,穩(wěn)固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活用)使……安定(安心)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②平安,安全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蘇武傳》)③養(yǎng)生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zhàn)》)④習慣,滿足安于現狀、隨遇而安⑤安放,安置安營扎寨⑥安逸,安適然后得一夕安寢。(《六國論》)⑦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沛公安在?(《鴻門宴》)識記方法“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動義“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安放”“養(yǎng)生”等義。成語助記居安(安穩(wěn))思危安(安生)身立命生于憂患,死于安(安適)樂安(安然,坦然)之若素安(平安)然無恙安(安居)土重遷安(安適)居樂業(yè)(三)被被被小篆隸書楷書“被”是形聲字,小篆從“衣”部,皮聲。表示被子。字義例釋①bèia.表示被動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b.被子(只在口語中使用)準備著被兒、枕兒,只索昏昏沉沉的睡。(《長亭送別》)c.覆蓋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d.蒙受,遭受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報任安書》)②pī,同“披”a.披散,散開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屈原列傳》)b.披著,穿著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識記方法“被”的本義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蓋”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穿”不也是把衣服“覆蓋”在身上嗎?成語助記被(穿)褐懷珠澤被(覆蓋)后世被(穿)甲枕戈被(披散)發(fā)佯狂(四)倍倍倍小篆隸書楷書“倍”是形聲字,小篆從“人”部(即亻),咅聲(古音相近)。表示背向、背著。后引申為數量重疊(一倍)。字義例釋①倍數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六國論》)②加倍,愈加,更加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觀刈麥》)③同“背”a.背向,背著右倍山陵,前左水澤。(《淮陰侯列傳》)b.違背,違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識記方法“加倍”是后起常用義,“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背著”,故而又可引申為“違背”,這一義項與“背”意義同。成語助記事半功倍(加倍)倍(加倍)道兼行(五)本本本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木”字(像一棵樹)下加一點,表示樹木的根部。表示植物的根部。字義例釋①草木的根或莖干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②根本,基礎,根源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屈原列傳》)③本來的,原來的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④推究,推原抑本其成敗之跡。(《五代史伶官傳序》)⑤原來,本來(副詞)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并序》)識記方法“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氨驹碧摶鵀椤氨緛?、原來”之義。成語助記無本(樹根)之木追本(根源)溯源舍本(事物的根本)逐末變本(本來,原來)加厲(六)鄙鄙鄙小篆隸書楷書“鄙”是形聲字,小篆從“邑”部[即阝(在右邊)],啚(bǐ)聲。表示邊境,邊遠偏僻的地方。字義例釋①邊邑,邊境,邊疆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以……為邊邑)(《燭之武退秦師》)②淺陋,庸俗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看不起,輕視孔子鄙其小器。(《訓儉示康》)④輕賤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東南飛并序》)⑤用在名詞前,用以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鄙人、鄙心、鄙見識記方法“鄙”的本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huán)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后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成語助記貴遠鄙(低賤)近鄙(輕視)夷不屑卑鄙(卑鄙)無恥(七)兵兵兵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兵”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斤”字,像古代一種斧形的武器;下邊是“廾”字,像左右雙手。合起來像雙手拿著兵器。表示兵器。字義例釋①兵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②士兵,軍隊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國論》)③策略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孫子兵法·謀攻》)④戰(zhàn)爭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識記方法“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zhàn)爭”,當然跟兵器、武器有關。由“戰(zhàn)爭、軍事”義引申出“策略”“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義。成語助記兵(兵力)強馬壯兵(兵器)戎相見哀兵(士兵)必勝按兵(軍隊)不動厲兵(兵器)秣馬兵(戰(zhàn)爭)荒馬亂兵(策略)無常勢(八)病病病小篆隸書楷書“病”是形聲字,小篆從“疒”部,丙聲。表示疾病。字義例釋①重病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陳情表》)引申義:疲勞,困苦。故病且怠。(《種樹郭橐駝傳》)②毛病,缺點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訓儉示康》)③擔心,憂慮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孔子世家》)④責備,羞辱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訓儉示康》)識記方法“病”的本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并為之“擔心、憂慮”。成語助記病(重病)入膏肓切中時病(弊病)無病(疾病)呻吟同病(痛苦)相憐身心交病(疲憊)久病(患病)成醫(yī)(九)察察察小篆隸書楷書“察”是形聲字,小篆從“宀”部(表示覆蓋),祭聲(古音相近)。表示仔細觀察。字義例釋①觀察,細看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②考察,考查,調查當察亂何自起?(《兼愛》)③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④精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⑤考察后予以推薦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陳情表》)⑥理解終必不蒙見察。(《答司馬諫議書》)⑦潔凈的樣子以身之察察。(《屈原列傳》)識記方法“察”的本義為“觀察、仔細觀看”,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把人了解清楚了,才能向上級“推薦”。成語助記察(觀察)言觀色明察(看清楚)秋毫察(明察)己知人(十)朝朝朝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朝”是會意字,金文左邊像日在草中,右邊像水流,合起來指潮水按時漲落?!俺薄钡谋咀?。后引申表示早晨。字義例釋①zhāo,早晨朝辭白帝彩云間。(《早發(fā)白帝城》)②cháoa.朝廷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陳情表》)b.朝見,上朝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廉頗藺相如列傳》)c.接受朝見,使……朝見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過秦論》)d.朝代,王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識記方法“朝”的基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子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成語助記朝(早晨)聞夕死朝(早晨)歌夜弦班師回朝(朝廷)改朝(朝代)換代百鳥朝(朝見)鳳(十一)曾曾曾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曾”是象形字,金文下邊像古代一種蒸飯的器皿,上邊像蒸汽冒出,合起來指古代一種做飯用的器具,即“甑”的本字。后借用來表示曾經。字義例釋①cénɡa.曾經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b.同“層”,重疊蕩胸生曾云。(《望岳》)②zēnɡa.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夏本紀》)b.同“增”,增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c.