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起跑技術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分析研究 體育運動專業(y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A/3E/wKhkGWcQXMqAeviWAAJU5xOo5EU155.jpg)
![100米起跑技術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分析研究 體育運動專業(y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A/3E/wKhkGWcQXMqAeviWAAJU5xOo5EU1552.jpg)
![100米起跑技術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分析研究 體育運動專業(y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A/3E/wKhkGWcQXMqAeviWAAJU5xOo5EU1553.jpg)
![100米起跑技術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分析研究 體育運動專業(y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A/3E/wKhkGWcQXMqAeviWAAJU5xOo5EU1554.jpg)
![100米起跑技術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分析研究 體育運動專業(y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A/3E/wKhkGWcQXMqAeviWAAJU5xOo5EU15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0米起跑技術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影響摘要:百米短跑作為田徑運動的核心項目之一,百米起跑的基本任務就是使人體快速脫離靜止狀態(tài),它的充分發(fā)揮是為起跑后的加速跑創(chuàng)造優(yōu)勢條件。起跑后的加速跑是為了能夠完全利用起跑時所獲得的初速度,經(jīng)過持續(xù)加速跑,使得人體的奔跑速度盡可能快的接近或達到白己的最高跑速。因此,百米的起跑和加速跑技術對百米最終成績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本研究通過對大學生百米運動員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術進行運動學分析,運用生物力學等知識,不斷探究大學生運動員的技術現(xiàn)狀以及專項技術特征;結合優(yōu)秀運動員的相關參數(shù)與之比較,得出一般特征,為往后的教學和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關參考。關鍵詞:百米短跑;起跑技術;大學生運動員TheInfluenceof100MetersStartingTechniqueonCollegeAthletesAbstract:Onehundredmetersofsprintisoneofthecoreprojectsoftrackandfield.Thebasictaskofstartingat100metersistomakethehumanbodyquicklygetoutofthestaticstate.Itsfullplayistocreatesuperiorconditionsfortheacceleratedrunningafterthestart.Theaccelerationrunafterthestartistofullyutilizetheinitialspeedobtainedduringthestart.Aftercontinuousacceleration,therunningspeedofthehumanbodyisapproachedasfastaspossibleorreachesthemaximumrunningspeedofBaiJi.Therefore,theimpactof100metersofstartingandacceleratingrunningtechnologyonthefinalscoreof100meterscannotbeignored.Thisstudyconductskinematicsanalysisonthestartingandrunningspeedofcollegestudents'100-meterathletes,andusesbiomechanicsandotherknowledgetocontinuouslyexplorethetechnicalstatusandspecial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collegeathletes;combinedwiththerelevantparametersofeliteathletes,Thegeneralcharacteristicsarederived,andrelevantreferencesareprovidedtosomeextentforfutureteachingandtraining.Keywords:100-metersprint;startingtechnique;collegeathletes目錄1緒論 