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9 英國議會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235周年(1787-2022)-備戰(zhàn)2022年高考歷史周年熱點知識回顧與習題演練_第1頁
專題09 英國議會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235周年(1787-2022)-備戰(zhàn)2022年高考歷史周年熱點知識回顧與習題演練_第2頁
專題09 英國議會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235周年(1787-2022)-備戰(zhàn)2022年高考歷史周年熱點知識回顧與習題演練_第3頁
專題09 英國議會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235周年(1787-2022)-備戰(zhàn)2022年高考歷史周年熱點知識回顧與習題演練_第4頁
專題09 英國議會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235周年(1787-2022)-備戰(zhàn)2022年高考歷史周年熱點知識回顧與習題演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年熱點專題09英國議會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235周年(1787-2022)19世紀二三十年月,歐洲大陸革命潮流的沖擊,英國群眾斗爭的高漲,以及工業(yè)資產階級為了謀取參政權所進行的樂觀斗爭,都在客觀上推動了英國議會選舉制的改革。1832年,議會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方案規(guī)定: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鎊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額在10鎊以上的房客都有選舉權;農村居民中年收入在10鎊以上的土地全部者和年收入在50鎊以上的租地經營者有選舉權;取消了56個“衰敗選區(qū)”的議會代表名額,30個小選區(qū)選舉名額也從2名減至1名,并將空出的143個席位安排給新興的工業(yè)城市。在這次改革中,工業(yè)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而工人、貧民的政治權利仍受到種種限制。1787年9月,在費城召開的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新憲法——聯(lián)邦憲法。這部憲法確立了美國的聯(lián)邦體制。在1787年憲法中,聯(lián)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心政府,權力大大加強,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肯定的獨立性。中心政府的權力構建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最高行政權屬于總統(tǒng),總統(tǒng)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由選舉產生,每屆任期四年??偨y(tǒng)對憲法負責,對立法有拒絕權,但國會在復議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數(shù)再次通過此法時,即為有效。最高立法機構是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員每州兩名,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其中的1/3;眾議員依據(jù)各州人口比例選出,任期兩年。司法權屬于各級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tǒng)任命,參議院批準,終身任職,他們擁有最高司法權。這部憲法沒有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而且還把五個黑人折合為三個人來計算南方各州的人口總數(shù),從而給這部憲法打上了種族卑視的烙印。1.全面理解近代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1)含義: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表機關,間接參政議政,爭辯打算國家大事,行使國家權力的一種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2)確立方式:多數(shù)國家通過革命戰(zhàn)斗或和平改革制定憲法,設立議會,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3)統(tǒng)一性的表現(xiàn)①一個核心:代議制民主。②兩種政體: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③三項原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4)基本特點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的議會。議會由議員組成,議員由普選產生。國家重大立法和重大決策都須經議會爭辯并經多數(shù)同意通過,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jiān)督權。②實行權力制衡的原則。