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36/wKhkGWbd0--AaeUsAALSRexRXg8938.jpg)
![中考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36/wKhkGWbd0--AaeUsAALSRexRXg89382.jpg)
![中考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36/wKhkGWbd0--AaeUsAALSRexRXg89383.jpg)
![中考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36/wKhkGWbd0--AaeUsAALSRexRXg89384.jpg)
![中考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36/wKhkGWbd0--AaeUsAALSRexRXg893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一)
一、文言實詞、虛詞考點解析
(一)文言實詞
實詞的考點是理解常見的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主要包括:
1)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漢語中較為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它包括三類: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如
“反”通"返”,“知”通“智”(通用)。如“蚤”通“早”,“直”通“值”(假
借)。如:“莫”通"暮”,“益”通“謚”(古今字)。
2)古今異義
古今異義包括五種情況:1詞義擴大.其特點為:今義大于占義,占義又包含在今義
之中,如“江”、“河”、“睡”(“打瞌睡”).2詞文縮小.其特點為:今義小
干古義,今義又包含在古義之中,如“金”、“讓”(“貴備”)、3詞義轉移。其
特點為: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為表示另一種對象,如“交通”、“去”(“離開”)?
4感情色彩變化。式特點為:褒貶意義相互轉化,如“爪牙”、“諦”.5幺稱說
法變化。如“目”改稱“眼睛”,“日”改稱“太陽”.6雙音節(jié)詞偏義復詞.
雙音節(jié)詞,如“親戚”、“中國”;偏義復詞,如“父兄”、“淺深”。
3)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指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另一個意義,由本義
引申或假借而形成。詞的本義是指該詞的最初意義、基本意義,如“兵”是兵器,是兵
士;“走”是跑。詞的引申義是從基本意義發(fā)展出來的,同基本義有相類似、相對立或相
關聯(lián)的意義,如“深”的基本義有“河很深”、“深山”、“深耕”等。引申義為“道理
深”、“友誼深”、“夜深人靜”等。詞的比喻義是指使用比喻釋義,如“手足之情”、
“亂扣帽子”。
對文言實詞的考查,重點在辨析常見的古今詞語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之處,認定多義詞在特
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特定意義。
(二)文言虛詞
虛詞的考點是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文言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文言代詞也歸入文言虛詞之中。常見文
言虛詞有: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雖、遂、所、
為、焉、也、以、己、矣、因、猶、于、哉、則、者、之等。
要注意文言虛詞中三類特殊現(xiàn)象:1)兼詞:諸、焉、盍、叵、旃。2)虛詞連
用:兩個連用“也哉”、三個連用“也乎哉"。3)復音虛詞:于是、無論等。
對文言虛詞的考查,重點在根據(jù)閱讀材料中上下文的語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釋的能
力?!霸谖闹械挠梅ā苯缍朔秶?,并表現(xiàn)為常見用法。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見文言虛詞的
基本用法,然后在具體的語境中仔細判別、比較、推斷,達到了解其用法的目的。
二、語法與翻譯考點解析
(一)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一類詞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改變了它的詞性和語法功能,而具有了另
一類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掌握詞類活用現(xiàn)象,有利于我們準確地把握句子的含義進而理
解文意。詞類活用大致有以下幾類:
1)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②周亞夫軍細柳(《周亞夫軍細柳》)
上面例句中,名詞“水”、“軍”作動詞用,分別解釋為“游泳”、“駐軍”。
2)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如:①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②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前出事表》)
上面例句中,句①中“善”和句②中的“親”、“遠”本來都是形容詞,但在句中均為動
詞,分別解釋為“交好”,“親近”、“遠離”。
3)名詞作狀語
如: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上面例句中,句①中的“箕畚”意為“用箕畚”,句②中的“犬”意為“像狗一樣”