41.1研究背景及意義 41.1.1研究背景 41.1.2研究意義 51.2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51.2.1國外研究現(xiàn)狀 51.2.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62研究對象與方法 92.1研究對象 92.2研究方法 93結果與分析 93.1起跑階段身體姿勢相關分析 93.1.1預備姿勢下前后腿的膝、髖關節(jié)角度分析 103.1.2預備階段兩肩的投影點與起跑線的距離 113.2起跑后加速階段的分析 123.2.1上臂肘關節(jié)角在前四步后蹬離地瞬間的角度 123.3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分析 123.3.1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步長、步時分析 123.4起跑和加速跑的銜接技術分析 144改進百米起跑技術的建議 155結論 15致謝 16參考文獻 171緒論1.1研究背景及意義1.1.1研究背景隨著現(xiàn)代科技迅速發(fā)展,百米水平將步步逼近人類極限。在當今競技體育科研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比賽的競爭日益激烈,成績往往是百分之幾秒,甚至是千分之幾秒的差距,尤其是在重大比賽中,痛失獎牌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起跑作為田徑100米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對比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相關文獻研究證明田徑100米的起跑前幾步對于百米成績具有很大的相關性;短距離項目運動員的最初的加速度對于最后的成績有決定性的影響,而起跑的預備姿勢是否合理與穩(wěn)定則對起動有較大的影響,所以起跑技術是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非常細致的技術。而在認真查閱與百米項目有關的文獻研究后,認為以前的研究有些數(shù)據(jù)已經(jīng)過時,在田徑100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需要新的研究來充實。起跑是百米跑首個構成部分,起跑后前四步是起跑與起跑后加速跑的銜接技術部分,起跑與起跑后加速跑的技術對于一定水平運動員而言要求非常高,其銜接技術非常重要,起跑和起跑后前四步的發(fā)揮直接影響了百米成績。百米成績的每次刷新都是人類極限的突破,運動成績的不斷刷新,離不開精湛的起跑技術和起跑后前兩步與之加速跑的完美銜接。蹲踞式起跑是短跑起跑必須采用的起跑方式,同時,起跑器的安裝是否端正、牢固,前后抵足板之間的距離各夾角對于起跑效果都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所以起跑技術也是百米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短跑競賽項目中,起跑以獲取較大的向前沖力為目標,使人體打破靜止狀態(tài),最大程度上得到最大的起動初速度,確保起跑后的加速跑能夠平穩(wěn)地進入途中跑,其關鍵點還看起跑的反應速度。因此,短跑的起跑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了百米成績的快慢,還間接影響了起跑后加速跑以及是途中跑的進入。針對短跑本身,起跑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個基礎環(huán)節(jié)。但在實際競賽中起跑所發(fā)揮的作用遠不止與此,其影響非常大。競賽中,運動員起跑時不僅需要承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得抵抗一些外界不可預測的突發(fā)事件的干擾,更重要的是運動員要承受因搶跑而被罰下和比賽能否發(fā)揮自己最好水平的雙重壓力。所以,比賽的結果往往會出乎意料。起跑越好,它越能增強運動員信心,同時給對手施加一定威脅,特別是百米項目,好的起跑就有可能奠定勝局,而不理想的起跑則首先會給運動員在心理上造成情緒焦急、不穩(wěn)定,其次在技術上導致加速跑過猛發(fā)力、動作僵持、節(jié)奏紊亂、體能消耗過快、打亂后程的體力分配等現(xiàn)象,最終影響整個比賽。