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寫入答題卡中。1.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A.引入到新環(huán)境的種群,一定時間內都能呈“J”形增長B.調查蚜蟲等活動范圍不大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可以用樣方法C.由于環(huán)境容納量是有限的,種群增長到一定數量就會保持穩(wěn)定D.林冠層郁閉度的增加,導致一年蓬的種群密度降低為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答案〗B〖祥解〗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性別比例和年齡結構,此外還有種間關系、一些非生物因素等?!驹斘觥緼、引入到新環(huán)境的種群,若適應新環(huán)境,則一定時間內可能呈“J”形增長,A錯誤;B、樣方法適用于調查植物,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的種群密度。蚜蟲活動范圍不大,可以用樣方法,B正確;C、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很多,種群增長到一定數量后可能維持相對穩(wěn)定或波動或下降,甚至衰退、消亡,C錯誤;D、一年蓬的種群密度與林冠層的郁閉度有關,即與一年蓬受到的光照強度有關,陽光對種群密度的影響為非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D錯誤。故選B2.下圖能正確表示相關生物學概念之間關系的是()A.1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則2~4可表示碳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B.1表示生物多樣性價值,則2~4可表示直接價值、間接價值、潛在價值C.1表示生物多樣性,則2~4可表示基因多樣性、細胞多樣性、物種多樣性D.1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種類,則2~4可表示物理信息、化學信息、生物信息〖答案〗B〖祥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指組成生物體的碳、氫、氧、氮、硫、磷等元素,都在不斷進行著從非生物環(huán)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環(huán)境的循環(huán)過程。碳循環(huán)只是物質循環(huán)的一種。【詳析】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有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A錯誤;B、生物多樣性價值包括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B正確;C、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包括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C錯誤;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的種類有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D錯誤。故選B。3.武夷山國家公園是我國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保存較好的代表類型。典型植被是常綠闊葉林,常見有高大的米楮、甜楮等。狗脊、芒萁也是常見物種,但對其他物種影響不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狗脊、芒萁等在群落中數量多,在群落中占優(yōu)勢B.常綠闊葉林中的米儲、甜楮等存在種間競爭關系C.確定甜儲的生態(tài)位需要調查其出現(xiàn)的頻率、種群密度等D.區(qū)分武夷山脈中闊葉林、針葉林等不同群落類型的依據是物種組成〖答案〗A〖祥解〗群落的特征包括群落的豐富度、群落的優(yōu)勢種、種間關系、空間結構范圍和邊界以及群落演替等,物種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衡量這一特征的為物種的豐富度,即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驹斘觥緼、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豐富度不同.物種豐富度指群落的物種數目,物種數目越多,物種豐富度越大,A錯誤;B、米儲、甜楮等植物之間競爭陽光、空間,他們之間存在種間競爭關系,B正確;C、研究植物的生態(tài)位,甜儲的生態(tài)位需要調查其出現(xiàn)的頻率、種群密度等,C正確;D、區(qū)分不同的群落類型,首先是依據其物種組成,D正確;故選A。4.下圖是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部分食物網,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食物網由6條食物鏈組成B.食蟲鳥和蜘蛛存在種間競爭關系C.若蛇數量減少,鷹的數量明顯減少D.草到食草昆蟲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答案〗B〖祥解〗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yǎng)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營養(yǎng)級越多,在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詳析】A、該食物網由5條食物鏈組成,A錯誤;B、食蟲鳥和蜘蛛都以食草昆蟲為食,存在種間競爭關系,B正確;C、若蛇數量減少,鷹的食物來源經過的食物鏈更短,因此鷹的數量先增加后保持穩(wěn)定,C錯誤;D、能量傳遞效率是相鄰兩個營養(yǎng)級之間的同化量之比,草到食草昆蟲的能量傳遞效率無法計算,D錯誤。故選B。5.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操作等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菌的純培養(yǎng)”實驗中,接種環(huán)灼燒4次,說明操作員在培養(yǎng)基上進行了5次劃線B.“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中,涂布器從酒精中取出,將其灼燒,待酒精燃盡冷卻后,再進行涂布C.“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tài)變化”實驗中,先將樣品滴在計數板上,再蓋上蓋玻片,然后計數D.“設計制作生態(tài)缸,觀察其穩(wěn)定性”實驗中,生態(tài)缸應放在直射光照下,保證有足夠的能量來源〖答案〗B【詳析】A、實際上,平板劃線法純化菌種時,對接種環(huán)進行灼燒的次數并不代表在培養(yǎng)基上進行的劃線次數,灼燒接種環(huán)的目的是殺死上次劃線結束后接種環(huán)上殘留的菌種,確保下。次劃線時接種環(huán)上的菌種來自本次劃線,并目,最開始劃線前也需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灼燒,因此,灼燒4次,提作員實際劃線次數可能只有3次,A錯誤;B、“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中,涂布器應該先在酒精中浸泡,然后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盡冷卻后進行涂布,B正確;C、“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tài)變化”實驗中,應該先蓋上蓋玻片,再將樣品滴在蓋玻片邊緣,讓其自行滲入計數室,C錯誤;D、“設計制作生態(tài)缸,觀察其穩(wěn)定性”實驗中,生態(tài)缸應放在散射光下,不能放在直射光照下,D錯誤。故選A。6.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存在某條食物鏈“馬尾松→松毛蟲→灰喜鵲”。下圖表示松毛蟲攝入能量的流動過程(圖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A表示松毛蟲同化的能量B.由松毛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C.該食物鏈中的生物在數量上呈正金字塔型D.松毛蟲和灰喜雀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正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答案〗A〖祥解〗能量流經第二營養(yǎng)級的情況分析(1)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糞便中的能量,即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該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應為上一個營養(yǎng)級固定或同化的能量。(2)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3)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驹斘觥緼、松毛蟲的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因此A為松毛蟲同化的能量,A正確;B、糞便量不屬于該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應為上一個營養(yǎng)級固定或同化的能量,故灰喜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F屬于松毛蟲的同化量,松毛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屬于馬尾松固定的能量,因此由松毛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B錯誤;C、該條食物鏈中,在數量上松毛蟲的數量多于馬尾松,因此該食物鏈中的生物在數量上不呈正金字塔形,C錯誤;D、當松毛蟲的數量增加時,灰喜鵲的數量也會增多,從而使松毛蟲種群數量下降;當松毛蟲種群數量下降時,灰喜鵲的種群數量也下降,從而使松毛蟲數量增加,因此松毛蟲和灰喜鵲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負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D錯誤。故選A。7.下列有關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初生演替所需時間較短,次生演替所需時間較長B.沙丘、火山巖、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C.這兩類演替,都是從結構簡單的群落發(fā)展為結構復雜的群落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無競爭現(xiàn)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競爭明顯〖答案〗C【詳析】A、初生演替從無到有,所需時間較長,次生演替有一定基礎,所需時間較短,A錯誤;B、沙丘、火山巖上進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錯誤;C、無論是初生演替還是次生演替,都是從結構簡單的群落發(fā)展為結構復雜的群落,C正確;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都有競爭現(xiàn)象,D錯誤。