竟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賦》)識記方法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后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成語助記曾(曾經)經滄海曾(曾經)幾何時(十二)乘乘乘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乘”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大”字,像人,下邊是“木”字,像樹木。合起來指人攀上樹木。表示登、升。字義例釋①chénɡa.登上乘彼垝垣,以望復關。(《詩經·氓》)b.駕車,坐車獨與邁乘小舟。(《石鐘山記》)c.冒著自京師乘風雪。(《登泰山記》)d.趁著,憑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e.順應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并序》)②shènɡa.量詞,一車四馬為“乘”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b.“四”的代稱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殽之戰(zhàn)》)識記方法“乘”的本義是“登”“升”,由此引申出“乘車”“乘船”之義?!俺塑嚒北叵取暗恰避?,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連,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作名詞時指“兵車”,后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成語助記乘(趁)人之危乘(乘坐)堅策肥乘(乘坐)龍快婿衣輕乘(駕馭)肥有機可乘(趁)千乘(兵車)萬騎(十三)誠誠誠誠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誠”字本來寫作“誠”,是形聲字,小篆從“言”部(即讠),成聲。表示言語真誠。字義例釋①誠心,真誠意誠而后心正。(《大學之道》)②實在,的確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六國論》)③表假設,果真,如果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諫太宗十思疏》)識記方法“誠”的本義是“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一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確”“果真”及連詞“假如,如果”等。成語助記誠(確實)惶誠恐開誠(誠心)布公精誠(誠心)所至,金石為開心悅誠(真心)服(十四)除除除小篆隸書楷書“除”是形聲字,小篆從“阜”部[即阝(在左)],余聲(韻母相同)。表示臺階。字義例釋①臺階扶輦下除,觸柱折轅。(《蘇武傳》)②授予官職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③整修,整治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④清除,廢除,除掉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⑤流逝,過去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識記方法“除”的本義為“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叭蚊⑹诼殹闭窃凇皩m殿上的臺階”下進行的。“臺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成語助記除(清除)舊布新斬草除(除掉)根興利除(除去)弊安良除(鏟除)暴(十五)辭辭辭辭金文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辭”字本來寫作“辭”,是形聲字,金文從“”(表示治理),司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打官司時雙方的訴訟,后引申為“言辭”。字義例釋①言辭,文辭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屈原列傳》)引申義: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②告別,辭別何辭為?(《鴻門宴》)③推辭,辭去,辭謝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引申義:計較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④婉言道歉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廉頗藺相如列傳》)⑤口供,供詞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蘇武傳》)⑥文體的一種《楚辭》《歸去來兮辭》識記方法“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既是“話”,一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一種則可能因為“言之成文”而成為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成語助記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借口)辭(文詞)微旨遠義不容辭(推托)奉辭(命令)伐罪不辭(辭別)而別(十六)從從從甲骨文隸書楷書“從”是會意字,甲骨文為一前一后兩個“人”字,像兩人前后相隨。表示跟從、跟隨。字義例釋①cónɡa.跟隨,隨從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活用:使……跟從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鴻門宴》)b.聽從,順從臣從其計。(《廉頗藺相如列傳》)c.參加,參與,從事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并序》)d.追趕佯北勿從。(《孫子兵法·軍爭》)e.自,由從此道至吾軍。(《鴻門宴》)f.堂房親屬廣從弟李蔡亦為郎。(《李將軍列傳》)②zònɡ,同“縱”,合縱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識記方法“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等義?!白汾s”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說法?!半S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親的人”即“堂房親屬”也是順理成章。成語助記從(順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跟隨)一而終力不從(由)心棄筆從(參與)戎(十七)殆殆殆小篆隸書楷書“殆”是形聲字,小篆從“歹”部,臺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危險。字義例釋①危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謀攻》)②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③接近,幾乎,差不多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④大概,恐怕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項脊軒志》)識記方法“殆”的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意思有著因果關系。后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成語助記百戰(zhàn)不殆(危險)車殆(困乏)馬煩知止不殆(危險)殆(幾乎)無孑遺(yí)(十八)當當當當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當”字本來寫作“當”,是形聲字,小篆從“田”部,尚聲(韻母相同)。表示兩塊田地的土質、面積或地理位置不分上下。后引申為“相當”。字義例釋①dānɡa.對著,向著引申義:遮擋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項脊軒志》)b.對等,比得上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c.占據,把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d.承擔,擔當當侍東宮。(《陳情表》)e.主持、執(zhí)掌北邀當國者相見。(《指南錄后序》)f.判處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蘇武傳》)g.表示時間:值,在,正在當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h.必定,一定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并序》)i.應當,理當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廉頗藺相如列傳》)j.同“嘗”,嘗試當察亂何自起?(《兼愛》)②dànɡa.作為,當作安步以當車。(《戰(zhàn)國策》)b.抵押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傳》)c.符合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促織》)識記方法“當”的基本義是“面對、對著”。“阻擋”當然要“面對”,對著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時候和某個地方”。由互相“面對”引申出勢力“相當”。由“相當”引申出“適合、適當”等義。成語助記門當(對等)戶對獨當(掌管)一面當(面對著)機立斷當(當前)務之急當(擔任)之無愧老當(應當)益壯首當(承當)其沖安步當(當作)車豺狼當(處在)道長歌當(當作)哭當(面對著)仁不讓(十九)道道道金文小篆隸書楷書“道”是會意字,金文兩邊合起來是“行”字,表示道路,中間是“首”字,表示領頭。合起來指領路。“導”的本字,表示引路、領路。