由此可見,起跑效果對運動員所產(chǎn)生的影響并不亞于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跑??偠灾鹋艿母拍铍m然簡單明了,但它卻是短跑中涉及內(nèi)容最多,最為復雜的一個結構。因此,毫無疑問,起跑技術是百米運動員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良好發(fā)揮的是運動員能否取得較好成績的關鍵。1.1.2研究意義起跑和起跑后加速階段的技術特點包括其起跑姿勢、動作角度、步長、步時及身體重心等方面的技術特點,起跑與起跑后的加速跑的銜接效果直接影響著途中跑的發(fā)揮。良好地掌握了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的技術,直接解決了起跑向加速跑過渡的問題。因此,本研究的將旨在解決教學、訓練上所面臨的直接問題,通過對武漢體院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對起跑與起跑后前四步加速跑過程中的技術進行平面定點拍攝,運用運動學的基本分析手段,對得出的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的有關運動關節(jié)的指標進行分析和研究,使我們對運動員各技術環(huán)節(jié)的完成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通過所得數(shù)據(jù),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進行評估,歸納整理出運動員在步長、步時、上下肢動作等方面的特征,并提出可供參考的依據(jù),由此可以幫助運動員在百米起跑和加速跑技術上有更進一步的完善,提高百米水平從而向更高優(yōu)秀水平邁進。在理論上:同時加深對百米起跑技術的掌握和再認識,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和訓練也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1.2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2.1國外研究現(xiàn)狀(1)百米起跑技術的現(xiàn)狀研究丘巴(1982年)等在短跑蹬地的生物力學機制中得出:起跑及起跑后加速跑的第一步主要依靠支撐腿肌肉的克制性工作完成;在最大速度跑時,人體的緩沖和向前運動主要來源于踩關節(jié),蹬地力量的主要依靠腳掌彈性。(2)百米加速跑技術的現(xiàn)狀研究Slocum和BowermanC(1962年)研究結果指出短跑運動員在腳著地時如果能加大著地角,同時又能減小身體重心和著地點之間的水平距離,不但可以減弱水平方向的阻力,還有助于速度的有效發(fā)揮。澤木啟佑(1986年)等在文章中指出:“八”字式,由起跑后,左右腳著地點的連線以八字形不斷向內(nèi)靠攏,同時身體伴隨有明顯的左右晃動;“一”字式,兩只腳的著地點由開始時就比較貼近,上體未出現(xiàn)明顯的左右擺動??偠灾铀倥艿姆椒ú⒉皇乔宦傻模韪鶕?jù)自身實際情況調(diào)整方法。國外著名的體能訓練專家MarkVerstegen和他的團隊曾在2005年就提出了“體育運動的本質(zhì)就是動作模式”的觀點,他們提出了但凡是體育運動,都將通過特定的動作模式來完成的,動作是運動素質(zhì)和技術的體現(xiàn),動作的規(guī)范決定了人體在運動中的能量傳導的有效性,簡易、嫻熟的動作能使能量的傳遞變得更迅速”。同理,在百米跑中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里,動作越是簡單放松,越能發(fā)揮較好的水平。巴爾賴希將加速能力和短跑速度能力歸納為一個因素,其對百米成績的相關系數(shù)r=0.86649。還有一些西歐學者也認為:運動員在起跑加速途中所能表現(xiàn)的速度首先決定了百米跑成績。還有前蘇聯(lián)學者布賴澤爾·茹科夫1985年的《短跑運動員的競賽活動》,1982年維·麥赫利加澤的《訓練的目的一比賽的,模式》也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加速跑的速度模式進行了相關性研究。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對于百米起跑和加速跑技術的相關研究都有一定說明,其研究結果主要解決了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上的基本技術特點,幫助我們形成一套基本教學、訓練的理論指導模式。但是就百米起跑和起跑前四步的研究還不夠具體,起跑和起跑后的身體姿態(tài)、角度參數(shù)、各因素與身體和成績的關系具體研究較少,有待進一步探討。1.2.