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人體解剖學授課科室:解剖教研室
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學時數:120
授課對象:06級臨床專業(yè)執(zhí)筆人:張志剛
編寫日期:2006年12月12日
一、課程教學目的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tài)結構的科學,屬于生物學中形態(tài)學的范疇,是一
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學科。醫(yī)學教育中安排這門課程,在于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人體
各器官系統(tǒng)的正常形態(tài)結構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課程奠定必要
的形態(tài)學基礎。本課程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學習一些必要的人體解剖學的基本
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基礎。
在教學方法要求采用啟發(fā)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并以掛圖、標本及模型等配
合教學,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多動手、多觀察。
二、課程學時分配
課時分配
合計教學時
授課內容理論教學時數實驗教學時數
數
緒論11
第一章運動系統(tǒng)191029
第二章消化系統(tǒng)10414
第三章呼吸系統(tǒng)426
第四章泌尿系統(tǒng)213
第五章生殖系統(tǒng)314
第六章脈管系統(tǒng)8412
第七章內分泌系統(tǒng)213
第八章感覺器538
第九章神經系統(tǒng)261440
合計8040120
三、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第一章運動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教學內容]
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骨學
一、骨學總論
[目的要求]
掌握骨的形態(tài)和構造。
了解骨的理化特性。
[教學內容]
骨的形態(tài)、構造和理化特性。
二、骨學各論
(一)軀干骨
L目的要求]
掌握軀干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椎體、椎弓(椎弓根和椎
弓板)、椎孔、椎管、椎間孔、棘突、橫突、橫突孔、關節(jié)突、肋凹、肋溝、舐
管、舐管裂孔、能角、舐前及能后孔、舐骨岬、胸骨角、胸骨頸靜脈切跡、劍突
和肋頭。
[教學內容]
椎骨、胸骨、肋。
(二)上肢骨
[目的要求]
掌握上肢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
肩胛骨:肩胛岡、肩峰、關節(jié)盂、盂上結節(jié)、盂下結節(jié)、下角、岡上窩、岡下窩
和喙突。
肱骨:肱骨頭,肱骨大、小結節(jié),大、小結節(jié)崎,結節(jié)間溝、外科頸、三角肌粗
隆、梯神經溝、肱骨滑車、肱骨小頭、內上骨果、外上牌、尺神經溝和鷹嘴窩。
槎骨:橫骨頭、尺切跡、橫骨粗隆和槎骨莖突。
尺骨:鷹嘴、冠突、滑車切跡、梳切跡、尺骨頭和尺骨莖突。
[教學內容]
鎖骨、肩胛骨、肱骨、梳骨、尺骨、手骨。
(三)下肢骨
[目的要求]
掌握下肢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
股骨:骼骨、恥骨、坐骨、髏臼、閉孔、骼崎、骼前及骼后上棘、骼結節(jié)、弓狀
線、坐骨結節(jié)、坐骨棘和恥骨結節(jié)。
股骨:股骨頭、股骨頭凹、股骨頸、大轉子、小轉子、臀肌粗隆、恥骨肌線和股
骨內、外側牌,以及內、外上骨果。
脛骨:脛骨粗隆、內踝、比目魚肌線和脛骨的內、外側鐮。
腓骨:腓骨頭、腓骨頸和外踝
跟骨:跟骨結節(jié)。
[教學內容]
髏骨、股骨、骸骨、脛骨、腓骨、足骨。
(四)顱骨
[目的要求]
掌握顱骨的名稱、數目及以下主要的孔道和結構:眶上孔(或切跡)、眶下孔、
須孔、枕骨大孔、莖乳孔、冠狀縫、人字縫、翼點、前鹵、眉弓、枕外隆突、枕
鐮、圓孔、卵圓孔、棘孔、頸靜脈孔、潁窩、潁下窩、翼腭窩、蝶篩隱窩、乳突、
額弓、下頜窩、下頜頭、下頜角、咬肌粗隆、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
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鼻旁竇的名稱、位置及開口、顱前窩、顱中窩、顱后
窩、內耳門、外耳門和垂體窩。
[教學內容]
腦顱骨、面顱骨、顱的整體現、新生兒顱骨。
第三節(jié)骨連結
一、骨連結總論
[目的要求]
掌握關節(jié)的基本結構及輔助結構,關節(jié)的運動。
了解骨連結的類型。
[教學內容]
直接連結、間接連結。
二、骨連結各論
(一)軀干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脊柱的組成(椎間盤的形態(tài)結構、前縱韌帶、后縱韌帶、棘上韌帶、棘間韌
帶、黃韌帶的位置,關節(jié)突關節(jié)和腰雕關節(jié)),脊柱的生理彎曲和胸廓形態(tài)。
了解脊柱和胸廓與肋和椎骨的連接,胸廓的運動,寰枕關節(jié)、寰樞關節(jié)、鉤椎關
節(jié)的構成。
[教學內容]
椎骨間連結、脊柱、胸廓。
(二)上肢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肩、肘、腕和梳尺間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和運動。
了解胸鎖關節(jié)和肩鎖關節(jié)的構成和運動;了解手關節(jié)的名稱和組成。
[教學內容]
上肢帶連結和自由上肢連結。
(三)下肢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微、膝和踝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及運動,骨盆的組成、分部、性差。
了解髏骨與微骨及髏骨與骸骨之間的連結;了解足關節(jié)的名稱及組成;了解足弓
的概念。
[教學內容]
下肢帶連結和自由下肢連結。
(四)顱骨的連結
L目的要求]
掌握頻下頜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和運動。
[教學內容]
潁下頜關節(jié)。
第四節(jié)肌學
一、肌學總論
[目的要求]
掌握肌的起止、作用及肌的輔助裝置。
了解肌的形態(tài)和構造。
[教學內容]
肌的形態(tài)和構造,肌的起止和作用,肌的配布,肌的命名,肌的輔助裝置。
二、肌學各論
(一)軀干肌
[目的要求]
掌握斜方肌、背闊肌、胸大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作用,腹
肌前外側群肌的層次、名稱及參與形成的各種結構,舐棘肌的位置和作用,腹股
溝管的位置、組成及通過的內容。
了解肋間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組成,腹筋膜的名稱,腹白線的構
成。
[教學內容]
背肌、胸肌、膈、腹肌。
(二)頭頸肌
[目的要求]
掌握咬肌、顆肌、口輪匝肌、眼輪匝肌的位置和作用,胸鎖乳突肌的位置及起止
和作用。
了解枕額肌、頰肌的位置;了解舌骨下肌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內容]
頭肌、頸肌。
(三)上肢肌
[目的要求]
掌握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位置和起止及作用。
了解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肩胛下肌和肱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前
臂屈肌群、伸肌群各肌的名稱和位置排列關系(其中掌長肌腱、梯側腕屈肌腱、
