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大綱_第1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大綱_第2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大綱_第3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大綱_第4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ASP.I\ET應用程序設計》實驗大綱1

《(:語言程序設計》實驗大綱4

《Java程序設計》實驗大綱9

《JSP應用程序設計》實驗大綱13

《VEB應用開發(fā)技術》實驗大綱16

《編譯原理與技術》實驗大綱19

《操作系統(tǒng)》實驗大綱22

《匯編語言》實驗大綱25

《計算機體系結構》實驗大綱28

《計算機網絡》實驗大綱31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大綱35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實驗大綱38

《數據結構》實驗大綱42

《微機原理與接口》實驗大綱45

《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大綱50

《C++程序設計》實驗大綱53

《計算機圖形學》實驗大綱57

《信息安全導論》實驗大綱60

《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大綱63

《C措呈序設計》實驗大綱68

《基于java他的高級程序設計》實驗大綱72

《ASP.NET應用程序設計》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ASP.I\ET應用程序設計

實驗學時:18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此B網頁制作技術和制作工具的學

習,對于網頁設計中所涉及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每人1組,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

1.《ASP.hET簡明教程》,金雪云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ASP.net程序設計(附光盤)》,陳俊榮陳惠貞編著,中國鐵道

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熟悉ASP.hET、VB.hET的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驗證型必做

實驗二HTM和VEB控件的使用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ASP.I\ET的常用內置對象及高級編程驗證型必做

實驗四ASP.b£T的其他控件及訪問數據庫使用驗證型必做

實驗五在ASP.IXET中應用XM.及配置和優(yōu)化驗證型必做

實驗六ASP.I\ET應用實例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熟悉ASP.hET、VB.的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3學時)

學習和使用ASP.I\ET、VB.b£T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理解表單的作用和

用法,熟悉Request、Response對象的用法。

2、HTM.和VEB控件的使用(3學時)

掌握使用HTM.和他B控件。

3、ASP.KET的常用內置對象及高級編程(3學時)

熟悉ASP.hET的常用內置對象,學會ASP、hET的高級編程。

4、ASP.延T的其他控件及訪問數據庫的使用(3學時)

學習和使用ASP、hET的其他控件及數據庫的使用。

5、在ASP.hET中應用XM.及配置和優(yōu)化(3學時)

能夠在ASP.h£T中應用XM.及能夠對ASP.hET進行配置和優(yōu)化。

6、ASP.hET應用實例(3學時)

熟練掌握ASP.hET的應用實例,并能夠進行擴展和創(chuàng)新。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

細的實驗方案。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C語言程序設計

實驗學時:51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C語言是在國內外廣泛使用的一種計算機語言。(:語言功能豐富、

表達能力強、使用靈活方便、應用面廣、目標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

好,既具有高級語言的優(yōu)點,又具有低級語言的許多特點。

《C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專業(yè)??粕囊婚T必修課程。它是

計算機專業(yè)??粕佑|的第一門程序設計語言,勢必起到奠定基礎的

作用。這門課程直接關系到以后課程的學習。本門課程不僅要教會學

生如何用C語言編寫程序,而且還要讓學生了解程序的概念,程序設

計的概念和計算機算法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每人1組,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s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

1.《C程序設計》[M.(第二版),譚浩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版)》[M.(第二版),劉加海,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

3.《C語言程序設計》[M.(第二版),劉天印,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C程序的運行環(huán)境和運行C程序的

實驗一驗證型必做

基本算法

實驗二數據類型、運算符和簡單輸入輸出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順序程序設計設計型必做

實驗四選擇結構程序設計設計型必做

實驗五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設計型必做

實驗六數組設計型必做

實驗七函數設計型必做

實驗八指針設計型必做

實驗九現(xiàn)代學院圖書館索引系統(tǒng)綜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程序的運行環(huán)境和運行C程序的方法(3學時)

了解所用的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操作方法,學會獨立使用該系統(tǒng);

了解在該系統(tǒng)上如何編輯、編譯、連接和運行一個C程序;通過運行

簡單的(: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點。

2、數據類型、運算符和簡單的輸入輸出(6學時)

掌握C語言數據類型,了解字符型數據和整型數據的內在關系;

掌握對各種數值型數據的正確輸入方法;學會使用(:的有關算術運算

符,以及包含這些運算符的表達式,特別是自加和自減運算符的使用;

