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感恩教育初探_第1頁
中學生感恩教育初探_第2頁
中學生感恩教育初探_第3頁
中學生感恩教育初探_第4頁
中學生感恩教育初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初中思品課中感恩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探究——論文中學生的感恩教育初探府谷縣前石畔九年制學校張彥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等感恩古訓在我國源遠流長,從“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血緣家庭中的孝道,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公德;從“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人際關系中的美德,到“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師生關系中的準則,都把感恩當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足見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一、中學生感恩現狀1.漠視生命“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帶到這個神奇的世界,我們應該對生命感到敬畏和感激,體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是最起碼的感恩。在當前教育體制的作用下,中學生的目標和理想就是中考和高考,沉重的課業(yè)負擔讓他們無法正確看待生命的五彩繽紛和多姿多彩,無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義,看不到自己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價值所在,因而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意識,經常沉溺于網絡、暴力游戲等,更有甚者,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更不愛惜自己的生命,為了逃避生命不能承受初中思品課中感恩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探究——論文之重而自殺。2.迷失自我自我的實質是作為生命體的人對自我的認識,自己對自己事務的正確處理,在社會生活中確立自己的價值和主體地位,進而自我實現、自我創(chuàng)造,和諧的自我關系是感恩意識提高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常聽到中學生說“不長大該多好啊,長大太無聊太可怕了”,這是他們的心聲。他們可能因為缺乏信仰而擔憂前途的渺茫,他們可能因為受現實中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盲目而機械地追求成人化、世俗化的“理想”,他們可能迷失在網絡和暴力游戲的虛幻世界里。缺乏足夠生命關懷的他們正在忘卻追求人生的遠大理想,正在忘記建筑神圣的精神家園,迷失在自我價值的泥潭中。3.冷漠恩人對父母:當前大多數中學生是獨生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愿意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部分中學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順心就與父母吵架,只知道無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卻從不懂的關心父母;一些中學生盲目追風,挑吃撿穿,相互攀比,不懂得體貼父母的艱辛,甚至抱怨父母無能。對老師:一些學生受商品經濟的影響,把美好的師生感情變成了簡單的“商品關系”,認為老師付出勞動是應該的,是自己花錢買來的,所以不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認為老師的提問和改錯懲罰都是故意刁難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的行徑;部分學生在校園遇到老師,就像不認識一樣,課堂上更是無視老師的存在。如:一名女教師在帶領學生拔草時,不初中思品課中感恩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探究——論文小心摔了一跤,摔得還不輕。當時,她班上的學生都看見了,但沒有一個人過來攙扶她,大家就那么眼睜睜地看著;不少學生把取得成績全部歸結為自己的努力,稍一退步就是老師的責任,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老師的工作。對同學朋友:中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更多時候表現為自私自利,好的經驗和參考資料不能與同學分享;只重索取,不求貢獻,需要朋友的時候朋友就是他(她)的上帝,不需要的時候什么都不是。如:前不久去世的“感動中國人物”――深圳歌手叢飛耗資300萬元,資助178個貧困學生,而當他重病住院時,受過資助的個別大學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沒去看他。;物化朋友之間的友誼,認為都是可以用金錢來購買和衡量的。二、缺乏感恩意識的原因中學生感恩意識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主要為以下四方面:1.學校德育重智輕德,忽視感恩教育。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教育體制中長期存在著“重教書,輕育人;重智育,輕德育”問題,因此學校和家長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學生成績上,以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是否成才、是否是好學生的標準,忽視了德育的培養(yǎng),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學生心中,致使學生自私自利、缺乏修養(yǎng)、情感冷漠。2.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阻礙感恩意識的萌生家庭是情感的源泉,是愛的發(fā)源地,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容易受家庭的影響,家庭教育比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有著更直接的、初中思品課中感恩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探究——論文更潛隱、更深層的功效。