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九下18《魚我所欲也》經(jīng)典解析《魚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當中的“義”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惡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為“廉恥之心”)。因為人只有擁有“羞惡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線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圍所不接納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這樣才能不被“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識窮乏者得我”所誘惑,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內(nèi)心有一種凜然的“義”?!遏~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結(jié)構(gòu)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論點應(yīng)當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賢者能勿喪耳”。如果把《魚》文分成三段來分析,是不難說明這一觀點的。本文邏輯嚴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生動、流暢,氣充詞沛,頗具說服力。文本解析 基礎(chǔ)訓(xùn)練一、句子默寫。(1)(2019·四川中考真題)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孟子《魚我所欲也》)(2)(2020·山東棗莊市·中考真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魚我所欲也》)(3)(2018·四川自貢市·中考真題)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_____。(《魚我所欲也》)(4)(2020·山東泰安市·中考真題)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______________?。ā遏~我所欲也》)二、課內(nèi)閱讀(2021·湖南婁底·中考真題)魚我所欲也《孟子》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下列各句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得之/則生 B.呼爾/而與之C.行道之人/弗受 D.此之謂失/其本心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鄰) B.死亦我所惡(討厭,憎恨)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獲得)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名軻,春秋時期思想家,《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B.選文開頭從人們常見的欲望談起,用當時難得的食物(魚與熊掌)設(shè)喻和類比,舉例淺近,說理深刻。C.選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點飲食來活命,這是從反面舉例詮釋了“舍生取義”的觀點。D.選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三個原因,其中“宮室之美”指國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4.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5.通讀選文,談?wù)剬Α氨拘摹钡睦斫夂腿绾问刈 氨拘摹?。?021·山東岱岳·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弟受;敲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滿!為宮室之美,妻妻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妻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與例句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呼爾而與之A.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B.委而去之。C.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D.傭者笑而應(yīng)曰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B.如果使人喜愛沒有超過喜愛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C.如果使人的欲望都像追求生命一樣,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D.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求得生存的人,哪一個人不可以利用呢?8.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作為賢者,在“生”與“義”不對立的情況下,也希望兩者保全。B.在結(jié)構(gòu)上,第二段末句的“本心”與第一段末句的“是心”相呼應(yīng),二者含義相同。C.“是亦不可以已乎?”采用了設(shè)問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萬鐘不辨禮義而受之”這種行為的疑問。D.“生”與“義”都是與生俱來的。賢者之所以成為“賢者”,是因為他們在兩者對立的時候,保持住了“義”的本性。9.下列人物能夠體現(xiàn)選文“賢者”境界的一項是()A.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B.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盌.惲代英:“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保?021·山東嶧城·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2)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4)故不為茍得也茍得:11.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屋舍儼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綺繡C.是亦不可以已乎懼其不已D.萬鐘于我何加焉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12.翻譯下面句子。(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13.文章開頭從“魚”和“熊掌”說起,有什么好處?14.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種人?聯(lián)系實際談讀你的看法。二、對比閱讀(2021·四川資陽·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選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①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辟\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選自《世說新語·德行》)注釋:①值:恰逢,趕上。②郡:古代的行政區(qū)劃,這里指城。15.下列各項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B.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入則無法家拂士C.敗義以求生可以為師矣D.遂班軍而還康肅笑而遣之16.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死亦我所惡(2)故患有所不辟也(3)荀巨伯遠看友人疾(4)不忍委之17.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2)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18.孟子認為在“生”與“義”處于兩難選擇時,應(yīng)舍生取義。請簡要說說荀巨伯是怎樣踐行這一主張的?(2021·湖南邵陽·中考真題)古文閱讀(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遏~我所欲也》(乙)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①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②。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節(jié)選自《孟子》(注)①乘:古代用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諸侯國的大小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②饜:音yàn,飽,滿足。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____)(2)蹴爾而與之(_____)(3)萬鐘于我何加焉(_____)(4)茍為后義而先利(_____)20.下列選項中“之”字用法和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定()例句:萬乘之國A.予獨愛蓮之由淤泥而不染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2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2)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22.給下列句子斷句,(限5處)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23.結(jié)合甲乙選文內(nèi)容,請簡要說明孟子在文中的主張。(2021·甘肅臨洮·二模)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選自選自《孟子》)(乙)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①乎?”顏回對曰:“不愿仕?;赜泄庵镂迨€,足以給粥;郭內(nèi)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變?nèi)荩唬骸吧圃?,回之意!丘?/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應(yīng)金融鏈合同樣本
- 企業(yè)服務(wù)招租合同范例
- 保潔合同樣本微博
- 會場租用合同樣本
- 公園電梯維修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個人借款合同書
- 2025企業(yè)采購銷售合同范本
- 2025安全柵欄施工合同
- 學術(shù)出版物版權(quán)使用合同(2篇)
- 2024調(diào)酒師培訓(xùn)核心內(nèi)容試題及答案
- 《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我們愛和平》課件
- 衛(wèi)生法(教學講解課件)
- 高三沖刺100天勵志主題班會課件
- 全國工業(yè)產(chǎn)品生產(chǎn)許可證申請書
- 德能勤績廉個人總結(jié)的
- 中層干部崗位競聘報名表格評分表格評分標準
-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件:第六章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征和運行
- 有限空間作業(yè)及應(yīng)急物資清單
- 《個人信息保護法》解讀
- 新疆高速公路建設(shè)工程季節(jié)性施工方案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