4)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就是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fā)出的,而是賓語發(fā)出的,其實
質是這個動詞里面暗含著“使……怎么樣”的意思。
如: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泊船瓜洲》)
上面例句中,①中的“生”和“肉”意為“使……復生”和“使……長肉”,②中的
“綠”意為“使……變綠”。
5)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就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意動用法只限于
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如: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上面例句中,①中的“異”和②中的“奇”和“賓客”為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為“感到奇
怪”、“認為與眾不同”、“把……當作賓客”。
以上五類為常見的詞類活用,此外,較為少見的還有: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是故圣
益圣,愚益愚”(《師說》),第一個“圣”和第一個“愚”作名詞,意為“圣人”和
“愚人”。②動詞活用為名詞,如“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禪山記》),
“至”活用后,應譯為“來到這里的人”。
(二)特殊句式
了解和掌握文言句式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另一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明了起見,將其列表如
下:
(表格內容見本期16頁表格)
(三)文言句子的翻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靶拧?,就是要忠于原文;“達”,
就是要求譯文通順流暢;“雅”,則要求譯文盡量形象、生動,富有文采。文言文翻譯應
以直譯為主,即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在譯文中,要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在直譯
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怎樣才能達到上述要求?這就
得講究翻譯的方法。基本方法有六種,即:對、換、冊k補、調、留(見下表)。
(表格內容見本期17頁表格)
能力訓練
(一)
崔樞舉進士,客居汴半歲,與海賈同止。其人得疾既篤,謂崔曰:“荷君見顧,不以外夷
見忽,今勢疾不起,番人重土殯,脫①歿,君能終始之否?”崔許之。曰:“某有一珠價
萬緡②,得之能蹈火赴水,實至寶也。敢以奉君?!贝奘苤?。曰:“吾一進士,巡州邑以
自給,奈何忽蓄異寶?”伺無人,置于柩中,瘞③于阡陌。
后一年,崔游丐亳州。聞番人有自南來尋故夫,并勘珠所在,陳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
所有也。乃于亳來追捕。崔曰:“倘竄方④不為盜所發(fā),珠必無他。”遂剖棺,得其珠。
注釋:①脫:如果。②緡(min):一千文銅錢串在一起為一緡。③瘞(yi):埋葬。④
竄第(zhunxl):墓穴。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崔樞舉進士()
②其人得疾既篤()
③脫歿()
④荷君見顧()
⑤實至寶也()
⑥崔游丐亳州()
2.“君能終始之否"中“終始”的含義是()。
A.從始至終,即從頭到尾保持友誼()。
B.使“始”終,使當初的友誼保撲到底。
C.終止當初(的友誼)。
D.最后和開頭(保持友誼)。
3.“荷君見顧”、“不以外夷見忽”兩句中兩個“見”字,與下面“見”字相同的一項是
A.曹劌請見
B.扁鵲見蔡桓公
C.遠見卓識
D.見教
(二)
青州有謀反者,州縣逮捕支黨,收系滿獄,詔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師覆按之。仁師至,悉
脫去粗械,與飲食湯沐,寬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釋之。還報,敕使將往決之。
大理少卿孫伏伽謂仁師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誰不貪生,恐見徒侶得免,未肯甘心,
深為足下憂之?!比蕩熢唬骸胺仓为z當以平恕為本,豈可自規(guī)免罪,知其冤而不為伸邪
萬一暗短,誤有所縱,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慚而退。及敕使至,更訊諸
囚,皆曰:“崔公平恕,事無枉濫,請速就死。”無一人異辭者。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收系滿獄()
②崔仁師覆按之()
③與飲食湯沐()
④止坐其魁首十余人()
⑤自規(guī)免罪()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說明有誤的一項是()。
A.悉脫去奸械
奸械:刑具
B.敕使將往決之
敕使:宦官
C.萬一暗短
暗短:愚昧短淺
D.事無枉濫
枉濫:冤屈失實
(三)
蛛語蠶曰:"爾飽食終日以至于老,口吐經緯,黃口燦然,固之自裹。蠶婦操汝入于沸
湯,抽為長絲,乃喪厥軀。然則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蠶答蛛曰:“我固自
殺。我所吐者,遂為文章,天子袞龍①,百官級繡②,孰非我為?汝乃楞③腹而營口,吐
經緯織成網羅,會伺其間,蚊虻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而以自飽。巧則巧矣,何其忍
也!”蛛曰:“為人謀則為汝自謀,寧為我!”噫,世之為蠶不為蛛者寡矣夫!