尺側腕屈肌腱、指伸肌腱、拇長伸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拇長展肌腱的名稱及位置
需掌握)。
了解手肌的分群。
[教學內容]
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四)下肢肌
[目的要求]
掌握骼腰肌、臀大肌、股四頭肌、縫匠肌、小腿三頭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了解其他下肢肌的名稱、位置、分群及主要作用(其中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股
二頭肌腱、腓腸肌、跟腱、脛骨前肌腱、拇長伸肌腱、趾長伸肌腱的名稱和位置
需掌握)
[教學內容]
股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第二章消化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功能。
掌握胸腹部的標志線及腹部的分區(qū)。
了解消化管的一般構造。
[教學內容]
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消化管的一般結構,胸腹部標志線和腹部分區(qū)。
第二節(jié)消化管
一、口腔
[目的要求]
掌握咽峽的組成,腭扁桃體的位置,舌的形態(tài)構造,牙的形態(tài)、結構、出牙和牙
式,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開口部位。
了解口腔的分部,下頜下腺與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開口部位。
[教學內容]
口腔的構造和分部,口腔內結構,大唾液腺。
二、咽
[目的要求]
掌握咽的形態(tài)、位置、分部、結構及各部的交通。
[教學內容]
咽的形態(tài)和位置,咽的分部和結構。
三、食管
L目的要求]
掌握食管的位置及三個狹窄的部位。
[教學內容]
食管的位置和狹窄。
四、胃
[目的要求]
掌握胃的形態(tài)分部、位置和主要結構。
[教學內容]
胃的形態(tài)和分部,胃的位置和構造。
五、小腸
[目的要求]
掌握小腸的形態(tài)、位置、分部(包括十二指腸的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
[教學內容]
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
六、大腸
[目的要求]
掌握大腸形態(tài)特點、分部和位置,闌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體表投影,直腸的位置、
形態(tài)結構及肛管結構。
[教學內容]
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
第三節(jié)消化腺
一、肝
[目的要求]
掌握肝的形態(tài)、位置及體表投影。
了解肝的功能。
掌握膽囊的形態(tài)、分部、位置及膽囊底的體表投影,膽道的組成及開口部位。
了解膽囊的功能。
[教學內容]
肝的形態(tài),肝的位置和體表投影,肝的主要功能,肝外膽道。
二、胰
[目的要求]
掌握胰的形態(tài)、位置及胰管的開口部位。
了解胰的功能。
[教學內容]
胰的位置、形態(tài)和功能。
第四節(jié)腹膜
[目的要求]
掌握腹膜壁層,臟層和腹膜腔,腹膜與腹盆腔臟器的關系,男、女盆腔腹膜陷凹
的名稱、位置。
了解小網膜、大網膜、網膜囊和網膜孔的主要形態(tài)、位置,各系膜的名稱,腹膜
的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腹膜的配布和功能,腹膜與腹盆腔臟器的關系,腹膜形成的結構。
第三章呼吸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功能,上、下呼吸道的劃分。
[教學內容]
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肺外呼吸道
一、鼻
[目的要求]
掌握鼻甲、鼻道、鼻中隔的位置。
了解外鼻的形態(tài)結構,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分部。
[教學內容]
外鼻、鼻腔、鼻旁竇。
二、咽
見消化系統(tǒng)。
三、喉
[目的要求]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軟骨名稱,喉粘膜的主要形態(tài)結構,喉腔分部。
了解彈性圓錐和喉肌
[教學內容]
喉的位置和結構。
四、氣管和主支氣管
[目的要求]
掌握氣管位置及結構,左、右主支氣管的區(qū)別。
了解氣管的分段。
[教學內容]
氣管和主支氣管。
第三節(jié)肺
[目的要求]
掌握肺的形態(tài)、結構、位置及體表投影。
了解肺內支氣管。
[教學內容]
肺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
第四節(jié)胸膜和縱隔
[目的要求]
掌握胸膜壁層、臟層和胸膜腔,胸膜頂和肋膈隱窩的位置,胸膜的體表投影。
了解縱隔的概念、位置、分部(四分法)及內容。
L教學內容]
胸膜和縱隔。
第四章泌尿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腎
[目的要求]
掌握腎的形態(tài)、位置和內部結構。
了解腎的被膜。
[教學內容]
腎的形態(tài)和位置,腎的被膜和腎的內部結構。
第三節(jié)輸尿管道
一、輸尿管
L目的要求]
掌握輸尿管的分段及三個狹窄的部位。
了解輸尿管的走行位置和毗鄰。
[教學內容]
輸尿管的位置和毗鄰,輸尿管分段與狹窄。
二、膀胱
[目的要求]
掌握膀胱的形態(tài)、位置和膀胱三角的特點。
L教學內容]
膀胱的形態(tài)和位置,膀胱壁的結構。
三、尿道
[目的要求]
掌握女性尿道的位置、結構特點及開口部位(男性尿道見生殖系統(tǒng))。
[教學內容]
女性尿道。
第五章生殖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男性生殖器
一、男性內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睪丸、附睪的位置及形態(tài)結構,輸精管的行程、位置,精索的位置及其組成,
前列腺的位置。
了解精囊和尿道球腺的位置以及射精管的組成和開口。
[教學內容]
睪丸、附睪、輸精管、射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二、男性外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狹窄、彎曲以及陰莖的分部和結構。
了解陰囊壁的一般結構。
[教學內容]
陰囊、陰莖和男尿道。
第三節(jié)女性生殖器
一、女性內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子宮的位置和形態(tài)結構、子宮的固定裝置,卵巢的位置和形態(tài),輸卵管的位
置和分部,陰道的位置和陰道穹。
L教學內容]
卵巢、輸卵管、子宮和陰道。
二、女性外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尿道口和陰道口的位置。
了解女性外陰的一般形態(tài)。
附一女性乳房
[目的要求]
掌握女性乳房的位置和形態(tài)結構。
附二會陰
[目的要求]
掌握會陰概念、坐骨肛門窩的位置、形態(tài)和內容物。
了解會陰的位置和分部及會陰的層次結構。
[教學內容]
女性外生殖器、女乳房、會陰。
第六章循環(huán)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心血管系統(tǒng)
[目的要求]
掌握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掌握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循環(huán)路徑。
了解血管吻合以及側支循環(huán)。
[教學內容]
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血液循環(huán)的徑路,血管的吻合和側支循環(huán)。
