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詠懷古跡教學設計
第1篇:詠懷古跡
《詠懷古跡(其三)》教案
教學目標
1、背誦《詠懷古跡(其三)》,賞析并積累一些名句;
2、整體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感受詩人的怨憤之情,品嘗詩歌
沉郁頓挫的風格;
3、了解《詠懷古跡》的寫作背景,理解借古抒懷的心情,學會
鑒賞詠史詩的一般技巧及方法。教學重點及難點
背誦詩歌,品嘗語言,領悟情境教學難點鑒賞詠史詩的一般方
法教學過程
一、導入
漢元帝年間,巴山楚水一個傾國傾城的女子,背負著民族的期望,
義無反顧地踏上征途,走進了朔風勁草的茫茫大漠中,將她的一汪秋
水化成一輩子的守望,種在了歷史的青冢里。
唐大歷年間,漂泊半生,歷盡滄桑的杜甫,來到了昭君的家鄉(xiāng)一一
湖北柳歸。在勢若奔馳的山林間,遙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會生發(fā)
怎樣的感想呢?今日我們將通過《詠懷古跡(其三)》這首詩去找尋
答案。(板書)
二、題解及背景介紹
看到標題我們應當猜得出來,《詠懷古跡》是一個系列,它一共
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別為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
亮,是一組七律詩組。與《秋興八首》同作于大歷元年的秋天。我們
已經(jīng)講到,這一年,安史之亂雖然已經(jīng)結束,但國家仍舊動蕩擔心,
詩人照舊客居他鄉(xiāng)。吟詠古跡,追思歷史人物的同時、詩人也抒發(fā)了
自己一生漂泊,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三、美讀詩文(讀):
1、觀賞課文錄音。
2、自讀詩文。要求:讀準字音,留意停頓、語調與感情,讀出
韻味。
3、生利用文下說明自由輕聲譯讀詩文,不懂得地方做標記。
4、學生齊讀,(請學生結合說明,依據(jù)自己的理解復述詩歌主要
內容。)
明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這里有生長明妃
(王昭君)的村子。一旦離開漢宮,(命運)便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相連,
獨留下青冢向著黃昏。靠著畫工畫的畫像只能約略相識昭君漂亮的面
容,空有她那懷念故國的魂魄月夜歸來。即使千年過后,琵琶彈奏的
胡地樂曲,還分明訴說著她內心的怨恨之情。
四、問一一細讀句子,體會情感。
結合時代背景及身世,理解詩歌。(此處可由學生自由提問題,
沒有問到的師補充預設的問題。)
1、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你讀出主子公了么?(王昭君)
2、對于出塞的昭君,多數(shù)人看到的是她沉魚落雁的漂亮,而這
首詩當中,你讀出了昭君怎樣的心事?用一個詞。(怨恨)
3、昭君在漢元帝的深宮時一,不過是個失寵的宮女,她風光出塞,
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貴的**,對于我們今日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
應當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駒上最華蜜的那個人,又何來怨恨之說呢?她
怨什么?你是從那些詩句中讀到的?
(試)明確: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環(huán)佩空歸月
夜魂。
(遠嫁異邦,遠葬他鄉(xiāng),月魂空歸,思念家鄉(xiāng)的幽怨。)畫圖省
識春風面
(對畫師的無恥行為怨恨)
4、香溪水畔聰穎異樣的那個女子,自從踏入宮門的那刻起,就
注定了她這一生的孤獨。毛延壽的一顆喪父落淚痣,讓昭君做了三年
冷宮人。然后,一紙和親書,她的美便終老在了單于父子的懷抱一一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p>
“怨恨〃兩字點明全篇主旨。千百年來,琵琶所演奏的總是從匈奴
傳來的撩人愁思的胡樂,正是昭君在訴說著她的怨恨!這兩句從側面
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對她的贊揚,又有對她的憐憫。讀到這里,我
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深厚、幽怨的琵琶聲!
5、這首詩寫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聯(lián)一起先并沒有寫她的怨恨,
寫的是什么?這樣寫的目的又是什么?明確:群山萬壑赴荊門
山是群山起伏,連綿不絕;水是萬壑爭流,奔騰不息,直赴荊門
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迤遮不絕的千山萬壑陡然間寫
活了,既有飛動之勢,又有變化之姿。
從側面烘托昭君的形象。兩千多年前,一個青年女子遠離父母之
邦,嫁到異域,并在那里度過一生,的確須要巨大的志氣和毅力,而
這宏偉的山川簡直就是她那堅毅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鑒賞:學生自由鑒賞(這首詩歌當中,我認為有兩句
詩寫得特別美,我自己很喜愛,不知道有沒有同道中人?)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明確:"獨〃實寫青冢,虛寫昭君遠離故土的境遇,更寫出了昭君
遠離故土后心靈的孤獨之情。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明確:從字面上看,認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歸漢,你的魂靈
歸來也是徒然的。深化一想,昭君雖骨留青冢,但魂靈早已在月明之
夜回到生她養(yǎng)她的家鄉(xiāng),可見其懷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劇烈?。∫粋€“空”
字,將詩人的悲憤之情、傷悼之意傳達得淋漓盡致。
四、(再試)解決問題、共同探究詩歌主題
《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里面只寫了昭君的怨恨,并
無個人的情懷,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明確:唐玄宗天寶五年,西入長安,羈留十年,才做了個看管兵
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亂爆發(fā)后,他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任右拾遺。
因上疏救宰相房瑁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被貶為華州司功。昭君
詩人絕代佳人,入宮見妒才華橫溢,入朝見妒畫圖省識,遠離漢
宮不分忠佞,無辜遭貶身死異國,環(huán)海I空歸漂泊西南,有家難歸
(千載之怨)(深厚怨恨)
所以在詠嘆王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王昭
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厚怨恨。前人評此詩時說杜
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五、評一一說出你學習詩歌的感受
詩歌的主旨雖寫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起先并未干脆寫,而是
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美,接著寫昭君的悲劇及其根源,為
點明"怨恨"做鋪墊,最終才明確點出昭君之怨,將感情推向高潮。
詩人漂泊異地,遠離家鄉(xiāng),境況和昭君相像,寄寓思鄉(xiāng)之情,也
借昭君遺恨絕域,曲折表達自己失遇無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請我們輕輕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想象
長城外才盛開的那些芳香,想象風沙咆哮的沙漠下,騎馬壯的英雄,
還有那,夕陽下的青冢,望向家鄉(xiāng)。(播放蔡琴的《出塞曲》)作業(yè)
(學以致用):西施灘崔道融
宰船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西施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
是誰。
1、兩首詩都針對“紅顏禍水〃這一傳統(tǒng)的歷史觀念,為西施反案,
但立意有深淺之別。請作簡要分析。2、兩首詩的在表達自己的觀
點看法時,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請結合兩首詩的
三、四句作簡要賞析。提示方向:
1、崔道融的詩憐憫西施,為西施個人鳴不平,立意較淺。羅隱
的詩寫出了"家國興亡自有時"的自然規(guī)律,立意較深。
2、崔詩“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借景抒情、比方)劉
詩"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對比、反問)
第2篇:詠懷古跡
《詠懷古跡(其三)》教案
1.感受詩歌的深厚感情,領悟詩歌主旨。2.了解本詩借古抒懷的
藝術特點。
3.了解杜甫詩歌“煉字〃的藝術特點。:
賞析詩歌,把握主旨。
品讀鑒賞、合作探究:1課時:
一、導入詩歌描寫對象:
1.今日大家形容美女的時候會用那些詞?白富美,女神。中國古
