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25人教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24/2E/wKhkGWa-LtuAebZ2AAFy0X_51IE410.jpg)
![狼教案25人教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24/2E/wKhkGWa-LtuAebZ2AAFy0X_51IE4102.jpg)
![狼教案25人教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24/2E/wKhkGWa-LtuAebZ2AAFy0X_51IE4103.jpg)
![狼教案25人教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24/2E/wKhkGWa-LtuAebZ2AAFy0X_51IE4104.jpg)
![狼教案25人教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24/2E/wKhkGWa-LtuAebZ2AAFy0X_51IE41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狼
蒲松齡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體會本文語言的簡潔傳神;積累文言詞語:顧、暴、蓋、止。
2.了解“之”等詞的不同含義,理解文言詞語活用的知識和古代文學常識。
3.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識破狼一樣的伎倆、除惡務盡的思想意義。
【課文提示】
1.蒲松齡,是清初著名文學家?!读凝S志異》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選自《聊齋志異》?!傲凝S”是蒲松齡的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
是指奇異的故事?!读凝S志異》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是我國著
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的主要藝術特色是:語言精煉,想象豐富,情節(jié)曲折。
3.詞類活用,是文言文實詞的詞性活用現象。古漢語的一個實詞屬于某一詞類,基本
上是固定的。有些詞只是在某種條件下,臨時處在另一類詞的位置上,偶爾具有另一類詞的
語法特點,暫時增加了新的意義,這種詞性的變化,叫詞類活用。詞類活用包括:名詞、動
詞、形容詞之間的活用;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正音正字】寫出下列漢字的拼音,記住每個字的書寫要點:
窘6眈d瞑i寐心黠d倚i綴i尻d
【積累詞語】
1.解釋下列詞語:
窘(緊迫、為難、困窘急迫)
眈眈(注視的樣子)
瞑(閉上眼)
寐(睡覺)
黠(狡猾)
倚(靠)
2.解釋下列時間詞語:
晚(夜晚、晚上)
少時(一會兒)
久之(很久)
頃刻(一會兒)
【朗讀課文】
【復述故事】
【結構層次】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說,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第、句),故事的開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寫屠戶“遇狼”。
第二層次(第句),故事的發(fā)展,寫屠戶“懼狼”之后“御狼”。
第三層次(第句),故事的高潮,寫屠戶“殺狼”后對狼的奸詐有了深刻的認識。
第四層次(第段),作者評論,揭示主題:狼無論怎樣貪婪、狡詐,在勇敢機智的人面前
終究是要失敗的。
【課文簡介】
本文選自《聊齋志異?狼三則》。故事贊揚了屠夫敢于殺狼的勇氣和善于殺狼的智慧,揭
露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可恥的必然的下場,從而揭示一個深刻的思想:對于狼
一樣兇惡的敵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退縮,必須堅決、靈活地斗爭。
全文二百來字,生動地描寫了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過程,言簡意賅。小說以屠夫
的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為主線,真實地寫出了他的思想變化,生動地刻畫了狼的狡猾。
【朗讀課文】
【課外作業(yè)】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并制作卡片。
4.找出本文“詞類活用”詞,解釋意義,并制作卡片。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翻譯:一個屠夫晚上回家,擔子中的肉沒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兩只狼,跟著走了
很遠。
要點:屠:屠夫。歸:回家。擔:擔子。盡:沒有。止:通“只”,
只有。綴:連接,這里是“緊跟”。甚:很。
原文: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翻譯:屠夫害怕,把骨頭丟給它們。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一只狼仍然跟著。
要點:投以骨:“投”省略賓語“之”,即“以骨投之”,把骨頭丟給狼。止:停止、
停下。從:跟從。
原文: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翻譯:再次把把骨頭丟給它,后來(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而先前那只狼又來了。骨頭
已經沒有了,而兩只狼像原來那樣一起追趕。
要點:止:停止。至:到達。矣:相當于“了”。并:一起。驅:追趕。故:
原來。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譯:屠夫很困窘急迫,擔心前后受到它們的攻擊??匆娨暗乩镉写螓湀觯魅嗽邴湀?/p>
里堆積了柴禾,覆蓋成小山似的。
要點:大:很??郑嚎峙隆?。其:它們,指代兩只狼。敵:脅迫、攻
擊0顧:看見。積:堆積.其:麥場。薪:柴?苫:蓋上。蔽:
遮蔽。
原文: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翻譯:于是屠夫跑過去靠在它的下面,放下?lián)幽弥?。狼不敢向前,瞪著眼睛朝著(?/p>
夫)。
要點:乃:于是、就0弛:放松、卸下。前:名詞作動詞,向前。眈眈相向:瞪眼
朝著。
原文:少時,一狼徑去,一狼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翻譯: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很久,眼睛好像閉著,
神情悠閑得很。
要點:少時:一會兒。徑:徑直。去:離開、走開。犬:名詞作狀語“像
狗”。之:調節(jié)音節(jié)。意:神情、態(tài)度。暇:空閑。甚:很。
原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翻譯:屠夫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頭,又(砍)幾刀把它殺死。:
要點:暴:突然。斃:使動詞,使…斃、殺死。之:它,指代“犬坐”的狼。
原文: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譯:剛要走,轉身看柴堆后面,一只狼在里面打洞,企圖鉆洞進去攻擊他的后面。
要點:洞:名詞作動詞,打洞。隧:名詞作動詞,鉆洞。其:指代屠夫。
原文:身己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翻譯:身體已經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后面砍斷它的大腿,也殺死了它。
要點:尻:屁股。尾:尾巴。股:大腿。斃:使動詞,使……斃、殺死。
