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簡答題1.何謂漢語史?所謂漢語,是指漢族人民所說的語言。漢語史則是研究漢語發(fā)展的基本情況及內部規(guī)律,即不同歷史時期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一般內部規(guī)律和特殊內部規(guī)律。即指針對所有語言的共同規(guī)律。比如,語言各個構成部分發(fā)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語言諸要素中詞匯變化最快,就是語言的一般規(guī)律之一。特殊內部規(guī)律是指一定的具體語言的內部發(fā)展規(guī)律。2.試述漢語史的研究意義。⑴研究漢語史可以重建漢語歷史,深化充實漢語文明史的內涵。⑵對更好了解現(xiàn)代漢語,尤其是現(xiàn)代漢語方言,意義重大。可以預測漢語的某些發(fā)展方向。為制定語文政策提供支持。⑶對普通語言學理論的發(fā)展,有積極意義。⑷漢語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須懂得起碼的漢語史知識。3.漢語史研究可以分那幾個階段(歷代學者對漢語史的研究分為幾個階段)?我國學者對語言文字進行研究,從漢代開始的。之后歷經(jīng)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達到極盛(黃金時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學”。這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⑴語義研究階段漢初(公元前3世紀)——東晉末(5世紀)代表作:《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釋名》⑵語音研究階段南北朝初(5世紀)——明末(17世紀)魏晉南北朝是中國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出現(xiàn)了一門新學科——漢語音韻學,語言研究的重點轉移到語音方面。代表作:《切韻》;《廣韻》;《韻鏡》《七音略》《切韻指掌圖》;《洪武正韻》、《中原音韻》⑶全面發(fā)展階段清初(17世紀)到現(xiàn)在清初到現(xiàn)在是中國語言研究最有成績的時代?!犊滴踝值洹?;《佩文韻府》;《駢字類編》;《經(jīng)籍纂詁》;《說文》四大家:《廣雅疏證》《讀書雜志》《經(jīng)義述聞》《經(jīng)傳釋詞》;《文始》《新方言》《小學答問》;《音學五書》;《馬氏文通》(樸學、金文學、甲骨學)。4.研究漢語史的根據(jù)(材料)有哪些?⑴歷來保存下來的書面語言;如研究商代語言,少不了甲骨文。⑵前人的研究成果;如《說文解字》《中原音韻》等。⑶外語借詞和親屬語言;外語借詞包括借入和借出:如朝鮮語、日語、越南語所借漢語詞匯的讀音,可作為漢語古音構擬的旁證。古漢語里的借詞,如“印度”(Sindu),漢時譯作“身毒”,六朝譯為“天竺”,唐譯為“印度”。“竺”“毒”“度”音相近,可證“古無舌上音”。親屬語言的比較:漢語偏正式復合詞的構成,通常是“小名冠大名”,如“松樹”、“蝗蟲”。清學者俞樾指出,上古漢語有一種“大名冠小名”的構詞法,如“鳥烏”、“草芥”。漢臺語里恰恰有類似的構詞法,如云南羅平儂語的“桃子”〔mata:u〕、“石榴”〔masa:n〕,其中〔ma〕是果類大類名,這給俞樾的說法提供了有力旁證。⑷現(xiàn)代漢語方言現(xiàn)代廈門話“方、飛、夫、分”等字聲母念〔p〕,正是上古漢語沒有輕唇音的證明;“知、誅、豬、張”等字聲母念〔t〕,正是上古漢語沒有舌上音的證明。有些古詞古義,現(xiàn)代普通話已經(jīng)不用了,卻往往在方言中保存了下來。例如用粘土放在模型里制成的長方形土塊,古代叫做“墼”(ji),現(xiàn)代普通話只叫做“土坯”,河北張家口一帶方言仍叫“土墼”。⑸古代地名和人名也往往保存古音。如山東“費縣”的“費”舊讀bi,西藏的“吐蕃”舊讀“bo”,都保留重唇音。5.研究漢語史應堅持哪些原則?王力先生提出研究漢語史應注意的三點問題:⑴語言的時代特點;⑵區(qū)分通例和特例,“例不十,不立法”;⑶重視語音、語匯、語法各方面的聯(lián)系。四個原則:⑴注意語言發(fā)展的歷史過程語言的研究可分為靜態(tài)的研究和動態(tài)的研究。靜態(tài)的研究:著眼于某一時代的某一語言現(xiàn)象;動態(tài)的研究:著眼于不同時代的某一語言現(xiàn)象。⑵密切聯(lián)系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語言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社會的發(fā)展必然影響語言的發(fā)展。⑶重現(xiàn)語言各方面的聯(lián)系在語言的構成部分中,語音、詞匯和語法是有機地互相聯(lián)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⑷辨認語言的發(fā)展方向可從兩方面看:第一、古代語言循著什么方向達到今天的情況;第二、今天的語言將來要朝哪一方向走。6.漢語史有哪些研究方法?王力先生指出的一些基本方法:⑴舍棄少數(shù)例外,尋求主要的根據(jù)。⑵以時代,同地域的語言作為分析的對象,使其不相雜亂。⑶排除偽書。不是說是假的,而是成書的時間、作者的問題。一般研究方法:⑴歸納。從語言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如段氏“古音十七部”;⑵比較。比較出異同,看繼承和發(fā)展;A。歷史比較法:研究語言的親屬關系。就是把有關各種語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時比較或把同一種語言的歷史發(fā)展的各個不同階段進行歷時比較,以找出它們之間在語音、詞匯、語法上的對應關系和異同。歷史比較法也有自己的缺點:一不能聯(lián)系社會的發(fā)展來研究;二不能重視語言各方面的聯(lián)系。B。歷時比較法:對某一種語言內部某一要素在歷時變化中進行的比較。C。共時比較法:把同時代語言材料進行比較而發(fā)現(xiàn)其異同,從而尋求其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和特點。⑶統(tǒng)計。就是對研究對象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搜集、理整、計算和分析。⑷實證。即舉例證明某種語言現(xiàn)象的存在;⑸探源。探求某種語言現(xiàn)象的起源及演變,了解發(fā)展線索和規(guī)律。7.漢藏語系包括哪些語族和哪些語言?漢藏語系的語種及分類歷來說法不一,比較通行的有兩種對立的分類法:李方桂提出,分為漢語、藏緬語族、苗瑤語族、壯侗語族;美國學者白保羅提出,分為漢語和藏-克倫語兩大類,又在藏-克倫語下面分藏緬語和克倫語兩類。由于漢藏語系語言和方言的界限不易劃清,對語言數(shù)目也有各種不同的估計。美國學者R·謝飛認為大約有300種語言和方言,日本學者西田龍雄估計約有400種語言和方言。8.漢語和漢藏語系其他語言有哪些異同?相同點:從語音角度看:⑴聲調是音位的組成因素,這是漢藏語系的一大特點。漢藏語系所有的語言都具備聲調;絕大多數(shù)的語言具有辯義的聲調。⑵大多數(shù)語言具有[-m],[-n],[-?]韻尾,并且還有[-p],[-t],[-k]韻尾和它們作十分整齊的配合。從語法角度看:⑴形尾和詞頭、詞尾不豐富,構詞詞素大多數(shù)是單音節(jié)的。⑵大部分的漢藏系語言(特別是現(xiàn)代漢語的漢臺語群)都具有單位名詞。漢語和侗傣語、越南語等的關系較近,和藏語、彝語、緬甸語等的關系較遠。從語音角度看:漢臺語群大多數(shù)語言具有-m,-n,-?韻尾,并且和-p,-t,-k韻尾配合整齊。而藏緬語群里的語言則沒有這兩種韻尾的相配。從語法角度看:從語序上看,漢臺語群和藏緬語群的結構不同。漢語和同一語群其他語言的主要差別:從語音角度看:同一語群許多語言都有長短音的分別,而漢語沒有。從語法角度看:漢語以外的其他漢藏系語言,形容詞通??偸欠旁谄渌揎椀拿~的后面,而漢語則相反。如漢語:公牛;哈尼語:翻譯“牛公”。從詞匯角度看:漢臺語群里許多語言單位名詞已經(jīng)發(fā)展為冠詞的性質,例如壯語的“匹馬”的“匹”,這和漢語也是不同的。9.漢語史的分期和各時期的主要特點是什么?高本漢最早把漢語史分為五個時期,呂叔湘先生根據(jù)“文言”和“白話”兩種書面語言,以晚唐五代為界,把漢語的歷史分成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兩大階段。目前比較普遍的是將漢語史分為四個階段:上古期:公元三世紀以前(五胡亂華以前即商周秦漢時期)。(三、四世紀為過渡階段)⑴語音上,沒有輕唇音(f),沒有舌上音(zh,ch,sh);聲調分平、入兩大類,入聲又各按音高和音長分為兩大類,沒有去聲。⑵詞匯上,以單音詞為主,有一定的數(shù)量的復音詞。⑶語法上,判斷句一般不用系詞;否定句和疑問句的代詞賓語通常要放在動詞前面;被動句通常用“于”等虛詞表示,實詞缺乏一定的詞類標志。其中前、中、后期又各有特點。前期以甲骨卜辭為代表,復音詞不多;語法比較單純,虛詞少;語音系統(tǒng)尚不十分清楚。中期《詩經(jīng)》等韻文材料豐富,上古韻部系統(tǒng)得以建立;詞匯數(shù)量增加,有20%左右的復音;產(chǎn)生了一個完整的虛詞系統(tǒng)。后期齒頭音精組聲母逐漸分化為精、莊兩組聲母;復音詞數(shù)量增加;系詞“是”開始出現(xiàn)。中古期:公元四世紀到十二世紀(南宋前半即六朝、唐、宋時期)。(十二、十三世紀為過渡階段)⑴語音上,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的中古語音系統(tǒng)形成:平、上、去、入四聲開始形成,輕唇音、舌上音開始產(chǎn)生,莊組聲母和章組聲母合并,大量的古入聲字(長入)變?yōu)殛幝暎ㄈヂ暎?,去聲字產(chǎn)生。⑵詞匯上,四聲別義現(xiàn)象普遍加強,復音詞大量增加,有了一定的數(shù)量外語借詞。