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閱讀與鑒賞研練兩年高考真題學案55——吃透精髓,把握方向復習任務精做2022、2023兩年新高考卷古詩鑒賞題,吃透試題精髓,把握復習方向。課標要求①能結合作品的具體內容,闡釋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題和思想內涵。②能對詩詞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作出自己的評論。③能比較兩個以上的詩詞作品在主題、表現(xiàn)形式、作品風格上的異同。④能對同一首詩詞作品的不同闡釋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質疑。⑤在鑒賞作品和語言表達中,追求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品位。[說明:上述內容是依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整合而成。]考情表覽年份卷別篇名作者體裁題材試題構成主觀題選擇題2023新高考Ⅰ卷《答友人論學》林希逸(宋)七言律詩說理詩(酬和詩)詩評題對詩歌內容與藝術特色的綜合理解和賞析新高考Ⅱ卷《湖上晚歸》林逋(宋)七言律詩山水詩(田園詩)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魏了翁(宋)宋詞節(jié)令詩(即事抒懷詩)主旨概括題新高考Ⅱ卷《送別》李白(唐)古風送別詩抒情手法2021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馬》楊巨源(唐)七言律詩寄贈詩觀點理解(詩評題)新高考Ⅱ卷《示兒子》陸游(宋)七言律詩教子詩詩句理解題2020新高考Ⅰ卷《贈別鄭煉赴襄陽》杜甫(唐)五言律詩送別詩意象作用題新高考Ⅱ卷《贈趙伯魚(節(jié)選)》韓駒(宋)七言排律寄贈詩觀點分析題考情表覽年份卷別篇名作者體裁題材試題構成主觀題選擇題命題特點:(1)選材:①從時間看,近幾年考查的全是唐宋詩歌,以宋為主。②從體裁看,幾乎全是近體詩,以七律為主,偶爾涉及詞。③從題材看,既有傳統(tǒng)題材,如送別詩、山水詩等,又有非傳統(tǒng)的有交際屬性的寄贈詩、酬和詩等。題材內容廣泛而多變。④從內容看,力避消極萎靡,弘揚積極向上的精神,重視立德樹人。(2)考點:①淡化術語技巧,側重詩意理解,極個別涉及藝術技巧和語言風格。②注重關聯(lián)教材,學考一體。(3)題型:一選擇一主觀,前者穩(wěn),后者變。分值9分。
研練2023年新高考卷試題活動一(一)(2023·新高考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任務。答友人論學林希逸
逐字箋來學轉難①,逢人個個說曾顏②。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
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注①箋:注釋。這里指研讀經(jīng)典。②曾顏:孔子的弟子曾參和顏回。③鶴山:南宋學者魏了翁,號鶴山。鑒賞這是林希逸對友人關于治學論述的答復。首聯(lián)主要寫詩人對治學方法的態(tài)度和認識。首句中,“逐字箋”是研讀經(jīng)典的方法,“學轉難”道出了詩人認為用“逐字箋”這種學習方法難以領悟經(jīng)典真諦的觀點。次句寫生活中的治學現(xiàn)象,由于經(jīng)典年代久遠,研讀起來當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當時的學者紛紛選擇了一條相對簡單的路,那就是從孔門后學的學說入手,也就是詩中所說的“說曾顏”。頷聯(lián)說的是“皮毛”之下的精要思想并不存在于人們口耳相傳的話語中。頸聯(lián)以“參禪”“修仙”為例,以類比的方式闡述自己的治學觀點。詩人認為,求學需要“自參”“親煉”,親身治學方可獲得學問真諦。尾聯(lián)引用魏了翁的名言進一步強調自己的觀點,桃李在賣花擔上活力不再,只有親自到樹頭枝底才能體會到它們的活潑精神,即研讀經(jīng)典唯有回歸本原,方能獲得學問真諦。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約5分鐘)(說明:本詩也可看作酬和詩。)
正面闡述
類比闡明主張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的首聯(lián)描述了當時人們不畏艱難、努力學習圣人之道的學術風氣。B.詩人認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獲得,不能簡單依靠口耳相傳。C.頸聯(lián)中使用“自”“親”二字,以強調要獲得真正學識必須親自鉆研。D.詩人采用類比等方法闡明他的治學主張,使其淺近明白、通俗易懂。練透這一群,會做這一類(約10分鐘)√首聯(lián)主要是概述當時學風,指出這種學風本質上是一種趨易避難的表現(xiàn)?!肮{”在這里解釋為“注釋”。作為一種注釋體例,歷史上首次出現(xiàn)的是鄭玄為《毛詩》所作的“鄭氏箋”,因此“箋”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就帶有濃厚的經(jīng)學意味。在本詩中,所謂“逐字箋來”指的正是逐字逐句地研讀儒家經(jīng)典。