代形容美女怎樣形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風姿綽約、風華絕代等
等。"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靶呋ā?,說的是楊貴妃觀花
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
塞的故事。那么,有誰知道為什么用落雁來形容昭君?
2.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婿,南郡秫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
邪單于闋氏。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樣,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她
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傳聞王昭君進宮后,因自恃貌美,
不愿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
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
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并懇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
召后宮妃嬪,王昭君自告奮勇,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
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后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于
失信,只能懊悔。于是就有了昭君出塞、遠葬塞外。
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同時.,
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劇是歷代文人常常詠嘆的題材。今日,就讓
我們一起去追溯歷史,走進被人們譽為“詠昭君之絕唱〃的杜甫的《詠
懷古跡(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了解和作品
1、簡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
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圣”,
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
壕吏》《潼關吏》廣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原籍湖北
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
后入蜀,友人嚴武舉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
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
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
2、解題
《詠懷古跡五首》是唐代宏大詩人杜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
年)在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寫成的組詩。這五首詩分別吟詠了庾信、
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跡,贊頌了五
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勛,并對這些歷史人物凄
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憐憫,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
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抒發(fā)了自身的志向、感慨和悲傷。組詩語
言凝練,氣概渾厚,意境深遠。
三、誦讀文本,整體感悟:1.注音
萬壑()赴()荊門明妃()朔()漠青冢()
畫圖?。ǎ┳R千載()
2.說明字義
去:()紫臺:()朔漠:()省識:()春風面:()
四、詩歌鑒賞
詠懷古跡(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
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合作探究,思索回答問題:
L首聯(lián):明人胡震亨評注的《杜詩通》說:"群山萬壑赴荊門,
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意思是這樣氣象宏偉的起句,只
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才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xié)調的.
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不同意。常言道:地靈人杰,正是因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鐘
靈毓秀,才孕育出昭君這樣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吳瞻泰認為:
詩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宏偉氣象來烘托、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
要把她寫得震天動地。可見,在此是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
美。這是其一。其二,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這么一個內涵厚重的
句子做鋪墊,也說明白在的心目中,生長在這里的昭君決不只是一個
明眸皓齒、秀發(fā)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堅毅性格的奇?zhèn)?/p>
女性。所以,畫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陰柔的秀麗而是陽剛的偉岸,是較
為和諧的。
2.頷聯(lián):頷聯(lián)對仗很工整,怎樣對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對"獨留〃,"一"與"獨"同義互文,將昭君生前的寥落、死
后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梢姡丫嵌嗝垂陋殻?紫臺〃對"青?!?,
一個富麗繁華,一個荒蕪冷落,對比多么懸殊!"連〃對"向","連"
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
詩解意》)。"朔漠"對"黃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黃昏"一般指時
間,而在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間,即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覆蓋
四野的黃昏的天幕,
何等的空曠凄清!它是那樣的大,仿佛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
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為什么?青
冢有恨?。∫荒昴?、一每天,向人們展示著千古的悲傷!就這么兩句
工整的對偶,內涵卻相當豐富:上句寫她生前的不幸與孤苦,下句寫
她死后的孤寂與冷落,一句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3.頸聯(lián):把"空歸"改為"歸來"如何,你同意嗎?
從字面上看,認為,既然大錯已經(jīng)鑄成,你的魂靈歸來也是徒然
的。深化一想,昭君雖骨留青冢,但魂靈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養(yǎng)
她的父母之邦,可見其懷念故國之心是多么劇烈?。∠襁@樣一個美女,
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怎不感動?怎不難過?一個“空〃字,將詩人
的悲憤之情、傷悼之意傳達得淋漓盡致。
4.尾聯(lián):本詩的“詩眼〃是什么?為什么?
怨恨詩眼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
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
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這個字詞或
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于藝術魅
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怨恨一詞最能表達昭君的形象和詩歌的
主旨。
5.前人評此詩時說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你怎么理解?