⑶語法上,第三人稱代詞“他”產(chǎn)生,動詞時體系統(tǒng)開始出現(xiàn);系詞“是”和判斷句廣泛運用;否定句,疑問句的代詞賓語普遍移到動詞后面;用“被”表示的被動句出現(xiàn);用“將”和“把”表示的處置式產(chǎn)生;形尾“了”“著”的產(chǎn)生。⑷出現(xiàn)文言和白話兩種書面語言。模仿上古漢語的文言文占統(tǒng)治地位,反映口語的白話開始形成,并在變文、語錄中廣泛應用。近代期:公元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鴉片戰(zhàn)爭即元明清時期)。(自1840鴉片戰(zhàn)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為過渡階段)⑴語音上,全濁音聲母清化,全濁聲母在北方話里消失;[-m]尾韻在北方話里消失;入聲在北方話里消失。⑵詞匯上,由于白話文學普遍傳播,口語詞(包括方言詞匯)大量進入文學語言,中后期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吸收了大量的外來詞,并根據(jù)外來的概念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新詞。⑶語法上,時體助詞“著”、“了”的用法進一步固定,結構助詞“的”、“地”普遍使用,新的語氣詞系統(tǒng)產(chǎn)生?,F(xiàn)代期:二十世紀(五四運動以后)⑴適當?shù)匚瘴餮笳Z法。⑵大量地增加復音詞。⑶普通話形成。發(fā)音方法發(fā)音部位10.按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列出三十六字母發(fā)音方法發(fā)音部位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唇音重唇音幫滂并明輕唇音非敷奉微舌音舌頭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徹澄娘齒音齒頭音精清從心邪正齒音照船床審禪牙音見溪群疑喉音影曉匣喻半舌音來半齒音日11.上古韻部劃分的依據(jù)。王力認為先秦古韻是二十九部,戰(zhàn)國時代侵、冬分開,則為三十部。上古韻部的建立主要依靠兩種材料:一是先秦韻文,特別是《詩經(jīng)》的用韻,用系聯(lián)韻腳字的方法,確定上古韻部系統(tǒng);二是漢字的諧聲偏旁,清代學者段玉裁提出一個著名理論叫“同聲必同部”。意思是同一諧聲偏旁的字,一定屬于同一個韻部。12.上古聲母劃分的依據(jù)。王力原定上古聲母為6類32個,晚年他在《漢語語音史》中增加一個“俟”母,成為33母。⑴諧聲字聲符相同的形聲字,聲母不一定相同,所屬的聲類卻大致相同。如“單”屬端母,“彈”屬定母,都是舌頭音。⑵異文“匍匐”“扶服”“扶伏”“蒲伏”是同一個詞的不同寫法,古聲母應當相同。⑶讀若或讀如《說文》:“沖讀若動”。“沖”為澄母?!皠印睘槎福梢娚瞎派囝^、舌上音是不分的。⑷聲訓《釋名》:“邦,封也。”“封”與“邦”聲母相同,古代它們都讀重唇音。13.上古聲調研究方面主要有些什么主張?⑴清顧炎武:四聲一貫。⑵清段玉裁:古無去聲。⑶清王念孫、江有誥:古有四聲。⑷黃侃:古無上去。⑸王力認為上古聲調分兩大類,四小類。14.《廣韻》的三十五聲母與三十六字母有哪些區(qū)別?《廣韻》的聲母系統(tǒng)雖然與三十六字母比較接近,但是差別也很明顯:⑴《廣韻》無“娘”母;⑵《廣韻》無輕唇音“非敷奉微”;⑶三十六字母的正齒音“照船床審禪”,應分兩類,即“莊初崇山”和“章昌船書禪”;⑷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應分兩類:“云”類和“余”類,“云”類在《切韻》系統(tǒng)中應歸“匣”母。15.《廣韻》有多少韻?多少個韻類?多少個韻母?《廣韻》總計206韻,包括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206韻不等于206個韻母。原因有二:一,相配的平、上、去三個韻差別只在聲調,韻母是相同的;二,一個韻內部可能包含兩個以上韻母,最多的4個。206韻共分為61個韻類,141個韻母,95個韻部(61舒聲韻34促聲韻),反映的實際上是隋代文學語言的韻母系統(tǒng)。16.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依據(jù)是什么?古無輕唇音,即上古漢語沒有輕唇音“非、敷、奉、微”四個聲母。從初唐到中唐輕、重唇聲母有分化的趨勢,晚唐以后徹底分化。凡是合口三等的重唇音字到了后來一律變成了輕唇音。錢大昕根據(jù)以下五方面材料證明這一點:⑴異文如“匍匐”又作“扶服”;“伏羲”又作“庖羲”。⑵聲訓如“負,背也”;“邦,封也”。⑶讀若如《說文》:“娓,讀若媚”。⑷直音如“苻音蒲”、“繁音婆”。⑸反切如“卑,府移切”、“眉,武悲切”。此外,還可以從諧聲字、方言、外語借詞中得到證明:⑴諧聲字從“甫”得聲的字:“浦、匍、捕、鋪”為重唇,“輔、黼”為輕唇;“非”聲的字:“排、徘”為重唇,“誹、菲”為輕唇。⑵方言在廈門方言的白話音里,許多輕唇字仍然讀為重唇音。非母:風、斧、分——p敷母:藩、蜂、訃——p’外語借詞:例如Buddha譯為“浮屠、佛”,“浮、佛”都是輕唇音字,在古代都讀重唇音。17.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舌上音”,依據(jù)是什么?“古無舌上音”是指上古沒有舌上音“知”、“徹”、“澄”。到了唐代,由于韻母的不同,即受韻頭i和e的影響,聲母受了舌面元音的同化,舌上音從舌頭音分化出來。錢大昕根據(jù)以下五方面材料證明這一點:⑴讀若《說文》:“沖,讀若動”,⑵反切《書》:“惟予人?!薄夺屛摹?沖直忠反。⑶異文《詩》“蘊隆蟲蟲”,《爾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韓詩作“烔”,音徒冬反,是“蟲”與“同”音不異。⑷聲訓《詩》“陟其高山”箋:“陟,得也。此外,還可以從諧聲字、方言中得到證明:⑴諧聲字同聲符的字表現(xiàn)出:端知:都豬點沾⑵現(xiàn)代方言廈門話,許多舌上音讀作舌頭音:知張竹——知母,念[t]18.試述匣母的分化。上古音中,匣母從漢以后分為匣、云兩類,從晚唐開始,云又和上古的余(以)母合并為喻母。“云”母即“喻”母的三等字,所以“云”母又稱“喻三”,“余”母是“喻”母的四等字,所以“余”母又稱“喻四”。曾運干先生提出“喻三歸匣”、“喻四歸定”的論點,“喻三歸匣”的結論是可信的。曾先生證明“喻三歸匣”的例子如:古讀“于”如“乎”,古讀“域”如“或”等。另外,諧聲字、現(xiàn)代方言也可以為證?!霸啤薄跋弧狈只脑?,是由于最高部位的韻頭i影響到聲母[?]的失落,同時i更加高化,變?yōu)檩o音j加韻頭i。到晚唐,云(喻三)和余(喻四)逐漸沒有區(qū)別,到宋代就完全合而為一了,并為喻母。19.漢語普通話聲母濁音清化有什么規(guī)律?⑴如果濁聲母是一個破裂音或破裂摩擦音,那么平聲字變?yōu)橥職獾那逡?,仄聲字變?yōu)椴煌職獾那逡?。⑵如果這個濁聲母是個單純的摩擦音,沒有送氣不送氣的區(qū)別,一般是變?yōu)橄鄳那逡簟?0.試述中古音與普通話語音聲母的演變情況。聲母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變化:⑴中古全濁聲母一律清化,變成同部位的清聲母,平聲變?yōu)樗蜌馇迓暷?,仄聲變?yōu)椴凰蜌馇迓暷浮"浦泄哦U、邪二母為擦音,禪母為舌尖后擦音,邪母為舌尖前擦音,到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禪、邪二母各有一部分變成同部位的塞擦音。⑵影、喻、疑、微合流,除個別字外,都變成零聲母。⑷見、溪、群三母分為兩類,開口呼、合口呼變成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k]、[k’]、[x],齊齒呼、撮口呼變成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t?]、[t?’]、[?]。同樣原因,精、清、從、心、邪也分為兩類,一類為[k]、[k’]、[x],一類為[t?]、[t?’]、[?]。就是說,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聲母[k]、[k’]、[x]來源于中古的見、溪、群和精、清、從、心、邪兩組聲母。⑸知、徹、澄與照、穿、神、審、禪合流,變成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t?]、[t?’]、[?]。21.近代韻尾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⑴[-p]、[-t]、[-k]尾的消失元代黃公紹的《古今韻會》(1292年以前)已經(jīng)沒有收[-p]尾的入聲字了。到了十四世紀,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1324年)時,入聲完全消失。[-p]、[-t]、[-k]消失以后,閉音節(jié)成了開音節(jié)。例如“哭”k‘uk→k‘u。有些韻類在促音尾消失后,又發(fā)生元音高化。如“郭”kuak→kua→kuo。⑵[-m]尾的消失《中原音韻》基本上還保存著[-m]尾。[-m]尾的消失從唐代已經(jīng)開始了。在北方話里,[-m]的全部消失,不晚于十六世紀。但這種變化不是必然的,今天有些方言如客家話仍保留有[-m]尾。22.古代漢語的“四聲”發(fā)展演變?yōu)榻裉炱胀ㄔ捓锏摹八穆暋庇心男┮?guī)律?⑴濁上變去濁上變去,是指古代全濁上聲字變?yōu)槿ヂ?,從八世紀即唐代就開始了。⑵平分陰陽“平分陰陽”是指中古的“平聲”分為“陰平、陽平”兩種調類。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是把平聲分為陰平、陽平兩類的第一部書。聲調的陰陽和聲母的清濁是有對應關系的,清音平聲字發(fā)展為陰平,濁音平聲字發(fā)展為陽平,即聲調分化為陰陽,是受聲母的影響。例如:“通,他紅切”“同,徒紅切”。中古“通”和“同”本是屬于同一聲調的,都屬平聲。但“通”是透母字,清聲母;“同”是定母字,濁聲母;由于清濁音的影響,最后形成了兩個調類:“通”讀陰平,“同”讀陽平。