故選C。8.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聯(lián)系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B.綠色植物和硝化細菌都是生產者,動物都是消費者C.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中每一種生物只能占據一個營養(yǎng)級D.消費者和分解者都是異養(yǎng)生物,但獲取營養(yǎng)的方式不同〖答案〗D〖祥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無機環(huán)境);(2)生產者(自養(yǎng)型):主要是綠色植物,還有少數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費者(異養(yǎng)型):主要是動物,還有營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異養(yǎng)型):主要是指營腐生生活細菌和真菌,還有少數動物。【詳析】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B、綠色植物和硝化細菌都是生產者,但是動物不都是消費者,如動物中的蚯蚓屬于分解者,B錯誤;C、一種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鏈中可以占據不同的營養(yǎng)級,C錯誤;D、消費者和分解者都是異養(yǎng)生物,消費者從活的生物體中獲取營養(yǎng)物質,分解者從動植物遺體中獲取營養(yǎng)物質,它們獲取營養(yǎng)的方式有區(qū)別,D正確。故選D。9.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tài)超載狀態(tài)。下圖是1961年以來,全球生態(tài)足跡總量和生態(tài)承載力總量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tài)足跡的值越大,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B.當生態(tài)承載力小于生態(tài)足跡就會出現(xiàn)生態(tài)赤字C.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快、人口增長緩慢,因此人均生態(tài)足跡小D.汽車尾氣會增大生態(tài)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答案〗C〖祥解〗生態(tài)足跡:又叫生態(tài)占用,指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tài)足跡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驹斘觥緼、生態(tài)足跡是指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要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生態(tài)足跡包含人口規(guī)模與人均對環(huán)境的影響,生態(tài)足跡的值越大,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A正確;B、人類負荷指人類對環(huán)境的影響規(guī)模,可由生態(tài)足跡來衡量,若一個地區(qū)的生態(tài)承載力小于生態(tài)足跡時,就會出現(xiàn)生態(tài)赤字,B正確;C、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快、人口增長緩慢,因此人均生態(tài)足跡大,C錯誤;D、汽車尾氣會增大生態(tài)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D正確故選C。10.下列關于消毒和滅菌的敘述,正確的是()A.為預防雜菌污染,應用無水酒精對操作者雙手、操作空間等進行消毒B.在100℃條件下煮沸5~6分鐘屬于滅菌方法,可殺死微生物和部分芽孢C.吸管、培養(yǎng)皿、培養(yǎng)基、金屬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D.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物品相接觸〖答案〗D【詳析】A、為更好的預防雜菌污染,操作者雙手、試驗臺等應用體積分數70%的酒精進行消毒,A錯誤;B、在100℃條件下煮沸5~6分鐘屬于消毒方法,可殺死微生物的營養(yǎng)細胞和一部分芽孢,B錯誤;C、吸管、培養(yǎng)皿、金屬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培養(yǎng)基應采用濕熱滅菌法,C錯誤;D、為避免雜菌污染,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物品相接觸,D正確。故選D。11.下列有關“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與NaCl濃度無關B.酵母、菜花和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都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C.在溶有DNA的濾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其中的雜質蛋白D.鑒定DNA時,將絲狀物直接加入二苯胺試劑中進行沸水浴加熱〖答案〗C〖祥解〗DNA、RNA、蛋白質和脂質等在物理和化學性質方面存在差異,可以利用這些差異,選用適當的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對它們進行提取。【詳析】A、DNA在2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高于或低于此濃度其溶解度均降低,A錯誤;B、只要含有DNA的生物組織均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但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不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B錯誤;C、在溶有DNA的濾液中加入蛋白酶,可分解其中的雜質蛋白,C正確;D、鑒定DNA時,應將絲狀物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中,然后再加入二苯胺試劑進行沸水浴加熱,D錯誤。故選C。12.生物安全是指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社會、經濟、人類健康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所產生的危害或潛在風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消除生物武器威脅、防止生物武器擴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B.由于技術問題,生殖性克隆可能孕育出有嚴重生理缺陷的克隆動物C.為避免可能產生的基因歧視,基因檢測機構不能隨意泄露基因檢測的結果D.從外來入侵害蟲的原產地引入天敵進行治理,不會對入侵地造成生態(tài)影響〖答案〗D〖祥解〗生物安全在農業(yè)領域中,指遺傳修飾生物(如轉基因作物)對人體及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的安全性問題;在生態(tài)領域中,指外來有害生物的引進和擴散,對人類生產和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各種傳染病、害蟲、真菌、細菌、線蟲、病毒和雜草等。除此之外,生物安全還包括生物遺傳資源流失、實驗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恐怖襲擊等。生物安全是人的健康、動植物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健康三者安全統(tǒng)一的概念。【詳析】A、在生物恐怖威脅不斷上升、全球傳染病疫情頻發(fā)的情況下,消除生物武器威脅、防止生物武器擴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A正確;B、由于克隆技術尚不成熟,現(xiàn)在做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嚴重生理缺陷的孩子。理由是重構胚胎成功率低,移植入母體子宮后胚胎著床率低、流產率高、胎兒畸形率高,出生后死亡率高等,正常的個體極少,B正確;C、為了盡力規(guī)避基因診斷的風險,避免可能產生的基因歧視,基因檢測機構不能隨意泄露基因檢測的結果,C正確;D、從外來入侵害蟲的原產地引入天敵進行治理,由于短期內天敵沒有資源和空間等的限制,可能會對入侵地造成生態(tài)影響,D錯誤。故選D。13.下圖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種的三種育種方法。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方法①和③的育種原理相同,方法②的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B.方法②與方法①相比,具有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的優(yōu)勢C.方法③中的抗病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D.三種育種方式只有方法③需要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答案〗D〖祥解〗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為雜交育種并讓植株連續(xù)自交進行篩選;②是單倍體育種中選取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③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抗病基因導入葉肉細胞?!驹斘觥緼、方法①是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方法③是基因工程育種,原理也是基因重組;方法②是單倍體育種,其原理為染色體數目變異,A正確;B、方法②是單倍體育種,與雜交育種相比,確實具有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的優(yōu)勢,B正確;C、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C正確;D、單倍體育種過程中也需要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來獲得單倍體植株,D錯誤。故選D。14.幽門螺桿菌(Hp)感染會引發(fā)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多種疾病。研究人員將Hp的Ipp20基因作為目的基因,用限制酶XhoI和XbaI切割,通過基因工程制備相應的疫苗,質粒及操作步驟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Ipp20基因整合到大腸桿菌的DNA中屬于基因重組B.基因表達載體導入之前,可用Ca2+處理大腸桿菌C.培養(yǎng)基A中添加了氯霉素,培養(yǎng)基B中添加了潮霉素D.