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八下第二章:《構成物質的微粒及其模型》培優(yōu)訓練1.甲烷和水反應可以制水煤氣(混合氣體),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1所示:根據(jù)以上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圖1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水煤氣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氣C.該反應中含氫元素的化合物有3種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計量數(shù)之比為1:12.德國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固體表面化學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氣與氫氣在催化劑表面合成氨的反應過程(如圖2所示)。符合上述反應過程的順序是(▲)圖2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①③②D.⑤④①②③3.以下結構示意圖表示足球烯(C60)結構模型的是(▲)ABCD圖34.某同學觀察了如圖4所示的實驗后,得出以下結論,你認為其中不合理的是(▲)A.氯化氫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氯化氫和氨氣能發(fā)生化學反應C.氯化氫和氨氣反應后有固體生成D.兩瓶無色氣體混合后瓶內壓強增大圖45.氯化鐵溶液中含有鐵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等微粒。是什么微粒使氯化鐵溶液呈黃色?我們知道蒸餾水、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鉀溶液均為無色。由此推斷使氯化鐵溶液呈黃色的微粒是(▲)A.氯離子B.鐵離子C.水分子D.氯離子和鐵離子6.如圖5所示,向盛水的燒杯中放入一小粒品紅,一段時間后,燒杯中形成紅色溶液,此實驗能說明(▲)①分子處于不斷運動之中②分子大,原子?、鄯肿涌稍俜郑硬荒茉俜症芊肿又g有間隔圖5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7.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氮氣不活潑,在3000℃時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壓下,向密閉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氣,然后升高溫度(不超過3000℃,壓強不變),若該密閉容器的體積增大了一倍,則容器M內分子變化的示意圖合理的是(▲)圖68.如圖2612所示,是水的微觀層次結構,圖中右側“О”表示(▲)圖7A.氫元素B.氫原子C.氧元素D.氧原子9.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如圖8(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據(jù)圖得出的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圖8A.氧化汞受熱時能分解成汞和氧氣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10.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A.核外電子B.原子C.分子D.離子11.下列對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如圖9所示),正確的是(▲)圖912.甲烷燃燒的微觀示意圖如圖,其中方框中需要補充的是(▲)13.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圖10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b、c對應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C.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D.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圖1014.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實驗。如圖11所示,在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a粒子轟擊金箔時發(fā)現(xiàn):圖11①大多數(shù)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a粒子被彈了回來。下列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中錯誤的是(▲)A.原子核體積很小B.原子核帶正電C.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D.原子是實心的球體15.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升高,會導致溫室效應,如圖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化工原料乙烯(化學式為C2H4)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12A.分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B.參加反應的H2和CO2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4:1C.該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D.該反應實現(xiàn)了無機物與有機物的轉化16.R2核外共有n個電子,則R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A.n+2B.n2C.nD.2n17.令X、Y、Z和R分別代表四種元素。若aXm+、bYn+、cZn、dRm四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令a、b、c、d分別為四種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ac=mnB.ab=nmC.cd=m+nD.bd=n+m18.座式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以上。使用時,向預熱盤中注入酒精(C2H5OH)并點燃,待燈壺內酒精受熱汽化從噴口噴出時,預熱盤內燃著的火焰就會將噴出的酒精蒸氣點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預熱過程中,分子的運動速率發(fā)生了改變B.燃燒過程中,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C.蒸發(fā)過程中,分子的體積發(fā)生了改變D.此過程既發(fā)生了物理變化,又發(fā)生了化學變化19.(雙選)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的原子,其核電荷數(shù)可能為(▲)A.14B.8C.6D.1720.科學上常用元素符號左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質子數(shù),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數(shù)與質子數(shù)之和,如C表示核內有6個質子和7個中子的碳原子。下列關于I和I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各取一個原子相比較,中子數(shù)相同B.屬于同種元素C.各取一個原子相比較,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D.各取一個原子相比較,質子數(shù)相同21.我國化學家張青蓮與另一位科學家合作,測定了銦(In)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銦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為49,相對原子質量為115。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A.115B.49C.66D.16422.化學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隨看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可能通過提縱單個原子制造分子。假設用此技術欲制得蔗糖(C12H22O11),則不需要的原子是(▲)A.氫原子B.氧原子C.氮原子D.碳原子23.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從分子的角度看,糖水和水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前者含有多種分子,后者只含一種分子B.金剛石、石墨、C5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保持它們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都是碳原子C.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但是二者化學性質差異很大,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D.