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起跑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田徑裁判規(guī)程規(guī)定短跑起跑時必須采用起跑器的蹲踞式起跑,一般將從“各就位”姿勢到完成“起跑步”的過程叫做起跑。它的基本任務是為了獲取較大的向前沖力,讓身體即刻改變靜止狀態(tài),并得到最大的起動初速度,為起跑后的階段創(chuàng)造較好的條件?,F(xiàn)代短跑起跑主要采用普通式、拉長式以及接近式三種方式。鳴槍時,運動員應即刻全速向前移動,這個動作基于雙臂用力地推離地面和兩腿有力地蹬伸離地,而且兩者幾乎是同時完成的。不同的起跑方式都存在技術差異,但是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最好的起動效果。陳齊苗等(2002年)在對三種起跑姿勢的探討中提到短跑中起跑的任務就是為了減弱不適應的起跑位移方向感,起跑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以合理的速度、身體姿態(tài)離開起跑線,隨而進入另一種運動姿態(tài),力求合理的速度轉化在較短的距離中完成。短跑起跑的目的主要包括:建立身體和起跑器之間的相對平衡狀態(tài);其后控制身體重心的高度;起跑時前后腿的膝關節(jié)角要保持在最穩(wěn)定理想的范圍;一旦身體進入平衡狀態(tài)下,蹬起跑器時就要利用身體所能提供的最大的速度向前跑動。(2)加速跑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起跑后的加速跑是蹬離起跑器后到進入途中跑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其目的是在完全利用起跑所獲得的初速度的基礎上不斷加速,使人體奔跑速度盡可能快得接近最高速或向最高速過渡。100m跑的加速跑,主要分為兩大階段,即最初加速階段能達到30m,此段的加速度具備兩個特征:一是軀干較大幅度地前傾,二是獲得速度后上體逐漸抬起)和在加速階段保持一定速度。馬湘君(2000年)關于百米全程中加速跑名稱中進行了探討,百米短跑加速跑的整個過程主要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起跑加速階段(0-30米),二是途中加速階段(30}-80m),研究表明,對整個百米成績影響較大的是運動員在速度快速增長階段(即0-25m)的節(jié)奏變化。起跑后的加速跑技術在整個百米跑上中所占地位是不可小覷的,好的起跑是運動員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前提基礎,起跑后的加速跑技術在總成績中占30%,而且它技術的有效發(fā)揮直接決定了到運動員接下來在途中跑技術的發(fā)揮效果,由此更有利于運動員較快且能達到最大速度。從理論角度出發(fā),王廣春(2000年)對加速跑的心理、動作準備、加速跑的技術分析與特點進行了論述,表明了在起跑時的心理狀態(tài)和預備動作上反映了加速跑前的心理準備和動作準備的狀態(tài)。其加速跑的技術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最初階段上體保持較大前傾角,隨后由步長的逐漸加大、步頻的逐漸加快,上體逐漸抬起銜接放松、自然地進入途中跑;由此,后蹬成了加速跑段速度取得的主要動力來源,應縮小典型的加速跑的距離,迅速過渡到擺動式跑法持續(xù)加速,致使整個加速跑階段相對輕松;支撐腿著地的軌跡則開始由兩條相距不寬的直線跑進逐漸并向沿一條直線成兩側跑型。(3)百米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訓練的研究現(xiàn)狀百米專項訓練內(nèi)容大致包含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及技能等幾個方面,其中身體素質(zhì)是基礎,技戰(zhàn)術和心理素質(zhì)是保障。百米訓練中主要追求身體素質(zhì)在起跑和加速跑中的體現(xiàn),隨著當今競技水平的不斷刷新,對于運動員的各方面指標要求口漸提高,訓練內(nèi)容所占比重也逐漸增大,并且不斷更新訓練方式和手段。戴興鴻(2013年)關于短跑運動員下肢專項力量訓練研究中得出專項力量訓練具有較高的實效性。其中下肢專項力量訓練手段對短跑專項訓練有重大影響,在專項力量訓練中,運用多元化的專項力量訓練,從大體上改善短跑運動員的下肢專項力量素質(zhì)。所以,專項力量訓練在百米訓練之中是不可或缺的。有關百米加速技術特征上,吳世和(1994年)提出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用最佳起跑后加速跑的節(jié)奏控制及訓練優(yōu)于一般訓練且更具時效性;加強加速跑節(jié)奏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提高成績;運動員加速節(jié)奏影響了運動員的平穩(wěn)加速和最短時間內(nèi)達到最大速度。短跑訓練除了身體、心理素質(zhì)外,還有技能上的訓練。