⑶入派三聲有以下三條規(guī)律:①全濁入聲歸陽平;②次濁入聲歸去聲;③清音入聲歸上聲。到了現(xiàn)代北京話里,清音入聲字就沒有很清楚的條理可尋了。古入聲字在今天普通話里實際上是派入陰、陽、上、去四聲里面去了,即“入派四聲”。23.漢語語法的穩(wěn)固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語法的穩(wěn)固性保證了語言的連貫性。⑴詞序的固定是漢語語法穩(wěn)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種表現(xiàn)。主謂結構,主語在前,謂語在后;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前;動詞在賓語之前。⑵漢語的虛詞也有相當大的穩(wěn)固性?!爸?、“于”、“與”、“以”、“而”、“則”、“雖”、“若”、“如”等字,直到今天還在書面語言中使用著;有些在口語里還沒有替身。如“三分之一”、“為實現(xiàn)理想而奮斗”。⑶各地方言語法的統(tǒng)一性也能體現(xiàn)漢語語法的穩(wěn)固性。普通話:貓比狗小方言:貓細過狗24.漢語語法在整個漢語是進程中有何發(fā)展變化?⑴漢語雙音詞的發(fā)展,是漢語法發(fā)展的一大特點。⑵時態(tài)助詞的產(chǎn)生,是漢語語法的一大發(fā)展?!傲恕北硗瓿?,“著”表進行,體現(xiàn)了漢語語法的嚴密化。⑶處置式的產(chǎn)生,也是漢語語法的一大發(fā)展?!鞍选弊志浒奄e語提到動詞的前面,突出了處置的對象,把處置的行為加以強調,有利于思想的表達。⑷補語的發(fā)展。⑸量詞的發(fā)展,名詞、代詞的詞尾的產(chǎn)生,也都表現(xiàn)了漢語語法的嚴密化。25.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代漢語的形態(tài)表現(xiàn)方法有何不同?⑴上古漢語的形態(tài),一般表現(xiàn)在聲母或韻母的變化上。由于上古漢語主要以單音詞為主,所以內部屈折只能在一個音節(jié)上發(fā)生變化,并且不像西方語言那樣只是在最后一個音節(jié),而是在聲母部分發(fā)生屈折(雙聲),或者在韻母部分發(fā)生屈折(疊韻),如“之[?i?]、其[gi?]”,不[piw?]與弗[piw?t]。⑵中古漢語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在聲調的變化上。在變調構詞這一語言現(xiàn)象中主要是靠去聲來和其他聲調對立。名詞和形容詞轉化為動詞,則動詞念去聲;動詞轉化為名詞,則名詞念去聲;不及物動詞作及物動詞,及物動詞變去聲;一般動詞作使動詞,使動詞變去聲。總之轉化出來的一般念去聲。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本義和派生義區(qū)別清楚。⑶近代漢語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在形尾上面。指表示形態(tài)變化的詞尾,比如“著”、”了”、“們”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動詞后面表示形態(tài)變化的詞尾。動詞詞尾“了”和“著”的產(chǎn)生,是近代漢語語法史上劃時代的大事。26.簡述名詞詞頭的發(fā)展概況。⑴先秦時,有的名詞帶有詞頭“有”,此外還有“于”、“句(gōu)(難以定論),秦漢后不用了。先秦時已出現(xiàn)了名詞詞尾“子”。⑵到了中古,一是系詞“是”的廣泛運用,名詞作謂語的范圍縮?。涣硪环矫?,名詞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詞頭詞尾上。漢代產(chǎn)生了詞頭“阿”、“老”,中古時應用范圍擴大;六朝以后產(chǎn)生了新詞尾“兒”和“頭”。⑶近代產(chǎn)生了名詞和代詞的詞尾“們(每)”。唐代以前,漢語的名詞和代詞沒有數(shù)的區(qū)別,從唐代開始,名詞和代詞出現(xiàn)了表復數(shù)的詞尾。27.秦漢以前“有”作名詞詞頭的用法。⑴它經(jīng)常加在國名、地名、部落名的前面,如“有虞”、“有扈”等。⑵普通名詞的前面,也有加“有”字的,并不是一切切名詞都能具備這種形態(tài)。28.談談詞頭“阿”在漢語史上發(fā)展演變情況?!鞍ⅰ钡谋疽鉃榇笸辽剑畛跤米饕蓡柎~“誰”字的詞頭。從魏晉到隋唐,“阿”的應用范圍擴大。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種親密的稱呼,如“阿蒙”“阿黑”。2、置于單音的親屬名詞前面,構成雙音詞,如“阿母”、“阿兄”;也可用于雙音節(jié)詞前:如“阿姑婆”。3、置于一般的名詞前表示稱呼。如“阿監(jiān)”、“阿尼”。4、“阿”放在代詞之前,如“阿儂”。5、置于數(shù)詞之前,表示排行,如“阿六”。這些“阿”都具有構詞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詞義。詞頭“阿”自漢代產(chǎn)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現(xiàn)代普通話里不再使用這個詞頭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29.談談詞頭“老”在漢語史上發(fā)展演變情況?!袄稀痹切稳菰~,意為“年老”。最初是表示年老或年長的意思。后來由這種形容詞“老”字逐漸虛化為詞頭。詞頭“老”字可以用于人和動物兩方面。這兩種“老”字都大約在六朝產(chǎn)生的。用于人的:⑴某些稱謂之前可以加詞頭“老”字,如“老姐”、“老兄”。⑵到了宋元時代,妻子也可以稱“老婆”,這時“老”字才變成了詞頭。⑶“老師”出現(xiàn)很早,《史記?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荀卿最為老師?!钡@個“老”表示年輩最尊,不是詞頭。⑷姓加上“老”,起于六朝,如“老石”“老孫”。⑸名字上加“老”字比姓上加“老”字晚些,最初見于宋代的史料,如“老可”“老奘”。⑹排行上加上“老”起源最晚,不過至少在清代已經(jīng)可以這樣用了,如“老二”。⑺置于形容詞前,以人物特征稱呼人,如“老蒼”。動物名稱加上詞頭“老”字,魏晉時已經(jīng)有了。詞頭“老”字,一直到現(xiàn)代也沒有什么發(fā)展;它不能適用于一切名詞。30.古代史料中“子”有哪些情況下不應該認為是詞尾。王力先生以為,要把詞尾“子”字和非詞尾“子”字區(qū)別開來是相當困難的。有六種“子”字不應該認為是詞尾:⑴“孩子”的“子”,如《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雹谱鳛樽鸱Q的“子”,如“夫子”、“君子”。⑶指禽獸蟲類的初生者,如“虎子”、“龍子”、“蠶子”。⑷指鳥卵,如“雞子”、“鳳子”。⑸指某種行業(yè)的人,如“舟子”、“漁子”。⑹指圓形的小東西,如《史記?高祖本記》:“左股有七十二黑子。”31.談談詞尾“子”在漢語史上發(fā)展演變情況。孟易醇《先秦語法》認為只要喪失了“孩子”這個本義就“近于詞尾了”,“名詞詞尾‘子’的萌芽,出現(xiàn)于先秦,這點也是無可置疑的”。魏晉以后,到了中古代,詞尾“子”字逐漸普遍應用起來了。⑴用于人名,這是上古用法的繼承。⑵用于各種器物名稱,如“刀子”。⑶用于動物名稱后,如“燕子”。⑷用于植物方面,如“柚子”。⑸用于其它名稱后,如“日子”。32.古代史料中“兒”有哪些情況下不應該認為是詞尾?!皟骸弊值谋疽馐恰靶骸保参疵撾x小兒的實際意義的字都不能認為是詞尾。⑴有些“兒”字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表示某一類人(如“侍兒”)或不道德的人(如“偷兒”),不算詞尾。⑵鳥獸蟲類后面所接的“兒”,如果是指鳥獸蟲類的初生者,則不算詞尾,如“可憐巢里鳳凰兒?!?3.談談詞尾“兒”在漢語史上發(fā)展演變情況。“兒”字用做詞尾,是從“小兒”的意義發(fā)展來的,可能開始是用做小名的詞尾,最早見于六朝,唐代出現(xiàn)較多,這種用法一直傳到后代。⑴主要用于動物名稱之后(區(qū)別于鳥獸蟲類初生者),如“魚兒”。⑵用于器物方面,如“碟兒”。在現(xiàn)代各地方言里,名詞形態(tài)發(fā)展情況并不一致,特別是在“兒”、“子”的問題上。南部方言如粵、閩、客家方言,基本上維持著上古漢語的特點,很少或完全不用詞尾“兒”“子”,“兒”字在粵語里絕對不用。34.談談詞尾“頭”在漢語史上發(fā)展演變情況。比較常用的名詞詞尾“頭”字,產(chǎn)生于六朝。首先我們要撇開似是而非的情況。例如“石頭”這個詞的時代很早,今天的南京,在東漢末就稱為“石頭城”,但是,石頭又稱石首,“頭”用在名詞后構成詞或詞組,但仍具有實詞意義?!邦^”字虛化為詞尾,有兩種情況:⑴是用在方位詞“東南西北上下”后面表示方位。漢代已出現(xiàn),六朝普遍應用,如“上頭”。⑵二是放在名詞后,始于六朝。宋元以后,詞尾“頭”字用得更加普遍了,如“鋤頭三寸澤”。35.簡述漢語數(shù)詞在漢語史上發(fā)展演變情況。漢語數(shù)詞屬于基本詞匯,所以幾千年來變化很少。主要變化情況如下:⑴甲骨文里沒有分數(shù)和約數(shù),戰(zhàn)國后出現(xiàn)了“數(shù)、余、所、許、左右”等約數(shù);還有不定數(shù),如“一二邦”、“二三子”、“三四日”“六七人”、“七八歲”等。上古末期漢語的整數(shù)、分數(shù)、倍數(shù)和約數(shù)均已基本形成。⑵零數(shù)的產(chǎn)生在宋元以后。中古約數(shù)詞有“許、所”,“所”字唐代被淘汰,而“許”得到廣泛應用。中古無太大變化。⑶有些數(shù)詞和稱數(shù)法曾經(jīng)起過變化,如“兩”、“再”等。36.談談“兩”字的用法、意義的發(fā)展。⑴在先秦時代,主要用來指稱天然成雙的事物,或敵對雙方的人。⑵“兩”字用作狀語時,表示對兩人或兩物同時進行某一行為。⑶漢代以后,一般“二”數(shù)都可以稱“兩”了。洪誠先生說:“戰(zhàn)國中期以前,‘二’與‘兩’的用法是有區(qū)別的,從晚周開始,就有互用的現(xiàn)象?!?7.現(xiàn)代漢語“兩”和“二”有何區(qū)別?