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北京市達標名校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北京市達標名校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北京市達標名校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北京市達標名校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北京市達標名校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北京市達標名校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玉米在16世紀中期,即明朝傳入中國。據(jù)學者研究認為,“玉米傳入中國的途徑分為海路和陸路。陸路又分為兩條:一條由印度、緬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線,另一條經(jīng)波斯、中亞到甘肅的西北線。海路則經(jīng)東南沿海省份再傳入到內地?!庇衩讉魅胫袊梢苑从吵鯝.明朝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空前盛況B.奴隸貿易與新航路的開辟如影隨形C.世界重要大洲間都已經(jīng)有了聯(lián)系D.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物資物種交流2.從漢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視為國之大害,千方百計加以抑制。宋朝開歷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倍增,工商業(yè)盛況空前,市民階層壯大。這說明A.土地兼并減輕了地主對農(nóng)民的剝削B.租佃經(jīng)營方式適應了社會發(fā)展需要C.不抑兼并政策導致了貧富分化嚴重D.放任土地兼并會導致政府稅源銳減3.歷史學家金沖及論述說,孫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號,但國民黨當政后并沒有實行這一政策。20世紀30年代時,中國廣大農(nóng)村仍然是半數(shù)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總數(shù)的10%的地主富農(nóng)手中。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動土地革命,使數(shù)百萬無地農(nóng)民獲得土地,其實質是()A.調動農(nóng)民參加革命的積極性B.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C.鞏固根據(jù)地紅色政權D.推動根據(jù)地農(nóng)業(yè)發(fā)展4.在希波戰(zhàn)爭中,雅典海軍的創(chuàng)始人塞米托克利率軍打退了波斯軍隊的進攻,保衛(wèi)了雅典的安全;他凱旋后,卻被雅典公民投票確定為放逐對象,只好流浪他鄉(xiāng)。這表明,當時雅典A.政治生活缺乏合法程序 B.注重以制度防范僭主政治C.民眾要求和平反對戰(zhàn)爭 D.貴族的特權受到嚴格限制5.“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發(fā)動下,數(shù)千名大中學生沖破重重阻撓,匯集新華門前向當局請愿,提出‘反對防共自治運動’等六項抗日民主要求。……示威游行隊伍遭到軍警鎮(zhèn)壓,……這場運動很快發(fā)展為全國性的群眾抗日救亡運動?!边@場運動的發(fā)源地是A.南京 B.天津 C.上海 D.北平6.英國著名思想家卡爾波普爾認為:“馬克思試圖用所謂‘階級境況的邏輯'來解釋工業(yè)體系的制度運行,盡管有一定的夸張成分,也忽視了這種境況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來……至少他對工業(yè)體系的那個階段所作的社會學分析,是令人欽佩的。恩格斯在晚年不但高度評價了股價制企業(yè)的制度模式,還認為它是從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過渡的模式。這表明A.馬克思主義根植于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yè)的發(fā)展 B.恩格斯借鑒資本主義私有模式C.馬克思主義放棄了“暴力革命”的理論 D.馬克思主義認同資本主義運行模式7.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說:“我國不可狐疑,與其坐等鄰邦之進,退而與之共同復興東亞,不如脫離其行伍,而與西洋各文明國家共進退。”這個觀點反映近代日本的一個特點,即A.“脫亞入歐”B.“和魂漢才”C.“師夷長技”D.“尊王攘夷”8.蔣廷黻曾指出:“協(xié)定關稅和......是近年來所認為不平等條約的核心,可是當時的人并不這樣看。......在道光時代的人眼中,不過是讓夷人管夷人?!蔽闹惺÷缘膽獮锳.領事裁判權 B.五口通商權C.最惠國待遇 D.內地傳教權9.晚清暢銷小說《癡人說夢記》以一場夢為結尾,夢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國巡捕,建筑上沒有外國招牌,有的是中國人的工廠和學校。這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愿望是A.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C.扶清滅洋,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D.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10.17世紀中期以來,英國流傳著一句民間諺語:“我的破茅屋是我的城堡。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以下人物的思想最能體現(xiàn)這一民諺精髓的是A.霍布斯 B.培根 C.洛克 D.伏爾泰11.下圖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皇權的加強 B.中央集權的加強C.皇帝與宰相矛盾激化 D.君臣關系不斷變化12.英國光榮革命前后國王權力的變化最主要體現(xiàn)在A.權力的種類 B.權力管理的領域 C.權力的來源 D.行政權力的大小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為進一步佐證,該學生檢索到下列三份資料。①錢穆在《國史新論》中寫道:“自經(jīng)此項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②學者對《新唐書》列傳中1443名官員的來源的分析:入仕途徑科舉制入仕胥吏出職等雜色入仕開國功臣與降歸入仕門蔭入仕入仕途徑不詳人數(shù)54034416292306比例37%24%11%7%21%③唐朝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保辖迹杭抑星遑?,曾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歸納三份資料能共同佐證的內容,并對其史料價值進行評估。14.(20分)材料二戰(zhàn)爆發(fā)后,1940年美國與澳大利亞正式建交。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澳大利亞對日宣戰(zhàn)。1942年1月,日軍空襲澳大利亞北海岸,澳政府不再把維護英國在遠東的基地作為首要任務,而是把保衛(wèi)本國安全作為首要目標。1942年3月,菲律賓陷落,麥克阿瑟被迫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亞登陸。隨后,雙方設置美澳聯(lián)合司令部,大本營設在墨爾本。在整個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有100多萬的美軍經(jīng)過或駐扎在澳大利亞,美軍的大部分物資支持由澳提供。菲律賓被占領后,澳大利亞成為美軍太平洋反攻的跳板。美澳兩國在“二戰(zhàn)”期間建立的戰(zhàn)時軍事同盟,為戰(zhàn)后構建美澳同盟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幾酝蹙辍兜诙问澜绱髴?zhàn)對美國構建戰(zhàn)后亞太同盟體系的影響》(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zhàn)時美澳軍事同盟形成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二戰(zhàn)時美澳軍事同盟形成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原產(chǎn)美洲的玉米傳入中國可以反映出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物種交流,故D正確;明朝鄭和下西洋是在新航路開辟前,故A錯誤;材料沒有奴隸貿易的信息,故B錯誤;此時澳洲還沒有發(fā)現(xiàn),故C說法錯誤。2、B【解析】