昭君詩人絕代佳人,入宮見妒才華橫溢,入朝見妒畫圖省識,
遠離漢宮
不分忠佞,無辜遭貶身死異國,環(huán)珊I空歸漂泊西南,有家難
歸(千載之怨)(深厚怨恨)前人評此詩時說杜甫是“悲昭君以自
悲也〃。(因為昭君的身世正暗合了詩人的人生經(jīng)驗。昭君在漢宮時,
因為奸佞小人的從中作梗,得不到皇帝的寵幸,遠嫁塞外,死后也沒
有歸葬故里;詩人自己也是因為忠貞于朝廷而遭到排擠,加上時局的
動蕩擔心,以至于漂泊在外,不能回到家鄉(xiāng),境況與昭君何其相像。
所以說是“悲昭君以自悲也"。不過詩人只是從形象落筆,不發(fā)抽象的
爭論,但“獨留青冢向黃昏〃“環(huán)城空歸夜月魂〃的昭君的悲劇形象卻
是躍然紙上。)
五、小結
1.總結詩歌大意
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這里有生長明妃(王昭
君)的村子。一旦離開漢宮,(命運)便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相連,獨留
下青冢向著黃昏。
靠著畫工畫的畫像只能約略相識昭君漂亮的面容,空有她那懷念
故國的魂魄月夜歸來。即使千年過后,琵琶彈奏的胡地樂曲,還分明
訴說著她內心的怨恨之情。
2.明確要點[3.主旨:悲昭君以自悲也0.藝術手法:借古抒懷、借
景抒情、側面烘托
六、高考鏈接一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答題公式一一煉字型提問
方式: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提問變體:某字
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嘗這些經(jīng)錘煉
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
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即事李彌遜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
自掩門。
團請對首句中的"網(wǎng)〃字進行賞析。
回這首詩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心情?請進行簡要分析。
[評分答案]
回由絲絲小雨想到了用絲織成的網(wǎng);再由絲網(wǎng)及暮春,想到要把
春天網(wǎng)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方特別生動、新穎。
團表現(xiàn)了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獨以及感嘆世態(tài)炎涼的心情。詩的
一、二兩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從這些凄冷的
景色可看出政治上失意的孤獨愁緒;
三、四兩句寫了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
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看出詩人對世態(tài)冷暖的感嘆。1.背誦并
默寫這首詩
2.五人為一組,選擇一首高考題目中的杜甫詩歌進行鑒賞,體會
杜甫詩歌的特點,下節(jié)課小組之間相互溝通。
第3篇:詠懷古跡
《詠懷古跡》其三說課稿
敬重的評委老師、敬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日我的說課題目是
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三,我將從說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
程序四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詠懷古跡》其三是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第三冊其次單元的課文。
學習這個單元,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情景,感受古代
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會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學習目標:
學問目標:了解懷古詩借古傷今借古傷己的風格特點。實力目
標:賞析詩歌,體會情感
情感目標:把握詩人借古傷己,明珠暗投的憤懣情感
二、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教學藝術得以順當實施的重要前提。所
謂應變,就是依據(jù)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授課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
的不同狀況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處置措施。因此,老師要本著"因
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
教學方法。依據(jù)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
我接受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學生誦讀、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
2、點撥詞句方面的一些學問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
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
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實力培育:
A、圈點、批注的方法。
B、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培育學生自己獲得學問的實力。
四、說教學程序(一課時)
(-)導入新課,激發(fā)愛好
漢元帝年間,巴山楚水,一個傾國傾城的女子,背負著民族的期
望,義無反顧的踏上征途,走進朔風勁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將她的一
汪秋水化成一輩子的守望,種在歷史的青冢里;唐大歷年間,羈旅半
生,歷經(jīng)滄桑的杜甫,來到了昭君的家鄉(xiāng)一一湖北柳歸,在勢若奔馳
的山林間,要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會生發(fā)怎樣的感想呢?今日我
們將通過《詠懷古跡其三》這首詩去找尋答案。
(二)《詠懷古跡》五首簡介
(三)字詞正音
(四)詩歌分析
(五)體會與王昭君情感共鳴
(六)藝術技巧
(七)布置作業(yè)
杜甫詩三首
詠懷古跡(其三)
教學目標
1.了解懷古詩借古傷今借古傷己的風格特點。
2.感受詩歌主旨思想。賞析名句,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3.了解歷史人物,關注歷史人物,思索歷史人物。
教學重點難點
賞析詩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漢元帝年間,巴山楚水,一個傾國傾城的女子,背負著民族的期
望,義無反顧的踏上征途,走進朔風勁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將她的一
汪秋水化成一輩子的守望,種在歷史的青冢里;唐大歷年間,羈旅半
生,歷經(jīng)滄桑的杜甫,來到了昭君的家鄉(xiāng)一一湖北秫歸,在勢若奔馳
的山林間,遙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會生發(fā)怎樣的感想呢?今日我