注釋:①袞(gtin)龍:龍衣,古時帝王的禮服。②級(fu)繡:祭祀時穿的禮服。③楞
(xiao)腹:空腹。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乃喪厥軀()
②適以自殺()
③孰非我為()
④會伺其間()
2.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各指代什么。
口吐經緯()
遂為文章()
3.“蚊虻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中的“之”指代,“為人謀則為汝自謀,寧為我”中的
哪兩個“為”的意思是相同的?O
(四)
隨州①大洪山李遙殺人亡命。逾年,至秫歸,過市,見鬻柱杖者,等閑②以數(shù)十錢買之。
是時,秫歸適又有邑民為人所殺,求賊甚急。民之子見遙所操杖,識之,曰:“此吾父杖
也?!彼煲愿婀偎尽?zhí)遙驗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備至③。遙實買杖,而鬻杖者已不
見,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詰其行止來歷,勢不可隱,乃通隨州,而大洪山殺人之罪遂敗。
卒不知鬻杖者何人。市人千萬,而遙適值之,因緣及其隱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注釋:①隨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內。②等閑:輕易,隨意。③榜掠備至:受盡拷打。
1.上文中有三個“市”字,“過市”、“市人”中的“市”的詞性是,意為;“以數(shù)十錢
市之”中“市”的詞性是,意為。
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語句:
①是時秫歸適又有邑民為人所殺
②卒未有以自明
(五)
唐高祖第三女,微時嫁柴紹。高祖起義兵,紹與妻謀曰:“尊公欲掃清多難,紹欲迎接義
旗,同去則不可,獨行恐懼后害,為計若何?”妻曰:“公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別自
為計?!苯B即間行赴太原,妻乃歸鄂縣,散家資,起兵以應高祖,得兵七萬人,與太宗俱
圍京城。號曰"娘子軍”。京城平,封平陽公主。葬時,特用鼓吹,以賞軍功。
1.與“紹即間行赴太原”一句中“間”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豈遠千里哉。
D.項伯殺人,臣活之。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尊公欲掃清多難
②為計若何
(六)
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有言其勇,使酒①
難近②。至,留邸一月,見罷。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
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
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上默然慚,良久曰:
“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辈嫁o之官。
注釋:①使酒:因酒縱性謂之使酒。②近:謂親近天子而為大臣。
1.選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項的一項()。A.欲以為御史大夫B.河東吾股肱郡C.待罪
河東D.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
2.選出“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的正確解釋。()
A.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到這件事后,就有辦法窺測陛下的深淺了。
B.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到這件事后,有的會據(jù)此窺測陛下的深淺。
C.我擔心天下的人,知道或聽見這件事的,就有辦法窺測陛下的深淺了。
D.我擔心天下知道或聽見這件事的人,有的會據(jù)此窺測陛下的深淺。
參考答案
(一)1.①指報考。②深重。③死。④承蒙。⑤極,最。⑥乞求,此處指謀生。2.Ao
3.D?(二)1.①拘囚。②審察。③給予。④定罪。⑤打算。2.B,“敕使”是皇帝指
派官員。(三)1.①卻。②正好。③哪一個。④正。2.蜘蛛的絲;花紋、圖案。3.蚊虻
蜂蝶;前兩個“為”的意思是相同的。(四)1.名詞,市場;動詞,買。2.①這時秫歸
恰好又有縣城的百姓被人殺害。(要點:“是時”、“適”和被動句)②始終無法自己辯
明。(要點:固定句式“未有以”譯為“沒什么可用來”、“無法”)(五)1.A?(例
句中的“間”與A句中的“犬”均為名詞活用為狀語,B句中的“美”和C句中的“遠”
為意動用法,D句中的“活”為使動用法)2.①你父親想平定混亂的天下。②如何打算?