權力機構之間相互制約平衡,防止專制獨裁和官僚腐敗,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實行。③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政治,即必需由在議會選舉或大選中獲勝的政黨領袖出任總理或總統(tǒng)、首相,并以該黨人員為主組成內閣。政黨政治的主要內容是各黨通過對議席的爭奪,來實現(xiàn)其代表的利益集團的政治和經濟利益。(5)歷史作用①代議制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避開了少數(shù)人的專制獨裁,保證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對資本主義經濟進展、政治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②代議制有利于調整資產階級內部關系,緩和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勢力的復辟,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③代議制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在推動世界民主化進程中具有極其重大的進步作用和歷史意義。2.比較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共和制、法國共和制、德國君主立憲制制度項目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共和制法國共和制德國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國王總統(tǒng)總統(tǒng)皇帝國家元首產生方式世襲民選選舉世襲國家元首任期終身制任期制(任期4年,可連任兩屆)任期制(任期7年,可連選連任)終身制國家元首有無實權無有有有政府首腦內閣首相總統(tǒng)總統(tǒng)、總理宰相政府產生方式議會產生總統(tǒng)任命總統(tǒng)任命皇帝任命國家權力中心議會總統(tǒng)議會皇帝行政權內閣首相總統(tǒng)總統(tǒng)和內閣皇帝與宰相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首相與內閣對議會負責,由內閣協(xié)調首相與議會的關系總統(tǒng)與議會相互制約總統(tǒng)與內閣部長共同對議會負責,總統(tǒng)可解散眾議院宰相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立法機構議會國會議會帝國議會、聯(lián)邦議會3.美國1787年憲法的精神務實理性美國1787年憲法一共只有七條:第一條講立法,其次條講行政,第三條講司法,第四條規(guī)定各州與聯(lián)邦的關系,第五條規(guī)定修憲的程序,第六條規(guī)定憲法的地位,第七條規(guī)定憲法的生效。這個簡潔的文件,既貫徹了中心集權原則,又避開了專制,使新生國家化險為夷,體現(xiàn)了其務實理性的特征。銳意創(chuàng)新1787年憲法踐行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們的政治理論,特殊是法國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它不僅強調權力分立,而且追求權力制衡,制造性地實踐了權力制約與平衡思想。民主共和制更彰顯了這部憲法的創(chuàng)新特質,在實踐上打破了共和制只能在小國寡民的城邦國家實行的傳統(tǒng)生疏。通過聯(lián)邦制解決中心與地方的沖突等,也體現(xiàn)出憲法的創(chuàng)新特質。宏大妥協(xié)學者們一般認為制憲會議上有三大妥協(xié):大州和小州就國會代表權達成妥協(xié);北部與南部就稅收和代表權上如何計算奴隸人數(shù)達成妥協(xié);北部和南部就管理對外貿易和征稅達成妥協(xié)。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一部現(xiàn)代民主政治史就是人類達成妥協(xié)的歷史。與時俱進美國自1787年憲法制定之后,至今未制定新憲法,它接受不斷增補憲法修正案的方式來實現(xiàn)美國憲法的進展。它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歷久彌新,維護著民族分散力,為美國長期的政治穩(wěn)定與經濟富強供應了保障。4.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評價:(1)1787年憲法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2)憲法調整了大州與小州的沖突、南方與北方的沖突,使美國在政治上獲得了長期穩(wěn)定的進展;憲法使美國領先確立了聯(lián)邦制、三權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為美國經濟的快速進展奠定了基礎。(3)憲法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民主精神,對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4)憲法最初未規(guī)定人民的基本權利,沒有徹底解決人權問題。它承認黑人奴隸制,留下種族卑視和種族壓迫的烙?。挥〉诎踩?、黑人奴隸和婦女的選舉權被剝奪(后來修正恢復)。1.學者王絕非指出,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國)全國選民人數(shù)從1831年的48.8萬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萬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約2%增加到3.3%。這一變化(