原文: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翻譯:(這)才醒悟到面前的一只狼假裝睡覺,原來以此欺騙對手。
要點:假寐:不脫衣服小睡,這里是“假裝睡覺”。蓋:原來。
原文: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狼夠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是(給
人)增加笑料罷了。
要點:黠:狡猾。頃刻:一會兒。變詐:作假、欺騙。兒何:多少。止:
只是。笑:名詞,笑料。耳:罷了。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故事的開端,寫屠戶“遇狼”。作者的語言極為儉省,沒有一個字多余?!耙煌馈迸c后
面的“兩狼”相對,表明力量對比懸殊。因是“晚歸”,所以,當時路上行人稀少,惡狼經
常出沒。“止有剩骨”,說明擔中的骨頭不足以把狼喂飽。“途中”點出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
暗示不太沒有人來幫助屠戶。“綴行甚遠”,表明狼的惡意和貪婪。這里創(chuàng)設了緊張的氛圍,
作品一開始就把矛盾的尖銳性凸現出來,為下文設置了懸念。
故事的發(fā)展,寫屠戶“懼狼一御狼”?!皯帧北砻魍缿魧堑谋举|缺乏認識。“投”、
“復投”,表明他對浪抱有一絲幻想,本想妥協(xié)退讓,結果仍然失敗。“并驅如故”將狼的
貪婪無厭、兇狠無比表露無遺?!按缶健?、“恐”表現了屠戶的緊張急迫。出此情勢,他只
能采取防御措施?!邦櫋?、“奔倚”、“弛”、“持”等一系列動詞,表明屠戶當機立斷。
此時,他已認識到狼的兇殘本性,于是,迅速占領有利地勢,做好了與狼搏斗的準備?!袄?/p>
不敢前”、“眈眈相向”,說明屠戶和狼之間劍拔弩張,情節(jié)扣人心弦。
故事的高潮,寫屠戶“殺狼”?!耙焕菑饺ァ保阋娖淞碛袌D謀;“犬坐于前”,“目
似瞑,意暇甚”,氣氛似有緩和,更見狼的狡猾。此時,屠戶不為假象迷惑,當機立斷,“爆
起”、“刀劈”、“斃之”,殺死一狼?!鞭D視積薪后”表明屠戶已認識到狼的狡詐陰險,
果然,“一狼洞其中”,屠戶又殺一狼。“乃悟”說明經過搏斗后的屠戶對狼的奸詐有了更
深刻的認識。
最后以作者的評論結束全文,揭示主題:狼無論怎樣貪婪、狡詐,在勇敢機智的人面前
終究是要失敗的。
文中,“犬坐于前”,“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均是名詞活用現象:
“犬坐于前”中的“犬”,名詞活用為副詞,意思是“像犬那樣”
“洞其中、隧入”中的“洞、隧”,是名詞用作動詞,分別是“打洞”和“鉆洞”意。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把下列單音節(jié)詞翻譯成雙音節(jié)現代詞語:
懼:恐懼。恐:恐怕。徑:徑直。去:離去。蔽:遮蔽。
悟:領悟。增:增加。尻:屁股。股:大腿。誘:誘惑、引誘。
2.寫出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
狼不敢前(名詞作動詞:向前)
其一犬坐于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
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打洞)
意將隧入(名詞作動詞:鉆洞)
又數刀斃之(使動詞:使……死、殺死)
亦斃之(使動詞:使……死、殺死)
3.解釋下列的“一詞多義”詞:
顧:顧野有麥場(看、看見)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
敵:恐前后受其敵(攻擊)
蓋以誘敵(敵人、對手)
意:意暇甚(神情)
意將隧入(企圖)
前:狼不敢前(向前、前進)
犬坐于前(前面)
去:一狼徑去(走開、離去)
西蜀之去南海(距離)
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步)
止露尻尾(只、僅僅)
止增笑耳(只是)
故:并驅如故(原來、先前)
問其故(緣故、原因)
其:恐前后受其敵(指代兩狼)
場主積薪其中(指代麥場)
屠乃奔倚其下(指代積薪)
一狼洞其中(指代積薪)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指代屠戶)
屠自后斷其股(指代一狼)
之:久之(助詞,調節(jié)音節(jié))
兩狼之并驅如故(取消獨立性)
復投之亦斃之(它,指代狼)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的)
4.找出描寫屠夫動作的語句。
晚歸投以骨復投之顧野有麥場奔倚其下弛擔持刀暴起以
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轉視積薪后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5.找出描寫屠夫心理的語句。
屠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故乃悟前狼假寐
6.找出描寫狼的狡猾習性的語句。
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兩狼之并驅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徑去,一狼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誘敵)
7.本文借助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刻畫了狼的貪婪、兇狠、狡詐的本性,以及屠夫的
心理變化,請分別找出這些句子。
刻畫狼的貪婪(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刻畫狼的兇狠(兩狼之并驅如故眈眈相向)
刻畫狼的狡詐(一狼徑去,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眼,意暇甚一
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前狼假寐)
表現屠戶的害怕心理(屠懼,投以骨復投之屠大窘)
表現屠戶下決心斗爭(顧野有麥場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表現屠戶的勇敢、堅決,敢于斗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表現屠戶的聰明、機智,善于斗爭(轉視積薪后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8.課文第1段共句,將它分為三個層次,并且寫出每一層次的大意。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10)/(11)(⑵?(14)(15)?(17)
①故事的開端,寫屠戶遇狼。
②故事的發(fā)展,寫屠戶避狼。
③故事的高潮和結局,寫屠戶劈狼。
9,狼的本性是要吃人,但是為什么只是遠遠跟著,不敢靠近?
狼還不太了解屠戶的態(tài)度和力量,所以只好遠遠跟著。這也表現了狼的狡猾和謹慎。
.通過相關的描寫,分析屠戶的心態(tài)。
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這時屠戶怕狼,想用肉骨緩解危機。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情急之下,屠戶開始思考自身的安全。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戶尋找有利地形,準備斗爭。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屠戶作好了準備,勇敢地應敵。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屠戶出其不意出手堅決,狼措手不及。
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亦斃之。屠戶為了持久安全,除敵務盡,不留后患。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屠戶總結經驗教訓,徹底醒悟。
.課文第2段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它點明了什么主題?