短跑項目從它完整技術結構上來劃分,均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跑。現(xiàn)代短跑技術發(fā)展趨勢更加強調(diào)各關節(jié)在高速跑進中保持協(xié)調(diào)放松,在技術動作的完成形態(tài)上,更加注重擺動時的速度以骸為軸、擺動的幅度、積極下壓著地和支撐腿快速、有力的屈蹬型技術。綜上所述,針對加速跑的訓練研究現(xiàn)狀眾多學者建議傾向于重視其加速節(jié)奏的穩(wěn)定性,注重步長和步頻的合理搭配,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4)百米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廖佩文(2002年)曾通過對目前我國短跑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分析,對我國短跑技術的教學上有了新思量。并得出一些建議:在短跑教學中,要更新技術概念,勇于創(chuàng)新;改變高重心跑的教學誤區(qū),選取符合現(xiàn)代短跑技術訓練原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短跑成績;強調(diào)骸關節(jié)的技術。沈小紅(2006年)關于在教學研究中百米短跑技術改進的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關解決辦法,在較短時間內(nèi)能有效提高百米成績來源于“突出跑的技術動作”的完善。其一,通過在準備活動中加強柔韌練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肌肉放松能力來改善放松技術。其二,利用循環(huán)反復原地擺臂練習來改善擺臂技術的不合理。其三,采用跑的專門性練習和行進中體會各種形式跑的技術來改善重心低步幅過小。2研究對象與方法2.1研究對象本文研究以武漢體育院校的短跑專業(yè)20名大學生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這20名大學生均是武漢體育院校的運動員,參加過不少比賽,具備一定的運動技術水平,技術動作規(guī)范,均身體健康,無明顯傷病情況。故本研究結果可作為參考。2.2研究方法2.1文獻資料法:在中國知網(wǎng)上查閱與身體訓練和專項訓練有關的資料并對他們進行分析和研究2.2測試法:通過測試法測試并計算出運動員在起跑技術中,運用測試法測試并計算出運動員在起跑階段中軀干姿態(tài)、各關節(jié)角度、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步時、步長等運動生物力學指標,將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歸納,用于指導論文的撰寫。2.3觀察法:通過攝影機、錄像機記錄他們在進行身體訓練前后的變化,再反復的分析錄像得出結果。2.4專家調(diào)查法:根據(jù)本研究的需要,在閱讀經(jīng)典田徑教程和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之上,通過設計影響百米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因素的問卷,向專家咨詢,經(jīng)過調(diào)查反饋,整理出最適合的指標。3結果與分析3.1起跑階段身體姿勢相關分析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根本任務都是使身體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從靜止狀態(tài)轉入最佳的向前運動狀態(tài)。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盡量利用身體總重心投影點位于支撐點前方時在重力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向前水平分力。起跑技術影響了起跑后的加速跑,在短距離中有其重要。項目不同起跑方式亦不同,百米跑依據(jù)田徑項目要求必須使用起跑器并且采用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起跑使用起跑器,安裝起跑器要適合個人技術特點,其主要要求是兩起跑器抵足板到起跑線的距離和抵足板支起角度應能保證運動員在完成“預備”動作時,使髖、膝、踝三關節(jié)均處于最有利于爆發(fā)用力的角度。3.1.1預備姿勢下前后腿的膝、髖關節(jié)角度分析百米項目必須采用起跑器進行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起跑所有運動員均采用左腳在前的蹲踞式起跑。起跑就是擺脫靜止狀態(tài),從而獲得更好的向前沖力。在預備姿勢下,雙腿膝關節(jié)的角度發(fā)揮著重要意義,適當?shù)脑龃笙リP節(jié)角度有利于更好地蹬伸,但是,角度過大也會削弱蹬伸的力量。