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9(共9套)(共276題)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第1套一、選擇(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孟子》B、《韓非子》C、《論語》D、《莊子》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出師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A、劉備B、關羽C、諸葛亮D、向?qū)櫂藴蚀鸢福篊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前赤壁賦》的作者是()A、蘇軾B、李商隱C、杜牧D、韓愈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下列選項中,朱自清《論氣節(jié)》認為屬于“節(jié)”的是()A、敢作敢為B、有所不為C、積極的D、戰(zhàn)斗進取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是()A、白居易B、韓愈C、劉禹錫D、杜甫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選自散文集()A、《閑書》B、《龍.虎.狗》C、《往事》D、《故鄉(xiāng)》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斷魂槍》的作者是()A、老舍B、巴金C、茅盾D、魯迅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李將軍列傳》一文選自()A、《史記》B、《漢書》C、《后漢書》D、《國語》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屠格涅夫的《門檻》是()A、散文B、小說C、散文詩D、寓言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下列作品屬于近體詩的是()A、《飲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D、《蜀相》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下列是書信體駁論文的是()A、《陳情表》B、《答李翊書》C、《五代史伶官傳序》D、《答司馬諫議書》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是哪種修辭手法()A、象征B、比擬C、比喻D、夸張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動的是()A、移其民于河東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馬體乎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形成“含淚的微笑”的獨特風格的作家是()A、馬克.吐溫B、歐.亨利C、契訶夫D、莫泊桑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魯迅的小說《風波》選自()A、《故事新編》B、《朝花夕拾》C、《吶喊》D、《彷徨》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李煜是一個()A、唐代詞人B、南宋詞人C、五代詞人D、北宋詞人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所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是()A、仕途失意B、懷古傷今C、傷春惜別D、羈旅行役之苦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在下列詞作中,采用鋪敘手法描寫景物的是()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B、《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C、《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D、《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A、李煜B、柳永C、蘇軾D、辛棄疾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是()A、比喻B、夸張C、比擬D、借代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二、古文閱讀(本題共9題,每題1.0分,共9分。)閱讀《鄭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唬骸盁o庸,將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暖,厚將崩?!?1、鄭莊公隱藏著怎樣的用心?標準答案:鄭莊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縱共叔段的野心,使其最終走上叛逆,然后一舉除之,永絕后患。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概括鄭莊公的性格特征。標準答案:工于心計、胸有城府、陰險狠毒是鄭莊公的性格特征。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誰?作者刻畫這一人物的手法是什么?標準答案:中心人物是鄭莊公。刻畫這一人物形象,作者一是采用對話的方式,二是采用烘托的手法。通過鄭莊公的幾句話:“無庸,將自及”“不義不昵,厚將崩”,就提示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姑息養(yǎng)奸,狠毒陰險。共叔段的貪得無厭、得寸進尺襯托了莊公的胸有城府。而子封的急躁耿直、為國事憂慮則烘托出鄭莊公的老奸巨猾。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前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孚?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4、作者以水與月為喻,闡明了怎樣的哲理?標準答案:萬物都具有變與不變的兩重性。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標準答案:曠達樂觀,超然物外(或“超脫”)。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賦在語言上具有什么特點?標準答案:駢散相間。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然后回答問題。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27、簡述此詩的抒情特點。標準答案: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8、找出詩中的比喻句和夸張句,并說明其表達作用。標準答案:“北風卷地白草折”“千樹萬樹梨花開”“風掣紅旗凍不翻”“散人珠簾濕羅幕”等句,用夸張和比喻手法,寫塞外八月的狂風、飛雪、奇寒,表現(xiàn)塞外奇異的風光,使人如身臨其境,感受到邊關將士艱苦的生活。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9、分析此詩末尾兩句的表達方法和藝術效果。標準答案:詩人借景抒情,把與朋友的依依惜別的真摯感情,在末尾兩句的敘事寫景中委婉地表達出來,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有很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9題,每題1.0分,共9分。)閱讀《燈下漫筆》中的片段,然后回答問題。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fā)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后給與他略等于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么呢?因為他雖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馬了。但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xiàn)在還如此,然而下于奴隸的時候,卻是數(shù)見不鮮的。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zhàn)時連自己也不知道屬于那一面,但又屬于無論那一面。強盜來了,就屬于官,當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掠,仿佛又屬于強盜似的。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nèi)プ霭傩?,——不敢,是拿他們?nèi)プ雠qR,情愿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30、本片段揭示了舊時中國人怎樣的落后心態(tài)?標準答案:容易茍安滿足的奴性心態(tài)。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1、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標準答案: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做“人”的資格,至多不過是奴隸的現(xiàn)實處境。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2、如何去理解作者揭示這種落后心態(tài)的用心?標準答案:作者在文中揭露和批判了中國人的落后心態(tài),即奴性,但他對中國人國民性的批判是基于啟蒙的需要,激發(fā)了人們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反思。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選擇與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從上面的話看來,我們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所以我們只略談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辭書籍,在義法上多加剖析?!按蠼衬苷d人以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敝牢恼伦鞣?,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藝術的基本原則是寓變化于整齊,整齊易說,變化則全靠心靈的妙運,這是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33、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標準答案:“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4、作者引用“大匠能誨人以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說明了什么問題?標準答案:說明“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理"可教,而“法”卻靠個人的巧妙運用。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5、“藝術的基本原則是寓變化于整齊”,這句話是如何說明論點的?標準答案:在這句話中,“整齊”指的是“理”,“變化”指的是“法”。在整齊中求變化,就是說在基本原理的指導下,創(chuàng)造出靈活多樣的寫作方法。這就進一步闡明了“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門檻》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姑娘跨進了門檻?!窈竦拈T簾立刻放下來遮住了她?!吧倒?”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齒地咒罵?!耙晃皇ト?。”不知從什么地方傳來這一聲回答。36、“姑娘跨進了門檻”象征什么?標準答案:勇于獻身的革命戰(zhàn)士踏上充滿艱難險阻的革命征途。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7、“傻瓜”的咒罵象征什么?標準答案:市儈主義者對革命者的不理解和污蔑。