能用來生產Hp疫苗的大腸桿菌在菌落3和5中〖答案〗C【詳析】A、基因重組是指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發(fā)生重新組合,主要發(fā)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但通過基因工程將不同來源的DNA拼接,可以賦予生物新的遺傳特性,也屬于基因重組的范疇,故利用基因工程將Ipp20基因整合到大腸桿菌的DNA中屬于基因重組,A正確;B、原核細胞作為受體細胞時,可用Ca2+處理受體細胞,使細胞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狀態(tài),更容易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其中,B正確;CD、該過程使用了限制酶XhoI和XbaI切割質粒和Ipp20基因,結合圖示可知,在構建目的基因表達載體的過程中氯霉素抗性基因被切割掉,保留了潮霉素抗性基因,不管是正常質粒還是重組質粒都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但只有正常質粒才同時含有氯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可以先用含有潮霉素的培養(yǎng)基A篩選出導入正常質粒、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再采用同位影印接種到含有氯霉素的培養(yǎng)基B和含有潮霉素的培養(yǎng)基A中,此時含有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不能在含有氯霉素的培養(yǎng)基B上生長,從而與培養(yǎng)基A(對照)相比會消失一些菌落,對照兩個平板上減少的菌落就是符合要求的大腸桿菌菌落,結合圖示可知,符合要求的大腸桿菌菌落是3和5,C錯誤,D正確。故選C。15.以下詩句中涉及的種間關系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鷸蚌相爭,漁翁得利”B.“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呦呦鹿鳴,食野之蘋”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答案〗B〖祥解〗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物種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關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和捕食四種?!驹斘觥緼選項漁翁捕食鷸和蚌,種間關系為捕食;B選項豆和草屬于競爭關系,種間關系為競爭;C選項鹿捕食青草,種間關系為捕食;D選項“螳螂捕蟬”中螳螂屬于捕食者,蟬屬于被捕食者,而“黃雀在后”中黃雀是捕食者,而螳螂是被捕食者,種間關系為捕食。綜上所述,以下詩句中涉及的種間關系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B,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6.基因工程中PCR擴增產物一般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來鑒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PCR通過調節(jié)溫度來控制DNA雙鏈的解聚及模板與引物的結合B.DNA分子的遷移速率與DNA分子大小和構象有關,與凝膠濃度無關C.DNA分子具有可解離的基團,可以帶上電荷,在電場中運動D.凝膠中的DNA分子通過染色,可在波長為300nm的紫外燈下被檢測〖答案〗B【詳析】A、PCR在高溫作用下,打開DNA雙鏈,來實現(xiàn)DNA雙鏈的解聚以及模板與引物的結合,A正確;B、DNA分子的遷移速率不僅與DNA分子大小和構象有關,也與凝膠濃度有關,B錯誤;C、DNA分子帶有可解離的基團,能帶上電荷從而在電場中運動,C正確;D、凝膠中的DNA分子經染色后可在特定波長300nm的紫外燈下被檢測出來,D正確。故選B。17.研究發(fā)現(xiàn),胰島素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容易被降解,糖尿病患者需要反復注射胰島素才能達到治療效果。科研人員借助蛋白質工程改變了胰島素中的某些氨基酸,提高了胰島素在患者體內的穩(wěn)定性,延長了其作用時間。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改造或合成B.氨基酸序列的差異是影響胰島素在患者體內是否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C.改造胰島素應首先從設計胰島素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出發(fā)D.蛋白質發(fā)揮功能必須依賴于正確的高級結構,因此蛋白質工程難度很大〖答案〗C〖祥解〗蛋白質工程的基本流程:根據中心法則逆推以確定目的基因的堿基序列: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據氨基酸序列推出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合成,最終還是回到基因工程上來解決蛋白質的合成?!驹斘觥緼、蛋白質工程的基本流程為: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據氨基酸序列推出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合成,最終要利用基因工程上來解決蛋白質的合成,因此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改造蛋白質,A正確;B、氨基酸序列差異,導致胰島素的空間結構有所改變,影響了它的功能,因此氨基酸序列的差異是影響胰島素在患者體內是否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B正確;C、胰島素屬于蛋白質,改造胰島素應首先從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出發(fā),C錯誤;D、多數蛋白質除具有一級結構(即氨基酸順序)外,還具有復雜的高級結構,即空間結構,而很多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人們目前還不清楚的,因此實施蛋白質工程的難度很大,D正確。故選C。18.“篩選”是生物技術與工程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篩選目的與選用的技術手段不一致的是()生物技術與工程篩選目的技術手段A基因工程獲得含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用特定的標記基因篩選B胚胎工程獲得高質量健康胚胎移植前對胚胎進行遺傳篩查C單克隆抗體制備獲得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D微生物的培養(yǎng)獲得尿素分解菌配制添加尿素的馬鈴薯培養(yǎng)基A.A B.B C.C D.D〖答案〗D〖祥解〗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先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發(fā)生免疫反應,之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取已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誘導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利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即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養(yǎng);最后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驹斘觥緼、質粒上的標記基因可表達出特殊的物質或使得細胞具有特殊的屬性,因而可利用質粒上的標記基因篩選重組DNA分子,A正確;B、胚胎移植前,需要對通過體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進行質量篩選,以便選擇發(fā)育良好的胚胎進行移植,提高移植后胚胎的成活率,B正確;C、制備單克降抗體時,第一次篩選出雜交瘤細胞,第二次從分子水平篩選出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C正確;D、要篩選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配制的培養(yǎng)基中要以尿素為唯一氮源,而蛋白胨可提供氮源,篩選出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需要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上篩選,馬鈴薯培養(yǎng)基上含有氮源,不能用其添加尿素來篩選能分解尿素的細菌,D錯誤。故選D。19.小明同學利用寫有DNA序列的硬紙片、剪刀、透明膠條等模擬“重組DNA分子的操作”,獲得5張寫有部分DNA序列的硬紙片(圖1),用透明膠條(代表從大腸桿菌中分離出的DNA連接酶,圖2中黑色圖形)對它們進行連接,得到①—④四種結果(圖2),其中正確的有()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A〖祥解〗限制酶:(1)來源:主要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2)特異性: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3)結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驹斘觥繐D可知,圖中的末端有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而從大腸桿菌中分離出的DNA連接酶可催化連接兩個黏性末端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氫鍵不需要DNA連接酶作用,所以圖中①的連接是正確的。故選A。20.某機構欲生產出同時含有中藥三白草和魚腥草成分的有效成分D,并實現(xiàn)有效成分D的工業(yè)化生產,操作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程①用酶解法處理,將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B過程②可以采用高Ca2?一高pH融合法來誘導原生質體融合C.過程③使細胞失去了特有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的全能性降低D.過程④工廠化生產能提高單個細胞次生代謝產物的產量〖答案〗B〖祥解〗植物體細胞雜交(1)概念:將不同來源的植物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融合成雜種細胞,并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植物體的技術。(2)原理:原生質體融合利用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雜種細胞培育成雜種植株利用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3)意義:打破生殖隔離,實現(xiàn)遠緣雜交育種,培育植物新品種?!