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等政策推動了農(nóng)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和市民階層的壯大,說明租佃經(jīng)營方式適應了社會發(fā)展需要,B項正確;“不抑兼并”等政策能夠促進農(nóng)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不能說明地主減輕了對農(nóng)民的剝削,A項錯誤;貧富分化嚴重和政府稅源銳減在材料中均沒有體現(xiàn),CD兩項錯誤。3、B【解析】試題分析: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實質”。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在革命根據(jù)地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使廣大貧農(nóng)分到了土地,其實質是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A、C、D項是這樣做的目的和結果。所以本題選B?!究键c定位】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土地革命。4、B【解析】

塞米托克利功勛卓著,結果被公民投票流放,由此可見當時雅典注重以制度防范僭主政治,B正確;流放罪名是通過合法程序確定的,排除A;希波戰(zhàn)爭海戰(zhàn)中,雅典獲勝,由此可知C表述錯誤,排除;D與題無關,排除。5、D【解析】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大中學生進行的以“反對防共自治運動”為目標的一二九運動發(fā)源地是北平,D項正確;南京、天津和上海,均不是一二九運動的發(fā)源地,ABC三項錯誤。6、A【解析】

由材料“馬克思試圖用所謂‘階級境況的邏輯'來解釋工業(yè)體系的制度運行…….至少他對工業(yè)體系的那個階段所作的社會學分析”可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根植于對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yè)的研究之上的,故選A;恩格斯肯定的是股價制企業(yè)的制度模式,而非整個資本主義私有模式,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暴力革命這一斗爭策略的態(tài)度,無法得出C項結論,排除;恩格斯認為股價制企業(yè)的制度模式只是一種過渡模式,其并非最終歸宿,且馬克思等人如果認同了資本主義的運行模式,則也沒有必要號召所有工人一起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了,故排除D。7、A【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福澤諭吉所說的對鄰邦和西洋國家的態(tài)度,可知這是日本近代所謂的“脫亞入歐”論,A項正確;“和魂漢才”是古代日本學習中國的做法、“師夷長技”和“尊王攘夷”分別是近代日本向西方學習和武裝倒幕運動,這些活動與“與其坐等鄰邦之進……不如脫離其行伍”的說法不符,BCD三項錯誤。8、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信息獲取能力。從材料中“不平等條約”“道光時代”“讓夷人管夷人”等信息可以得出1843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附件中“領事裁判權”之規(guī)定,又被稱為“治外法權”。所以答案選。A考點: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點評:領事裁判權又叫治外法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列強取得治外法權實際上是干涉了中國的司法主權。9、A【解析】

