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郭沫若第一部分知人論世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考古學家、思想家、革命活動家、詩人。生于四川樂山沙灣。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yī),后從文。這個時期,他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等外國作家的作品。了解作者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郭沫若投身于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槃》《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1921年6月,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chuàng)造社。1924年到1927年間,創(chuàng)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嫈》《卓文君》??箲?zhàn)開始后回國,這一時期著有《屈原》等歷史劇及大量詩文。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又發(fā)表了《蔡文姬》等歷史劇作。郭沫若是一位開風氣之先的詩人,他的詩集《女神》應和著“五四”時期的狂飆突進精神,以飽滿的激情書寫了時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在詩歌觀念上,他主張詩是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認為“詩的本職專在抒情”;他相信詩的靈感和直覺,提出“詩不是‘做’出來的,只是‘寫’出來的”;他還強調詩的非功利性,但承認詩所產(chǎn)生的客觀社會效應。郭沫若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新詩的自由詩,他的不拘一格的詩歌體式,對后世影響很大。寫作背景《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寫于1919年9、10月間,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貒?。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于是詩人寫下這首對于力的贊歌。第二部分誦讀感悟給全詩標出節(jié)奏和重讀,誦讀全詩。無數(shù)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梅鶋邀惖?北冰洋的/晴景喲!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啊??!我眼前來了的/滾滾的洪濤喲!啊??!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chuàng)造,不斷的努力喲!啊?。×?!力喲!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第三部分文本研讀小組討論:(5分鐘,規(guī)范答案)1、前三句有哪些意象?營造出怎樣的意境?2、第四行有什么作用?3、作者反復歌頌贊美的“力”是怎樣的“力”?結合背景分析“力”是什么?4、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什么樣的形象?體現(xiàn)怎樣的精神?【思考1】這首詩前三行有哪些意象?營造出怎樣的意境?明確:(1)白云、北冰洋、太平洋(2)詩的前三行描繪了一幅海濤洶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偉而壯麗的畫面。【思考3】1.作者反復歌頌贊美的“力”是怎樣的“力”?2.聯(lián)系時代背景和全詩,說說你對"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chuàng)造,不斷的努力喲!”一句內涵的理解!明確:作者歌頌的“力”是破壞力、也是創(chuàng)造力!明確:①“毀壞”就是毀壞舊世界、舊中國、舊社會、舊文化;②“創(chuàng)造”就是創(chuàng)造新世界、新中國、新社會、新文化,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文明;③運用排比,寫出“五四”時期人民奮起直追,高揚個性,改變國家現(xiàn)狀的強烈愿望?!舅伎?】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什么樣的形象?明確:①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具有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的被“五四”時代怒潮喚醒的革命知識青年。②詩人想象自己是一個站在地球邊上目光遍及廣闊天地,并發(fā)出了激情的呼喚的巨人。作者描繪了把北冰洋晴空中無數(shù)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萬頃波濤兩個宏大畫面,顯示它們的宏偉、壯觀:;贊頌了有巨大破壞力的“力”,進而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3.“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怎樣理解這段話的深刻合義?明確:①詩人從多角度描繪了力的形態(tài),突出聲響,體現(xiàn)其神韻,多層面感受力和美,這是對力的歌頌和贊美;②詩人盡情歌頌的力,其實正是五四時期的那種時代精神的特征——勇敢進取、積極創(chuàng)造的奮發(fā)昂揚精神和熱烈向往、執(zhí)著追求的進取精神?!舅伎?】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明確:①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具有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的被“五四”時代怒潮喚醒的革命知識青年。②詩人想象自己是一個站在地球邊上目光遍及廣闊天地,并發(fā)出了激情的呼喚的巨人。作者描繪了把北冰洋晴空中無數(shù)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萬頃波濤兩個宏大畫面,顯示它們的宏偉、壯觀;贊頌了有巨大破壞力的“力”,進而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舅伎?】這首詩在寫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請簡要分析。明確:①想象奇特。詩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邊上的一個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盡收眼底了,由此詩人才可以自由地調用這些本來宏大的意象。②強烈的抒情色彩。全詩直抒胸臆,運用了四組“啊啊”、六個“喲”宣泄詩人熱烈奔放、雄壯豪邁的情感。③語言形象生動。(排比、疊詞、象征、擬人等修辭)詩人將描寫對象人格化,寫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使作品更加生動形象。詩中描繪的滾滾洪濤的景象,正是“五四運動”巨大聲勢的象征。再推開一層說,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模的具體象征?!拔逅倪\動”對于中國,正如滾滾而來的洪濤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壞力,沖決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羅網(wǎng),同時以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鑄建嶄新的科學與民主的現(xiàn)代文明。詩中歌唱那把地球推倒的雄奇之力,更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奮發(fā)自信的樂觀主義情緒,洋溢著“五四”時代蓬勃進取的精神和詩人自己飛揚凌厲的朝氣。結合寫作背景談談《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體現(xiàn)了怎樣的時代精神?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贊美自然的巨大力量謳歌了“五四”精神。詩人主張破舊立新?!安粩嗟臍摹笔菤呐f世界、舊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