二、心
[目的要求]
掌握心臟位置、外形、各腔結構、傳導系統(tǒng)、血管分布及體表投影。
了解心壁和心包的形態(tài)結構。
[教學內容]
心的位置和外形,心的各腔,心壁的構造,心的傳導系統(tǒng),心的血管,心包和心
的體表投影。
三、動脈
(?)肺循環(huán)的動脈
[目均要求]
掌握肺動脈的位置
了解動脈導管的位置。
[教學內容]
左、右肺動脈。
[目的要求]
1.主動脈
掌握主動脈的分段和其重要分支。
2.頭頸部動脈
掌握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圍,甲狀腺上
動脈、面動脈、上頜動脈、腦膜中動脈、潁淺動脈的起始及分布范圍。
了解頸動脈竇及頸動脈小球的位置和一般功能,舌動脈分布范圍。
3.鎖骨下動脈
掌握鎖骨下動脈的起止、走行位置,甲狀腺下動脈、椎動脈和胸廓內動脈的起始
及分布范圍。
4.上肢動脈
掌握腋動脈、肱動脈、槎動脈和尺動脈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分布范圍,腋動脈的
主要分支。
了解掌淺弓和掌采弓的組成及其分布。
5.胸部動脈
了解胸主動脈的分支及分布范圍。
6.腹主動脈
掌握腹腔干三大分支的名稱及分布范圍及三大分支后的各級分支;掌握腸系膜上、
下動脈和腎動脈的名稱和分布范圍。
了解腸系膜上、下動脈分支的名稱,腎上腺中動脈和睪丸動脈的名稱及分布范圍。
7.能總動脈
掌握骼總動脈、骼外動脈的走行位置,骼內動脈的起始及分布范圍。
了解子宮動脈、直腸下動脈、陰部內動脈、閉孔動脈和臀上、下動脈的起始及分
布范圍。
8.下肢動脈
掌握股動脈、摑動脈、脛前動脈、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的起始、走行位置及分布
范圍。
了解股深動脈的分布范圍。
四、靜脈
(一)肺循環(huán)的靜脈
[目的要求]
掌握肺靜脈起止。
[教學內容]
肺靜脈。
(二)體循環(huán)的靜脈
[目的要求]
1.上腔靜脈系
掌握上腔靜脈、無名靜脈、頸內靜脈及鎖骨下靜脈的收納范圍和匯入,頸外靜脈、
頭靜脈、貴要靜脈和肘正中靜脈的起始、走行位置和匯人,奇靜脈的位置、收納
范圍和匯入。
了解面靜脈、下頜后靜脈、肋間后靜脈的位置、收納范圍和匯入。
2.下腔靜脈系
掌握下腔靜脈收納范圍和匯入,門靜脈組成、位置、收納范圍及側支循環(huán),骼內
靜脈、骼外靜脈、腎靜脈、睪丸靜脈、肝靜脈、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的起始、走
行位置及匯入。
了解腹前壁靜脈的組成和回流;了解腰靜脈、腎上腺靜脈的回流。
[教學內容]
上腔靜脈系和下腔靜脈系。
第三節(jié)淋巴系
[目的要求]
掌握淋巴系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淋巴系的組成和其主要功能。
一、淋巴導管
[目的要求]
掌握胸導管的組成、走行位置、收納范圍和匯人,右淋巴導管的組成、收納范圍
和匯入。
[教學內容]
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導管。
二、淋巴結
[目的要求]
掌握下頒下淋巴結、頸外側淺淋巴結、頸外側深淋巴結、腋淋巴結和腹股溝淺、
深淋巴結的位置、收納范圍和其回流。
了解肺門淋巴結、食管淋巴結、腸系膜上、下淋巴結、腰淋巴結、腹腔淋巴結、
骼內淋巴結和骼外淋巴結的位置、收納范圍及回流。
[教學內容]
頭頸部的淋巴結,上肢的淋巴結,胸部的淋巴結,下肢的淋巴結,盆部的淋巴結,
腹部的淋巴結,人體一些器官的淋巴引流。
三、脾
[目的要求]
掌握脾的位置、形態(tài);了解脾的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脾的位置、形態(tài)和主要功能。
第七章內分泌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內分泌器官和內分泌組織的基本概念。
[教學內容]
內分泌器官和內分泌組織基本概念,內分泌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內分泌器官
[目的要求]
掌握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胸腺、松果體和垂體的形態(tài)和位置。
了解上述各腺的一般功能。
L教學內容]
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垂體、松果體和胸腺。
第八章感覺器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感覺器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感覺器的組成及其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視器
一、眼球
[目的要求]
掌握眼球壁各層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的位置及
形態(tài)結構,眼底的形態(tài)結構。
[教學內容]
眼球壁、眼球內容物。
二、眼副器和眼的血管
L目的要求]
掌握上、下臉、結膜和淚器的名稱、位置及分部。
了解眼球外肌的名稱、位置和作用,眼的血管。
[教學內容]
眼瞼、結膜、淚器、眼球外肌和眼的血管。
第三節(jié)前庭蝸(位聽)器
[目的要求]
掌握前庭蝸器的組成和分部,耳廓的形態(tài),鼓膜的位置、形態(tài)及分部,中耳的位
置及三塊聽小骨的名稱及連結,內耳迷路的組成、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
了解聲音傳導徑路,外耳道的組成及彎曲,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
突竇及乳突小房的位置。
[教學內容]
外耳、中耳、內耳和聲音傳導徑路。
第九章神經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神經系統(tǒng)的區(qū)分和組成及基本功能,神經系統(tǒng)中的常用術語(白質、灰質、
髓質、皮質、纖維束、神經核、神經節(jié)和神經的概念)。
了解神經元的構造、分類和神經元間的聯(lián)系,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教學內容]
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和區(qū)分,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和常用術語。
第二節(jié)脊髓和脊神經
一、脊髓
[目的要求]
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節(jié)段概念及脊髓灰質的形態(tài)結構,白質的重要傳導
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腦前束及側束、皮質脊髓前束及側束)。
了解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的關系,紅核脊髓束、網狀脊髓束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內部結構和脊髓的功能。
二、脊神經
[目的要求]
掌握脊神經的數目、組成及纖維成分,頸叢、臂叢、腰叢、舐叢的組成和位置,
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梯神經、腋神經、肌皮神經、肋間神經、股神經、
坐骨神經、腓總神經、腓淺神經、腓深神經、脛神經和陰部神經的走行位置及分
布;正中神經、尺神經、坐骨神經的體表投影。
了解頸叢皮支、脊神經后支(枕大神經、臀上皮神經)、胸背神經、骼腹下神
經、骼腹股溝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臀上神經、臀下神經、閉孔神經和隱神經的
分布,脊髓對肌和皮膚的節(jié)段性分布。
[教學內容]
脊神經的后支和前支,脊髓的節(jié)段性支配。
第三節(jié)腦和腦神經
一、腦
(-)腦干
[目的要求]
掌握腦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主要腦神經核的名稱、部位及性質,薄