字義例釋①路,道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難》)②取道,經過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③道義,王道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④思想,學說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過秦論》)⑤道理,規(guī)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⑥風尚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師說》)⑦志向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wèi)靈公》)⑧途徑,方法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過秦論》)⑨同“導”,引導,疏導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離騷》)⑩說,議論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識記方法“道”的本義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導”人到某地,故有“引導”之義(后寫作“導”)。抽象意義即“途徑,方法”。又特指“正當手段”(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途徑和方法往往是一種“道理,規(guī)律”。道理和規(guī)律需要“述說”,而后成為“思想,學說”。成語助記道(道路)聽途說道(道路)不拾遺志同道(思想,主張)合文以載道(道理)安貧樂道(思想,主張)津津樂道(講,談論)古道(風尚)熱腸(二十)得得得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得”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貝”字(即貝),表示錢財,下邊是“又”字,像人手。合起來指手持錢財。表示取得、獲得。字義例釋①能夠,可以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②取得,獲得,得到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勸學》)③對,正確此言得之。(《六國論》)④收獲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禪山記》)⑤實現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諫太宗十思疏》)⑥得意,滿足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蘭亭集序》)⑦應該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⑧處事合宜慮而后能得。(《大學之道》)⑨同“德”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識記方法“得”的本義是“得到”?!暗玫健本陀小笆斋@”,也說明“能做到”“實現”目標,此外還可表達“事情做對了,正確”的意思。由“正確”義引申出“得當、合適”,進一步虛化為“應該”。成語助記得(能,能夠)過且過怡然自得(滿足)得(得到)寸進尺得(得到)隴望蜀一得(收獲,心得)之見得(得到)魚忘筌心安理得(適合)(二十一)度度度小篆隸書楷書“度”是形聲字,小篆從“又”部,庶(省略灬)聲(韻母相同)。指用手、手臂測量長度。表示測量長短。字義例釋①dùa.計量長短的標準,尺度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韓非子·鄭人買履》)b.限度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諫太宗十思疏》)c.度量,有氣度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yè)。(《高祖本紀》)d.法度,制度內立法度,務耕織。(《過秦論》)e.情況皇覽揆余初度兮。(《離騷》)f.計劃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馬諫議書》)g.譜寫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州慢》)h.越過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i.次、回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②duóa.估計,揣測度義而后動。(《答司馬諫議書》)b.測量,比較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過秦論》)識記方法“度”的本義是“量長短”,引申出“計算”和“量長短的標準”之義。由“計算”引申為“推測”,由“標準”則引申出“尺度”,進一步引申出“法度,制度”。成語助記審時度(估量)勢風度(氣度)翩翩揮霍無度(限度)度(測量)長絜大度(度過)日如年金針度(傳授)人置之度(思考)外(二十二)非非非金文小篆隸書楷書“非”是象形字,金文像兩翅相背。表示違背、相反。字義例釋①形容詞,不對的,錯誤的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并序》)②動詞a.譏評,責難,認為不對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b.用在判斷句中,相當于“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③副詞a.不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陳情表》)b.沒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識記方法“非”的本義是“不對的,不合理的”。作動詞時即“認為不對”。詞義是否定的,故而虛化為否定副詞。成語助記大是大非(錯誤)非(不是)親非故人非(不是)圣賢,孰能無過文過飾非(錯誤)物是人非(不是)是古非(否定)今無可厚非(非難,指責)(二十三)復複複復甲骨文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復”是形聲字,甲骨文從“夊”部,畐(fú)聲。后來寫作“複”,表示回來、返回。複複復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復”字又是“複”字的簡化字,音fú?!把}”是形聲字,小篆從“衣”部(即衤),復聲。表示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夾衣。后引申為“多層的、繁復的”。字義例釋①重復山重水復疑無路。(《游山西村》)②返回至今九年而不復。(《九章·哀郢》)③恢復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師說》)④回答,回復便復在旦夕。(《孔雀東南飛并序》)⑤雙層的,夾層的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孔雀東南飛并序》)⑥彌補,補救復眾人之所過。(《〈老子〉四章》)⑦免除賦稅沛幸得復,豐未復。(《高祖本紀》)⑧再,又能復飲乎?(《鴻門宴》)識記方法“復”的基本義是“回來”“返回”,故又引申出“回復”(話回來)、“報復”(行為的回來)、“還原”(“返回”就是“回到原處”)。虛化為副詞即為“再,又”。成語助記無往不復(返回)萬劫不復(恢復)周而復(又)始髀肉復(又)生故態(tài)復(又)萌無以復(再)加(二十四)負負負小篆隸書楷書“負”本來寫作“負”,是會意字,小篆上邊是“人”字,下邊是“貝”字(即貝),表示錢財。合起來指人有了錢財,生活就有了依靠。表示依仗、依靠。字義例釋①背負而前驅。(《五代史伶官傳序》)②擔負,承受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阿房宮賦》)③憑借,依仗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藺相如列傳》)④舍棄,違背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⑤辜負,對不起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傳》)⑥失敗的一方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六國論》)⑦蒙受,遭受不明不暗,負屈銜冤。(《竇娥冤》)識記方法“負”的本義是“用背馱物”,故有“背、載”之義。抽象表達為“承擔”(如“負債”)。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為“依仗、憑借”。古代“敗”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敗”義?!笆 绷水斎弧皩Σ黄稹弊约夯蛩?。成語助記忘恩負(背棄)義忍辱負(擔負)重負(背負)荊請罪負(依恃,依仗)隅頑抗久負(懷有)盛名不負(辜負)眾望(二十五)蓋蓋蓋蓋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蓋”本來寫作“蓋”,是形聲字,小篆從“艸”部(即艸),盍聲(古音相近)。表示用蘆葦或茅草編的覆蓋物。字義例釋①ɡàia.傘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b.器物的蓋子,車蓋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張衡傳》)c.遮蓋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并序》)d.超過,壓倒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本紀》)e.大概,因為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六國論》)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列傳》)f.發(fā)語詞,用于句首,可以不譯蓋文王拘而演《周易》。(《報任安書》)②hé,同“盍”,怎么技蓋至此乎?(《庖丁解?!?識記方法“蓋”原為茅草編織物,用來蓋屋或遮蔽身體,引申出“一般器物的蓋子和車蓋”,作動詞時即為“遮蔽、掩蓋”,把別人“蓋”住自然就是“勝過、超過”別人。成語助記蓋(覆蓋)棺論定冠蓋(車蓋)如云欲蓋(遮掩)彌彰蓋(超過)世奇功(二十六)故故故小篆隸書楷書“故”是形聲字,小篆從“攴”部,古聲。表示變故、事故。字義例釋①名詞a.緣故,原因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b.舊交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②形容詞a.舊有的,原來的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b.