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復習:讀懂古詩-直接間接找準路徑_第1頁
高中語文復習:讀懂古詩-直接間接找準路徑_第2頁
高中語文復習:讀懂古詩-直接間接找準路徑_第3頁
高中語文復習:讀懂古詩-直接間接找準路徑_第4頁
高中語文復習:讀懂古詩-直接間接找準路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古詩閱讀與鑒賞

[各類題材詩已融進各個學案]

前備知識—古詩語言特點與章法結構

一、古詩的語言特點

讀懂一首古詩,最關鍵的是讀懂古詩語言,即讀懂“詩家語”。“詩家語”是詩人創(chuàng)作

使用的藝術語言,這種語言有別于日常使用語言,也有別于其他文體語言。從詞法、句法

維度看,它具有反常性,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慣于改變詞性,言語具有意象性;

②慣于改變詞序,言語具有跳躍性;③慣于省略成分,言語具有凝煉性。

1.語言“變性”

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以此來增強詩歌的表

現(xiàn)力。常見的有名詞活用、形容詞活用和動詞活用現(xiàn)象。

示例:①名詞活用。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錦帽貂裘”

等于說“戴錦帽”“穿貂裘”。

②形容詞活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綠”,使

動用法,意為“使……變綠”。

③動詞活用。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飲。使動用法,意為“使……飲酒”。

2.語言“變序”

詩人寫詩,有時為了強調某些意蘊,達到某種特殊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達的需要,

故意改變某些詞的順序。主要體現(xiàn)在主語后置、主賓換位等方面。

示例: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潁《黃鶴樓》)“漢陽樹”和“鸚鵡

洲”為陳述對象,為主語后置。

②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白居易《長恨歌》)“光彩生門戶”應為“門

戶生光彩”,為主賓換位。

3.語言“省略”

詩歌語句之間往往具有跳躍性,于是產生了省略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空白,從而為讀者留下

了想象空間。古詩省略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①答話蘊含問話;②意象組合。

示例:①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作

者采用答話蘊含問話的方法,把詩歌精簡壓縮為二十字。

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作者把多

個意象直接拼合,表達了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二、古詩的章法結構

(一)近體詩的章法結構

1.常見章法結構

①四分法:起承轉合

律詩常見結構②二分法:前兩聯(lián)為第一層,后兩聯(lián)為第二層

③三分法:首聯(lián)為第一層,中間兩聯(lián)為第二層,尾聯(lián)為第三層

①一般結構:起承轉合

絕句結構②兩句鋪陳,兩句議論或抒情

③前三句鋪陳,第四句揭示中心

2.近體詩(主要是律詩)的起承轉合結構

(1)“起”定基調

起,即起筆,或引事起,或就題起,或對景興起等等。律詩首聯(lián)為起,絕句第一句為

起。了解古詩的起筆之法,有助于我們快速了解文本。如較為常見的點題起筆法,即詩歌

首聯(lián)點明呼應標題。

(2)“承”起續(xù)境

承,即承接,承接之法,應注意與題目的關聯(lián),并緊接起句之意,或寫景,或抒情,

或引事例證。律詩第二聯(lián)為承,絕句第二句為承?!俺小本渑c“起”句語意接近,關聯(lián)極為

密切,但它不是“起”句的簡單重復,而是“起”句的延續(xù)、深化?!俺小本涠酁閷懢盎驍?/p>

事。

(3)“轉”造波瀾

轉,通常指轉折,但也有轉變、變化之意。律詩之轉在第三聯(lián),絕句之轉在第三句。

轉往往體現(xiàn)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轉換。轉句是轉折突起,陡生波

瀾,有起有伏,力免平鋪直敘。關注“轉”句,能使我們盡快明了作者的思路,也是我們

體察詩歌主旨的重要線索。所以,詩歌的“轉”句最為關鍵,而詩歌命題常在“轉”句上

做文章。

(4)妙“合”主旨

合,即作結,于律詩為第四聯(lián),于絕句為第四句。作結之意,即將前面三句或三聯(lián),

作一總結以為收束。好的結句有以景結情、以情收尾或放開一步、另拓新境的表達效果。

一般來說,尾句(聯(lián))通常會表明題旨,這就要求我們有意識地發(fā)掘尾句(聯(lián))所蘊含的情感主

日O

3.律詩中間兩聯(lián)的對仗

律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必須對仗,對仗工整是其基本要求。如何“工整”?字數相等,平