通過一個屠戶戰(zhàn)勝兩只惡狼的故事,揭示了狼的兇殘、狡詐又愚蠢的本性,贊揚了人的
善良、聰明而勇敢的精神,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行善,必須敢于斗爭,善
于斗爭。
.學習這篇課文以后,你得到什么教益?
【拓展學習】學習《聊齋志異?狼三則》的另外兩則。
有屠人貨肉歸,日己暮,軟(U,忽然)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屠
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懸諸樹而早取之。遂鉤肉,翹
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昧爽(天亮)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
大駭。逡巡(Q疑慮、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細審,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腭,如魚吞
餌。時狼皮價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i遭遇)之,是可笑也!
一狼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
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
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
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1,解釋各句中的劃線詞:
①屠懼,示之以刃(給……看)
②仰首細審(觀察)
③緣木求魚(攀緣)
④惟有小刀不盈寸(滿、足)
⑤遂負之以歸(用背背上)
2.用現代漢語解釋句子的意思。
①狼則罹之,是可笑也!
狼遭到了災難,這真可笑!
②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
屠戶趕緊抓住,使它不能縮回去。但是沒有辦法殺死它。
3.《狼》的這兩則,分別表現了狼的什么特點?它們共同表現了屠戶的什么?
表現了狼的狡黠、貪婪。表現了屠戶的機智。
4.學習了這兩則《狼》,你有什么體會?
對付狼,不僅要敢于斗爭,更要善于斗爭,要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殺死兇殘的惡狼。
【學習小結】
本單元是文言單元,《狼》是文言小說,其它幾篇都是寓言。
《梟將東徙》通過梟鳩問答,啟示人們治表不如治本;與其改變環(huán)境,不如改變自己。
《黔之驢》以虎對驢的認識為線索,諷刺外強中干、無德無才、徒具嚇人氣勢的官吏,
告訴我們:不要被外表的強大嚇倒,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黠鼠賦》借一只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脫的故事,說明:人類盡管可以“役萬
物而君之”,卻難免被狡猾的老鼠欺騙,原因全在疏忽大意。
《象虎》通過楚人借助老虎模型嚇倒狐貍、獵捕野豬,最終卻因過分看重象虎而亡命的
故事,說明“處理問題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
《狼》詳細記敘了人與狼的智斗過程,揭示了狼無論怎樣貪婪、狡詐,在人的面前終歸
難逃失敗的命運。
【課外預習】
1.讀一遍《初航》,掃除文字障礙。
2.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一八狼
文本解讀
一、整體感知
《狼》是蒲松齡《聊齋志異?狼三則》中的第二則?!独侨齽t》講述的都是狼在與人較量
中失敗的故事。但第二則更突出了狼的貪婪狡猾的特點。故事篇幅雖然不長,但情節(jié)曲折,
引人入勝。在人與狼的斗爭中表現了人的機智,告訴我們即便是兇殘的狼也沒有什么可怕。
只要勇于斗爭,善于斗爭,最后一定會取得勝利。
《狼》是一篇古典小說,雖然篇幅短小,但小說仍然是一波三折,情節(jié)很吸引人。故事
的開端,為我們設置了“一屠晚歸”的圖景,“晚”字給故事蒙上了一層陰影。獨自一人回
家的屠戶,恐怕最擔心的就是“狼來了”??墒抢钦娴膩砹耍沂莾蓚€。狡猾的狼先是遠
遠地跟著,也許它們在揣測屠戶的心理吧。果然,屠戶害怕了。故事進一步發(fā)展,屠戶采取
了妥協(xié)退讓的辦法,先是將擔中的“剩骨”投出去一個,結果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再妥協(xié)“復投之”,可是“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的貪婪可見一斑。最后,當“骨已盡”
時,狼們并沒有發(fā)善心離開,而是“兩狼之并驅如故”??磥硗讌f(xié)是不能贏得它們的同情的,
只能讓貪婪的狼得寸進尺。屠戶不得不進入抵御狀態(tài),當他發(fā)現“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
苫蔽成丘”時,決定找一個安全的防御之所。“奔”字突出了情況危急,屠戶來不及多想,
本能地“弛擔持刀”面對兩狼,但這已足以嚇住了狼,狡猾的狼暫不敢上前,與之“眈眈相
向”。故事的高潮,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一狼離開,一狼假寐。好在屠戶沒有錯過進攻
的時機,“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此情此景讀者也無不為屠戶歡欣,可是事
情并沒有結束。正要離開的屠戶突然發(fā)現身后“一狼洞其中”,原來它企圖“隧入以攻其
后”。到此屠戶才明白,原來前面假寐的狼是“以誘敵”才如此,狡猾的狼竟然采用了分兵
襲擊的辦法。此處的描寫將狼的狡猾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高超的描寫藝術不能不讓我們欽佩,在人與狼的較量中,雙方都在不斷地變化著策
略,狼是由遠遠地跟著,到采用分兵襲擊之策。屠戶由妥協(xié)退讓,到與狼對峙,到奮而殺狼。
在這種斗爭中,狼是表現了貪婪狡猾的特點,而人卻由退讓進而到了勇敢。所以人與狼的較
量最終以人的勝利而告終,這恐怕正是作者要告誡我們的,不要懼怕強大的敵人,只要敢于
與之抗衡,勝利最終是我們的.在勇敢智慧的人面前,再狡猾的豺狼也只能是失敗。全篇雖
不到二百字,但語言生動,刻畫人及狼的形象都栩栩如生,情節(jié)波瀾起伏,堪稱精短小說的
典范。
二、問題探究
.課文最后一段在表現手法上與前面有何區(qū)別,它起什么作用?
前面的故事是采用敘述的表達方式,而結尾段卻是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它的作用是點
明全文主旨。古代這類文體的寫法總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發(fā)表議論,表明態(tài)度、觀點。
.課文寫的狼是否有別的含義?