衰老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并序》)③動詞,死亡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蘇武傳》)④副詞a.故意,特意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b.過去,從前軒東故嘗為廚。(《項脊軒志》)c.仍然,仍舊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孔雀東南飛并序》)⑤連詞,所以故木受繩則直。(《勸學》)識記方法“故”有兩個基本含義:一為“緣故”,一為“舊的”。由“緣故”虛化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問引申,故意即為無緣無故)等義。由“舊的”引申出“衰老”“故人”“老友”等義。由“衰老”進一步引申出“死亡”之義。成語助記平白無故(緣故)故(故意)弄玄虛欲擒故(故意)縱不經世故(變故)非親非故(舊交情,老朋友)一見如故(舊交情,老朋友)革故(舊的)鼎新(二十七)顧顧顧顧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顧”本來寫作“顧”,是形聲字,小篆從“頁”部(即頁),雇聲(古音相近)。表示回頭看。字義例釋①看,回頭看,四周看顧視無可置者。(《項脊軒志》)②顧念,顧及,思念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蘇武傳》)大行不顧細謹。(《鴻門宴》)③看望,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④但,只是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織》)⑤表反問,反而,難道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識記方法“顧”的本義是“回頭,回頭看”,既然“回頭看”,肯定要有所“顧念,顧及”,由“看”自然引申出“看望”“訪問”“拜訪”等義。后虛化為“只是”“反而”等義。成語助記顧(顧及)此失彼顧(看)名思義顧(看)盼生姿顧(回頭看)影自憐三顧(拜訪)茅廬奮不顧(顧慮)身(二十八)固固固小篆隸書楷書“固”是形聲字,小篆從“囗”部,古聲。表示城郭、關塞堅固。字義例釋①地勢險要(形容詞)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過秦論》)②堅固,牢固根不固而求木之長。(《諫太宗十思疏》)活用為使動用法,使……堅固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③鞏固,安定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孟子·公孫丑下》)④堅持,堅決少年固強之。(《促織》)⑤頑固,固執(zhí)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⑥原來,本來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賦》)⑦確實,實在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記》)識記方法“固”的本義是“城墻堅固”。城墻堅固自然就能“堅持”不敗,進一步引申出“頑固”之義。堅固有“難以改變、一直這樣”的內涵,故又虛化出副詞“本來、原來、當然”等義。成語助記固(城墻堅固)若金湯根深蒂固(堅固)事有必至,理有固(本來)然固(使……堅固)壁清野君子固(堅守)窮(二十九)歸歸歸歸甲骨文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歸”是形聲字,甲骨文右邊是“婦”字(即婦,省去“女”),左邊是“”(duī)字,表聲(韻母相同)。后來又加形旁“止”(“趾”的本字,像人腳),寫作“歸”。表示女子出嫁。字義例釋①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來歸。(《項脊軒志》)②復合詞,“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親吾妻歸寧。(《項脊軒志》)③返回詠而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④歸附而皆背晉以歸梁。(《五代史伶官傳序》)⑤歸還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⑥稱贊,稱許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十二章》)識記方法“歸”的本義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個家,故有“回家”“回國”之義,也即“歸附、附屬”于夫家了。成語助記歸(回家)心似箭返璞歸(返回)真物歸(歸還)原主解甲歸(回家)田完璧歸(送還)趙賓至如歸(回到家中)鎩羽而歸(返回)眾望所歸(歸向)(三十)國國國國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國”本來寫作“國”,是形聲字,小篆從“囗”部,或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國家。字義例釋①國家國破山河在。(《春望》)②諸侯國,封國六國破滅,非兵不利。(《六國論》)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高祖本紀》)③國都,京城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④有時活用為動詞,建國都卜居焉,曰吉,遂國之。(《魯周公世家》)識記方法古代的“國”本義是“國都、首都”的意思?!皣肌笔且粋€國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國家”的意義,并成為后來的主要意義。成語助記安邦定國(國家)天府之國(地區(qū))共商國(國家)是周游列國(諸侯國)(三十一)過過過過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過”本來寫作“過”,是形聲字,小篆從“”部(即辶),(ɡuō)聲(古音相近)。表示走過、經過。字義例釋①過錯,過失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②責備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③經過,到,往人往,從軒前過。(《項脊軒志》)④拜訪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魏公子列傳》)⑤超過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蘇武傳》)⑥過分,過于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陳情表》)識記方法“過”的本義是“走過、經過”?!白哌^”別人自然就是“超過”了別人,做事“超過”太多會變成“過分”,物極必反,事情做得“過分”就容易出現“過錯”,出現“過錯”當然就會被“責備”。成語助記過(過分)猶不及過(從這兒到那兒)江之鯽文過(過錯)飾非白駒過(跑過)隙矯枉過(超過)正閉門思過(過失)聞過(責備)則喜(三十二)恨恨恨小篆隸書楷書“恨”是形聲字,小篆從“心”部(即忄),艮(ɡèn)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遺憾、不滿意。字義例釋①遺憾,后悔,不滿意子為父死,無所恨。(《蘇武傳》)②怨恨,仇恨商女不知亡國恨。(《泊秦淮》)說明:“恨”在秦以前只有①義,到漢以后才有②義且很少用,多見于詩詞。識記方法“恨”的本義是“感到遺憾”,程度加深即可推出“怨恨”之義。成語助記相見恨(遺憾)晚一失足成千古恨(遺憾)新仇舊恨(怨恨)恨(埋怨)鐵不成鋼(三十三)胡胡胡小篆隸書楷書“胡”字始見于戰(zhàn)國時期文字,本義為牛脖子下的垂肉,引申泛指獸脖子下的垂肉。獸胡垂在頭頸下,上面多長著毛,引申指胡子。唐代以后,又引申指任意地,隨意地。也泛指中國古代西部、北部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字義例釋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數民族,秦漢時多指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②疑問代詞,什么,為什么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并序》)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并序》)識記方法“胡”,原指“獸頷下垂著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帶少數民族多吃獸肉,故又稱匈奴、西北各民族為“胡”。后又借為疑問代詞“什么,為什么”。成語助記胡(西北各民族)服騎射胡(胡亂)作非為(三十四)患患患小篆隸書楷書“患”是形聲字,小篆從“心”部,(ɡuàn)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憂慮、擔心。字義例釋①擔憂,憂慮惠王患之。(《屈原列傳》)引申義:厭惡亭長妻患之。(《淮陰侯列傳》)②禍患,災禍有備無患識記方法“患”的本義是“擔心、發(fā)愁”(患,由“串”和“心”組成,一串串的“心”,說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發(fā)愁的事)。引申出“憂患、麻煩”。成語助記患(擔憂)得患失內憂外患(憂患)患(憂患)難之交防患(災禍)未然(三十五)或或或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或”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是“囗”字,表示疆域,右邊是“戈”字,合起來指拿起武器保衛(wèi)國土。“或”“國”(即國)古同為一字,后“或”字借用來表示“或者”等義。字義例釋①有的(人/事)或師焉,或不焉。(《師說》)②有時或憑幾學書。(《項脊軒志》)③或許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④如果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蜀道難》)⑤同“惑”,迷惑軍亡導,或失道。(《李將軍列傳》)識記方法“或”有兩個基本義:有人,有的人;或許,也許。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的意義。成語助記智者千慮,或(有時)有一失不可或(稍微)缺(三十六)疾疾疾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疾”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大”字,像人的正面,下邊是“矢”字,像箭。