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主題閱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弊匀簧剿蚯逵?,或雄奇,或秀麗,均顯造化之妙。深入其中,總能讓人流連忘返,引起無限的情思。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閱讀這類作品,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麗,均顯造化之妙。深入其中,總能讓人流連忘返,引起無限的情思。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閱讀這類作品,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學習本單元課文,要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反復誦讀,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風物之靈秀,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注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主題閱讀一、(2022·遼寧大連·八年級期末)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有刪減)【乙】長江入川,謂岷江。岷江之來,合蜀眾水,出三峽為荊江。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①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②。順流之舟頃刻數十里,不及顧視,一失毫厘與崖石遇,則糜漬漂沒不見蹤跡。故凡蜀之可以充內府、供京師而移用乎諸州者,皆陸出,而其羨余③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棄之然,其為險且不測如此。(2)出峽始溫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瀝酒再拜相賀,以為更生。(節(jié)選自宋·歐陽修《峽州至喜亭記》,有刪減)【注】①捍:同“悍”,強悍。②旋:同“漩”,漩渦。③羨余:地方以賦稅盈余的名義向朝廷進貢的財物。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略無闕處
略:__________(2)絕巘多生怪柏
絕:__________(3)不及顧視
顧: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不見曦月
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B.自非亭午夜分
上自勞軍(《周亞夫軍細柳》)C.出三峽為荊江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D.若棄之然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3.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B.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C.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D.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出峽始溫為平流。5.【甲】【乙】兩文都對三峽的水進行了描寫,請概括它們的寫法有何相似之處,都突出了三峽水怎樣的特點。二、(2021·河南南陽·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小題?!炯住孔匀龒{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保ㄟx自酈道元《三峽》)【乙】入峽①十余丈,有兩瀑布各出一巖項,相對飛下。嵌根②有盤石③承之,激為飛雨,濺洙滿峽,舟過其前,衣皆沾灑透濕,又數丈,半巖有園龕,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龍洞也。峽中紺碧④無底,石寒水清,非復人世。舟行數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棹⑤。舟人云:“前去更奇?!币杂甏笞?,加飛瀑沾濡,暑肌起栗⑥,骨驚神,凜乎其不可以久留也。(節(jié)選自范成大《吳船錄》)注:①峽:即龍門峽,距巫峽縣城約三公里,巫山小三峽之一。②嵌根:崖岸底部。③盤石:即磐石,厚面大的石頭。④紺(gàn)碧:天青色。⑤回棹:駕船返回。⑥栗:皮膚上因寒冷而起雞皮疙瘩。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略無闕處:沒有一點。 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飛奔。C.屬引凄異:連續(xù)不斷。 D.以雨大作:因為。7.翻譯句子??展葌黜?,哀轉久絕。8.作者在描寫夏季和春冬之際的水時,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請賞析其妙處。9.甲文段引用漁歌和乙文段引用舟人的話,分別有何作用?三、(2022·廣東茂名·八年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可酱ㄖ溃艁砉舱?。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①。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②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③。仁智所樂,豈徒語哉?。▍蔷杜c顧章書》)注釋:①薜蘿:薜荔與女蘿,皆為香草。后人常以薜蘿為隱者服飾。②英英:聲音和盛之貌。③辦:具備。10.解釋【甲】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五色交輝
(2)曉霧將歇(3)實是欲界之仙都
(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1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仆去月謝病/答謝中中書 B.梅溪之西/任意東西C.孤峰限日/有時覓日 D.仁智所樂/仁在其中矣12.請用三條“/”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13.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14.【甲】【乙】兩篇選文在寫景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其作用是什么?四、(2021·廣東陽江·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詩夜游》)【乙】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ü?jié)選自蘇軾《后赤壁賦》)注釋:①臨皋:亭名,在黃風南長江邊上。15.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念無與為樂者()
