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石縫間的生命》
一、思路綜述: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發(fā)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涌動著對高昴的生命力的贊頌。閱讀這篇文章,應
重點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石縫間的生命那頑強的生命力、堅韌的生存意識、勇敢的拼搏精神的
熱烈贊揚,從而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yǎng)自己善于在困境中成長在困難中奮斗的可貴品質。
二、教學簡說:
(―)導入新課
大自然并非對每個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時,有些生命所面對的生存環(huán)境是異常艱難窘迫的,
而能在這種種困境中頑強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縫間的生命,就是這樣震
憾了作者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石縫間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從中受到教益。
(二)目標展示:
1、理清思路,把握課文的主旨。2、反復誦讀,揣摩語言的表現力。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
悟人生,領會文章對高昂的生命力的禮贊。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結合課文后面“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查字典,邊讀邊寫。
2、范讀課文,學生在聽讀課文的過程中,思考下列問題。①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感情?(2)文章第一句話“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的潸然淚下”,作者為什么會“感
動的潸然淚下“?該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③文中哪一語段對題目作出了概括性詮釋與
理解?④試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各層的大意。
3、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
4、學生交流以上問題,可相互補充。教師可以適當點拔、指導。
(四)合作探究:
1、揣摩語言:
①畫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并體會其作用。②你最喜
歡文中哪些語句?請把你喜歡的理由告訴大家。
2、自主、合作、探究:
進一步研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疑難問題,互相討論。教師提出以下思考題:
L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認為“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這句話應當怎樣理解?
。因為“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貴''所以"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
0這句話的含義是:任何生命都應該堅信自己有無窮的力量,它是任何惡劣的環(huán)境都無法
從根本上阻擋的。
II.在“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huán)境規(guī)定著,又被環(huán)境改變著”一句中,如何理解“規(guī)定”和“改變”
兩詞不同的含義?
0“規(guī)定”是指環(huán)境對生命成長的限制、約束或促進作用;"改變”說明環(huán)境可以從外部來改變
和影響生命的發(fā)展。IH.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fā)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才能
錘煉自己,成長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華自己”中“發(fā)現”、“認識"、"錘煉'’和“升華”
四個詞語有何關系?說明了什么?
0四個詞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說明了生命適應環(huán)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規(guī)律。
IV.文章結尾說“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懾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從文中看,
這種“力量”表現在哪些方面?
V.文章開頭說石縫間的生命是“頑強的生命”,結尾說它是“頑強的生命”。作者這樣措辭,
有什么用意?
VI.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關系是什么?
0因果關系。使文章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五)歸納小結:
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過對“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縫間的生命的描述,贊美了石縫間的生
命的那種倔強和崇高的品格,闡述了生命的內涵就是拼搏,啟示我們:要做駕馭生活的強者。
(六)聯(lián)結生活,創(chuàng)造性學習:
搜集與《石縫間的生命》旨趣相近的名言佳句和與課文內容、題材相關的文章,并交流。
教學后記:
《廢墟的召喚》
I.課外古詩背誦
【原文】
桃花溪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賞析】山野中的云煙,繚繞著隱現的小橋,我佇立在石磯上,詢問劃來的漁船。桃花隨
著流水,不分晝夜地漂走,漂流的哪邊,是仙境桃花洞?本文的作者張旭,以草書著名,這
首七言絕句,以《桃花源記》為素材,抒發(fā)自己的感慨。末句提問,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
想,清遠含蓄、耐人尋味。
n.課前準備
一、生字識記
廓(ku6):1.廣闊。如:廓落。2.擴展,擴大。如:廓張。3.物體的外緣。如:耳廓。
本文取此義。
藻(zmo):1.藻類植物。如:水藻。本文取此義。2.華麗的文辭。如:辭藻。
瀛(ying):大海。如:瀛海。
胄(zhbu):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子孫。如:貴胄。2.古代打仗時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
如:甲胄。本文取此義。
觀:1.(guan)①觀看。如:坐井觀天。②景象或樣子。如:奇觀。③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
如:悲觀。2.(guAn)道教的廟宇。本文取此義。
囁嚅(n論ru):形容想說話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的樣子。
迤邈(yili):曲折連綿。
窸窣(xTsii):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
綺(qi):1.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如:綺羅。2.美麗,美妙。如:綺麗。本文取此義。
蘸(zh&n):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的東西里沾一下就拿出來。
二、詞語識記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
奇恥大辱:極大的恥辱。
醒悟:在認識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錯誤而正確。
慷慨激昂: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并充滿正氣。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因而說話有氣勢。
瞬息萬變:形容極短的時間內變化快而多。
憑吊:對著遺跡懷念舊事。
三、預習效果反饋
1.作者為什么會產生“好像歷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感覺?
2.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標題“廢墟的召喚”使用了何種修辭手法?你能從文中再找出一處嗎?
4.你認為“廢墟”召喚的是什么?