合起來指人被箭射中。表示傷病。字義例釋①名詞a.疾病,指常病、輕病夙嬰疾病。(《陳情表》)b.痛苦,疾苦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原列傳》)②動詞a.痛心,痛恨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齊桓晉文之事》)b.同“嫉”,妒忌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荀子·不茍》)③形容詞a.快,迅猛,猛烈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勸學》)b.銳利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觀獵》)識記方法“疾”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個人腋下中箭的樣子,故本義為“中箭受傷”(此義消失)。后引申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會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厭惡”。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義。成語助記積勞成疾(疾病)大聲疾(快)呼痛心疾(痛苦)首疾(疼痛)首蹙額諱疾(疾病)忌醫(yī)疾(厭惡)惡如仇奮筆疾(快速)書銜枚疾(快)走(三十七)及及及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及”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人”字,下邊是“又”字,像人手。合起來指手從后面抓住人。表示趕上。字義例釋①追上,趕得上,比得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②牽連事如此,此必及我。(《蘇武傳》)③接近,涉及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指南錄后序》)④等到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過秦論》)⑤介詞,趁著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后》)⑥連詞,和、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孔雀東南飛并序》)識記方法“及”的本義是“趕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達到”等義。由“達到”引申出“趁著(那個時候)”“涉及”等義,再虛化為連詞“和、與”。成語助記望塵莫及(追趕上)鞭長莫及(到)及(趁著)時行樂迫不及(來得及)待言不及(涉及)義過猶不及(趕得上)愛屋及(涉及)烏城門失火,殃及(連累)池魚(三十八)即即即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即”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是“皀”字,像容器中盛滿食物,右邊是“卩”字,像人跪坐。合起來指人在就餐,后引申為“靠近、立即”。字義例釋①走近,靠近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氓》)②登上(帝位)昭帝即位。(《蘇武傳》)③立即項伯即入見沛公。(《鴻門宴》)④則,就,就是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⑤即使,縱使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織》)⑥當,就在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識記方法“即”的本義是“走近、靠近”,引申為“立即、馬上、就”等義。“走近”高處就是“登上”之義了。成語助記若即(走近)若離即(根據)事窮理稍縱即(就)逝一拍即(就)合招之即(就)來,揮之即去(三十九)既既既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既”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是“皀”字,像容器中盛滿食物,右邊像人張大了嘴巴。合起來指人吃完飯回頭在打飽嗝。表示就餐完畢,引申為“完畢”。字義例釋①盡,完了,終了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進學解》)②已經,……以后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過秦論》)③既然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辭并序》)④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與“既……又……”相同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燭之武退秦師》)⑤復合詞,“既而”,不久既而得尸于井。(《促織》)識記方法“既”的本義是“盡、完”,由此引申出“已經、既然”等義。成語助記既(已經)往不咎一如既(從前)往一言既(已經)出,駟馬難追(四十)假假假小篆隸書楷書“假”是形聲字,小篆從“人”部(即亻),(jiǎ)聲。表示依靠、憑借。字義例釋①jiǎa.借,憑借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b.與“真”相反,不真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志異·狼》)c.假如,如果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長亭送別》)d.非正式的、代理的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蘇武傳》)e.復合詞,“假借”,寬容原諒愿大王少假借之。(《荊軻刺秦王》)②jià,假期十旬休假,勝友如云。(《滕王閣序》)識記方法“假”的本義是“借”。“借”就是“給”,故有“給予”之義。借來東西(比如錢)當然就有了“憑借”。借來的東西不是真的屬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進一步再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義。成語助記狐假(借)虎威假(借)道伐虢假(借)公濟私不假(憑借)思索天假(給予)其年弄虛作假(假的)虛情假(假的)意(四十一)間間金文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間”本來寫作“”,是會意字,金文上邊是“月”字,下邊是“門”字(即門)。合起來指月光從門縫中透進來。表示縫隙、間隙。字義例釋①jiàna.空隙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庖丁解?!?b.小路,抄小路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c.參與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d.秘密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e.離間讒人間之,可謂窮矣。(《屈原列傳》)f.間或,有時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后序》)②jiāna.里面,中;中間;期間;年間,時候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項脊軒志》)b.一會兒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世家》)c.量詞,房屋的最小單位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識記方法“間”的本義是門縫。由此引申出“夾縫、空隙”之義;小路不是很像夾縫嗎?時間的“空隙”,即“空閑”。“夾縫”是在兩個事物之中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義,由此可引申出許多意義:“間隔、參與、中間、離間”等?!半x間”再引申出“間諜”之義,間諜當然是“秘密地”行動的。成語助記挑撥離間(距離)間(空隙)不容發(fā)疏不間(離間)親伯仲之間(中間)融洽無間(隔閡)(四十二)見見見見甲骨文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見”本來寫作“見”,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目”字,像眼睛,下邊是“卩”字,像跪著的人。合起來表示看見。字義例釋①看見,見到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見面,會見,接見,召見,拜見移船相近邀相見。(《琵琶行并序》)③表被動,相當于“被”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齊桓晉文之事》)④放在動詞前,有稱代作用,表示對自己怎么樣慈父見背。(《陳情表》)⑤見識,見解汝真女子之見!(《失街亭》)⑥同“現”,出現、顯現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識記方法“見”的本義就是“看見”。看見的東西多了,就會有“見識、見解”;至于“召見、拜見”等都與“看見”有關。被看見即“出現”在別人眼睛里(后作“現”),由此被動意義虛化出介詞“被”。成語助記真知灼見(見識)見(看風)風使舵司空見(看見)慣見(見到)賢思齊相形見(顯現)絀捉襟見(露出)肘瑕瑜互見(顯現)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顯現)(四十三)解解解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解”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的外面像左右雙手,中間是“角”字,下邊是“?!弊帧:掀饋碇鸽p手剖開牛角。表示分解。字義例釋①剖開,屠宰庖丁解牛。(《莊子·養(yǎng)生主》)②解下,脫去,放開信乃解其縛,東鄉(xiāng)坐,西鄉(xiāng)對,師事之。(《淮陰侯列傳》)③解脫,逃脫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高祖本紀》)④撤退,離散秦軍解去,遂救邯鄲。