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及性質,腦干內的重要傳導束。
了解紅核和黑質的位置,腦干網狀結構的一般概念及腦干的功能。
[教學內容]
腦干外形,腦干的內部結構,腦干各部的橫切面和腦干功能。
(二)小腦
[目的要求]
掌握小腦的位置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了解小腦的內部結構及一般功能。
L教學內容]
小腦的位置和外形結構,小腦的構造和小腦的功能。
(三)間腦
[目的要求]
掌握間腦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側丘腦的位置和主要結構,下丘腦位置、形態(tài)及
其主要核團(視上核、室旁核),內、外側膝狀體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L教學內容]
背側丘腦、后丘腦、下丘腦、上丘腦和底丘腦。
(四)大腦
[目的要求]
掌握大腦半球的位置、形態(tài)、分葉及其主要的溝、回、裂,重要的皮質中樞(運
動中樞、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以及運動性語言中樞),內囊的位置、
分部及各部通過的主要傳導束。
了解紋狀體的組成,邊緣系統(tǒng)的概念,聯(lián)絡纖維、連合纖維和投射纖維的概念。
[教學內容]
大腦半球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二、腦神經
L目的要求]
掌握腦神經的數目、名稱、總的纖維成分及出入顱部位,視神經、動眼神經、滑
車神經、展神經、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和舌下神經的主要分
布及其一般功能。
了解角膜反射的途徑,嗅神經、前庭蝸神經和副神經的主要分布及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十二對腦神經。
第四節(jié)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
[目的要求]
掌握全身淺感覺的傳導路;掌握軀干和四肢意識性的本體感覺傳導路,錐體系運
動傳導路,視覺傳導路及瞳孔對光反射的途徑。
了解聽覺傳導路、錐體外系的組成及功能。
[教學內容]
感覺傳導路,運動傳導路。
第五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
[目的要求]
掌握內臟神經的區(qū)分、分布及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低級中樞的位置,交感干
的組成和位置。
了解腹腔神經節(jié)、主動脈腎神經節(jié)、腸系膜上下神經節(jié)的位置及主要副交感神經
節(jié)的位置;了解交感神經的分布,內臟感覺沖動的傳人徑路,內臟感覺的特點,
內臟與皮膚的關聯(lián)及牽涉痛。
[教學內容]
內臟運動神經,內臟感覺神經。
第六節(jié)腦和脊髓的被膜、腦室和腦脊液、腦和脊髓的血管
一、腦和脊髓的被膜
[目的要求]
掌握腦和脊髓被膜的層次名稱以及硬膜外隙、蛛網膜下隙和蛛網膜粒的位置,硬
腦膜竇的概念。
了解大腦鐮、小腦幕的位置,海綿竇、上矢狀竇、橫竇、直竇和乙狀竇的位置及
匯入。
[教學內容]
腦和脊髓的被膜
二、腦室和腦脊液
[目的要求]
掌握腦室的名稱、位置及腦脊液的循環(huán)途徑。
了解脈絡叢的位置、組成和功能
[教學內容]
腦室、腦脊液及其循環(huán)。
三、腦和脊髓的血管
L目的要求]
掌握大腦動脈環(huán)的位置和組成,大腦前、中、后動脈的起始和分布范圍。
了解大腦的靜脈及脊髓血管的一般概念。
[教學內容]
腦的血管和脊髓的血管。
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正常人體解剖學授課科室:解剖教研室
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學時數:44
授課對象:05級制劑專業(yè)執(zhí)筆人:張志剛
編寫日期:2006年12月12日
一、課程教學目的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tài)結構的科學,屬于生物學中形態(tài)學的范疇,是一
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學科。醫(yī)學教育中安排這門課程,在于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人體
各器官系統(tǒng)的正常形態(tài)結構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課程奠定必要
的形態(tài)學基礎。本課程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學習一些必要的人體解剖學的基本
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基礎。
在教學方法要求采用啟發(fā)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并以掛圖、標本及模型等配
合教學,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多動手、多觀察。
二、課程學時分配
課時分配
授課內容理論教學時數實驗教學時數合計教學時數
緒論11
第一章運動系統(tǒng)426
第二章消化系統(tǒng)213
第三章呼吸系統(tǒng)10.51.5
第四章泌尿系統(tǒng)10.51.5
第五章生殖系統(tǒng)10.51.5
第六章脈管系統(tǒng)426
第七章內分泌系統(tǒng)10.51.5
第八章感覺器213
第九章神經系統(tǒng)729
合計341044
三、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第一章運動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L教學內容]
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骨學
一、骨學總論
[目的要求]
掌握骨的形態(tài)和構造。
了解骨的理化特性。
[教學內容]
骨的形態(tài)、構造和理化特性。
二、骨學各論
(一)軀干骨
[目的要求]
掌握軀干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椎體、椎弓(椎弓根和椎
弓板)、椎孔、椎管、椎間孔、棘突、橫突、橫突孔、關節(jié)突、肋凹、肋溝、舐
管、覦管裂孔、能角、舐前及舐后孔、能骨岬、胸骨角、胸骨頸靜脈切跡、劍突
和肋頭。
[教學內容]
椎骨、胸骨、肋。
(二)上肢骨
[目的要求]
掌握上肢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
肩胛骨:肩胛岡、肩峰、關節(jié)盂、盂上結節(jié)、盂下結節(jié)、下角、岡上窩、岡下窩
和喙突。
肱骨:肱骨頭,肱骨大、小結節(jié),大、小結節(jié)崎,結節(jié)間溝、外科頸、三角肌粗
隆、稅神經溝、肱骨滑車、肱骨小頭、內上骨果、外上肯果、尺神經溝和鷹嘴窩。
棱骨:梳骨頭、尺切跡、梳骨粗隆和棱骨莖突。
尺骨:鷹嘴、冠突、滑車切跡、梳切跡、尺骨頭和尺骨莖突。
[教學內容]
鎖骨、肩胛骨、肱骨、梳骨、尺骨、手骨。
(三)下肢骨
[目的要求]
掌握下肢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
髏骨:骼骨、恥骨、坐骨、雕臼、閉孔、骼崎、骼前及骼后上棘、骼結節(jié)、弓狀
線、坐骨結節(jié)、坐骨棘和恥骨結節(jié)。
股骨:股骨頭、股骨頭凹、股骨頸、大轉子、小轉子、臀肌粗隆、恥骨肌線和股
骨內、外側髀,以及內、外上骨果。
脛骨:脛骨粗隆、內踝、比目魚肌線和脛骨的內、外側牌。
腓骨:腓骨頭、腓骨頸和外踝
跟骨:跟骨結節(jié)。
[教學內容]
骸骨、股骨、骸骨、脛骨、腓骨、足骨。
(四)顱骨
[目的要求]
掌握顱骨的名稱、數目及以下主要的孔道和結構:眶上孔(或切跡)、眶下孔、
頒孔、枕骨大孔、莖乳孔、冠狀縫、人字縫、翼點、前囪、眉弓、枕外隆突、枕
骨果、圓孔、卵圓孔、棘孔、頸靜脈孔、顆窩、潁下窩、翼腭窩、蝶篩隱窩、乳突、