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不是可以隨意表明自己觀點的年代,作者以故事的形式,揭示了當時
社會現實,有嘲諷的意味。諷刺那些奸邪狡詐的人,最后必將失敗。
.在這個故事中,斗爭的雙方一方是屠戶,另一方是狼,在雙方矛盾斗爭的過程中,他
們分別處于什么位置?這個過程說明了什么?故事的結局給你怎樣的啟示?
在整個斗爭過程中,雙方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開始是狼占上風,對屠戶緊追不舍,屠戶
是“懼”“大窘”。后來屠戶采取抵御之策,狼開始想辦法對付他,前后夾擊。屠戶抓緊時
機,反擊惡狼,轉眼間兩狼被擊斃。這個過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對敵斗爭中決不能軟弱,
惡的勢力往往是你弱它就強。故事的結局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對惡的勢力不能妥協(xié)退讓,只能
機智勇敢地面對。勇于斗爭,善于斗爭。
思考與討論
一、《狼》的第一部分是敘事: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想想看,這部分運用了
哪些描寫方法,這些描寫有哪些好處?
設置此題意在考核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把握,同時學習故事的描寫方法,體會作者高超的
描寫藝術。回答這道題,首先要抓住重點的詞語、重點句子。
參考答案:這部分通過對狼的一連串動作的描述,生動刻畫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
性。如“綴行甚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驅如故”“眈眈相向”等動作充分表現了狼
的貪婪和兇狠。“犬坐”“假寐”“徑去”寫出狼的狡猾。
二、狼很狡猾,可終于自取滅亡,這個故事給了你哪些啟示?
設置此題意在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心進行體會。人與狼較量的過程中,人在發(fā)生不斷的變
化,從妥協(xié)退讓到勇于斗爭。從沒有信心到勇敢地戰(zhàn)勝敵人。
參考答案:人有狼所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對待像狼一樣陰險狡詐的惡勢力,不能
存有幻想、妥協(xié)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教學建議
一、這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文言故事,要想了解蒲松齡寫作的文風,應該在
引導學生閱讀《聊齋志異》的情況下,再學習本篇文章。至少我們應該帶領學生閱讀幾篇《聊
齋志異》中的小故事。
二、文言文教學重在朗讀,尤其是這篇文章故事性較強,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增
強章的趣味性。
三、指導學生結合課下注釋進行課文的串講,然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狼》的故事。
四、借助幾個問題整體感知課文: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是按照怎樣的脈絡進行的?能否用一
些詞語概括這些情節(jié)?屠戶和狼在相互對峙中,他們的關系在發(fā)生著變化,是怎樣變化的?
由此給你怎樣的啟示?
五、現在人們在對《狼》這一課的理解中增加了一個新的討論,那就是狼該不該殺,尤
其在今天狼日漸減少的情況下??梢詭ьI學生進行討論。
相關資料
一、關于作者
蒲松齡出生在一個破落的書香家庭,父親原是讀書人,由于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到他時家境更為貧困。蒲松齡自幼勤學、聰敏,歲時初應童子試,連獲縣、府、道三個第一,
名震一時。但此后屢試不第,直到歲時,才援例成為貢生,年后便死了。一生中,除歲時,
到寶應和高郵做過一年多的幕賓外,都在家鄉(xiāng)設館教書。窮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對勞動人民
的生活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對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有較深的認識和
體會。這為他創(chuàng)作不朽的文學名著《聊齋志異》奠定了生活和思想基礎。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
“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篇,
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
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
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读凝S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
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
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
二、《聊齋志異》介紹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有短篇小說篇。其內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懷
著對現實社會的憤懣情緒,揭露、嘲諷貪官污吏、惡霸豪紳貪婪狠毒的嘴臉,筆鋒刺向封建
政治制度。這類作品以《促織》《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
齡對腐朽的科舉制度有切身的體會,通過《司文郎》《考弊司》《書癡》等篇,作者無情地
揭開了科舉制度的黑幕,勾畫出考官們昏庸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靈魂的
禁錮與腐蝕,譴責了考場中營私舞弊的風氣。三、對人間堅貞、純潔的愛情及為了這種愛情
而努力抗爭的底層婦女、窮書生予以衷心的贊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鴉頭》《細侯》等。
《聊齋志異》中還有相當多狐鬼精靈與人的戀愛故事,頗具浪漫情調。在這些故事里,塑造
了很多容貌美麗、心靈純潔的女性形象,如紅玉、嬰寧、香玉、青鳳、嬌娜、蓮香等。四、
有些短篇是闡釋倫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義,如《畫皮》《勞山道士》等。
《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對正面理想人
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現在對浪漫主義手法
的運用上。作者善于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情節(jié),沖破現實的束縛,表
現自己的理想,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
三、《聊齋志異》自序
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自鳴天籟,不擇好音,有由
然矣。松落落秋螢之火,螭魅爭光;逐逐野馬之塵,嬲艇見笑。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
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
所積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斷發(fā)之鄉(xiāng);睫在眼前,怪有過于飛頭之國。遺飛逸興,
狂固難辭;永托曠懷,癡且不諱。展如之人,得勿向我胡盧耶?然五父衢頭,或涉濫聽;而
三生石上,頗悟前因。放縱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廢者。松懸弧時,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偏
袒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長命不猶。門庭之
凄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則蕭條似缽。每搔頭自念:勿亦面壁人果吾前身耶?蓋有
漏根因,未結人天之果;而隨風蕩墮,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何可謂無其理哉!獨是子
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為裘,妄續(xù)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
之書;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偎欄自熱。知我者,
其在青林黑塞間乎!
