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yè)5物態(tài)變化(原卷版+解析)_第1頁
作業(yè)5物態(tài)變化(原卷版+解析)_第2頁
作業(yè)5物態(tài)變化(原卷版+解析)_第3頁
作業(yè)5物態(tài)變化(原卷版+解析)_第4頁
作業(yè)5物態(tài)變化(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假期作業(yè)5——物態(tài)變化一.選擇題(共11小題)1.天氣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有很大影響。下列詩句中所描述與氣候有關的是()A.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2.夏季在海邊,由于水和砂石的比熱容不同,常能夠形成海風或者陸風。海風指從海上吹向陸地的風,反之為陸風。如圖是某地空氣流動情況,據(jù)此判斷此時為()A.白天,形成的是海風 B.晚上,形成的是海風 C.白天,形成的是陸風 D.晚上,形成的是陸風3.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比乙液體溫度升高的多4.用圖像能簡潔直觀地表達出物質的特性,下列對圖像反映的物質特性描述錯誤的是()A.a(chǎn)物質是非晶體,b物質是晶體 B.該物質的凝固點是T℃ C.a(chǎn)物質的比熱大于b物質的比熱 D.a(chǎn)物質的密度大于b物質的密度5.如圖所示為海波的熔化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48℃時的海波是液態(tài) B.海波開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用時6min C.海波在CD段是氣態(tài) D.海波在BC段溫度不變,不需要加熱6.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 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7.小科同學在校元旦匯演上狠狠地秀了一把。他把手伸進一鍋沸騰的“油”中,1分鐘2分鐘再把手拿出來——沒事!對這一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A.小科同學真的有特異功能 B.沸騰的“油”溫度低 C.手和油接觸時間比較短,還不會感覺燙 D.“油”在沸騰時,溫度不斷升高8.夏天,從游泳池出來時,風一吹會感到?jīng)鲲`颼,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風吹走了身體上的熱量 B.水蒸發(fā)放出熱量后,身體變涼了 C.水蒸發(fā)時從身體上吸收熱量 D.水蒸發(fā)吸收熱量后,風變涼了9.小金用高壓鍋煮粥,關火后靜置至可以拿去限壓閥,打開鍋蓋,驚奇地發(fā)現(xiàn)鍋內的粥仍在沸騰,對于這一現(xiàn)象,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高壓鍋是利用氣壓越高液體沸點越低的原理工作的 B.打開鍋蓋后鍋內氣壓降低,鍋內溫度高于100℃的粥重新沸騰 C.若把這只高壓鍋帶到低氣壓的山上去煮粥,鍋內能達到的最高溫度比山腳高 D.保證安全情況下,適當減少限壓閥的質量可提高鍋內蒸煮時的溫度10.新鮮食品在運輸過程中通常利用干冰來保鮮。保存過程中,食品周邊會有大量“白氣”,關于白氣的形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干冰升華產(chǎn)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氣體 B.干冰升華放熱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C.干冰熔化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1.如圖,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某同學將冰塊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測得易拉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實驗時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對于這一實驗和現(xiàn)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鹽使冰的熔點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華現(xiàn)象 B.鹽使冰的熔點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華現(xiàn)象 C.鹽使冰的熔點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現(xiàn)象 D.鹽使冰的熔點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現(xiàn)象二.填空題(共2小題)12.新年剛至,瑞安遭受寒潮襲擊,瑞安第一峰金雞山下起了大雪,吸引許多市民前往觀雪。(1)圖甲所示,當天金雞山的氣溫為℃。(2)一些市民帶了灌滿熱水的熱水袋暖手,同樣溫度的熱水放出的熱量比其他液體要多,這是因為水的較大。(3)在太陽的照射下雪不斷的熔化,許多人卻感覺比下雪時更冷了。其原因是。13.對燒瓶中的固態(tài)碘微微加熱,發(fā)現(xiàn)固態(tài)碘的體積逐漸變,而燒瓶中充滿紫色的,這種現(xiàn)象就是碘的。張開嘴快速向手心吹氣,手的感覺是;向手心呵氣,手的感覺是。比較兩種感受,針對實驗現(xiàn)象,給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三.實驗探究題(共7小題)14.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相同酒精燈分別加熱,液體溫度(T)與加熱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乙液體吸收的熱量。(2)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升高的溫度乙液體升高的溫度。(3)甲液體的比熱容乙液體的比熱容。15.