表1預備姿勢下前后髖、膝關節(jié)角度對比均值±標準差前腿髖關節(jié)后腿髖關節(jié)前腿膝關節(jié)后腿膝關節(jié)測試運動員(n=20)40.63±5.461.47±10.1196.21±9.4106.42±8.50國內(nèi)優(yōu)秀運動員45.74±5.3068.75±3.19100.44±7.37111.59±12.08P0.1340.0650.440.377(1)預備姿勢下前、后腿的膝關節(jié)角度分析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在預備姿勢下,當前腿膝關節(jié)角度為90°-100°,后腿膝關節(jié)角度為110°-130°時為最佳起跑角度。根據(jù)表1結果顯示十名運動員在預備的姿勢之下,前腿膝關節(jié)角度均值為96.21±9.4°,后腿膝關節(jié)角度均值為106±8.5°,且膝關節(jié)角度前腳與后腳相差約10°。呈現(xiàn)的特征為前腿髖、膝關節(jié)角度小于后腿髖、膝關節(jié)角度,其中和本人最佳起跑效果的角度相比,所測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角度均達到最佳起跑效果的角度。其次,與國內(nèi)優(yōu)秀運動員的數(shù)據(jù)比較,預備姿勢下的膝關節(jié)角度不存在明顯差別(p>0.05)。(2)預備姿勢下前、后腿的髖關節(jié)角度分析髖關節(jié)作為連接人體上下肢的重要關節(jié),在預備姿勢中的髖關節(jié)位置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大小由其力量的不同而造成的,適當?shù)捏y關節(jié)角度有利于髖關節(jié)相關肌群的牽張反射,從而使髖部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如果髖關節(jié)角度過小,將可能致使髖關節(jié)伸髖肌群處于不利于發(fā)力的解剖位置,相反,倘若髖關節(jié)過分伸髖則會導致身體重心前移,加大雙臂的承受重量,反而較小下肢承擔的重量。有研究提出預備姿勢下的最佳髖關節(jié)角度前腿為41°左右,后腿為80°左右。由以上表1可知,所測運動員的量值與研究者結果前髖關節(jié)一致,后腿髖關節(jié)角度稍小。與此同時,與國內(nèi)運動員相比較他們的髖、膝關節(jié)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從預備姿勢下的髖、膝關節(jié)角度的對比中可以發(fā)現(xiàn)運動員在數(shù)據(jù)上沒有明顯差異,量值均為符合。從起跑的力量來源出發(fā),身體起動時的力量來源首先來自后腿的蹬伸力量,蹬伸力量越大,身體獲得的向前的動力也就越大,此時后腿在強勁的后蹬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及時加速前擺,從而有力地帶動前腿快速蹬伸,完成起跑。運動員為了獲得向前的速度和加速度必須在水平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最大的力量,而下肢合理姿勢的協(xié)調(diào)性、經(jīng)濟性有利于有效地發(fā)力。3.1.2預備階段兩肩的投影點與起跑線的距離“預備”時,要求運動員逐漸抬起臀部,身體重量會停留在雙臂和前腿上,兩臂超過起跑線,因此,前臂應該具備良好的力量來承受身體的重量便于足夠支撐發(fā)令所耗費的時間。表2起跑預備姿勢下運動員的兩肩投影點與起跑線的的距離(n=20)內(nèi)容距離(m)身高(cm)距離占身高百分比(%)均值±標準差0.056±0.06178.3±7.333.13±3.54如表3所示,所測運動員起跑預備姿勢下運動員的兩肩投影點與起跑線的的距離的均值±標準差為0.056±0.02m,之中,有運動員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為負值,從數(shù)值上說明他的上肢支撐力量相對其他運動員較為薄弱,支撐身體重量的能力稍弱,因而雙肩投影點的位置會落在起跑線的后面。投影點距離起跑線的距離越大,它所占身高的比例越大。根據(jù)物體的平衡理論,不穩(wěn)定平衡特點是在沒有外力作用下能夠保持平衡,但是若受到一點點外力,物體平衡就會迅速被打破,在起跑姿勢中,由于髖關節(jié)重心垂直點到肩關節(jié)重心垂直點間的距離縮短,實際上就縮短了比賽中重心所需移動的全程距離,與此同時,支撐腳的位置沒有改變而重心發(fā)生前移,則縮小了后蹬角度,增加了重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因此,正確的起跑的姿勢就是當聽到“預備”口令時,重心平穩(wěn)向上方抬起的同時重心亦是平穩(wěn)往前送,使得重心投影點與手臂支撐點的距離縮短,臀稍高于肩,形成“次不穩(wěn)定平衡”起跑姿勢。因此,兩肩投影點到起跑線的距離大小影響了身體重心所需移動的距離長短,投影點距離起跑線的距離越大,它所占身高的比例越大,重心所需移動距離越短。