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學六年級上、下冊復習總結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2年科學六年級上、下冊復習總結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2年科學六年級上、下冊復習總結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2年科學六年級上、下冊復習總結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2年科學六年級上、下冊復習總結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版科學2022六年級上、下冊復習總結

六年級上冊復習總結

1、病毒的特點: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它們的結構非常簡

單,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2、病毒不能獨立的生存,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一旦離開了活體

細胞,就不表現(xiàn)出任何的生命活動跡象。

3、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絕大多數(shù)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4、病毒的分類:①動物病毒:如乙肝病毒;②植物病毒:如番茄花葉病毒;

(3)細菌病毒(噬菌體):大腸桿菌噬菌體

5、細菌是一類單細胞生物,它個體微小,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6、細菌從形態(tài)上分:球菌、桿菌、螺旋菌。

7、細菌與人類的關系:食品發(fā)酵;生產(chǎn)沼氣;制造藥品;增強土壤的肥力;

使人患病……

8、腐生菌使動植物的遺體不斷腐爛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無機鹽。

9、饅頭發(fā)霉的原因(適宜霉菌生活的環(huán)境):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

10、預防發(fā)霉的方法有:通風;低溫保存;放干燥劑(防腐劑);真空包裝;

太陽曝曬。

1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發(fā)霉的霉菌,用來發(fā)酵的酵母菌,味道

鮮美的蘑菇,都屬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又不屬于動物的一類生物。

12、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絲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的。

13、辨別有毒蘑菇的方法:一看顏色。有毒蘑菇顏色鮮艷,采摘后易變色。

二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易折斷。

三看分泌物。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

分泌物稠濃,撕斷后易變色。四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

味。

14、物質的變化分為兩類:一類僅僅是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另一類不僅僅是形

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還會產(chǎn)生新的物質。

15、可逆的變化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復原來的樣子的變化;如食鹽的

變化。另一類是不可逆的變化,如水泥的變化。

16、鐵生銹的原因:鐵制品容易在有水和空氣中和酸性、堿性、以及鹽溶液

中容易生銹。

17、防銹的方法:A、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清潔;B、鍍膜;C、刷漆;D、注油

E、搪瓷。

18、運動的定義:運動是指這一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來說,它的位置發(fā)生了

變化。

19、參照物:要想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必須先確定一個物體作標準,

這個被選定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0、要描述清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需要位置、方向、快慢。要知道物體的運動快

慢需要時間和距離

21、物體具有保持它原來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屬性,這種屬性稱為慣性。

所有的物體都具有慣性。

22、物體的運動方式主要有移動、轉動、擺動、滾動等。

23、馬的行走方式是對角線換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

24、晝夜更替的原因:地球是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

的那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現(xiàn)象就會交替出

現(xiàn)。

25、自轉的特點: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不停地旋轉著,這就是地球的自轉。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

26、晝夜的更替是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因晝夜交替也呈現(xiàn)出規(guī)

律性的變化。

27、四季更替的原因: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地軸總是傾斜的,并且

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由于地軸的傾斜,當?shù)厍蛱幵诠D軌道不同位置時,南北

半球接受陽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斷的變化,從而形成了四季的變化。

28、公轉的特點:地球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

而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年,稱為地球的公轉周期。

29、人們所看到的月球表面發(fā)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

30、月相是如何產(chǎn)生的?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自西向東圍繞著地球公轉,

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農(nóng)歷的一個月。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靠反射太陽光才發(fā)亮。

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轉。因此,月球被太陽照亮的

一面有時面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部分向著地球。月相的變化就是這樣產(chǎn)

生的。

31、農(nóng)歷的初一叫新月,也叫做“朔”;農(nóng)歷初二、三的月牙叫蛾眉月,初

七、八看到是半個月亮,叫做上弦月(凸邊向西);農(nóng)歷十五、十六的月亮為滿

月,農(nóng)歷的二十二、二十三,叫做下弦月(凸邊向東)。

32、日食的成因: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

陽中間,三個天體大致呈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

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一部分太陽,這就

是日食。

33、月食成因:當月球轉到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三個天體大致呈一條直線

時,月球就處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陽照在月球表面的光就被地球擋住了,這時就

會發(fā)生月食。

34、月球的基本信息:

(1)月球是個球體,距離地球38.4萬千米,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2)49個月球才有一個地球大。

(3)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陰暗的部分是

平原,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

(4)月球上溫差很大,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120℃,背向太陽的一面溫

度可達-180℃以下。

(5)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液態(tài)水,沒有生物。

(6)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小的多,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35、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里。

36、各種動物都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動物和環(huán)境是相互依存的。

37、向日葵的頭會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轉動,這種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長

彎曲現(xiàn)象叫做向光性;植物的根向下生長的現(xiàn)象稱為向地性;向著有肥的地方生

長稱為向肥性;在干旱的地方向著有水的地方生長,稱為向水性。

即:向水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統(tǒng)稱植物的向性運動。

38、動物保護自己的本領有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tài),還有殘體,裝死,冬眠

等方式。

39、生物的體色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似,隱蔽自己是保護色;有些動物借助與周

圍環(huán)境相似的外表保護自己是擬態(tài).

