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辦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E/3A/wKhkGWcEcGmAPq7ZAAITD-eghh0767.jpg)
![安徽省滁州市民辦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E/3A/wKhkGWcEcGmAPq7ZAAITD-eghh07672.jpg)
![安徽省滁州市民辦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E/3A/wKhkGWcEcGmAPq7ZAAITD-eghh07673.jpg)
![安徽省滁州市民辦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E/3A/wKhkGWcEcGmAPq7ZAAITD-eghh07674.jpg)
![安徽省滁州市民辦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E/3A/wKhkGWcEcGmAPq7ZAAITD-eghh076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6-安徽省滁州市民辦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1.蘿卜的根形是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確定的?,F(xiàn)用兩個純合的圓形塊根蘿卜作親本進行雜交。F1全為扁形塊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塊根、圓形塊根、長形塊根的比例為9:6:1,則F2扁形塊根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A.8/9 B.1/2 C.9/16 D.1/4【答案】A【解析】【分析】依據(jù)題意分析可知: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塊根、圓形塊根、長形塊根的比例為9:6:1,為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結果9:3:3:1比例的變式,因此,兩個純合的圓形塊根蘿卜作親本進行雜交的遺傳圖解為:P:YYrr(圓形)×yyRR(圓形)→F1:YyRr(扁形)→F2:9Y_R_(扁形):3Y_rr(圓形):3yyR_(圓形):1yyrr(長形)。【詳解】由題意可知扁形基因型為Y_R_;圓形塊根基因型為Y_rr或者yyR_;長形塊根基因型為yyrr。兩個純合的圓形塊根蘿卜作親本進行雜交的遺傳圖解為:P:YYrr(圓形)×yyRR(圓形)→F1:YyRr(扁形)→F2:9Y_R_(扁形):3Y_rr(圓形):3yyR_(圓形):1yyrr(長形)。依據(jù)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可知,雙顯性個體表現(xiàn)為扁形塊根(Y_R_,占全部F2的9/16),而雙顯性個體中有只有一個純合子(YYRR,占1/16),所以F2扁形塊根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8/9,A正確。故選A。2.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對黃色為顯性。將純種白色脂肪家兔與黃色脂肪家兔雜交,對它們生下的小兔喂以含葉綠素的飼料時,小兔的皮下脂肪為黃色,則說明()A.基因型相同,表現(xiàn)型肯定相同B.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C.表現(xiàn)型相同,基因型肯定相同D.在相同條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現(xiàn)型也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性狀的表現(xiàn)是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huán)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基因型相同,表現(xiàn)型不肯定相同,表現(xiàn)型相同,基因型也不肯定相同。【詳解】由題意知,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對黃色脂肪為顯性,將純種的白色脂肪家兔與純種的黃色脂肪家兔雜交,后代是雜合子應當表現(xiàn)出顯性性狀,即白色脂肪,但是假如給小兔喂以含葉綠素的食物時,小兔的皮下脂肪為黃色,這說明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故選B?!军c睛】3.下圖是人體細胞中某DNA片段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X代表磷酸基團,A代表腺苷B.DNA雙鏈中嘌呤總數(shù)等于嘧啶總數(shù)C.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著兩個磷酸和一個堿基D.DNA的基本骨架是N所示的化學鍵連接的堿基對【答案】B【解析】【詳解】A、據(jù)圖分析,圖中X表示磷酸基團,N表示氫鍵,A表示腺嘌呤,A錯誤;B、雙鏈DNA分子中,嘌呤總是與嘧啶配對,因此嘌呤與嘧啶相等,B正確;C、由題圖可知,DNA分子中,大多數(shù)脫氧核糖連接2個兩個磷酸,位于DNA分子兩端的2個脫氧核糖各連接一個磷酸基,C錯誤;D、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形成的,D錯誤。故選B。4.下圖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動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的變更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過程沒有姐妹染色單體B.b過程結束后細胞核中染色體和DNA分子數(shù)目減半C.a、b和c過程表示減數(shù)分裂D.d過程有同源染色體【答案】D【解析】該圖代表的是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更,由圖分析可知a段始終不變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b是減數(shù)其次次分裂時期,c是受精作用,d是細胞的有絲分裂,C錯誤。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有姐妹染色單體,A錯誤。減數(shù)其次次分裂結束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但DNA分子數(shù)目可能會多于一半,因為細胞質基因不肯定是均分的,B錯誤。受精后細胞d中始終有同源染色體的存在,D正確。點睛:依據(jù)染色體推斷細胞分裂時期的要點:假如染色體先下降后又上升到和原來一樣代表的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因為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結束后染色體數(shù)目下降,在減數(shù)其次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shù)目和體細胞數(shù)目一樣的。假如是上升為正常的兩倍,代表的是體細胞的有絲分裂。5.下列有關DNA結構特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 B.堿基對排列在雙螺旋的內側C.各個堿基對在同一平面上 D.