額弓、下頜窩、下頜頭、下頜角、咬肌粗隆、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
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鼻旁竇的名稱、位置及開口、顱前窩、顱中窩、顱后
窩、內耳門、外耳門和垂體窩。
[教學內容]
腦顱骨、面顱骨、顱的整體現、新生兒顱骨。
第三節(jié)骨連結
一、骨連結總論
L目的要求]
掌握關節(jié)的基本結構及輔助結構,關節(jié)的運動。
了解骨連結的類型。
[教學內容]
直接連結、間接連結。
二、骨連結各論
(一)軀干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脊柱的組成(椎間盤的形態(tài)結構、前縱韌帶、后縱韌帶、棘上韌帶、棘間韌
帶、黃韌帶的位置,關節(jié)突關節(jié)和腰舐關節(jié)),脊柱的生理彎曲和胸廓形態(tài)。
了解脊柱和胸廓與肋和椎骨的連接,胸廓的運動,寰枕關節(jié)、寰樞關節(jié)、鉤椎關
節(jié)的構成。
[教學內容]
椎骨間連結、脊柱、胸廓。
(二)上肢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肩、肘、腕和槎尺間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和運動。
了解胸鎖關節(jié)和肩鎖關節(jié)的構成和運動;了解手關節(jié)的名稱和組成。
[教學內容]
上肢帶連結和自由上肢連結。
(三)下肢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髓、膝和踝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及運動,骨盆的組成、分部、性差。
了解骸骨與慨骨及骸骨與骸骨之間的連結;了解足關節(jié)的名稱及組成;了解足弓
的概念。
[教學內容]
下肢帶連結和自由下肢連結。
(四)顱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顆下頜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和運動。
[教學內容]
潁下頜關節(jié)。
第四節(jié)肌學
一、肌學總論
[目的要求]
掌握肌的起止、作用及肌的輔助裝置。
了解肌的形態(tài)和構造。
[教學內容]
肌的形態(tài)和構造,肌的起止和作用,肌的配布,肌的命名,肌的輔助裝置。
二、肌學各論
(一)軀干肌
[目的要求]
掌握斜方肌、背闊肌、胸大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作用,腹
肌前外側群肌的層次、名稱及參與形成的各種結構,舐棘肌的位置和作用,腹股
溝管的位置、組成及通過的內容。
了解肋間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組成,腹筋膜的名稱,腹白線的構
成。
[教學內容]
背肌、胸肌、膈、腹肌。
(二)頭頸肌
[目的要求]
掌握咬肌、顫肌、口輪匝肌、眼輪匝肌的位置和作用,胸鎖乳突肌的位置及起止
和作用。
了解枕額肌、頰肌的位置;了解舌骨下肌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內容]
頭肌、頸肌。
(三)上肢肌
[目的要求]
掌握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位置和起止及作用。
了解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肩胛下肌和肱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前
臂屈肌群、伸肌群各肌的名稱和位置排列關系(其中掌長肌腱、稅側腕屈肌腱、
尺側腕屈肌腱、指伸肌腱、拇長伸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拇長展肌腱的名稱及位置
需掌握)。
了解手肌的分群。
[教學內容]
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四)下肢肌
[目的要求]
掌握骼腰肌、臀大肌、股四頭肌、縫匠肌、小腿三頭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了解其他下肢肌的名稱、位置、分群及主要作用(其中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股
二頭肌腱、腓腸肌、跟腱、脛骨前肌腱、拇長伸肌腱、趾長伸肌腱的名稱和位置
需掌握)
[教學內容]
儆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第二章消化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功能。
掌握胸腹部的標志線及腹部的分區(qū)。
了解消化管的一般構造。
[教學內容]
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消化管的一般結構,胸腹部標志線和腹部分區(qū)。
第二節(jié)消化管
一、口腔
[目的要求]
掌握咽峽的組成,腭扁桃體的位置,舌的形態(tài)構造,牙的形態(tài)、結構、出牙和牙
式,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開口部位。
了解口腔的分部,下頜下腺與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開口部位。
[教學內容]
口腔的構造和分部,口腔內結構,大唾液腺。
二、咽
[目的要求]
掌握咽的形態(tài)、位置、分部、結構及各部的交通。
[教學內容]
咽的形態(tài)和位置,咽的分部和結構。
三、食管
[目的要求]
掌握食管的位置及三個狹窄的部位。
[教學內容]
食管的位置和狹窄。
四、胃
[目的要求]
掌握胃的形態(tài)分部、位置和主要結構。
[教學內容]
胃的形態(tài)和分部,胃的位置和構造。
五、小腸
[目的要求]
掌握小腸的形態(tài)、位置、分部(包括十二指腸的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
[教學內容]
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
六、大腸
[目的要求]
掌握大腸形態(tài)特點、分部和位置,闌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體表投影,直腸的位置、
形態(tài)結構及肛管結構。
[教學內容]
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
第三節(jié)消化腺
——、月干
[目的要求]
掌握肝的形態(tài)、位置及體表投影。
了解肝的功能。
掌握膽囊的形態(tài)、分部、位置及膽囊底的體表投影,膽道的組成及開口部位。
了解膽囊的功能。
[教學內容]
肝的形態(tài),肝的位置和體表投影,肝的主要功能,肝外膽道。
二、胰
[目的要求]
掌握胰的形態(tài)、位置及胰管的開口部位。
了解胰的功能。
L教學內容]
胰的位置、形態(tài)和功能。
第四節(jié)腹膜
[目的要求]
掌握腹膜壁層,臟層和腹膜腔,腹膜與腹盆腔臟器的關系,男、女盆腔腹膜陷凹
的名稱、位置。
了解小網膜、大網膜、網膜囊和網膜孔的主要形態(tài)、位置,各系膜的名稱,腹膜
的一般功能。
L教學內容]
腹膜的配布和功能,腹膜與腹盆腔臟器的關系,腹膜形成的結構。
第三章呼吸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功能,上、下呼吸道的劃分。
[教學內容]
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肺外呼吸道
一、鼻
[目的要求]
掌握鼻甲、鼻道、鼻中隔的位置。
了解外鼻的形態(tài)結構,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分部。
[教學內容]
外鼻、鼻腔、鼻旁竇。
二、咽
見消化系統(tǒng)。
三、喉
[目的要求]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軟骨名稱,喉粘膜的主要形態(tài)結構,喉腔分部。