驹斘觥緼、過程①是獲得原生質體,因為植物細胞的細胞壁阻礙著細胞間的雜交,因此必須先用纖維素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不是將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A錯誤;B、過程②是誘導原生質體融合,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包括電融合法、離心法;化學法包括聚乙二醇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B正確;C、過程③為誘導雜種原生質體經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脫分化指已分化的細胞失去其特定的結構和功能,轉變?yōu)槲捶只募毎?,進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組織團塊,因此細胞的全能性增強,C錯誤。D、利用植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對單個細胞或細胞團進行增殖,從中提取次生代謝物,實現(xiàn)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但工廠化生產不能提高單個細胞次生代謝物的產量,D錯誤。故選B。21.為評估外源基因Vgb在菊花中的穩(wěn)定性以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人員在種植轉基因菊花的第二年,隨機選取轉基因菊花株系及周邊非轉基因菊花和各種雜草,提取DNA。根據Vgb設計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擴增,電泳結果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注:CK表示質粒陽性對照,1為空白對照,2~10為轉基因株系,11~15為不同種類雜草,16~20為非轉基因菊花A.設置空白實驗是為了排除實驗操作、試劑污染等對結果的影響B(tài).結果表明2年內Vgb基因在菊花細胞中穩(wěn)定,且未發(fā)生向周邊植物的擴散C.轉基因植物與周邊其他植物之間不可能通過花粉發(fā)生基因交流D.將Vgb基因轉入其他植物時同樣要經過安全性評價〖答案〗C〖祥解〗據題意可知,1為空白對照,2~10為轉基因株系,11~15為不同種類雜草,16~20為非轉基因菊花,圖中2~10含有Vgb基因,其他植物都不含Vgb基因,說明2年內Vgb基因在菊花細胞中穩(wěn)定,且未發(fā)生向周邊植物的擴散。【詳析】A、設置空白實驗目的是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本實驗無關變量為實驗操作、試劑污染等,A正確;B、據題意可知,11~15為不同種類雜草,16~20為非轉基因菊花,圖中它們都沒有外源基因Vgb,因此推測2年內Vgb基因在菊花細胞中穩(wěn)定,且未發(fā)生向周邊植物的擴散,B正確;C、外源基因若轉入細胞核就有可能通過花粉進行傳播,發(fā)生基因交流,C錯誤;D、不同基因具有不同表達模式和功能,對植物自身和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以及帶來的安全性問題,因此將Vgb基因轉入其他植物時同樣要經過安全性評價,D正確。故選C。22.毛束象是一種喜食植物嫩梢、幼葉的害蟲,現(xiàn)對某地的毛束象種群進行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毛束象成蟲危害主要發(fā)生期在雨季,其余時間無分布,其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b點數量小于a點,可能是由于幼葉成熟,食物來源減少所致B.調查說明毛束象的種群數量受濕度、溫度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C.調查毛束象的種群數量時,可選擇病害較重的植物進行統(tǒng)計D.為有效防治毛束象,應在a/2前控制種群數量〖答案〗C〖祥解〗調查種群數量時應隨機取樣。分析題圖可知,毛束象成蟲的危害期與該地的雨季相吻合,說明其種群受溫度和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驹斘觥緼、a點對應的是5月份,b點對應的是7月份,根據題干“喜食植物嫩梢、幼葉”可知,b點數量小于a點,可能是由于幼葉成熟,食物來源減少所致,A正確;B、題干中指出調查發(fā)現(xiàn)毛束象成蟲危害主要發(fā)生期在雨季(大概是05-10到08-10),其余時間分布少,因此種群受溫度和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B正確;C、在調查毛束象的種群數量時,要隨機取樣,如果選擇病害較重的植物進行統(tǒng)計會導致結果偏大,C錯誤;D、如圖所示,最大環(huán)境容納量大概是a,有效防治害蟲應在種群數量達到a/2之前,D正確。故選C。23.科學家通過誘導iPS細胞定向分化,培育出所需器官進行自體移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iPS細胞是只能由成纖維細胞誘導形成的類似胚胎干細胞的一種細胞B.利用iPS細胞分化形成的器官進行自體移植后將引發(fā)機體產生細胞免疫C.iPS細胞分化成不同細胞的過程中,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種類都發(fā)生了變化D.iPS細胞較傳統(tǒng)胚胎干細胞,具有細胞來源廣泛、較少涉及倫理道德問題等優(yōu)點〖答案〗D〖祥解〗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驹斘觥緼、iPS細胞可由成纖維細胞誘導形成的類似胚胎干細胞,也可由其它的細胞誘導形成,如:已分化的T細胞、B細胞,A錯誤;B、利用iPS細胞分化形成的器官進行自體移植,可避免機體產生細胞免疫,B錯誤;C、iPS細胞分化成不同細胞的過程,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故基因表達的產物—蛋白質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但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變化,C錯誤;D、將特定轉錄因子導入成纖維細胞,獲得了誘導多能干細胞(簡稱iPS細胞),類似于胚胎干細胞,而胚胎干細胞取自胚胎,故與胚胎干細胞相比,使用iPS細胞治療疾病更不易涉及倫理問題,D正確。故選D。24.通過多種技術獲得的胚胎,均需胚胎移植給受體才能獲得后代,下圖列舉了幾項技術成果。據此分析,敘述正確的是()A.①過程需獲得MII期的去核卵母細胞B.②過程是通過有性生殖獲得的克隆動物C.①②可通過③技術實現(xiàn)性狀改良D.經胚胎移植產生的后代與受體性狀保持一致〖答案〗C〖祥解〗分析圖可知,圖中過程①是培育試管動物,過程②是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繁殖,過程③是轉基因技術獲得轉基因動物,據此答題即可?!驹斘觥緼、核移植過程中需要處于MII中期的去核卵母細胞,而過程①是培育試管動物,需要培育到適宜時期(桑葚胚或囊胚等時期)進行胚胎移植,A錯誤;B、過程②得到的是克隆動物,是無性生殖的一種,B錯誤;C、過程③是轉基因技術,轉基因可導入外源優(yōu)良基因,為過程①②提供了改良性狀的方式,C正確;D、經胚胎移植產生的后代與供體性狀基本保持一致,D錯誤。故選C。25.利用PCR技術擴增下圖的一個P基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PCR擴增過程中,循環(huán)4輪共需要引物數為32B.利用PCR技術擴增圖中的P基因,需要選擇引物b、cC.PCR擴增過程中,至少需要經過3輪循環(huán)后才能產生雙鏈等長的P基因D.在延伸時,DNA聚合酶能夠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答案〗A〖祥解〗利用PCR可以在體外進行DNA片段的擴增。PCR利用了DNA的熱變性原理,通過調節(jié)溫度來控制DNA雙鏈的解聚與結合。PCR儀實質上就是一臺能夠自動調控溫度的儀器,一次PCR一般要經歷30次循環(huán)?!驹斘觥緼、CR

擴增過程中,循環(huán)4輪共新形成30條DNA單鏈,每新形成一條單鏈需要消耗一個引物,所以PCR

擴增過程中,循環(huán)4輪共需要引物數為30,A錯誤;BD、DNA聚合酶不能從頭合成DNA,只能將單個核苷酸加到已有鏈的3'端,所以利用PCR

技術擴增圖中的P基因,引物需要與模板鏈的3'端結合,即需要選擇引物b、c,BD正確;C、由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所以PCR

擴增過程中,至少需要經過3輪循環(huán)后才能產生雙鏈等長的P

基因,C正確。故選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詔安青梅以果大、皮薄、肉厚而馳名中外。青梅可用于制作果酒、果醋,圖1為制作青梅果酒的簡易裝置圖。青梅果肉含糖量低,制作果酒時需在青梅果漿中添加白砂糖,圖2為添加的白砂糖濃度對酒精度和果酒感官評分的影響。據圖回答問題:(1)利用青梅進行酒精發(fā)酵時,其作用的菌種為________,家庭釀制青梅果酒時不需另外添加菌種,其原因是________。(2)在青梅果酒發(fā)酵過程中,圖1裝置中的氣閥a應處于_________(“打開”/“關閉”)狀態(tài),氣閥b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目的是________。(3)從圖2可看出,青梅果酒釀制時果漿中初始糖度約為________時效果最佳。果酒發(fā)酵后期可接種醋酸菌繼續(xù)發(fā)酵成果醋,請寫出此過程果醋發(fā)酵的反應式________。〖答案〗(1)①.酵母菌②.青梅表皮上附有酵母菌(2)①.關閉②.避免空氣中其他微生物進入發(fā)酵裝置(3)①.20%②.C2H5OH+O2CH3COOH+H2O+能量【小問1詳析】利用青梅進行酒精發(fā)酵時起作用的菌種為酵母菌。家庭釀制青梅果酒時不需另外添加菌種,是因為在青梅表面本身就存在酵母菌?!拘?詳析】在青梅果酒發(fā)酵過程中,氣閥a應處于關閉狀態(tài),以創(chuàng)造無氧環(huán)境,利于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氣閥b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目的是防止空氣中的雜菌進入?!拘?詳析】從圖2可看出,從圖2曲線可看出,當初始糖濃度為20%時,酒精度及果酒感官評分均最高,青梅果酒釀制時果漿中初始糖度約為20%時效果最佳。在果酒的基礎上,果醋發(fā)酵的反應式為C2H5OH+O2CH3COOH+H2O+能量。27.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福建省國際重要濕地之一,成片的紅樹林中,魚蝦在淺水中游弋,黑臉琵鷺和世界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等珍稀鳥類飛舞嬉戲?;卮鹣铝袉栴}:(1)自然狀態(tài)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能較長時間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________,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分析,該能力大小取決于________。(2)紅樹林演化出了支柱根、呼吸根與富含單寧酸的樹皮等特殊結構,適應了間歇性潮水浸淹的特殊生境。單寧酸被動物取食后產生澀味,可抵御植食性動物的嚙噬,單寧酸屬于_________信息,它的作用體現(xiàn)了信息傳遞可以________。分析支柱根與呼吸根對紅樹植物的作用:_________。(3)漲潮的時候,鳥類在紅樹林的樹冠上棲息,退潮的時候,又在林下灘涂上覓食;鸻鷸類水鳥有不同形狀和長度的喙,分別吃灘涂中不同深度的食物。以上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群落具有________結構;從種間關系角度考慮,鸻鷸類水鳥具有不同的喙有利于_________?!即鸢浮剑?)①.