堿基配對的關系為A與C、T與G【答案】D【解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A正確;DNA的外側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的基本骨架,內側是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的堿基對,B正確;由于DNA分子是由2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糖核苷酸鏈組成的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堿基對排列在雙螺旋的內側,因此各個堿基對在同一平面上,C正確;DNA分子中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A與T配對,G與C配對,D錯誤。6.圖甲表示某生物細胞中基因表達的過程,圖乙為中心法則。①—⑤表示生理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甲可發(fā)生在酵母菌細胞核中B.圖乙中的①過程在人體成熟的紅細胞內不會發(fā)生C.圖乙中的③可表示圖甲所示的部分過程D.圖乙中涉及堿基互補配對的過程為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詳解】A、圖甲中轉錄和翻譯同時進行,酵母菌為真核細胞,轉錄和翻譯分別發(fā)生在細胞核和核糖體上,A項錯誤;B、人體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圖乙中的①DNA復制會發(fā)生,B項正確;C、圖乙中的③翻譯可表示圖甲所示的部分過程,C項正確;D、圖乙中①②③④⑤均涉及堿基互補配對,D項正確。故選A。7.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任何基因頻率的變更,不論其變更大小如何,都屬于進化的范圍B.同一種群的雌雄個體之間可以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同一物種的雌雄個體之間不能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C.隔離是形成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D.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肯定會形成新物種【答案】A【解析】【詳解】A、進化的本質是基因頻率的變更,只要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更,生物就發(fā)生了進化,A正確;B、同一物種的雌雄個體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能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B錯誤;C、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但不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C錯誤;D、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不肯定會形成新物種,如東北虎和華南虎,D錯誤。故選A?!军c睛】理清脈絡,駕馭以下學問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變更并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8.下列有關試驗的表述正確的是①在視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DNA和RNA分布時,鹽酸的作用是對該細胞進行解離
②經健那綠染液處理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依舊保持生活狀態(tài)
③用于視察質壁分別與復原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同樣可用來視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
④探究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作用專一性時,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進行鑒定
⑤DNA易被龍膽紫溶液染成紫色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答案】A【解析】【詳解】①在視察細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時,鹽酸的作用是變更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和蛋白質分別,有利于DNA和染色劑結合,①錯誤;②健那綠染液是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色的專一性染料,故染色后線粒體仍處于生活狀態(tài),②正確;③視察質壁分別與復原的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必需是成熟的植物細胞,而視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必需選擇能連續(xù)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③錯誤;④淀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性糖,在酶的催化下都能分解成還原性糖,還原性糖和斐林試劑結合呈現(xiàn)磚紅色沉淀,由于酶具有專一性,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而不能使蔗糖分解,利用斐林試劑可以鑒別。假如用碘液來檢測的話,只能說明淀粉是否被分解,而不能證明蔗糖是否被分解,因為蔗糖及其分解產物都不能和碘液出現(xiàn)顏色反應,④錯誤;⑤DNA和甲基綠結合呈現(xiàn)綠色,龍膽紫溶液能使染色體顏色變深,⑤錯誤。故選A?!军c睛】本題考查相關的試驗過程及顏色反應,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學問內容表”所列的生物試驗,包括理解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駕馭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實力。9.某一兔子種群中有白色和灰色兩種體色的個體,這一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限制,灰色(A)對白色(a)為顯性。假如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4%,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8%,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18%。基因A和a的頻率分別是()A.43%57% B.57%43%C.82%18% D.36%64%【答案】A【解析】【詳解】由題意分析可知,AA=4%,Aa=78%,aa=18%,依據(jù)公式:A=(2×4+78)/(2×4+2×78+2×18)=43%,a=1-A=57%,故A項正確,B、C、D項錯誤。故選A。考點:基因頻率的變更與生物進化10.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有關染色體變更的敘述正確的是()A.著絲點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B.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C.