小明發(fā)現(xiàn)嚴冬季節(jié)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可能會對水的凝固點產(chǎn)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小明就觀察鹽水狀態(tài)、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shù)據(jù)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甲所示。(1)觀察圖像發(fā)現(xiàn),該物質凝固前降溫比凝固后降溫(填“快”或“慢”)。(2)實驗結果驗證了小明的猜想。嚴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積雪不能及時融化,會影響交通安全。人們采取在雪上撒鹽的方法可使雪融化。原因是在雪上撒鹽,可以(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點。(3)小紅也在相同質量的水中加入食鹽重做了一次以上實驗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曲線,造成如圖所示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4)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的冰水混舍物中的冰會。(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16.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1)甲圖中正確測量操作中,溫度計放置有何要求?;(2)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選填“A”、“B”或“C”):(3)某同學根據(jù)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ABCDE),則可知該物質是(選“晶體”或“非晶體”),說明理由;(4)根據(jù)描繪的圖像,該物質在第7min時處于態(tài),熔點為℃;仔細觀察圖像發(fā)現(xiàn),AB段物質升溫比在CD段物質升溫(選填“快”或“慢”)。17.食鹽能降低冰雪熔化的溫度,小明想探究冰凍鹽水的熔點和濃度的關系。為了研究這一問題,小明利用食鹽、水、燒杯以及相應的測量工具,進行如下實驗。①用食鹽和水分別配置濃度為5.6%、15.7%、22.4%、26.1%的四種食鹽水。②將四種濃度的食鹽水各取100克。放置冰箱中降溫凝固,最后溫度均為﹣25℃。③將上述的四種冰凍食鹽水移至相同環(huán)境中升溫,記錄各自的熔點,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得到“冰凍鹽水的熔點和濃度的關系”如圖。(1)本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有。(2)實驗之前,小明認為食鹽水濃度越高,其冰凍鹽水的熔點越低。實驗之后,小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點有誤。圖中能證明小明原觀點錯誤的證據(jù)是。(3)小紅認為該實驗中,如果四種濃度冰凍食鹽水的質量各不相同,重做上述實驗也能得到圖中的實驗結果。你是否同意她的觀點?請說明理由。。18.如圖是小金研究海波熔化現(xiàn)象的實驗裝置。(1)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2)觀察溫度計示數(shù)的變化,每隔1分鐘記錄海波溫度,實驗記錄:時間/min12345678910溫度/℃28323640484848546066則它在第6min末處于(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3)海波在熔化時溫度特點是。19.如圖甲是某小組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圖。(1)安裝甲圖實驗裝置時應遵循(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則。(2)請根據(jù)如表表格數(shù)據(jù)在乙圖坐標紙中用描點法繪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時間/min024681012溫度/℃94959697989898(3)圖丙是實驗中某個時段氣泡的變化圖像,這是(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情形。20.某實驗小組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了如圖乙中A、B兩種現(xiàn)象,其中先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2)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90℃時開始記時,每隔1mn記錄一次溫度,并畫出了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丙),其中表示沸騰過程的線段是。假期作業(yè)5——物態(tài)變化一.選擇題(共11小題)1.天氣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有很大影響。下列詩句中所描述與氣候有關的是()A.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解答】解:天氣的特點:短時間、變化快、不穩(wěn)定;氣候的特點:長時間、變化小、較穩(wěn)定。A、B、C描述的是天氣,D描述的是植物的生長,與氣候有關,D符合題意。故選:D。2.夏季在海邊,由于水和砂石的比熱容不同,常能夠形成海風或者陸風。海風指從海上吹向陸地的風,反之為陸風。如圖是某地空氣流動情況,據(jù)此判斷此時為()A.白天,形成的是海風 B.晚上,形成的是海風 C.白天,形成的是陸風 D.晚上,形成的是陸風【解答】解:因為海水的比熱容比陸地(泥土、沙石)的比熱容大,白天,太陽照射下陸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熱量,海水溫度上升少;陸地吸熱后,溫度上升快,熱空氣上升,海面冷空氣就會來補充,于是冷空氣沿海面吹向陸地,形成海風,圖近地面風向從海洋吹向陸地,是海風,且陸地近地面為上升氣流,說明圖為白天形成的海風。故選:A。3.