自我調節(jié)能力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多少,營養(yǎng)結構的復雜程度(2)①.化學②.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③.支柱根有利于抗擊風浪,呼吸根便于在潮水浸淹期間吸收氧氣(3)①.垂直②.減少競爭,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小問1詳析】生態(tài)平衡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一種狀態(tài)。生態(tài)平衡是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實現(xiàn)的,即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能力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多少,營養(yǎng)結構的復雜程度?!拘?詳析】化學信息指在生命活動中,生物產生的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單寧酸被動物取食后產生澀味,從而抵御植食性動物的嚙噬,因此單寧酸屬于化學信息,它體現(xiàn)了生物信息能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與穩(wěn)定。生物的特征與環(huán)境相適應,支柱根具有支持的作用,有利于紅樹林抗擊風浪;呼吸根便于紅樹林在潮水浸淹期間吸收氧氣。【小問3詳析】群落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狀態(tài)稱為群落的垂直結構。由題意可知,鳥類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在不同的層次都不同,這體現(xiàn)了群落具有垂直結構。鸻鷸類水鳥具有不同的喙,分別吃灘涂中不同深度的食物,從種間角度考慮,鸻鷸類水鳥具有不同的喙可以減少競爭,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28.P24是HIV病毒顆粒的主要結構蛋白,P24單克隆抗體在HIV感染的診斷、治療等方面有重要意義?,F(xiàn)運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生產P24單克隆抗體并對其進行活性鑒定。(1)用P24蛋白對小鼠進行多次免疫,其目的是________(2)制備P24單克隆抗體過程中,取免疫小鼠脾中相應的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用_________(填一種方式)誘導融合,并經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獲得雜交瘤細胞。進一步篩選時,需先對含雜交瘤細胞的培養(yǎng)液進行稀釋后培養(yǎng),然后用________技術進行抗體檢測,篩選出的細胞具有________的特性。(3)T細胞被HIV感染后,會與未被感染的T細胞發(fā)生融合,從而形成多核巨細胞。多核巨細胞的數量可作為P24單克隆抗體活性鑒定的指標。請完善以下鑒定P24單克隆抗體活性的實驗思路:①將未被感染的T細胞等分為三組,處理如下:A組:未被感染的T細胞+細胞培養(yǎng)液;B組:HIV感染的T細胞+未被感染的T細胞+細胞培養(yǎng)液;C組:HIV感染的T細胞+未被感染的T細胞+________;②48小時內每隔8小時測定三組的多核巨細胞數量,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并能得出結論:P24單克隆抗體能有效抑制多核巨細胞的形成。請推測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組_______〖答案〗(1)促使小鼠產生更多的能分泌抗P24抗體的B細胞(2)①.滅活的病毒##聚乙二醇(PEG)##電融合②.抗原—抗體雜交③.能產生P24抗體又能無限增殖(3)①.P24單克隆抗體+細胞培養(yǎng)液②.BCA【小問1詳析】對小鼠多次接種P24蛋白(抗原),目的是使其產生更多的(能分泌抗P24抗體的)B細胞。【小問2詳析】動物細胞融合可用仙臺病毒或聚乙二醇或電刺激法進行促融。此后需要經過兩次篩選,第一次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即效應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的),第二次通過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原理是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篩選出既能產生特異性抗體P24又能無限增殖的雜交瘤細胞?!拘?詳析】由題意可知,該實驗目的是驗證P24單克隆抗體的活性,其中A組為對照,B組驗證T細胞被感染后形成大量多核巨細胞,C組驗證P24抗體的活性,所以C組應為HIV感染的T細胞+未被感染的T細胞+P24單克隆抗體。預期對照組(A組)無多核巨噬細胞,B組有較多多核巨噬細胞,C組多核巨噬細胞數量較B組少,因此①②③依次代表組BCA。29.秦嶺是我國南北區(qū)域分界線,植物種類多樣、物種豐富,生活著大熊貓等珍稀物種。由于受到道路、農田及村民砍柴等的干擾,秦嶺地區(qū)的大熊貓分割成幾個局域種群,個別局域種群極小。(1)研究秦嶺大熊貓種群動態(tài),常需要調查的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________,該數量特征除了受遷入率和遷出率的影響,還受大熊貓種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等因素的影響。(2)我國已經啟動了大熊貓生態(tài)廊道的調查規(guī)劃和建設項目,這項措施對恢復大熊貓種群數量的意義:______。(3)建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屬于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中的________保護。已經建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什么還要建設保護大熊貓的自然保護區(qū)?______。(4)試從生物多樣性價值的角度分析,“綠水青山可以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買不到綠水青山?!痹蚴莀_______?!即鸢浮剑?)①.種群密度②.出生率③.死亡率(2)打破了大熊貓種群間的地理隔離,促進種群間的基因交流,有利于大熊貓的繁衍(3)①.易地②.建設自然保護區(qū)是對大熊貓進行就地保護的措施,是對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保護。(4)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祥解〗生物多樣性的保護:①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qū)):就地保護是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②易地保護:動物園、植物園。③利用生物技術對生物進行瀕危物種的基因保護。如建立精子庫、種子庫等。④利用生物技術對生物進行瀕危物種保護。如人工授精、組織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等。【小問1詳析】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種群密度。種群密度受遷入率和遷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直接影響,受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的間接影響?!拘?詳析】大熊貓生態(tài)廊道打破了大熊貓種群間的地理隔離(地理隔離指的是同一種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礙而分成不同的種群,使得種群間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的現(xiàn)象),可促進種群間的基因交流,有利于大熊貓的繁衍?!拘?詳析】易地保護是指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故建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屬于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中的易地保護。就地保護是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因為建設自然保護區(qū)是對大熊貓進行就地保護的措施,是對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保護,故已經建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還要建設保護大熊貓的自然保護區(qū)。【小問4詳析】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一般來說,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明顯大于它的直接價值,“綠水青山”主要體現(xiàn)間接價值,“金山銀山”主要體現(xiàn)直接價值,所以“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就是因為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30.CRISPR/Cas9是一種高效的基因編輯技術,原理如圖1所示:由一條單鏈向導SgRNA引導Cas9蛋白識別并切割目標DNA雙鏈的特定序列,以敲除目標基因或插入新的基因。我國科學家領銜的團隊利用CRISPR/Cas9等技術,將的人突變亨廷頓舞蹈病致病基因(HTT基因)部分片段,插入豬基因組內,獲得了人-豬“鑲嵌”HTT基因,利用胚胎工程技術成功地構建了亨廷頓舞蹈病的動物模型?;卮鹣铝袉栴}:(1)PCR技術是獲得HTT基因常用的方法,制備PCR反應體系時,向緩沖溶液中分別加入HTT基因模板、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等進行擴增。(2)SgRNA可識別并特異性結合目標DNA序列,二者結合所遵循的原則是________。Cas9蛋白相當于________酶,可催化________鍵斷裂,可在受體細胞中特定的基因位點進行切割,改變基因結構。(3)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可通過改變________的堿基序列,從而任意編輯基因組上的各種靶序列。若要將目標基因從目標DNA上切除下來,一般需要設計________種不同的SgRNA.(4)含有插入序列的豬胚胎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通過細胞分裂,數量不斷增加,當細胞貼壁生長到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xiàn)象稱為_________。將含有插入序列的豬胚胎成纖維細胞的細胞核導入去核的卵母細胞的過程,稱為_________。此后進行體外胚胎培養(yǎng)并移植到代孕母豬體內,最終獲得亨廷頓舞蹈病動物模型。(5)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存在一定的脫靶效應:正常情況下,SgRNA通過20個核苷酸長度的引導序列與目標DNA序列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準確識別需要編輯的位點,然而有時會發(fā)生第18-20個堿基不匹配的情況,此時,Cas9可通過一個手指狀的結構緊緊抓住錯配區(qū)穩(wěn)定住RNA-DNA雙鏈,從而為Cas9切割DNA鋪平道路,但這可能會導致Cas9在錯誤的基因位點切割雙鏈DNA,從而引發(fā)潛在風險。請就如何降低脫靶效應,提出可能的思路:____________。〖答案〗(1)①.引物②.耐高溫的DNA聚合酶(2)①.堿基互補配對原則②.限制酶③.磷酸二酯(3)①.SgRNA的引導序列②.2(4)①.接觸抑制②.動物體細胞核移植(5)設計SgRNA的長度為17個堿基,避免第18-20個堿基不匹配時,導致錯誤位點的切割?!枷榻狻絇CR技術是獲取目的基因的一種技術,需要有基因模板、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以及引物和Taq酶等才能進行?!拘?詳析】PCR反應體系中除了HTT基因模板、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還需要加入耐熱的DNA聚合酶(如Taq酶)和引物?!拘?詳析】結合圖1可知,SgRNA與目標DNA序列結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as9蛋白相當于限制酶,可催化磷酸二酯鍵斷裂,可在受體細胞中特定的基因位點進行切割,改變基因結構?!拘?詳析】RISPR/Cas9