m.課堂跟講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1.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地站著,顯得四周那樣,刃悌羊。
2.宗璞,現代—作家,原名o主要作品有、_、和
。她的童話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首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
二、整體杯1握板書設計
呼T吁改造/
(二)段落層次
1.第1~3段:o
2.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號召o
3.第11?19段:通過“我”與年輕人的對話,。
4.第20、21段:o
(三)寫作特點
1.描寫、議論相結合,多種表達方式綜合使用。
2.語句凝重沉郁,蘊意深遠。
3.寫作借鑒:描寫、議論相結合的方法。本文用凝重的筆調,描繪了圓明園廢墟。通過這
樣的描繪,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來,與后文對此的議論相得益
彰。
三、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詮釋
(一)重難點句子
1.石波不興,雕兵永駐,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閑地、若無其事地停泊著。
本句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這不變化的廢墟,使人感到歷史似乎在這里停滯了,凝固了。其中
蘊含著作者對更新、變革的渴望。
2.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著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
的西天。
空中鴉噪與廢墟之靜對比,突出廢墟的空曠、寂寥。粉紅色的西天與暗影下的廢墟對比,既
是寫實景,又把人們的視線由地面引向透著美麗夕陽的空中。作者的心情也變得明朗,表達
了作者對變革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萬千氣象的向往和憧憬。
(二)對課文第2自然段的詮釋
本段首先用了一個比喻“這一組建筑遺跡宛如一列正在覆沒的船只”,接著連用幾個“依然”,
寫出了三十年來廢墟的停滯,毫無變化。在描寫中,表達了一種不滿于歷史的停滯、強烈希
望變革的情緒。
W.當堂練習
I.判斷下列句子所用的表達方式。
(1)冬日的斜陽無力地照在這一片田野上。()
(2)怎樣使環(huán)境更好地讓每一個我盡責任?()
2.給加粗字詞注音。
囁嚅()()迤通()()方外觀()綺輝()
教學后記:
《更浩瀚的海洋》
I.課外古詩背誦
【原文】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賞析】哪里是我的家,迢迢千里路,望不到盡頭。思鄉(xiāng)的淚,沾濕了我的雙袖,模糊了
我的面容。騎在馬上,我與你匆匆相逢,請你轉告我的家人,我依然平安無恙。本詩以自然
質樸的話語,寫出了作者的雄心與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不假雕琢信口而成,又自
然真摯。
n.課前準備
一、生字識記
B(han):廣大。如:浩瀚。
裸(lu6):露出,沒有遮蓋。如:裸視。
鑲(xi^ng):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如:鑲牙。
憫(min):1.憐憫。如:其情可憫。本文可取此義。2.憂愁。如:憫然涕下。
謐(ml):安寧,平靜。如:靜謐。
撇①詔):1.棄置不顧,拋棄。如:撇開。2.從液體表面上輕輕地舀。如:撇去。本文取此義。
萋(qi):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袒(隨n):1.脫去或敞開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如:袒胸。本文取此義。2.袒護。
虔(qidn):恭敬。如:虔心。
二、詞語識記
浩瀚:形容水勢盛大。
憐憫: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頂禮膜拜:表示極度崇拜。膜拜:合掌加額,伏地跪拜。
苦行僧:用苦行的手段修行的宗教徒。
安謐:安寧,安靜。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
心扉:人的內心。
三、預習效果反饋
1.作者寫的七種人,代表了哪幾種人?
2.作者為什么要離開浩瀚的大海?
3.本文的體裁是什么?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m.課堂跟講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I.讓我們離開這片海岸吧,這里沒有一塊的地方可讓我們O我絕不愿意在這樣的
風里我金色的發(fā)辮,在這樣的空間我的胸脯,脫下的衣裳,地站在這樣
的光線下。
2.紀伯倫,(國)詩人、作家、畫家,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用散文詩體
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詩集、、,以及小說、等。
二、整體把握板書設計
(一)板書設計
撒鹽T悲觀者
扔糖一輕浮的樂天派
檢死魚T虛偽的慈善家
勾畫者一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
撇泡沫者一空想家
聽貝殼者一唐人
頭埋沙子者一懦夫
(所見)―人生角色(否定)一(逃離)
(二)段落層次
1.第1、2段:開篇o
2.第3?19段:描述了,揭示了o
3.第20、21段:表達了作者。
(三)寫作特點
1.豐富的想象。本文通過對在海邊所見的七種人的行為的描述,想象出七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
度。
2.優(yōu)美的詩化的語言.本文用優(yōu)美的語句描寫大海,句式自由,節(jié)奏多變。
3.用了象征的表現手法。本文的七種人的表現,象征著七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
4.寫作借鑒:本文用了象征的表現手法。文中的七種人在海邊的表現,各象征了七種不同
的人生態(tài)度。在這幾種人面前,作者毅然離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含蓄地表達出了詩
人的人生觀念——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無聊而生。
三、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詮釋
(一)重難點句子
于是我和我的心離開了這浩瀚的大海,我們走了,去尋找更浩瀚的海洋。
文中浩瀚的海洋象征豐富的人生和無限的未來,抒發(fā)出詩人不斷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
情懷。
(二)對第一自然段的詮釋
第一自然段,作者開篇用詩的語言、詩的意象,給我們營造了詩的意境、也為后文七種人提
供了活動的場景。
IV.當堂練習
用下列詞語描繪大海的景象,字數不少于50個字。
蔚藍波濤洶涌浩瀚激蕩
V.課后鞏固練習
一、基礎題(9分)
1.給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注音。(5分)
(1)你所看見的,實在是所有人中最糟糕()的一個,他虔()誠、純潔,把生活的痛苦拒()
于自己的心扉()之外,而生活也把他的心靈跟歡樂隔絕()開來。
(2)我絕不愿意在這樣的風里散()開我金色的發(fā)辮(),在這樣的空間袒()露我柔嫩()
的胸脯,脫下衣裳(),赤條條地站在這樣的光線下。
2.選擇書寫正確的一組()(2分)
A.浩瀚污垢悲觀赤裸裸
B.軀體壤除匣子碼瑙缸
C.憐憫鉤畫安謐頂禮膜拜
D.泡沫貝殼糟糕遮人耳木
3.選擇用詞正確的一組()(2分)
(1)我們離開這個地方吧,這里無法一o
(2)這是個企圖使墳墓里的人—的慈善家。
(3)這是個靠自己的幻覺樹起一尊偶像并向它—的苦行僧。
(4)這時我的心的臉上露出深深的—o
A.沐浴復活頂禮膜拜悲哀
B.洗浴復生虔誠悲傷
C,沐浴復生頂禮膜拜悲傷
D.洗浴復活虔誠悲哀
二、整體感悟(4分)
只見一個男人站在一塊白色的巖石上,手里舉著一個鑲滿珠寶的匣子,他從匣中取出一塊一
塊的糖,拋入海中。
我的心對我說:“這是一個沒有喜事也笑口常開的樂天派,要小心,不要讓樂天派看見我們
赤裸裸的軀體?!?/p>
1.作者為什么不愿讓樂天派看見自己赤裸裸的軀體?(2分)
2.你如何看待文中的“樂天派”?(2分)
三、課文閱讀題(11分)
閱讀見課文第7自然段到第19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1.你如何看待選文中的人的做法?試舉一例加以簡析.(3分)
2.你知道“苦行僧”的本意嗎?下面一段話中的“苦行僧”是什么意思?