在減數(shù)其次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別D.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別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答案】B【解析】著絲點分裂發(fā)生在減數(shù)其次次分裂后期,A錯誤;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B正確;同源染色體分別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C錯誤;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別后染色體數(shù)目不變,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是著絲點分裂,D錯誤。11.下列有關水稻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水稻花粉離體培育得到單倍體水稻幼苗,可快速獲得純合子B.二倍體水稻經過秋水仙素加倍后得到的四倍體植株,肯定表現(xiàn)為早熟、粒多等性狀C.二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育,可得到單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小D.四倍體水稻的配子形成的新個體,含兩個染色體組,是二倍體【答案】A【解析】【詳解】A、單倍體水稻是由配子不經過受精干脆形成的新個體,用秋水仙素處理可獲得純合的二倍體,A正確;B、二倍體水稻秋水仙素處理,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得到四倍體水稻,多倍體植株的特點是其種子粒大,籽粒數(shù)目削減,但是發(fā)育周期延長,表現(xiàn)為晚熟,B錯誤;C、二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育得到單倍體只含有1個染色體組,不能形成正常配子,高度不育,C錯誤;D、全部配子不經過受精形成的新個體都是單倍體(無論含有幾個染色體組),所以四倍體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雖然含有兩個染色體組,但仍是單倍體,D錯誤。故選A?!军c睛】1、假如某個體由本物種的配子不經受精干脆發(fā)育而成,則不管它有多少染色體組都叫“單倍體”。2、多倍體植株特點:莖稈粗大,葉片、果實和種子比較大,養(yǎng)分物質含量豐富,發(fā)育延遲,牢固率低。12.下列關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囊性纖維病患者中,編碼一個CFTR蛋白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人類白化病癥狀是基因通過限制蛋白質的結構干脆限制生物體的性狀來實現(xiàn)的C.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呈線性關系,即一種性狀由一個基因限制D.皺粒豌豆種子中,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答案】D【解析】【詳解】囊性纖維病患者中,編碼一個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這種變異屬于基因突變,A項錯誤;人類白化病癥狀是基因通過限制酶的合成來限制代謝過程,進而間接限制生物體的性狀來實現(xiàn)的,B項錯誤;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并不都是簡潔的線性關系,一種性狀可能會由多個基因限制,或一個基因可能會限制多特性狀,C項錯誤;皺粒豌豆種子中,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導致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D項正確。13.以下有關基因對性狀限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基因通過酶的合成來限制代謝過程進而限制生物體的性狀B.基因還能通過限制蛋白質的結構干脆限制生物體的性狀C.基因和生物體性狀之間不是簡潔的線性關系D.細胞質基因在遺傳中也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答案】D【解析】【詳解】AB、基因限制性狀的方法有兩種:基因通過限制酶的合成來限制代謝過程,進而限制生物體的性狀;基因通過限制蛋白質的結構干脆限制生物體的性狀,AB正確;C、基因和生物體性狀之間不是簡潔的線性關系,C正確;D、細胞質基因在遺傳中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D錯誤。故選D。14.如圖所示為人體內蛋白質合成的部分過程,I、Ⅱ、Ⅲ是與蛋白質合成相關的三種重要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過程發(fā)生于細胞質基質中B.結構I、Ⅲ中含有RNA,結構Ⅱ中只含蛋白質C.密碼子表中GAA所對應的氨基酸,就是結構I所攜帶的氨基酸D.經過圖示過程形成的蛋白質,往往要經過進一步的加工才具有特定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圖示為人體內蛋白質合成的翻譯過程,其中Ⅰ是tRNA,能識別密碼子并轉運相應的氨基酸;Ⅱ為核糖體,是翻譯的場所;Ⅲ為mRNA,是翻譯的干脆模板,mRNA上編碼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稱為一個密碼子?!驹斀狻緼、圖示為翻譯過程,可能發(fā)生于細胞質的核糖體上,A錯誤;
B、Ⅱ為核糖體,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RNA,B錯誤;
C、圖中Ⅰ上的反密碼子是GAA,所攜帶的氨基酸對應的密碼子是CUU,C錯誤;
D、經過圖示過程形成的多肽鏈往往不具有生物活性,還須要經過進一步的加工才具有特定的功能,D正確。
故選D15.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本觀點的敘述,錯誤的是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進化的實質是基因型頻率的變更C.可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前提D.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一個重要動力和機制【答案】B【解析】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單位,A正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B錯誤;可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前提,可以為生物進化供應原材料,C正確;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動力和機制,D正確。16.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說法,正確的是()A.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由于染色體片段缺失造成的B.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個基因限制的疾病C.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發(fā)病率較低D.