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8、最后一句評價表現(xiàn)了什么?標準答案:人民群眾對革命者的崇敬。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第2套一、選擇(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1、下列劃線的詞解釋錯誤的是()A、辟邪說。辟:開辟B、成敗之數(shù)。數(shù):規(guī)律C、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穿:磨穿D、高處不勝寒。勝:承受得住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A項中的“辟”應譯為“抨擊”。2、《關山月》一詩的作者是()A、陸游B、辛棄疾C、蘇軾D、李清照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關山月》作者陸游,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此詩用樂府舊題,寫現(xiàn)實感慨,詩人假托守邊士兵之口,憤怒譴責了統(tǒng)治者的妥協(xié)投降政策及其造成的嚴重后果,傾訴了愛國將士報國無門的滿腔悲憤,表達了中原遺民盼望光復的迫切心情,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3、下列加下劃線的字解釋正確的是()A、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滋:滋養(yǎng)。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卒:到。C、間道經(jīng)其門。間:間或,偶爾。D、凌余陣兮躐余行。凌:超過。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A項“滋”,應為“增多”之意;B項“卒”,應為“盡,遍布”之意;D項“凌”,應為”侵犯”之意。4、《米龍老爹》的中心思想是()A、頌揚復仇主義B、頌揚機智勇敢C、頌揚視死如歸D、頌揚愛國主義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米龍老爹》主要通過對米龍老爹形象的塑造,贊頌了法國人民抗擊侵略者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5、填入下面的句子,與上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枪哺删皶r趕赴現(xiàn)場偵察,中午12時,()。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全部贓物和贓款也同時起獲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將其抓獲,全部贓物和贓款也同時起獲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獲,并起獲了全部贓物和贓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將其抓獲,并起獲了全部贓物和贓款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這道題要從保持陳述對象一致上考慮。原句的主語是“公安干警”,后兩個分句的主語也應該是“公交干警”。6、《大同》出自《禮記》,下面對其陳述正確的是【】A、《禮記》是儒家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之一B、《禮記》中的《儀禮》、《周禮》、《周官》合稱“三禮”C、《禮記》成書是在春秋時代D、《禮記》的內(nèi)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禮儀制度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B項中“三禮”應是《禮記》、《儀禮》、《周禮》。C項中《禮記》的成書年代應是西漢中期。D項中,《禮記》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先秦時代的禮儀制度,還涉及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幾乎包羅萬象。7、《香市》中運用場面描寫的是【】A、往昔香市的熱鬧情景B、今日香市的冷落情景C、小商人發(fā)起香市的情景D、農(nóng)民紛紛趕香市的情景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了作品中的修辭手法?!断闶小分袑懲粝闶械臒狒[情景時采用了場面描寫的方法,寫重興香市的冷落情景時采用了反襯的手法。所以A項正確。在英國權威的科學雜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國科學家的論文說,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里把抗蟲害轉(zhuǎn)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葉上,然后讓蝴蝶幼蟲啃食這些菜葉。四天之后,有44%的幼蟲死亡,活著的幼蟲身體也較小,而且沒有精神。而另一組幼蟲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葉,就沒有發(fā)生類似現(xiàn)象。另據(jù)英國科學家的研究,與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劑的轉(zhuǎn)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異黃酮減少了。這些結(jié)論引起了科學家的擔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圍的不安。蘇格蘭科學家普斯陶伊的轉(zhuǎn)基因土豆研究,情況卻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稱,自己一項未經(jīng)發(fā)表的實驗結(jié)果證明,年幼老鼠食用轉(zhuǎn)基因土豆10天后,其腎臟、脾和消化道都出現(xiàn)損傷,而且免疫系統(tǒng)也遭到破壞,他將這一切歸咎于對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他的結(jié)論據(jù)說得到了14個國家20名科學家的支持。但英國最具權威的科研機構(gòu)英國皇家學會宣布,該學會組織的6人專家組經(jīng)過詳細評估發(fā)現(xiàn),他的研究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在操作和數(shù)據(jù)上,都充滿漏洞,他的結(jié)論無法成立。然而,這場在英國引起并跨出國界的軒然大波卻至今未平。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這一點已在世界范圍內(nèi)取得共識。美國是轉(zhuǎn)基因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據(jù)統(tǒng)計,美國的大學、科研機關和企業(yè)等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上百個轉(zhuǎn)基因作物品種,其中僅有43個品種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確認。面臨轉(zhuǎn)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進行大面積種植與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發(fā)爭議的現(xiàn)狀,美國國家科學院已經(jīng)鄭重承諾,將就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展開全面調(diào)查??磥?,在發(fā)展轉(zhuǎn)基因技術的同時,也是應當注意吸取任何一種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發(fā)展過程中的教訓的。8、引起“科學家的擔心”和“世界范圍的不安”的原因是()A、“BT玉米”抗蟲害能力并不能達到百分之百,某些轉(zhuǎn)基因大豆可能會致癌。B、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污染,還有一些會削弱作物對人體健康的作用。C、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毒殺昆蟲或影響昆蟲的發(fā)育,并會降低人體自身的防癌功能。D、由于毒素存在,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污染環(huán)境,因此影響人體的健康。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項是()A、普斯陶伊認定,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損傷動物內(nèi)臟并在破壞免疫系統(tǒng),他聲稱是通過實驗證明這一點的。B、英國皇家學會認為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不能成立,根據(jù)主要是普斯陶伊實驗的科學性太差。C、普斯陶伊所引發(fā)的風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圍內(nèi)人們對這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的某種擔心與不信任。D、“有所不同”是針對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說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擔心與不安。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文中所說的“教訓”指的是()A、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對人們心理的影響。B、發(fā)展生物科學沒有注意到它對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健康的影響。C、發(fā)展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趨利避害。D、在科學發(fā)展中,沒有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沒有做更大范圍的細致研究。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同本文作者的觀點傾向不一致的一項是()A、轉(zhuǎn)基因作物作為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成果所引起的擔心和不安,絕不會妨礙這項技術的發(fā)展。B、面對運用轉(zhuǎn)基因技術所引起的世界范圍的擔心與不安,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才是正確的做法。C、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但在推行的時候,要特別考慮到它的安全性問題。D、實驗證明,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自身有長亦有短,但完全否定這項技術成果,尚缺乏科學依據(jù)。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往事》(一之十四)是一篇托物言志的()A、人物傳記B、寫景散文C、記敘文D、傳記散文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這篇文章作者通過回憶姐弟們關于大海的一段對話,贊美了大海的品格,號召年輕人做“?;钡那嗄辍?3、“季氏將伐顓臾”事件的背景是()A、春秋初期B、西周時期C、春秋末期D、戰(zhàn)國時期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季氏將伐顓臾”是春秋末期的事。14、下列屬于司馬遷的作品的是()A、《諫逐客書》B、《史記》C、《漢書》D、《戰(zhàn)國策》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諫逐客書》是李斯的作品,《漢書》是班固所作,《戰(zhàn)國策》由西漢劉向整理編訂而成。15、《燈下漫筆》一文主要抨擊的是()A、中國“固有的精神文明”B、帝國主義C、資本主義D、中國的奴隸制度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作品的閱讀理解情況。魯迅《燈下漫筆》一文主要是對中國舊社會舊文明,即“固有的精神文明”進行抨擊。