了解彈性圓錐和喉肌
[教學內容]
喉的位置和結構。
四、氣管和主支氣管
[目的要求]
掌握氣管位置及結構,左、右主支氣管的區(qū)別。
了解氣管的分段。
[教學內容]
氣管和主支氣管。
第三節(jié)肺
[目的要求]
掌握肺的形態(tài)、結構、位置及體表投影。
了解肺內支氣管。
[教學內容]
肺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
第四節(jié)胸膜和縱隔
[目的要求]
掌握胸膜壁層、臟層和胸膜腔,胸膜頂和肋膈隱窩的位置,胸膜的體表投影。
了解縱隔的概念、位置、分部(四分法)及內容。
[教學內容]
胸膜和縱隔。
第四章泌尿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腎
[目的要求]
掌握腎的形態(tài)、位置和內部結構。
了解腎的被膜。
[教學內容]
腎的形態(tài)和位置,腎的被膜和腎的內部結構。
第三節(jié)輸尿管道
一、輸尿管
[目的要求]
掌握輸尿管的分段及三個狹窄的部位。
了解輸尿管的走行位置和毗鄰。
[教學內容]
輸尿管的位置和毗鄰,輸尿管分段與狹窄。
二、膀胱
[目的要求]
掌握膀胱的形態(tài)、位置和膀胱三角的特點。
[教學內容]
膀胱的形態(tài)和位置,膀胱壁的結構。
三、尿道
[目的要求]
掌握女性尿道的位置、結構特點及開口部位(男性尿道見生殖系統(tǒng))。
[教學內容]
女性尿道。
第五章生殖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男性生殖器
一、男性內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睪丸、附睪的位置及形態(tài)結構,輸精管的行程、位置,精索的位置及其組成,
前列腺的位置。
了解精囊和尿道球腺的位置以及射精管的組成和開口。
[教學內容]
睪丸、附睪、輸精管、射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二、男性外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狹窄、彎曲以及陰莖的分部和結構。
了解陰囊壁的一般結構。
L教學內容]
陰囊、陰莖和男尿道。
第三節(jié)女性生殖器
一、女性內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子宮的位置和形態(tài)結構、子宮的固定裝置,卵巢的位置和形態(tài),輸卵管的位
置和分部,陰道的位置和陰道穹。
[教學內容]
卵巢、輸卵管、子宮和陰道。
二、女性外生殖器
[目的要求]
掌握尿道口和陰道口的位置。
了解女性外陰的一般形態(tài)。
附一女性乳房
[目的要求]
掌握女性乳房的位置和形態(tài)結構。
附二會陰
[目的要求]
掌握會陰概念、坐骨肛門窩的位置、形態(tài)和內容物。
了解會陰的位置和分部及會陰的層次結構。
[教學內容]
女性外生殖器、女乳房、會陰。
第六章循環(huán)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心血管系統(tǒng)
[目的要求]
掌握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掌握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循環(huán)路徑。
了解血管吻合以及側支循環(huán)。
[教學內容]
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血液循環(huán)的徑路,血管的吻合和側支循環(huán)。
二、心
[目的要求]
掌握心臟位置、外形、各腔結構、傳導系統(tǒng)、血管分布及體表投影。
了解心壁和心包的形態(tài)結構。
[教學內容]
心的位置和外形,心的各腔,心壁的構造,心的傳導系統(tǒng),心的血管,心包和心
的體表投影。
三、動脈
(?)肺循環(huán)的動脈
[目均要求]
掌握肺動脈的位置
了解動脈導管的位置。
[教學內容]
左、右肺動脈。
L目的要求]
1.主動脈
掌握主動脈的分段和其重要分支。
2.頭頸部動脈
掌握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圍,甲狀腺上
動脈、面動脈、上頜動脈、腦膜中動脈、潁淺動脈的起始及分布范圍。
了解頸動脈竇及頸動脈小球的位置和一般功能,舌動脈分布范圍。
3.鎖骨下動脈
掌握鎖骨下動脈的起止、走行位置,甲狀腺下動脈、椎動脈和胸廓內動脈的起始
及分布范圍。
4.上肢動脈
掌握腋動脈、肱動脈、梯動脈和尺動脈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分布范圍,腋動脈的
主要分支。
了解掌淺弓和掌采弓的組成及其分布。
5.胸部動脈
了解胸主動脈的分支及分布范圍。
6.腹主動脈
掌握腹腔干三大分支的名稱及分布范圍及三大分支后的各級分支;掌握腸系膜上、
下動脈和腎動脈的名稱和分布范圍。
了解腸系膜上、下動脈分支的名稱,腎上腺中動脈和睪丸動脈的名稱及分布范圍。
7.骼總動脈
掌握骼總動脈、骼外動脈的走行位置,骼內動脈的起始及分布范圍。
了解子宮動脈、直腸下動脈、陰部內動脈、閉孔動脈和臀上、下動脈的起始及分
布范圍。
8.下肢動脈
掌握股動脈、摑動脈、脛前動脈、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的起始、走行位置及分布
范圍。
了解股深動脈的分布范圍。
四、靜脈
(一)肺循環(huán)的靜脈
[目的要求]
掌握肺靜脈起止。
[教學內容]
肺靜脈。
(二)體循環(huán)的靜脈
[目的要求]
1.上腔靜脈系
掌握上腔靜脈、無名靜脈、頸內靜脈及鎖骨下靜脈的收納范圍和匯入,頸外靜脈、
頭靜脈、貴要靜脈和肘正中靜脈的起始、走行位置和匯人,奇靜脈的位置、收納
范圍和匯入。
了解面靜脈、下頜后靜脈、肋間后靜脈的位置、收納范圍和匯入。
2.下腔靜脈系
掌握下腔靜脈收納范圍和匯入,門靜脈組成、位置、收納范圍及側支循環(huán),骼內
靜脈、骼外靜脈、腎靜脈、睪丸靜脈、肝靜脈、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的起始、走
行位置及匯入。
了解腹前壁靜脈的組成和回流;了解腰靜脈、腎上腺靜脈的回流。
[教學內容]
上腔靜脈系和下腔靜脈系。
第三節(jié)淋巴系
[目的要求]
掌握淋巴系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淋巴系的組成和其主要功能。
一、淋巴導管
[目的要求]
掌握胸導管的組成、走行位置、收納范圍和匯人,右淋巴導管的組成、收納范圍
和匯入。
[教學內容]
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導管。
二、淋巴結
[目的要求]
掌握下頒下淋巴結、頸外側淺淋巴結、頸外側深淋巴結、腋淋巴結和腹股溝淺、
深淋巴結的位置、收納范圍和其回流。
了解肺門淋巴結、食管淋巴結、腸系膜上、下淋巴結、腰淋巴結、腹腔淋巴結、
骼內淋巴結和骼外淋巴結的位置、收納范圍及回流。
[教學內容]
頭頸部的淋巴結,上肢的淋巴結,胸部的淋巴結,下肢的淋巴結,盆部的淋巴結,
腹部的淋巴結,人體一些器官的淋巴引流。
三、脾
[目的要求]
掌握脾的位置、形態(tài);了解脾的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脾的位置、形態(tài)和主要功能。
第七章內分泌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內分泌器官和內分泌組織的基本概念。
[教學內容]
內分泌器官和內分泌組織基本概念,內分泌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內分泌器官
[目的要求]
掌握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胸腺、松果體和垂體的形態(tài)和位置。
了解上述各腺的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垂體、松果體和胸腺。
第八章感覺器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感覺器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學內容]