⑴單位詞前面不能用“二”(不說“二個人”,可以說“兩個人”)。⑵零數(shù)前面不能用“兩”(十二個人,但不說“十兩個人”)。⑶序數(shù)不能用“兩”(第二,不說“第兩”?!岸恰?,不說“兩樓”)。38.談談“再”字意義的發(fā)展。⑴在上古時代用作數(shù)詞,表示“兩次”,不是頻率副詞。⑵到了唐代(或較早),“再”字發(fā)展為一種新的意義(舊義同時沿用),表示“第二次”,仍是數(shù)詞。⑶直到近代(大約在明代或較早),“再”字才發(fā)展為頻率副詞,表示“又一次”。39.談談序數(shù)數(shù)詞前的“第”字的發(fā)展情況。⑴序數(shù),在上古時代不用“第”字。月的序數(shù)如“二月”、“八月”等,至今不用“第”字。⑵“第”字最初是個名詞(次第),表示功勛的名次,或爵位的位次;還作動詞,如“第其高下”。門第⑶至漢代,“第”字真正用作序數(shù)的詞頭。⑷表示兄弟排行。上古時代有伯、仲、叔、季。排行第一的“一”,通常說成“大”。40.談談漢語名量詞的發(fā)展演變情況。⑴漢語的名量詞起源很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辭中就有“朋”“升”等單位詞,但當時它們的數(shù)量極其有限,只限于度量衡單位,還沒有天然單位如“匹”、“張”等,即漢語的名量詞在甲骨文、金文時期還很不發(fā)達。⑵春秋、戰(zhàn)國之際,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多了起來,為了在經(jīng)濟活動中便于進行各種單位的計量和計算,于是漢語中便增加了許多有關度量衡方面的名量詞,非度量衡或與一般名詞相配的名量詞依然很少,若要表示數(shù)量,就將數(shù)詞直接與名詞結合。天然單位的詞在先秦已萌芽,發(fā)達在漢以后。⑶中古名量詞,沿用“丈”“尺”、“寸”等,還產(chǎn)生了大批名量詞(70個以上)。上古產(chǎn)生的一些量詞“被”“皮”等已消失。⑷近代產(chǎn)生了大量的名量詞,如“班”“筆”等。量詞記法特征發(fā)生變化:一是量詞復音化,如加詞尾“子”“兒”構成復音量詞;二是量詞重疊日益豐富,如“家家”“頓頓”,有“AA”、“一AA”、“一A一A”、“AABB”四種方式。41.上古漢語表示物量的方式有幾種?⑴“數(shù)詞+名詞”,不用單位詞。⑵“名詞+數(shù)詞”,不用量詞。⑶“名詞+數(shù)詞+量詞”。(王力認為,如果是度量衡單位就必須用這種方式,洪誠卻提出不同意見,并舉例“數(shù)+量+名”式。)⑷有時候,名詞省略了,就只剩數(shù)詞和單位詞,這種單位詞往往是表示度量衡單位的,如“二千石”。42.常見量詞“枚”“個”“只”“口”“條”的發(fā)展情況?!久丁客趿φf:“枚”字的本義是樹干,引申為單位詞,樹一棵為一“枚”?!妒酚洠J殖傳》正義引釋名:“竹曰個,木曰枚?!钡?,在現(xiàn)存的古書中,沒有樹一棵為一枚的例子;“枚”字已經(jīng)發(fā)展為意義非常廣泛的單位詞。⑴在起初的時候,“枚”字似乎只指無生之物。⑵六朝至隋唐,“枚”的使用范圍廣,有時候也可指稱動物,只是不能指稱人類。⑶宋元以后,“枚”的應用范圍大大縮小,只釘子之類還用“枚”,他者大都不用了?!緜€】王引之以為“個”是“介”字的隸變,即二字為異體字。依此法則在古代,“個”(介)、個字就泛指人、物。另說:⑴先秦時,與一般名詞相配的名量詞只有很少的幾個,而且使用范圍狹窄,最初只是用作竹子的單位,稍后,“個”又被用于指用竹制造的箭。⑵唐代,使用范圍擴大,水果可稱“個”,鳥類也稱“個”,泛指人、物?!局弧俊墩f文》:“只,鳥一枚也?!倍嘤脕碇阜Q鳥類,也可指物。⑵也用來指稱本來成雙的事物。(襪子,一雙,一只)【頭】(名詞詞尾)⑴一般指獸類。⑵后來鳥類、蟲類也可以稱“頭”?!究凇竣畔惹兀翱凇弊质且话忝~,不是量詞,⑵到了漢代,“口”字就用作量詞了,最初用作人的量詞。南北朝以后,“口”字還可以用于家畜,特別是用來指羊。同時,器物有口的東西都可稱“口”?!熬薄緱l】“條”的本義是樹枝,引申為單位詞,指稱長條狀的東西。⑴洪誠認為“條”作量詞始于西漢,發(fā)展展于三國。⑵后道路也可以稱“條”。⑶漢代出現(xiàn),“條文”也可稱“條”。43.簡述漢語動量詞的發(fā)展演變情況。⑴在上古時代,行為的次數(shù)不用量詞,而是把數(shù)目字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作狀語。如“三省吾身”。當時表示動量語法意義的方法主要是以數(shù)詞直接和動詞發(fā)生聯(lián)系,主要有兩種方式:①數(shù)詞置于動詞之前;②數(shù)詞置于動詞之后。先秦以數(shù)詞置于動詞之前為主,數(shù)詞置于動詞之后的是少數(shù)。⑵到了漢代,第二種方式是普遍發(fā)展起來。與此同時,漢代動量詞開始產(chǎn)生。洪誠認為:表行為動作的量詞大約起源于東漢。如桓譚《新論》:“十遍讀”。⑶魏晉以后,動量詞開始比較廣泛的應用。⑷洪誠先生說:“唐代已出現(xiàn)動量詞作補語,它后面再帶賓語的結構。如“忽聞大內打四下鼓”(《敦煌變文集》)。現(xiàn)代漢語里,稱數(shù)法離不開量詞。天然單位詞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從物量詞再到動量詞,是漢語發(fā)展史上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44.漢語史上動量詞可以分幾種?舉例說明。動量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通用的;另一種是專用的。⑴通用的動量詞。常見的有“過”、“回”、“次”、“度”四字?!具^】在魏晉南北朝盛行,其意義略等于后來的“次”字。隋唐以后,“過”字漸漸少見,代之以“回”字?!敬巍吭谀媳背延谐霈F(xiàn),隋唐以后也有沿用,但是大量出現(xiàn)則在元明以后。【度】約產(chǎn)生于魏晉南北朝,到了隋唐以后應用廣泛。從詞序上說,“過”字一般用于動詞(及其賓語)的后面,“度”字一般用于動詞(及其賓語)的前面。⑵專用動量詞。常見的有“遍”、“周”、“匝”、“遭”、“番”、“場”、“陣”、“頓”、“合”、“下”等。這些動量詞都是魏晉南北朝以後才出現(xiàn)的。【遍】一般用於讀書,也可用于其他事情?!局堋靠僧敗氨椤弊种v,但是後來一般作“匝”字講?!驹选坑渺董h(huán)繞,義等于“繞舍三周”的“周”。【遭】作為動量詞,起源更晚?!霸狻弊忠话阒挥糜谛凶??!痉恳话阌糜谛袨槎啻沃貜?,后也可以單純表示次數(shù)?!緢觥勘硎練v時最久的一次?!娟嚒勘硎練v時較久?!绢D】作為動量詞,大約產(chǎn)生于隋唐,表示數(shù)量之多。一般指打駡或吃飯?!竞稀拷粦?zhàn)一次叫做一合?!鞠隆勘硎緯r間的短暫。起初表示從上到下的動作;後來不限於從上到下的動作,這種“下”也可以說成“下子”。⑶借用的量詞。是指借用名詞作為量詞,這種語法結構大約是南北朝以後才有的。如“猿鳴三聲淚沾裳”(《巴東三峽歌》)。45.漢語史中人稱代詞的發(fā)展概況如何?⑴上古(商至兩漢語)。第一人稱:甲骨文里有“我”、“余(予)”、“朕”三個;后有“吾”、“臺”(音“怡”)等;第二人稱:甲骨文里有“乃”、“汝(女)”兩個;后有“若”、“而”、“戎”等;第三人稱:“其”、“之”、“厥”等。⑵中古(六朝至宋)第一人稱:“余”、“予”在口語里消失,新出現(xiàn)的有:①“身”字,如,《爾雅?釋詁》::“身,我也?!雹凇氨伞薄ⅰ懊瘛?、“下官”;方言詞有“奴”(或作“駑”,宋后只作女人自稱)字(北),“儂”“阿”字(南)。③約在宋代,北方口語里產(chǎn)生了“俺、俺們,咱(倃)、咱家、咱們,灑家”等第一人稱代詞。第二人稱:統(tǒng)一為“爾”、“汝”兩個,“爾”漸作“你”;新出現(xiàn)的有:“卿”“官”“仁”“尊”等。第三人稱:“其”的用法擴大;新出現(xiàn)的有:渠、伊、己、子、他(別人)。⑶近代(元明清)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產(chǎn)生了新的復音代詞,二是有些代詞在形式上規(guī)范了。第一人稱:“我”仍是第一人稱的基本形式。第二人稱:上古第二人稱代詞“爾”到中古時寫作“你”,當時應用不廣,一般仍用“汝”。元明以后,“你”幾乎成為唯一形式。新出現(xiàn)“您”(“你們”的合音),可用于第二人稱復數(shù),相當于“你們”,也用于第二人稱單數(shù),相當于“你”。第三人稱:近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最主要的是“他”,“伊”也用得較多?!耙良摇碑a(chǎn)生于宋代,元明曲中通用。46.簡述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使用情況。甲骨卜辭里有“我、朕、余”3個,后有“吾”、“臺”(音“怡”)等。⑴在上古漢語里,“朕”可作主語、定語、賓語;⑵“吾”和“我”的區(qū)別:“我”字作主語、定語、賓語。在先秦,“吾”字用于主語和定語,不用于動詞后的賓格,到了漢代以后,“吾”字可用于賓語。(此觀點欠正確:“賂吾以天下,吾滋不從也”〔《左傳》〕。)向熹《簡明漢語史》:漢以后,口語里“吾”和“我”逐漸合一,主要是用“我”字。⑶“余”和“予”,讀音和用法無區(qū)別,“予”后起,它們都可作主、賓、定語?!芭_”也可作主、定、賓語。47.簡述上古漢語第二人稱代詞的使用情況。有6個,“女、汝、乃”來自商代,“若、而、戎”是周代產(chǎn)生的?!芭迸c“汝”音義皆同?!澳恕笔悄嗄福盃?、而、戎”是日母,語音上是雙聲關系。⑴“乃”見于商卜辭,用于定語,少數(shù)作主語。⑵“而”作主語和定語,不作賓語。⑶“汝(女)”和“若”日母雙聲,魚鐸對轉,可能有同源關系,它們都可以作主、定、賓語,用法沒有什么區(qū)別。⑷“戎”,只見于《詩?大雅》,用作主語、定語,不作賓語。48.簡述上古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使用情況。商代甲骨卜辭中未見,周代也只是借用指示代詞“厥、其、之、彼”來作為第三人稱代詞。第三人稱的用法比較單純。⑴“厥”字。主要作定語,少數(shù)作主語。⑵“之”字用作賓語,少數(shù)作兼語。⑶“其”主要作定語和主謂短語中的主語,少數(shù)作主語。