學會編寫和運行簡單的應用程序;進一步熟悉C程序的編輯、編譯、

連接和運行的過程。

3、順序程序設計(6學時)

掌握C語言中使用最多的一種語句一一賦值語句的使用方法;掌

握各種類型數據的輸入輸出的方法,能正確使用各種格式轉換符;進

一步掌握編寫程序和調試程序的方法。

4、選擇結構程序設計(6學時)

了解C語言表示邏輯量的方法;學會正確使用邏輯運算符和邏輯

表達式;熟練掌握if語句的使用;熟練掌握多分支選擇語句一一

swtch語句;結合程序掌握一些簡單的算法;進一步學習調試程序

的方法。

5、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6學時)

熟悉掌握用WiiIe語句、do...汕iIe語句和for語句實現(xiàn)循環(huán)的

方法;掌握在程序設計中用循環(huán)的方法實現(xiàn)一些常用算法;進一步學

習調試程序。

6、數組(6學時)

掌握一維數組和二維數組的定義、賦值和輸入輸出方法;掌握字

符數組和字符串函數的使用;掌握與數組有關的算法。

7、函數(6學時)

熟悉定義函數的方法;熟悉聲明函數的方法;熟悉調用函數時實

參與形參的對應關系,以及“值傳遞”的方式;學習對多文件的程序

的編譯和運行;進一步熟悉怎樣利用函數實現(xiàn)指定的任務;熟悉函數

的嵌套調用和遞歸調用的方法;熟悉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的概念和用

法。

8、指針(6學時)

掌握指針和間接訪問的概念,會定義和使用指針變量;能正確使

用數組的指針和指向數組的指針變量;能正確使用字符串的指針和指

向字符串的指針變量;進一步掌握指針的應用;了解指向指針的指針

的用法。

9、現(xiàn)代學院圖書館索引系統(tǒng)(6學時)

利用C語言所學知識,建立現(xiàn)代學院圖書館索引系統(tǒng)。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Java程序設計》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Java程序設計

實驗學時:32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和程

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啟發(fā)學生主動將計算機引入到其它基礎課和專業(yè)

課,提高同學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本課的實驗任務是掌握利用JOKI

具開發(fā)一些簡單程序,掌握JAVA語言的面向對象的概念及編程思想,

理解平臺無關性。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每人1組,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

1.《Java2程序設計實用教程》葉核亞等編著

2.《Java編程思想》(美)BruceEckel

3.《Java2實用教程》耿祥義

4.《CoreJA/A2》Cays.Fbrstnainn,GaryCornelI

5.《Cbject-CYientedApplicationDeveloprrontLfcingJava》E.Reed

DokeJohnWS.,SusanR.W

實驗教材:

《J6/A程序設計實驗指導書》,池州學院出版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Java語言的運行環(huán)境安裝配置驗證型必做

實驗二簡單的Java程序設計型必做

實驗三包和常用API函數的設計設計型必做

實驗四異常處理驗證型必做

實驗五JMA圖形用戶界面的編程設計型必做

實驗六輸入'輸出流的設計設計型必做

實驗七多線程編程設計型必做

實驗八網絡編程基礎設計型選做

實驗九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編寫程序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KJava語言的運行環(huán)境安裝配置(3學時)

JDK工具安裝與調試,環(huán)境變量的配置。

2、簡單的Java程序(3學時)

了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熟悉并掌握Java程序開發(fā)

的基本步驟、Java程序的構成、以及Java語言的主要特點;掌握程

序的組成及編輯、編譯和運行。

3、包和常用API函數的設計(3學時)

熟悉并掌握編寫Java程序中包和常用API函數。

4、異常處理(3學時)

掌握異常處理的基本概念,熟悉Java異常處理機制,學會掌握

異常處理的基本概念,熟悉Java異常處理機制,學會

try-catch-finaily結構對異常進行檢測、捕獲和處理。

5、JAVA圖形用戶界面的編程(3學時)

學習用GL[中的Gaphics類中的方法畫三角形、矩形、圓等常

見圖形。

6、輸入'輸出流的設計(3學時)

掌握Java中輸入'輸出流的設計。

7、多線程編程(4學時)

熟悉并掌握多線程編程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設

計。

8、網絡編程基礎(4學時)

主要學習如何將服務器和客戶機連接起來。在服務器端輸出“客

戶端的消息”,在客戶端輸出“服務器端的消息”。

9、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編寫程序(6學時)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