們將通過《詠懷古跡其三》這首詩去找尋答案。
二、《詠懷古跡》五首簡介
1.詩體:一組七言律詩,共五首;
2.內容:緬懷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
3.主旨:借古跡古人抒發(fā)自己的心懷。
三、字詞正音
1.注音
萬壑(he)
赴(fu)荊門
明妃(fei)
朔(shud)漠
青冢(zhong)
四、詩歌分析
1、首先,請同學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朗讀的時候整體
感知這首詩并在詩中找出能夠代表整首詩的感情基調的詞語。
明確:“怨恨〃
2詩歌分析
首聯(lián):"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①赴:奔赴,表達
群山奔赴的氣概。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千山萬壑寫活了,
它既有飛動之勢、又有變化之姿。
①明妃:即王婿、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
稱明君,后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種歸縣)東北四十里,
與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還有古跡之意。尚:還。
明確:
1、首聯(lián)引出歌詠對象王昭君,點明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2、“千山萬壑〃如此氣概豪邁的地方一般是用來寫英雄誕生之地,
而在此卻寫一個柔弱的女子王昭君的誕生之地,有何意味?(借高山大
川之宏偉氣概來襯托王昭君的不同凡響。
頷聯(lián):"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③一去:一旦,一經(jīng)。指昭君一經(jīng)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后,從
今不再回來,恒久和朔漠連在一起了。
④紫臺:指漢宮⑤朔漠:北方的沙漠⑥青冢:指王昭君墓。
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南,傳聞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明確:頷聯(lián)寫昭君悲劇的一生,紫臺與朔漠、青冢形成顯明的對
比,生地的榮華與死地的荒蕪形成劇烈的對比,襯托出悲涼的氣氛。
“連〃字寫出出塞之景,"向"字寫出思漢之心。
譯: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后,從今不再回來,恒久和朔漠連在
一起,最終只留下青冢向著黃昏。
頸聯(lián):"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⑦畫圖:漢元帝
按圖招幸宮人,工人都賄賂畫工,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賄,被畫
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見。后來漢與匈奴和親,令王昭君遠嫁漢元帝才
得知其為宮中第一美人,傳聞因此殺了很多畫工。從這里可以看出漢
元帝之昏庸,同時也可以看出詩人對此是很怨恨的。
⑧省":讀作shVng,教材作“曾經(jīng)〃解。關于"省",說明紛紜,莫
衷一是,有作"減〃"少”解,也有作"略〃"不〃解。無論哪種解法,這句
詩諷刺了漢元帝只看畫圖不看真人的昏庸。
⑨“春風面〃:通感手法,將視覺移于感覺,寫昭君容顏之漂亮。
⑩"環(huán)海1〃女子佩戴的飾物,用來借代昭君。
“空〃:徒然
明確:"月夜魂〃與"春風面〃形成顯明的對比。將生前的美貌與
死后的月下孤魂比照著寫,一狀姿容秀美,一寫冷月孤魂,同一個王
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諷意與憐憫隱于不同色調的六個字中。此句
文字對仗工整,又蘊含著無窮的感慨:生前已經(jīng)錯過了知遇的機會,
死后魂魄歸來也是枉然。
譯:憑借畫工的畫像只能約略相識昭君漂亮的容顏,昭君死在匈
奴不得歸,只有她的魂能月夜歸來。
尾聯(lián):“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髀勍跽丫谛?/p>
奴曾作怨思之歌,感嘆在漢宮受到的冷遇。樂府有《昭君怨》、《昭君
嘆》等曲辭。
千年以來琵琶彈奏的胡地樂曲,還分明訴說著她心中的怨情。“千
載〃點出樂曲流傳時間之長,以見昭君怨恨之深。
五、體會與王昭君情感共鳴
本首詩題為《詠懷古跡》可里面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并無個人
情懷,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明確:杜甫
唐玄宗天寶五年,西入長安,羈留十年,才做了個看管兵甲器具
的小官;安史之亂爆發(fā)后,他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任右拾遺。因上
疏救宰相房瑁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被貶華州司功。
王昭君
也因漢元帝昏庸,不辨美丑遠嫁異鄉(xiāng),流離不得歸,身死遺長恨。
二人的遭受、經(jīng)驗、境況無不相像,明顯是在懷古傷己。
昭君
杜甫
絕代佳人,入宮見妒
才華橫溢,入朝見妒畫圖省識遠離漢宮
不分忠佞無辜遭貶身死異國環(huán)佩空歸
漂泊西南有家難歸因此,杜甫借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
不幸遭受抒寫自己不被重用,身世漂淪的悲苦情懷。
六,藝術技巧
1、借古諷今,懷古傷己
2、對比顯明,對仗工整
七、課后作業(yè)
請同學們預習杜甫詩《登高》
第4篇:詠懷古跡
20xx一一20xx學年度其次學期高一語文學科必修三《詠懷古跡》
導學案
編號:
班級:
姓名:
學習小組:
層級編碼:
組內評價:
老師評價:主備人:解紅娟審核:王明麗包科領導:班級主
任:運用時間:
詠懷古跡(其三)
1、熟識本詩的寫作背景及懷古詩的特點,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
2、誦讀涵詠,概括王昭君的形象特點,體會詩歌中所寄寓的的
情感。
3、感受詩人遠離故土的身世家國之感。
重點: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
難點:把握王昭君的的形象特點。
1、誦讀涵詠,體會是人的情感,勾畫疑難點。對不能解決的問
題用紅筆標注,以備課堂探討、質疑。
2、將疑難問題和易忘、易錯的學問點及解題方法整理到典題本
上。
3、細致書寫,獨立完成,規(guī)范作答,按時上交。用時30分鐘左
右。
一、自主學習
1、懷古詩及其特點:在古代詩詞中,懷古詩是內容與思想都比
較沉重的一類作品。這類詩大多懷古撫今,“有感而發(fā)〃,往往是詩人
處于某種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憑吊歷史古跡,回顧古人的業(yè)績或遭
受,自己內心產(chǎn)生共鳴,不禁發(fā)出對古人業(yè)績的慨嘆或抒發(fā)對物換星
移、物是人非的悲傷之情。因此,感情基調一般都比較蒼勁悲涼。其
特點:(1)結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2)內
容:國家一一國運衰微,統(tǒng)治者一一荒淫奢侈,名地一一昔盛今衰,
古人一一壯志難酬,憂國傷時,孤寂失意。(3)手法:用典,對比,
借古諷今,吊古傷今。(4)語言:含蓄蘊藉。(5)意象:歷史人物,
歷史事務,吳鉤,烏衣巷,淮水,柳營,后庭花。(6)表現(xiàn)手法:運
用典故,今昔對比,借古諷今,即事爭論。(7)思想感情:吊古傷今,
昔盛今衰,明珠暗投。(8)風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
2、反復誦讀,概括《詠懷古跡》這首詩寫了有關王昭君的哪些
內容?
