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9 元素周期表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_第1頁
專題9 元素周期表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_第2頁
專題9 元素周期表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_第3頁
專題9 元素周期表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_第4頁
專題9 元素周期表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冊培優(yōu)微專題速學速練第2章微粒的模型與符號專題9元素周期表、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TOC\o"13"\h\z\u類型之一元素周期表 1類型之二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 12類型之一元素周期表【方法歸納】1.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應用元素周期表的結構(1)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有7個周期。(2)周期表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共有16個族(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2.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排布規(guī)律:(1)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質子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2)周期數(shù)=電子層數(shù)(3)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電子層數(shù)依次遞增(4)族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3.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含義的理解例如,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的常常表現(xiàn)為易失去電子、具有較強還原性,該元素一般是金屬元素,如鈉元素、鉀元素。(4)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決定原子的種類和元素的種類。例如:質子數(shù)為11的原子是鈉原子,此類原子統(tǒng)稱為鈉元素。【??碱}型】1.氕、氘、氚三種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A.占同一個位置 B.占三個位置C.不占位置 D.只有氕占位置【答案】A【解析】氕、氘、氚是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因為質子數(shù)相同,屬于同種元素,因此同占一個位置。2.如表所示為中國科學院等相關部門發(fā)布的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下表是這四種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金屬元素B.鏌的元素符號是moC.元素的原子質量是117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豐富【答案】A【解析】帶有“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鏌的漢語拼音是mò,不代表元素符號是mo;的原子序數(shù)是117,元素的原子質量不是117。3.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A~E代表五種不同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序數(shù):C>BB.核內(nèi)質子數(shù):A=EC.B、C同周期D.A、D同族【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排列的,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則核內(nèi)質子數(shù):A<E。4.如圖所示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中,不正確的是()A.原子序數(shù):Z>YB.核外電子數(shù):X=YC.Y和Z處于同一周期D.最外層電子數(shù)目:Z>X【答案】B【解析】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一般相同,但核外電子數(shù)不同。5.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新元素。該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117,中子數(shù)為174,相對原子質量為291,元素名稱為Ununseptium,元素符號為Uus。請模仿甲,將該元素對應信息填寫到圖乙中相應位置,“①”處應填()A.291B.174C.117D.57【答案】C【解析】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等于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6.最近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與天體中的中子星構成類似的,只由四個中子構成的粒子,這種粒子稱為“四中子”,也稱為“零號元素”。有關這種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易失去電子B.相當于一個氫分子的質量C.顯電中性D.在周期表中可與氫元素占同一位【答案】C【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一般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nèi)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該粒子只由四個中子構成,中子不帶電,因此該粒子顯電中性。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從很活潑的金屬開始,最后以稀有氣體結束B.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從1個逐漸增加到8個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鄰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相差8D.第七周期排滿只有23種元素【答案】C【解析】第一周期從氫開始,氫不是活潑金屬,A錯誤;第一周期只有兩種元素,B錯誤;第二、三周期都只有八種元素,所以上下相鄰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相差8,C正確;第七周期排滿有32種元素,D錯誤。8.某元素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粒子與Ne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該粒子為陰離子C.該粒子核電荷數(shù)為10D.該粒子為Na+【答案】D【解析】Ne原子有10個核外電子,某元素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粒子與Ne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shù),說明該元素原子核外有11個電子,因為原子的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11,可以推知此元素為Na,該粒子為Na+。9.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聯(lián)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根據(jù)化學元素周期表我們無法得知的是某元素()A.一個原子核內(nèi)的質子數(shù)B.一個原子的質量C.一個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D.是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數(shù),右上角是元素符號,中間是元素名稱,下面是相對原子質量;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A、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斷一個原子核內(nèi)的質子數(shù),該選項說法正確;B、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不能判斷一個原子的質量,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斷一個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該選項說法正確;D、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斷一種元素是金屬還是非金屬元素,該選項說法正確。10.下列結構示意圖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根據(jù)周期數(shù)=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進行解答;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都有兩個電子層。根據(jù)圖示可知原子具有兩個電子層的有②④;①有2個電子層,但是表示離子,且不屬于第二周期,③有3個電子層,位于第三周期。11.如圖是鈉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關的4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鈉、氯都屬于金屬元素B.氯化鈉是由a、d兩種粒子構成的C.氯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45gD.a表示的是一種陰離子【答案】B【解析】A、鈉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氯帶“氣”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a、d兩種粒子分別是鈉離子和氯離子,氯化鈉是由a、d兩種粒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jù)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45,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D、d質子數(shù)=17,核外電子數(shù)=18,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陰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12.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26Fe鐵55.8527Co鈷58.9328Ni鎳58.6929Cu銅63.55A.鎳元素的符號為NiB.鈷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8.93gC.從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D.各元素都屬于金屬元素【答案】B【解析】A.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鎳元素的符號為Ni,故選項說法正確。B.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8.93,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C.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各元素都帶“钅”字旁,都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D.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從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故選項說法正確。13.地殼中含有豐富的氧、硅、鋁、鐵元素,其有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氧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為6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C.鋁離子(Al3+)核外有三個電子層D.鐵原子的質量為55.85g【答案】B【解析】A、由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是8,氧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為8,故選項說法錯誤。