3.2起跑后加速階段的分析3.2.1上臂肘關節(jié)角在前四步后蹬離地瞬間的角度肘關節(jié)角度為大小臂的夾角,它的大小可以反映手臂的擺動幅度,角度越大擺動半徑越大。在短跑起跑后加速階段技術中,上肢擺臂技術動作是促使運動員獲得加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上肢擺臂技術可以去平衡因下肢的擺動給身體帶來的不平衡,同時,有效地前擺還能促使下肢后蹬能力的加強,在起跑和起跑后加速階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后蹬動作,因此,有效的上臂擺動將會促進后蹬動作更加充分。起跑后加速階段的兩臂有力地前后擺動有很大的意義,由于人體軀干處于前傾姿勢,跑動中必須加大擺臂幅度來保持身體的平衡,而且下肢的有力迅速蹬地動作也必須要有上肢快速有力地擺動來配合。表3運動員上臂肘關節(jié)角在四步后蹬離地瞬間的角度變化對比(n=20)內(nèi)容第一步第二步第三布第四步前臂后臂前臂后臂前臂后臂前臂后臂均值±標準差84.38±17.49131.86±6.3577.08±14.48136.48±13.4770.6±16.35128.27±8.6768.63±147.81121.64±41.25如表3所得,前四步后蹬時的前臂肘角平均值為84.38°、77.08°、70.6°、68.63°,后臂肘角平均值為131.86°、136.48°、128.27°、121.64°,前臂肘角的平均值由第一步到第四步是依次減小,第一步最大。后臂角的均值是前兩步大于后兩步。其顯示說明起跑后加速度跑前兩步的上臂擺動幅度較大,以便下肢蹬地更加充分,從而獲取更大的加速力量。3.3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分析3.3.1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步長、步時分析(1)加速跑前四步步長分析步長在本研究中理解為離地腳到著地腳著地點之間的距離。在短跑項目中,步長是決定跑速的主要因素之一,從蹬離起跑器那一刻開始就進入加速跑階段,加速跑階段的技術規(guī)律體現(xiàn)了運動員的加速能力。表4加速跑前四步步長比較(m)均值±標準差前一步第二步第三布第四布測試運動員(n=20)1.11±0.081.15±0.081.38±0.111.45±0.1國內(nèi)優(yōu)秀運動員(n=3)0.93±0.100.9±0.181.15±0.051.24±0.08P0.0030.0030.0020.002由表4呈現(xiàn)了我國優(yōu)秀男子短跑運動員和二級運動員在步長上的相關性,揭示了運動員步長整體呈逐漸加大趨勢的運動規(guī)律??梢钥闯鰞?yōu)秀運動員和二級運動員之間在步長的細節(jié)分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比如在第一步上p=0.003<0.05到第四步p=0.002<0.05,四步的p值均小于0.05,說明二級運動員和國內(nèi)優(yōu)秀運動員之間在步長上面存在差異,而且二級運動員的步長均較大,不利于起跑后的加速。與此同時,二級運動員選擇在第三步采用加大步長來提高加速效果,說明在起跑后加速前四步中的第二步到第三步的銜接節(jié)奏轉變較明顯,且第三步不利于節(jié)奏的的連貫性,這樣的結果易導致動作技術的提早轉變,破壞原有的節(jié)奏,可能影響整個加速跑的發(fā)揮,從而改變速度階段的分配。因此,我們需要加強步長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加強加速跑素質(zhì)訓練,有利于運動員掌握加速跑技術,進而提高運動成績。(2)加速跑前四步步時分析影響步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步時,步時又是步長的一種體現(xiàn)。運動員在起跑后加速跑時下肢動作的快慢可以通過加速跑的每個步時來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的各個步時的分配是否合理對運動員的加速效果有很大影響。表5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步時比較(n=20)步數(shù)前一步第二步第三布第四布均值±標準差(s)0.0262±0.0160.23±0.0080.232±0.0150.233±0.011步時如果過長,將會導致在起跑后加速跑階段耗費的時間越長。結果由表5顯示,起跑后前四步的時間總體上為依次遞減,呈下降趨勢。其中第一步步時最長,最后一步最短。說明運動員在此階段逐漸提速,完成后蹬和前擺的動作所耗費的時間越來越少。表6運動員起跑后前四步的支撐時間比較內(nèi)容前一步第二步第三布第四布測試運動員(n=20)0.177±0.0150.165±0.0150.149±0.0170.138±0.015國內(nèi)優(yōu)秀運動員(n=3)0.165±0.030.148±0.0170.13±0.010.123±0.01P0.3340.0850.060.08從表5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步的總時間的均值為0.262±0.016s,第二步的總時間的均值為0.230±0.008s,第三步的總時間的均值為0.232±0.015s,第四步的總時間的均值為0.223±0.011s,它們所呈現(xiàn)的總體方向趨勢是逐漸遞減的。