⑷“之”作賓語。⑸“彼”可作主語、定語和賓語另附所有人稱代詞都遵循的規(guī)律:⑴人稱代詞領位不加“之”字,不能說“吾之”、“汝之”、“爾之”等,到了后代,才有加“之”的,這是后代人稱代詞領位加“的”字的先河。(此觀點欠正確: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病蹲髠鳌贰常粕瞎湃朔Q代詞的單復數(shù)沒有明確的界限。除了“朕”、“予”(余)、“臺”、“卬”專用于單數(shù)之外;“我”、“吾”、“爾”、“汝”(女)則可以兼用于單數(shù)和復數(shù)。第三人稱的“其”(厥)和“之”,自上古到后代,一直都兼用于單數(shù)和復數(shù)。⑶戰(zhàn)國以后,人稱代詞有加“儕”“等”、“曹”、“輩”、“屬”等字表示復數(shù)的。49.中古人稱代詞發(fā)展狀況有何特點?一是人稱代詞有了新的形式,二是人稱代詞有了復數(shù)形式。⑴第一人稱代詞“身”、“奴”、“鄙”等?!氨伞弊謶?zhàn)國以來常作定語自指,單獨用作第一人稱始于漢末,且多用于有地位的人。⑵“儂”字屬于第一人稱,比較少見。“咱”字用于第一人稱,始見于宋代。“俺”字用于第一人稱,始見于宋代。⑶“你”字,嚴格地說,不算新詞,它只是“爾”字的音變。⑷到了中古代,在實際口語里,“其”和“之”已經(jīng)不用了,而代之以第三人稱“伊”“渠”“他”三個形式。①“伊”字大約起源于第四世紀到第五世紀,唐代繼續(xù)使用著。②“渠”字應是“其”變來的,到了唐代,大量出現(xiàn)?!耙痢薄扒痹诹⑻拼臅r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在口語里的更普遍的應用,“伊”“渠”已經(jīng)很少見了。⑸一般認為飼尾“們”字起於宋代。50.試論:“伊”“渠”“他”才是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先秦漢語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語言交際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第三者,語言也就需要第三人稱代詞。人們在交談中多次重復談到同一個人或物,指示代詞“之”和“其”被經(jīng)常用來稱代交談中多次重復的這個人或物,于是開始向人稱代詞轉化。但“之”和“其”并沒有完成這一轉化過程。⑴“之”字用作定語時,只能是指示代詞,而用作賓語時就把他看作人稱代詞,缺乏充足的理由。⑵“之”在漢代以后并沒有繼續(xù)向第三人稱代詞轉化,其用途有縮小的趨勢,直到隋唐時代也沒有發(fā)展成為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⑶兩漢時期,“其”的功能開始擴大,有取代“之”的趨勢,但仍沒有用作主語的形式。六朝時期,并產(chǎn)生了新的形式“伊”和“渠”?!耙痢焙汀扒币彩怯上惹氐闹甘敬~發(fā)展來的,“渠”可能就是“其”的口語形式。這時才有了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到了現(xiàn)代,除普通話用“他”外,“伊”和“渠”只保存在南方某些方言中。51.試述第三人稱代詞“他”的來源和發(fā)展。王力說:上古時代,“他”字的意思是“別的”,“他”在上古可以指事物,亦可寫作“它”。楊樹達先生認為人稱“他”字稱起源于晉宋之間,洪誠指出此前“他”字單用不指人,只能指事物;表示“別人”時,一定要在“他”后加上“人”。“他”發(fā)展為第三人稱代詞是在唐代。⑴先秦的“他”既可指物又可指人,“他”亦作“它”、“佗”,意為“別的”,無定代詞,指不確定的人或物,大多作定語,也可作賓語。⑵六朝時期普遍指人,這是“他”用法的新發(fā)展。真正第三人稱代詞“他”必須是專指的、有定的,不能是泛指的、無定的。所以六朝時期里的“他”還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但是,由于“他”普遍用來指稱人,已經(jīng)由指示代詞向人稱代詞轉變了。即六朝時期是“他”由泛指無定指示代詞向專指有定第三人稱代詞轉變的過渡期。⑶唐代才出現(xiàn)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在唐代,由于“伊”、“渠”的使用仍然處于優(yōu)勢,所以“他”的這種用法還不多見。宋代以后,才成為第三人稱代詞的“他”才被普遍使用。52.試述人稱代詞“們”的發(fā)展狀況。人稱代詞複數(shù)詞尾“們”字最初見於唐代劉知幾《史通》,但只是一個孤證,而且意義不明。⑴一般還是認為飼尾“們”字起於宋代,在最初寫作“懣”(滿),後來寫作“瞞”“門”“們”“每”。⑵“們”字也經(jīng)過不分單複數(shù)的階段?!皯?、“門”等字有的不表示複數(shù),只作人稱代詞和某些指人的名詞的詞尾,在宋元詞曲中有不少。⑶“咱每”、“您每”則往往表示單數(shù)。⑷現(xiàn)代北京話人稱代詞第一人稱複數(shù)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分別:包括式是“咱們”,把對話人包括在內;排除式是“我們”,把對話人排除在外。在《紅樓夢》裏,這種區(qū)別最為明顯。最近幾十年來,北京話的“我們”也可以用於包括式。二者用法混同了。53.試述人稱代詞“您”的發(fā)展狀況。⑴“您”字在最初的時候,是表示復數(shù)的,等於說“你們”。⑵在宋元時代,“您”字也可以用於單數(shù),但并不表示尊敬,相反地,往往表示蔑稱⑶尊輩對卑輩也可以用“您”。⑷“您”字用作尊稱,大約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54.受西洋語言的影響,現(xiàn)代漢語人稱代詞有什么變化?現(xiàn)代漢語受西洋語言的影響,人稱代詞發(fā)生了兩種重要的變化:(一)“他”字分化為“他”,“她”、“它”。這是受了西洋人稱代詞性別的影響,分為陰、陽、中性?!保ǘ八鼈儭钡膽?。本來,指物的“他”(它)在漢語里是非常罕見的。至於複數(shù)形式更是絕對不用了。但是,由於吸收西洋語法,在書面語言中也逐漸有“它們”出現(xiàn)了。55.先秦時代,尊稱和謙稱有哪幾種情況?在先秦時代,禮貌式大致可以分為五類。⑴自稱不用“余”、“我”等,而用自己的名。⑵稱人以爵位或身份,自稱也可用身份。⑶稱人以美德,如“子”、“先生”、“叟”等;自稱以“不德”,如“寡人”(寡德之人)、“不穀”(不善)、“孤”(少德之人)等。⑷以地代人,作為尊稱。⑸以對話人所使用的人來代對方,如“左右”。56.關于“自”“相”二字作代詞的用法。馬建忠的《馬氏文通》把“自、相”二字都歸入互指代字;楊樹達認為“自”是代詞,“相”是副詞;王力認為“自”和“相”都是反身代詞,用作狀語?!咀浴看~“自”,古今的意義是一樣的,即“自己”的意思。“自”字作為代詞賓語的時候,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相】本義是動詞,“省視”“察視”之意。引申為副詞“互相”,沿用到現(xiàn)在。⑴“相”字很早就可以指單方面,有指代意味,既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可以譯作“我”、“我們”、“你”、“你們”、“他(它)”、“他(它)們”。⑵“相”字是代詞性的副詞,所以也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57.“相”字作為副詞的用法。“相”字本是反身代詞,但它很早就可以用作副詞。當它用作副詞時,有四種情況。⑴表示交替,遞相,互相。⑵表示“共同”。⑶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無義。⑷表示比較,可譯為“相差”。58.比較“莫”“或”二字的用法。作為無定代詞,“或”是“莫”的反面:“莫”是“沒有人”,“或”是“有人”;“莫”是“沒有什麼”,“或”是“有些”?!灸竣拧澳骸钡谋咀?。虛詞“莫”是假借字,作為無定代詞,直沿用到中古以后。⑵“莫”字發(fā)展為副詞,表禁止,“不要”之意,也表一般否定?!净颉竣拧盎颉北臼恰皣钡墓抛?。用作虛詞與本義無關,可能是假借字??勺鞔~、連詞、副詞。⑵王力先生說,無定代詞“或”字發(fā)展為現(xiàn)代連詞“或”字(或者),如“或多或少”,“或遠或近”等。從什么時代起“或”字用作連詞,還沒有研究清楚。另說,約至東漢,“或”用作連詞,相當于“或者”,表選擇。59.試述上古指示代詞的發(fā)展狀況。近指代詞有“之、茲、此、斯、時、是”6個;遠指代詞有“其、彼、匪、夫”4個;特指代詞有“爾、若、然”(這樣、那樣之意);無定代詞有“某、或、莫、無”;旁指代詞有“他(它、佗)”,產(chǎn)生于西周末;特殊指示代詞“者、所”(,各家說法不一,王力認為是特殊代詞)。⑴“之”字。作定語。等于現(xiàn)代的“這”。⑵“其”字。特指。也作定語。相當于“那種”、“那樣”、“那個”。⑶“若”、“爾”兩字,也可以作指示代詞,作為定語。①“若”字以用於近指為常,“爾”字則以用於遠指為常,但在某些情況下,近指和遠指的分別是不清楚的。②“若”字不能用作賓語和謂語,而“爾”字可以用作賓語和謂語。⑸上古時代,最常見的指示代詞是“是”、“斯”、“此”、“茲”,都是近指。⑹與“此”相對立的“彼”字,是十足的遠指代詞。60.試述中古指示代詞的發(fā)展狀況。中古指示代詞的發(fā)展最重要的是“這”(又作“者、遮、拓、只”)、“底”、“箇”、“許”“能”、“那”的產(chǎn)生。⑴唐宋以後,在口語裏,“箇”“許”“這那”代替了“此彼”?!斑@”字也寫作“者”“遮”。⑵唐宋時代有狀語代詞,“能”“能爾”“能許”“能樣”“如許”“爾許”等,略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這麼”、“那麼”。這些都可能是來自“爾”字。“爾”字本來就有“這樣”、“那樣”的意義?!皩庈啊笨赡苁恰盃枴弊值姆窖宰冃巍!盃枴薄ⅰ皩帯惫烹p聲,“寧”破裂為“寧馨”,“寧”、“馨”疊韻。六朝時已有“寧馨”、“能亨”、“爾許”、“寧許”、“能許”等,都是“如此”、“這樣”的意思。由于當時“地”、“底”可以用作詞尾,所以“能”的後面又可以帶“地”或“底”,成為“能地”、“能底”等形式。⑶在唐宋人的語錄裏,已經(jīng)有了“恁”(相當于“這”、“這樣”)、“恁麼”。