(《魏公子列傳》)⑤解救,消除,免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荊軻刺秦王》)⑥解釋,解答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⑦同“懈”,松懈、懈怠胡虜益解。(《李將軍列傳》)識記方法“解”的本義是“分解動物”?!敖忉尅⒔庹f”道理時需要條分縷析;解說之后就會讓人“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思考,就會形成自己的“見解”。“分解動物”義又可引申出“解開”之義,解開一切糾結之物,故有“解放、解脫”的意義,解開糾結之物后,糾結之物就會“松弛”下來,進一步引申為“懈怠”(心理上的松弛,后寫作“懈”)。成語助記庖丁解(剖開,分解)牛衣不解(解開)甲善解(理解)人意解(解救)民倒懸不求甚解(理解)迎刃而解(分開)(四十四)就就就小篆隸書楷書“就”是會意字,小篆左邊是“京”字,表示高,右邊是“尤”字,表示特別。合起來指特別高。表示高,后引申為趨向(高處)。字義例釋①靠近,接近;引申為“去、到”金就礪則利。(《勸學》)②登上,上荊軻遂就車而去。(《荊軻刺秦王》)③就任,赴任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陳情表》)④完成,成功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報任安書》)⑤承受,接受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報任安書》)識記方法“就”的本義是“走近、靠近、走上、趨向”。引申為達到目標的含義“成就、成功、完成”。走上領導崗位,就是“擔任、赴任”。成語助記功成名就(達到)避實就(趨向)虛按部就(歸于)班將計就(施展)計刪繁就(趨向)簡半推半就(靠攏)另謀高就(就任)一揮而就(成功)(四十五)舉舉舉舉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舉”本來寫作“舉”,是形聲字,小篆從“手”部,與聲(韻母相同)。表示舉起、抬起。字義例釋①舉起,抬起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鴻門宴》)②舉出,提出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③興起,發(fā)動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④攻克,占領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⑤選拔,推薦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陳情表》)⑥拿,用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六國論》)⑦施行舉先王之政。(《答司馬諫議書》)⑧盡,全殺人如不能舉。(《鴻門宴》)舉世混濁而我獨清。(《屈原列傳》)⑨成功莫令事不舉。(《孔雀東南飛并序》)識記方法“舉”的本義是“舉起、抬起”。這是一個“舉動”,活用為動詞即“舉行、發(fā)動”?!芭e”有由低到高的含義,所以又引申出“提拔、舉薦”之義;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義的“應舉”。舉起東西應該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進一步引申為“占領”之義。后又虛化為范圍副詞“全”。成語助記舉(舉起)案齊眉舉(拿)棋不定舉(推舉)賢任能舉(舉出)一反三舉(托舉)重若輕舉(抬起)足輕重綱舉(提起)目張輕舉(行動)妄動一舉(行動)成名舉(全)國上下百廢待舉(興辦)(四十六)絕絕絕絕甲骨文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絕”本來寫作“絕”,是會意字,甲骨文外邊是“刀”字,里邊上下都是“絲”字。合起來指用刀切斷絲線。表示斷絕。字義例釋①斷,斷絕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廉頗藺相如列傳》)②絕交,絕命不如早與之絕。(《赤壁之戰(zhàn)》)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孔雀東南飛并序》)③超越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逍遙游》)④橫渡,穿越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⑤盡,窮盡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石壕吏》)⑥達到極點以為妙絕。(《口技》)⑦隔絕的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識記方法“絕”的本義是“繩索斷”。由此引申出一般意義上的“斷”。比喻引申出“橫渡”的意義。由“斷”義可引申出許多意義:與人斷絕關系叫“絕交”;氣斷自然就是“死,絕命”;路斷了當然就是“到了盡頭,極點”。由“到了極點”引申出程度副詞“極”和動詞“超越”(到了極點就是超越一切)之義。成語助記韋編三絕(斷)絡繹不絕(斷)與世隔絕(隔絕)悲痛欲絕(斷氣)慘絕(極)人寰風華絕(冠絕)代空前絕(滅絕)后贊不絕(斷)口深惡痛絕(極)斬盡殺絕(盡)(四十七)堪堪堪小篆隸書楷書“堪”是形聲字,小篆從“土”部,甚聲(古音相近)。表示地面突起處,后引申為“高”。字義例釋①經得起,受得住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雨霖鈴》)②能夠,可以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③勝任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孔雀東南飛并序》)識記方法“堪”的基本義(本義已消失)是“經得起,受得住”,引申出“勝任”之義;虛化為助動詞“可以,能夠”。成語助記不堪(可以忍受)回首不堪(忍受)入目苦不堪(可以)言不堪(承受)其擾(四十八)克克克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克”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人肩上扛著重物累彎了腰。表示肩負、負擔,引申為“能夠”。字義例釋①能,能夠能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②戰(zhàn)勝,攻克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③克制,約束克己復禮為仁。(《論語》)識記方法“克”的本義是“戰(zhàn)勝、攻克”。攻克堡壘,意味著殺敵制勝,進一步引申出“克制,約束”等義。后又虛化為助動詞“能夠”。成語助記攻無不克(攻下)克(戰(zhàn)勝)敵制勝克(克制)己奉公克(能夠)勤克儉相生相克(克制)(四十九)類類類類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類”本來寫作“類”,是形聲字,小篆從“犬”部,(mí)聲(古音相近)。表示狗的品種,引申為種類。字義例釋①種類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齊桓晉文之事》)②條例,事例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③類似,相似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項脊軒志》)④大多,大都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jié)自立。(《與吳質書》)識記方法“類”的本義是“種類”,同一“種類”就是“同類”,同類的事物當然就會有“類似,像”的地方。成語助記有教無類(類別)觸類(類似)旁通畫虎類(類似)犬不倫不類(同類)(五十)憐憐憐憐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憐”本來寫作“憐”,是形聲字,小篆從“心”部(即忄),粦(lín)聲(聲母相同,韻母相近)。表示憐憫。字義例釋①憐憫,同情獨不憐公子姊邪?(《魏公子列傳》)②憐愛,愛惜滅燭憐光滿。(《望月懷遠》)③愛戴楚人憐之。(《陳涉世家》)④復合詞,“可惜、可愛”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識記方法“憐”的本義是“憐憫”,憐憫就是有愛心,故引申出“愛憐”之義。成語助記憐(憐惜)香惜玉顧影自憐(憐惜)同病相憐(愛憐)搖尾乞憐(憐憫)(五十一)彌彌彌彌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彌”本來寫作“彌”,是形聲字,小篆從“弓”部,爾(即爾)聲(古音相近)。表示將弓弦拉滿后松開,后引申為滿。字義例釋①滿,遍夜雪初霽,薺麥彌望。(《揚州慢》)②更加,愈加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③長久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惛然,恐不能須臾。(《刺客列傳》)識記方法“彌”的本義是“彌補”?!皬洝痹鳌皬洝?,表示弓上加柲,增加弓的彈射力,為此需要把弓拉“滿”,這不正是“彌補”其本身的不足嗎?彌補了不足之后,弓可以“長久”使用,故有“長久”之義。后又虛化為表程度的副詞“更加”。成語助記彌(滿)天大罪彌(滿)天大謊曠日彌(長久)久彌(病久留不去)留之際欲蓋彌(更加)彰歷久彌(更加)堅(五十二)莫莫莫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莫”是會意字,甲骨文外邊是“”字(即草),里邊是“日”字,合起來指傍晚太陽落入草叢中?!澳骸钡谋咀?,表示傍晚、日暮,后借用來表示否定副詞。字義例釋①同“暮”,晚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②不定代詞,沒有(誰),沒有什么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游褒禪山記》)③不,不要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赤壁賦》)④同“幕”,幕府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李將軍列傳》)識記方法“莫”,即現在的“暮”字,其字形是太陽西沉在荒野草叢中,所以本義是指“日落時分”,即“傍晚、黃昏”。由“日落,太陽不見”之義引申出“沒有、無”的意義,也正是因為這樣,“莫”被借為否定性的代詞“沒有誰,沒有什么事物”。產生這一意義后,為了與“莫”區(qū)別,另造了“暮”字。成語助記莫(不能)名其妙高深莫(不可)測莫(不能)衷一是莫(沒有)逆之交諱莫(不)如深一籌莫(不能)展莫(沒有誰)予毒也(五十三)內內內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內”是會意字,甲骨文外邊是“冂”字,里邊是“入”字,合起來指進入一個區(qū)域內。表示入內。字義例釋①里面,與“外”相對悟言一室之內。