細的實驗方案。

《JSP應用程序設計》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JSP應用程序設計

實驗學時:18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本課程是計算機專業(yè)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yè)技能課程。本課程的

教學任務是使學生熟練使用JSP網頁制作技術,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

和系統(tǒng)分析、設計能力,具備開發(fā)歸b系統(tǒng)的技能。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每人1組,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

1.《JSP程序設計》,蔣文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JSP動態(tài)網站開發(fā)基礎練習+典型案例》,唐有明、吳華等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實驗教材:

自編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JSP實驗環(huán)境組建和其他動態(tài)網頁技術驗證型必做

實驗二JSP語法的應用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Request內置對象的應用設計型必做

實驗四猜數字游戲設計型必做

實驗五JSP開發(fā)中的常用技巧設計型必做

實驗六課程設計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JSP實驗環(huán)境組建與其他動態(tài)網頁技術(1學時)

掌握JSP開發(fā)環(huán)境安裝與配置;熟悉其他動態(tài)網頁設計的技術。

2、JSP語法的應用(2學時)

掌握jsp基本語法掌握JSP中page標簽的使用掌握JSPfor岫r

動作標簽的使用;掌握jsp中indude動作標簽的使用。

3、Request內置對象的應用(3學時)

掌握for優(yōu)單提交信息;掌握request對象的方法;掌握在jsp

頁面聲明、使用方法。

4、猜數字游戲(3學時)

掌握session對象的使用。

5、JSP開發(fā)中的常用技巧(3學時)

掌握JSP開發(fā)中常用的開發(fā)技巧。

6、課程設計(6學時)

利用JSP技術開發(fā)一個呢b軟件。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WEB應用開發(fā)技術》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VfB應用開發(fā)技術

實驗學時:12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叱b技術是網上信息應用的基礎,是信息管理、計算機等專業(yè)的

一項主要技術基礎,它也是從事信息事業(yè)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需要掌

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本實驗課程開設的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基于怩b的

應用程序的開發(fā)模式,熟悉HTM、XM_、VBScript語言、Jscript語

及ASP和JSP開發(fā)技術,同時能夠使用這些技術生成動態(tài)頁面、操作

后臺數據庫和建立怩b站點。強化學生編寫和調試性b應用程序的能

力,為后續(xù)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打下基礎。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每人1組,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s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及參考書:

1.《ASP.hET編程基礎及應用(第2版)》,張登輝編著,機械工業(yè)

出版社

2.《C稼例教程》,游祖元主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3.《C#項目實訓教程》,于潤偉主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4.《C揖呈序設計教程(第2版)》,劉甫迎等編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V^bForrrs編程驗證型必做

實驗二服務器內建對象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ADQhET及部署憾)程序驗證型必做

實驗四簡單的代B數據庫應用程序設計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怩bForns編程(3學時)

掌握怩bForns編程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2、服務器內建對象(3學時)

掌握在服務器平臺上搭建對象的方法和技巧。

3、ADQhET及部署此b程序(3學時)

熟悉ADQhET的使用方法,能夠在ADQhET中部署此b程序的方

法和技巧。

4、簡單的代B數據庫應用程序設計(3學時)

熟悉掌握簡單的底B數據庫應用程序設計的方法,并能夠在此基

礎上進行統(tǒng)籌的擴展。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編譯原理與技術》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編譯原理與技術

實驗學時:4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掌握高級語言編譯程序構造的一般原理

和基本實現(xiàn)方法。即:詞法分析一語法分析--中間代碼生成--優(yōu)化一

目標代碼生成。而且,編譯技術所涉及的建模技術同樣適合其他軟件

的建模,也幫助學生提高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實驗小組人數為2人,兩人共同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s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操作考試內容為靜態(tài)路由使用,使用RIP

協(xié)議實現(xiàn)網絡連通,語音網絡的構建和關鍵設備的配置,交換機的綁

定等。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及參考書:

1.《編譯程序原理與技術》,李干生、王華民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CorrpiIerDesigninO,AlIenI.Holub.,PrenticeFtalI

3.《ConpiIerConstruct!on:PrinciplesandPractice^,Kerneth

C.Louden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表達式的語義處理和接口程序在n()

實驗一驗證型必做

子程序

實驗二代碼優(yōu)化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代碼生成驗證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表達式的語義處理和接口程序在n()子程序(2學時)

學習對于表達式的語義處理的方式和使用接口程序&n()子程

序的方法。

2、代碼優(yōu)化(1學時)