根據(jù)晚清小說,夢想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國巡捕這一軍政侵略勢力,沒有外國招牌這一經(jīng)濟侵略形式,有的只是中國人的工廠學校即社會的文明進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人希望國家獨立和富強,A選項符合題意;反抗清政府統(tǒng)治,實現(xiàn)民主共和政體等主張,在材料里沒有體現(xiàn),B選項錯誤;“扶清滅洋,排斥一切外洋事物”與希望中國人由工廠學校不符,C項錯誤;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是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開始逐漸成為中國思想主流的,當時處于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不是晚清小說里能提出的社會改造方案,D選項錯誤。10、C【解析】

洛克是第一個系統(tǒng)闡述憲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權利的人。材料“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我的破茅屋”體現(xiàn)了人們生來就有生命、自由、財產(chǎn)等自然權利,是洛克思想的體現(xiàn),故C符合題意;霍布斯反對君權神授,主張?zhí)熨x人權合社會契約,但沒有明確的人民主權的觀點,故A不符合題意;培根是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chuàng)始人,故B不符合題意;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主張君主立憲,自由平等,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A【解析】

圖片反映了,官員從坐著奏事到站著奏事再到跪著,結合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可知,這反映了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皇權不斷加強。A正確;材料表現(xiàn)的是皇帝和大臣的關系,中央集權突出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B錯誤;皇帝與宰相矛盾激化材料不能體現(xiàn),C錯誤;圖片反映了君權不斷加強,君臣關系的變化包含君權不斷加強和大臣權力不斷加強,D錯誤。故選A。12、C【解析】試題分析:材料提到,英國光榮革命前后國王權力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權力的來源由神授變?yōu)閼椃ㄗh會制約,故C項正確。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排除。考點: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特點【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結合備考應注意。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統(tǒng)而不治。英國君主立憲制度雖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議會掌權,以議會內閣制為核心。在這一政治模式下,真正掌握國家實權的是代議制政府;國王不僅“臨朝不理政”,而且游離于黨派政治紛爭之外,無權廢除任何法律。但是,國王作為國家元首,是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同時,他也是英聯(lián)邦首腦,起著維系英聯(lián)邦的紐帶作用。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三份材料能共同佐證科舉制使普通士人獲得入仕機會。材料一是史學家的研究成果,雖為個人觀點,但有一定權威性;觀點明確。材料二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出自史書記載,屬于原始史料,但需經(jīng)過分析獲得結論。材料三是文學作品,不能直接證史,但能折射科舉制作用,同時也能從中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與心態(tài)。(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根據(jù)材料一“自經(jīng)此項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材料二“科舉制入仕”比例和材料三“家中清貧,曾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可知,三份材料能共同佐證科舉制使普通士人獲得入仕機會。評估:錢穆是著名歷史學家,因此材料一屬于史學家的研究成果,雖為個人觀點,但有一定權威性;觀點明確。材料二根據(jù)《新唐書》列傳中1443名官員的來源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出自史書記載,屬于原始史料,需經(jīng)過分析獲得結論。材料三是孟郊的詩作,屬于文學作品,不能直接證史,但能折射科舉制作用,同時也能從中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與心態(tài)。14、(1)原因: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澳大利亞安全受到威脅;澳大利亞外交政策調整:美國建立亞太同盟體系的需要:英國自身難保,無暇東顧。(2)影響:保障了太平洋戰(zhàn)爭的勝利:為戰(zhàn)后英澳同盟奠定基礎:弱化了英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對戰(zhàn)后冷戰(zhàn)的形成產(chǎn)生了影響?!窘馕觥?/p>

(1)根據(jù)“澳政府不再把維護英國在遠東的基地作為首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