(《蘭亭集序》)引申義:a.家里,屋里內無應門五尺之僮。(《陳情表》)b.國內,朝廷內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過秦論》)②內心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逍遙游》)③同“納”,接納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鴻門宴》)識記方法“內”的本義是“自外入內”。由此引申出兩個基本的意義:一是“內部、內室”;一是“使進入,接納”,這一意義后寫作“納”。妻妾一般在內室操持家務,很少出門,故古人就把妻妾稱為“內”。后來妻子的親屬也用“內”稱呼,如“內侄、內弟”。成語助記內(內部)外交困五內(內臟)俱焚色厲內(內心)荏(五十四)期期期小篆隸書楷書“期”是形聲字,小篆從“月”部,其聲。表示一周年、一整月。字義例釋①qīa.限定或約定的時間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陳涉世家》)b.約定,約會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項羽本紀》)c.限度,限量萬壽無期(《詩經》)d.期望,要求帝鄉(xiāng)不可期。(《歸去來兮辭并序》)e.至,及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蘭亭集序》)②jīa.穿一周年的孝服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陳情表》)b.一周年,一整月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識記方法“期”的本義是“一定的時間、期限”。所以引申為“時間,日期”“約會,約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周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約會”引申出“期望”的意義。成語助記不期(約定)而遇遙遙無期(時間)不期(期待)修古(五十五)奇奇奇小篆隸書楷書“奇”是形聲字,小篆從“大”部,可聲(古音相近)。表示奇特的、奇異的。字義例釋①qía.奇特的,罕見的,不平常的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六國論》)有時活用為意動詞,“認為……奇異(與眾不同)”益奇之。(《促織》)有時活用為使動詞,“使……奇異(與眾不同)”公始常欲奇此女。(《高祖本紀》)b.佳,適宜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孔雀東南飛并序》)c.出人意料的(措施、計謀)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淮陰侯列傳》)②jīa.單數,引申為運氣不好以為李廣老,數奇。(《李將軍列傳》)b.余數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識記方法“奇”的本義是“異乎尋?!??!爱惡鯇こ!闭f明是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故有“單數,不成雙”之義。在戰(zhàn)爭上,則特指“軍事上或斗爭策略上出人意料的措施”。其意動意義則是“以……為奇”。由“不成雙”又引申出“命運不好”之義。成語助記奇(稀罕)聞逸事千奇(奇異)百怪奇(罕見的)恥大辱奇(奇妙)文共賞不足為奇(奇怪)(五十六)遷遷遷遷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遷”本來寫作“遷”,是形聲字,小篆從“”部(即辶),(音qiān)聲。表示登高,后引申為“遷移”。字義例釋①改變,變更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六國論》)②遷移,轉移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指南錄后序》)③調動官職(多指升官)再遷為太史令。(《張衡傳》)④放逐,流放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并序》)識記方法“遷”的本義是“變換地方,遷移”?!罢{職”正是換一個地方做官。成語助記見異思遷(變動)安土重遷(遷移)喬遷(升官或遷居)之喜孟母三遷(遷移)時過境遷(變動)遷(貶謫)客騷人(五十七)請請請請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請”本來寫作“請”,是形聲字,小篆從“言”部(即讠),青聲。表示請求。字義例釋①請求a.請人做某事?;菡埰涫卣吲c俱。(《蘇武傳》)b.請人允許自己做某事子犯請擊之。(《燭之武退秦師》)②敬辭,用以代替某些動詞,表示恭敬、慎重請其矢,盛以錦囊。(《五代史伶官傳序》)③請示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魏公子列傳》)④慰問,看望公子往數請之。(《魏公子列傳》)識記方法“請”的本義是“請,請求”,既然是“請求”,目的有兩個,一是請求對方給予(請求對方做某事),一是請求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既然是“請求”,言行上自然得“恭敬”“慎重”。有“請求”了,自然要去對方那,故又引申出“看望、慰問”意。后引申出“請求給予”義。成語助記請(邀請)君入甕負荊請(請求)罪(五十八)窮窮窮窮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窮”本來寫作“窮”,是形聲字,小篆從“穴”部,(即躬)聲(韻母相同)。表示洞穴底部、終極。字義例釋①處境困難,環(huán)境險惡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②不得志,不顯貴窮則獨善其身。(《孟子》)③貧困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④荒僻窮巷陋室⑤盡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滕王閣序》)⑥窮盡,極盡(動詞)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游褒禪山記》)識記方法“窮”的基本義是“阻塞不通”。仕途上“阻塞不通”,則是“不得仕進,不能顯貴”;生活上“阻塞不通”,則是“生活困難,無依靠”。走到“阻塞不通”之處,當然就是“到盡頭”了。由此進一步引申出“走投無路”義,并虛化為程度副詞“極,盡”。成語助記窮(盡)形盡相窮(竭盡)兵黷武窮(不得志)而后工窮(困厄)且益堅窮(荒遠)鄉(xiāng)僻壤窮(極)奢極欲窮(到極點)兇極惡理屈詞窮(盡)黔驢技窮(盡)(五十九)去去去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去”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大”字,像人的正面,下邊是“囗”字,表示住處,合起來指人離開住處。表示離開。字義例釋①離開欲呼張良與俱去。(《鴻門宴》)②距,距離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鴻門宴》)③除掉,去掉,放棄,廢除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列傳》)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項羽本紀》)④過去的我從去年辭帝京。(《琵琶行并序》)⑤前往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孔雀東南飛并序》)⑥同“弆(jǔ)”,收藏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蘇武傳》)識記方法“去”的本義是“離開”?!半x開”一個地方,當然就跟那個地方有了一定的“距離”。用于使動意義,使離開,意義即是“除掉,去掉”。成語助記何去(離開)何從刮骨去(去掉)毒陳言務去(除去)大勢已去(失掉)相去(距離)幾何(六十)勸勸勸勸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勸”本來寫作“勸”,是形聲字,小篆從“力”部,雚(ɡuàn)聲(韻母相同)。表示鼓勵,勉勵。字義例釋①勸勉,勉勵《勸學》②受到鼓勵,勤勉,奮勉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③勸說,勸告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屈原列傳》)識記方法“勸”的本義是“勉勵”,后引申為“勸說,勸導”。成語助記勸(獎勵)善懲惡賞一勸(勉勵)百(六十一)卻卻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卻”本來寫作“”,是形聲字,小篆從“卩”部,谷聲(古音相近)。表示退。字義例釋①退后卻坐促弦弦轉急。(《琵琶行并序》)②使……退,擊退卻匈奴七百余里。(《過秦論》)③回頭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孔雀東南飛并序》)④推辭,推卻卻之為不恭。(《孟子》)⑤去掉,消除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詠田家》)⑥副詞,還、再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⑦同“恰”,才、剛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長亭送別》)⑧連詞,表轉折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旅次朔方》)識記方法“卻”的本義是“退,使……退”。“退”正是“不受,拒絕”的形象描繪。退后自然會“回頭”,這不正是頭的“轉折”嗎?故又虛化為表轉折的連詞。成語助記卻(推辭,拒絕)之不恭望而卻(退)步盛情難卻(推辭)(六十二)如如如小篆隸書楷書“如”是形聲字,小篆從“口”部,女聲(古音相近)。本義是“像”。字義例釋①去,到,往坐須臾,沛公起如廁。(《鴻門宴》)②如同,好像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③及,趕得上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④按照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⑤表假設,如果、假如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⑥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⑦至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⑧助詞,形容詞詞尾,譯作“……的樣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高祖本紀》)識記方法“如”的本義是“像”。