40、人們把動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叫食物鏈。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了食物網(wǎng)。

食物鏈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食肉動物結束。

41、人們根據(jù)蔥葉的結構特性,設計、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這就是仿生。

42、仿生研究的過程要經(jīng)歷:生物性能一一建立模型一一模型檢測一一開發(fā)

產(chǎn)品。

本冊實驗

一、實驗:饅頭發(fā)霉的原因。

實驗目的:比較饅頭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發(fā)霉。

實驗材料:四片饅頭、塑料袋。

實驗過程:

(1)、選四片饅頭,分別貼上號碼。

(2)、在1、3號上滴水,將2、4號烤干。

(3)、將四片饅頭分別裝入袋中。

(4)、將1、2號放在朝陽的窗臺上(或其他溫度高的地方),3、4號放入冰

箱里。

(5)、幾天后,觀察四片饅頭,看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并記錄下來。

實驗現(xiàn)象:

1號饅頭發(fā)霉最早,發(fā)霉面積最大。

2、3號發(fā)霉時間和面積居中。

4號饅頭發(fā)霉時間晚,發(fā)霉面積小。

實驗結論:饅頭在潮濕、高溫的情況下容易發(fā)霉。

二、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

【實驗材料】三枚相同的鐵釘、三個相同的試管、三個試管塞、干燥劑一小

袋、水適量。

【實驗步驟】1、把三枚鐵釘分別放入三個試管中,其中一個試管放入干燥

劑,用橡膠塞塞緊。

2、一個試管放少量的水,浸沒鐵釘?shù)囊徊糠郑?、另一個試管放滿水,將鐵

釘完全浸沒,用植物油密封。

【實驗現(xiàn)象】放置幾天后取出三枚鐵釘觀察,發(fā)現(xiàn)第二個試管中的鐵釘在水

和空氣的交界處有鐵銹,而其他兩個鐵釘無鐵銹。

【實驗結論】潮濕的空氣是鐵生銹的重要條件。

三、實驗名稱:晝夜交替的模擬試驗

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大頭針。

實驗步驟:1.用手電筒的光代表太陽光把地球儀照亮。觀察地球儀上是否分

成了明暗兩部分,思考那邊是白天,那邊是黑夜。

2.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觀察:同一個地方(如插大頭針的地方)是否出

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分別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實驗現(xiàn)象:1.地球儀上分成了明暗兩部分,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天,背

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2.地球自西向東轉動,同一個地方出現(xiàn)了晝夜交替

現(xiàn)象。當這個地方轉到剛被光照射到是早晨,正對“太陽”時是正午,轉到剛被

光照不到時是傍晚。

實驗結論:地球是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

天,背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現(xiàn)象就會交替出現(xiàn)。

五、實驗名稱:四季更替的模擬實驗:

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

實驗步驟:1.在桌子上畫一個圓,把地球儀放在畫好的軌道上運動。

2.手電筒在中間始終照著地球儀。

3.地球儀在轉動過程中傾斜角要保持一致。

實驗現(xiàn)象:地球儀上的南北半球接受手電光的照射程度不斷變化。

實驗結論: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地軸總是傾斜的,并且傾斜的方向

保持不變。由于地軸的傾斜,當?shù)厍蛱幵诠D軌道不同位置時,南北半球接受陽

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斷的變化,從而形成了四季的變化。

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知識點總結

1、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2、細胞是由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最早發(fā)現(xiàn)的。

3、使用顯微鏡時要注意:先對光,調節(jié)反光鏡,在鏡筒中看見明亮的光點;