是一種高效的基因編輯技術,原理如圖1

所示:由一條單鏈向導SgRNA

引導

Cas9

蛋白識別并切割目標

DNA

雙鏈的特定序列,以敲除目標基因或插入新的基因。因此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可通過SgRNA

的引導序列來編輯基因組上的靶序列;要將目標基因從目標DNA上切除下來,一般需要設計2種不同的SgRNA。設計兩種sgRNA時,它們可以分別與目標基因兩側的特定序列互補。當Cas9蛋白在這兩個sgRNA的引導下進行切割時,就會將目標基因所在的片段從DNA鏈上更精確地切除。【小問4詳析】細胞貼壁生長到表面相互接觸時停止分裂增殖的現(xiàn)象稱為接觸抑制;將細胞核導入去核的卵母細胞的過程稱為體細胞核移植。【小問5詳析】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存在脫靶效應的原因,即有時會出現(xiàn)第18-20個堿基不匹配時,Cas9仍能通過手指狀結構穩(wěn)定雙鏈從而導致在錯誤位點切割DNA。可以從提高SgRNA與目標DNA序列堿基互補配對的準確性、優(yōu)化Cas9對匹配程度的識別能力等方面來思考降低脫靶效應的思路。例如設計SgRNA

的長度為17個堿基,避免第18-20個堿基不匹配時,導致錯誤位點的切割。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寫入答題卡中。1.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A.引入到新環(huán)境的種群,一定時間內都能呈“J”形增長B.調查蚜蟲等活動范圍不大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可以用樣方法C.由于環(huán)境容納量是有限的,種群增長到一定數量就會保持穩(wěn)定D.林冠層郁閉度的增加,導致一年蓬的種群密度降低為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答案〗B〖祥解〗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性別比例和年齡結構,此外還有種間關系、一些非生物因素等?!驹斘觥緼、引入到新環(huán)境的種群,若適應新環(huán)境,則一定時間內可能呈“J”形增長,A錯誤;B、樣方法適用于調查植物,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的種群密度。蚜蟲活動范圍不大,可以用樣方法,B正確;C、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很多,種群增長到一定數量后可能維持相對穩(wěn)定或波動或下降,甚至衰退、消亡,C錯誤;D、一年蓬的種群密度與林冠層的郁閉度有關,即與一年蓬受到的光照強度有關,陽光對種群密度的影響為非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D錯誤。故選B2.下圖能正確表示相關生物學概念之間關系的是()A.1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則2~4可表示碳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B.1表示生物多樣性價值,則2~4可表示直接價值、間接價值、潛在價值C.1表示生物多樣性,則2~4可表示基因多樣性、細胞多樣性、物種多樣性D.1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種類,則2~4可表示物理信息、化學信息、生物信息〖答案〗B〖祥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指組成生物體的碳、氫、氧、氮、硫、磷等元素,都在不斷進行著從非生物環(huán)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環(huán)境的循環(huán)過程。碳循環(huán)只是物質循環(huán)的一種。【詳析】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有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A錯誤;B、生物多樣性價值包括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B正確;C、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包括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C錯誤;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的種類有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D錯誤。故選B。3.武夷山國家公園是我國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保存較好的代表類型。典型植被是常綠闊葉林,常見有高大的米楮、甜楮等。狗脊、芒萁也是常見物種,但對其他物種影響不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狗脊、芒萁等在群落中數量多,在群落中占優(yōu)勢B.常綠闊葉林中的米儲、甜楮等存在種間競爭關系C.確定甜儲的生態(tài)位需要調查其出現(xiàn)的頻率、種群密度等D.區(qū)分武夷山脈中闊葉林、針葉林等不同群落類型的依據是物種組成〖答案〗A〖祥解〗群落的特征包括群落的豐富度、群落的優(yōu)勢種、種間關系、空間結構范圍和邊界以及群落演替等,物種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衡量這一特征的為物種的豐富度,即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驹斘觥緼、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豐富度不同.物種豐富度指群落的物種數目,物種數目越多,物種豐富度越大,A錯誤;B、米儲、甜楮等植物之間競爭陽光、空間,他們之間存在種間競爭關系,B正確;C、研究植物的生態(tài)位,甜儲的生態(tài)位需要調查其出現(xiàn)的頻率、種群密度等,C正確;D、區(qū)分不同的群落類型,首先是依據其物種組成,D正確;故選A。4.下圖是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部分食物網,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食物網由6條食物鏈組成B.食蟲鳥和蜘蛛存在種間競爭關系C.若蛇數量減少,鷹的數量明顯減少D.草到食草昆蟲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答案〗B〖祥解〗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yǎng)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營養(yǎng)級越多,在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詳析】A、該食物網由5條食物鏈組成,A錯誤;B、食蟲鳥和蜘蛛都以食草昆蟲為食,存在種間競爭關系,B正確;C、若蛇數量減少,鷹的食物來源經過的食物鏈更短,因此鷹的數量先增加后保持穩(wěn)定,C錯誤;D、能量傳遞效率是相鄰兩個營養(yǎng)級之間的同化量之比,草到食草昆蟲的能量傳遞效率無法計算,D錯誤。故選B。5.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操作等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菌的純培養(yǎng)”實驗中,接種環(huán)灼燒4次,說明操作員在培養(yǎng)基上進行了5次劃線B.“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中,涂布器從酒精中取出,將其灼燒,待酒精燃盡冷卻后,再進行涂布C.“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tài)變化”實驗中,先將樣品滴在計數板上,再蓋上蓋玻片,然后計數D.“設計制作生態(tài)缸,觀察其穩(wěn)定性”實驗中,生態(tài)缸應放在直射光照下,保證有足夠的能量來源〖答案〗B【詳析】A、實際上,平板劃線法純化菌種時,對接種環(huán)進行灼燒的次數并不代表在培養(yǎng)基上進行的劃線次數,灼燒接種環(huán)的目的是殺死上次劃線結束后接種環(huán)上殘留的菌種,確保下。次劃線時接種環(huán)上的菌種來自本次劃線,并目,最開始劃線前也需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灼燒,因此,灼燒4次,提作員實際劃線次數可能只有3次,A錯誤;B、“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中,涂布器應該先在酒精中浸泡,然后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盡冷卻后進行涂布,B正確;C、“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tài)變化”實驗中,應該先蓋上蓋玻片,再將樣品滴在蓋玻片邊緣,讓其自行滲入計數室,C錯誤;D、“設計制作生態(tài)缸,觀察其穩(wěn)定性”實驗中,生態(tài)缸應放在散射光下,不能放在直射光照下,D錯誤。故選A。6.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存在某條食物鏈“馬尾松→松毛蟲→灰喜鵲”。下圖表示松毛蟲攝入能量的流動過程(圖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A表示松毛蟲同化的能量B.由松毛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C.該食物鏈中的生物在數量上呈正金字塔型D.松毛蟲和灰喜雀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正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答案〗A〖祥解〗能量流經第二營養(yǎng)級的情況分析(1)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糞便中的能量,即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該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應為上一個營養(yǎng)級固定或同化的能量。