由于經(jīng)典年代久遠,研讀起來當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當時的學者紛紛選擇了一條相對簡單的路,那就是從孔門后學的學說入手,也就是詩中所說的“說曾顏”。首聯(lián)的上下兩句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當時學風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學轉難”造成的,兩句中都不包含“不畏艱難”的意思,故A項為錯誤項。2.詩的尾聯(lián)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結合本詩主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答案①賣花擔上的桃李花雖然美麗,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頭樹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機活力;②讀書治學不能滿足于道聽途說,要認真閱讀原典,深刻體會其精神內涵。解答該題,首先要把握魏了翁名言的意思?!安挥谫u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是說在樹頭枝底觀賞桃李才能體會到其活潑的精神狀態(tài)。其次把握本詩尾聯(lián)的內容并結合詩歌的主題來談自己的理解。“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意思是,大家在肩挑的擔子上觀看鮮花,在喧鬧的酒樓欣賞音樂,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綻放的盛況,也不可能體會到絲竹管弦的精妙。結合詩歌的標題“答友人論學”可知,此處用“看桃李”來喻指做學問,以“樹頭枝底”來喻指學問的本源,詩人以此說明唯有回歸本原,親力親為,方能獲得學問真諦,就如同在樹頭枝底欣賞桃李,方能體會到其活潑的精神??梢哉f,林希逸的詩就是魏了翁理論主張的另一種表達。該題為開放性試題,在所給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百u花擔上看桃李”似乎是宋人習用之語,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他的《六一詩話》中就引用當時人的兩句詩:“賣花擔上看桃李,拍酒樓頭聽管弦?!币馑际钦f,大家在肩挑的擔子上觀看鮮花,在喧鬧的酒樓欣賞音樂,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綻放的盛況,也不可能體會到絲竹管弦的精妙。到了南宋,理學家魏了翁則從治學的角度再次引用這種說法,加深了其內涵。魏了翁的話保存在一封他與友人論學的書信中:“向來多看先儒解說,近思之,不如一一自圣經(jīng)看來。蓋不到地頭親自涉歷一番,終是見得不真。又非一一精體實踐,則徒為談辨文采之資耳。來書乃謂只須祖述朱文公諸書,文公諸書,讀之久矣,政緣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官方解析】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泵鞔_指出,“先儒”,包括身負“當代圣人”評價的朱熹,他們對孔子思想的闡發(fā)不是不值得肯定,但從接受者角度來說,并非根本所在,就好像是賣花擔上的桃李,雖然繽紛絢爛,但活力已經(jīng)不再;唯有回歸本原,親力親為,方能獲得學問真諦,就如同在樹頭枝底欣賞桃李,方能體會到其活潑的精神。這樣的主張與詩人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說,林希逸的詩就是魏了翁理論主張的另一種表達。理解了“賣花擔上”的桃李與“樹頭枝底”的桃李之間的區(qū)別以及各自的象征意味,就理解了詩歌尾聯(lián)中提到的魏了翁的話。林希逸以此作為詩的結尾,也表達出他對前輩學者的認同與仰慕。該題為開放性試題,在所給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追加練習]1.本詩頸聯(lián)與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詩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意味相同,請簡要分析。答案①相同之處是都表達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②本詩頸聯(lián)連續(xù)舉出兩個例證,正如禪理要親自參悟、仙道要親自修煉方能有所成就一樣,孔門之學也要親自鉆研思考,方有結果。③陸游的詩指出實踐的重要性。“紙上得來”指書本知識;“絕知此事”指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蘊;“躬行”指親自去實踐,眼見為實。指出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須親身實踐。兩詩哲理意味相同。2.作為說理詩,本詩是如何說理的?答案①先破后立。前兩聯(lián)為破,批判當下不良學風;后兩聯(lián)為立,指出做學問的正確態(tài)度和方法。②采用類比說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將治學與參禪、煉丹修仙類比;用桃花、李花、枝頭、擔頭這幾個事物來比喻治學與治學的不同態(tài)度方法等。(二)(2023·新高考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任務。湖上晚歸林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