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比乙液體溫度升高的多【解答】解:A、已知兩種液體質量相等,相同熱源加熱說明相同時間提供的熱量相等。由圖象可以看出:在吸收熱量相同時,甲液體升高的溫度更大,由公式c=QB、由圖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溫度時,甲需要的時間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熱量少。此選項錯誤;C、加熱時間相同,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此選項錯誤;D、由圖象知: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程度大于乙液體。此選項正確。故選:D。4.用圖像能簡潔直觀地表達出物質的特性,下列對圖像反映的物質特性描述錯誤的是()A.a(chǎn)物質是非晶體,b物質是晶體 B.該物質的凝固點是T℃ C.a(chǎn)物質的比熱大于b物質的比熱 D.a(chǎn)物質的密度大于b物質的密度【解答】解:A、a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變化,是非晶體;b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是晶體,A說法正確;B、物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T℃不變,物體的凝固點是T℃,B說法正確;C、a與b的質量相同,加熱源相同,a的溫度變化較快,則a的比熱容較小,C說法錯誤;D、當a、b體積相同時,a的質量較大,則a的密度較大,D說法正確。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故選:C。5.如圖所示為海波的熔化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48℃時的海波是液態(tài) B.海波開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用時6min C.海波在CD段是氣態(tài) D.海波在BC段溫度不變,不需要加熱【解答】解:AB、由圖像可知,從第6分鐘到第12分鐘海波的溫度保持48℃不變,這是海波的熔化過程,所以海波開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用的時間為12min﹣6min=6min;海波是晶體,其熔點為48℃,48℃時的海波可能是固態(tài),也可能是液態(tài),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A錯誤,B正確;B、在CD段海波已經(jīng)全部熔化,此時海波是液態(tài),故C錯誤;D、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需要繼續(xù)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D錯誤;故選:B。6.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 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解答】解:A、甲從一開始就熔化,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甲沒有熔點,所以甲是非晶體。乙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有溫度不變的過程,即乙有一定的熔點,所以乙是晶體;故A錯誤;B、分析圖像可知,甲是非晶體,沒有熔點,故B錯誤;C、因為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的,故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C正確;D、乙物質在BC段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此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C。7.小科同學在校元旦匯演上狠狠地秀了一把。他把手伸進一鍋沸騰的“油”中,1分鐘2分鐘再把手拿出來——沒事!對這一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A.小科同學真的有特異功能 B.沸騰的“油”溫度低 C.手和油接觸時間比較短,還不會感覺燙 D.“油”在沸騰時,溫度不斷升高【解答】解:A、魔術都是假的,魔術師是沒有特異功能的,所以A不符合題意;B、魔術表演用的“油”不是我們常用的食用油,它的沸點比較低,而“油”沸騰后溫度保持沸點不再改變,所以不能對手造成傷害,故B符合題意;C、“油”在沸騰時雖然吸收熱量,但溫度是不變的,所以C不符合題意;D、手已經(jīng)在“油”中經(jīng)過了1分鐘、2分鐘才把手拿出來,所以接觸的時間并不短,如果溫度很高,不會感覺不到燙,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B。8.夏天,從游泳池出來時,風一吹會感到?jīng)鲲`颼,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風吹走了身體上的熱量 B.水蒸發(fā)放出熱量后,身體變涼了 C.水蒸發(fā)時從身體上吸收熱量 D.水蒸發(fā)吸收熱量后,風變涼了【解答】解:從游泳池中出來的人,人身上有一些水,風一吹,皮膚表面上空氣流速加快,水蒸發(fā)變快,蒸發(fā)時帶走大量的熱,使皮膚溫度降低,所以感到冷,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9.小金用高壓鍋煮粥,關火后靜置至可以拿去限壓閥,打開鍋蓋,驚奇地發(fā)現(xiàn)鍋內的粥仍在沸騰,對于這一現(xiàn)象,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高壓鍋是利用氣壓越高液體沸點越低的原理工作的 B.打開鍋蓋后鍋內氣壓降低,鍋內溫度高于100℃的粥重新沸騰 C.若把這只高壓鍋帶到低氣壓的山上去煮粥,鍋內能達到的最高溫度比山腳高 D.保證安全情況下,適當減少限壓閥的質量可提高鍋內蒸煮時的溫度【解答】解:A.高壓鍋是利用氣壓越高液體沸點越高的原理工作的,故A錯誤;B.打開鍋蓋后鍋內氣壓降低,鍋內溫度高于100℃的粥重新沸騰,故B正確;C.若把這只高壓鍋帶到低氣壓的山上去煮粥,鍋內能達到的最大壓強比山腳低,故最高溫度比山腳低,故C錯誤;D.