初三的學習生活雖然非常緊張,但是我們也不能只顧學習,做學習上的苦行僧,而應合理調
整自己,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
3.用象征的手法描述一下“空想家”。(4分)
四、中考題(2004,模擬題,16分)
最后一只蝴蝶
(美)邁克爾?韋爾岑巴赫
①在我11歲那年,由于父親被調往英國任職,我們全家就要離開已經住了4年的日本沖繩
島了。
②我從小就學會了如何適應這種不安定的生活,而且這種生活還意外地培養(yǎng)了我對自然界的
濃厚興趣。所以無論走到哪個國家,我總是能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和驚喜。從記事起,我曾
經收集過貝殼、化石,也曾到野外遠足,還參加過觀鳥活動。但當我到了沖繩這個太平洋上
的小島后,驚奇地發(fā)現這里有品種繁多的蝴蝶,采集蝴蝶標本就成為我的新愛好。
③漸漸地,我擁有了許多用玻璃框鑲起來的蝴蝶標本,并在每一件下面都認真地做了標記。
這些蝴蝶大小各異,顏色多樣,從深藍色到明黃色,從猩紅色到綠寶石色,應有盡有。因為
捕捉蝴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很為自己的收藏而自豪。但也有一件遺憾的事,那就是
我始終沒有捉到一只翅膀尖是橘黃色的白蝴蝶。有一年圣誕節(jié),我的教父曾送給我一本有關
亞熱帶地區(qū)蝴蝶的書。書中就有一幅插圖詳細描述了這種沖繩島上最大的白蝴蝶,它的兩翼
大約有7到10厘米長,其生活習性與眾不同。我??匆娝鼈兿褚蝗何宀实募埿紡奈业难矍?/p>
輕輕飄過,時而在海風中上下翻飛,時而又飛翔在大樹的樹冠之上??蓺獾氖牵瑹o論我爬多
高,蝴蝶總是遠在我力所不及的高空之上。
④離開沖繩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家里的東西開始一件件地裝進了行李箱,但我一直沒有把我
捕捉蝴蝶的工具收起來,而且還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戶外。學校開始放暑假了,這意味著幾
天后我們就要出發(fā)了,我?guī)缀鯗蕚浞艞墝ふ野缀南M?/p>
⑤一天早晨,媽媽告訴我,我的蝴蝶標本和書籍必須在當天下午收拾好。于是,我決定作最
后一次努力。那天的天氣非常炎熱,蟬在大樹上發(fā)出“知了,知了”的叫聲,綠色的蜥蜴在
炙熱的陽光下扭動著靈巧的身子迅速穿過林間小路,甘蔗林在風中輕輕地泛起一層層波浪,
各種各樣的蝴蝶在山邊的野花上起起落落。但與平常一樣,白蝴蝶還是高高地飛在樹頂之上。
最后,我只好拖著疲憊的步子向家走去,我最后的搜尋一無所獲。
⑥可是,當我從一簇芙蓉花旁走過時,一個閃亮的白點闖進了我的眼簾,我驚喜地發(fā)現一只
白蝴蝶就停在離我一米遠的一朵大紅花上。它正在吮吸花蜜,翅膀還在輕輕地顫動。我當時
就呆住了,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舉起我的捕蝶網,一點一點地靠近蝴蝶。我的心臟怦怦地跳
著,沒想到,這只蝴蝶突然飛了起來,當時就驚了我一身冷汗,然而幸運的是,不一刻它又
輕輕地落在了另一朵花上。我扭轉身子,抱著最后的一點希望,用力將網甩了出去。我簡直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只蝴蝶居然被我捉到了。
⑦我輕輕地打開網,捏住蝴蝶的胸部把它拿了出來,打算投到裝有甲醛的瓶子里。就在我的
手剛碰到瓶口的一剎那,我情不自禁地停住了。我看到了這只蝴蝶的白色翅膀正在閃閃發(fā)亮,
而翅膀尖則是一小塊燦爛的橘黃色,細細的小腿在我的手掌間絕望地劃動,我甚至感覺到了
這個小生命在我的手指間恐懼地發(fā)抖。
⑧不知怎的,我的心微微地一顫,伸手將這只盼望已久的蝴蝶向晴朗的天空中拋了出去,看
著它飛過附近的大樹,消失在我的視線外。
⑨兩天后,我就離開了沖繩島,奔向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留在了這個小島上,它或許正圍著
大樹和野花輕盈地飛著呢。
⑩愛可能就是這樣的吧!
1.給加粗字注音。(2分)
圣誕節(jié)()一簇()
2.找出選文中能體現出我對蝴蝶感情的句子。(兩句即可)(4分)
3.在沖繩島,我的一件遺憾事是什么?(2分)
4.第七自然段中畫線句表現了我怎樣的感情?(2分)
5.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話“愛可能就是這樣的吧”。(3分)
6.你最喜愛的小動物是什么?請寫出一句保護動物的標語。(3分)
小幽默
讓我一個人失眠
魯迅先生家的兩個保姆,不知何故,發(fā)生了幾次口角。先生受不了整日的吵鬧,竟病倒了。
隔壁的鄰居小姑娘不解地問:“先生,你為什么不呵開她們呢?”