(2)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3)庭下如積水空明()
(4)蓋竹柏影也()1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是歲十月之望/實是欲界之仙都 B.步自雪堂/自三峽七百里中C.今者薄暮/日薄西山 D.顧安所得酒乎/顧野有麥場18.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19.【甲】【乙】兩文都是月夜出行,【乙】文中哪句話與【甲】文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有異曲同工之妙?20.【甲】文中“閑人”這一復雜情感,在【乙】文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五、(2022·湖北恩施·八年級期末)古文閱讀?!炯住匡L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乙】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⑥。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吳均《與顧章書》)【注】①薛蘿:薜荔與女蘿,皆為香草。后人常以此為隱者服飾。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內。③限日:遮擋陽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實:竹米,狀如小麥,隱士所食之物。(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
②窺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③蟬吟鶴唳
唳:______________
④素重幽居
素:______________(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各一處)①仆去月謝?。ㄖ髦^之間)②還覓薜蘿(動賓之間)(3)翻譯下面句子。①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②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4)【甲】文“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迸c【乙】文“_____________”(原文作答)兩處都采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生動地寫出山勢_____________的特點(限四字)。(5)這兩篇山水小品文都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六、(2021·江蘇鹽城·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匡L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乙】故鄣縣①東三十五里,有青山,絕壁干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清川萬轉。歸飛之鳥,千翼競來;企②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為霜,春羅③被徑,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信足蕩累頤物④,悟衷散賞⑤。(吳均《與施從事書》)注釋:①故鄣縣:古地名。②企:企求;盼望得到。③羅:即女蘿,一種爬蔓植物。④頤物:怡情養(yǎng)性。頤:頤養(yǎng);保養(yǎng)。⑤散賞:自由欣賞。2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任意東西
__________
(2)鳶飛戾天_______(3)窺谷忘反__________
(4)春羅被徑_______2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絕壁干天,孤峰入漢。2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乙】文中的景物有哪些特點?25.【甲】【乙】兩文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的主旨相同,請簡要敘述。七、詩歌鑒賞(一)(2020·河南鄭州·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9—20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送柴侍御王昌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26.細讀《渡荊門送別》一詩,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頸聯(lián)所寫的景色。27.同為送別詩,但兩首詩在內容主旨上各不相同,請簡析。(二)(2022·湖南懷化·八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垮X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疽摇吭缗d①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睡覺②心空思想③盡,近來鄉(xiāng)夢不多成?!咀ⅰ竣俅嗽娛情L慶三年(公元823年)詩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覺:醒。③思想:煩惱。28.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lián)第一句點題,交代了游蹤;第二句從大處落筆寫春水初漲,云腳低垂,云與湖面相接,勾畫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B.乙詩通過對小狗、小鳥這兩個對春天極為敏感的動物的傳神刻畫來寫早春氣息:冬天過去,天氣轉暖,大地變得潮濕,小狗對此敏感而“上階眠”;一向活潑的小鳥也不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C.乙詩“半銷宿酒頭仍重”說明詩人昨日飲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樂事,但詩人因思念家鄉(xiāng)而開懷大飲,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頭重腳輕之感。D.乙詩中,詩人善于從細微處表現(xiàn)生活情趣,如“新脫冬衣”以動作暗示季節(jié)更替,“體乍輕”寫出了猛然間的輕松感受,“乍輕”呼應“新脫”,抒發(fā)了詩人感受到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29.賞析甲詩頷聯(lián),說說它是怎樣寫早春的。30.甲、乙兩詩的尾聯(lián),思考:它們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和表達怎樣的情感。(三)(2021·浙江寧波·八年級期中)【甲】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疽摇恳巴鸥ξ魃桨籽┤鞘?,南浦清江萬里橋②。