B、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硅元素原子序數(shù)為14,則其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14;核外有3個電子層,第一層上有2個電子、第二層上有8個電子,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周期數(shù)=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則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選項說法正確。C、鋁離子(Al3+)是鋁原子失去3個電子得到的,鋁離子(Al3+)核外有2個電子層,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jù)鐵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14.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防治齲齒,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氟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00gB.乙圖中m的值為7C.氟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D.氟是一種金屬元素【答案】B【解析】A、氟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00,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乙圖中m值為:92=7,該選項說法正確;C、氟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氟是一種非金屬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15.釹玻璃是激光聚變裝置的核心元件。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釹的信息判斷錯誤的是()A.屬于金屬元素B.中子數(shù)為60C.釹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為60D.釹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4.2【答案】B【解析】A、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釹,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BC、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為60,表示原子序數(shù)為60;根據(jù)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釹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是60,而不是中子數(shù),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4.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正確。16.下圖列出了部分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不顯電性的情況下,圖中m的值為7B.如果失去第三層電子,上圖空格內(nèi)的微粒符號可表示為Mg2+C.上圖中所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屬于同一周期D.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答案】D【解析】A、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在不顯電性的情況下,表中m的值=1728=7,故正確;B、同一周期,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上表空格內(nèi)的微粒為鎂,如果失去第三層電子,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鎂離子,符號可表示為Mg2+,故正確;C、由表可以看出,電子層相同的為同一周期,表中所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屬于同一周期,故正確;D、鈉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故錯誤。17.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種數(shù)如下(假設第7周期排滿):周期數(shù)1234567元素種數(shù)28818183232(1)請分析周期數(shù)與元素種數(shù)的關系,然后預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種數(shù)為()A.18B.32C.50D.64(2)推測第8周期最終未知的稀有氣體的原子序數(shù)為()A.168B.176C.170D.186【答案】(1)C(2)A【解析】推測第8周期最終未知的稀有氣體的原子序數(shù),需要把前8周期的元素種數(shù)相加,即2+8+8+18+18+32+32+50=168。18.如圖中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E是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_種元素。(2)A、B、C、D中表示的陽離子符號為________,陰離子符號為________。(3)D中x=________。(4)E中銀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________,一個銀原子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________倍。【答案】(1)三(2)Al3+;Cl-(3)8(4)47;9【解析】本題運用圖示分析法及結構決定性質的思想方法解答。(1)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觀察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三種不同的質子數(shù),所以共表示三種元素;(2)從A圖可看出,核內(nèi)質子數(shù)為13,核外電子數(shù)為10,說明帶三個單位正電荷,為陽離子Al3+,從C圖可看出,核內(nèi)質子數(shù)為17,核外電子數(shù)為18,說明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為陰離子Cl-;(3)原子中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所以x=18-10=8;(4)由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銀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數(shù)是47,故質子數(shù)為47,銀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08,而碳12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則一個銀原子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9倍。19.如圖中,①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試回答:(1)鈉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________。(2)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3)A和B兩種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中它們?nèi)菀譥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4)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或“離子”)?!敬鸢浮?1)11(2)BC(3)最外層電子數(shù)得到(4)離子【解析】(1)由鈉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鈉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11;(2)根據(jù)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nèi)質子數(shù)),因為BC的核內(nèi)質子數(shù)相同,所以BC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故填:BC;(3)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A粒子化學性質與B粒子化學性質相似。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大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它們?nèi)菀椎玫诫娮樱唬?)C中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陰離子。20.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名稱鋰鈹硼碳氮氧氟氖元素符號LiBeBCNOFNe原子結構(1)硼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的x=____________;(2)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表中與其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__;(3)表中元素從左至右排列所遵循的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條);(4)根據(jù)上表所示信息,確定1個一氧化碳分子中所含電子總數(shù)為____________?!敬鸢浮?1)5(2)鈹(Be)(3)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4)14【解析】(1)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故X=2+3=5,故填:5;(2)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鎂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鈹原子最外層也有2個電子,故化學性質相似;故填:鈹;(3)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數(shù)從左到右依次增加,從金屬元素開始,到稀有氣體元素結束;故填: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排列;(4)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1個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1個碳原子中有6個電子,1個氧原子中有8個電子,故1個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4個電子.故填:14.21.(中考·綏化)如圖A~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E是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在A~D中,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是______(填字母)。(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填字母)。(3)在A~D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學符號)。(4)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敬鸢浮?1)BD(2)CD(3)He、Na+(4)140.1【解析】(1)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密切,在A~D中,B、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相似;(2)在A~D中,C、D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位于同一周期;(3)在A~D中,A粒子核外的第一層(也是最外層)有兩個電子,達到了相對穩(wěn)定結構,符號是He;C粒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為鈉離子,符號為Na+;(4)由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22.元素周期表是我們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內(nèi)容,請回答下列問題.1