理解代碼優(yōu)化的基本原理。

3、代碼生成(1學時)

掌握代碼生成的原理。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操作系統(tǒng)》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操作系統(tǒng)

實驗學時:8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操作系統(tǒng)實驗是對操作系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補充,與理論學

習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是實施《操作系統(tǒng)》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分。通過本實驗課程的學習,可以增強本專業(yè)學生對操作系統(tǒng)軟件實

現(xiàn)技術的認識,對加深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統(tǒng)相關原理有重要幫助,為

在校繼續(xù)學習其它專業(yè)課程和進行畢業(yè)設計,以及畢業(yè)后在信息技術

領域工作或繼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

1.《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教程》[M張堯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UMX操作系統(tǒng)設計》[美][M,莫里斯?貝奇著,陳葆玉等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3.《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美],湯子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4.^M)dernCperatingSystem,Andrews.Tanenbaurr^[M,陳向群,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5.《Linux程序設計》[M,?gtthew,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生產者消費者、讀者寫者、哲學家進餐設計型必做

實驗二管道(父進程和兩個子進程)設計型必做

實驗三銀行家算法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生產者消費者、讀者寫者、哲學家進餐(2學時)

通過3個經典的例子,熟悉、掌握互斥同步編程.

2、管道(父進程和兩個子進程)(2學時)

掌握Linux中一種進程間通信技術.

3、銀行家算法(4學時)

C語言實現(xiàn)銀行家算法,通過程序運行過程、結果深入理解銀行

家算法.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匯編語言》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匯編語言

實驗學時:24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類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實踐性

強。該實驗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熟練運用匯編工具,掌握匯編程序設

計技術,理解計算機系統(tǒng)整體結構及工作原理,提高系統(tǒng)軟硬件開發(fā)

能力。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s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及參考書:

1.《IBMPC匯編語言程序設計》[M.(第二版),沈美明,溫冬蟬,北

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IBMPC80X8匯編語言程序設計》[M.(第二版),姜媛媛,北京: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基礎程序聯(lián)系驗證型必做

實驗二學生成績統(tǒng)計設計型必做

實驗三Piano演奏驗證型必做

實驗四光標尋跡驗證型必做

實驗五定時鬧鐘驗證型必做

實驗六文件瀏覽綜合型必做

實驗七指令宏驗證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程序跟蹤調試(3學時)

掌握程序的匯編、連接、執(zhí)行與跟蹤調試。

2、學生成績統(tǒng)計(3學時)

編制程序分段統(tǒng)計學生成績,輸出班級名次表

3、Piano演奏(3學時)

掌握計算機系統(tǒng)聲控原理,編制程序驅動發(fā)聲。

4、光標尋跡(3學時)

了解計算機視頻系統(tǒng),編制程序完成屏幕I/Q

5、定時鬧鐘(3學時)

理解中斷基本原理,編程設置中斷,觸發(fā)報時

6、文件瀏覽(3學時)

理解磁盤文件存取技術。讀取文件,分頁顯示。

7、指令宏(6學時)

理解宏概念,用宏等高級匯編技術模擬實現(xiàn)汕iIescase等語句。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計算機體系結構》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計算機體系結構

實驗學時:4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拓展在計算機綜合知識方面的能力,鞏固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理論知

識,和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對計算機系統(tǒng)整體設計的認識。如果

有條件,也可以在硬件方向完成計算機某項性能的改進。在現(xiàn)有條件

下,至少可以提高對計算機整體設計方面的認識。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s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及參考書:

1.《計算機體系結構》,張晨曦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計算機體系結構》,劉惠珍編著,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流水線技術基礎型必做

實驗二指令級并行設計型必做

實驗三6che性能分析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流水線技術(1學時)

掌握流水線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2、指令級并行(1學時)

掌握指令級并行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設計的基本方法。

3、cache性能分析(2學時)

加深對cache的基本概念、基本組織結構及基本工作原理的理

解;掌握cache的容量、相聯(lián)度、塊大小對cache性能的影響。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計算機網絡》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計算機網絡

實驗學時:22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本實驗課程與《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在

課堂教學中,比較全面、概括性地講述計算機網絡基本技術和原理,

以及網絡體系結構與網絡協(xié)議,網絡(主要是Internet)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子層、網絡層、傳輸層等各層知識,和網