再把調焦旋鈕調到最低,然后慢慢調高,細胞就會逐漸清晰起來。觀察時,兩眼

睜開,左眼觀察,右眼記錄。

4、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細胞不斷生長、繁殖、衰老、死亡。

5、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

6、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內發(fā)育形成胎

兒;九個多月(大約280天)后呱呱墜地,來到世間。

7、在子宮里,胎兒通過臍帶從媽媽的身體里吸收營養(yǎng)和氧氣。

8、生長、發(fā)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

9、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歲時,身高、體重增長較快,這個階段稱為青

春期。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女孩比男孩早兩年。它是由兒童發(fā)育

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

10、健康地渡過青春期要注意:(1)、加強鍛煉(2)、合理飲食(3)、保

證睡眠(4)、心理咨詢。

11、人的一生分為:發(fā)育期(0—20歲)、成熟期(20—40歲)、漸衰期(40—

60歲)、衰老期(60歲以上)四個階段。

12、遺傳:生物將自身的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現(xiàn)象叫做遺傳。

13、變異: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

性上的差異叫做變異。

14、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事物。

15、生命離不開能量,我們需要的能量主要來源于食物。

16、人體消耗能量的途徑是:保持體溫(熱能)、運動(機械能)、生長(儲

存能)等。

17、擺是由擺線和擺錘組成的。擺動一次是指擺出去,再回來。

19、大約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了擺的秘密:

20、擺運動的規(guī)律:⑴對于同一個擺,擺動的快慢是一定的【擺的等時性】;

⑵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線的長短有關,與擺錘的輕重/擺幅的大小無關;⑶擺線越

長,擺擺動的越慢,擺線越短,擺擺動的越快。

21、擺能長時間不停地擺動是因為:擺在擺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

相互轉化。過一段時間,會慢慢地停下來是因為擺動過程中,線固定處的摩擦和

空氣阻力消耗了能量。

22、鉆木取火的原理是摩擦生熱,從能量轉化觀點上說是將機械能轉化成熱

能。

23、利用電流通過繞制的線圈產(chǎn)生磁性的裝置叫做電磁鐵。電磁鐵由鐵芯

和線圈兩部分構成,電磁鐵是將電能轉化成電磁能的裝置。

24、電磁鐵的特性:

(1)電磁鐵通電后會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2)電磁鐵有兩極,而且

兩極可以改變(3)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導線纏繞的圈數(shù)有關系,圈數(shù)越多,磁

力越大;也與電池的多少有關系,電池越多,磁力越大。

25、自制電磁鐵的方法:把導線按照一個方向纏繞在大鐵釘上,第二三圈線

繞在第一圈上,最后一圈線從倒數(shù)第二圈里穿過去。(這樣線圈不易松散)

26、電磁起重機工作原理:(主要部分是電磁鐵)它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原

理搬運鋼鐵物品的機器。

27、電能生磁,磁能生電。例如變壓器就是先把電能轉化成磁能,然后再把

磁能轉化成電能。

28、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地球上的能量歸根到底來自太陽。

29、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并以不同的方式儲存、轉化。

30、電視的聲與像和太陽能之間的關系:電視的聲能與光能由電磁能(無線

或有線信號)轉化而來,電磁能由電能轉化而來,電能由風能、水能、熱(火)

能、太陽能轉化而來,而風能、水能、熱能最終都來自于太陽能。

31、自然界中的能量存在形式有:機械能、電磁能、聲能、化學能、熱能、

光能、電能等。

32、凡是能夠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質統(tǒng)稱為能源。人的衣食住行、生產(chǎn)

勞動等都離不開能源。

33、人們把煤、石油、天然氣等這些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的能源叫做常規(guī)能源。

34、目前尚未被人類大規(guī)模利用,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開發(fā)、合理利用

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35、目前人類開發(fā)的新能源有:太陽能、核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

氫能、可燃冰、煤成氣等

36、大氣層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層,它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層沒有確切

的外部邊界,物質成分以氮和氧為主。

37、大氣層是地球的保護傘,是地球上生命活動的重要保障。

38、污染的來源:汽車尾氣、工業(yè)廢氣等會造成酸雨和臭氧空洞。

39、大氣層包括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逃逸層五部分。

40、人造風的形成: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41、自然風形成是由于各地空氣的溫度不同,冷空氣壓力大,熱空氣壓力小。

空氣就從壓力大的地方向壓力小的方向流動,形成風。

42、降落傘是一種利用空氣阻力實現(xiàn)從高空緩慢下降的專用工具

43、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1)懸掛的物重:懸吊物越輕,受到的向下拉的力越小,下降得越慢。(2)

繩長:繩長以傘面半徑長最合適。(3)傘面的大?。簜忝嬖酱?,與空氣的接觸面

越大,產(chǎn)生的空氣阻力越大,下降越慢。(4)傘面材料:傘面透氣性差,受到的

空氣阻力大,下降得越慢。(5)傘面形狀:圓形,長方形,十字形中,以長方形

降落最慢。

44、帆船是靠風的力量航行的。

45、當船向北航行,刮南風時,帆面的方向應朝南;刮西南風時,帆面的方

向應朝西南;刮東南風時,帆面的方向應朝東南。

46、海陸風形成的原因:由于陸地比海洋吸(散)熱要快,所以白天陸地上的

氣溫顯著比附近海洋上的氣溫高,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夜間陸地冷卻快,海上較

為溫暖,近地面氣流從陸地吹向海面,稱為陸風,這就是海陸風。

47、“船使八面風”是指船依據(jù)風向的不同,及時調整帆面的方向來保持航

向。

48、樹木的年輪可以告訴我們的信息:

(1)、樹木的年輪可以用來計算樹木的年齡;

(2)、了解樹木所經(jīng)歷的環(huán)境條件,如光照、氣溫、降雨量及礦物質營養(yǎng)的

供應等;

(3)、測知過去發(fā)生的地震、火山爆發(fā)等;

(4)、測定許多事物發(fā)生的年代,推斷事物未來的變化。

(5)、年輪還是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庫。

49、確定樹木年輪的方法:以年輪的髓心為圓心,沿東西和南北方向畫“十”

字。

50、螞蟻通過氣味傳遞信息;蜜蜂傳遞信息的方法是:跳舞。跳“8”字舞

表示蜜源距離蜂巢較遠;跳圓圈舞表示蜜源距離蜂巢較近。

51、生物傳遞信息的方法有:聲音、氣味、行為(動作、外表、表情)

52、因特網(wǎng)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wǎng)絡。因特網(wǎng)的特點:(1)、覆蓋面積

大(2)、規(guī)范統(tǒng)一

53、網(wǎng)絡的利與弊:

(1)利:因特網(wǎng)上有豐富的資源;提供了多種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法;網(wǎng)

上進行遠程教學和開展網(wǎng)上營銷等。

(2)弊:迷戀游戲危害健康;影響學習、工作、生活;花費時間和金錢;

走上犯罪的道路。

54、人類信息傳遞發(fā)展的五個階段:

(1)、語言的使用;(2)、文字的出現(xiàn)和使用;(3)、印刷術的發(fā)明和使

用;

(4)、電話、廣播、電視的使用;(5)、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使用。

55、1958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塊微電子芯片誕生。芯片,準確的說

就是硅片,也叫集成電路。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電流完成控制計算機、自動化

裝置或其他設備所需要的操作。

56、太陽系由太陽、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矮行星、小天體(彗星、小行星、

流星體、星際物質)及圍繞行星運轉的衛(wèi)星組成。

57、恒星是自己能發(fā)光、發(fā)熱的星體。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恒星。

58、在太陽系中,凡是滿足繞日運行、近球形狀、軌道清空三個條件的天體

叫行星。

59、太陽周圍有八顆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60、在八大行星之最:

(1)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

(2)天空中最亮的是金星(離地球最近的是金星),金星又被稱為啟明星;

(3)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最重要的標志是大紅斑。

(4)土星不僅有許多衛(wèi)星,它還有非常美麗的光環(huán)。

(5)被稱為遠日行星的有天王星和海王星。

61、銀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團及其它星際物質組成的巨大的盤狀天體系

統(tǒng)。

銀河系的直徑約7萬光年,太陽系位于距銀核2.3萬光年的旋臂上。

62、光年是距離單位,在太空中,光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傳播,

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走的距離,約為9.5萬億千米。

63、利用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我們能夠看到離我們上百億光年的星系。

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十億多個和銀河系同樣龐大的恒星系統(tǒng),即“河外星系”。

64、我們知道的星系的形狀有:橢圓星系,不規(guī)則星系,車輪星系。

65、1607年,伽利略發(fā)明折射望遠鏡;

66、1961年,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太空,成為在太空旅行的

第一人。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一一登月第一人

67、1970年,“東方紅”1號進入太空。標志著中國進入航天時代。

2003年“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楊利偉一一中國太空第一人

2005年“神舟六號”成功發(fā)射。

2008年“神七”成功發(fā)射。翟志剛在太空留下了第一個中國人的足跡。

68、地球適合人類居住具備的條件:大氣、水、適宜的溫度、能源。

本冊實驗:

一、實驗:擺的擺動快慢與什么有關?

實驗設計:

1、用擺線長短一樣,擺錘的輕重不同的兩個擺實驗,觀察它們在一分鐘內

擺的次數(shù),每個擺觀察3次,比較擺的快慢是否相同。

2、用擺錘輕重一樣,擺線長短不同的兩個擺實驗,觀察它們在一分鐘內擺

的次數(shù),每個擺觀察3次,比較擺的快慢是否相同。

實驗結論:

擺擺動快慢與擺線長短有關,與擺錘輕重、擺角的大小無關,擺線越長,擺

動越慢;擺線越短,擺動越快。

二、.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shù)多少的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