16、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是()A、白居易B、韓愈C、劉禹錫D、杜甫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下列文學常識表述完全正確的是()A、沈從文的《邊城》、魯迅的《彷徨》、老舍的《駱駝祥子》都是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B、聞一多《發(fā)現(xiàn)》、戴望舒《獄中題壁》、艾青《我愛這土地》都是抗戰(zhàn)時期的詩歌C、魯迅、冰心、朱自清都是文學研究會的代表作家D、聞一多、徐志摩、梁實秋都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員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沈從文的《邊城》是中篇小說;聞一多的《發(fā)現(xiàn)》寫于20年代;魯迅不是文學研究會成員。18、巴金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三部曲最著名的是()A、《蝕》三部曲B、“愛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抗戰(zhàn)三部曲”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巴金主要長篇代表作是兩個三部曲:“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激流三部曲”最為著名,《家》是奠定他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地位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譽為巴金的長篇代表作。19、“青海長云暗雪山”中的“暗”從語法角度看是()A、意動用法B、使動用法C、為動用法D、一般用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詞用,可解釋為“憑借”的是()A、皆以力戰(zhàn)為名。B、斧斤以時入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A項“以”可譯為“憑借”;B項“以”可譯為“按照”;C項“以”可譯為“把”;D項“以”可譯為“用”。二、古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辛棄疾《摸魚兒》,然后回答小題。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21、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感情?標準答案:對南宋國勢的擔憂和報國無門的悲憤。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這首詞上下片所采取的比興手法有何不同?標準答案:上片借景起興,下片托古喻今。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詞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義?標準答案:象征著南宋國勢的衰敗。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錢鐘書《吃飯》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題。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zhuǎn)了彎的、不甚樸素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nèi)匀话严硎苎陲棡樾枰?,不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送親順以利用一樣。有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也能免于拋棄。柏拉圖《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于靈魂的三個成分;饑渴吃喝等噴香欲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分,等于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借口,仿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qū)區(qū)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24、作者說“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請具體說明“吃飯”與“結(jié)婚”有什么相似之處。標準答案:名義上是吃飯,實際上是吃菜;名義上是結(jié)婚,實際上為的是財富。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這段文字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標準答案:名實不符(或主權旁移)。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這段文字采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標準答案:類比論證。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四、作文(本題共1題,每題1.0分,共1分。)27、以“堅強”為話題,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議論文。標準答案:略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第3套一、選擇(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1、下列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正確的是()A、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君臣相顧:君王和大臣們互相照顧。B、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先生休矣:先生休息吧!C、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城陷而虜:城池陷落后他被敵人俘獲。D、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不為生事:不是為了生出事情來。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A項中劃橫線句子應譯為:君臣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B項中劃橫線句子應譯為:先生算了吧。D項中劃橫線句子應譯為:不是滋生事端。2、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為一首()A、豪放詞B、風雅詞C、田園詞D、婉約詞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詞作為一種詩歌創(chuàng)作形式,它有兩個主要的流派,一是婉約詞派,二是豪放詞派。詞創(chuàng)作的初期,基本是婉約詞派一統(tǒng)天下,直到蘇軾才開始創(chuàng)作豪放詞,形成豪放詞派。蘇軾是豪放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詞,也是蘇軾豪放詞的一篇代表作。3、《香市》中描繪往昔香市的熱鬧情景的主要目的是()A、追憶兒時的美好記憶B、向往昔日的繁華C、反襯今日香市的冷落D、暴露農(nóng)村的落后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香市》中,作者描繪往昔香市的熱鬧情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反襯今日香市的冷落,從而突出作品的主題。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詰修辭格的是()A、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B、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C、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D、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反詰是修辭方法的一種,反詰句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比正面闡述更有力,更能引起人的警覺。C項“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出自李清照的詞《聲聲慢》(尋尋覓覓)。這幾句是說:曾經(jīng)金黃鮮亮的花瓣如今已枯萎不堪,零落一地,有什么可摘的呢?故物依然,人面全非。作者獨對殘菊,更感凄涼?!叭缃裼姓l堪摘?”看似問花,實則問人,反詰今昔不堪對比,晚景更加凄涼。5、小說《風波》的線索是()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壽事件B、辮子事件C、張勛復辟事件D、六斤裹腳事件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下列句子中的“則”表示順承關系的是()A、兵強則士勇。B、既來之,則安之。C、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D、若是,則與吾業(yè)者。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A項“則”是“就”的意思,表示因果關系;C、D項“則”表示假設關系。7、下列句中“之”是實詞,當“到”講的是()A、所操之術多異故也。B、夫子欲之。C、大軍不知廣所之。D、今我睹子之難窮也。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A項“之”,助詞,可譯為“的”;B項“之”,代詞,“這樣”之意;C項“之”,動詞,“到、到達”之意;D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8、“三曹”中詩風悲涼慷慨、氣韻沉雄的是()A、曹操B、曹丕C、曹植D、曹睿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曹操的詩往往以樂府舊題表現(xiàn)新的內(nèi)容,有的反映當時社會的動亂,有的抒發(fā)個人宏大的抱負,情感深沉,風格蒼涼悲壯。在英國權威的科學雜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國科學家的論文說,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里把抗蟲害轉(zhuǎn)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葉上,然后讓蝴蝶幼蟲啃食這些菜葉。四天之后,有44%的幼蟲死亡,活著的幼蟲身體也較小,而且沒有精神。而另一組幼蟲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葉,就沒有發(fā)生類似現(xiàn)象。另據(jù)英國科學家的研究,與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劑的轉(zhuǎn)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異黃酮減少了。這些結(jié)論引起了科學家的擔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圍的不安。蘇格蘭科學家普斯陶伊的轉(zhuǎn)基因土豆研究,情況卻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稱,自己一項未經(jīng)發(fā)表的實驗結(jié)果證明,年幼老鼠食用轉(zhuǎn)基因土豆10天后,其腎臟、脾和消化道都出現(xiàn)損傷,而且免疫系統(tǒng)也遭到破壞,他將這一切歸咎于對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他的結(jié)論據(jù)說得到了14個國家20名科學家的支持。但英國最具權威的科研機構(gòu)英國皇家學會宣布,該學會組織的6人專家組經(jīng)過詳細評估發(fā)現(xiàn),他的研究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在操作和數(shù)據(jù)上,都充滿漏洞,他的結(jié)論無法成立。然而,這場在英國引起并跨出國界的軒然大波卻至今未平。