從語音上看,“恁麼”就是後來的“那麼”,但在最初的時候,“恁麼”既可以表示“那麼”,也可以表示“這麼”、“這樣”。⑷在宋元的詞曲裏,“恁麼”只寫作“恁”(有時寫作“惹”),或者在“恁”字後面加個詞尾“的”(《水游傳》,“恁的”又寫成“恁地”)。61.試述特殊代詞“者”的用法。⑴“者”字通常用在形容詞、數(shù)詞、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後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的詞組,表示“……的人”或“……的事物”。①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后面的“者”,無指代意味,語助詞,表提頓。②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而且作為詞尾,產(chǎn)生一些新詞,如“作者”、“讀者”、“記者”、“工作者”等。⑵“者”字又可以用於複指。①表示定語後置。②直接放在名詞後邊,來複指主語,引出判斷,或表時間。③放在主謂結構或述賓結構的後面,表示下文解釋原因,有“這是因為”的意思(《馬氏文通》以為是提頓,楊樹達以為是表提示的語末助詞)。62.試述特殊代詞“所”的用法。⑴“所”字放在動詞前面,作為動詞涉及的對象,它和動詞結合後,成為偏正式名詞性詞組。相當于“……的事物”。⑵“所”字結構是名詞性詞組,一般用作主語或賓語。⑶後起的語法現(xiàn)象:“所”字結構又可以用作定語,修飾“者”字。⑷“所”字也可以用作介詞的賓語。⑸“所以”發(fā)展成為一個詞。①解釋原因,可譯為“……的原因”,後來變?yōu)檫B詞,等於“故”字。②發(fā)展為推究原因,“所以”結構移到前面去,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⑹漢代以後,“所”字用於被動句,“所”字詞性虛化了,變?yōu)楸粍釉~的詞頭。63.試述上古疑問代詞發(fā)展概況。商代卜辭和西周金文都沒有疑問代詞。疑同代詞分為指人和指物兩種,上古漢語代詞是東周以后產(chǎn)生的,大致可以分為三系,三者之間也有交叉現(xiàn)象。如下:第一,“誰、孰、疇”主要問人;第二,“何、曷、胡、奚”主要問事(“曷”、“奚”、“胡”的應用範圍比“何”字窄得多,它們不能指人,通常只用作狀語,不用作主語,很少用作賓語、定語);第三,“惡、安、焉”主要問處所。64.試述現(xiàn)代漢語中的疑問代詞“什么”“怎么”的起源與發(fā)展?【什么】在唐代就產(chǎn)生了,也有寫成“是勿”的。伹是一般總是寫作“什麼”、“甚麼”、“甚末”,或者單寫一個“甚”字?!驹趺础吭谔莆宕挥谩盃帯弊謥肀硎?。到五代以後才用“怎”字,同時產(chǎn)生了“怎生”、“怎麼”(怎末)、“怎的”、“作麼生”等。65.試述疑問代詞“那”到“哪”的發(fā)展。⑴“那”本是名詞,作代詞是假借,作為疑問代詞,大約在先秦時代就產(chǎn)生了,顧炎武認為“那”是“奈何”的合音。⑵到了東漢時代,“那”字用作疑問副詞,表反問,魏晉至唐代用得很普遍。⑶用作指示代詞,約始見于六朝,沿用至今。⑷疑問代詞“那裏”是從“那”字發(fā)展來的,但是用途擴大了,它既可以問處所,又可以表示反問。⑸現(xiàn)代漢語的“哪”字,直到“五四”時代還寫作“那”。66.動態(tài)助詞“了”的來源及發(fā)展。“了”字在先秦史料中沒有出現(xiàn)。魏晉以後,“了”字產(chǎn)生一種新的意義,就是“明了、懂得”,這種意義的“了”字也和表示完成的“了”毫無關係。⑴動詞。“了結”的“了”在東漢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常作謂語。表示完成貌的“了”是動詞“終了”“了結”的“了”發(fā)展而來的。⑵“了”除單獨用外,還可用于動詞后充當補語,這種用法從魏晉南北朝時起一直延續(xù)到唐代。⑵直到唐代,“了”的虛化過程并未最后完成,因為當動詞后面帶有賓語的時候,“了”字是放在賓語的后面,而不是緊貼著動詞的。⑶作為真正時態(tài)助詞的“了”字,在南唐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因為它緊貼著動詞而且放在賓語的前面,如“林花謝了春紅”(李煜《烏夜啼詞》)。⑷從唐五代時起“了”的使用開始發(fā)生變化,“了”除繼承過去獨用及作補語用法外,已出現(xiàn)虛化為動詞詞尾的語言現(xiàn)象。這種變化集中地表現(xiàn)在變文中,變文中充當補語的“了”多半是置于動賓結構之后的。五代時完全虛化的詞尾“了”確已產(chǎn)生。⑸到宋元,一般還像唐代一樣,“了”字放在賓語後面,真正的形尾“了”字逐漸多起來了(并用)。⑹到了元代以后,新規(guī)則戰(zhàn)勝了舊規(guī)則,漢語時體助詞“了”字有了固定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了”字的職能。(和“了”一樣表示動作已經(jīng)完成的還有“已”“卻”?!皡s”字六朝開始在別的動詞后面,表示“去”、“掉”義,仍是動詞;唐代進一步虛化成時體助詞,表示動作的完成,相當于“了”。)67.動態(tài)助詞“著”的來源及發(fā)展?!爸弊直緛韺懽鳌爸?。“著”后來分化為兩個字:顯著的“著”寫作“著”;著衣的“著”和附著的“著”都改寫作“著”。時體助詞“著”字就是附著的“著”演變來的。⑴附著的“著”在最初的時候是純粹的動詞。這種意義一直沿用到後代。⑵在東漢,“著”字已經(jīng)有了虛化的跡象,它不是句中的謂詞,而是放在動詞後面,和動詞一起構成補充式的結構,表示動作的目的或結果。如“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⑶中古時,由表示動作達到某種目的或結果,進一步也可以表示動作的完成,相當于“了”。宋元時代,“了”和“著”的分工還是不夠明確,二者可以互用、并用。明代以後,特別是《紅樓夢》時代以後,“了”和“著”才有明確的分工(漢語語法的一大進步。)。⑷六朝開始至唐代,“著”字進一步虛化,變成表示一種靜止持續(xù)狀態(tài)。表示靜態(tài)的“著”字也沿用下來,形容詞也可帶“著”。⑸真正表示行為在進行中的“著”字在唐代產(chǎn)生。⑹在宋人話本,元曲及明人小說里,這種進行貌的“著”字大量出現(xiàn),“著”字已經(jīng)像現(xiàn)代漢語一樣,所在的動賓結構用作狀語來修飾謂詞。⑹宋元時代“著”字附著的動詞前面可以用否定詞“不”字。約在明代以後,“著”字就不能這樣用了。(同樣表示動作持續(xù)的“地”,始見于唐代,應用范圍較小。)68.動態(tài)助詞“過”的來源及發(fā)展。動態(tài)助詞“過”也是由實詞虛化而來的?!墩f文》“過,度也。”⑴南北朝時期開始成為趨向動詞;⑵在唐代已經(jīng)虛化為時體助詞;⑶到了宋代,動態(tài)助詞“過”的使用更加普遍了。69.試述近代漢語動詞的發(fā)展。主要是時體助詞系統(tǒng)逐漸完備。⑴完成體形式增加,沿用“了”,出現(xiàn)了“訖”?!坝櫋敝泄湃詾椤巴戤叀敝?,至近代虛化為時體助詞,相當于“了”。⑵動詞重疊式的發(fā)展和短時體的產(chǎn)生。①上古已有動詞重疊式,但不表示短時體,如“于時處處(居?。保ā对娊?jīng)》)。②至宋元,表示短時體的動詞重疊式產(chǎn)生,它與動詞本身表示動量的形式有密切關系。如“推一推”。③元明普遍使用短時體的動詞重疊式。⑶“來著”的產(chǎn)生,表示不久前的經(jīng)歷。。⑷“起來”的產(chǎn)生:①表示動作開始,開始于宋代。②還可用在形容詞及“恁地、這等、這么”等指代詞后面。⑸“下去”的產(chǎn)生,表示動作的繼續(xù)。①趨向動詞“下去”產(chǎn)生于宋代,表示動作由高到低、由上到下,從宋代開始虛化。②表示動作的繼續(xù)直到《兒女英雄傳》才普遍應用。⑹“化”的產(chǎn)生:①“五四”以後新興動詞詞尾,大致等於英語的–ize。②多數(shù)是使名詞轉化為動詞,也有少數(shù)是使形容詞轉化的③由于類化的結果,我們自己也創(chuàng)造了一些“化”尾的動詞,如“形象化”、“規(guī)律化”等。70.比較“去”和“往”二字在上古的用法。“去”“往”都本是不及物動詞,反面都是不及物動詞是“來”,并長與“來”并舉。⑴“去”又可以用作及物動詞,表示離開某地,和今天我們說去廣州的“去”意義正相反。⑵“往”字是不及物動詞,不帶賓語,因為目的地是明顯可知的?!巴弊钟米骷拔飫釉~,大約在南北朝以後。⑶上古漢語的“我不往”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我不去”;上古漢語的“我不去”等於現(xiàn)代漢語的“我不走”。71.漢語包括古代、現(xiàn)代中有那些主要結構助詞,他們關系怎樣?結構助詞是語言中用來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的詞。⑴結構助詞“之”和“者”的上古音接近di,隨著語音的發(fā)展演變都變成了舌頭音,但是其原來的讀音還保留在漢語的白話形式中,并借相應的同音詞“地”和“的”來代替;從文字形式上講,結構助詞“之”和“者”最初是先變?yōu)椤暗亍焙汀暗住钡模暗摹笔且院蟛庞械?。【地】是最早被借用做結構助詞的。如:“使君如馨地,寧可斗戰(zhàn)求勝”(《世說新語》)。這是較早發(fā)現(xiàn)的例子,但是不普遍。在唐人作品里就常常出現(xiàn)了,宋以后更普通行起來。⑴出現(xiàn)后多用于狀語后,動詞前,如:“出得門來慢慢地行”(《西廂記》);⑵偶爾用于定語后、名詞前,不像現(xiàn)代漢語那樣規(guī)范,專用于狀語之后,如:“百媚地鶯鶯不勝悲哭”(《西廂記》)。【底】是唐代開始用的。⑴一般用在定語的后面,與后來的“的”相同,如:“是丑陋底人”;⑵“底”有時也用于狀語后,如:“疾忙底駕驪駒,隱遁在鳳山余”;⑶解放前(30年代)曾用“底”表示領屬關系,如說“你底書”,“她自己底像”。這大概是受西方語言所屬格形式的影響所致?!镜摹俊暗摹迸c“地”、“底”同出一源,因為它們的讀音相同,只是寫法不同而已。“的”用作結構助詞要比“地”和“底”略晚些,大約是在宋元時代。⑴“的”最初也不是固定用在定語后、名詞前的,有時也可用在狀語后、動詞前,如:“馬兒迍迍的行”;⑵“的”專用于定語后、名詞前在元代以后?!