絡的應用等。

為了配合《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更好地讓學生掌握計算機

網絡的基本原理,增強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驗部分主要圍繞熟悉

網絡原理、網絡協(xié)議和網絡應用這些目標進行教學。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實驗小組人數為2人,兩人共同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操作考試內容為靜態(tài)路由使用,使用RIP

協(xié)議實現(xiàn)網絡連通,語音網絡的構建和關鍵設備的配置,交換機的綁

定等。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

1.《計算機網絡[M.(第5版)》,謝希仁,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計算機網絡與INTERTET教程[M.(第1版)》,張堯學,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3.《計算機網絡[M.(第4版)》,安淑芝,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4.《Internet技術應用教程[M.(第2版)》,劉兵,北京:中國水

利水電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對等網的組建驗證型必做

實驗二DHC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DM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驗證型必做

實驗四HS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驗證型必做

實驗五FT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驗證型必做

實驗六郵件服務器架設驗證型必做

實驗七配置代理服務器接入Internet驗證型必做

實驗八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驗證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對等網的組建(1學時)

掌握WP系統(tǒng)網絡組建的安裝與卸載方法。

2、DHC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3學時)

掌握Wndo\ASinternet服務器的建立和安裝。

3、D悔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3學時)

掌握DM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方法。

4、IIS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3學時)

掌握11S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方法

5、FT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3學時)

掌握FT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方法。

6、郵件服務器架設(3學時)

掌握郵件服務器架設.

7、配置代理服務器接入Internet(3學時)

能夠配置代理服務器接入Internet。

8、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3學時)

掌握常見網絡故障診斷方法并能夠排除網絡故障。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計算機組成原理

實驗學時:24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

礎課,是一門重點課。在計算機硬件的各個領域中均會用到計算機原

理的有關知識。本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是使學生通過實驗手段

掌握計算機硬件組成與設計、制造、調試和運行維護等多方面的技能,

同時訓練一定的實驗動手能力。也使學生系統(tǒng)科學地受到分析問題和

解決問題的訓練。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及參考書:

1.《計算機組成原理[M第3版》,白中英,北京:科學出版社

2.《計算機組成與結構[M第3版》,王愛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3.《計算機組成原理[M》,張鈞良,林雪明,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運算器組成實驗設計型必做

實驗二存儲器實驗設計型必做

實驗三數據通路組成實驗設計型必做

實驗四常規(guī)型微程序控制器組成實驗設計型必做

實驗五整機實驗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項目要求和學時安排

1、運算器組成實驗(3學時)

熟悉雙端口通用寄存器堆得讀寫操作以及簡單運算器的數據傳

送通路;能夠按給定數據,完成指定的算術、邏輯運算。

2、存儲器實驗(3學時)

了解雙端口靜態(tài)存儲器IDT7132的工作特性及其使用方法;了解

半導體存儲器怎樣存儲和讀取數據。

3、數據通路組成實驗(6學時)

進一步熟悉計算機的數據通路;將雙端口通用寄存器堆和雙端口

存儲器模塊連接,構成新的數據通路。掌握數字邏輯電路中的一般規(guī)

律,以及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4、常規(guī)型微程序控制器組成實驗(6學時)

掌握時序發(fā)生器的組成原理,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組成原理。

5、整機實驗(6學時)

將微程序控制器同執(zhí)行部件聯(lián)機,組成一臺模擬計算機,用微程

序控制器控制模型計算機的數據通路。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實驗學時:18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目的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是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

電子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基礎課,《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實驗是學習不可缺

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本課程安排了18學時的實驗。通過實驗來鞏固和加

深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通過這些基礎實驗使學生

具備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的基本知識、基本手段和方法,達到獨立自主進

行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的水平。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實驗小組人數為2人,兩人共同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原理;(2)實驗方法與步驟;(3)

調試過程及實驗結果等。

三、考核方式

1s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操作考試內容為交通管制信號燈模擬實

驗、API繪圖函數、ARM的A/D接口實驗、ARM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驗等。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1.周立功等編著,ARM嵌入式系統(tǒng)基礎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

學出版社

2.《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與實例開發(fā)》,王田苗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3.《ARM體系結構與編程》,杜春雷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32位嵌入式系統(tǒng)編程》,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5.《嵌入式Linux設計與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實驗一基于ARM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簡介驗證型必做

實驗二基于ARM的C語言程序設計簡介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基于ARM的硬件BOOT程序的基本設計驗證型必做