(2)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3)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詳析】A、松毛蟲的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因此A為松毛蟲同化的能量,A正確;B、糞便量不屬于該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應為上一個營養(yǎng)級固定或同化的能量,故灰喜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F屬于松毛蟲的同化量,松毛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屬于馬尾松固定的能量,因此由松毛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B錯誤;C、該條食物鏈中,在數量上松毛蟲的數量多于馬尾松,因此該食物鏈中的生物在數量上不呈正金字塔形,C錯誤;D、當松毛蟲的數量增加時,灰喜鵲的數量也會增多,從而使松毛蟲種群數量下降;當松毛蟲種群數量下降時,灰喜鵲的種群數量也下降,從而使松毛蟲數量增加,因此松毛蟲和灰喜鵲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負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D錯誤。故選A。7.下列有關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初生演替所需時間較短,次生演替所需時間較長B.沙丘、火山巖、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C.這兩類演替,都是從結構簡單的群落發(fā)展為結構復雜的群落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無競爭現(xiàn)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競爭明顯〖答案〗C【詳析】A、初生演替從無到有,所需時間較長,次生演替有一定基礎,所需時間較短,A錯誤;B、沙丘、火山巖上進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錯誤;C、無論是初生演替還是次生演替,都是從結構簡單的群落發(fā)展為結構復雜的群落,C正確;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都有競爭現(xiàn)象,D錯誤。故選C。8.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聯(lián)系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B.綠色植物和硝化細菌都是生產者,動物都是消費者C.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中每一種生物只能占據一個營養(yǎng)級D.消費者和分解者都是異養(yǎng)生物,但獲取營養(yǎng)的方式不同〖答案〗D〖祥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無機環(huán)境);(2)生產者(自養(yǎng)型):主要是綠色植物,還有少數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費者(異養(yǎng)型):主要是動物,還有營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異養(yǎng)型):主要是指營腐生生活細菌和真菌,還有少數動物?!驹斘觥緼、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B、綠色植物和硝化細菌都是生產者,但是動物不都是消費者,如動物中的蚯蚓屬于分解者,B錯誤;C、一種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鏈中可以占據不同的營養(yǎng)級,C錯誤;D、消費者和分解者都是異養(yǎng)生物,消費者從活的生物體中獲取營養(yǎng)物質,分解者從動植物遺體中獲取營養(yǎng)物質,它們獲取營養(yǎng)的方式有區(qū)別,D正確。故選D。9.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tài)超載狀態(tài)。下圖是1961年以來,全球生態(tài)足跡總量和生態(tài)承載力總量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tài)足跡的值越大,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B.當生態(tài)承載力小于生態(tài)足跡就會出現(xiàn)生態(tài)赤字C.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快、人口增長緩慢,因此人均生態(tài)足跡小D.汽車尾氣會增大生態(tài)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答案〗C〖祥解〗生態(tài)足跡:又叫生態(tài)占用,指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tài)足跡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詳析】A、生態(tài)足跡是指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要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生態(tài)足跡包含人口規(guī)模與人均對環(huán)境的影響,生態(tài)足跡的值越大,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A正確;B、人類負荷指人類對環(huán)境的影響規(guī)模,可由生態(tài)足跡來衡量,若一個地區(qū)的生態(tài)承載力小于生態(tài)足跡時,就會出現(xiàn)生態(tài)赤字,B正確;C、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快、人口增長緩慢,因此人均生態(tài)足跡大,C錯誤;D、汽車尾氣會增大生態(tài)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D正確故選C。10.下列關于消毒和滅菌的敘述,正確的是()A.為預防雜菌污染,應用無水酒精對操作者雙手、操作空間等進行消毒B.在100℃條件下煮沸5~6分鐘屬于滅菌方法,可殺死微生物和部分芽孢C.吸管、培養(yǎng)皿、培養(yǎng)基、金屬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D.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物品相接觸〖答案〗D【詳析】A、為更好的預防雜菌污染,操作者雙手、試驗臺等應用體積分數70%的酒精進行消毒,A錯誤;B、在100℃條件下煮沸5~6分鐘屬于消毒方法,可殺死微生物的營養(yǎng)細胞和一部分芽孢,B錯誤;C、吸管、培養(yǎng)皿、金屬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培養(yǎng)基應采用濕熱滅菌法,C錯誤;D、為避免雜菌污染,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物品相接觸,D正確。故選D。11.下列有關“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與NaCl濃度無關B.酵母、菜花和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都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C.在溶有DNA的濾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其中的雜質蛋白D.鑒定DNA時,將絲狀物直接加入二苯胺試劑中進行沸水浴加熱〖答案〗C〖祥解〗DNA、RNA、蛋白質和脂質等在物理和化學性質方面存在差異,可以利用這些差異,選用適當的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對它們進行提取?!驹斘觥緼、DNA在2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高于或低于此濃度其溶解度均降低,A錯誤;B、只要含有DNA的生物組織均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但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不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B錯誤;C、在溶有DNA的濾液中加入蛋白酶,可分解其中的雜質蛋白,C正確;D、鑒定DNA時,應將絲狀物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中,然后再加入二苯胺試劑進行沸水浴加熱,D錯誤。故選C。12.生物安全是指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社會、經濟、人類健康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所產生的危害或潛在風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消除生物武器威脅、防止生物武器擴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B.由于技術問題,生殖性克隆可能孕育出有嚴重生理缺陷的克隆動物C.為避免可能產生的基因歧視,基因檢測機構不能隨意泄露基因檢測的結果D.從外來入侵害蟲的原產地引入天敵進行治理,不會對入侵地造成生態(tài)影響〖答案〗D〖祥解〗生物安全在農業(yè)領域中,指遺傳修飾生物(如轉基因作物)對人體及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的安全性問題;在生態(tài)領域中,指外來有害生物的引進和擴散,對人類生產和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各種傳染病、害蟲、真菌、細菌、線蟲、病毒和雜草等。除此之外,生物安全還包括生物遺傳資源流失、實驗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恐怖襲擊等。生物安全是人的健康、動植物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健康三者安全統(tǒng)一的概念。【詳析】A、在生物恐怖威脅不斷上升、全球傳染病疫情頻發(fā)的情況下,消除生物武器威脅、防止生物武器擴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A正確;B、由于克隆技術尚不成熟,現(xiàn)在做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嚴重生理缺陷的孩子。理由是重構胚胎成功率低,移植入母體子宮后胚胎著床率低、流產率高、胎兒畸形率高,出生后死亡率高等,正常的個體極少,B正確;C、為了盡力規(guī)避基因診斷的風險,避免可能產生的基因歧視,基因檢測機構不能隨意泄露基因檢測的結果,C正確;D、從外來入侵害蟲的原產地引入天敵進行治理,由于短期內天敵沒有資源和空間等的限制,可能會對入侵地造成生態(tài)影響,D錯誤。故選D。13.下圖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種的三種育種方法。