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補全下列詩句1.
,月有陰晴圓缺。2.不識廬山真面目,
。3.欲把西湖比西子,
。4.
,左牽黃,右擎蒼。5.庭下如積水空明,
,
蓋竹柏影也。6.竹外桃花三兩枝,
。人有悲歡離合只緣身在此山中淡妝濃抹總相宜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水中藻荇交橫
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
,號
。
代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詩人。子瞻東坡居士宋蘇軾與父親
、弟弟
并稱“三蘇”。蘇洵蘇轍蘇軾是
詞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并稱“
”。豪放作者知識應知應會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與比喻,獨具風格,與
并稱“蘇黃”。蘇軾還擅長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
”,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蘇辛黃庭堅宋四家歐蘇學習目標:1.掌握懷古詞的一般結(jié)構。2.反復誦讀詞作,體會詞作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法。3.能理解詞作寄托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態(tài)度。文題解讀念奴嬌赤壁懷古詞牌名題目,點明詞要詠懷的內(nèi)容。懷古題材的詩詞。懷古題材的結(jié)構
臨古地寫眼前景思古人憶古事抒己懷。學習任務一:誦讀詞作,初步感知內(nèi)容活動1:本詞是一首懷古詞。請大家小聲朗讀詩歌2遍,要求讀準下列字音,讀準節(jié)奏。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l?i)/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j?n)/當年,小喬/初嫁了(li?o),雄姿/英發(fā)(fā)。羽扇/綸(guān)巾,談笑間,檣(qiáng)櫓(l?)/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fà)。人生/如夢,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活動2:再讀詞作,根據(jù)懷古詞的寫作結(jié)構填寫下表。學習任務一:誦讀詞作,初步感知內(nèi)容抒情線索寫眼前景憶古人古事抒己懷詩句大江東去;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活動1:懷古詞的第一步往往是臨古地寫眼前景,請朗讀上闕,找出作者在赤壁的所見所聞,概括景物的特點以及景物的作用。學習任務二:領略詞作的景物特點景物特點作用大江亂石驚濤千堆雪宏偉開闊
雄奇壯麗為描寫人物烘托氣氛,引出下闋對風流人物周瑜的贊頌。作者精妙獨到地描繪古戰(zhàn)場險要雄奇的形勢,勾畫了一幅壯麗如畫的景象,為追懷英雄業(yè)績設置背景,渲染聲勢。①詩人從長江入筆,用“浪淘盡”將滔滔江水與已然消逝的“千古風流人物”相聯(lián)系,為全詞設置了一個極為廣闊、悠遠的時空背景。②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并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氣勢恢宏,筆大如櫞?;顒?:詩人的開篇寫景很有特色,請賞析?;顒?:有人說“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煉字極佳,用詞巧妙,如“穿”、“驚”、“拍”、“卷”等詞,請加以欣賞。①“亂石穿空”寫江山險峻,“驚濤拍岸”寫巨浪驚險,“卷起千堆雪”寫江水洶涌澎湃,這三句江、山合寫,有聲有色。②“穿”,表現(xiàn)了山崖直沖云天的氣勢。
“驚”,既寫出了浪濤的聲勢,更寫出了浪濤給人的心理感受。
“拍”,不僅給人以大浪撞擊巨石的視覺形象,而且還給人以聽覺形象。
“卷”字展現(xiàn)驚濤翻滾之貌,寫出了浪花激濺之狀?;顒?:自讀下闕,找出詞作中描寫周瑜的詩句,概括周瑜的形象。學習任務三:賞析詞作的古人古事蘇軾筆下周瑜年輕、英武、儒雅,家庭幸福美滿,功業(yè)蓋世。詩句形象特點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年輕、英武儒雅瀟灑從容不迫,指揮若定活動2:根據(jù)作者對周瑜形象的塑造,和同桌一起討論作者為什么要將“周郎”和“赤壁”并稱?學習任務三:賞析詞作的古人古事①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決定性作用,表明作者對他的敬仰。②下片著力寫周瑜的才華和功勛,更表現(xiàn)了周瑜的英雄形象?;顒?:自讀下闕,找出詞作中描寫蘇軾的詩句,概括蘇軾的形象。學習任務四:探討作者的情感詩句形象特點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兩鬢斑白,人生失意活動2:請比較作者和周瑜的形象,思考作者為什么著意刻畫周瑜的年輕有為和英氣不凡?學習任務四:探討作者的情感項目周瑜作者年齡婚姻外貌職位際遇34歲47歲屢遭不幸幸福美滿英俊儒雅華發(fā)早生都督團練副使功成名就功業(yè)未成①抒發(fā)對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傷感自己年老且無建樹
寫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詩文諷喻王安石變法,被新派官僚誣陷論罪,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他很苦悶,經(jīng)常游山玩水以排遣。這首詞就是游黃州的赤鼻磯時所作。活動3:有人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體現(xiàn)了蘇軾的消極思想,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結(jié)合寫作背景進行闡釋。學習任務四:探討作者的情感不同意。①“人間如夢”,人生短促、虛幻,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自然相比,多少風流人物尚且禁不起流光淘洗,何況仕途坎坷、壯志難酬的自己。②“一尊還酹江月”是祭奠,既有哀悼千古風流人物的意思,也有引江月為知己,向江月尋求安慰的意思。因此,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曠達樂觀的思想情感。有人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體現(xiàn)了蘇軾的消極思想,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結(jié)合寫作背景進行闡釋?;顒?.有人說,這首詞用襯托手法增加了詩意。請結(jié)合全詩進行回答。學習任務四:鑒賞詩歌的手法①以景象的非凡氣勢襯托周瑜的英雄形象。②以美人初嫁襯托周瑜青春年少,③以強大敵人的灰飛煙滅襯托周瑜的指揮若定。④以周瑜的年少有為反襯作者老而無為,一事無成?;顒?:這首詞運用了虛實相生的手法,請簡要賞析。學習任務四:鑒賞詩歌的手法①這首詞中實景是赤壁的壯麗風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詞人親眼所見;②虛景是“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是詞人的想象。③實景壯麗美好,引起詞人的贊嘆;虛景波瀾壯闊,引發(fā)詞人的感慨。
④虛實相生,使全詞內(nèi)容更豐富,情感更飽滿,思想更深刻??偨Y(jié)主旨
本詞通過寫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聯(lián)想到赤壁古戰(zhàn)場的鏖戰(zhàn)以及周瑜“雄姿英發(fā)”的形象,贊頌其功業(yè),并借以抒發(fā)自我有志報國、壯志難酬的感慨。也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網(wǎng)絡設備安裝工程師勞動協(xié)議
- 票據(jù)法律制度培訓課件
-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乘法口算試題 2
- 采購合同設備保修合同范本
- 2024浦江技工學校(浦江工匠學院)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江門市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湖南省洞口縣職業(yè)中專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河北省玉田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軟件公司技術開發(fā)合同保密協(xié)議
- 知識產(chǎn)權托管合同書
- 湖南省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學情檢測化學試卷(圖片版含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之熱點素材解讀及相關題目:高中雙休
- 2025屆八省八校部分重點中學高三下學期3月聯(lián)合測評(T8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
- 二年級閱讀課教案
- 統(tǒng)編版2024新版七年級下冊德道與法治第一單元《珍惜青春時光》復習課件
- 物理-甘肅省2025年高三月考試卷(3月)(甘肅一診)試題和答案
- 2025年沈陽北軟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完美版
- 中醫(yī)醫(yī)生筆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湖北漳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健康體檢科(中心)規(guī)章制度匯編
- APACHE-II-評分表-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