康熙己未春日,柳泉自題
四、《聊齋志異》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
《聊齋志異》曾被認為是文言小說之集大成者。單從作者所使用的語言和某些表現手法
來看,這個評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從中國古代小說發(fā)展的縱橫面來看,這個評價就
不夠全面了。因此還需要作進一步的深說。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發(fā)展系統(tǒng)。一個系統(tǒng)屬文言,起自六朝的志怪而盛于唐的傳奇;一
個系統(tǒng)屬白話,起于由唐宋時的說話而形成的話本,進而發(fā)展到大部頭的長篇章回小說。文
是文,白是白,界限分明。當然,也有個別例外,如以文言寫章回小說者。但是,這兩個系
統(tǒng)之間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互相影響,互相競賽,甚至有斗爭。
從這個角度來考察,《聊齋志異》的出現,就不單純的是文言小說自然地順利地直線地發(fā)展
的結果。
魯迅曾經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細按原意,當是指用傳奇的
表現手法,來表現志怪式的題材或內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這種文言小說的優(yōu)點,所以
魯迅把它列入了“擬晉唐小說”,正確地指出了它的淵源。蒲松齡自己也承認是“才非干寶,
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是自覺地有意識地來繼承這一小說傳統(tǒng)的,是踏著前人
開辟的創(chuàng)作道路前進的。然而,從當時的情況講,這條路已經是歧路了。他以自己畢生的主
要精力,又把歧路引直成寬平的大道,樹下了歷史的紀念碑。
《聊齋志異》是清初世紀的作品,上距干寶的《搜神記》已千年以上,距唐傳奇的興盛
也近千年。對于文言小說的發(fā)展來說,《聊齋志異》的出現,實在是“文起千年之衰”,其
功不在“文起八代之衰”以下。
按照魯迅的說法,中國古代嚴格意義的小說從唐代才開始出現,“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
小說”。以前的志怪書不僅是“粗陳梗概”,“非有意為小說”,而且“以為幽冥雖殊途,
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更無誠妄之別矣”。以志怪書的代
表作《搜神記》為例,作者干寶就表明其創(chuàng)作動機是“發(fā)明神道之不誣"。蒲松齡自謙非干
寶之才而“雅愛搜神”,正是從“才”的方面來看待六朝志怪書的,權其設幻的種種大膽想
象,造異立奇,并非追隨其明神道,有取有棄,所以能擺脫單純模仿之惡道。六朝文人的設
奇造幻,不同于單純的宣揚迷信,為了動人,就要造得讓你感到像真的一樣,在這樣的一個
寫作實踐過程中,無疑的是鍛煉和發(fā)展了文學的想象力,發(fā)展了后世所謂的浪漫主義表現方
法的因素。蒲松齡從志怪書中所受到的啟發(fā),正是這種積極的文學因素。唐傳奇的確堪稱有
唐一代之奇,產生了大量的作品,著名的如《枕中記》《長恨歌傳》《李娃傳》《鶯鶯傳》
《南柯太守傳》等,作者又多是著名的詩人、文學家,立意在寫人,又重情節(jié),尚文辭,故
能通過委婉曲折的故事給人留下生動的人物形象,使傳奇蔚為奇觀,也使后來的刻意模仿者
望塵莫及。這個成就與當時文人思想上的較少束縛,社會風尚的較為開放大有關系,正因為
如此,傳奇才只盛于唐,至宋則日趨衰落,一蹶不振,走向了下坡路,再也沒有產生過像唐
代那樣的名作,作為文言小說代表的志怪傳奇的全盛時代過去了。文言小說的衰落,原因是
多方面的。唐傳奇的出現,雖然標志著“始有意為小說”,小說正式登上了文壇,但這并不
意味著小說已爭得了應有的文學地位。“傳奇”一詞就含有貶義,它與聲勢浩大的唐詩和散
文是不能并駕齊驅的。宋以后的文言小說,用魯迅的話說,“既平實而乏文采,其傳奇,又
多托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chuàng)之可言”。這時,另一種起于民間的新的小說
形式即評話出現了。評話是白話小說,它的產生與廣大的下層人民群眾有著直接的關系,并
且主要的是為他們服務的,得到他們的喜愛。從評話到章回,歷經兒代數百年,越來越旺盛
強大,同另一種起于民間的戲劇文學,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后期主要成就的重要標志,詩文的
地位反而越來越顯得居于次要了。在這個歷史階段的文言小說,走著與白話小說并不相同的
道路,遠離了現實生活,遠離了廣大人民群眾,變成了文人的趣味之作,猶如明末之文人小
品,落后于時代的潮流,走向了末路,既缺乏白話小說的生命力,同唐傳奇相比,相差也不
可以道里計。
文言小說的衰落,到明朝己達極點,故魯迅在講“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時,一筆
帶過,批評多于肯定?!吧w傳奇風韻,明末實彌漫天下”,而能夠予以肯定者,實在寥寥。
至于清末的文言小說,雖“亦記異事,貌如志怪者流,而盛陳禍福,專主懲勸,已不足以稱
小說”。文言小說發(fā)展到如此境地,真是名副其實的“嗚呼哀哉”了。
在文言小說的衰敗之風“彌漫天下”的境況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卻突然異軍崛起,
獨樹一幟,連當時鼎鼎大名的文人王漁洋,也不敢寫這位三家村的教書先生,究竟是為了什
么?