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這一點已在世界范圍內(nèi)取得共識。美國是轉(zhuǎn)基因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據(jù)統(tǒng)計,美國的大學、科研機關和企業(yè)等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上百個轉(zhuǎn)基因作物品種,其中僅有43個品種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確認。面臨轉(zhuǎn)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進行大面積種植與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發(fā)爭議的現(xiàn)狀,美國國家科學院已經(jīng)鄭重承諾,將就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展開全面調(diào)查。看來,在發(fā)展轉(zhuǎn)基因技術的同時,也是應當注意吸取任何一種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發(fā)展過程中的教訓的。9、引起“科學家的擔心”和“世界范圍的不安”的原因是()A、“BT玉米”抗蟲害能力并不能達到百分之百,某些轉(zhuǎn)基因大豆可能會致癌。B、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污染,還有一些會削弱作物對人體健康的作用。C、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毒殺昆蟲或影響昆蟲的發(fā)育,并會降低人體自身的防癌功能。D、由于毒素存在,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污染環(huán)境,因此影響人體的健康。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項是()A、普斯陶伊認定,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損傷動物內(nèi)臟并在破壞免疫系統(tǒng),他聲稱是通過實驗證明這一點的。B、英國皇家學會認為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不能成立,根據(jù)主要是普斯陶伊實驗的科學性太差。C、普斯陶伊所引發(fā)的風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圍內(nèi)人們對這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的某種擔心與不信任。D、“有所不同”是針對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說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擔心與不安。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文中所說的“教訓”指的是()A、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對人們心理的影響。B、發(fā)展生物科學沒有注意到它對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健康的影響。C、發(fā)展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趨利避害。D、在科學發(fā)展中,沒有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沒有做更大范圍的細致研究。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同本文作者的觀點傾向不一致的一項是()A、轉(zhuǎn)基因作物作為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成果所引起的擔心和不安,絕不會妨礙這項技術的發(fā)展。B、面對運用轉(zhuǎn)基因技術所引起的世界范圍的擔心與不安,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才是正確的做法。C、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但在推行的時候,要特別考慮到它的安全性問題。D、實驗證明,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自身有長亦有短,但完全否定這項技術成果,尚缺乏科學依據(jù)。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氓》選自《詩經(jīng)》中的()A、王風B、魏風C、陳風D、衛(wèi)風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氓》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是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一首民歌。14、我國詩歌史上其詩被稱為“詩史”的詩人是()A、屈原B、杜甫C、白居易D、陸游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是()A、白居易B、韓愈C、劉禹錫D、杜甫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下列劃橫線的句子翻譯錯誤的是【】A、為虜所生得,當斬。為虜所生得:被敵人活捉。B、皆驚,上山陳。上山陳:上山布陣。C、公賜之食,食舍肉。食舍肉:(潁考叔)吃的時候把肉挑出來放在一旁。D、字而幼孩,遂而雞豚。字而幼孩:教你們的小孩寫好字。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D項應譯為:撫養(yǎng)好你們的17、《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A、感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B、感傷親朋離散,孤苦無依C、感慨功業(yè)未成,憂從中來D、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了作品的主旨?!抖谈栊小?其一)是曹操在宴會上為抒發(fā)自己的雄心壯志和人生感慨而作,表達了他渴求賢才、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愿望。18、在《寶玉挨打》中,對寶玉說“你可都改了罷!”的人是()A、黛玉B、寶釵C、湘云D、襲人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寶玉挨打》的閱讀情況。對寶玉說“你可都改了罷!”的人是黛玉。因為黛玉有著與寶玉相近的叛逆心性,不可能像寶釵那樣真心勸寶玉悔改,說這句話,是擔心他再次被打。簡單一句話,卻蘊含著豐富的含意,體現(xiàn)著人物性格特點。19、《米龍老爹》一文中的敘述特點是()A、第一人稱自敘B、第三人稱C、第二人稱D、第一、第三人稱互換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米龍老爹》在敘事方式上的一個特點是第一人稱(人物自己的語言)和第三人稱(作者的敘述語言)的交互使用。作品先用第三人稱對米龍老爹孤膽殺敵、失手被捕的事件作了客觀、概括性的敘述和交代,后通過法庭審判讓米龍老爹用第一人稱回答普軍軍官的問題。20、《前赤壁賦》是一篇()A、抒情小賦B、騷體賦C、文賦D、駢賦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二、古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辛棄疾《摸魚兒》,然后回答小題。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21、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感情?標準答案:對南宋國勢的擔憂和報國無門的悲憤。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這首詞上下片所采取的比興手法有何不同?標準答案:上片借景起興,下片托古喻今。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詞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義?標準答案:象征著南宋國勢的衰敗。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錢鐘書《吃飯》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題。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zhuǎn)了彎的、不甚樸素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nèi)匀话严硎苎陲棡樾枰?,不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送親順以利用一樣。有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也能免于拋棄。柏拉圖《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于靈魂的三個成分;饑渴吃喝等噴香欲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分,等于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借口,仿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qū)區(qū)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24、作者說“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請具體說明“吃飯”與“結(jié)婚”有什么相似之處。標準答案:名義上是吃飯,實際上是吃菜;名義上是結(jié)婚,實際上為的是財富。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這段文字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標準答案:名實不符(或主權旁移)。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這段文字采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標準答案:類比論證。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四、作文(本題共1題,每題1.0分,共1分。)27、我國有個考察團訪問韓國,參觀了韓國屈指可數(shù)的大財團現(xiàn)代公司。細心的參觀者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間里每個抽水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幾塊磚,十分驚奇。公關人員見到客人面帶異色,便笑著解釋:放磚是為了緩解水流速度,節(jié)約沖水量。節(jié)儉是現(xiàn)代公司事業(yè)成功的一大因素,請勿見笑。請以此事為話題,寫一篇200字的議論短文。標準答案:略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第4套一、選擇(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1、在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郁達夫是杰出的()A、詩人B、劇作家C、雜文家D、作家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郁達夫主要的文學成就是以“自序傳”的方式創(chuàng)作的小說,是“五四”以來很有影響的作家。小說作品有《沉淪》、《薄奠》、《春風沉醉的晚上》等。2、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認為達到“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這一目標的主要措施是()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B、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紅樓夢》中,在寶玉挨打后,眾人紛紛前來探望。