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方法①和③的育種原理相同,方法②的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B.方法②與方法①相比,具有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的優(yōu)勢C.方法③中的抗病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D.三種育種方式只有方法③需要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答案〗D〖祥解〗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為雜交育種并讓植株連續(xù)自交進行篩選;②是單倍體育種中選取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③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抗病基因導入葉肉細胞?!驹斘觥緼、方法①是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方法③是基因工程育種,原理也是基因重組;方法②是單倍體育種,其原理為染色體數目變異,A正確;B、方法②是單倍體育種,與雜交育種相比,確實具有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的優(yōu)勢,B正確;C、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C正確;D、單倍體育種過程中也需要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來獲得單倍體植株,D錯誤。故選D。14.幽門螺桿菌(Hp)感染會引發(fā)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多種疾病。研究人員將Hp的Ipp20基因作為目的基因,用限制酶XhoI和XbaI切割,通過基因工程制備相應的疫苗,質粒及操作步驟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Ipp20基因整合到大腸桿菌的DNA中屬于基因重組B.基因表達載體導入之前,可用Ca2+處理大腸桿菌C.培養(yǎng)基A中添加了氯霉素,培養(yǎng)基B中添加了潮霉素D.能用來生產Hp疫苗的大腸桿菌在菌落3和5中〖答案〗C【詳析】A、基因重組是指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發(fā)生重新組合,主要發(fā)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但通過基因工程將不同來源的DNA拼接,可以賦予生物新的遺傳特性,也屬于基因重組的范疇,故利用基因工程將Ipp20基因整合到大腸桿菌的DNA中屬于基因重組,A正確;B、原核細胞作為受體細胞時,可用Ca2+處理受體細胞,使細胞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狀態(tài),更容易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其中,B正確;CD、該過程使用了限制酶XhoI和XbaI切割質粒和Ipp20基因,結合圖示可知,在構建目的基因表達載體的過程中氯霉素抗性基因被切割掉,保留了潮霉素抗性基因,不管是正常質粒還是重組質粒都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但只有正常質粒才同時含有氯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可以先用含有潮霉素的培養(yǎng)基A篩選出導入正常質粒、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再采用同位影印接種到含有氯霉素的培養(yǎng)基B和含有潮霉素的培養(yǎng)基A中,此時含有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不能在含有氯霉素的培養(yǎng)基B上生長,從而與培養(yǎng)基A(對照)相比會消失一些菌落,對照兩個平板上減少的菌落就是符合要求的大腸桿菌菌落,結合圖示可知,符合要求的大腸桿菌菌落是3和5,C錯誤,D正確。故選C。15.以下詩句中涉及的種間關系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鷸蚌相爭,漁翁得利”B.“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呦呦鹿鳴,食野之蘋”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答案〗B〖祥解〗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物種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關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和捕食四種?!驹斘觥緼選項漁翁捕食鷸和蚌,種間關系為捕食;B選項豆和草屬于競爭關系,種間關系為競爭;C選項鹿捕食青草,種間關系為捕食;D選項“螳螂捕蟬”中螳螂屬于捕食者,蟬屬于被捕食者,而“黃雀在后”中黃雀是捕食者,而螳螂是被捕食者,種間關系為捕食。綜上所述,以下詩句中涉及的種間關系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B,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6.基因工程中PCR擴增產物一般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來鑒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PCR通過調節(jié)溫度來控制DNA雙鏈的解聚及模板與引物的結合B.DNA分子的遷移速率與DNA分子大小和構象有關,與凝膠濃度無關C.DNA分子具有可解離的基團,可以帶上電荷,在電場中運動D.凝膠中的DNA分子通過染色,可在波長為300nm的紫外燈下被檢測〖答案〗B【詳析】A、PCR在高溫作用下,打開DNA雙鏈,來實現(xiàn)DNA雙鏈的解聚以及模板與引物的結合,A正確;B、DNA分子的遷移速率不僅與DNA分子大小和構象有關,也與凝膠濃度有關,B錯誤;C、DNA分子帶有可解離的基團,能帶上電荷從而在電場中運動,C正確;D、凝膠中的DNA分子經染色后可在特定波長300nm的紫外燈下被檢測出來,D正確。故選B。17.研究發(fā)現(xiàn),胰島素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容易被降解,糖尿病患者需要反復注射胰島素才能達到治療效果??蒲腥藛T借助蛋白質工程改變了胰島素中的某些氨基酸,提高了胰島素在患者體內的穩(wěn)定性,延長了其作用時間。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改造或合成B.氨基酸序列的差異是影響胰島素在患者體內是否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C.改造胰島素應首先從設計胰島素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出發(fā)D.蛋白質發(fā)揮功能必須依賴于正確的高級結構,因此蛋白質工程難度很大〖答案〗C〖祥解〗蛋白質工程的基本流程:根據中心法則逆推以確定目的基因的堿基序列: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據氨基酸序列推出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合成,最終還是回到基因工程上來解決蛋白質的合成?!驹斘觥緼、蛋白質工程的基本流程為: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據氨基酸序列推出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合成,最終要利用基因工程上來解決蛋白質的合成,因此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改造蛋白質,A正確;B、氨基酸序列差異,導致胰島素的空間結構有所改變,影響了它的功能,因此氨基酸序列的差異是影響胰島素在患者體內是否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B正確;C、胰島素屬于蛋白質,改造胰島素應首先從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出發(fā),C錯誤;D、多數蛋白質除具有一級結構(即氨基酸順序)外,還具有復雜的高級結構,即空間結構,而很多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人們目前還不清楚的,因此實施蛋白質工程的難度很大,D正確。故選C。18.“篩選”是生物技術與工程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篩選目的與選用的技術手段不一致的是()生物技術與工程篩選目的技術手段A基因工程獲得含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用特定的標記基因篩選B胚胎工程獲得高質量健康胚胎移植前對胚胎進行遺傳篩查C單克隆抗體制備獲得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D微生物的培養(yǎng)獲得尿素分解菌配制添加尿素的馬鈴薯培養(yǎng)基A.A B.B C.C D.D〖答案〗D〖祥解〗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先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發(fā)生免疫反應,之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取已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誘導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利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即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養(yǎng);最后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驹斘觥緼、質粒上的標記基因可表達出特殊的物質或使得細胞具有特殊的屬性,因而可利用質粒上的標記基因篩選重組DNA分子,A正確;B、胚胎移植前,需要對通過體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進行質量篩選,以便選擇發(fā)育良好的胚胎進行移植,提高移植后胚胎的成活率,B正確;C、制備單克降抗體時,第一次篩選出雜交瘤細胞,第二次從分子水平篩選出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C正確;D、要篩選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配制的培養(yǎng)基中要以尿素為唯一氮源,而蛋白胨可提供氮源,篩選出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需要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上篩選,馬鈴薯培養(yǎng)基上含有氮源,不能用其添加尿素來篩選能分解尿素的細菌,D錯誤。故選D。19.小明同學利用寫有DNA序列的硬紙片、剪刀、透明膠條等模擬“重組DNA分子的操作”,獲得5張寫有部分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