蒲松齡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的動機和目的,不是一般的傳奇志怪,而是以傳統(tǒng)的傳奇志怪
的形式和手法,來表現他長期郁積于心底的“孤憤”之情,是對當時社會的抗爭,也是為重
振文言小說所作的抗爭。蒲松齡生活在一個激烈動蕩的大變化的時代。他經歷了明朝的滅亡,
經歷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經歷了清朝入關前后的擄掠和鎮(zhèn)壓,經歷了清初民族的反
清斗爭。在清朝相對穩(wěn)定的統(tǒng)一和鞏固以后,他又幻想著通過科舉制度的途徑出仕,然而初
顯才華以后,緊接著而來的卻是屢遭挫折,最后也只得到了一個“歲貢”的虛名。他除了短
期到江蘇給人做幕僚外,終生在山東農村生活。他始終沒有放棄高升的幻想,然而隨著幻想
的
破滅,他這個處于下層的小知識分子,直接地廣泛地觀察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
這種觀察里自發(fā)地產生了“孤憤”之情,并且把這種“孤憤”之情自覺地體現在他的小說創(chuàng)
作中。上溯千余年以來的文言小說的發(fā)展,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這樣?唐傳奇的作者大都是有
較高地位的知名文人,而且傳奇的產生還與投獻干謁有關,說得不客氣點,還是一種求名的
工具。蒲松齡寫了《聊齋志異》,還抵不上科場中三篇八股文,而他自己卻認為是一生最重
要的著作,何所為也?他雖寫傳奇志怪之文,心中未必完全以前輩作者為同道的。他心目中
追隨的是“二十四史”的開山祖師司馬遷?!读凝S志異》中很多篇末綴以“異史氏曰",議
論橫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寫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還是把自己的小說當“史”
來看待,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說家的。當然,他還不懂形象的歷史之類的說法,
可他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面貌,提出了尖銳的社會問題。
概括說來,《聊齋志異》突出地提出了幾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蒲松齡的筆下,當時的
政治是非常黑暗殘暴的,特別是中下層的封建官吏以及與之相勾結而受到庇護的豪紳惡霸,
他們像一群惡狼一樣吞噬著弱者的生命,用蒲松齡的話說,就是“花面逢迎,世人如鬼”,
“官虎而吏狼者,比比皆是也”。《席方平》一篇就集中而典型地揭露了那種吃人的社會關
系和官吏制度。蒲松齡幼而聰穎,卻屢試不第,他雖然長期沒有破除幻想,醒悟過來,但是
從他親身的經歷和對知識分子精神狀態(tài)的廣泛觀察中,看穿了科舉制度是一種坑害知識分子
的制度,這種制度不僅不能充分發(fā)揮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反而培養(yǎng)出了各種各樣庸碌無能
的廢
物。在蒲松齡看來,封建社會提倡的所謂“學而優(yōu)則仕”根本就實現不了,因為考場已
經成了腐敗的交易所,瞎眼衡文,無才得中而有才被黜,這也實際上回答了蒲松齡為什么沒
有通過考試關的原因。在蒲松齡的筆下,還多方面地反映了婦女問題,如父母包辦的婚姻制
度的不合理,由于妻妾制度而造成的家庭不和,嫡庶之爭。更可貴的是他創(chuàng)造出了眾多的朦
朧的渴望著自由的青年婦女的形象,如嬰寧、青鳳等,她們已經在幻想的形式中初步沖破了
封建禮教的牢籠和束縛,向著另一個新世界探索和追求。
除這三方面外,蒲松齡還像畫風俗畫一樣,廣闊地描寫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特別是
中下層人們的生活和農村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風采各異的人物形象。越是下層的生活和人
物形象,越是令人感到親切、生動、真實、樸素,具有泥土的芳香氣,這同蒲松齡對農村生
活的深刻觀察和樸素的審美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就《聊齋志異》反映社會生活面之廣闊,提
出社會問題之重要,創(chuàng)造出的人物形象之眾多,創(chuàng)作高水平的短篇小說之量大,藝術風格之
獨特而言,就他畢其一生的精力致力于此而言,在文言小說史上,有哪一位小說家堪與他相
比?在文言小說衰頹之風“彌漫天下”的環(huán)境中,《聊齋志異》力挽殘局,既繼承了優(yōu)秀的
傳統(tǒng),又開拓了新局面,達到了文言小說的最高成就,就這種意義講,說蒲松齡是最杰出的
短篇小說家并不過分,不僅文言小說如此,寫白話短篇小說的,又有誰能超過他?即使拿到
世界小說史的范圍來考察,在那個時代,也是寥寥無幾的。世界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還未出
世,契訶夫比蒲松齡還晚二百余年。除了帶有傳說色彩的東方巨著《天方夜譚》之外,我想,
拿《聊齋志異》同西方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塞萬提斯的《懲惡揚善故事集》、薄伽
丘的《十日談》等名著作一番比較研究,也未必是使人汗顏的事。這樣說也并不是為了聳人
聽聞,因為西方的那些名著,是在新的歷史潮流的推動下,由短篇小說開始,開辟了西方小
說
史的一個新時代,而在中國,卻是以《聊齋志異》為始,開辟了中國小說史上的新時代。
《聊齋志異》提出的上述三個重大的、尖銳的社會問題,蒲松齡以前以后的哲學家、思
想家也看到了,特別是他以后的小說家也看到了,而且一步一步看得更深更透。思想家同小
說家不期而遇地共同地注意到這些問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歷史潮流。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
解剖著這個封建社會晚期的腐爛特征,探索著向何處去。這不是思想家小說家的異想天開,
而是社會的客觀發(fā)展在他們頭腦中直接的或曲折的反映,至于反映的程度如何,當作具體的
分析。但是作為一種帶有共同性的探索性的思想潮流,那就有它的開拓者和繼承者。而在小
說領域里,這個開拓者應該是寫文言小說的蒲松齡,繼承者則是寫白話長篇小說的吳敬梓和
曹雪芹。這是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在思想潮流方面的合流,站到了一條戰(zhàn)線上,所以說單純