)A.體現(xiàn)了兩黨制的相互制衡

B.促進了君主立憲政體的完善

C.推動了責任內閣制的進展

D.擴大了代議制民主的基礎【答案】D【解析】依據(jù)材料“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國)全國選民人數(shù)從1831年的488萬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萬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約2%增加到33%”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832年議會改革重新安排議席,更改選舉資格,使得工業(yè)資產階級階級獲得了更多的議席,擴大了代議制民主的基礎,所以D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兩黨制,所以A錯誤;材料內容反映了英國代議制民主基礎的擴大,“促進了君主立憲政體的完善”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錯誤;材料內容與責任內閣制無關,所以C錯誤。2.1781年美國《邦聯(lián)條例》規(guī)定,邦聯(lián)政府無權制定統(tǒng)一關稅。1787年美國《聯(lián)邦憲法》規(guī)定,一切征稅案例均由眾議院提出;同時,國會有權直接向國民征稅,包括關稅及國產稅,有權調整國外及州際貿易等。上述變化()A.體現(xiàn)了眾議院與參議院沖突尖銳 B.說明白國會把握全部財政大權C.推動了美國資本主義的進展 D.反映了美國三權分立體制不夠完善【答案】C【解析】依據(jù)材料“邦聯(lián)政府無權制定統(tǒng)一關稅”“一切征稅案例均由眾議院提出……國會有權直接向國民征稅,包括關稅及國產稅,有權調整國外及州際貿易等”等信息可知,美國獨立后實行邦聯(lián)制,邦聯(lián)政府無力維護國家統(tǒng)一,為此美國通過了1787年憲法確立聯(lián)邦制,加強了中心集權,這有利于推動美國的統(tǒng)一和資本主義的進展,C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美國由邦聯(lián)制到聯(lián)邦制的過程,沒有體現(xiàn)眾議院與參議院沖突尖銳,A項錯誤;材料內容通過邦聯(lián)制和聯(lián)邦制的對比,強調聯(lián)邦制有利于推動美國資本主義進展,沒有體現(xiàn)國會把握全部財政大權的問題,B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聯(lián)邦制下沒有中心集權,沒有反映美國三權分立體制是否完善的問題,D項錯誤。3.近代西方某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由國民議會兩院依確定多數(shù)票選出,擁有統(tǒng)率軍隊、任命內閣各部部長和一切軍政要員、解散眾議院等權力??偨y(tǒng)的命令須經由各部部長副署。國民議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內閣向議會負責,內閣總理由議會多數(shù)黨領袖擔當,議員可以兼任內閣官職。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該國()A.總統(tǒng)對立法擁有拒絕權 B.議會是國家的權力中心C.實行總統(tǒng)、議會、內閣三權分立制衡D.政體具有總統(tǒng)制和議會制雙重特色【答案】D【解析】據(jù)題意可知,總統(tǒng)擁有較大的權力,但內閣又要向議會負責,內閣總理由議會多數(shù)黨領袖擔當,說明總統(tǒng)和議會都居于國家權力的中心地位,具有總統(tǒng)制和議會制雙重特色,因此不能說議會是國家的權力中心和實行三權分立制衡,故選D,排解BC;從材料中看不出總統(tǒng)對立法擁有拒絕權,排解A。4.1832年改革法案在上議院屢屢受到舊的土地貴族的阻撓,最終迫使其做出讓步的關鍵因素是首相威逼將通過建議國王增封傾向改革的新貴族來轉變人數(shù)的比例。這表明當時(