3.、.我的困惑第一頁
二、合作探究
1、《詠懷古跡》(其三)詠嘆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詩人怎樣
的情感?
2、《詠懷古跡》(其三)中間兩聯(lián)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
結合詩句詳細賞析。
三、當堂檢測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p>
)
A、為了給心愛的兒子送外套,母親在風雪中已經(jīng)煢煢孑立地等
了一個多小時。
B、我們教化工應當懂得:進展學生的智力,必需與培育學生的
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因為二者是休戚相關、緊密相連的。
C、北大荒雖然天荒地老,但經(jīng)過農(nóng)墾戰(zhàn)士的開發(fā),已成為我國
重要的商品糧基地。D、這位老老師總結出的閱歷,在教學實踐中屢
試不爽,大家佩服得很。
其次頁
第5篇:詠懷古跡
詠懷古跡(其三)教案
1、朗讀,描述詩意:
群山萬壑赴荊門,一一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山,
生長明妃尚有村。一一這里遺留有生長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一一一別漢宮便與北方荒漠連一起,
獨留青冢向黃昏。一一最終只留下青冢向著漠漠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一一畫工曾經(jīng)辨識昭君漂亮的面容,(卻
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一一只有死后魂靈徒然在月夜歸來。
千載琵琶作胡語,一一千年以來琵琶彈奏的胡地樂曲,
分明怨恨曲中論。一一還分明傾訴著她內心的怨恨情。
2、整體感知:
①從題目看這是一首什么詩歌?詠史懷古詩。
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到一起,多以簡潔的文字、精
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受,或感慨個人遭受,或抨
擊社會現(xiàn)實,或喟嘆朝代興亡的改變,或感慨歲月倏忽變化,或諷刺
當政者的荒淫無恥,從而表現(xiàn)閱盡滄桑之后的深思,蘊涵了深厚的傷
今懷古的憂患意識。本詩是懷古傷己。
②寫了什么內容?抒發(fā)什么情感?結合說明、感知詩歌。思索:
請在原文中找出點明主旨的那個詞語。并說說這首詩寫的什么內容。
明確:這是是一首懷古詩(詠史詩),懷古傷己,詩人借詠王昭
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受來抒寫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飄淪的
悲苦情懷。明確: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起先,"獨留〃,
是怨的終結。既憐憫昭君,也感慨自身。
3、賞析:寫了什么歷史古跡和人物?歷史與詩人之間有怎樣的
連接點?(肯定要言之有據(jù),緊抓文本)首聯(lián)一一引出歌詠對象王昭
君,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據(jù)《一統(tǒng)志》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ㄆ涞刂罚?/p>
即在今湖北秫歸縣的香溪。這里用一個"赴〃字,就表達出群山奔赴的
氣概,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壯美。這樣氣象宏偉的起句,原來是用
來烘托生長英雄的地方,詩人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借高山
大川的宏偉氣象來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響。清人吳瞻泰的《杜詩提要》
評析說:"發(fā)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謂山水逶迤,鐘靈毓秀,
始產(chǎn)一明妃。說得窈窕紅顏,震天動地?!币馑际钦f,杜甫正是為了
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震天動地〃,所以才借高山大
川的宏偉氣象來烘托她。
頷聯(lián)一一寫昭君悲劇的一生。
前兩句寫昭君村,這兩句寫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對比。
這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當年王昭君孤
獨地離開漢宮,遠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沒回來;最終身死異域,
只留下青色的墳墓,覆蓋在昏黃風沙中。"'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
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ǎㄇ迦酥戾抖旁娊庖狻罚?黃昏"一詞在這
里,不僅是指時間,似乎更是指空間了,它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
在一起的、覆蓋四野的漠漠無邊的黃昏天幕。“青?!?,指王昭君墓,
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據(jù)傳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
草色常青,故稱"青?!ā?紫臺〃與"青冢"的色調對比,"朔漠"與"黃昏"
的意境渲染,營造出濃濃的悲涼蕭瑟的氛圍,透出了劇烈的悲劇色調。
這輕輕兩句,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闊和沉重之感。
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匠心。
頸聯(lián)一一由詠史轉向了抒情與爭論,揭示了昭君悲劇的根源:漢
元帝只看畫圖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際,葬身異域的悲
薄命運。
這兩句從昭君命運的轉折點說起,寫她自從踏入宮門的那刻起,
就注定了她這一生的孤獨。毛延壽的一顆喪父落淚痣,讓昭君做了三
年冷宮人。然后,一紙和親書,她的美便終老在了單于父子的懷抱。
“空歸〃一詞,突出昭君遺恨之深,并深寓詩人的憐憫?!霸乱埂ǘ謩t
傳神地渲染出魂歸時凄涼清冷的環(huán)境氣氛。"春風面"、"月夜魂”,將
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著寫。一狀姿容秀美,一寫冷
月孤魂。同一個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諷意與憐憫隱于色調不同的
六字之中。兩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寫得繪聲繪色,情景交融。文
字對仗工巧,又蘊含著無窮感慨:生前已經(jīng)錯過知遇的機會,死后魂
魄歸來也是枉然。
1當然,詩人寫昭君,也是寫自己。在對昭君埋沒宮中,葬身塞
外,一生孤苦獨幽的際遇深表憐憫之時,借以抒發(fā)自己明珠暗投的感
慨。
尾聯(lián)一一正面寫昭君的怨恨,點明全詩主旨。
昭君雖死,其怨難平,千年以來,胡地琵琶曲中傾訴的分明是她
的滿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遠嫁,恨漢元帝無知遇之恩。“千
載”,則點出樂曲流傳時間之長,以見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
琵琶之怨表明對朝廷的不滿,杜甫的一生境遇與昭君相像,所以昭君