魯迅微笑著說:“她們鬧口角,是因為彼此心里都有氣??诮请m然可以暫時壓下去,但心里
的那股'氣'是壓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與其三個人都失眠或兩個人失眠,那么還不如
讓我一個人失眠算了。”
教學后記:
第一單元總結
單元語法知識歸納
本單元是散文單元,散文被稱為“無韻之詩”。散文都有其深厚的哲學內涵,結構工整,寓意
豐富,意象獨特,語言鮮明形象。
本單元在行文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象征的表現手法。象征是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
殊意義?!陡棋暮Q蟆分凶髡哂闷叻N人的行為象征七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
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它與擬人和比喻不同。象征是一種表現方法,是針對篇章
而說的。而擬人與比喻則是修辭方法,只表現在具體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象征與擬人的
相同點是都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寫法大都用在立意上,通過所描寫、刻畫的事物,來表
現一定階段的本質或某種意義;而擬人則是用在語句的表現上,是為了把事物寫得生動、形
象。
象征和比喻中的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但借喻是以相似為基礎,象征卻是將所描寫的事物賦
予一定的意義,須對托義的物作細致地描寫和刻畫。
口語交際
I.學習重點
1.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II.口語交際指導
1.每個小組商定向全班同學推薦一至兩首樂曲或歌曲,并推舉一名同學向全班同學談談推
薦的樂曲和歌曲的魅力。
2.所選音樂作品要健康,要有較強的感染力。
3.交流時力求抓住自己內心的獨特感受,盡可能形象地表達出來。
4.同學之間要尊重不同的興趣愛好,要在相互傾聽的基礎上,積極交流,共同提高欣賞水
平和口語表達能力。
W.口語交際范例
青春需要偶像
老師: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在這偶像身上,閃爍著時代的光芒,無論是他們的個
性特征,還是事業(yè)成就,也無論是他們的生活情趣,還是人生理想,都使人們心悅誠服地向
他們表示敬慕和愛戴,并把他們當作自我人生的榜樣。如果把人生比作漫漫長路,那么青春
時代的偶像就是你起步的向導,引領你踏上前進的征途,使你的人生放出燦爛的光輝。因此,
我認為,青春是需要偶像的。下面請同學們談一下你對偶像的看法。
張輝:我非常喜歡唱歌,我的偶像是周杰倫。凡是周杰倫的磁帶我都盡可能買到,然后如癡
如醉地去聽。我最喜歡他的《雙節(jié)棍》和《龍拳》。我覺得在學習疲勞時聽上一首周杰倫的
《雙節(jié)棍》,真是美妙的享受??!
齊宏:我的偶像是馬拉多納、羅納爾多。從我崇拜的偶像你就知道我是一個足球迷。中午,
很多同學用午休來放松自己,而我卻愿意在綠茵場上驅走疲勞,雖然我流了汗,但是我的精
力異常的充沛。
史琨:初一時我最崇拜鐵凝了。她的《沒有紐扣的紅襯衫》讓我陶醉,《哦,香雪》使我晚
上在夢中與香雪一起走在鐵路旁。但到了初三,媽媽不許我看小說了。我到了高中,一定上
文科,實現我的作家夢。
楊斌:我最崇拜楊利偉了。我現在一定要打好基礎,長大后做一個楊利偉那樣的航天英雄。
老師:青春需要偶像,因為青春時代是我們樹立理想、樹立志向的時代。偶像是我們忠實的
朋友,偶像是我們成長進取的參照物。生活中哪怕有再大的風雨,只要我們心中有永不褪色
的偶像,那么我們的頭頂將是一片燦爛!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偶像那樣的人,愿我
們每個同學都能像你們的偶像一樣成功!
IV.口語交際練習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是說孔子聽了音樂后的美妙感受。請把你聽了音樂后的
感受說出來。
寫作
I.學習重點——感悟自然
要求:1.借一個或幾個事物或景物來引發(fā)議論。
2.對引發(fā)議論的事物或景物作形象具體的描繪,在描繪中使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3.在描繪的基礎上進行議論,議論要自然,合乎情理。
4.議論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H.創(chuàng)新作文指導
體悟大自然的真諦
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美麗多姿的自然形象,只要你用心地去感悟,就會發(fā)現生活之美,從
而解決寫作中無米之炊的問題。
作為教師,應引領學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用心去體會大自然的花鳥草蟲、飛泉瀑布,
去領悟自然和生命的真諦,去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用筆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在對大自然的描繪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描繪中,應多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使語言優(yōu)美生動。應多使用象征的表現手法,托義于物,寓情于景,把自己的獨特感受表達
出來。
在議論中應允許學生有獨特見解,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其表達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
創(chuàng)造力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
HL寫作練習
一、片段作文
大自然的美景使你流連忘返,拿起你的筆,把你見到的美麗景色寫下來,不少于200字。
二、創(chuàng)新作文
當你站在海邊,看到無垠的大海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當你站在敦煌的邊看到飛天的絕世姿
容;當你站在泰山極頂領略“一覽眾山小”的壯麗風光……你有怎樣的感受,你聯(lián)想到了什
么?你產生了什么感慨?把你的體驗和感慨寫下來,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詩詞兩首》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的特點.