(六)1.B?(B為判斷句,其余均為省略句)2.A。(此句包含“有以”的固定句式,
譯為“有什么可用來”、“有辦法……”)
二、初中文言文練習題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知之難乎哉!夫人之所以謂知者,非知其姓與名也,亦非知其聲容之與笑貌也;讀其
書,知其言,知其所以為言而已矣。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
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讀其書,知其所以為言矣。"此知之難也。人
知《離騷》為辭賦之祖矣,司馬遷讀之,而知悲其志,是賢人之知賢人也。夫不具司馬遷
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則幾乎罔矣。
(選文有改動)
【注】本文節(jié)選自章學誠的《知難》。知難,即知音難,是說古代賢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非知其姓與名也/不知為不知,是知也B.百不得一焉/得不償失
C.夫不縣司馬遷之志/此人一一為縣言所聞D.則幾乎罔矣/圈不因勢象形
(2)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
(3)為什么司馬遷能真正"知其所以為言”而成為屈原的知音?
【答案】(1)B
(2)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
(3)司馬遷"知悲其志"。(或:司馬遷具有與屈原同樣的心志。)
【解析】【分析】(1)A.知道;通“智",智慧。B.得到,C.具備;詳細。D.可能;無,沒
有。故選B。
(2)這句話的大意是:讀他的書的人,天下到處都是;明白他的話的人,一千個人中不到
一百個據(jù)此可知這句話正確的斷句方法為: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
得百焉。
(3)“知其所以為言”意思是:知道他為什么這么說。結合原文內容分析,司馬遷讀屈原
《離騷》,就知道感悲它(所表達)的志向,也就是說知道為什么屈原要說這些話。
故答案為:⑴B
⑵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
⑶司馬遷"知悲其志"。(或:司馬遷具有與屈原同樣的心志。)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理解的能力。文言詞語的解釋要放在具體的語句中識記更
事半功倍。另外,在積累的基礎上積累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斷法,語境推
斷法,結構推斷法等。另外還要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
⑵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解答時可以了解文言斷句的一些常識,還可以將其翻譯成
現(xiàn)代漢語,然后再根據(jù)語感和結構進行劃分。
⑶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分能力。答題時要結合語境并要結合關鍵句理解文章的內容,然
后可根據(jù)題意篩選出合適的語句。
【附參考譯文】
懂得(知道、明白)(一個人)真是難啊!人們說他知道的原因,不是知道他的姓和
名,也不是知道他的聲容面貌;讀他的書,明白他的話(思想),知道他為什么這么說罷
了。讀他的書的人,天下到處都是;明白他的話的人,一千個人中不到一百個;明白他為
什么這么說的人,一百個人中不到一個。然而世人都說:"我能讀他的書,就知道他為什么
這么說。"這就是"懂得"的難處啊。人們知道《離騷》是辭賦的起源(鼻祖),司馬遷讀
《離騷》,就知道感悲它(所表達)的志向,這是賢人懂得賢人啊。沒有司馬遷那樣(高
遠)的志向,而想明白屈原的志向,則幾乎不可能啊。
3.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長生豬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豬,見鄰叟輒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見他人則否。鄰叟初
甚怒之,欲買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經所謂‘夙冤’耶!世無不可解之冤。”乃以
善價贖得,送佛寺為長生豬。后再見之弭①耳昵就非復曩②態(tài)矣。
【注】①弭mi:宜拉。②曩*ng:從前。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
①其里有人董一豬________
②既而憬然鯊曰
③此苑佛經所謂‘夙冤'耶
④力以善價贖得
(2)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鄰叟初甚怒之,欲買而啖其肉。
(4)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1)養(yǎng);醒悟;大概;于是
(2)后再見之/弭耳昵就/非復曩態(tài)矣
(3)起初,鄰居老翁很生氣,想把這頭豬買下殺了吃它的肉。
(4)要懂得善待別人,冤家宜解不宜結,要寬容。
【解析】【分析】(])根據(jù)平時積累及語境理解詞語意思,注意"省"這里是醒悟的意思;
"殆"這里是大概的意思。
(2)根據(jù)句意及語法進行斷句,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此,這頭豬見到老翁時,就宜拉著
雙耳靠近他,不像往日那兇惡的樣子了。據(jù)此可知這句話的斷句方法是:后再見之/弭
耳昵就/非復曩態(tài)矣。