胎兒誕生前,可通過一般顯微鏡視察確定其是否患有21三體綜合征【答案】D【解析】【詳解】A、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由于基因突變造成的,A錯誤;B、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限制的疾病,B錯誤;C、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C錯誤;D、21三體綜合征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異樣遺傳病,胎兒誕生前,可通過一般顯微鏡視察確定其是否患有21三體綜合征,D正確。故選D。17.下圖為進行性肌養(yǎng)分不良遺傳病的家系圖,該病為隱性伴性遺傳病,Ⅲ-1的致病基因是由()A.Ⅰ-1遺傳的 B.Ⅰ-2遺傳的 C.Ⅰ-3遺傳的 D.Ⅰ-4遺傳的【答案】B【解析】【分析】依據(jù)題干信息分析,已知進行性肌養(yǎng)分不良是隱性伴性遺傳病,圖中顯示該家系有女患者,說明該病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據(jù)此分析答題?!驹斀狻恳罁?jù)以上分析已知,進行性肌養(yǎng)分不良為伴X隱性遺傳病,其主要特點是男患者的致病基因來自母親,且具有交叉遺傳的特點,遺傳系譜圖中Ⅲ-1是男患者,其致病基因干脆來自Ⅱ-1,而Ⅱ-1的父親正常,不攜帶致病基因,則Ⅱ-1的致病基因來自其母親Ⅰ-2,因此Ⅲ-1的致病基因最終來自Ⅰ-2。故選B。18.某小組在對石刁柏(XY型性別確定)野外調查時,偶然發(fā)覺一突變雄株。已知該突變性狀是由一條染色體上的某個基因突變產生的,為進一步了解突變基因的顯隱性和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設計了雜交方案:利用該突變雄株與多株野生純合雌株雜交,視察記錄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狀和突變性狀的數(shù)量并計算突變率,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性別野生性狀突變性狀突變性狀/(野生性狀+突變性狀)雄株M1M2Q雌株N1N2PA.若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則Q和P值分別為1、0B.若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Q和P值分別為0、1C.若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Q和P值分別為1/2、1/2D.若突變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且為顯性,則該雄株的基因型為XAYa、XaYA或XAYA【答案】D【解析】【分析】假如該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此性狀只遺傳給雄性;假如該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并且為顯性,雄株的該基因肯定遺傳給后代中的雌性;假如突變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且為顯性,則該雄性即為雜合子,此時應分狀況探討?!驹斀狻緼、假如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則雄性植株全部表現(xiàn)為突變性狀,Q和P值分別為1、0,A正確;B、假如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突變雄株的基因型為XAY,野生純合雌株的基因型為XaXa,則子代中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突變性狀,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野生性狀,Q和P值分別為0、1,B正確;C、假如突交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突變雄株的基因組成為Aa,野生純合雌株的基因組成為aa,子代中無論雄性植株,還是雌性個體,顯隱性性狀的比例都為1:1,即Q和P值都為1/2、1/2,C正確;D、若突變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且為顯性,則突變雄株的基因型為XAYa或XaYA,野生純合雌株的基因型為XaXa,Q和P值分別為0、1或1、0,D錯誤。故選D。19.下列關于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一個體細胞中隨意兩個染色體組之間的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肯定相同②一個染色體組攜帶著限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③一個染色體組中各個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稱為非同源染色體④體細胞含有奇數(shù)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一般不能產生正??捎姆N子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限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驹斀狻竣賹τ赬Y型性別確定的生物,其一個體細胞中隨意兩個染色體組之間的常染色體形態(tài)都相同,但性染色體形態(tài)不相同,①錯誤;
②一個染色體組攜帶著限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遺傳信息,②正確;
③一個染色體組中各個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稱為非同源染色體,③正確;
④體細胞含有奇數(shù)個染色體組的個體,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紊亂,一般不能產生正??捎呐渥樱苷_。
故選D。20.下圖表示某種生物的部分染色體發(fā)生了兩種變異的示意圖,圖中①和②,③和④互為同源染色體,則圖a.圖b所示的變異()A.均可為進化供應原材料 B.基因的數(shù)目和排列依次均發(fā)生變更C.均為染色體結構變異 D.均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而不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答案】A【解析】【分析】“易位”與“交叉互換”比較:項目染色體易位交叉互換圖解區(qū)分發(fā)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基因重組可顯微鏡下視察到在顯微鏡下視察不到【詳解】圖a顯示:兩條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此過程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其變異屬于基因重組,不會導致基因的數(shù)目發(fā)生變更,但可能導致染色單體上基因的排列依次發(fā)生變更;圖b的兩條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片段,此過程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或有絲分裂過程中,其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可導致基因的數(shù)目和排列依次均發(fā)生變更;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均可為進化供應原材料。綜上分析,A項正確,B、C、D三項均錯誤。故選A?!军c睛】解答此類問題的關鍵是:精確區(qū)分a、b兩圖中的染色體是否為同源染色體,以箭頭左側的圖像為參照,找出其結果導致的變更,據(jù)此推斷變異的類型。