2.學習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3.領悟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立志超越前人。
4.教育學生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
教學過程:
㈠導入:由復習“詩歌一般常識”導入
教師補充:詩歌特點:
⑴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
⑵通過形象表達思想感情。
⑶富有想象。
⑷語言精練。
⑸押大致相同的韻。
㈡初讀全詞:
1.檢查預習、正字正音、完成練習P1第一題。
2.聽錄音(或范讀課文),聽準每個字音。
3.齊讀全詞:想象一下詞所描繪的景色,初步體會詞中所表達的情懷。
㈢精讀上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闋可分為幾層,每一層的層次意思是什么?
2.找出上闋中的概括描寫,具體描寫和想象之景的句子。
3.“望長城內外”中的“望”是什么意思?“望”中所見,那些是靜景,那些是動景?
4.把靜景寫成動景的句子是?
5.小結:上闋描寫北方壯麗的風景,熱情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
6.齊讀上闋,體會詞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㈣精讀下闋:
1.按照學習上闋方法,自己先分層理解,簡單分析。
2.師生研討:
⑴分幾層、層意。
⑵“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⑶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們學過的古詩詞中表達作者的抱負的詩句。
⑴毛澤東:
⑵顧炎武:
⑶陸游:
⑷范仲淹:
4.含“雪”字的成語。
5.寫雪的古詩。
㈤齊讀全詞,體會感情及語言特點。
因總結:
附:板書設計:
總寫之景意境壯
闊熱愛
上闋:寫景
具體實景動靜結合江山多嬌祖國
想象之景艷麗多姿山河
過渡:承上啟下歌頌
下闋:論史評古:短語文治英雄折
腰風流
論今:風流人物人物
教學后記:
《再別康橋》
教學目的:
1、學習詩人用評議的彩筆向讀者展現了康橋秀麗的風光,創(chuàng)造空靈、飄逸意境的寫法;
2、體會這首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特點。
重點、難點:
1、怎樣理解這首詩別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構思?
2、怎樣理解全詩的“畫面美”?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及時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詩
作,神秘、膘朧、感傷、頹廢的傾向明顯,但也不乏語言清新、比喻貼切,具有輕柔明麗風
格的佳作。選自《猛虎集》的《再別康橋》就以音節(jié)和諧、意境優(yōu)美,備受讀者們的青睞。
為詩句燃斷想象長須的徐志摩
志摩寫作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他在《輪盤》自序里說:“我敢說我確是有愿心想把文章當文章
寫的一個。”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說:“但為了一些破爛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經燃斷
了多少根想象的長須。''所以一些極普通的字眼,一經從他筆下流出就標出了自己的分量。
1931年11月190,他搭“濟南號”飛機從南京到北京,徐志摩心曠神怡,他是喜歡飛的。
在空中飛行,人常常覺得自己脫離了肉體凡胎,跟藍夜里彗星一樣,在天際遨游。他曾在散
文《想飛》中寫過:“飛上天空去浮著,看地球這彈丸在太空里滾著,從陸地看到海,從海
再回看陸地。凌空去看一個明白一一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權威,做人的交待。”
此刻,他覺得自己化作了一朵白云,乘風飛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在距濟南50里的黨家莊,忽遇大霧,飛機觸山著火,不幸遇難?!对賱e康橋》中的詩句竟成
了他的讖語。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時年僅35歲。
茅盾說他既是中國的布爾喬亞的“開山”詩人又是''末代詩人”,他以后的繼起者未見作為中
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紳士詩人,徐志摩可以說是新詩的詩魂,人稱詩哲、詩圣有
能與之并駕齊驅的。他的新詩可堪千古絕唱,他的行為與品格也同樣受到同人、朋友、學生
的贊賞與愛戴,他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雖為文壇風流佳話,亦留有諸多遺憾,但他那天真無邪,
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人生真諦的精神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難怪這
位英年早逝的詩壇巨星的噩耗傳來,震驚了海內外,胡適連呼:“天才橫死,損失的是中國
文學!”在他的許多朋友中,包括師輩的梁啟超、同輩的郁達夫、陳西澧、劉海粟等,亦包
括晚輩的陳夢家、沈從文等,沒有一個不贊賞佩服他的才華和品行的,正如沈從文所言:“他
那種瀟灑與寬容,不拘迂,不俗氣,不小氣,不勢利,以及對于普遍人生方匯百物的熱情,
人格方面美麗放光處,他既然有許多朋友愛他崇敬他,這些人一定會把那種美麗人格移植到
本人行為上來?!弊阋娝娜烁聍攘λ凇W鳛樾略律绲撵`魂人物,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就當
奉為本世紀文學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風格也是一有風格,陳西澄、沈從文、梁實秋、周作人
都曾一致稱贊他的文章華采之美,他的學生們更是推崇備至,趙景深認為像徐志摩那樣“文
彩華麗,連吐一長串珠磯的散文作者,在現代還找不到第二個?!鄙踔劣腥苏J為他的散文的
獨特風格則“是詩的一種形式?!睙o論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獨特之韻味的。胡適說徐志
摩的人生觀里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的確是一語中的。作為一
個資產階級的充滿著詩人氣質的作家,徐志摩短暫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現出這位曠世奇才的
天真和浪漫,同時亦流露出這位生活在烏托邦之國中的理想主義者的幼稚和可笑。當然若是
論徐志摩的散文深義,它恐怕既無魯迅之深刻尖銳及宏闊感,郁達夫之練達及滄桑感,但就
其抒情性特征則是任何一位現代散文家不可比擬的,它的散文始終充溢著飽滿的激情,哪怕
是頹廢,讀來亦痛快淋漓,決無纏綿有泥淖之感。
他愛做夢,夢是唯美的,又是飄搖的,如鄉(xiāng)間小溪汩汩流動,她會很跳躍,如美麗的天使
與你玩捉迷藏,會時不時俯下微笑著的臉膛,與你耳語,然后又迅即飄飛離去,卻留下一絹
幽幽靈動的輕紗。
志摩就是個尋夢、追夢的孩子,他在重逢林徽因時曾傷感的說:一生中有太多的夢從指
縫中溜走了,也許就只能用詩來網住夢的殘影。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的唯一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可以算是他
短短35年生命對愛的注解吧。尋訪,尋訪,是在追夢,追夢……
不可能錯過的三個女人,愛或者不愛,快樂或者痛苦,相守或者別離。他仍習慣于那樣
的全身心的沉浸在夢里。
作為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真是無可挑剔了,賢良淑德,相夫教子,孝順父母。但志摩
愛過她嗎?從未。有的恐怕也僅僅是感激之情,他不是如此的自私,如此的吝嗇自己的愛,
而是他無法左右,夢中他們擦身而過,相遇卻不曾相識。
幼儀為志摩付出了一切,他需要她時,她留下來照顧他,他要離開她時,她不給他絲毫
的羈畔。志摩的《笑解煩惱結》是給她的,這笑的背后蘊涵了幼儀多少的淚和苦痛,而這僅
僅源自一個理由,沒有理由的理由——志摩不愛她。
當人們都在為徐志摩的浪漫、熱誠、癡心和執(zhí)著著“摩”時,回看當年,我們也不得不承認,
他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是無情而殘酷的。由于是包辦婚姻,從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樣
鄙棄張幼儀。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xiāng)下土包子!”