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正是杜甫的怨。
4、歷史與詩人之間有怎樣的連接點?(歸納主旨意蘊)
這是杜甫經(jīng)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詩歌的主旨事實上是詠古
跡以感己懷。雖表面寫昭君的“怨恨",寫昭君生于長江美域,歿于塞
外荒漠,去國之怨,難以言表。但聯(lián)系寫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寫昭
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王昭君與杜甫的的連接點原委在
哪里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與杜甫的“飄泊西南天地間''頗為相像,
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宮而不得恩寵與杜甫“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悲劇
命運極其相像。杜甫正是立足于此而創(chuàng)作出歷史上最杰出的昭君詩,。
杜甫一生,濟世之志甚高,但終其身,也未得一展志向。肅宗朝雖任
職京師,也只不過是一左拾遺。就這,還因憂國惜才,疏救房瑁,而
觸怒肅宗,差點獲刑。雖然獲救,卻終被疏遠,最終郁郁辭官,漂泊
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漢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遠嫁異鄉(xiāng),流離而不得
歸,身死而遺長恨。二人的遭受、經(jīng)驗、境況,無處不相像。明顯在
懷古傷己,在詠嘆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昭君
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厚怨恨。
昭君詩人
絕代佳人,入宮見妒才華橫溢,入朝見妒
畫圖省識,遠離漢宮
不分忠佞,無辜遭貶
身死異國,環(huán)廊I空歸漂泊西南,有家難歸(千載之怨)(深
厚怨恨)
主旨:詩人借詠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受抒寫自己
不被重用、身世飄淪的悲苦情懷。
5、小結藝術技巧
1.借古諷今,懷古傷己。2.對比顯明,對仗工穩(wěn)。
6、延長訓練: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
常百姓家。
(1)從全詩看,"野草花〃"夕陽斜〃反映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2)
事實上,是不行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謝堂前''的老燕如今飛入尋常百
姓家的,可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荒蕪冷落衰敗的景象。
(2)喚起讀者想象,暗寫出烏衣巷從前的旺盛,起突出今昔對
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滄桑的感慨。
第6篇:詠懷古跡
^^古臥教案^言十
1、感受爵歌的深厚感情,令直畬三寺歌主旨。
2、賞析名句,醴曾杜甫沉修屯好坐的爵屈I。
3、通遇言寸^噢起擘生封屣史人物的^注及思索。
賞析爵歌,醴畬感情。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黑用1—研言寸式。翥可能找爵歌的精彩霓典擘生的典趣黠相交的
部位言殳疑提冏,改樊引醇擘生封爵歌的整醴性感受輿令副吾。
1BIRt
一、蹲入新
昭君出塞、身死昇II的悲剌是屣代文人常常^^的題材。優(yōu)西晉
的石崇^始,到南北朝的鮑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
易,都嘉謾^昭君的爵,其中杜甫的《豺d嚷古是亦(其三)》最懸深刻
感人,加被警^^昭君爵之^唱。儒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沒有叱吒
MS,沒有威凰凜凜,然而爵歌那著,京悲士:的意境,仍能使我杷弼金烈
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屣史。今日,就^我憑一起去追溯屣史,走
迤杜甫的^古足亦》,感受王昭君造一形象永恒的蓼彳行魅力。
二、襄古星亦》曾介
1、爵艘:一條且七言律爵,共五首;
2、內容:幺而慎庾信、宋玉、王昭君、鑒」借、葛亮;
3、主旨:借古?亦古人抒贊自己的心慎。
三、整醴感知
結合注釋、感知爵歌。思索:道首爵嘉的什麼內容?言青在原文中
找出黑占明主旨的那彳固言司言吾。(怨恨)
四、賞析爵歌
造首爵嘉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始就嘉她的怨恨?(明
不是)嘉什麼?(嘉景)嘉的是一幅什麼檬的重面?
"群山離壑赴前丁及,多麼雄倬的圈景!山是群山起伏,速^不幺色;
水是離壑事流,奔騰不息,直赴前『號山。"赴〃本是一彳固一般的字眼,
但在此用擦人的手法把迤遍不^的千山離壑陡然^^活了,既有來勤
之勢,又有燮幻之姿。
篇不嘉昭君,谷13描^了IM一幅圈重,目的何在?
引出歌^封象昭君。
明代言潞病家胡震亨熬卷,造麼氟象雄倬的起句,只有用在生辰英
雄的地方才通富,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遹合、不1有^的。你同意造槿看
法喝?
不同意。常言道:地寮人彳桀,正是因^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
霞毓秀,才孕育出昭君適棣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吳瞻泰言公
爵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俾氧象來烘托、抬高昭君道彳固"窈窕缸顏",
要把她嘉得鷲天勤地??尚?,在此是彳徒^江山之奇^引出^佳人之奇
美。造是其一。其二,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造麼一彳固內涵厚重的
句子做金甫塾,也言兌明白在的心目中,生辰在造裹的昭君泱不只是一彳固
明眸皓詼、秀彝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娶弓翁性格的奇俾
女性。所以,重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除柔的秀震而是隔剛的俾岸,是較
卷和^的。(大巧若拙)
含期麻封仗很工整,怎檬封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嚼嗨留〃,"一〃輿嗨”同羲互文,揩昭君生前的寥落、死
彳菱的孤寂,嘉得入骨三分??梢姡丫嵌帱N孤貓I!"紫耋〃封"青土冢〃,
一彳固富震繁葷,一彳固荒淙冷落,封比多麼熟殊!"遭常"向","速"
字嘉出塞之景,"向"字嘉思漠之心,肇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
爵解意》)。"朔漠〃酊噗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黃昏”一般指畤
IW,而在造裹似乎更主要指空即和瓢遏的大漠建在一起的,背直罩
四野的黃昏的天幕,何等的空噱凄清!它是那棣的大,仿佛能苑)吞食
一切、消化一切,但是褐有一彳固墓草房青的青琢,它吞食不下,消化
不了,卷什麼?青場有恨??!一年年、一每天,向人優(yōu)展示著千古的
悲傷!就造麼雨句工整的封偶,內涵谷13相?;浉唬荷暇浼嗡暗牟?/p>
幸輿孤苦,下句嘉她死彳羞的孤寂輿冷落,一句言舌嘉翥了昭君一生的悲
tJo
昭君在澳宮尚未蹲身宮妃之列,不謾是彳爰宮中一位待音召的宮女,
而嫁到“朔漠〃郤封卷^氏(相富於澳皇后),遢有什麼不幸和怨恨可
言呢?