仄相對,結構相同,語意相關。利用“對仗工整”的規(guī)則(尤其是“結構相同”“語意相關”

的規(guī)則),可以幫助我們推知詩歌中的難點。

(二)詞的章法結構

詞的章法多取法于詩,但由于要緊密配合音樂,又有著不同于詩的特點。開頭、過片

和結尾怎樣寫,可以說是詞的章法的核心。

1.詞的起調、發(fā)端要“工二要像園林的門扉,使人一推開便能窺見佳景的一角,但

又不能一覽無余,這樣才能引起人一定要走進去、看下去的濃厚興趣。宋詞中有一些比較

常見而又有特色的開頭:

(1)造勢:開門見山,直陳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詞的主旨或概括詞的內容。單從詞句上

看,似乎平淡無奇,實則似引弓待發(fā),往往筆鋒一轉,便如懸崖飛瀑,一瀉而下,稱之為

“造勢”。柳永名作《望海潮》開頭:“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毕裆⑽囊?/p>

樣直陳而出,粗筆勾勒出全詞所寫對象的輪廓。

(2)造境:由寫景入手,先造出一個切合主題的環(huán)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敘事,帶出

詞的主體部分來,稱之為“造境”。范仲淹的《蘇幕遮》寫的是羈旅思親,以“碧云天,黃

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開頭,非常洗練地描繪出一個寂寞、凋零的深秋景象,使

人一看便產生羈旅難熬、心情惆悵的感覺。

(3)造思:先設一問,或點出題意,或造一懸念,引人深思,使人急于要看下去。然后

以答語的形式引出詞的主體。這是詞人常用的一種開頭方式,是謂“造思”。如歐陽修的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2.過片是詞特有的章法。什么叫過片?除小令外,詞都是分片的,而多數分為上下兩

片。它們是表現(xiàn)同一主題的兩個層次,其間必定要密切關聯(lián)。關鍵就在上下片銜接之處,

即下片的開頭部分,稱之為“過片”。

(1)筆斷意不斷,上下緊相連。如李清照的《聲聲慢》。

(2)上下連貫,文意并列。上下片文意并列,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而以過片為橋,

下片首緊承上片尾,使上下片貫通一氣。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上片寫今,下

片懷古。

3.詞的結尾非常緊要,往往是全篇的點睛之筆。結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駿馬一樣,

既收束有力,又能發(fā)人深思,留有余地?;蛞跃白鹘Y,或以情作結,或以間作結。

詞的寫作結構一般呈直線型。如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前半泛寫,后半專敘;前面寫

因,后面寫果等。

課時49讀懂古詩

——直接間接,找準路徑

【復習任務】掌握讀懂古詩的直接路徑(標題和情語)與間接路徑(作者、注釋和試題)。

【考情微觀】

年份卷別篇名朝代作者體裁題材讀懂啟示

全國《畫眉鳥》歐陽修七言①從時間上看,多讀

宋代詠物詩

甲卷《畫眉禽》/文同絕句讀唐詩宋詞。

全國《白下驛餞五言②從體裁上看,多讀

唐代王勃送別詩

乙卷唐少府》律詩讀近體詩,尤其是律

2022《醉落魄?人詩(以七律為主)。

新高考

日南山約應宋代魏了翁宋詞節(jié)令詩③從題材上看,既要

I卷

提刑懋之》關注傳統(tǒng)的題材詩,

新高考如詠史詩、邊塞詩、

《送別》唐代李白古風送別詩

II卷送別詩,更要關注新

《和南豐先高考背景下選材由傳

全國甲七言

生出山之作》宋代陳師道酬和詩統(tǒng)到注重古詩的交際

卷律詩

屬性的趨勢,熟悉寄

全國乙《鵲橋仙?贈贈詩、酬和詩、干謁

宋代辛棄疾宋詞閑適詩

卷鷺鷺》詩等題材類型。

新高考《寄江州白七言④從作者上看,多讀

唐代楊巨源寄贈詩

2021I卷司馬》律詩讀名家作品,尤其是

名家寫的陌生作品。

⑤從內外結合看,多

新高考七言注意課內詩歌與課外

《示兒子》宋代陸游教子詩

II卷律詩詩歌的聯(lián)系。高考近

年來很注重課外與課

內的關聯(lián)。

【知識圖要】

明題材

聯(lián)作者,知人世h讀「讀標題)—知內容

.探意旨

(、土、……間接懂直接

[l頭注釋'明必不路徑古

J路徑

吉埠,慘;五

借試題,巧理解時抓情語明主旨

y1--------1間接情語

活動一掌握讀懂古詩的直接路徑——標題和情語

(一)讀標題,挖信息

標題,通常是詩歌內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載體,是解讀詩歌的第一把鑰匙。其蘊含

的信息有:

揭示作品的線索(陸游《游山西村》,提示時間、地點、對象、事件(王建

“游”,以游蹤為線索)《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

暗示詩歌的表達技巧(歐陽修《畫眉交代寫作緣由或目的(辛棄疾《鵲橋

——

鳥》,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仙?贈鷺鷺》)

表明詩歌的題材或體裁(蘇軾《送暗含情感或奠定詩歌的感情基調

子由使契丹》,送別詩)(杜甫《春夜喜雨》)

根據下列標題,挖掘其蘊含的信息。

標題蘊含的信息

白下驛餞唐少府(1)

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

(2)

提刑懋之

奉和襲美抱疾

(3)

杜門見寄次韻

苦筍(4)

贈別鄭煉赴襄陽(5)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6)

【特別提醒】規(guī)避讀標題的誤區(qū)

①《飲中八仙歌》《麗人行》《李憑箜篌引》《病婦吟》,這里的“歌”“行”“弓I”“吟”表示

詩歌的體裁類型。

②詞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臺近”“二郎神”“憶王孫”等不能反映詞作的具

體內容。

③樂府舊題一般只揭示詩歌的題材類型,而不反映詩歌的具體內容,如“出塞”“塞下

曲”“關山月”“將進酒”等。

(二)抓情語,明主旨

詩歌如果有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或句子,就應緊緊抓住,這是理解詩情的一條捷

徑。情語多出現(xiàn)在詩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還有詞的下片。有時,作者也“移情”到

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中的“哀”字。

當然,詩中所謂的“情語”并不都是詩人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有的詩人會故意用反語

(這種情況很少)。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能夠通過抓“情語”進而讀懂詩歌的。

類型闡釋示例

指可以明顯看出詩歌情感類型

的詞語,也叫“情感語”,多如“愁”“怨”“恨”“憤”“憂”“凄”

顯性

為動詞和形容詞,表意功能明“悲”“喜”“樂”“悔”“思”人憐”“淚”“閑”

詞語

顯,大多數情況下決定了詩歌“悵”“愴”“孤”“獨”“寂寞”等詞語

抒情的方向和基調

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

①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

兩句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

的詞語。它們雖然不是詩眼,

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

卻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這

修飾,點明了節(jié)序和環(huán)境,渲染了濃郁的秋

種詞語叫“景物語”

隱性意,給人以沉郁蒼涼、悲壯壓抑之感

詞語如“但”“卻”“惟”“仍”“又”“只”

“徒”“空”“尚”“猶”等詞語。如“雕欄玉

②表情態(tài)、語氣的虛詞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猶”“只”二字,

將作者遙望金陵時那種物是人非、無限悵恨

的感嘆傳達了出來

請找出下面這首詩后兩句中的顯性詞語和隱性詞語,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閏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1)顯性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達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隱性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達效果:

活動二掌握讀懂古詩的間接路徑——作者、注釋和試題

(一)聯(lián)作者,知人世

要真正讀懂一首詩歌,必須知人論世?!爸苏撌馈本褪且私庾髡叩乃枷胄愿?、生活

經歷、風格流派及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目的等。讀詩歌時,必須注意作者的遭遇、境況,

注意作者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方面的問題。了解了人與世,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

情感。關于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題目會提供相關注釋,有的因為是名家名篇則不再加

注,需要考生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二)讀注釋,明暗示

詩歌后面如果有注釋,則注釋也蘊含著豐富的信息;知曉這些信息,會對讀懂詩歌有

直接的幫助。

注釋作用

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暗示作者仕途

介紹作者,提供與“此詩作于貶官

失意、對現(xiàn)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

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

懣孤寂的深層原因

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

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和相關詩句幫助讀懂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

鏈接他人評價暗示本詩的藝術特色或思想內容

要把注釋當成正文來讀!

(三)借試題,巧理解

高考古詩鑒賞第1題是選擇題,它對讀懂詩歌的幫助極大,所以要把握好選項特點:

①四個選項一般是按照詩句順序對詩歌的逐一解讀;②信息量大,包括內容、情感、語言、

手法、主旨等豐富信息;③只有一個錯誤選項,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