實驗四ARM的I/O接口驗證型必做

實驗五ARM的中斷驗證型必做

實驗六ARM的DM\驗證型必做

六、實驗要求及學時安排

1、基于ARM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簡介(3學時)

了解ARM匯編語言的基本框架,學會使用ARM的匯編語言編程;

用匯編語言編寫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

2、基于ARM的C語言程序設計簡介(3學時)

了解ARMC語言的基本框架,學會使用ARM的(:語言編程;用C

語言編寫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

3、基于ARM的硬件BOOT程序的基本設計(3學時)

掌握ARM啟動的基本知識和流程;學習ARM啟動的流程,單步執(zhí)

行程序,查看寄存器的變化。

4、ARM的I/O接口(3學時)

了解S3C2410的通用I/O接口;掌握I/O功能的復用并熟練的配

置,進行編程實驗;在實驗箱的CPU板上點亮LED燈,并輪流閃爍。

5、ARM的中斷(3學時)

掌握ARM的中斷原理;學習響應外部中斷請求的配置方法,并

通過響應定時器中斷,執(zhí)行中斷服務子程序使CPU板上的LED指示燈

閃爍。

6、ARM的皿(3學時)

了解并熟悉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掌握ARMffi應的寄存器配

置;能夠用C編寫相應的程序;在實驗箱的CPU板上運行程序,在串

口助手上顯示發(fā)送的數據。

七、說明

建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1)實驗場地、設備;(2)詳細

的實驗方案;

《數據結構》實驗大綱

課程名稱:數據結構

實驗學時:12學時

課程類別:專業(yè)課

一、實驗課目的

數據結構課程實驗是對學生的一種全面綜合訓練,是與課堂聽

講、自學和練習相輔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達到

深化理解和靈活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以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

問題的應用能力。同時,使學生的工作規(guī)范和科學作風得到培養(yǎng)。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獨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實現(xiàn)程序

的各項功能,得到正確的可執(zhí)行程序,學會調試程序,對設計過程進

行系統(tǒng)的總結。

二、實驗方式

1、由指導教師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要求,實驗目的及注意事項。

2、學生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并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

3、每人1組,單獨完成實驗。

4、教學實踐除鞏固課程理論外,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調試

的能力。

5、要求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實驗經過、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

主要內容包括:(1)實驗目的和內容;(2)實驗的簡單過程;(3)

實驗的結果。

三、考核方式

1、實驗后,學生將按要求寫成實驗報告文檔,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

并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

2、指導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批改、評分。

3、采用操作考試考核方式。

4、由于該實驗課程依附于理論課,課程總成績應為實驗與理論的綜

合,其中實驗課程成績計入總成績,占30%,理論課成績占70%

四、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材:《數據結構》,清華大學出版社

實驗教材:《數據結構實驗指導書》

五、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號實驗項目類型要求

線性表(順序存儲、鏈式存儲)的基

實驗一驗證型必做

本算法的實現(xiàn)

實驗二棧的運算實現(xiàn)驗證型必做

實驗三隊列運算實現(xiàn)驗證型必做

實驗四串及其應用字符串定位驗證型必做

實驗五二叉樹的基本應用、二叉查找樹驗證型必做

實驗六圖的運算實現(xiàn)(1)驗證型必做

實驗七圖的運算實現(xiàn)(2)設計型必做

實驗八數據排序設計型必做

六、實驗要求及學時安排

1、線性表(順序存儲、鏈式存儲)的基本算法的實現(xiàn)(1學時)

利用線性表的兩種存儲結構順序表和鏈表實現(xiàn)基本算法。

2、棧的運算實現(xiàn)(1學時)

利用棧這種數據結構解決2到3個應用問題。

3、隊列運算實現(xiàn)(1學時)

利用隊列這種數據結構解決2到3個應用問題。

4、串及其應用字符串定位(3學時)

串的存儲并實現(xiàn)基本算法、及12EX算法。

5、二叉樹的基本應用、二叉查找樹(3學時)

設計二叉樹并實現(xiàn)基本算法。建立二叉查找樹并實現(xiàn)基本算法。

6、圖的運算實現(xiàn)(1)(3學時)

設計圖(以鄰接矩陣、鄰接表表示圖)并實現(xiàn)基本算法。

7、圖的運算實現(xiàn)(2)(3學時)

利用圖解決實際問題(如:計算通信網絡的最小代價、判斷工程

能否順利進行)O

8、數據排序(3學時)

簡單排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