婚后徐志摩更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她不理不睬。就
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他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愿望罷了。
在英國倫敦、沙土頓,以及后來在德國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對待張幼儀并不友好,甚
至有些慘酷。兩人在沙士頓住下后,不久張幼儀就懷孕了。此時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無
暇顧及張幼儀,一聽便說:“把孩子打掉?!蹦悄暝麓蛱ナ俏kU的,張幼儀說:“我聽說有人
因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
坐火車了嗎?”徐志摩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張幼儀一人撇在沙土
頓。產期臨近,無奈之際,張幼儀給二哥張君勵寫信求救,來到巴黎,后來又去了柏林,生
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沒有理睬。只是在要辦理離婚手續(xù)的時候,才找到柏
林,逼著她簽下了離婚協(xié)議。
林徽因是志摩的摯愛,卻始終沒能和志摩在一起。
林徽音,一個出名的才女,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緒己
丑科進士,父親林長民,堂叔林覺民。培華女子中學畢業(yè)后赴英國留學,1924年就讀賓夕
法尼亞大學;1925年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于溫哥華結婚。
與此同時,她和徐志摩之間的那段情,卻仍然藕斷絲連。連徐志摩最終發(fā)生的意外,也
是為了要趕赴北京聽一場林徽音的演講而搭機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與徐志摩的這段
走了一生卻未完的感情,也成為彳爰世一直不解的懸謎。連她的丈夫梁思成對她感情的了解及
緘默也成為另一個謎:梁思成親自撿了一塊志摩墜機的殘骸,帶回北京讓徽音一直擺在案頭
直到她病逝。數年彳灸她還繼續(xù)發(fā)表給徐志摩的情詩。在她臨終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見到了張
幼儀,卻什么話依然沒說出過。張幼儀卻明白了她對徐志摩的愛。
徽徽,許我一個未來吧……林徽音,這個徐志摩窮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終究沒有
許給徐志摩一個未來?;蛟S,只有兩個人愛到極至,才會達到林徽音對徐志摩那般的境界。
注定相愛卻不曾相守……
遇見陸小曼,志摩看到希望的晨光,雖然那光亮遙遠微弱得像遠空的寒星,虛幻縹緲若海
市蜃樓,但他們共同努力著。志摩為愛所苦,遠走英國;小曼為情所困,心臟病復發(fā):志摩
恩師梁啟超公開批評他們。這么多的困難阻撓,他們一同走過,企盼著完整的一份愛,終于
他們的苦心撼動了上帝,通向婚紗之路的大門開啟了,一切都變得美好。但生活畢竟是現實
的,小曼留戀于交際圈,宴游,打牌、應酬,不但荒廢了自己的學業(yè),浪費了自己的天賦,
也在生活上給徐志摩帶來了許多困難,甚至染上了煙癮,一擲千金,為了維持生計,志摩不
得不身兼數職。最終徐志摩要去北平了,小曼卻離不開上海的浮華生活,于是志摩只能上海、
北平兩地跑,他的心底滲著一片冰涼。在這來來去去中,不知是第多少回,他搭乘免費的郵
政專機遭遇了空難(為了去北平聽林徽因的一次演講),剎那間從這世界消失,沒有告別,
沒有遺囑,什么也沒有,除了他的詩留了下來,使我們這些拜讀他的詩的人不得不為詩中那
種浪漫,超乎現實的浪漫所感動和流淚。
徐志摩:為愛為美為詩歌而生活的人。
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
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時光。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
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
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螢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后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
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p>
(《吸煙與文化》)
1928年,詩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歸途的南中國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
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后收入《猛虎集》。可
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二、吟誦詩作。
1.讓學生在吟誦中體會這首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特點。
師生明確:
這首詩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節(jié),每一節(jié)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基
本上是6.7字(間有八字句),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jié)押韻,逐節(jié)換韻,追求音節(jié)的波
動和旋律感。此外,“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jié)奏。詩的第一旋
律上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詩的第2節(jié)在音樂上像是用小
提琴拉滿弓奏出的歡樂的曲子;詩的尾節(jié)與首節(jié)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
覺。
2.讓學生在吟誦中體會全詩意境鮮明,富有流動的畫面美。
教師可播放藍天浮云、岸邊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錄像或幻燈,伴以輕柔的有歐洲田
園風情的樂曲,以感受個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營造的別具一格的意境。
三、了解詩中內容大意。
1、徐志摩的這首詩,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
向天空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教師板書:離別的對象特別)
繼續(xù)啟發(fā):大家看過柳永《雨霖鈴》這首詞嗎?“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種離別的
氣氛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沉重)就是詞中所說的“多情自古傷離別”,自古以
來,離別總是免不了一種沉重愁緒,或執(zhí)手叮嚀,或牽手頓足,其中總帶點“傷離別”的味道。
如柳宗元有《別舍弟宗一》:“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都是兩眼淚汪汪的離情
別緒,但徐志摩的這首詩呢?大家讀了有沒有這種沉重之感?這首詩只著色繪景而不摹聲,
以“輕輕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huán)境,排除了離別中因傷別而產生的沉
重感,增加了飄逸的成分。(板書:營造的氣氛輕松)
2、設想一下,如果是你們要遠行,面對父母親友,你們眼中所看到會是什么樣的情景呢?