不能用垣代的眼光看屣史。囿於常畤民族覲念的局限,常日寺人封
周遏少數(shù)民族是耳心於同^的,更何況遽嫁匈奴呢?撼《彳爰澳耆》言口戴:
昭君速嫁匈奴以彳度,特別思念故卿,然而多次上善希望回故窕K看看,
都未能如顧。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遢要依據(jù)常地的雪俗再嫁
給匈奴王的兄子,直至最彳爰身死巽H。我相號姑且不^造槿回鄉(xiāng)那瓢望的
幺包望封她的打擎有多大,就是那槿典莘夏偷理銅I常相悖的雪俗使其輾
法接受的苦痛,也足以摧折人心!
昭君的碓很不幸,但她的不幸原委是怎棣造成的?那麼美的昭君,
元帝怎拾得^她遽嫁匈奴?
第期價上句"重11省^春凰面''封此做了交待。造句爵用了一彳固典故。
(因^文有注釋,可II擘生言善,以副豚柬其表逵實力。)
昭君的悲勘J是由毛延春造成的喝?
不是。有人曾卷毛延毒不平,嘉謾道檬麗句爵:"意魅由來重
不成,常日寺枉毅毛延毒"。金娶欺也曾封此樊表rn鼠大意是:毛延
毒刖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身,轆道不是你皇上
自己造成的喝?搜箍那麼多良家嫦女充斥彳爰宮事供你皇上一人受用,
你速貌自挑逗之勞都不愿費,也未免太謾分了??擅幔丫谋瘒鐹是
由元帝的昏庸糊罡造成的。
“璟琳i空端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彳儉字面上看,熬卷,既然大金昔已成,你的魂索營帚來也是徒然
的。深化一想,昭君雖隹骨留青土冢,但魂霞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善
她的父母之邦,可兄其慎念故閾之心是多麼弓金烈??!像造檬一彳固美女,
竟然滴落到如此下埸,怎不感勤?怎不^心?一彳固"空"字,招爵人
的悲憤之情、彳募悼之意傅逵得淋漓翥致。
si而易冕,造雨句典上雨句前彳爰呼鷹,交叉銜接。正因卷元帝"省
^春凰面〃,才有昭君"一去紫毫速朔漠〃的悲點J;正因^昭君“空聲帚月
夜魂〃,才有其“貓!留青場向黃昏〃的凄,京。^之,封昭君悲剌的根源
做了明碓揭示。
既然昭君的悲幽j是由元帝的昏庸糊壅造成的,她封元帝持何憨度?
"怨恨〃雨字黠明全篇主旨。至此,似乎茅塞頓開:怪不得千百年
來琵琶所演奏的^是彳他匈奴傅來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原來那正是
昭君永速在著她不得生遢故卿的怨恨!^到道裹,我憑的耳遏是
否又1t簪起那深厚、幽怨的琵琶磬?
爵歌的主旨雎嘉昭君的“怨恨",但一^始加未干脆嘉,而是彳徒^
江山之奇^引出言永佳人之奇美,入堰。接著嘉昭君的悲幽」及其根源,
卷黠明"怨恨"做輔塾,最彳爰才明碓黠出昭君之"怨〃,招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吉以背言甬(艘曾昭君余器帛輾幺色期的怨恨之情)
六、端納寓意
^古跳(其三)》題卷IH氮可裹面只嘉了昭君的怨恨,加
瓢彳固人情慎的抒考變,造是不是輿襟題"割4褰"二字不符?
1、曾介嘉作背景下文端納寓意做舉借。略)
2、言寸言俞、11名內。
耳簫槃嘉作背景就可知道,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解怒唐
索宗而受排拇遭匿。自己一片赤翥忠謹竦,皇帝谷11不分忠佞,>
辜貶斥自己,常然怨恨,但又不能明所以爵題叫^古足亦》,
然在^^昭君不幸的同日寺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逵昭君千載之
怨的同畤也在暗中表逵自己的深厚怨恨。
昭君爵人
^代佳人,入宮兄妒才莘橫溢,入朝冕妒
重0省逮蹄漠宮
不分忠佞,瓢辜遭貶
身死昊H,璟琪空H漂泊西南,有家it端
(千載之怨)(深厚怨恨)
七、遭移^展
同棣是“昭君出塞"的事跨,杜甫肇下的昭君是一彳固把“出塞"引卷
一生憾事、滿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擘家翦伯贊和剌作家曹禺肇
下,昭君谷成了一值I卷了祖閾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結而羲輾反展心欣然
前往的巾幡英雄。音青思索: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卷言舌題嘉一篇作文,你準備逗取什
麼角度來嘉?
>
1、阜生思索言寸言俞。(前彳度四人一幺且,逗代表彝言)
2、教自幣朗^例文:《美女睹江山》(原載福吾文擘窖》2002
年第2期)
八、吉果外作渠:符上面的言舌題作文^展成文。
第7篇:詠懷古跡其三教學設計
詠懷古跡(其三)
1.學問與技能
①理解詩中塑造的昭君形象②駕馭詩中所用技藝和手法
2.過程與方法:誦讀法、探討法、圍繞中心分析細微環(huán)節(jié)材料法3.