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注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鑒賞首聯(lián)寫詩人在湖上游賞一天,傍晚歸來,神思清爽,隨意地枕靠在船舷上,十分愜意;水上煙霧迷蒙,穿行水上,就如同來到了蓬萊仙境一般。頷聯(lián)寫小橋、流水、泛黃的秋葉,高高矗立的山寺、云峰,都籠罩在夕陽的余暉中,傍晚西湖一派祥和、靜謐和悠然的景象。頸聯(lián)運用擬人手法,寫歸來的水鳥,其翠綠色的羽毛還是濕濕的,似乎怕見人,見到詩人便匆忙地飛遠躲避;水中紅蓮婀娜柔美,散發(fā)出淡淡的幽香,似乎在熱情歡迎詩人的歸來。尾聯(lián)寫詩人欣賞著一路的美景,不知不覺中已到了居住之地,林中棲息的雞、狗發(fā)出隱隱的叫聲,讓人感覺到生活的安然。這首詩在寫景上做到了遠近結合、動靜結合,“翠”“紅”等表示顏色的詞語的使用,給畫面增添了生機。整首詩描繪出一幅祥和、悠然、絢麗多姿的畫面,營造出清遠寧靜的意境,表現(xiàn)了詩人愉悅閑適的心境。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本詩所寫景色正是詩人內心情感的投射,是詩人喜恬淡、慕自然性情的體現(xiàn)。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約5分鐘)(說明:本詩也可看作田園詩。)心情清爽,如在仙境
歸途所見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
流暢。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
愉悅。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
變化。D.詩人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
細膩。練透這一群,會做這一類(約7分鐘)√C項考查考生對詩歌藝術境界的體悟。詩歌進入尾聲,詩人短暫的旅程也接近結束,暮色中已隱約看到湖岸邊的人居之地。雖說是人居之地,但這里不同于長街鬧市,沒有廣廈華屋,望中只是錯落雜生的林木與縱橫纏繞的藤蘿,唯有依稀入耳的雞犬之聲提醒這里有人煙存在,幾聲雞鳴犬吠不僅不讓人覺得喧鬧,反倒強化了此地的靜謐清幽之感。這里仍然是詩人眼中“蓬瀛”的一部分,詩人的感覺沒有被破壞,心情也沒有變化。2.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詩人心境澄清:首句以“歸思清”三字點出歸家途中詩人的內心狀態(tài),此時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靜謐。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響,詩人眼中的橋、寺、翠羽、紅蕖等,或寧靜安詳,或靈動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闡述著名的“境界”論時指出:“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疁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贝苏撾m然是針對詞這種特殊文體而發(fā),卻具有普遍的理論意義,可以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得到印證。本試題的閱讀材料所呈現(xiàn)出的,就是典型的“有我之境”。要分析詩歌如何印證了王國維的理論,必須明確“我之色彩”為何,“物”又如何“著我之色彩”。詩歌開頭交代寫作背景,直接展現(xiàn)出詩人“歸思清”的心境,這便是詩歌中的“我之色彩”;詩人在這樣的心境引領下,所觀照的各種景物無一不染上了詩人的情感色彩,日常習見的景物在詩人眼中幻化成了蓬瀛仙境,帶上了“我之色彩”。頷聯(lián)以下的描寫均圍繞首聯(lián)確定的這個基調展開,逐次出場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客觀實在的景物,也是詩人內心情感的外部投射。該題為開放性試題,在所給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必修上冊第七單元單元學習任務“如何做到情景交融:以情感為軸心選擇與之契合度較高的景物進行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賦予景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關聯(lián)教材]
[追加練習]全詩寫景頗有特色,請簡要賞析。答案①遠近結合。遠望橋橫水面、山寺云峰,近看翠鳥躲避、紅荷相迎,層次豐富,更具畫面感。②動靜結合。橋、寺和紅蕖是靜景,翠鳥是動景,動靜結合,使詩歌生動形象。③多覺結合?!皹驒M水木”“寺倚云峰”“翠羽濕飛”是從視覺寫,“紅蕖香裊”是從嗅覺寫,“雞犬林蘿隱隱聲”是從聽覺寫,給人身臨其境之感。④色彩絢麗。泛黃的秋葉、翠鳥紅蕖,給畫面增添了無限生機。