(取女孩學話很像大人,這是女孩學語言的先天優(yōu)勢,古人也發(fā)現了這一點,故“像”義“從女從口”。)要“像”當然要“按照”一定的標準。才能、品行“像”某人,當是“比得上”他。既是“像”,當然還不是完全一樣,故又引申出“如果”義,表假設。又因為“像”,故可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態(tài)的詞綴“……的樣子”。成語助記如(如同)饑似渴如(如同)履薄冰稱心如(適合)意突如(……的樣子)其來如(依照)法炮制糞土不如(及,比得上)如(如同)喪考妣如(如同)數家珍如(如同)坐春風(六十三)若若若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若”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個跪著的人舉著雙手在梳理自己蓬亂的頭發(fā)。表示順,后借用作“像、假如”等義。字義例釋①如,好像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及,比得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③你,你們若入前為壽。(《鴻門宴》)④如果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⑤如此,這樣以若所為,求若所欲。(《齊桓晉文之事》)⑥表示選擇,可譯為:或,或者其以軍若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如得大將。(《史記·吳王濞列傳》)⑦復音虛詞“若夫”用在一段開頭,表轉換話題,可譯為:再說,至于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⑧形容詞詞尾同“然”,可譯為:……的樣子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氓》)識記方法“若”的本義是“順從”,“順從”是按照已有的規(guī)定行事,因此可以引申出“如同、好像”的意思。同樣的,和“如”一樣,在這個意義上還可以引申出“及、到、比得上”。成語助記若(像)即若離噤若(像)寒蟬翩若(像)驚鴻趨之若(像)鶩知子莫若(及,比得上)父(六十四)善善善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善”是會意字,金文上邊是“羊”字,表示吉祥,下邊是兩個“言”字,合起來指兩個人互相說吉祥的話。表示好的。字義例釋①好的行為,好人,好事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②交好,與……友善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③長于,善于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④做好,處理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⑤好好地,友善地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⑥喜歡,羨慕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識記方法“善”的本義是“好,美好”?!坝械赖隆薄坝斜绢I”“做得對”當然是“好”。有道德的人是“好人”。有道德的事是“善事”。做好人、做好事是與人“親善”,與人“交好”。做得對自然是令人滿意的“好的行為,優(yōu)點”,美好的一切都是讓人“喜歡”的。成語助記與人為善(好事)善(善于)解人意善(好的)始善終獨善(使……好)其身盡善(完美)盡美樂善(做善事)好施擇善(美好)而從多愁善(容易)感知人善(善于)任(六十五)少少少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少”是象形字,甲骨文像體積很小的細微顆粒狀物體。表示數量少。字義例釋①shǎoa.缺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b.認為……少,輕視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秋水》)c.復合詞“少間”“少頃”“少時”“少焉”,不多會兒、一會兒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d.削減,減少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于國也》)②shàoa.年輕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b.活用為年輕人,年少者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③shāo,稍微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荊軻刺秦王》)識記方法“少”的本義是“多”的反面?!吧裕晕ⅰ敝赋潭容p;“時間短暫”就是時間少,進一步引申出年齡小的“少年,青年”的意義;把人看“小”了,就是“輕視,瞧不起”。成語助記缺衣少(缺少)食僧多粥少(數量少)少(年輕)不更事安老懷少(年輕人)少(稍微)安毋躁(六十六)涉涉涉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涉”是會意字,甲骨文上下合起來是“步”字,中間是“水”字。合起來指徒步走過河流。表示蹚水過河。字義例釋①徒步渡水,乘舟渡水送子涉淇,至于頓丘。(《詩經·氓》)②進入,到園日涉以成趣。(《歸去來兮辭并序》)③瀏覽,閱讀涉獵群書④經過,經歷今少卿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報任安書》)⑤牽涉,關聯而言有關涉,事便顯露。(《史通》)識記方法“涉”的本義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渡過、通過”。進一步引申出“經歷”。學習需要“瀏覽,閱讀”,經歷一些事情必然會與他人有“牽涉,關聯”。成語助記跋山涉(徒步渡水)水三豕涉(渡過)河負重涉(涉足,進入)遠涉(度過,經歷)世未深(六十七)勝勝勝勝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勝”本來寫作“勝”,是形聲字,小篆從“力”部,朕聲(古音相近)。表示能承擔、禁得住。字義例釋①shēnɡa.禁得住,受得住沛公不勝杯杓。(《鴻門宴》)b.盡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②shènɡa.勝利二敗而三勝。(《六國論》)b.勝過,超過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并序》)c.優(yōu)美的,美好的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由此可引申出“優(yōu)美的山水或古跡”三面臨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過小孤山大孤山》)d.盛大的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滕王閣序》)識記方法“勝”的本義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堅持到最后(即“盡”)并“勝過、超過”他人取得最后的“勝利”,勝利當然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宴會,勝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優(yōu)美的山水或古跡”。成語助記不勝(盡)枚舉名勝(美景)古跡穩(wěn)操勝(勝利)券引人入勝(勝境)勝(出眾的)友如林略勝(超過)一籌(六十八)識識識識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識”本來寫作“識”,是形聲字,小篆從“言”部(即讠),戠(音zhī)聲。表示認識、知道、懂得。字義例釋①認識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并序》)②懂得,知道識盈虛之有數。(《滕王閣序》)③見識,知識王少未有識。(《魯周公世家》)④同“志”,記住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論語》)⑤標記款識識記方法“識”的本義是“知道,認識,能辨別”。既然“知道”,當然就能“記住”。為了更好地記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標記”,故又有“標記”的意義。成語助記博聞強識(記憶)不識(知道)時務才識(見識)過人老馬識(認識)途見多識(知道)廣(六十九)使使使小篆隸書楷書“使”是形聲字,小篆從“人”部(即亻),吏聲(韻母相同)。表示支使、派遣。字義例釋①叫,讓使之然也。(《勸學》)②命令,派故使陵來說足下。(《蘇武傳》)③出使臣舍人藺相如可使。(《廉頗藺相如列傳》)引申為“使者”數通使相窺觀。(《蘇武傳》)④使用,驅使人皆得以隸使之。(《五人墓碑記》)⑤假使,假如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識記方法“使”有兩個基本義:一是連詞,假使;一是叫,讓。由“叫,讓”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嗎),進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者”。成語助記不辱使(出使)命頤指氣使(使喚)以其昏昏,使(讓)人昭昭鬼使(役使)神差見風使(使用)舵(七十)是是是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是”是會意字,金文上邊像湯匙,中間“又”字像人手,下邊是“止”,表示末端,合起來指人手執(zhí)湯匙?!俺住钡谋咀?,表示湯匙,后借用來表示“是非”的“是”及代詞。字義例釋①判斷詞,是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并序》)②正確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并序》)③這,這個,這樣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識記方法“是”的基本義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確”。其意動意義即是“認為正確”,我們同意別人的看法會說“是,是的,是這樣的”,故又引申出判斷詞“是”和指示代詞“這,這樣”。成語助記似是(正確)而非自以為是(正確)莫衷一是(正確)是(正確)非得失是(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