(3)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叟翁;甚:很;啖:吃:而:連詞,表順接。故此句可以翻
譯為:起初,鄰居老翁很生氣,想把這頭豬買下殺了吃它的肉。
(4)結合故事內容分析,故事中的老翁開始因為這頭豬見了自己便瞪著眼睛發(fā)怒猛奔過
去咬自己就想著要把他殺吃掉,后來最終只是把它送到寺廟里作為長生豬供養(yǎng),而豬對老
翁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徹底的變化,由此啟示我們要懂得善待別人,冤家宜解不宜結,要寬
容。
故答案為:⑴養(yǎng);醒悟;大概;于是
⑵后再見之/弭耳昵就/非復曩態(tài)矣
⑶起初,鄰居老翁很生氣,想把這頭豬買下殺了吃它的肉。
⑷要懂得善待別人,冤家宜解不宜結,要寬容。
【點評】⑴此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居多??疾榈脑~語,
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
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⑵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解答時可以了解文言斷句的一些常識,還可以將其翻譯成
現(xiàn)代漢語,然后再根據(jù)語感和結構進行劃分。
⑶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
關鍵字,語句通順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
漏翻關鍵詞語。
⑷本題考查概括文章給人啟示的能力。學生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讀文言文、多練文言文,
提高文言文閱讀和理解的能力。做題時,要認真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內容,在理解文章內
容的基礎上,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獲得的啟示。
【附參考譯文】
據(jù)胡御史牧亭說,他老家有一個人養(yǎng)了一頭豬,見了鄰居家的老翁便瞪著眼睛發(fā)怒猛奔
過去咬他,見到了別人卻沒有這種情況。最初,鄰居老翁很生氣,想把這頭豬買下殺了吃
掉。不久醒悟道:“這大概就是佛經里所說的前世冤仇吧?這世上并沒有不可解的冤仇
啊。"于是用高價買下這頭豬,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為"長生豬”養(yǎng)起來。從此,這頭豬見到
老翁時,就聾拉著雙耳靠近他,不像往日那兇惡的樣子了。
4.古詩文閱讀
(甲)泛舟后溪
[唐]羊士謗①
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
唯有啼鵑似留客,桃花深處更無人。
【注釋】①羊士謂:唐朝人。順宗時,貶汀州寧化尉。
(乙)游岳陽樓記(節(jié)選)
[明]袁中道
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繩頭細字,(A)白溪練①上。取酒共
酌意致閑談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墓,炮車云生,猛風
大起,湖浪奔騰,雪山洶涌,震撼城郭。予時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②以悲,法然不
能自己也。昔滕子京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既成,賓僚請大合樂落
之,子京曰:"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發(fā)③登朝,(B)為名臣,(C)為名帥,
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為知己,不久報政最④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為毛錐
子⑤5斤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備國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鬢已皤,壯心日灰。近來又遭知
己骨肉之變,寒雁一影,飄零天末,是則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注釋】①練:白色絲絹。②愀然⑹5。):形容神色變得嚴肅或不愉快。③束發(fā):年紀
輕。④政最:政績考核第一等。⑤毛錐子:毛筆的別稱。
(1)請將文言詞語"出""入""著"準確填入(A)(B)(C)處。
(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下劃線詞語。
①汝然不能自二也________
②昔滕子京左遷此地
③壯心旦灰
④是則真可哭也________
(3)用"/"為下面句子斷句,共斷3處。
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
(4)根據(jù)選文畫橫線句的內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古人惜墨如金,卻蓄意無盡。有人認為要解讀古人文意,翻譯不如品味咀嚼。"炮車云生”,
繪盡云之狀貌;"猛風大起"極言風之狂烈;"湖浪奔騰"摹寫浪濤之;"雪山洶涌"則
描畫之澎湃。
(5)古詩《泛舟后溪》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結合詩歌意象描述。
(6)結合《泛舟后溪》《游岳陽樓記》,說說羊士謗、袁中道的情懷與范仲淹的《岳陽樓
記》中古仁人的情懷有何不同?