二氧化硫、液氧、液氨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氫氣、鐵水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碳酸鈣則是由離子構成的24.如圖14所示,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鈉離子與鈉原子的化學性質不同B.鈉跟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C.氯化鈉是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D.鈉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陽離子,氯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陰離子25.原子結構模型是經(jīng)過一代代科學家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新的原子結構模型的過程。下列有關圖2618①②③④所示的四種原子結構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圖15A.湯姆生認為圖①模型中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面包內,電子像葡萄干鑲嵌其中B.如圖②模型波爾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wěn)定軌道上繞核運動C.盧瑟福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帶負電的電子繞帶正電且體積很小的原子核運動的圖④模型D.依據(jù)提出時間先后順序,正確的排列是①②④③26.美國《Science》上發(fā)表論文,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一種Al的超原子結構,這種超原子(Al13)是以1個Al原子在中心,12個Al原子在表面形成的三角二十面體結構。這種超原子電子層最外層總共有40個電子時最穩(wěn)定。請預測穩(wěn)定的Al13所帶的電荷為(▲)A+3B.+2C.0D.127.如圖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16,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圖16A.④表示的粒子屬于金屬元素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種不同元素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28.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表示陰離子的是(▲)圖1729.生活中常常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將一個玻璃瓶中裝滿水放入冰箱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玻璃瓶被撐爆了,相同質量的水在液態(tài)和固態(tài)時所占的體積不同,是因為(▲)A.水分子的體積變了B.水分子的數(shù)量變了C.水分子的性質變了D.水分子間的間隙變了30.航天員專用的小分子團水具有飲用量少、在人體內儲留時間長、排放量少等特點。航天員一次飲用125mL小分子團水,可維持人體6h正常需水量。下列關于小分子團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分子的化學性質被改變了B.小分子團水中水分子間沒有間隙C.小分子團水中水分子停止了運動D.小分子團水部分物理性質與普通水有所不同31.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特殊條件下水能表現(xiàn)出有趣的結構和性質。例如,在一定條件下給水施加弱電場,能使水在常溫常壓下結成冰(俗稱“熱冰”結構如圖18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弱電場下,水分子的排列從無序轉變?yōu)橛行駼.水結成“熱冰”的過程中原子個數(shù)發(fā)生變化C.題述變化過程中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變化D.利用該性質,人們可能在常溫常壓下建成溜冰場圖1832.研究物質的變化時可使用具有放射性的18O作為“示蹤原子”。科學家希爾和尼爾研究證明,光合作用的通式應更合理地表達為6CO2+122180C6H12O6+6H2O+618O2,在光照充分的環(huán)境里,將一種植物黑藻放人含有“示蹤原子”18O的水中一段時間后分析“示蹤原子”,最有可能是(▲)A.在植物體周圍的空氣中發(fā)現(xiàn)B.在植物體內的葡萄糖(C5H12O6)中發(fā)現(xiàn)C.在植物體內的淀粉和蛋白質中發(fā)現(xiàn)D.無法確定示蹤原子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33.我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實現(xiàn)了單分子自旋態(tài)控制。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xiàn)單個分子內部的化學反應。單個分子內部的化學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是(▲)A.原子的個數(shù)B.原子種類C.分子種類D.元素種類34.圖19是石墨晶體的部分結構示意圖,每一層由無數(shù)個正六邊形構成,則平均每個正六邊形所占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圖19A.6個B.4個C.3個D.2個35.某工業(yè)鹽酸中含有H+、Fe3+、Cl,H+和Cl的個數(shù)比為91:94,Cl和Fe3+的個數(shù)比為(▲)A.l:94B.3:94C.94:1D.94:336.(雙選)等電子體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目和原子數(shù)目,下列各組物質不屬于等電子體的是(▲)A.NH3和H2O2B.CH4和NHC.CO和N2D.Na+和NH37.科學家發(fā)現(xiàn),細胞膜中存在著某種只允許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圖20是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張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圖。圖20(1)圖中水通道中的每個“”表示:①▲;②▲。(2)根據(jù)示意圖,由于水通道中間的正電荷對H+有▲作用,所以,H+不能通過該水通道。38.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質子、⑤中子、⑥電子六種粒子中,將符合下列條件的粒子序號填寫在橫線上(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能直接構成純凈物的是①和▲;(2)能保持物質水的化學性質的是水▲;(3)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4)帶正電荷的是③和▲;(5)不顯電性的是①②和▲;(6)質量最小的是▲;(7)在同一原子中數(shù)目相等的是⑥和▲。39.水在生產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圖21如圖21甲、乙所示,代表水的兩種變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圖“●”表示氫原子,圖“О表示氧原子)(1)請從微觀角度解釋甲圖變化的原因▲。(2)乙圖中:反應后方框內應再填入▲個“”微粒。(3)甲圖和乙圖兩種變化的微觀本質區(qū)別是▲。40.反物質是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所有的粒子都有相應的反粒子,反粒子的特點是其質量、壽命等與相應的粒子相同,但電荷、磁矩等與之相反。粒子與反粒子一旦相遇,如電子碰到反電子,就會立即“湮滅”為其他粒子,釋放出能量,故物質與反物質碰撞產生“湮滅”現(xiàn)象在能源研究領域前景可觀。據(jù)最新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近日成功地制造出約5萬個低能量狀態(tài)的反氫原子,這是人類首次在受控條件下大量制造反物質。試回答下列問題:(1)反氫原子的構成是▲。(2)質子與反質子相碰撞而“湮滅”是化學變化嗎?▲(選填“是”或“不是”),理由是▲。41.請你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以下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肥試驗合同范本
- 合同續(xù)簽申請書
- 裝修加盟合同范本
- 果園出讓合同范本
- 道渣供應合同范本
- 駕校招生代理合同范本
- 第2課《順序結構程序設計》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滇人版(2016)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
- 武漢市木地板買賣合同范本
- 震動錘樁機租賃合同范本
- 九上語文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MBR系統(tǒng)運行技術手冊
- 稻谷品質測定指標及方法
- 小學四年級上冊口算題大全800題(口算天天練)
- 醫(yī)院醫(yī)保月結算報表
- 中國農業(yè)銀行資金證明模板
- 教師如何做小課題研究(李海波)
- 航空煤油 MSDS 安全技術說明書
- 孵化場操作規(guī)范(1)
- GB38995-2020嬰幼兒用奶瓶和奶嘴
- 中職《普通話》課程標準(共7頁)
- 修訂韋氏記憶量表(WMS-乙式).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