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點與專項訓練:《誡子書》_第1頁
初中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點與專項訓練:《誡子書》_第2頁
初中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點與專項訓練:《誡子書》_第3頁
初中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點與專項訓練:《誡子書》_第4頁
初中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點與專項訓練:《誡子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誡子書》知識點匯總講解+專題訓練

一、原文及翻譯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ddn)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

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操行,心緒寧靜來加強修養(yǎng),生活節(jié)儉來培養(yǎng)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確志向,不平心靜

氣就不能實現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下心來,才干須要勤學苦練。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立志就不能

完成學業(yè)。過度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齡同時光一起飛逝,意志同日月一起

遠離,于是變成了枯枝落葉,大多不能融入社會,悲傷地居守偏僻簡陋的房屋,(悲嘆)又怎么來得及呢?

二、重點字解釋

誡:告誡、勸勉、警告,勸人警惕。

書:書信。

誡子書:即作者諸葛亮寫給兒子旨在勸誡、勸導的信。

夫(fli):段首或句首發(fā)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

君子:品德IW)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養(yǎng)德: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澹(ddn)泊:也寫“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遠:實現遠大目標。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寧靜: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須:必要、一定要。

廣:使……增廣。

才:才干。

廣才:增長才干。

成:達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過度懈怠。淫:過度。慢:懈怠,懶惰。

勵精:振奮精神。

險躁:偏激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養(yǎng)成平靜的性格。

年:年齡。

與:跟隨。

時:季節(jié)、時光。

三、中心賞析

(1)開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標準道德規(guī)范要求兒子,明確提出修身養(yǎng)德的要求和具體途徑。“靜以修身”

強調內心寧靜對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作用,“儉以養(yǎng)德”強調物質生活的低要求對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關鍵作

用。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作者將立志、學習、成才三者緊密聯系,告誡兒子要志存高遠,

勤學成才。

(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從反面入手,勸勉兒子勤學勵志,提高修養(yǎng)。

(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作者從學習和做人兩方面進行了論述,強調一個“靜”

字,把失敗歸結為“躁”字,把“靜”和“躁”進行正反對比論證,將立志、學習和成才三者聯系在一起,

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性,勤學成才。

四、常考題目

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告誡兒子要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時光,勉勵他刻苦學

習,表達了諸葛亮對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抓住“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從語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答:澹泊(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惜時(年與時

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語句多用雙重否定句、對偶句。

3.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

答:理想的人才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志、學、才。他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缺

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但志向的培養(yǎng)又必須修養(yǎng)道德,造就人才必須從靜與儉的修養(yǎng)開始。

3.本文的論點句,并說說論證方法。

答:論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正反對比論證。

4.你是如何看待“夫學須靜也”這句話的?

答:學習需要淡泊寧靜。淡泊寧靜是學習的最佳境界,只有靜下來,不受外界的干擾,才能深入下去,才

能提高學習效率。從時間觀念上講,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抓緊時間學習,淡泊寧靜,全身心投入。

靜,是為了節(jié)約學習時間。因為時光一去不復返,記憶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5.《誡子書》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補充一個論據。

答:就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都強調一個“靜”字,修身要靜,學習

要靜,獲得成功也取決于靜,而把失敗歸結于“躁”字。把“靜”和“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的效果。

例句:樂羊子學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動,復返求學,終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證。

6.讀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答:(1)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會半途而廢。學習先要立志,

不愿意刻苦學習,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

(2)人在少年時期就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發(fā)憤圖強,因為時光飛逝,意志力也會隨著時間消磨,少年不

努力,就會一事無成。

五、實戰(zhàn)演練

填空題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靜以修身:

(2)非法泊無以明志:

(3)非寧靜無以基邁:

(4)非學無以廣才:

(5)浮慢則不能勵精:

(6)險躁則不能洎性:

(7)年與時外:

(8)意與日去:

(9)遂成枯落:

(10)悲守方廢:

默寫

2.默寫填空。

(1),險躁則不能治性。(諸葛亮《誡子書》)

(2),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誡子書》)

(3)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誡子書》)

(4)非學無以廣才,0(諸葛亮《誡子書》)

(5)自古,中國人就與奮斗結下不解之緣。諸葛亮的《誡子書》也道“非學無以廣才,;冰

心以“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號召青年銳意進取,書寫人生華章。

(6)致遠橋的名字化用了諸葛亮《誡子書》中的詩文“,"。

(7)一個人不學習就沒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立志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這正如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

說的“,非志無以成學”。青年人要志存高遠,發(fā)奮讀書。

(8)人們常用諸葛亮《誡子書》中的“,”作為修養(yǎng)身心、涵養(yǎng)品德的座

右銘。

文言文閱讀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陸游《放翁家訓》

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②,令熟讀經子,訓

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久吾此言后

人之藥石也,各須謹之,毋貽后悔。

(選自《萬金家書》,有刪改)

[注]①才銳:才思敏捷,鋒芒畢露。②簡束:約束。③恭謹:恭敬,謹慎。④一端:指一個方面。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

①不可以為喜也

②吾此言后人之藥石也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夫君子之什

②險躁則不能檢性

③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

④毋購后悔

(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非學無以廣才。

②勿令與浮薄者游處。

(4)諸葛亮和陸游在家訓中分別提出了怎樣的觀點?(請用原文回答)

①諸葛亮的觀點:

②陸游的觀點: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語段,回答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諸葛亮)

[乙]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氏自誓守節(jié)親誨其學。家貧,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

人,讀書輒成誦。及加辰,嶷然有聲②。一日,修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麓?中,讀而心慕焉??嘀咎搅?,

忘寢食,必欲并轡絕馳而追與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嘗謂之日:“汝父為吏,常夜燭治⑥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日:'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

爾?!崛眨?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夫常求其生,猶有死也,而世常

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毙蘼劧拗K身。

(《宋史?歐陽修傳》)

[注]①荻:植物名,形狀像蘆葦。②嶷(yi)然有聲:很高的名望。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