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珩R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③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31.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lián)借陶淵明“登東皋以舒嘯”的詩句,暗含詩人歸隱之后,嘗耕東皋之意。B.[甲]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運用工筆細描的表現(xiàn)手法,精細地描畫出了農村生活的真實場景。C.[乙]詩首聯(lián)由景入題,遠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萬里橋”,景象開闊遼遠。D.[乙]詩詩人雖身居草堂,然心憂家國,詩歌內容深廣,意境雄渾,感情深沉,表情達意抑揚跌宕。32.請你具體分析一下兩首詩中“望"字的含義和作用。(四)(2021·四川省瀘縣第二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滕王閣詩(唐)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33.下列對這兩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鶴樓》前四句抒寫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兩個“空”字分別突出空間的虛無和時間的邈遠。B.《黃鶴樓》五、六句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天地之間陽光朗照,遠遠望去,連天的衰草凄清荒蕪。C.《滕王閣詩》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并遙想當年滕王李元嬰興建此閣時的豪華繁盛的宴會的情景。D.《滕王閣詩》情景交融,三、四句寫滕王閣周遭的景物與氣氛。當年歡宴歌舞的主人們俱已逝去,滕王閣顯得冷清寂寥,朝暮相伴,惟有云朵雨點,渲染了一種蒼茫、凄冷的氣氛。34.下列對這兩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崔顥的《黃鶴樓》被評價是:唐人七律第一,所以這是一首完全符合格律詩特點的七言律詩。B.結合格律詩齊言、平仄、押韻、對仗的特點來看,王勃的《滕王閣詩》并不是一首真正的七言律詩。C.《黃鶴樓》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七、八句將“鄉(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濃濃的鄉(xiāng)愁。D.兩首詩都是詩人登樓有感而作,都傳達了物是人非,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自然永恒的感慨。(五)(2022·湖北咸寧·八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甲】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疽摇咳虑株疟憋L凋白草,胡馬日骎骎①。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鐵衣霜露重,戰(zhàn)馬歲年深。自有盧龍塞②,煙塵飛至今?!咀⑨尅竣袤V骎(qīnqīn);馬跑得很快。②盧龍塞:古地名。35.下列對兩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詩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其實是“過居延屬國”,點明邊塞的遼闊,路途的遙遠。B.“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兩句,詩人以遠飛的蓬草自況。由“歸雁”一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秋天。C.【乙】詩首聯(lián)描寫了塞下自然環(huán)境之險惡和軍情之緊急,營造了肅殺的氛圍,渲染了邊塞緊張的戰(zhàn)爭氣氛。D.【乙】詩刻畫了一個飽受戍邊之苦、思鄉(xiāng)之愁的邊將形象,寄寓了詩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36.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這句詩。37.這兩首詩分別描繪了怎樣的意境?各用一個詞語概括。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主題閱讀(解析版)“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弊匀簧剿?,或清幽,或雄奇,或秀麗,均顯造化之妙。深入其中,總能讓人流連忘返,引起無限的情思。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閱讀這類作品,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吧酱ㄖ?,古來共談?!弊匀簧剿蚯逵?,或雄奇,或秀麗,均顯造化之妙。深入其中,總能讓人流連忘返,引起無限的情思。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閱讀這類作品,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學習本單元課文,要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反復誦讀,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風物之靈秀,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注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主題閱讀一、(2022·遼寧大連·八年級期末)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有刪減)【乙】長江入川,謂岷江。岷江之來,合蜀眾水,出三峽為荊江。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①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②。順流之舟頃刻數十里,不及顧視,一失毫厘與崖石遇,則糜漬漂沒不見蹤跡。故凡蜀之可以充內府、供京師而移用乎諸州者,皆陸出,而其羨余③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棄之然,其為險且不測如此。(2)出峽始溫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瀝酒再拜相賀,以為更生。(節(jié)選自宋·歐陽修《峽州至喜亭記》,有刪減)【注】①捍:同“悍”,強悍。②旋:同“漩”,漩渦。③羨余:地方以賦稅盈余的名義向朝廷進貢的財物。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略無闕處
略:__________(2)絕巘多生怪柏
絕:__________(3)不及顧視
顧: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不見曦月
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B.自非亭午夜分