照一般情況設想,詩人告別康橋時,當有送行的人,詩人的眼中也會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
龍,耳中也會聽到機械的轟鳴。但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攝入鏡頭,寫入詩中借以寄情的物象
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谷”“青草”“星輝”等自然物,這些物象給我們一種什么樣的感
覺?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營造出的是一種清新之感。“詩人擇用一個適
當的意象可以喚起全宇宙的形形色色來”。(朱光潛)(板書:意象的選擇新穎)
明確:
別緒,已是人生一大愁苦;再別之情,豈非雪上加霜。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
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最后一節(jié)以三個“悄悄的”與首闕回環(huán)對應。瀟灑地來,又瀟
灑地走。揮一揮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須贅言。既然在康橋涅槃過一次,又何必帶走一
片云彩呢?全詩一氣呵成,蕩氣回腸,是對徐志摩“詩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第1節(jié),寫久違的學子作別母校時的萬千離愁。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只身悄悄來到
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
地蕩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蓖瑫r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
情,并且以輕微跳躍的節(jié)奏,襯托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禈虻?/p>
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
說得太傷感于事無補,寫得太淡漠未免矯情,還是灑脫一些好。于是詩歌的第一節(jié),便三次
用了“輕輕的”,這個形容詞,顯得節(jié)奏輕快、旋律柔和,既抒發(fā)了詩人對康橋依依不舍的淡
淡憂愁,又定下了全詩哀而不傷的基調。
第二課時
3、接下去二、三、四節(jié),直接描寫了康橋的迷人景色,表現了詩人對康橋的具體感受和留
,亦心、o
第2節(jié),寫岸邊柳樹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昂优系慕?/p>
柳”,像夕陽中的新娘,對康橋的愛何等濃烈,又何等溫柔。
第3節(jié),寫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霸诳岛拥娜岵ɡ铩保娙恕案市?/p>
做一條水草”,對康橋的依戀何等強烈,又何等纏綿。
第4節(jié),寫榆樹下的青潭。詩人融情人景,將留戀全都融入康橋的風光中?!疤焐虾纭钡褂吃?/p>
清泉中,二者交相輝映,康河更加美麗;而美夢"揉碎在浮藻間”,又散發(fā)出一縷淡淡的哀傷,
大約是回國幾年所見所聞粉碎了他初別康橋時的理想,現在再返康橋,重新尋夢來了。(“夢”
給人的感覺一般是輕盈的、飄渺的,然而詩人的康橋之夢居然下了“沉淀”一詞,可見詩人對
康橋記憶之深重。)
這首詩從思想內容上來說,只表達了一種微波輕煙似的情緒,社會投影很模糊,表現不出
五四時代的時代精神。然而這首詩感情真摯,意境深邃。詩人很懂得主觀情緒和客觀景物和
和諧融合。他筆下的康橋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
一體。而詩人的情懷又不是直白的顯露,它是熱烈而有分寸;淡淡起頭,又淡淡結尾,卻包
含了多少復雜情緒,使人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回味。其次此詩語言清新,富于音樂美。這首詩
的語言有著突出的淺白流暢的特點,但又深得錘煉功夫,不露雕琢痕跡。詩中各個比喻,新
鮮準確,形象生動,一發(fā)都宛如流水一樣自然淌出,毫無當時新詩歐化的傾向。作為新月社
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聞一多關于新詩的“三美”主張。而在詩的音樂美上,他又有自己的
獨創(chuàng)性。除了節(jié)奏整齊,押韻和諧之外,他又強調音節(jié)的波動性,注意完整的音樂旋律?!对?/p>
別康橋》音節(jié)抑揚合度,聲調回環(huán)反復,全詩構成一闋完整的樂曲,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
青的境地。
第5節(jié),詩人感情達到了高潮。他幻想著撐一桿長篙,泛舟到青草更青處尋他“彩虹似的
夢”,“向星輝斑斕里”放聲高歌。于是詩人緬懷起昔日暢游康河的情景:“撐一支長篙,向青
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星輝”,在星空中“放歌”,是回憶,也是憧憬,詩人不能自己,感
情達到了沸點……然而畢竟是夢,星輝終究不能長存于天際,離別是注定了的。(從上節(jié)的
尋夢,回到離別的現實中,一個但字表現出心緒的轉折與起伏,在緩緩的總體情調中又造成
一種變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顧的首段和尾段之間暗用頂真手法,使之詩意上有一次呵
成的效果。)
第6節(jié),現實使詩人的歌聲降下了調子,只能吹起笙簫。而草木有情,“夏蟲也為我沉默”,
整個康橋都寂靜了下來。這里交織著依戀、無奈、惆悵等種種復雜感情,詩人由幻想回到現
實。悄悄吹奏別離的簽蕭,在沉默中體味別離的惆悵。詩境依舊復歸和沉浸于寂然。愈是難
舍難分,愈是瀟灑輕飄,這是徐志摩的情致,也是康橋的天質。詩中沒有一句撕心裂肺的呼
喊,甚至沒有一聲動情的放歌。一切傾訴都是輕悄俏的,象自言自語,又象面對情人的呢喃。
離別在今晚,今晚的康橋是沉默的。真正懂得什么是離愁別緒的人,才會領悟出沉默的分量。
第2節(jié)至第6節(jié),描寫詩人在康河里泛舟尋夢。披著夕照的金柳,軟泥上的青存,樹蔭下
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兩個暗喻用得頗為精到。第5、6節(jié),詩人翻出了一層新的意境。
借用“夢/尋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
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將全詩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
他在青草更青處,星輝斑斕里跣足放歌的狂態(tài)終未成就,此時的沉默而無言,又勝過多少情
語??!