感覺器的組成及其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視器
一、眼球
[目的要求]
掌握眼球壁各層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的位置及
形態(tài)結構,眼底的形態(tài)結構。
[教學內容]
眼球壁、眼球內容物。
二、眼副器和眼的血管
[目的要求]
掌握上、下臉、結膜和淚器的名稱、位置及分部。
了解眼球外肌的名稱、位置和作用,眼的血管。
[教學內容]
眼瞼、結膜、淚器、眼球外肌和眼的血管。
第三節(jié)前庭蝸(位聽)器
[目的要求]
掌握前庭蝸器的組成和分部,耳廓的形態(tài),鼓膜的位置、形態(tài)及分部,中耳的位
置及三塊聽小骨的名稱及連結,內耳迷路的組成、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
了解聲音傳導徑路,外耳道的組成及彎曲,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
突竇及乳突小房的位置。
[教學內容]
外耳、中耳、內耳和聲音傳導徑路。
第九章神經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神經系統(tǒng)的區(qū)分和組成及基本功能,神經系統(tǒng)中的常用術語(白質、灰質、
髓質、皮質、纖維束、神經核、神經節(jié)和神經的概念)。
了解神經元的構造、分類和神經元間的聯(lián)系,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教學內容]
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和區(qū)分,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和常用術語。
第二節(jié)脊髓和脊神經
一、脊髓
[目的要求]
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節(jié)段概念及脊髓灰質的形態(tài)結構,白質的重要傳導
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腦前束及側束、皮質脊髓前束及側束)。
了解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的關系,紅核脊髓束、網狀脊髓束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內部結構和脊髓的功能。
二、脊神經
[目的要求]
掌握脊神經的數目、組成及纖維成分,頸叢、臂叢、腰叢、舐叢的組成和位置,
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槎神經、腋神經、肌皮神經、肋間神經、股神經、
坐骨神經、腓總神經、腓淺神經、腓深神經、脛神經和陰部神經的走行位置及分
布;正中神經、尺神經、坐骨神經的體表投影。
了解頸叢皮支、脊神經后支(枕大神經、臀上皮神經)、胸背神經、骼腹下神
經、鵬腹股溝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臀上神經、臀下神經、閉孔神經和隱神經的
分布,脊髓對肌和皮膚的節(jié)段性分布。
[教學內容]
脊神經的后支和前支,脊髓的節(jié)段性支配。
第三節(jié)腦和腦神經
——、腦
(-)腦干
[目的要求]
掌握腦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主要腦神經核的名稱、部位及性質,薄
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及性質,腦干內的重要傳導束。
了解紅核和黑質的位置,腦干網狀結構的一般概念及腦干的功能。
[教學內容]
腦干外形,腦干的內部結構,腦干各部的橫切面和腦干功能。
(二)小腦
[目的要求]
掌握小腦的位置及主要形態(tài)結構,了解小腦的內部結構及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小腦的位置和外形結構,小腦的構造和小腦的功能。
(三)間腦
[目的要求]
掌握間腦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側丘腦的位置和主要結構,下丘腦位置、形態(tài)及
其主要核團(視上核、室旁核),內、外側膝狀體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背側丘腦、后丘腦、下丘腦、上丘腦和底丘腦。
(四)大腦
L目的要求]
掌握大腦半球的位置、形態(tài)、分葉及其主要的溝、回、裂,重要的皮質中樞(運
動中樞、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以及運動性語言中樞),內囊的位置、
分部及各部通過的主要傳導束。
了解紋狀體的組成,邊緣系統(tǒng)的概念,聯(lián)絡纖維、連合纖維和投射纖維的概念。
[教學內容]
大腦半球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二、腦神經
[目的要求]
掌握腦神經的數目、名稱、總的纖維成分及出入顱部位,視神經、動眼神經、滑
車神經、展神經、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和舌下神經的主要分
布及其一般功能。
了解角膜反射的途徑,嗅神經、前庭蝸神經和副神經的主要分布及一般功能。
[教學內容]
十二對腦神經。
第四節(jié)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
[目的要求]
掌握全身淺感覺的傳導路;掌握軀干和四肢意識性的本體感覺傳導路,錐體系運
動傳導路,視覺傳導路及瞳孔對光反射的途徑。
了解聽覺傳導路、錐體外系的組成及功能。
[教學內容]
感覺傳導路,運動傳導路。
第五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
[目的要求]
掌握內臟神經的區(qū)分、分布及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低級中樞的位置,交感干
的組成和位置。
了解腹腔神經節(jié)、主動脈腎神經節(jié)、腸系膜上下神經節(jié)的位置及主要副交感神經
節(jié)的位置;了解交感神經的分布,內臟感覺沖動的傳人徑路,內臟感覺的特點,
內臟與皮膚的關聯(lián)及牽涉痛。
[教學內容]
內臟運動神經,內臟感覺神經。
第六節(jié)腦和脊髓的被膜、腦室和腦脊液、腦和脊髓的血管
一、腦和脊髓的被膜
[目的要求]
掌握腦和脊髓被膜的層次名稱以及硬膜外隙、蛛網膜下隙和蛛網膜粒的位置,硬
腦膜竇的概念。
了解大腦鐮、小腦幕的位置,海綿竇、上矢狀竇、橫竇、直竇和乙狀竇的位置及
匯入。
[教學內容]
腦和脊髓的被膜
二、腦室和腦脊液
[目的要求]
掌握腦室的名稱、位置及腦脊液的循環(huán)途徑。
了解脈絡叢的位置、組成和功能
[教學內容]
腦室、腦脊液及其循環(huán)。
三、腦和脊髓的血管
[目的要求]
掌握大腦動脈環(huán)的位置和組成,大腦前、中、后動脈的起始和分布范圍。
了解大腦的靜脈及脊髓血管的一般概念。
[教學內容]
腦的血管和脊髓的血管。
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正常人體解剖學授課科室:解剖教研室
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學時數:44
授課對象:05級制劑專業(yè)執(zhí)筆人:張志剛
編寫日期:2006年12月12日
一、課程教學目的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tài)結構的科學,屬于生物學中形態(tài)學的范疇,是一
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學科。醫(yī)學教育中安排這門課程,在于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人體
各器官系統(tǒng)的正常形態(tài)結構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課程奠定必要