請根據(jù)人物性格,判斷下列哪句是薛寶釵的問候()A、“我的娘!怎么下這般的狠手!——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到這個分兒。幸而沒動筋骨;倘或打出個殘疾來,可叫人怎么樣呢?”B、“你可都改了罷!”C、“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有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睒藴蚀鸢福篊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辭手法依次是()(1)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3)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4)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A、比喻、夸張、排比、對偶B、排比、比擬、比喻、夸張C、對偶、比擬、比喻、夸張D、對偶、比喻、排比、夸張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下列畫線的句子翻譯錯誤的是()A、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講信修睦:講求信義,推行和睦。B、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丘未之逮也:我都未曾趕上。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不百步耳:只不過是不到百步而已。D、既來之,則安之。則安之:就要使他們平安。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D項應譯為:就使他們(遠人)安居下來。6、孔子所說的“小康”社會指的是()A、五帝時代B、商周時代C、“三代之英”時代D、春秋時代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下列句中“之”是實詞,當“到”講的是()A、所操之術多異故也。B、夫子欲之。C、大軍不知廣所之。D、今我睹子之難窮也。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A項“之”,助詞,可譯為“的”;B項“之”,代詞,“這樣”之意;C項“之”,動詞,“到、到達”之意;D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8、《馮諼客孟嘗君》中孟嘗君是()A、魏國人B、趙國人C、楚國人D、齊國人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和齊國的孟嘗君被稱為“戰(zhàn)國四公子”,都以“養(yǎng)士”而著稱,養(yǎng)士都在三千人以上。9、下列各組詞語中,劃橫線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切削削足適履削價削平叛亂B、產(chǎn)量量人為出度量量體裁衣C、泄露藏頭露尾披露嶄露頭角D、眩暈暈頭轉(zhuǎn)向暈車月暈而風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A“切削”中“削”的正確讀音是xiāo,“削足適履”、“削價”、“削平叛亂”中“削”的正10、代表沈從文藝術創(chuàng)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說是()A、《蕭蕭》B、《湘西》C、《邊城》D、《長河》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邊城》是沈從文的一篇著名的中篇小說,表現(xiàn)了湘西水鄉(xiāng)淳樸的民風以及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代表了其創(chuàng)作的高峰。在英國權威的科學雜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國科學家的論文說,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里把抗蟲害轉(zhuǎn)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葉上,然后讓蝴蝶幼蟲啃食這些菜葉。四天之后,有44%的幼蟲死亡,活著的幼蟲身體也較小,而且沒有精神。而另一組幼蟲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葉,就沒有發(fā)生類似現(xiàn)象。另據(jù)英國科學家的研究,與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劑的轉(zhuǎn)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異黃酮減少了。這些結(jié)論引起了科學家的擔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圍的不安。蘇格蘭科學家普斯陶伊的轉(zhuǎn)基因土豆研究,情況卻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稱,自己一項未經(jīng)發(fā)表的實驗結(jié)果證明,年幼老鼠食用轉(zhuǎn)基因土豆10天后,其腎臟、脾和消化道都出現(xiàn)損傷,而且免疫系統(tǒng)也遭到破壞,他將這一切歸咎于對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他的結(jié)論據(jù)說得到了14個國家20名科學家的支持。但英國最具權威的科研機構(gòu)英國皇家學會宣布,該學會組織的6人專家組經(jīng)過詳細評估發(fā)現(xiàn),他的研究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在操作和數(shù)據(jù)上,都充滿漏洞,他的結(jié)論無法成立。然而,這場在英國引起并跨出國界的軒然大波卻至今未平。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這一點已在世界范圍內(nèi)取得共識。美國是轉(zhuǎn)基因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據(jù)統(tǒng)計,美國的大學、科研機關和企業(yè)等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上百個轉(zhuǎn)基因作物品種,其中僅有43個品種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確認。面臨轉(zhuǎn)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進行大面積種植與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發(fā)爭議的現(xiàn)狀,美國國家科學院已經(jīng)鄭重承諾,將就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展開全面調(diào)查??磥?,在發(fā)展轉(zhuǎn)基因技術的同時,也是應當注意吸取任何一種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發(fā)展過程中的教訓的。11、引起“科學家的擔心”和“世界范圍的不安”的原因是()A、“BT玉米”抗蟲害能力并不能達到百分之百,某些轉(zhuǎn)基因大豆可能會致癌。B、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污染,還有一些會削弱作物對人體健康的作用。C、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毒殺昆蟲或影響昆蟲的發(fā)育,并會降低人體自身的防癌功能。D、由于毒素存在,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污染環(huán)境,因此影響人體的健康。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項是()A、普斯陶伊認定,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損傷動物內(nèi)臟并在破壞免疫系統(tǒng),他聲稱是通過實驗證明這一點的。B、英國皇家學會認為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不能成立,根據(jù)主要是普斯陶伊實驗的科學性太差。C、普斯陶伊所引發(fā)的風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圍內(nèi)人們對這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的某種擔心與不信任。D、“有所不同”是針對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說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擔心與不安。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文中所說的“教訓”指的是()A、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對人們心理的影響。B、發(fā)展生物科學沒有注意到它對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健康的影響。C、發(fā)展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趨利避害。D、在科學發(fā)展中,沒有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沒有做更大范圍的細致研究。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同本文作者的觀點傾向不一致的一項是()A、轉(zhuǎn)基因作物作為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成果所引起的擔心和不安,絕不會妨礙這項技術的發(fā)展。B、面對運用轉(zhuǎn)基因技術所引起的世界范圍的擔心與不安,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才是正確的做法。C、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但在推行的時候,要特別考慮到它的安全性問題。D、實驗證明,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自身有長亦有短,但完全否定這項技術成果,尚缺乏科學依據(jù)。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A、《尚書》B、《孟子》C、《莊子》D、《禮記》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課文重要句子的掌握?!按蟮乐幸?,天下為公”是課文《大同》中重要的句子,而《大同》選自《禮記》。16、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著力抒寫的思想情緒是()A、愛情失意B、羈旅行役之苦C、故國之思D、傷春惜時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下列句子中,“于”字可譯作“比”或“勝過”的是()A、貨惡其齊于地也,不必藏于己。B、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C、為人廉,謹于文法。D、禍莫大于殺已降。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A項“于”可譯為“在”;B項“于”可譯為“從”;C項“于”可譯為“對于”;D項“于”可譯為“比”“勝過”。18、在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成就方面都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高峰的作品是()A、《三國演義B、《水滸傳》C、《紅樓夢》D、《儒林外史》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曹雪芹的《紅樓夢》以其對封建社會全面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以及高超的藝術成就,成為一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19、《苦惱》中有深化主題,增強作品藝術感染力作用的一組對比是()A、車夫與軍官的對比B、車夫與三個青年的對比C、老車夫與青年車夫的對比D、人與馬的對比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下列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正確的是()A、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君臣相顧:君王和大臣們互相照顧。