)A.議會改革導致貴族地位下降

B.首相極力地維護君主的權威

C.議會改革嚴峻減弱君主權力

D.國王在議會中有肯定的權力【答案】D【解析】材料“首相威逼將通過建議國王增封傾向改革的新貴族來轉變人數(shù)的比例”,成為迫使上院土地貴族讓步的關鍵因素,可知國王有權利通過分封貴族的方式,來轉變議會中的力氣對比,體現(xiàn)出國王在議會中有肯定的權力,故選D項;從材料中議會改革方案遭到土地貴族的阻撓,但國王可以增封傾向改革的新貴族,可知議會改革只是不利于舊的土地貴族,不是影響貴族整體地位下降,排解A項;從材料中首相建議國王增封貴族,是威逼上院的舊的土地貴族,不是為了維護君主的權威,排解B項;英國君主在《權利法案》頒布、責任制內閣建立時就基本失去了實權,材料中議會改革影響到的是土地貴族的利益,不是嚴峻減弱君主的權力,排解C項。5.《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帝國立法權由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行使之,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jiān)督其執(zhí)行之權屬于皇帝。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立法權由眾議院與參議院兩院行使,總統(tǒng)公布兩院所通過之法律,監(jiān)督并保證其施行。這說明兩國()A.都富有專制顏色 B.元首把握議會C.都屬于代議制 D.議會權力較大【答案】C【解析】代議制指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表機關,間接參政議政,爭辯打算國家大事,行使國家權力的一種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而材料“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帝國立法權由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行使之……”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立法權由眾議院與參議院兩院行使”并結合所學可知,德國的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法國的參眾兩院都有選舉產生,故C正確;材料德國“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jiān)督其執(zhí)行之權屬于皇帝”,體現(xiàn)了其專制顏色,而法國“總統(tǒng)公布兩院所通過之法律,監(jiān)督并保證其施行”,未體現(xiàn)專制顏色,A錯誤;元首把握議會這是德國的特征,與法國無關,B錯誤;德國帝國議會權力很小,故D說法錯誤。6.美國建國初期,制憲會議的參與者麥迪遜認為,新憲法授予聯(lián)邦政府的權力很少,并有明確的規(guī)定;各州所保留的權力很多,卻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第一屆國會上,麥迪遜提出憲法修正案:除了明確授予中心政府的權力以外,其余的權力由各州自行保留。這一主見()A.賜予各州主權B.恢復邦聯(lián)制度C.體現(xiàn)了分權與制衡原則D.旨在擴大聯(lián)邦政府權力【答案】C【解析】麥迪遜這一主見既規(guī)定了中心政府的權力,又明確了地方州政府的權限,反映出美國憲法分權與制衡的原則,故C項正確。A、D兩項僅能說明地方政府或中心政府的權力,說法不全面,予以排解;依據(jù)題干和所學學問,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lián)邦制,而不是恢復邦聯(lián)制,故B項錯誤。7.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中心政府在管理州際和對外貿易、造幣、移民歸化、維持陸軍部隊或者海軍部隊等事務上,擁有非其莫屬的權力。中心政府還具有解決兩州或多州爭端、解決不同州公民之間爭端的司法權。這些規(guī)定()A.體現(xiàn)中心集權和地方分權的原則B.留意協(xié)調平衡多個集團的利益C.以立法形式強化中心政府的職能D.為后來美國的進展埋下了隱患【答案】C【解析】材料體現(xiàn)了1787年憲法對中心政府權力的規(guī)定,從中可知中心政府對地方有肯定的約束力,體現(xiàn)中心集權,故選C項;材料僅體現(xiàn)了中心政府的權力,沒有體現(xiàn)各州擁有肯定的自主權,不是中心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的原則,排解A項;材料側重強調的是中心政府的權力,沒有涉及其他利益集團,不能體現(xiàn)1787年憲法留意協(xié)調平衡多個集團的利益,排解B項;1787年憲法實行聯(lián)邦制,加強中心政府的權力是緩解之前邦聯(lián)政府脆弱無力給美國帶來的消極影響,故中心政府集權有利于美國的統(tǒng)一和進展,排解D項。8.歷經多次流血和動蕩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國人決意嘗試一下新政體的試驗”。托利黨和輝格黨議員聯(lián)合起來,進行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治選擇”。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衛(wèi)歐洲新教思想的荷蘭的威廉親王受邀前往英國,經過“一場幾乎未流血的戰(zhàn)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十二世不得不放棄王國”。從英國政治文明演進的角度看,這個“選擇”更大的意義在于()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進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體 D.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主見【答案】B【解析】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國的“光榮革命”,1689年1月議會宣布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統(tǒng)治英國,同時議會向威廉提出《權利宣言》,《權利宣言》于當年10月經議會批準正式定為法律,即《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因此“光榮革命"促進了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故選擇B項;“光榮革命"并未結束英國的君主制度,排解A項;英國實行的不是共和政體,排解C項;宗教改革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主見,排解D項。9.有學者指出:“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國重新統(tǒng)一的歷史任務,又收服了德國的資產階級,從而轉變了他們對美國式憲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魯士式的憲政支配?!睂Υ私庾x合理的是(