本題的易錯點在于沒有把握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易位和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的本質區(qū)分而錯選。二、非選擇題21.果蠅是一種重要的生物試驗材料,如圖是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果蠅的性別是__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若圖中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表示為6+XX,則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表示為____________。(2)基因A與a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A、a與B、b兩對等位基因同時遺傳時應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3)對該果蠅進行測交試驗時,選用的果蠅的基因型可表示為____________。(4)此圖表示的果蠅體內的原始生殖細胞,經過減數(shù)分裂可能產生____________種染色體組合的卵細胞,而一個原始生殖細胞只能產生______種染色體組合的卵細胞。【答案】(1).雌性(2).6+XY(3).分別(4).自由組合(5).bbXaY(6).161(7).【解析】【分析】XY性別確定的生物,雌雄個體中含有的成對的常染色體相同,含有的1對性染色體不同,雌性為XX,雄性為XY;基因的分別定律探討的是一對等位基因在傳宗接代中的傳遞規(guī)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探討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傳宗接代中的傳遞規(guī)律。據(jù)此,從題圖中提取信息并結合題意,圍繞果蠅的體細胞染色體組成、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減數(shù)分裂等學問,進行相關試題的解答?!驹斀狻?1)圖中A和a所在的兩條染色體均為X染色體,據(jù)此可推斷該果蠅的性別是雌性。若圖中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表示為6+XX,則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表示為6+XY。
(2)基因A與a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別定律;A、a與B、b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所以它們同時遺傳時應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3)測交是與隱性純合子交配。圖示果蠅基因型為BbXAXa,因此選用與該果蠅進行測交的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Y。
(4)此圖表示的果蠅體內的原始生殖細胞(卵原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經過減數(shù)分裂可能產24=16種染色體組合的卵細胞。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shù)分裂只能產生1個卵細胞,因此只能產生1種染色體組合的卵細胞?!军c睛】熟識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以及從細胞學的基礎上理解基因的分別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是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22.下圖表示果蠅某正常基因片段限制合成多肽的過程。a~d表示4種基因突變。a丟失T/A,b由T/A變?yōu)镃/G,c由T/A變?yōu)镚/C,d由G/C變?yōu)锳/T。假設4種突變都單獨發(fā)生,請回答:提示:可能用到的密碼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終止密碼子(UAG)。(1)圖中所示遺傳信息傳遞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2)a突變后合成的多肽鏈中氨基酸依次為___________,在a突變點旁邊再丟失___________個堿基對對性狀影響最小。(3)圖中___________突變對性狀無影響,其意義__________________。(4)①過程須要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5)在②過程中,少量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質,緣由是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細胞核和細胞質(核糖體)(2).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3).2(4).b(5).有利于維持生物遺傳性狀的相對穩(wěn)定(6).解旋酶、RNA聚合酶(7).一個mRNA分子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進行多條多肽鏈的合成【解析】試題分析:由提圖信息可知,①為轉錄過程,②為翻譯過程。a為基因突變中的缺失突變,b、c、d均為替換突變。DNA雙鏈片段中,以下面這條連為模板。解析:(1)轉錄發(fā)生在細胞核,翻譯發(fā)生在核糖體,所以圖中所示遺傳信息傳遞的場所是細胞核和細胞質(核糖體)。(2)由圖和提示可知氨基酸和密碼子的對應關系為天冬氨酸(GAC、GAU),亮氨酸(CUA),色氨酸(UGG),絡氨酸(UAU),甘氨酸(GG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四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2025年個體工商戶名稱轉讓協(xié)議(三篇)
- 2025年產品銷售協(xié)議格式范文(2篇)
- 2025年五年級美術教學總結樣本(四篇)
- 2025年中學九年級教導處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九年級教師教學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乳膠漆施工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押車借款合同常用版(五篇)
- 2025年個人建材租賃擔保合同范文(2篇)
- 冷鏈物流服務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測試卷
- GB/T 709-2019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GB/T 14177-2003林業(yè)機械便攜式割灌機和割草機試驗方法
- FZ/T 54007-2019錦綸6彈力絲
- DB11-T 291-2022日光溫室建造規(guī)范
-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淄博市高二(下)期末英語試卷(附答案詳解)
- 北師大版高中數(shù)學選修4-6初等數(shù)論初步全套課件
- 外貿業(yè)務員面試試卷
- 紀檢知識答題測試題及答案
- 創(chuàng)傷急救-止血、包扎課件
- 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網絡輿情成因及治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