保證安全情況下,適當減少限壓閥的質量可降低鍋內的最大壓強,減低蒸煮時的溫度,故D錯誤。故選:B。10.新鮮食品在運輸過程中通常利用干冰來保鮮。保存過程中,食品周邊會有大量“白氣”,關于白氣的形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干冰升華產(chǎn)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氣體 B.干冰升華放熱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C.干冰熔化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解答】解:食品在運輸過程中通常利用干冰來保鮮。保存過程中,食品周邊會有大量“白氣”,是干冰升華吸熱使氣溫降低,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1.如圖,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某同學將冰塊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測得易拉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實驗時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對于這一實驗和現(xiàn)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鹽使冰的熔點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華現(xiàn)象 B.鹽使冰的熔點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華現(xiàn)象 C.鹽使冰的熔點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現(xiàn)象 D.鹽使冰的熔點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現(xiàn)象【解答】解:往冰上撒鹽,使冰中參入雜質,降低冰的熔點,使冰熔化,熔化吸熱,測得易拉罐中冰和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同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故選:A。二.填空題(共2小題)12.新年剛至,瑞安遭受寒潮襲擊,瑞安第一峰金雞山下起了大雪,吸引許多市民前往觀雪。(1)圖甲所示,當天金雞山的氣溫為﹣14℃。(2)一些市民帶了灌滿熱水的熱水袋暖手,同樣溫度的熱水放出的熱量比其他液體要多,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3)在太陽的照射下雪不斷的熔化,許多人卻感覺比下雪時更冷了。其原因是雪熔化吸收熱量。【解答】解:(1)由圖甲知,溫度計液柱在0℃以下,溫度計10℃~20℃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2℃,所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溫度計示數(shù)為﹣14℃。(2)水的比熱容最大,相同的情況下,水放出的熱量就多,因此選擇在“熱水袋”中注入熱水。(3)下雪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雪,凝華是放出熱量的,氣溫不是很低,所以下雪不感覺冷;化雪是熔化過程,熔化是吸收熱量的,化雪時使氣溫降低,所以化雪時感覺更冷。故答案為:(1)﹣14;(2)比熱;(3)雪熔化吸熱。13.對燒瓶中的固態(tài)碘微微加熱,發(fā)現(xiàn)固態(tài)碘的體積逐漸變小,而燒瓶中充滿紫色的碘蒸氣,這種現(xiàn)象就是碘的升華。張開嘴快速向手心吹氣,手的感覺是涼快;向手心呵氣,手的感覺是暖和。比較兩種感受,針對實驗現(xiàn)象,給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為什么手心會有不同的感覺??!窘獯稹拷猓簩恐械墓虘B(tài)碘微微加熱,固態(tài)碘吸收熱量會發(fā)生升華現(xiàn)象,產(chǎn)生碘蒸氣,所以固態(tài)碘的體積逐漸變小,燒瓶中充滿紫色的碘蒸氣;張開嘴快速向手心吹氣,手心上面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加快了手心汗液的蒸發(fā)速度,汗液蒸發(fā)需要吸收熱量,所以手會感覺涼快;人體內呵出的氣溫度高于外界的氣溫,向手心呵出的熱氣遇到比它溫度低的手心放出熱量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手吸收了氣體液化放出的熱量,所以手會感到暖和;比較兩種感受,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手心會有不同的感覺?故答案為:?。坏庹魵?;升華;涼快;暖和;為什么手心會有不同的感覺?三.實驗探究題(共7小題)14.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相同酒精燈分別加熱,液體溫度(T)與加熱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2)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升高的溫度大于乙液體升高的溫度。(3)甲液體的比熱容小于乙液體的比熱容?!窘獯稹拷猓海?)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2)由圖知,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升高的溫度大于乙液體升高的溫度。(3)由(2)知,因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相同的熱量,甲液體升高的溫度大于乙液體升高的溫度,由比較吸熱能力的第2種方法,甲液體的比熱容小于乙液體的比熱容。故答案為:(1)等于;(2)大于;(3)小于。15.小明發(fā)現(xiàn)嚴冬季節(jié)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可能會對水的凝固點產(chǎn)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小明就觀察鹽水狀態(tài)、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shù)據(jù)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甲所示。