H2

He3鋰

Li4鈹

Be…5硼

B6碳

C7氮

N8氧

O9氟

F10氖

Ne11鈉

Na12鎂

Mg…13鋁

Al14硅

Si15磷

P16硫

S17氯

Cl18氬

Ar(1)6~11號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______(填元素符號).(2)從表中可查出氧元素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是______,根據(jù)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推斷,氧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數(shù)是______.(3)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第三周期,則該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個電子層;如果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ⅡA族,則該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層有______個電子.(4)氯元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是______,它在化學變化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電子,變成離子.【答案】(1)Na;(2)8,8;(3)3個,2;(4)得.【解析】(1)6~11號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鈉;(2)從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可知氧元素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是8,相對原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氧原子的中子數(shù)=168=8;(3)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數(shù)與電子層數(shù)相同,第三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數(shù),主族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ⅡA族,則該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層有2個電子;(4)氯元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最外層電子數(shù)大于4,易得電子形成離子。類型之二離子符號及結構示意圖【方法歸納】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1)只帶一個單位電荷(正、負電荷),則把個數(shù)“1”省去,直接在元素符號右上角寫“+”或“”號。如:Na+:表示帶1個正電荷的鈉離子;Cl:表示帶1個負電荷的氯離子。(2)帶多個單位電荷(正、負電荷),則在元素符號右上角先寫電荷數(shù),再寫“+”或“”號,如:Mg2+:表示帶2個正電荷的鎂離子;Al3+:表示帶2個負電荷的鋁離子;O2:表示帶2個負電荷的氧離子?!境?碱}型】1.一個氫原子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不含中子。1個氫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它不會變成()A.質子 B.原子核C.陽離子 D.帶負電荷的離子【答案】D【解析】1個氫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變成陽離子。2.西山公園有豐富的負氧離子,空氣中氧分子得到電子就能形成負氧離子(O2-)。一個O2-與一個O2分子比較,不相同的是()A.質子數(shù)B.電子數(shù)C.含氧原子個數(shù) D.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答案】B【解析】一個O2-是由一個O2分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的,電子數(shù)增多。3.下列關于離子符號的說法,正確的是()A.Cl-表示由氯原子失去1個電子而形成的離子B.Na+表示由鈉原子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的離子C.Al3+核內(nèi)有13個質子,核外有13個電子D.Ca2+表示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鈣離子【答案】D【解析】A項,Cl-表示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的陰離子,帶負電荷;B項,Na+表示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的離子;C項,Al3+是由鋁原子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的,核內(nèi)有13個質子,核外有10個電子。4.對Fe3+、Fe2+、Fe三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①核電荷數(shù)相同;②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④質量幾乎相等;⑤等質量的三種微粒含有的質子數(shù)相等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A【解析】Fe3+、Fe2+、Fe核電荷數(shù)相同,但核外電子數(shù)不相同,電子層結構不完全相同。5.根據(jù)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判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氯離子核內(nèi)有17個質子B.氯離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C.氯離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D.氯離子的符號為Cl-【答案】C【解析】A、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質子數(shù),則氯離子核內(nèi)有17個質子,正確;B、氯離子核外有

3

層弧線,表示3個電子層,正確;C、氯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一達到穩(wěn)定結構,不易得失電子,錯誤;D、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后變成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因此氯離子的符號為Cl,正確。6.下列微粒結構示意圖中,其微粒符號可以用形如R2+來表示的是()【答案】C【解析】A、質子數(shù)=8,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故選項錯誤。B、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10,為原子,故選項錯誤。C、質子數(shù)=12,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2個單位的正電荷的陽離子,可以用形如R2+來表示,故選項正確。D、質子數(shù)=9,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故選項錯誤。7.如圖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所示粒子化學性質與其相似的是()【答案】D【解析】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由題干中提供的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則與其化學性質相似的粒子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也應為2。A、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B、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但其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屬于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化學性質穩(wěn)定,盡管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但它們化學性質不相似,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C、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D、該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而形成陽離子,符合要求,故選項正確。8.如圖為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鈉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1B.圖中n的值為10C.鈉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D.鈉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答案】B【解析】A、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的是原子的質子數(shù),故鈉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1,故A說法正確;B、在原子中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故n=1121=8,故B說法錯誤;C、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1,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故C說法正確;D、元素所在的周期數(shù)等于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鈉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層電子,故鈉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說法正確。9.如圖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②③屬于同種元素B.②④的化學性質相同C.②的符號為Al+3D.①為陰離子,②③為陽離子【答案】D【解析】A、元素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同種元素的粒子是質子數(shù)相同,②③的核內(nèi)質子數(shù)不同,不屬于同種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②④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化學性質不同,故選項說法錯誤。C、②質子數(shù)=13,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其離子符號為Al3+,故選項說法錯誤。D.①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是帶有負電荷的陰離子,②③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10.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它們的敘述,你認為正確的是()A.②表示的是陰離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種不同元素C.③屬于金屬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答案】D【解析】A、②質子數(shù)=11,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B、①②③④的核內(nèi)質子數(shù)分別為:8、11、16、11,②④屬于同種元素,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種不同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③粒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