活動二研練2022年新高考卷試題(一)(2022·新高考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任務。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注]魏了翁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舊俗以農歷正月初七日為人日。鑒賞上闋開頭以“無邊春色”反襯人們熱衷到南山慶祝人日——人們對無邊無際的春色視而不見,反而來到南山竭力尋覓,所為何事?原來這里節(jié)日氣氛是如此濃厚:人們趁著人日佳節(jié),吹起簫笛,敲起大鼓,祈求麥子豐收,春蠶健壯。用“簫鼓”“笛”寫節(jié)日之盛,用“村村”“家家”極寫范圍之大,僅此一句就將人日的風俗景象和人們的歡樂情緒描繪出來。下闋中“翁前子后孫扶掖”描繪出一幅祖孫三代長幼有序、其樂融融的場景;“商行賈坐農耕織”是對人們各司其職、辛苦勞作、追求幸福的場景的描繪,為下面的議論做了鋪墊。最后三句以議論作結,闡述了一個道理:自古以來,人們都是追求幸福與美好的,如果人們都懂得做人的道理,那就“日日是人日”了,也就不會在人日這一天去祈禱了。詞作意在勉勵人們自強不息,不斷追求美好生活。下面是本詞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約5分鐘)(說明:本詞也可看作即事抒懷詩。)簫鼓祈豐農商樂業(yè)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詞人在人日約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B.在人日這天吹打奏樂,祈盼農桑豐收,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C.這首詞以樸實的筆觸描繪當時農村的風俗景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D.詞人以議論入詞,能夠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論隨,全詞并無生硬之感。練透這一群,會做這一類(約7分鐘)√“但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無中生有。詞中沒有提到,也無法根據(jù)所寫內容推斷出來。詞中“苦(竭力、極力)”“扶掖”等詞語只是干擾,如果斷章取義只會誤判。2.詞人在下闋發(fā)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翁前子后孫扶掖”,認為家庭中應存在親厚和睦、諧樂融洽的倫理關系;②“商行賈坐農耕織”,指出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應各守本分,各司其職。題干中“下闋發(fā)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意味著主要的道理應在下闋找;而“此意”一句從詞的行文結構(主要指上下闋各自的職能與聯(lián)系)來講,也是針對下闋前兩句而引發(fā)的。道理的表述方式是“要怎樣,不要怎樣”,由“翁前子后孫扶掖”可得出,這是講關于家庭的道理,即“家庭中應存在親厚和睦、諧樂融洽的倫理關系”;由“商行賈坐農耕織”可得出,這是關于社會的道理,即“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應各守本分,各司其職”。共兩個要點。具體作答時,找到或者正確翻譯句子視為“結合內容”,第①點答要重視“親情”“家庭倫理”“天倫之樂”“家庭關愛”,或“家庭和睦”“家庭和諧”“孝順”“孝道”“尊老”“家庭融洽”“家庭快樂”等都可以,只回答“開心”“祥和”“親厚”等詞語,看不出有“家庭”這個要素的則不能得滿分;第②點要扣緊各個行業(yè)“各守本分”“各司其職”“努力工作”“愛勞動”“敬業(yè)”“樂業(yè)”等,未突出“各個行業(yè)的”則不能得滿分。[追加練習]有人評價:“魏了翁善于以議論入詞,卻又不流于空泛,而是情由景出,論隨情至,頗得自然之理?!闭埥Y合全詞簡要賞析這一特色。答案①最后三句議論,人們祈求豐收、百業(yè)興旺、長幼和睦、生活安樂的愿望,古今相同,只要人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天天都是“人日”。這樣的議論并不空泛。②詞人先勾勒出“人日”的歡樂平和與百業(yè)的繁盛景象,再引出詞人尋覓到心中桃花源般“春色”的喜悅之情和“正人心化風俗”的良好愿望,在景與情的蓄勢與鋪墊下,論隨情至,水到渠成。從題干看,“情由景出,論隨情至,頗得自然之理”是賞析詩中的情景關系,首先注意對景物進行描繪,然后概括意境,最后明確情感。詩歌先通過“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商行賈坐農耕織”勾勒出“人日”的歡樂和平與百業(yè)的繁盛景象,再通過“苦向南山覓”引出詞人尋覓到心中桃花源般的“春色”的喜悅之情和“正人心化風俗”的良好愿望,在景與情的蓄勢與鋪墊下,論隨情至,水到渠成。(二)(2022·新高考Ⅱ)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任務。