B、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先生休矣:先生休息吧!C、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城陷而虜:城池陷落后他被敵人俘獲。D、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舉先王之政:列舉先王的治國方略。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A項中畫橫線句子應譯為:君臣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B項中畫橫線句子應譯為:先生算了吧;D項中畫橫線句子應譯為:推行先王的治國方略。二、古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辛棄疾《摸魚兒》,然后回答小題。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21、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感情?標準答案:對南宋國勢的擔憂和報國無門的悲憤。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這首詞上下片所采取的比興手法有何不同?標準答案:上片借景起興,下片托古喻今。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詞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義?標準答案:象征著南宋國勢的衰敗。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錢鐘書《吃飯》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題。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zhuǎn)了彎的、不甚樸素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nèi)匀话严硎苎陲棡樾枰?,不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送親順以利用一樣。有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也能免于拋棄。柏拉圖《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于靈魂的三個成分;饑渴吃喝等噴香欲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分,等于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借口,仿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qū)區(qū)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24、作者說“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請具體說明“吃飯”與“結(jié)婚”有什么相似之處。標準答案:名義上是吃飯,實際上是吃菜;名義上是結(jié)婚,實際上為的是財富。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這段文字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標準答案:名實不符(或主權旁移)。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這段文字采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標準答案:類比論證。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四、作文(本題共1題,每題1.0分,共1分。)27、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到一位中國人家中做客,主人兩歲多的小寶寶在客廳里跑動,不小心被椅子絆倒,大哭起來,當媽媽的趕緊跑過來抱起小孩,然后一面用手打椅子。心理學家見此情景,不禁有些狐疑。請以此事為活題,寫一篇200字的議論短文。標準答案:略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第5套一、選擇(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1、《氓》從表現(xiàn)方法上說是一首()A、勸誡詩B、敘事詩C、抒情詩D、諷諫詩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孟子和孔子同屬()A、儒家學派B、道家學派C、法家學派D、名家學派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天下為公”出自()A、《禮記.禮運》B、《禮記.大學》C、《禮記.中庸》D、《論語.為政》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季氏將伐顓臾》以駁論為主,展開的形式是()A、人物對話B、敘述歷史C、成語格言D、現(xiàn)實事例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莊子《秋水》中沒有運用的論證方法是()A、演繹法B、歸納法C、類比法D、對比法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莊子認為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用是()A、無限的B、有限的C、巨大的D、重要的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選出下面幾句中直接描寫將士們英勇作戰(zhàn)的詩句()A、霾兩輪兮縶四馬B、援玉袍兮擊鳴鼓C、天時懟兮威靈怒D、嚴殺盡兮棄原野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馮諼客孟嘗君》通過“焚券市義”“營造三窟”的典型情節(jié)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對孟嘗君的言行描寫在這里主要是()A、襯托B、反諷C、隱喻D、類比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馮諼為孟嘗君“焚券市義”,其行為中蘊含著()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D、民本思想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被魯迅譽為“改造文章的祖師”的是()A、曹操B、謝靈運C、韓愈D、歐陽修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被蘇軾贊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的詩人是()A、王維B、孟郊C、李白D、賈島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我國詩歌史上其詩被稱為“詩史”的詩人是()A、屈原B、杜甫C、白居易D、陸游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杜甫詩歌的風格特點主要是()A、豪放飄逸B、慷慨悲涼C、自然平淡D、沉郁頓挫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稱敘述開始改為用第一人稱直接控訴的詩句是()A、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xiāng)村B、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D、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边@首詩的作者是()A、柳宗元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隱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種樹郭橐駝傳》中運用的主要手法是()A、夸張B、對比C、諷刺D、象征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張中丞傳后敘》最突出的寫作特色是()A、抒情與敘事并重B、議論與敘事并重C、議論與抒情并重D、描寫與抒情并重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晚年號()A、醉翁B、永叔C、六一居士D、易安居士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長亭送別》中鶯鶯最深沉的愁情憂慮是()A、張生的金榜題名B、今宵的離愁別恨C、母親的干涉D、他日的被棄擲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遙岑遠目”之后,緊接著所寫的是()A、落日樓頭,斷鴻聲里B、盡西風、季鷹歸未C、憂愁風雨,樹猶如此D、獻愁供恨,玉簪螺髻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二、古文閱讀(本題共9題,每題1.0分,共9分。)閱讀《秋水(節(jié)選)》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題: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柬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渙,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21、這段話中哪句話表達了作者的主要觀點?標準答案: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你見到了大海,認識到了自己的鄙陋,可以跟你談論大道理了。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這段話運用了何種論證方法?標準答案:類比法:用井底之蛙、夏蟲類比曲士;對比法:將曲士與認識到自己鄙陋的河伯對比。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這段話使用了何種性質(zhì)的論據(jù)?標準答案:事實論據(jù)中的比喻材料。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國殤》中的一段詩句,回答下列小題: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24、解釋這段詩句中加點字的含義。忽:懲:標準答案:忽:若有若無,形容風塵迷漫。懲:恐懼。一說悔恨,悔改。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概括這段詩句的大意。標準答案:抒情議論,歌頌楚國將士不怕犧牲、奮勇殺敵、剛毅勇武、視死如歸韻英攤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表達了對犧牲將士的哀悼和崇敬。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將這段文字中的下列詩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標準答案:身體消亡了,精神英靈卻永存。你們的魂魄仍然是鬼中的英雄。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報劉一丈書》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題: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主者曰:“進!”則再拜,故遲不起,起則上所上壽金。主者固不受,則固請;主者故固不受,財又固請,然后命吏內(nèi)之,則又再拜,又故遲不起,起則五六揖,始出。出,揖門者曰:“官人幸顧我,他日來,幸亡阻我也?!遍T者答揖,大喜奔出。27、這段選文的寫作目的是什么?標準答案:揭露明代官場腐敗風氣。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8、簡析這段選文所寫人物的形象特征。標準答案:“干謁者”奴顏婢膝;“權者”貪婪虛偽。