地認為《聊齋志異》是文言小說的集大成者不夠全面,道理也在這里。對于一個思想家或文
學家,看他對人類的貢獻,不是要求他能達到他以后的人所能達到的水平,而是看他比以前
的人提出了什么新的問題,盡管后來的人對這些問題認識會越來越深刻全面,卻不能以此來
責備他的“局限性”。我覺得對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暫不涉及他另外的作品)所表現出
的思想上的復雜性或矛盾,既應該與他之前的小說家比較,也應該和他以后的小說家比較,
把他當做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或者說是個過渡階段,那就可能更符合實際地評價他的歷史地位。
蒲松齡對于當時社會的黑暗現象是有深刻的觀察的,是滿懷著憤怒的激情去揭露的,甚
至在《促織》這樣的作品中還敢于對為非作歹的皇帝流露微詞,這就比過去的文言小說家勇
敢多了??墒撬恼J識更多的是對于中下層官吏的表現,所以他幻想有清官來解民于倒懸。
《聊齋志異》中不少本來是悲劇而偏偏又出現了虛幻的光明尾巴的作品就是這樣形成的。在
康熙時代,特別是中后期,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施世綸式的“天下第一清官”究竟有
幾個?蒲松齡就看不清,不僅看不清,他自己還一直想做官,這豈不是矛盾?我不相信蒲松
齡做了官就一定一塵不染,兩袖清風,因為他對榮華富貴是有幻想的,這和做清官又是矛盾
的。比蒲松齡的生活稍微好的人不少,比他生活苦的當更多,但是他們卻未必都去思考這些
社會問題,在“盛世”下“樂天知命”安心當順民的大有人在。而蒲松齡卻大揭“盛世”下
的爛瘡疤,替被迫害的下層人民提出控訴,這不正表現出他敢于正視現實的一面嗎?不要因
為他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盛世”的虛弱性,就再加他一個“局限性”的評語,要具體分析透
他為什認識到的原因就行了。蒲松齡是從農村下層的觀點來觀察當時的吏治的,帶有農民的
直觀性和樸素性。他不了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他也沒有接觸到上層的政治活動。用個形
象的比喻,他的憤怒和控訴,正像俚曲中的“哭皇天”,只要“皇天”一睜眼,就會天下
太平、吏治清明、五谷豐登了,他的窮苦生活就有改變的希望了,至少可以變得稍微富
裕點,不必為畢家老爺坐館當“西賓”了。蒲松齡只能走到這一步,再往前就邁不開步了,
需要接力的人。
世紀的小說家曹雪芹踏上了蒲松齡開辟的路,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問題。蒲松齡
眼下的“盛世”,到了曹雪芹的眼下就成了“末世”,因此他不去“哭皇天”,認為天也有
缺陷,需要補。但是,補天的石頭還有一塊沒用完就補上了“天洞”,結果呢,仍然不是好
天,天下依然是“美中不足今方信",怎么辦?干脆等它塌了吧,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曹雪芹走到這里也止步了。這是“最后的問題”,他以后的小說家回答不了,只好由歷史來
回答了??婆e制度毒害了知識分子幾百年,小說史上有誰提出來反對過?相反的是在小說戲
劇中充滿著狀元發(fā)跡的故事。蒲松齡第一個提出來了,揭露了考場的種種黑暗弊端。但是,
他還沒觸及制度,只認為考場之弊誤了人才,革除此弊,有的即可得中,他自己就老想得中。
他這種想法也是矛盾的,因為即使公正地得中的人,也并非真才。吳敬梓比蒲松齡前進了一
步,在《儒林外史》的一開頭,就說這個制度定得不行,使知識分子連行為出處都不顧了,
所以他筆下淋漓盡致地揭示了科舉制造出的假名士的丑態(tài)。吳敬梓也有才,但他看破了,無
意于功名,灑脫得開,所以走得遠。曹雪芹就比他走得更遠,認為凡熱衷于此道者,皆為“國
賦祿鬼之流”,大有懸崖撒手的氣魄,徹底看穿了連制造科舉制度的那個社會也沒出路,有
才者又何所用?蒲松齡只能創(chuàng)造出灰心了的形象,吳、曹則創(chuàng)造出了擺脫此牢籠的人物形象。
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卻是同一個制度,是志同道合的挑戰(zhàn)者。
再如,蒲松齡觀察到了封建制度下婦女問題的各個方面,可是他一旦想找解決的辦法就
陷入窘境,連多妻制也想來調和,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他當然也有更理想的人物,但那只
存在于幻想之中,以花妖鬼狐的形象出現。吳敬梓則不僅揭露封建禮教的吃人,還敢寫杜少
卿拉著老相好的手游山玩水,放達多了。他自己的行為也狂放不羈,比蒲松齡更少受約束。
曹雪芹不僅在理論上大膽地向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挑戰(zhàn),歌頌女子比男子鐘靈毓秀,而且更
創(chuàng)造出了現實生活中爭取婚姻自主的男女青年的典型形象。封建禮教帷幕被他們逐漸撕破了。
僅從這幾個方面,就能看出幾位小說家是沿著一條路走過來的。如果說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
第一個高峰的出現,是以明朝的幾部白話長篇小說為代表,那么,第二個高峰就是以清初文
言的《聊齋志異》和白話的《儒林外史》《紅樓夢》表現出來的。文白在思想上合流,把古
代小說推向了最后的更高的新階段。
四
《聊齋志異》使用的是文言,這對于它的傳播和影響有不利的一面。但它在社會上居然
廣泛流傳開來,突破了語言的障礙,關鍵在于它是成功的小說,創(chuàng)造出了生動感人的人物形
象,反映出了歷史所提出的新問題、新動向、新趨勢,從而在讀者的思想感情里引起強烈的
共鳴。正因為如此,才能進一步影響到美術、戲劇、曲藝的再創(chuàng)造,甚至在近代還產生了專
說聊齋的評書名家。這又進一步間接地幫助《聊齋志異》在社會上繼續(xù)擴大影響,使之變成
了家喻戶曉的書,變成海外許多國家爭賞的短篇名著。因此,用《聊齋志異》的文言比古文
的語言更淺近明暢的說法以解釋其影響面廣,是不夠的。因為,它以前以后還有一些白話小
說,語言是更好懂的,但是其影響卻遠遠趕不上《聊齋志異》,有的甚至早就被人忘記了,
可見語言的文白并沒有起決定性的作用。
辨明這一問題,目的是把《聊齋志異》與“聊齋風”式的作品區(qū)別開來,后者曾長期被
看做同前者是一個流派,這是很不恰切的。
繼《聊齋志異》之后,又出現了《新齊諧》《諧鐸》《夜譚隨錄》等一批筆記小說。有
的僅筆法仿《聊齋》而雜記方物,既不敢觸及社會問題,又寫不出動人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無憤激之情,有閑暇之致,“戲編”文字以自賞,與人民的疾苦不相干,從精神上同《聊齋
志異》是背離的,甚至是對立的,怎么能算做一個流派呢?