)A.德國政治變革背離世界潮流

B.國家統(tǒng)一是政治轉型的前提

C.美國民主憲政模式日趨落后

D.現(xiàn)實國情打算德國政治形態(tài)【答案】D【解析】D由材料“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國重新統(tǒng)一的歷史任務,又收服了德國的資產階級,從而轉變了他們對美國式憲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魯士式的憲政支配”可知,統(tǒng)一之后的政治形態(tài)打算了國家政治制度的選擇,故D項正確。A“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國重新統(tǒng)一的歷史任務”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故排解A項。B此項不符合材料主旨,且德國的國家統(tǒng)一和政治轉型都是在1871年完成,幾乎同步,故排解B項。C據(jù)材料“轉變了他們對美國式憲政的偏好和追求”可知,美國式民主在世界上有很大吸引力,而不是日趨落后的,且該表述與史實不符,故排解C項。10.1873年5月,法蘭西共和國總統(tǒng)梯也爾對君主派議員說:“你們不要弄錯,民眾絕大多數(shù)都站在共和國一邊。”君主派議員占優(yōu)勢的議會隨后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爾被迫辭職。這反映了()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響 B.主權在民觀念的淡化 C.代議制度的曲折進展 D.三權分立體制的確立【答案】C【解析】君主派議員占優(yōu)勢的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主見共和政體的梯也爾被迫辭職。這反映了此時保王黨勢力強大,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代議制度曲折進展,故C正確;這體現(xiàn)不出巴黎公社的政治影響,故A錯誤;材料不是強調主權在民觀念的淡化,故B錯誤;材料只涉及總統(tǒng)和議會的關系,故D錯誤。11.民主不會只有唯一的標準,“真正的民主”應具有人類文明進展所具有的共性,也應結合所在地區(qū)歷史文化傳統(tǒng),經濟文化進展水公平因素,找到本地區(qū)最適合的方案,因而具有自己的共性。材料一:英國“光榮革命”(實際是一次政變)或許是我心目中最完善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tǒng)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huán),能有效地把握“把握者”的方法?!@或許是改造專制制度以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擺脫專制的革命循環(huán)走向長治久安的最完善的例子。這個例子對中國有意義,而美國在英國民主制度的基礎上進展民主制度的歷史對中國意義不大,由于中國不是像美國這類“沒有歷史的國家”?!獥钚P《中國政治隨想錄》

材料二:美國的共和政體吸取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對政府的參與、信任和制約,意在追求“全體公民的最大幸?!?。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羅馬的公民大會,使之成為“托付——代理”的“間接民主”機構。它借鑒了君主制的特長,強化了行政權的功能和作用,并將它賜予單獨一個人行使。同時,美國的建國者還從歷代的分權理論和制度中獲得借鑒,把它加以改造,轉化為一種復合的分權和制衡體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奪或壟斷權力,從而保證“有限政府”理念的實現(xiàn)??偠灾?,美國的共和政體在肯定意義上是對雅典民主、羅馬共和制和英國憲政君主制加以綜合吸取和制造性轉化的結果?!獎Q《“共和”與“民主”的趨同——美國革命時期對“共和政體”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1978年至1992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重要法律230多個。其中主要包括《憲法》(82年修訂)《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1984年)《國務院組織法》《行政訴訟法》等,還包括商標法、專利法、森林法、民法通則等一大批用以維護社會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規(guī),社會基本秩序得以恢復。特殊是“八二憲法”的制定和頒布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法治進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0世紀90年月初期開頭消滅其次個立法高峰。這一時期大批用來調整經濟活動的法律法規(guī)紛紛出臺。僅1993、1994兩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經濟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臺灣同胞投資愛護法、反不正值競爭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對外貿易法、注冊會計師法、預算法、農業(yè)法、仲裁法、審計法、廣告法等。這一工作到上一世紀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說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用以規(guī)范、調整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框架。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和所學學問,指出“光榮革命”后開創(chuàng)的完善政治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2)據(jù)材料二和所學學問,分析指出美國共和政體“對雅典民主、羅馬共和制和英國憲政君主制加以綜合吸取和制造性轉化”的表現(xiàn)。(3)依據(jù)材料三和所學學問,分別說明改革開放后兩次立法高峰的特點及其緣由?!敬鸢浮浚?)內容:頒布《權利法案》,確立法律至上的原則;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君主統(tǒng)而不治。(2)表現(xiàn):實行代議制的民主形式;賜予總統(tǒng)較大的行政權;構建“分權制衡”機制。(3)第一次立法高峰特點: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開頭形成。緣由:“文革”后,被破壞的法律體系亟待恢復;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強調法制建設;實行改革開放的需要。其次次立法高峰特點:以經濟立法為主。緣由:適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需要;90年月后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窘馕觥浚?)依據(jù)所學學問,光榮革命后,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權力,在此后為了進一步限制國王的行政權,形成了責任內閣制度,從而使得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狀態(tài)。(2)美國共和政體“對雅典民主、羅馬共和制綜合吸取和制造性轉化”是指吸取雅典直接民主的教訓,而實行代議制的民主形式和學習羅馬元老院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