全國政協委員張杰庭曾說過,現在許多孩子的父輩們年輕時都受過苦,他們希望孩子比自己當年過得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盡一切努力為子女爭取優(yōu)越條件,竭盡全力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要求,寧愿苦著自己而不苦孩子。實際上,如此成長的孩子感受的不是愛,而更多的是利益關懷。這些孩子不懂得愛的艱辛,對于被愛似乎很麻木,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更別說關心社會了。還有左鄰右舍的80后、90后一些“啃老族”對中學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這種不健康的觀念,使中學生認為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感恩回報。3.自我認識出現偏差,缺乏自律精神大多數中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認識偏高,認為其有超過社會一般成員的認識水平和意志能力;而對現實的自我,他們又很難用理性去把握,處于一種盲目的狀態(tài)中,就使一些中學生對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的價值判斷上產生了雙重標準,導致了中學生在公德認識,例如感恩意識方面的失衡。部分中學生出現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脫節(jié)的現象,有時雖然他們具有了感恩意識,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明知行為不妥,又不能自覺遵守原則與行為規(guī)范。在有人監(jiān)督、有外力限制的時候,部分中學生還可以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但是一旦外力消失,許多人就忘掉規(guī)范、準則,暴露出缺乏感恩修養(yǎng)的真實自我。三、拯救措施1、感恩的認識初中思品課中感恩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探究——論文感恩不需要感天動地,一個微笑,一件小禮物,一封賀卡永遠是受歡迎的。當一個孩子在家?guī)兔Π淹氡P放好,就是以行動表達了他對家庭與食物的感恩。當一個學生幫助老師提錄音機,就是以行動表達了他對學校與老師的感恩。在節(jié)假日,親手做些小禮物送給親人朋友,以表感謝之心。每天給父母倒一杯茶、打一盆洗腳水;每周與爸爸媽媽談一次心;看到爸爸媽媽生病主動端水送藥;自己生日時跟媽媽說一聲謝謝,感謝她辛苦生下你,養(yǎng)育你成長……每天自問:今天有無給別人添麻煩?今天是否有進步表現?今天你最感激誰?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感恩行動,讓學生學會反思,學會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學生的健康心態(tài),進而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2、營造感恩的氛圍(1)、開展"九個一"活動,即組織一次"孝敬父母月"主題班(隊)會;開展一次"爸爸、媽媽辛苦了"主題征文;舉辦一次"學會感恩"主題演講;倡導每位學生為父母洗一次腳(頭);給父母寫一封信;陪父母參加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為父母自制一件生日(節(jié)日)禮物;承擔一次家務勞動;與家長進行一次談心活動。通過這種方式重樹孩子心中的"感恩"。(2)、借助故事的講述來加深學生對感恩教育的理解。很多故事中蘊含的哲理和寓意很深刻,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我們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節(jié)的寓言故事、童話和偉人故事;給學生講或讓學生自己講述一些感人的故事。比如給學生講這樣一個故事:“9歲的德國孤兒德比為了尋找母親,為了表達初中思品課中感恩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探究——論文對母親的愛,便每幫助一個人,就請被幫助的人再去幫助另外10個人。他想,以這種愛心傳遞的方式,總有一天自己的母親也會成為被幫助的對象。他的行為感動了整個德國,人們掀起了‘做十件好事’的行動??”聽完這個故事,學生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梢?,這樣的故事觸動了學生的心靈,學生開始認識到幫助別人的重要意義。3、通過及時評價強化學生的感恩體驗(1)、引導學生在對事件的分析中加深體驗。學生每天要與周圍的世界進行接觸,只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教育案例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教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就一些感恩教育的典型事例進行分析,也可以選擇新聞報道中的事件來組織學生討論,升華其情感。如: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孝子田世國捐腎救母的事件(《感動中國》報道),使學生們深刻理解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保岸饔麍?,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等千年傳誦的佳句。2.讓學生在完成感恩作業(yè)的過程中不斷體驗。孝心作業(yè)”可大可小,小到給父母端一杯熱茶,洗一次腳,做一次家務,給別人一個微笑、加入志愿者隊伍、隨手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

大到學會自理,學會自強。要從諸如教學生主動幫助老師擦黑板,對教師有禮貌,尊重老師;關愛理解父母,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父母師長的養(yǎng)育教導之恩,永不忘記他人的幫助之恩。讓學生從“孝心作業(yè)”中學會關心父母,體驗生活,鍛煉能力,培養(yǎng)感恩之心,這無疑是一些既切合實際又行之初中思品課中感恩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探究——論文有效的做法。3.讓學生在親情主題教育中深化體驗。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常會遇到值得紀念的、有教育意義的節(jié)日,仔細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數節(jié)日都有明確的主題,教育內涵深刻,可作為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好時機。可以在特定日子,如教師節(jié)、重陽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中秋節(jié)、元旦、春節(jié)等傳統節(jié)日來臨之際,舉行大型的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