【答案】(1)A.著;B.入;C.出
(2)停止;降職或遠調;一天天;這
(3)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
(4)激蕩(意思相近即可);浪潮(湖浪、波浪等)
(5)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雨后沙塵被滌凈,芳草萋萋,溪水碧綠,景物一新的景色,空氣清
新,景色優(yōu)美。
(6)羊士謂看到雨后景物一新的景色,表達了對雨后后溪的喜愛之情,但聽到杜鵑聲,想
到只有自己一人,又流露出寂寞之情,由景而引發(fā)內心的情感變化,袁中道也是由景而生
憂愁失意之情,他們都因眼前景物而引發(fā)心態(tài)上的變化,都局限于個人憂樂。而《岳陽樓
記》中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脫了個人憂樂,以天下為己任,有"先天下之憂而
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解析】【分析】(1)此題在結合語境"附著在白練似的溪流上”"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
出朝廷外出統(tǒng)領軍隊是知名的武將"分析的基礎上,文言詞語"出"、"入"、"著"填入文中空
格處的順序是:A.著;B.入;C.出。
(2)本題注意"左遷(降職或遠調)”的正確解釋。
(3)這句話的意思是:舉酒同飲,意趣閑淡。中午時分,風漸漸大起來,湖水有汩汩的
聲音。因此其正確的斷句是: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
(4)結合文本內容,"炮車云生",繪盡云之狀貌;"猛風大起"極言風之狂烈;"湖浪奔騰"摹
寫浪濤之激蕩;“雪山洶涌"則描畫浪潮之澎湃。
(5)“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的意思是:雨后芳草萋萋,沒有一點沙塵,
溪水碧綠,沙灘平坦。春光明媚。這兩句寫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靜美清澈的特點。
(6)《泛舟后溪》用擬人手法寫鳥鳴之聲,詩歌通過寫鳥鳴的聲音似乎在懇切地挽留過
往的客人,從而突出了雨后后溪的靜美清澈。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寫出了面對靜美之景
時的欣喜之情。袁中道由景而生憂愁失意之情,他們都因眼前景物而引發(fā)心態(tài)上的變化,
都局限于個人憂樂。而《岳陽樓記》中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脫了個人憂樂,
以天下為己任,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據(jù)此作答。
故答案為:(DA.著;B.入;C.出
⑵停止;降職或遠調;一天天;這
⑶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
⑷激蕩(意思相近即可);浪潮(湖浪、波浪等)
⑸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雨后沙塵被滌凈,芳草萋萋,溪水碧綠,景物一新的景色,空氣清
新,景色優(yōu)美。⑹羊士謂看到雨后景物一新的景色,表達了對雨后后溪的喜愛之情,但聽
到杜鵑聲,想到只有自己一人,又流露出寂寞之情,由景而引發(fā)內心的情感變化,袁中道
也是由景而生憂愁失意之情,他們都因眼前景物而引發(fā)心態(tài)上的變化,都局限于個人憂
樂。而《岳陽樓記》中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脫了個人憂樂,以天下為己任,
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點評】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要求考生結合語境進行分析,注意
對語句的正確理解。
⑵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合句子進行理
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
進行積累。
⑶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題要結合對句子的理解進行斷句。
⑷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容,
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概括。
⑸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想象的能力。考生要結合具體的語句,在理解語句內
容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象。
⑹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主題賞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
容,抓關鍵語句進行分析和概括。
【參考譯文】
我們出游的這一天,風和日麗,湖面像被熨燙過一樣平坦.時常有小船來來往往,像蠅
頭小字,附著在白練似的溪流上.舉酒同飲,意趣閑淡.中午時分,風漸漸大起來,湖水
有汩汩的聲音.很多船只排陣而來,景色雄壯讓人愉快.傍晚時分,狀如炮車般的云升騰
起來,狂風大作,湖面波浪奔騰,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洶涌起伏,震撼城郭.我這時環(huán)顧四
周一片慘淡,放下筷子站立起來,憂懼悲傷,傷心流淚而且不能自制了.