第7節(jié),跟開頭呼應。“云彩”本來是不能帶走的,然而詩人卻說“不帶走一片云彩”。這種
夸張手法,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這里,節(jié)奏相同,但以詞句的變
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至此,詩人把對康橋的“濃得化不開”的感情,于“沉默”、
“輕輕”、“悄悄”中表現了出來。最后詩人“悄悄”的走了,從第一節(jié)“輕輕的”變?yōu)榈谄吖?jié)的“悄
悄的“,在原來輕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層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
云彩”,又顯得比“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灑脫,毫不猶豫,不為感情所纏,適可而
止。詩人仿佛在悉心呵護一個情人的睡夢,生怕這個夢境有絲毫的殘損,輕柔的嘆息般的韻
律與依依別離情緒完美地統(tǒng)一地在一起。
明明是那樣濃烈的惜別之情,詩人卻把它化作一片西天的云彩,輕輕的招一招手,悄悄的
揮一揮衣袖,輕輕悄悄的走了,就象輕輕悄悄的來。多么灑脫、飄逸!在這種人情、景致兩
心相知的境界中,我們感悟到一種悠遠淡陌但又執(zhí)著堅沉的意念:人不能與景永在,但情卻
能永與景同存;人世總有別離,但情致性靈卻天長地久。大概正是有了這種心境,徐志摩才
被人們稱為“詩仙”的吧!
四、詩歌中的情景交融,意境美:
詩人是以康橋的自然景致為抒情對象的,詩中寫盡了康橋的秀美,寫透了詩人與康橋難舍
難分的依依之請。在康橋的夕陽中、榆蔭下、青草更青處,在康河的波光里、浮藻間,到處
飄灑著詩人的情,到處沉淀著詩人的夢。但康橋并不只是抒情客體,在詩中,在詩人心中,
康橋的山山水水已經成為一種化身,一種象征,詩人的情和意都已融化在康橋的山光水色之
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康橋的一草一木都顯現著詩人的性靈??禈?/p>
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詩人主觀感受的自然化,貼切柔合得就象飄動在康河柔波里的那條水草
一樣,已經分不出哪兒是自然景物,哪兒是人情人性了。
正是因了作者別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構思,使得這篇作品更富藝術魅力。大家已經閱讀過
這篇詩歌多次了,下面就請大家自由來談談你對這首詩歌的看法,你覺得這首詩打動你的是
哪一點?詩歌中哪個地方你覺得寫得最精彩?(學生自由談論)
五、繪畫美、音樂美:
這首詩不僅美在意境,而且美在樂感、美在旋律、美在結構。據說此詩配樂吟頌,美不勝
聽.全詩七節(jié)音韻輕盈、換韻靈巧且不去說,尤其是開頭結尾的兩節(jié)詩,除了幾個字的變化
之外,幾乎完全相同。這種重復造成了全詩的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韻律之美,并構成了主題的回
旋:纏綿中又有瀟灑,超脫中又有執(zhí)著,飄逸中又有堅實,輕靈中又有感傷。使人感到,如
不采用重復,任何美好的詩句都無法截住詩人盡情流瀉的思緒。在重復當中,全詩的情感高
潮悄然而至,并且把讀者的情致調動起來,又拉回到開頭,讓詩中那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溫
柔,那種難以言狀的惜別之情,在讀者心中再三縈繞,回蕩不息!
徐志摩是主張藝術的詩的。他深崇聞一多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而尤重音
樂美。反觀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
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yōu)美的節(jié)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
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母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jié)
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
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怎樣理解全詩的“畫面美”?
分析:八節(jié)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給人視覺上美的享受。畫面表現
之一是,詩人使用了色彩較為絢麗的詞語,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
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搖的水草,榆陰下的長滿浮藻的
青潭等。畫面美表現之二是,詩人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鍋爐設備維護保養(yǎng)與能源審計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內河水路危險品運輸合同及應急救援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挖機操作技能競賽贊助合同
- 1 如何合理選擇抗凝藥物
- 二零二五版民房建筑項目施工合同履約監(jiān)督協(xié)議范本4篇
- 2018年稅務稽查風險防范及企業(yè)應對策略
- 2025年度個人房屋買賣價格調整及支付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戶外廣告牌發(fā)布與社區(qū)宣傳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農用土地托管服務與機械租賃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二手房買賣協(xié)議書范本:房屋交易環(huán)保評估合同2篇
- 2025貴州貴陽市屬事業(yè)單位招聘筆試和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師資培訓理論考試試題
- 期末綜合測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招標采購基礎知識培訓
- 2024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五年級口算題卡每天100題帶答案
- 結構力學本構模型:斷裂力學模型:斷裂力學實驗技術教程
- 2024年貴州省中考理科綜合試卷(含答案)
- 無人機技術與遙感
- PDCA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zhí)行率
- 黑色素的合成與美白產品的研究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