镜谩科鸪跏菍嵙x他動詞,常帶賓語。如:“得良友而友之”。⑴由“獲得”引申為“可能”義,不僅放在名詞前,而且可以放在動詞前,這是“得”走向虛化的第一步。⑵“既能得入(人),而耀之以大利”(《國語》)。這個“得”是助動詞,助動詞“得”在戰(zhàn)國時期就可移用于動詞后,限于否定式,以后接著又產(chǎn)生了肯定形式,如:“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⑶繼助動詞“得”移位于動詞后充當補語之后,漢代時動詞”得”也后置于動詞充當補語:太公釣得巨魚,刳魚得書?!墩摵饧o妖》⑷不論是助動詞“得”充當補語,還是動詞“得”充當補語,“得”本身均尚未完全虛化?!暗谩碧摶菑谋硎究赡苄缘难a語“得”即助動詞充任補語的“得”開始的。晚唐五代時,這種“得”進一步虛化,成為助詞,其標志是出現(xiàn)了“動詞+得+補語”的可能式。如:“見伊鸚鵡語分明,不惜功夫養(yǎng)得成”。⑸宋代以后,這種句式逐漸用開,直到現(xiàn)在。72.簡述構詞法的演變。⑴上古漢語是單音詞為主。漢語由單音詞過渡到雙音詞的發(fā)展,是漢語發(fā)展的內部規(guī)律之一;⑵遠在唐代,漢語雙音詞就已經(jīng)非常豐富了。⑶鴉片戰(zhàn)爭以后,特別是最近一二十年來,復音詞在漢語中,特別是在政治論文和科學論文中,占了壓倒的優(yōu)勢。漢語復音詞的構成:⑴連綿詞;⑵詞根加詞頭、詞尾;⑶仂詞(詞組)的凝固化。73.試論系詞“是”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系詞是在判斷句中把名詞謂語聯(lián)系於主語的詞。就漢語來說,真正的系詞只有一個“是”字。⑴“是”在未演化為系詞之前有兩個主要的用法。①形容詞,正直的意義?!墩f文》:“是,直也。”故“是”為形容詞義。②代詞性,“此”的意思。判斷詞(系詞)來源于此種。⑵系詞“是”產(chǎn)生的時間:大約在公元第一世紀前后,即西漢末年或東漢初葉。但是系詞句在口語里面完全代替上古判斷句,依然是在中古時期,有兩大標志:①擺脫了語氣詞“也”字,“是”成為必要,而不是可有可無的。②系詞“是”可以被副詞修飾;③系詞“是”字加否定詞“不”字,在口語里代替了上古的“非”。⑶“是”從指示代詞向判斷詞的語法化的過程(1)回指的出現(xiàn)(回指名詞詞組或動詞短語)。(2)由于“是”字經(jīng)常處在主語和謂語之間,這樣就逐漸產(chǎn)生系詞的性質。大約經(jīng)歷的過程是:“滕,是小國也”→“滕是小國”。74.為什么說先秦時代“是”“為”“非”三個字不是系詞?在上古漢語里,名詞不需要系詞的幫助也可以構成判斷?!臼恰竣畔惹貢r代,有些“是”字很像系詞,實際上而是指示代詞,和“此”的意義相近。如:“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⑵上古漢語常有“是也”的說法,這里的“是”有兩種理解:①形容詞,略等于現(xiàn)代所謂的“對”,如:“節(jié)是也,小節(jié)是也”②理解為復指上文,是指示代詞,如:“是也”?!緸椤竣拧盀椤弊直旧聿皇且粋€系詞,而是一個動詞,本意為“做”。如:“子為誰?曰:為仲由”。⑵在主語和判斷語指稱同一事物的時候,“為”字不能省,但并不是系詞,因為不是普遍應用的,是偶然出現(xiàn)的,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有用它的必要。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⑶漢語的系詞只用于判斷句,不用于描寫句,而“為”字可以用于描寫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⑷系詞屬于基本詞匯,在同一個語言中同時有兩個系詞是不可能的,上古的系詞又有“是”,又有“為”是不現(xiàn)實的?!痉恰俊胺恰弊衷谏瞎乓膊皇窍翟~,只是一個否定副詞,一般對名詞加以否定。如:“此非仁也,非義也”。由此看來,先秦時代沒有真正的系詞。(王力先生說先秦無系詞,“真正系詞的產(chǎn)生,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前后,即西漢末年或東漢初年?!碑a(chǎn)生的原因是“‘是’字經(jīng)常處在主語和謂語中間,這樣就逐漸產(chǎn)生出系詞的性質來?!辈簧賹W者認為“為”、“惟”、“是”、“乃”、“非”、“則”“即”是系詞,認為“是”在戰(zhàn)國后期已形成系詞,而作為它用作系詞的萌芽期,大約自周末春秋初期就已開始了。)75.“斯、此”未能演化系詞的原因?!舅埂侩m然也能起回指作用,是個代詞?!敬恕颗c“是”的用法最接近,也經(jīng)常用于跟“是”相同的回指格式。76.舉例說明古漢語語序變化的幾種情況。古漢語的倒裝句,一般有:⑴主謂倒序(謂語前置)謂語部分,提到主語之前,以強調、突出謂語所表達的意義,加重謂語的語氣和感情色彩,一般說來,這種謂語是比較簡單的,是不帶賓語的。①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而把謂語提前:a.謂語具有詢問的意義,如“誰歟?哭者?!保ā抖Y記?檀弓下》)→“哭者誰歟?”b.謂語具有贊嘆或惋惜的意義,如“美哉!室?!保ā蹲髠?昭公二十六年》)→“室美哉!”c.謂語具有斥責和不滿的意義,如“甚矣!汝之不惠?!保ā读凶?湯問》)→“汝之不惠,甚矣!”d.謂語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義,如“勉哉!夫子。”(《史記?周本紀》)→“夫子勉哉!”②為了押韻而把主語挪后,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保ā对姟ぶ苣稀ぬ邑病罚疤抑藏?,其花灼灼?!雹浦^賓倒序(賓語前置)在古代漢語中,謂語后面的賓語,由于種種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謂語的前面,這種現(xiàn)象叫做賓語的前置。這種賓語前置是有一定的語法條件的,也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①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一定要前置。a.指人的:“誰”“孰”,如“未知其誰立焉?”(《左傳?閔公三年》)b.指物的:“奚”“曷”“胡”“何”,如“子將何乘?”(《墨子·魯問》)c.表示處所的:“安”“焉”“惡”。②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要前置,放在動詞之前,如“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左傳?僖公七年》)③動詞賓語前置,用“是”“之”等詞作標志的。在賓語前置的同時,還要在前置的賓語和動詞之間插入一個標志詞“是”字或“之”字、或“焉”字、或“斯”字,有的語法書上把“是、之、斯、焉”稱作助詞,我們仍看作是代詞,是復指代詞,其作用是用來復指前面的賓語。如“秉國之均,四方是維?!保ā对?小雅?節(jié)南山》)⑶定中倒序(定語與名詞中心語倒裝)把定語置于中心詞之后,這種后置的定語,有個特殊標志,后置的成分總是用復指代詞“者”來煞尾。如“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保ā妒酚?廉頗藺相如列傳》)⑷狀中倒序(狀語與動詞或形容詞中心語倒序)①數(shù)詞直接加在動詞前面作狀語,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雹跀?shù)詞作謂語,用“者”字復指,使“者”字前面的成分成為全句的主語。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決以示之者三。古代漢語中,表示行為數(shù)量時的詞序(狀謂倒序)表示行為數(shù)量時,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有兩點不同的地方:①現(xiàn)代漢語表示行為數(shù)量時,一般都要用動量詞,但古代漢語不用,動量詞是魏晉以后才開始產(chǎn)生的。②現(xiàn)代漢語表示行為數(shù)量時一般把數(shù)量詞放在動詞后面,作為數(shù)量補語;古代漢語一般把數(shù)詞放在動詞前面作狀語。⑸介賓倒序(介詞與賓語倒序)①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時,也要放在介詞的前面,如“吾誰與為親?”(《莊子?齊物論》)②有復指代詞“之”“是”作標志的句子,介詞的賓語必定提前,如“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保ā洱R桓公伐楚》)③方位名詞和時間名詞作介詞的賓語,往往提前,如“沛公北向座,張良西向座?!保ā妒酚?項羽本紀》)④介詞“以”的賓語強調提前,如“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保ā盾髯?賦?蠶》)77.關于可能式。1.在可能式中,也有詞序的發(fā)展過程。2.先秦的“得”字表示客觀情況的容許,和表示能力的“能”字是有分別的?!岸卟豢傻眉??!?.漢代以后,這種表示客觀情況的容許的“得”字的位置可以移到動詞后面去。這種后置的“得”字,不僅用于肯定句,而且可以用于否定句。也就是說,這種“得”字和動詞之間還可以被“不”字或“未”字隔開。“買賣不得”“歸未得”。4.等到使成式普遍應用以后,又有一種新的可能式出現(xiàn),就是把“得”字放在動詞的后面,成為“打得破”、“煮得爛”一類的結構。但是在否定句中并不是用“不得”來否定,而是插入一個“不”字?!盁簧贰薄凹舨粩唷钡?。(“得”為詞尾。)可見最晚在第十世紀(南唐時代),這種使成式中插入“不”字表示對可能的否定的結構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78.從結構形式上看,使成式可分哪幾種?試述它們在漢語史上的產(chǎn)生時代及發(fā)展情況。從形式上說,是“及物動詞+形容詞”(如:修好、弄壞),或者是“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如:打死、救活);從結構成分上說,就是“動詞+結果補語”所構成的動補結構;從意義上說,是把行為及其造成的結果用一個動詞性詞組表達出來。