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9、這段選文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標準答案:細節(jié)描寫。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9題,每題1.0分,共9分。)閱讀梁實秋《談時間》中的兩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有人說:“時間即生命。”也有人說:“時間即金錢。”二說均是,因為有人根本認為金錢即生命。不過細想一下,有命斯有財,命之不存,財于何有?要錢不要命者,固然實繁有徒,但是舍財不舍命,仍然是較聰明的辦法。所以《淮南子》說:“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蔽覀冇讜r,誰沒有作過“惜陰說”之類的課藝?可是誰又能趁早體會到時間之“難得而易失”?我小的時候,家里請了一位教師,書房桌上有一座鐘,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師不注意的時候把時針往前撥快半個鐘頭,以便提早放學,后來被老師覺察了,他用朱筆在窗戶紙上的太陽陰影劃一痕記,作為放學的時刻,這才息了逃學的念頭。時光不斷地在流轉(zhuǎn),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30、請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標準答案:時間難得而易失,應當珍惜時間。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1、請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大意。標準答案:“時間難得而易失”的道理雖然簡單,但真正理解并不容易。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2、文中所引淮南子的話屬于事實論據(jù)還是理論論據(jù)?標準答案:理論論據(jù)。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憶韋素園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是的,但素園卻并非天才,也非豪杰,當然更不是高樓的尖頂,或名園的美花,然而他是樓下的一塊石材,園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國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觀賞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決不會將他置之度外。33、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標準答案:贊美韋素園平凡而偉大的人格。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4、為什么“他不入于觀賞者的眼中”?為什么“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決不會將他置之度外?”標準答案:因為他不是“高樓的尖頂”或“名園的美花”;因為他是“樓下的一塊石材,園中的一撮泥土”。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5、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標準答案:比喻。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閱讀《背影》中的最后一段,然后回答問題。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36、概括這段描述的中心旨意。標準答案:父親晚年心境的頹唐。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7、文章結(jié)尾的家境描寫與開頭相呼應,有什么表現(xiàn)作用?標準答案:開頭和結(jié)尾都寫到家境的窘迫,這就將全文籠罩在陰冷的氛圍之中,既顯示出當時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動蕩不安、日漸下降的生活境遇,又烘托出父子親情的真摯可貴。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8、這里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揭示父親晚年的心境?標準答案:這里是通過外在行為來揭示父親晚年的心境,稱為“以外顯內(nèi)”的心理刻畫方式。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第6套一、選擇(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1、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A、《左傳》B、《戰(zhàn)國策》C、《后漢書》D、《史記》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A項是編年體史書.B項是國別體史書。C項是紀傳體斷代史。2、下列各句中帶點的詞,詞義相同的一組是()A、
B、
C、
D、
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A項兩個“乃”,均為“于是,就”的意思;B項前一個“以”,“以為,認為”之意,后一個“以”,“因為,由于”之意;C項前一個“于”,可譯為“在”,后一個“于”,可譯為“對于”;D項前一個“為”,語助詞,可譯為“呢”,后一個“為”,表被動,“被”。3、《前赤壁賦》行文內(nèi)在情感變化的線索是()A、悲→樂→喜B、悲→樂→悲C、樂→悲→喜D、樂→悲→悲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A、《錦瑟》《無題》B、《蜀相》《行路難》C、《山居秋暝》《春曉》D、《杜陵叟》《飲酒》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A、七言古詩B、七言律詩C、七言排律D、七言絕旬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描寫按對象分類,大體可歸納為人物描寫和()A、細節(jié)描寫B(tài)、直接描寫C、心理描寫D、環(huán)境描寫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按對象不同可將描寫分為人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是對作品中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環(huán)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或事件展開的特定背景的描寫。7、《楚辭.九歌.國殤》之“國殤”的含義是()A、祭奠為楚國捐軀的將士B、感傷楚國將士斗志的衰敗C、鼓舞為楚國捐軀的斗志D、感傷楚國國勢的衰敗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論學問》提出讀書做學問的用途是娛樂、裝飾和增長才識。8、《愛爾克的燈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個大字是()A、禮義廉恥B、光明正大C、家門和順D、長宜子孫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出自()A、《行路難》B、《虞美人》C、《蜀相》D、《泊秦淮》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出自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英國權威的科學雜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國科學家的論文說,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里把抗蟲害轉(zhuǎn)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葉上,然后讓蝴蝶幼蟲啃食這些菜葉。四天之后,有44%的幼蟲死亡,活著的幼蟲身體也較小,而且沒有精神。而另一組幼蟲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葉,就沒有發(fā)生類似現(xiàn)象。另據(jù)英國科學家的研究,與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劑的轉(zhuǎn)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異黃酮減少了。這些結(jié)論引起了科學家的擔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圍的不安。蘇格蘭科學家普斯陶伊的轉(zhuǎn)基因土豆研究,情況卻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稱,自己一項未經(jīng)發(fā)表的實驗結(jié)果證明,年幼老鼠食用轉(zhuǎn)基因土豆10天后,其腎臟、脾和消化道都出現(xiàn)損傷,而且免疫系統(tǒng)也遭到破壞,他將這一切歸咎于對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他的結(jié)論據(jù)說得到了14個國家20名科學家的支持。但英國最具權威的科研機構(gòu)英國皇家學會宣布,該學會組織的6人專家組經(jīng)過詳細評估發(fā)現(xiàn),他的研究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在操作和數(shù)據(jù)上,都充滿漏洞,他的結(jié)論無法成立。然而,這場在英國引起并跨出國界的軒然大波卻至今未平。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這一點已在世界范圍內(nèi)取得共識。美國是轉(zhuǎn)基因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據(jù)統(tǒng)計,美國的大學、科研機關和企業(yè)等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上百個轉(zhuǎn)基因作物品種,其中僅有43個品種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確認。面臨轉(zhuǎn)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進行大面積種植與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發(fā)爭議的現(xiàn)狀,美國國家科學院已經(jīng)鄭重承諾,將就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展開全面調(diào)查。看來,在發(fā)展轉(zhuǎn)基因技術的同時,也是應當注意吸取任何一種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發(fā)展過程中的教訓的。10、引起“科學家的擔心”和“世界范圍的不安”的原因是()A、“BT玉米”抗蟲害能力并不能達到百分之百,某些轉(zhuǎn)基因大豆可能會致癌。B、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污染,還有一些會削弱作物對人體健康的作用。C、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毒殺昆蟲或影響昆蟲的發(fā)育,并會降低人體自身的防癌功能。D、由于毒素存在,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污染環(huán)境,因此影響人體的健康。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項是()A、普斯陶伊認定,轉(zhuǎn)基因作物會損傷動物內(nèi)臟并在破壞免疫系統(tǒng),他聲稱是通過實驗證明這一點的。B、英國皇家學會認為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不能成立,根據(jù)主要是普斯陶伊實驗的科學性太差。C、普斯陶伊所引發(fā)的風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圍內(nèi)人們對這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的某種擔心與不信任。D、“有所不同”是針對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說普斯陶伊的結(jié)論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擔心與不安。