(1)觀察圖像發(fā)現(xiàn),該物質凝固前降溫比凝固后降溫慢(填“快”或“慢”)。(2)實驗結果驗證了小明的猜想。嚴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積雪不能及時融化,會影響交通安全。人們采取在雪上撒鹽的方法可使雪融化。原因是在雪上撒鹽,可以降低(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點。(3)小紅也在相同質量的水中加入食鹽重做了一次以上實驗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曲線,造成如圖所示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降低水的凝固點。(4)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的冰水混舍物中的冰會變多。(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解答】解:(1)由圖甲知,物質在凝固前,即0﹣3分鐘,溫度從6℃降溫到﹣4℃,溫度降低了:﹣4℃﹣6℃=﹣10℃;凝固后,即8﹣9分鐘,溫度從﹣4℃降溫到﹣10℃;溫度降低了:﹣10℃﹣(﹣4℃)=﹣6℃,故該物質在凝固前降溫比凝固后降溫慢;(2)人們采取在雪上撒鹽的方法,可使雪在較低氣溫下熔化。原因是:在雪上撒鹽可以降低雪的熔點;(3)在相同質量的水中加入食鹽,可以降低水的凝固點。(4)凝固的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xù)放熱。因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達到水的凝固點),而鹽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兩物質間有溫差,故冰水混合物放熱,則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滿足凝固條件,水結冰,因此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故答案為:(1)慢;(2)降低;(3)降低水的凝固點;(4)變多。16.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1)甲圖中正確測量操作中,溫度計放置有何要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固體物質中,不能接觸試管底和壁;(2)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B(選填“A”、“B”或“C”):(3)某同學根據(jù)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ABCDE),則可知該物質是晶體(選“晶體”或“非晶體”),說明理由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4)根據(jù)描繪的圖像,該物質在第7min時處于液態(tài),熔點為50℃;仔細觀察圖像發(fā)現(xiàn),AB段物質升溫比在CD段物質升溫慢(選填“快”或“慢”)?!窘獯稹拷猓海?)甲圖中溫度計測固體物質的溫度,對溫度計的放置要求是: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固體物質中,不能接觸試管底和壁;(2)由圖乙知,A俯視,讀數(shù)會偏大,C仰視,讀數(shù)會偏小,B讀數(shù)方法正確;(3)由于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4)物質在第7min時熔化結束,物質處于液態(tài);物質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50℃不變,所以該物質的熔點是50℃;物質在AB段,吸熱3min,物質溫度升高了30℃(50℃﹣20℃=30℃),物質在CD段,吸熱3min,物質溫度升高了40℃(90℃﹣50℃=40℃),所以該物質在AB段升溫比CD段升溫慢。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固體物質中,不能接觸試管底和壁;(2)B;(3)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4)液;50;慢。17.食鹽能降低冰雪熔化的溫度,小明想探究冰凍鹽水的熔點和濃度的關系。為了研究這一問題,小明利用食鹽、水、燒杯以及相應的測量工具,進行如下實驗。①用食鹽和水分別配置濃度為5.6%、15.7%、22.4%、26.1%的四種食鹽水。②將四種濃度的食鹽水各取100克。放置冰箱中降溫凝固,最后溫度均為﹣25℃。③將上述的四種冰凍食鹽水移至相同環(huán)境中升溫,記錄各自的熔點,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得到“冰凍鹽水的熔點和濃度的關系”如圖。(1)本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有托盤天平、量筒、溫度計。(2)實驗之前,小明認為食鹽水濃度越高,其冰凍鹽水的熔點越低。實驗之后,小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點有誤。圖中能證明小明原觀點錯誤的證據(jù)是當食鹽水的濃度大于23.4%時,隨著濃度的增大,熔點在升高。(3)小紅認為該實驗中,如果四種濃度冰凍食鹽水的質量各不相同,重做上述實驗也能得到圖中的實驗結果。你是否同意她的觀點?請說明理由。不同意,未控制變量。【解答】解:(1)步驟①中配制溶液需要用托盤天平稱量溶質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用溫度計測量溫度,這三種為測量工具;(2)分析表中圖像可知,濃度在23.4%以前,隨著食鹽水濃度的增大,熔點降低,當濃度大于23.4%時,隨著食鹽水濃度的增大,熔點在升高,所以小明的觀點錯誤;(3)當研究食鹽水濃度對熔點的影響時,變量為食鹽水的濃度,其它要控制相同。故答案為:(1)托盤天平、量筒、溫度計;(2)當食鹽水的濃度大于23.4%時,隨著濃度的增大,熔點在升高;(3)不同意,未控制變量。18.如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