從前滕子京因在慶州統(tǒng)領軍隊抗敵的事情被貶官到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憂郁,擴大原
有城樓的規(guī)模而有了現(xiàn)在的岳陽樓.等到完工,賓客同僚請典禮大樂慶祝落成.滕子京
說:“簡直要扶著欄桿大哭一場才覺得痛快范仲淹"先憂后樂”的話,是因為滕子京有作
為而發(fā)的感慨.定州一役,滕子京增高城墻招摹士卒,告慰死者犒勞生者,邊疆得以安
寧.但后來執(zhí)掌法律的官員卻以耗費國家資財?shù)淖锩蠒鴱椲?,以后朝廷如此用人,(?/p>
滕子京貶官到岳州),怎么能不心生感慨呢.但是,他年紀輕輕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
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統(tǒng)領軍隊是知名的武將,年輕時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又有范
仲淹這樣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貶官)不久政績卓著至極,有什么值得哭的呢?而我,被
詩文寫作束縛,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沒有得到國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鬢發(fā)已經白了,往
日的壯志已經心灰意冷,近來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飄零天涯,這
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場?。?/p>
5.閱讀選文,回答問題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
小舟,擁香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
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
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
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節(jié)選)
(1)下列劃線詞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是日更定矣②是金陵人③見余大喜④拉余同飲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2)下列劃線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前陳者(陳列、擺開)山道(用山野里打來的鳥獸做成的葷菜)朗瑟(野菜)金住
西湖(我)擁羲衣爐火(細毛)
B.臨溪而漁(捕魚)非絲非竹(絲線)蒼顏(蒼老的臉色)客此(客人)霧淞遠
揚(白氣彌漫的樣子)余肇一小舟(撐)
C.觥籌(酒籌)陰翳(遮蔽)宴酣(暢飲)一花(小草)湖中卷得更有此人(怎
么)野惹發(fā)而幽香(芳香)
D.述以文(寫文章記敘事情)守謂誰(說的)更定矣(止,停)頹然受其間者
(于)余強飲三大白(痛快)霎淞沆硒(霧或水汽結成的冰花)
(3)下列各句中劃線的"而"與"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是()
A.野芳發(fā)血幽香B.飲少輒醉,面年又最高C.溪深面魚肥D.禽鳥知山林之樂,血不
知人之樂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②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記》兩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請
結合兩篇文章的內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案】(1)C
(2)A
(3)D
(4)①我盡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②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個
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5)張岱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表現(xiàn)出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
式,歐陽修抒發(fā)了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解析】【分析】(1)①代詞"這";②判斷動詞"是",與現(xiàn)漢同;③第一人稱代詞
"我";④第一人稱代詞"我"。所以①②不同,③④相同。故選C。
(2)B.絲:弦樂器的代稱。蒼顏:蒼老的容顏??停嚎途?,旅居。C.?。壕破?。芳:
花。D.謂:是,叫。強:盡力,勉力,竭力。故選A。
(3)A.表承接。B.表遞進。C.表并列。D.加點的"而"與題干句"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中
"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都表轉折。故選D。
(4)本題考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強":盡力。"白":杯。"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
樣。"臨":高踞。還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判斷句的翻譯。
(5)《湖心亭看雪》用清新淡雅的筆墨。寫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
山、游人,共同構成了一種畫面感極強的藝術境界。通過寫湖心亭賞雪遇到知己的事,表
現(xiàn)了作者一開始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突出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
趣。表達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悅與分別時的惋惜,體現(xiàn)出作者的故國之思,同時也反映了
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同時也寄托
人生渺茫的慨嘆。《醉翁亭記》以“樂"字為線索,通過對滁州優(yōu)美風景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隨
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抒發(fā)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憂愁的復雜感情。
故答案為:⑴C;(2)A;⑶D;
⑷①我盡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②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個亭
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⑸張岱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表現(xiàn)出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歐陽修抒發(fā)了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點評】⑴本題考查辨析一詞多義,文言詞語的用法和含義是中考的常考題,一詞多義現(xiàn)
象在文言文中相當常見,有些詞所包含的意義不只一個,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表示不同的
意思;
⑵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
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
⑶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虛詞,答題關鍵是熟記常見
的一些虛詞的用法;