的形態(tài)學基礎。本課程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學習一些必要的人體解剖學的基本
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基礎。
在教學方法要求采用啟發(fā)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并以掛圖、標本及模型等配
合教學,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多動手、多觀察。
二、課程學時分配
課時分配
授課內容理論教學時數實驗教學時數合計教學時數
緒論11
第一章運動系統(tǒng)426
第二章消化系統(tǒng)213
第三章呼吸系統(tǒng)10.51.5
第四章泌尿系統(tǒng)10.51.5
第五章生殖系統(tǒng)10.51.5
第六章脈管系統(tǒng)426
第七章內分泌系統(tǒng)10.51.5
第八章感覺器213
第九章神經系統(tǒng)729
合計341044
三、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第一章運動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L教學內容]
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骨學
一、骨學總論
[目的要求]
掌握骨的形態(tài)和構造。
了解骨的理化特性。
[教學內容]
骨的形態(tài)、構造和理化特性。
二、骨學各論
(一)軀干骨
[目的要求]
掌握軀干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椎體、椎弓(椎弓根和椎
弓板)、椎孔、椎管、椎間孔、棘突、橫突、橫突孔、關節(jié)突、肋凹、肋溝、舐
管、覦管裂孔、能角、舐前及舐后孔、能骨岬、胸骨角、胸骨頸靜脈切跡、劍突
和肋頭。
[教學內容]
椎骨、胸骨、肋。
(二)上肢骨
[目的要求]
掌握上肢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
肩胛骨:肩胛岡、肩峰、關節(jié)盂、盂上結節(jié)、盂下結節(jié)、下角、岡上窩、岡下窩
和喙突。
肱骨:肱骨頭,肱骨大、小結節(jié),大、小結節(jié)崎,結節(jié)間溝、外科頸、三角肌粗
隆、稅神經溝、肱骨滑車、肱骨小頭、內上骨果、外上肯果、尺神經溝和鷹嘴窩。
棱骨:梳骨頭、尺切跡、梳骨粗隆和棱骨莖突。
尺骨:鷹嘴、冠突、滑車切跡、梳切跡、尺骨頭和尺骨莖突。
[教學內容]
鎖骨、肩胛骨、肱骨、梳骨、尺骨、手骨。
(三)下肢骨
[目的要求]
掌握下肢骨的名稱、數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態(tài)結構:
髏骨:骼骨、恥骨、坐骨、雕臼、閉孔、骼崎、骼前及骼后上棘、骼結節(jié)、弓狀
線、坐骨結節(jié)、坐骨棘和恥骨結節(jié)。
股骨:股骨頭、股骨頭凹、股骨頸、大轉子、小轉子、臀肌粗隆、恥骨肌線和股
骨內、外側髀,以及內、外上骨果。
脛骨:脛骨粗隆、內踝、比目魚肌線和脛骨的內、外側牌。
腓骨:腓骨頭、腓骨頸和外踝
跟骨:跟骨結節(jié)。
[教學內容]
骸骨、股骨、骸骨、脛骨、腓骨、足骨。
(四)顱骨
[目的要求]
掌握顱骨的名稱、數目及以下主要的孔道和結構:眶上孔(或切跡)、眶下孔、
頒孔、枕骨大孔、莖乳孔、冠狀縫、人字縫、翼點、前囪、眉弓、枕外隆突、枕
骨果、圓孔、卵圓孔、棘孔、頸靜脈孔、顆窩、潁下窩、翼腭窩、蝶篩隱窩、乳突、
額弓、下頜窩、下頜頭、下頜角、咬肌粗隆、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
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鼻旁竇的名稱、位置及開口、顱前窩、顱中窩、顱后
窩、內耳門、外耳門和垂體窩。
[教學內容]
腦顱骨、面顱骨、顱的整體現、新生兒顱骨。
第三節(jié)骨連結
一、骨連結總論
L目的要求]
掌握關節(jié)的基本結構及輔助結構,關節(jié)的運動。
了解骨連結的類型。
[教學內容]
直接連結、間接連結。
二、骨連結各論
(一)軀干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脊柱的組成(椎間盤的形態(tài)結構、前縱韌帶、后縱韌帶、棘上韌帶、棘間韌
帶、黃韌帶的位置,關節(jié)突關節(jié)和腰舐關節(jié)),脊柱的生理彎曲和胸廓形態(tài)。
了解脊柱和胸廓與肋和椎骨的連接,胸廓的運動,寰枕關節(jié)、寰樞關節(jié)、鉤椎關
節(jié)的構成。
[教學內容]
椎骨間連結、脊柱、胸廓。
(二)上肢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肩、肘、腕和槎尺間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和運動。
了解胸鎖關節(jié)和肩鎖關節(jié)的構成和運動;了解手關節(jié)的名稱和組成。
[教學內容]
上肢帶連結和自由上肢連結。
(三)下肢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髓、膝和踝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及運動,骨盆的組成、分部、性差。
了解骸骨與慨骨及骸骨與骸骨之間的連結;了解足關節(jié)的名稱及組成;了解足弓
的概念。
[教學內容]
下肢帶連結和自由下肢連結。
(四)顱骨的連結
[目的要求]
掌握顆下頜關節(jié)的組成、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操模塊 技巧直腿后滾翻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第14課 向世界介紹我的學校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浙教版(2023)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21《蘆花鞋》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秒的認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2025年鋁合金精密模鍛件項目建議書
- Unit 8 Knowing the world Lesson 3(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冀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2025至2031年中國單缸雙節(jié)電腦控制炸爐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高中信息技術選修2教學設計-5.2.1 動畫的分類2-粵教版
- Unit4 My Favourite Subject Section A (1a~1d)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鋸肩機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做賬實操-農貿市場的賬務處理示例
- 余華《活著》解讀課件
- 部編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護理帶教老師述職報告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課件
- 銀行柜面業(yè)務操作流程手冊
- 門窗安裝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婦科手術麻醉
- Unit1RelationshipsLesson2HowDoWeLikeTeachers'Feedback課件高中英語北師大版選擇性
- 庫存管理規(guī)劃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類對口招生考試數學試卷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