送別李白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鑒賞首聯(lián),“尋陽五溪水”點出了送別的地點——尋陽;“直入巫山里”點出了將要前往的地方——巫山方向。你從尋陽五溪出發(fā),沿著長江逆流而上一直到達巫山。一尋陽,一巫山,空間的距離感在短短的句子中被拉開,被擴展。頷聯(lián),詩人展開想象,用虛寫的手法描寫了南中的美麗,那是一個人們口中傳頌的令人向往的佳地,你到了那里,也一定會稱贊其風景的優(yōu)美。這樣一來,旅途上或許會少了傷感,少了寂寥。詩人在這里用一種特殊的手法對即將分別之人予以慰藉。頸聯(lián)回到眼前風景,“送君別有八月秋”點出送別的季節(jié)是“秋天八月”,“颯颯”寫出蘆花在秋風吹拂下發(fā)出的聲響,在這蘆花被風吹動的颯颯聲中,詩人更覺憂愁?!帮S颯蘆花復益愁”,寓情于景,詩人送別友人,遇蘆花颯颯作響,離愁更甚,烘托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依依不舍的離情。尾聯(lián)寫詩人遠眺船帆已經(jīng)看不見了,只有日暮下的長江獨自流淌。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詩人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二者可以說是異曲同工。詩人運用以景結情的手法,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長江之景作結,沒有直接抒發(fā)對友人的感情,而是借助于漸行漸遠的船帆、默默東流的長江,營造了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含蓄蘊藉,余韻悠悠,言有盡而意無窮。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約5分鐘)(說明:本詩也可看作田園詩。)
從對方著筆日暮長江獨流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根據(jù)本詩內容可知,詩人的友人即將乘船出發(fā),沿水路駛往三峽方向。B.詩人表示友人將去的地方景色優(yōu)美,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C.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D.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練透這一群,會做這一類(約7分鐘)√“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錯,無中生有。結合“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可知,詩人只是說即將去的那里的風景一直為世人所傳頌,友人到了一定會很喜歡。選項C直接關聯(lián)小學課本。“孤帆遠影碧空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少兒理財活動案例》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集粹選集【人力資源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匯編大全【人事管理篇】
- 單位管理制度合并選集人員管理篇
- 《巫婆的暑假》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合集【人員管理篇】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范例匯編【人員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呈現(xiàn)大全【人員管理篇】
-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2022年公務員考試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預測試題含解析
- 《基層干部管理》課件
- 穴位貼敷護理培訓
- 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查房課件
- 建德海螺二期施工組織設計
-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測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4年學校后勤日用品采購合同范本2篇
- DB45T 2866-2024 靈芝菌種制備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度區(qū)塊鏈軟件產(chǎn)品知識產(chǎn)權共享協(xié)議3篇
- 2024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小高考生物、地理、歷史、政治試卷及答案(綜合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 對于申請增加辦公用房請示
- 姓名代碼查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