表6中,其支撐的時間均值由第一步的0.177±0.015s,最后一步0.138±0.015s,所體現(xiàn)的亦是逐級遞減,和國內(nèi)優(yōu)秀運動員之間比較差別不大(p>0.05)。因此,在短跑的加速跑技術教學訓練之中,應該注意保持支撐期和騰空期之間的合理分配,形成一個相對較穩(wěn)定的加速節(jié)奏。3.4起跑和加速跑的銜接技術分析起跑加速跑是從后腿燈離起跑器后并結束了向前上方擺動后立即著地到短跑途中跑開始的一個跑動的階段。它的任務是利用起跑后獲得的向前沖力,盡快使自己達到最高的速度。加速跑的技術動作是兩臂彎曲,在身體的兩側快速有力的前后交替擺動,同時兩腿進行快速有為的向前上方擺腿,隨即向后下方蹬地。在起跑后,加速跑初期,人體軀干有著非常大的前傾,步頻較快、步幅相對比較小。在進入到加速跑階段后,隨著運動員跑動速度的逐漸加快,軀干前傾角度逐漸減小,左右兩腳的間距也逐漸減小,趨于直線。在加速施的初期階段,運動員主要是通過増加步頻來加快跑動的速度,慢慢隨著速度的増加逐漸過渡到依據(jù)増大步幅來加快跑動速度。在蹲踞式起跑后的第一步,前腳掌落地后,馬上就進入到快速大力蹬力階段,第一步的步長大約為三腳半到四腳的腳掌長度,這樣就導致腳的落點在身體重必的投影點后方。一般情況下,在起跑后的前兩至三步,腳在身體重心投影點的后面著地,隨后著地點逐漸前移,直到落在身體重也投影點的前方。在加速跑的過程中,身體姿態(tài)有著明顯的變化。同時運動員在每一次蹬地的合力沖量是在不斷減小的,度可能是因為蹬地的時間逐漸減小,而沖量是力與時間的乘積,所以瞪地的合力沖量必然會隨之減小。在前后方向上,蹬地的合力沖量有比較大的降低,這是因為運動員逐漸向途中跑技術過渡,支撐腿后隱的任務主要是維持身體能夠以—個較高的速度進行勻速跑動。4改進百米起跑技術的建議依據(jù)以上研究結論,初步提出如下建議:(1)在概念上更加清晰地界定,從基礎概念、特征上來認識起跑和加速跑,從基礎上培養(yǎng)運動員對百米起跑和加速跑的確切認識。(2)運動員在日常練習和訓練中應更加注重起跑和加速跑素質(zhì)訓練,加強加速跑節(jié)奏練習、加強步長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適當調(diào)整步長分配,有利于運動員掌握加速跑技術,進而提高運動成績形成良好的步長節(jié)奏,并且正確認識自己的特點,針對個體差異性,優(yōu)化主體的機能合理分配。(3)在訓練中,針對不同的技術要求加強各部位專項化訓練,注重肩部力量訓練,提高起跑的有效性;不要忽視肩關節(jié)、髖關節(jié)的柔韌靈活性,注重上下力量肢協(xié)調(diào)練習;加強軀干力量訓練,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美容院美容院加盟店品牌授權合同
- 2025年度物流園區(qū)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稅務代理與稅務顧問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版光伏電站三方施工合同3篇
- 《名著閱讀簡愛》課件
- 精益生產(chǎn)管理(-課件)
- 人力資源管理數(shù)字化轉型的目標與戰(zhàn)略
- 企業(yè)薪酬與福利管理方案
- 老年人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與保持
- 低空經(jīng)濟中的信息化建設與數(shù)據(jù)安全
- 潮流嘻哈文化時尚活動策劃演示模板
- 廣東省2024年中考化學試卷【附參考答案】
- 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評定表及填表說明
- 2024年全國高考真題新課標理綜生物試卷(山西、河南、云南、新疆)(解析版)
- 客服專員+云客服安全知識雙11阿里淘寶云客服在線+語音+專項云客服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中石化高級職稱英語考試
- 成人重癥患者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專家共識 解讀
- 2-3-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
- 焦煤集團5MW10MWh儲能技術方案
- JT-T-617.7-2018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guī)則第7部分:運輸條件及作業(yè)要求
- 樹木吊裝施工專項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