情感看法價值觀: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教學重點難點1.理解王昭君的
形象2.深化理解杜甫在詩中的情感教時支配: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對聯(lián),叫作"閉月羞花之貌,沉
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
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
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
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同時,
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劇是歷代文人常常詠嘆的題材。今日,就讓
我們一起去追溯歷史,走進被人們譽為“詠昭君之絕唱”的杜甫的《詠
懷古跡(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詠懷古跡》五首簡介1.詩體:一組七言律詩,共五首;
2.內容:緬懷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3.主旨:
借古跡古人抒發(fā)自己的心懷。三、熟識語詞,誦讀并背誦詩歌1.注
音
萬壑(he)赴(fu)荊門明妃(fei)朔(shud)漠青冢(zhong)
2.朗讀、背誦(體會昭君綿綿無絕期的怨恨之情)3.說明詞語
①明妃:即王婿、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
稱明君,后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柳歸縣)東北四十里,
與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還有古跡之意。尚:還。
③一去:一旦,一經(jīng)。指昭君一經(jīng)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后,從
今不再回來,恒久和朔漠連在一起了。
④省〃:讀作shVng,教材作"曾經(jīng)〃解。關于"省〃,說明紛紜,莫
衷一是,有作"減〃"少"解,也有作"略〃"不〃解。無論哪種解法,這句
詩諷刺了漢元帝只看畫圖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風面”:通感手法,將視覺移于感覺,寫昭君顏容之漂亮。
⑦“環(huán)琳I"女子佩戴的飾物,用來借代昭君。四、整體感知
結合說明、感知詩歌。思索:請在原文中找出點明主旨的那個詞
語。并說說這首詩寫的什么內容。
明確: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起先,"獨留",
是怨的終結。既憐憫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確:這是是一首懷古詩(詠史詩),懷古傷己,詩人借詠王昭
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受來抒寫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飄淪的
悲苦情懷。
五、賞析詩歌1.翻譯
群山萬壑赴荊門,一一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山,生長明
妃尚有村。一一這里遺留有生長明妃的香溪村。一去紫臺連朔漠,
———別漢宮便與北方荒漠連一起,獨留青冢向黃昏。一一最終只留
下青冢向著漠漠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一一畫工曾經(jīng)辨識昭君漂
亮的面容,(卻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只有死后魂靈徒然在月夜歸來。千載琵琶作胡語,一一千年以來
琵琶彈奏的胡地樂曲,分明怨恨曲中論。一一還分明傾訴著她內心
的怨恨情。2.評點
首聯(lián)一一引出歌詠對象王昭君,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據(jù)《一統(tǒng)志》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ㄆ涞刂?,
即在今湖北秫歸縣的香溪。這里用一個"赴〃字,就表達出群山奔赴的
氣概,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壯美。這樣氣象宏偉的起句,原來是用
來烘托生長英雄的地方,詩人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借高山
大川的宏偉氣象來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響。清人吳瞻泰的《杜詩提要》
評析說:"發(fā)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謂山水逶迤,鐘靈毓秀,
始產(chǎn)一明妃。說得窈窕紅顏,震天動地。"意思是說,杜甫正是為了
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震天動地",所以才借高山大
川的宏偉氣象來烘托她。
頷聯(lián)一一寫昭君悲劇的一生。前兩句寫昭君村,這兩句寫昭君
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對比。這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寫盡了
昭君一生的悲劇。當年王昭君孤獨地離開漢宮,遠嫁到北方大漠之地,
就再沒回來;最終身死異域,只留下青色的墳墓,覆蓋在昏黃風沙中。
"'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清人朱瀚《杜
詩解意》)"黃昏〃一詞在這里,不僅是指時間,似乎更是指空間了,
它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覆蓋四野的漠漠無邊的黃昏天
幕。"青?!?,指王昭君墓,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
據(jù)傳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稱“青冢"。"紫臺"與"青冢〃
的色調對比,"朔漠"與"黃昏〃的意境渲染,營造出濃濃的悲涼蕭瑟的
氛圍,透出了劇烈的悲劇色調。這輕輕兩句,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
冢有恨的無比廣闊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匠心。
頸聯(lián)一一由詠史轉向了抒情與爭論,揭示了昭君悲劇的根源:漢
元帝只看畫圖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際,葬身異域的悲
薄命運。
這兩句從昭君命運的轉折點說起,寫她自從踏入宮門的那刻起,
就注定了她這一生的孤獨。毛延壽的一顆喪父落淚痣,讓昭君做了三
年冷宮人。然后,一紙和親書,她的美便終老在了單于父子的懷抱。
"空歸"一詞,突出昭君遺恨之深,并深寓詩人的憐憫。"月夜"二字則
傳神地渲染出魂歸時凄涼清冷的環(huán)境氣氛。“春風面"、"月夜魂〃,將
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著寫。一狀姿容秀美,一寫冷
月孤魂。同一個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諷意與憐憫隱于色調不同的
六字之中。兩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寫得繪聲繪色,情景交融。文
字對仗工巧,又蘊含著無窮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人投資合同范本
- 副總入職合同范本
- 加盟裝修公司合同范本
- 化工煤炭采購合同范本
- 關鍵崗位用工合同范本
- 產(chǎn)權車位交易合同范本
- 乙方專利合同范本
- 企標編制合同范本
- 業(yè)主施工安全合同范例
- 代加工木門合同范本
-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痹病)中醫(yī)臨床路徑
- 教學團隊建設總結報告
- 研發(fā)經(jīng)費填報指標說明及核算方法
- 裝飾施工進度計劃網(wǎng)絡圖及橫道圖
- 一年級思維訓練(課堂PPT)
- 綠色光年20162017雙上海閔行區(qū)江川綠色光
- 實木電腦桌書桌安裝圖
- GB_T 27025-2019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高清版)
- 俱樂部經(jīng)營俱樂部經(jīng)營
- 檢驗和試驗計劃(范文)11頁
- 持續(xù)質量改進降低非計劃性胃管拔管發(fā)生率(PDCA)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