上自勞軍(《周亞夫軍細柳》)C.出三峽為荊江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D.若棄之然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3.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B.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C.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D.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出峽始溫為平流。5.【甲】【乙】兩文都對三峽的水進行了描寫,請概括它們的寫法有何相似之處,都突出了三峽水怎樣的特點。【答案】1.完全
極
看2.A
3.C4.(1)這中間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飛奔的快馬,駕御著疾風,也不覺得有這么快。(2)岷江出了峽口才轉為平和的水流。5.兩文都使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申]文中的“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是正面描寫,“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是側面描寫;[乙]文中的“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是正面描寫,“順流之舟頃刻數百里,不及顧視”是側面描寫。兩文都突出了江水的湍急。【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1)句意為: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略:完全。(2)句意為: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絕:極。(3)句意為:船上的人根本就來不及觀賞(岸邊美景)。顧:看。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A.相同,都是“看見”的意思;B.不同,如果/親自;C.不同,出了、流出/指在國外;D.不同,像、好像/如,比得上。故選A。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河床高低不平,曲折蜿蜒,強悍的水流激蕩湍急,就像在發(fā)怒爭斗,水流聚集為急流,一經觸及就成為漩渦。“河道凸凹”與“傾折回直”是對河道的描寫?!笆疄橥摹薄坝|之為旋”表并列關系。故斷句為:河道凸凹/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旋。故選C。4.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其間,這中間;雖,即使;奔,飛奔的馬;不以疾,也不認為快;(2)出,流出;始,才;溫,平和。5.考查比較閱讀。甲:第二段寫江水,其中“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是對水的正面描寫,突出了夏天江水盛大的特點?!半m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是側面描寫,通過對比、夸張突出了江水湍急的特點。乙:“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為湍,觸之為旅”是正面描寫,突出了水道狹窄曲折,水流湍急的特點。“順流之舟頃刻數百里,不及顧視”是側面描寫,通過寫船速寫水速,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點。所以兩文在描寫水時,都運用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军c睛】【乙】長江進入四川,稱為岷江。岷江是集合了局地大小各條水流形成的,出了三峽就叫做荊江。河床高低不平,曲折蜿蜒,強悍的水流激蕩湍急,就像在發(fā)怒爭斗,水流聚集為急流,一經觸及就成為漩渦。順流而下的船只,極短的時間就駛出幾十里,船上的人根本就來不及觀賞岸邊美景。行舟之時如果偏差一點就會與水道的礁石崖岸相撞,船馬上就會被撞得粉碎然后被水流吞沒,沒了蹤影。所以只要是從局地運貨充實國庫和提供朝廷用于各地州府的產品,一般都是由陸路運輸。其余那些用稅賦盈余名義進貢的不重要的東西,才走水路運輸,就像打算扔掉一樣。岷江就是這樣兇險莫測。岷江出了峽口才變?yōu)槠胶偷乃?。所以都些行舟之人到了這里,一定會喝酒感謝老天爺,互相祝賀平安通過峽江,就像再世為人一樣。二、(2021·河南南陽·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小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保ㄟx自酈道元《三峽》)【乙】入峽①十余丈,有兩瀑布各出一巖項,相對飛下。嵌根②有盤石③承之,激為飛雨,濺洙滿峽,舟過其前,衣皆沾灑透濕,又數丈,半巖有園龕,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龍洞也。峽中紺碧④無底,石寒水清,非復人世。舟行數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棹⑤。舟人云:“前去更奇?!币杂甏笞?,加飛瀑沾濡,暑肌起栗⑥,骨驚神,凜乎其不可以久留也。(節(jié)選自范成大《吳船錄》)注:①峽:即龍門峽,距巫峽縣城約三公里,巫山小三峽之一。②嵌根:崖岸底部。③盤石:即磐石,厚面大的石頭。④紺(gàn)碧:天青色。⑤回棹:駕船返回。⑥栗:皮膚上因寒冷而起雞皮疙瘩。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略無闕處:沒有一點。 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飛奔。C.屬引凄異:連續(xù)不斷。 D.以雨大作:因為。7.翻譯句子??展葌黜?,哀轉久絕。8.作者在描寫夏季和春冬之際的水時,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請賞析其妙處。9.甲文段引用漁歌和乙文段引用舟人的話,分別有何作用?【答案】6.B7.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叫的回聲,悲涼婉轉,很久才消失。8.文中寫夏水能漫上丘陵、阻斷水路,從正面寫出夏天三峽水的水勢大。用船行速度之快從側面烘托夏水湍急,水流迅疾的特點。文中展現(xiàn)春冬之際三峽的清幽秀美時,用綠色的潭水、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等各種形態(tài)的水,正面寫出了水清。而水中的各種景物的倒影,側面烘托水的清澈。9.甲文引用漁歌,再次表現(xiàn)“峽長”的特點,渲染三峽秋天的蕭瑟氣氛,側面表現(xiàn)出三峽漁民的悲慘生活。乙文引用舟人的話,強調景色的奇特,照應結尾“不可以久留也”?!窘馕觥?.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句意為:即使騎乘奔馳的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快。奔:奔馳的快馬;故選B。7.