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文中所說的“教訓”指的是()A、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對人們心理的影響。B、發(fā)展生物科學沒有注意到它對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健康的影響。C、發(fā)展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沒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趨利避害。D、在科學發(fā)展中,沒有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沒有做更大范圍的細致研究。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同本文作者的觀點傾向不一致的一項是()A、轉(zhuǎn)基因作物作為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成果所引起的擔心和不安,絕不會妨礙這項技術的發(fā)展。B、面對運用轉(zhuǎn)基因技術所引起的世界范圍的擔心與不安,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才是正確的做法。C、轉(zhuǎn)基因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但在推行的時候,要特別考慮到它的安全性問題。D、實驗證明,某些轉(zhuǎn)基因作物自身有長亦有短,但完全否定這項技術成果,尚缺乏科學依據(jù)。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中“坐”的意思是()A、坐下來B、因為C、定罪D、副詞,表示無緣無故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坐”在古代可用為介詞,表示原因。另如杜牧《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中的“坐”,不能按現(xiàn)代漢語理解為動詞。15、錢鐘書的小說作品是()A、《寫在人生邊上》B、《管錐編》C、《圍城》D、《談藝錄》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鐘書的散文集,《管錐編》、《談藝錄》是其學術著作,《圍城》是其長篇諷刺小說。16、《斷魂槍》的作者是()A、老舍B、巴金C、茅盾D、魯迅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爐中煤》一詩運用的藝術手法是()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托物言志D、隱喻手法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作品的熟悉程度?!稜t中煤》一詩通過“爐中煤”向年青女郎傾訴戀情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感情。只有C項符合題意。18、莫泊桑出生在()A、軍官家庭B、沒落貴族家庭C、教師家庭D、商人家庭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此題考查考生了解重要作家的生平。莫泊桑出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地區(qū)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9、絕句屬于【】A、古體詩B、楚辭體C、樂府詩D、格律詩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詩歌按表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格律詩、自由詩和民歌。格律詩有嚴格的格式和韻律要求,中國古代的律詩、絕句、詞、散曲及外國的十四行詩等都屬于格律詩。20、《鄭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國之一”的意思是()A、參加國之一B、三個國家中的一個C、三個國都中的一個D、國都的三分之一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參:同“三”。二、古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辛棄疾《摸魚兒》,然后回答小題。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21、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感情?標準答案:對南宋國勢的擔憂和報國無門的悲憤。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這首詞上下片所采取的比興手法有何不同?標準答案:上片借景起興,下片托古喻今。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詞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義?標準答案:象征著南宋國勢的衰敗。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閱讀錢鐘書《吃飯》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題。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zhuǎn)了彎的、不甚樸素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nèi)匀话严硎苎陲棡樾枰?,不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送親順以利用一樣。有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也能免于拋棄。柏拉圖《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于靈魂的三個成分;饑渴吃喝等噴香欲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分,等于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借口,仿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qū)區(qū)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24、作者說“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請具體說明“吃飯”與“結(jié)婚”有什么相似之處。標準答案:名義上是吃飯,實際上是吃菜;名義上是結(jié)婚,實際上為的是財富。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這段文字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標準答案:名實不符(或主權旁移)。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這段文字采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標準答案:類比論證。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四、作文(本題共1題,每題1.0分,共1分。)27、有兩個江蘇省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諸位先生,我們現(xiàn)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彪m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態(tài)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請以“思想”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標準答案:略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第7套一、選擇(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1、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是()A、《史記》B、《左傳》C、《后漢書》D、《漢書》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所謂編年體,就是“系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xù)”。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記載史事的史書?!蹲髠鳌肥俏覈谝徊繑⑹略敿殹⑼暾木幠牦w史書,又稱《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2、“貽笑大方”這個成語出自于()A、《鄭伯克段于鄢》B、《寡人之于國也》C、《秋水》(節(jié)選)D、《五代史伶官傳序》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貽笑大方”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敝缸寖?nèi)行人笑話。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3、在《報劉一丈書》中,所揭示的權貴者的性格特征是()A、狐假虎威B、奴顏婢膝C、貪婪虛偽D、趨炎附勢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報劉一丈書》主要揭示了權貴者的貪婪虛偽,干謁者的奴顏婢膝,“門者”的狐假虎威以及“聞者”的趨炎附勢。4、《短歌行》中化用《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中的一句是()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山不厭高,水不厭深D、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一篇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一詩句,它原是表達對情人的思念,后來這一句詩也被曹操在《短歌行》里所引用,借以表達對賢才的思慕。5、《五代史伶官傳序》的中心論點是()A、“滿招損,謙得益”B、“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級會計考試試題及答案
- 成都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臨床中級主治考試試題及答案
- 普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考保安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殼牌電氣考試試題及答案
- 職中畢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寫催告合同范例
- 2025授權版?zhèn)€人代理合同模板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金塔、和平九年制學校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電力施工總承包合同范本2024年
- 汽車行業(yè)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開發(fā)方案
- 化工1.4丁二醇介紹及生產(chǎn)流程設計書
- 急性冠脈綜合征
- 店鋪合租合同模板
- 泵、真空設備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策略
- 幽門螺桿菌科普課件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 數(shù)字貿(mào)易學 課件 第18、19章 全球數(shù)字經(jīng)濟治理概述、包容性發(fā)展與全球數(shù)字鴻溝
- 學校護蕾行動工作方案及計劃書
- DLT 866-2015 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選擇及計算規(guī)程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