稍可同《聊齋志異》抗衡者,是乾嘉時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并欲取而代之。紀
曉嵐是總編《四庫全書》的大學者,可是一比較蒲松齡,他就現出才短了。“然才子之筆,
非著書者之筆也?!≌f既述見聞,即屬敘事,不比戲場關目,隨意裝點;……今燕昵之
詞,媒狎之態(tài),細微曲折,摹繪如生,使出自言,似無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則何從而聞之?
又所未解也。”為什么“未解”,分不清小說和非小說的區(qū)別嘛!按照他的看法,則其他長
篇小說更不可解矣。一個
不懂小說的人,要寫一部書以代替盛行百年的小說,難免要落空。所以,《聊齋志異》
盛行到現在,而《閱微草堂筆記》在社會上的影響就很小了。至于它以后的一些同類型的書,
則“已不足以稱小說”,更與《聊齋志異》不相類了。從這個意義上講,說《聊齋志異》是
文言小說系統(tǒng)中空前絕后的一部巨著,未嘗不可。
(藍翎,選自《文史哲》年第期)
五、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故居,位于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蒲家莊。
蒲松齡故居是一座幽靜古樸的庭院。院落坐北朝南,前后四進,西有側院。門楣上懸掛
著郭沫若題寫的匾額“蒲松齡故居”,院內月門花墻,錯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
院正房三間,為蒲松齡的誕生處和其書房“聊齋”。室內陳列著他歲時的畫像,上有其親筆
題字。南院有平房兩間,舊稱“磊軒”,是以蒲松齡長子蒲箸的字命之。西院系新建的陳列
室,陳列著蒲氏家譜、手跡和其多種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聊齋正房后為間
展室,展出了中外蒲氏研究家的多種論著,以及當代文化名人老舍、臧克家、豐子愷、李苦
禪、俞劍華、李樺、戴敦邦等書畫家為故居所作的書畫、題詞百余幅。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
柳泉,又名滿井,在淄川區(qū)蒲家莊東側約百米的山谷中。據載,早年井中清泉涌流,外
溢為溪,大旱不涸,古稱滿井?最初蒲家莊也由此得名滿井村,至明朝末年,蒲姓日繁,因
而村始易為今名。當年井四周有翠柳百株,故后人又稱之為“柳泉”。相傳蒲松齡曾多次在
此設茶招待過往行人,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蒲松齡酷愛此地,自號“柳泉居士”。年,柳泉旁新
建草亭、涼亭,井口圍加了欄桿,井旁“柳泉”石碑為著名文學家沈雁冰所題寫。柳泉北面
原有一座龍王廟,也叫滿井堂,廟西虎原有《新建龍王廟碑》一塊,碑文系蒲松齡所撰?,F
廟已無存,碑已移存蒲氏故居內。
蒲松齡墓位于淄川區(qū)蒲家莊東南約米處。墓地四周系磚石砌圍墻,內有株松柏樹,古木
陰翳,郁郁蔥蔥。墓院系蒲氏老林,內有古墓幾十個,蒲松齡墓在墓園北側,封土高約兩米,
墓穴呈頭向西南,足向東北之勢。墓前立清雍正三年(年)同邑后學張元撰的《柳泉蒲先生
墓表》。年建立了一座四腳碑亭,年又在亭前立沈雁冰撰寫的《蒲松齡柳泉先生之墓》碑。
聊齋園,位于淄川蒲家莊村東,建于年,占地面積約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平方米。聊齋
園分為藝術陳列館、狐仙園、石隱園、聊齋宮、滿井寺、觀狐園六部分。藝術陳列館共三個
展室:第一、二展室陳列反映蒲松齡生活的詩詞、文稿及頌揚蒲松齡的圖畫、詩歌、書法等
藝術作品;第三展室展出了組蒲松齡生平塑像,形象逼真?!昂蓤@”內建筑錯落有致,小
巧美觀,包括共笑亭、留仙橋、柳拉碑、奇幻門、聚仙峰、臥狐、獨眼狐等景觀。“石隱園”
內建有遠心亭、同春堂、遲月亭、九回廊、文梓樹、蔓松橋、霞飴軒及各種石景等,并有假
山、怪石及花草?!傲凝S宮”內有《羅剎海市》《席方平》《畫皮》《嬌娜》《尸變》等聊
齋故事藝術雕塑作品,并采用燈光、音響、電影特技等現代科技表現手法,再現了蒲松齡筆
下神鬼狐妖的藝術形象?!坝^狐園”內有各種狐貍余只,具有極高的觀賞及經濟價值。
六、蒲松齡紀念館
蒲松齡紀念館是以我國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先生的故居為主體擴建而成的名人紀念
館。蒲松齡故居修復于年,建館于年,現有生平、著作、聊齋正房、名人書畫、外文、彩塑
個展室。
聊齋正房是蒲松齡當年居住的地方,這三間正房就是著名的“聊齋”,東西各有兩間廂
房,是典型的北方農家建筑。蒲松齡故居在蒲松齡去世后一直由他的后人居住,后因故被毀,
房主出走東北遼寧,現在的正房是年重新修復的。走進正房,首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太陽能電池板養(yǎng)護合同
- 2025年企業(yè)人員調整策劃協(xié)議
- 2025年學校社區(qū)互動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年房產投資策劃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公共活動安全保衛(wèi)合同
- 2025年醫(yī)療用品銷售條款協(xié)議
- 2025年度企業(yè)信息化服務合同書范本
- 2025年專利申請授權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優(yōu)化住宅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信息存放協(xié)議范例
- DL-T-5115-2016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接縫止水技術規(guī)范
- 數據驅動歷史研究
- 危貨押運員考試答案(題庫版)
- QCT267-2023汽車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
- 初中英語七選五經典5篇(附帶答案)
-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高壓、超高壓電力電纜及 制造、使用和運行情況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中考歷史試題(附真題答案)
- 《預防脊柱側彎》課件
- 教師工作職責培訓非暴力溝通與沖突解決
- 學校保密教育培訓課件
- 關于教師誦讀技能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