使成式的意義:上古漢語的動詞、形容詞有使動用法,后來,這種使動用法往往被使成式所代替,是漢語語法的一大進步。使動用法只能表示使某物得到某種結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種行為以達到這一結果。若要把那種行為說出來,就要加上“而”字,如“斫而小之”,使成式不用“而”字,所以是一種進步。王力先生認為使成式產(chǎn)生于漢代,逐漸擴展于南北朝,普遍應用于唐代。(關于使成式的產(chǎn)生,還有以下不同的看法:①先秦說〔周遲明〕②六朝說〔志村良志、梅祖麟〕③唐代說〔太田辰夫〕)⑴漢代使成式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如“乃激怒張儀”(《史記?蘇秦列傳》)、“射傷卻克,流血及履”(《史記?齊太公世家》)。⑵南北朝以后,使成式應用更為普遍,如“無令長相思,折斷綠楊枝”(李白詩)、“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詩)。⑶宋代以后,使成式中間一般不能在插進賓語了。如果有賓語,通常有2種情況:①賓語放在使成式后面,如“展開豹皮幅子看時”;②賓語放在使成式前面,和處置式結合著使用如“將住房壓倒”;⑷五四以后,使成式發(fā)生相當大的變化,就是及物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大量增加。在現(xiàn)漢里,有些使成式逐漸單詞化,如:“推翻”“擴大”“改善”“革新”等。79.簡述處置式(把字句)的產(chǎn)生及其發(fā)展。王力說:“在上古時期和中古的上半期—即七世紀以前,漢語里還沒有處置式的存在。在現(xiàn)代漢語里用處置式的地方,在唐以前只能用一般的動賓結構。”(另有西周金文有“以”字提賓的“處置式”、“將”處置式南北朝產(chǎn)生之說)⑴“將”和“把”在唐代以前都是純粹的動詞,“拿”“把持”“用”之意。⑵唐代“將”、“把”開始虛化為介詞,成為處置式(另說:上古晚期和中古早期開始虛化,由動詞演化出了介詞的用法):①先是“將”字式的產(chǎn)生,如“見酒須相憶,將詩莫浪傳。”(杜甫《泛江送魏十八》)②中晚唐以后,“把”字句處置式更加普遍起來。如“悠然散吾興,欲把青天摸?!保ㄆと招菰姡窃谔幹檬疆a(chǎn)生的初期,賓語後面可以只有一個單音節(jié)的動詞,如“把琴弄”、“把卷看”,等等。到了後代,除了在歌曲唱詞中還可以沿用這種結構外,一般不能再用單音節(jié)動詞放在賓語後面,而是用使成式(如“把絹子打開”)或連動式(如“把錢倒了出來”)。這種結構形成,至少在宋代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⑷在元明以后,處置式可以用來表示一種不幸或不愉快的結果。處置式的動詞本該是及物動詞;在這種情況下,它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或不表示處置的及物動詞,如“偏又把鳳丫頭病了?!保ā都t樓夢》)。直到現(xiàn)代漢語裹,這種處置式仍然繼續(xù)應用著。⑸直到清代,工具語和處置語中的介詞有了分工。處置式用“把”字或“將”字,工具語用“拿”字。⑹在近代后期,處置式有了新的發(fā)展。在過去的處置式中,賓語既然提前,動詞后面就不能再帶賓語,但是,到了近代后期,出現(xiàn)了一種新興的處置式:賓語提前了,但動詞后面還有賓語,如“把從前的話作了個交代?!保ā秲号⑿蹅鳌罚┑搅爽F(xiàn)代漢語裹,這種處置式才普遍應用起來。需注意:并不是任何處置式的動詞后面都可以帶賓語,必須這個動詞后賓語是一個動作性的名詞。處置式是漢語語法走向完善的標志之一。由于賓語的提前,賓語后面能有語音的停頓,使較長的句子不顯得笨重。更重要的是:由于賓語的提前,顯示這是一種處置,一種要求達到目的的行為,語言就更有力量?!耙欢ㄒ鸦春有藓谩薄鞍迅锩M行到底”,這種語句的力量不是一般的結構形式所能比擬的。80.簡述先秦被動式主要有哪幾種?原始漢語不存在具有表示被動標志的被動式.真正的被動式出現(xiàn)于先秦時期。有三個類型:⑴“于”字句,如“勞力者治于人”(《孟子》);⑵“為”字句,如“不為酒困”《論語?子罕》?!盀椤弊趾竺嫠M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xiàn),“為”直接放在動詞前面,形成被動句式,這點和現(xiàn)代漢語“被”完全相同的,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戰(zhàn)國策·燕策》)。⑶“見”字句,如“是以見放”(《楚辭?漁父》)。①有時“見”、“為”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被動句中,“為”字引發(fā)施事者,“見”字放在動詞前,如“烈士為天下見善矣”《莊子·至樂》;②“見”與“為”的不同是“見”后不帶施事賓語而“為”后面常出現(xiàn)施事賓語;③“見”字不能直接引出行為的主動者,必須在動詞后用介詞“于”字引出,如“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81.簡述被動式從中古到近現(xiàn)代的發(fā)展過程。⑴漢代新產(chǎn)生了兩種被動式:①“為……所……”式“為……所……”式是由先秦的被動式“為”字句發(fā)展出來的。先秦的“所”字兩種性質:一方面,它具有代詞性;另一方面,它放在及物動詞的前面,受及物動詞的支配。漢代被動式在助動詞“為”字和動詞之間插入一個“所”字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種類化的結果。a.在表示被動的情況下,“所”字失去了原來的代詞性,而成為動詞的詞頭。如“漢軍卻,為楚所擠”(《史記·項羽本紀》)。b.“為”后的行為主動者有時也可以不出現(xiàn),“為”和“所”連在一起,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②“被”字式a.“被”字句大約萌芽于戰(zhàn)國末,如“萬乘之國,被圍于趙”(《戰(zhàn)國策?齊策》);b.漢代“被”字句普遍應用起來。這種“被”字句作用大致和“見”相當。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史記·屈原列傳》),“見”、“被”互文,可見它們都是被動式的助動詞。c.起初,“被”字句中還沒有施事者,如“被污惡言而死”(《史記·張湯列傳》)。大約漢末以后,被字句中有了施事者出現(xiàn)。施事者放在“被”字和動詞中間。如:“臣被尚書召問”(蔡邕《被收時表》)。⑵到唐代,被動式又有了新的發(fā)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語,動詞的后面還有賓語,而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又是主語代表的人物所領有的。這樣,在這種被動式里,主語只不過是間接的受事者,而動詞后面的賓語才是直接的受事者。如“縱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斷根(《王昭君變文》)”。這種被動式在后代沿用下來。⑶五四以后,受西洋語法影響,被動式的使用范圍擴大了,即不一定限于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了。但這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省灤南縣重點名校2025屆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試卷含解析
- 2025年汽車維修與住房租賃一體化服務合同標準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制造業(yè)生產(chǎn)線設備搬運安裝合同3篇
- 2025年上半年重慶事業(yè)單位招1893人考試招聘原則及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1
- 2025年上半年遂寧大英縣部分事業(yè)單位招考工作人員(第四季)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上半年遼寧錦州義縣事業(yè)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5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推土機鉤機租賃與施工方案設計合同3篇
- 2025年上半年遼寧盤錦市大洼區(qū)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72人(第二批)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1
- 2025年上半年贛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招考綜合性應急救援隊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上半年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招考專職夜間值班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品質經(jīng)理工作總結
- 供電搶修述職報告
- 集成電路設計工藝節(jié)點演進趨勢
- 新型電力系統(tǒng)簡介演示
- 特種設備行業(yè)團隊建設工作方案
- 眼內炎患者護理查房課件
- 肯德基經(jīng)營策略分析報告總結
- 買賣合同簽訂和履行風險控制
- 中央空調現(xiàn)場施工技術總結(附圖)
- 水質-濁度的測定原始記錄
- 數(shù)字美的智慧工業(yè)白皮書-2023.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