⑷文言文翻譯首先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的重點詞,如
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
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
與優(yōu)美;
⑸本題考查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在此基礎上,抓
住文章中的關鍵句子。一般來說點明文章主旨,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都在文末。
【附參考譯文】
(―)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
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
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
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
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
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
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
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
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
(二)譯文:
環(huán)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
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瑯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
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
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
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
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
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6.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
擁鑫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礪,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
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
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
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人鳥聲俱絕
②余強飲三大直而別
③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②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交代了看雪的時間和天氣狀況。
B."獨往湖心亭看雪”中一個"獨〃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
活方式。
C."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了渲染烘托的寫景手法,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
寥寥幾筆,就寫出了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質一一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統(tǒng)一與和諧。
D.全文筆調淡雅流暢,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看似自然無奇,卻又耐人尋味,西湖
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顯了它的魅力,寫景與寫人相映成趣。
【答案】(1)全,都;酒杯;客居
(2)①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白茫茫一片。②不要說相
公您癡,(原來)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
(3)C
【解析】【分析】(])根據(jù)平時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白"這里是
酒杯的意思,"客"這里做動詞用,客居。
(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霧淞沆揚:冰花一片彌漫;一白,全白。故此句可以翻譯為:
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白茫茫一片。②莫:不要。相
公:原意是對宰相的尊稱,后轉為對年輕人的敬稱及對士人的尊稱。更:還。癡似:癡
于,癡過。故此句可以翻譯為:不要說相公您癡,(原來)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
(3)ABD分析理解正確。C"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的不是渲染烘托的寫景手
法,而是白描的手法。
故答案為:⑴全,都;酒杯;客居
⑵①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白茫茫一片。②不要說相公
您癡,(原來)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
(3)C
【點評】⑴此題考查對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手術顯微鏡寬視野設計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戶外拓展器材租賃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塑木室外儲物系統(tǒng)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數(shù)控仿形銑床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房車美食烹飪課程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戶外防水沙發(fā)套裝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增強現(xiàn)實(AR)教育應用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地方特色糟鹵鴨罐頭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地方特色調味品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可折疊收納游戲桌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4年2孩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2024電子版
- 浪潮銷售在線測評題
- 外研版小學英語1-6年級全冊單詞表
-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三單元拓展閱讀
- 安全閥校驗標準
- 耳穴壓豆課件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
- 建筑制圖與識圖教學課件:第八章 結構施工圖
- 2023年湖北省襄陽市中考數(shù)學真題(原卷版)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標準農田施工質量評定規(guī)程
- 試油(氣)HSE作業(yè)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