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句中重點詞語: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轉,婉轉;絕,消失,停止。8.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描寫手法的賞析?!爸劣谙乃辶?,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意思是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斷,無法通行。有時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乘奔馳的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快。作者按照自然時令,先寫水勢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正面描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俺l(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通過對比、夸張側面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按憾畷r,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意思是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素湍”“綠潭”,正面描寫水的清澈;“回旋的清波”“水中倒映著的各種景物”從側面襯托出水清澈的特點;據此總結作答即可。9.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甲文中“巴東三峽巫峽長”寫出三峽的特點: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意思是:人們聽到猿猴的幾聲鳴叫眼淚沾濕了衣裳,即言猿鳴聲音之哀。從猿鳴之中,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嶺連、峽窄、水長,同時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也讓人從這句漁歌中體會到了,漁者們的辛苦和生活的艱苦。乙文中“前去更奇”意思是往前更加神奇。此處引用舟人的話,起到了強調景色奇特的作用,同時照應了結尾“不可以久留也”。【點睛】乙進入石門峽十多丈,有兩條瀑布各自從一塊巖石頂部流出來,相對著飛流而下。崖岸底部有大石頭承接著,(瀑布)激蕩在上面成為飛雨,峽谷里濺滿了水珠,小船經過它的面前,衣服都沾上水珠濕透。船行了數十步,石壁更加險峻,水流更加湍急,急忙把船槳往回劃。船上的人說:“往前更加神奇!”因為大雨傾盆,加上飛流的瀑布沾濕衣襟,灼熱的肌膚都戰(zhàn)栗,使人毛骨聳立,寒冷的樣子不可以讓人久留。三、(2022·廣東茂名·八年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可酱ㄖ?,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①。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②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③。仁智所樂,豈徒語哉!(吳均《與顧章書》)注釋:①薜蘿:薜荔與女蘿,皆為香草。后人常以薜蘿為隱者服飾。②英英:聲音和盛之貌。③辦:具備。10.解釋【甲】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五色交輝
(2)曉霧將歇(3)實是欲界之仙都
(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1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仆去月謝病/答謝中中書 B.梅溪之西/任意東西C.孤峰限日/有時覓日 D.仁智所樂/仁在其中矣12.請用三條“/”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13.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14.【甲】【乙】兩篇選文在寫景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其作用是什么?【答案】10.(1)交相、交互、相交、互相(2)消散(3)確實、實在、的確(4)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11.C12.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13.(1)巍蛾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2)夕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面。14.示例:都運用了多角度描寫的方法。如從視覺和聽覺等表現(xiàn)色彩、形態(tài)、聲音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鮮明特征,充分表現(xiàn)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強烈的熱愛之情。【解析】1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色彩斑斕,交相輝映。交:交相、交互、相交、互相。(2)句意為: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歇:消散。(3)句意為: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實:確實、實在、的確。(4)句意為: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11.A.辭去/姓氏;B.西面/代詞,這件事;C.太陽;D.仁人/仁德;故選C。1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語境斷句。可借助標志性詞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本句意思是: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因此斷句為: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13.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重點的詞有:(1)入,聳入;清流,明凈的溪流。(2)頹,落下;鱗,魚;競,爭相。14.本題考查景物描寫的方法及文言文的對比閱讀。根據【甲】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可知,作者從視覺角度描繪了峰之高,水之清;根據【甲】文“猿鳥亂鳴”可知,作者從聽覺角度描繪了猿鳥之聲;聯(lián)系【乙】文“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可知,作者從視覺角度描繪了森壁、孤峰、幽岫、深溪等景物;聯(lián)系【乙】文“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可知,作者從聽覺角度描繪了蟬聲、鶴鳴、猿啼交織的聲音;甲、乙兩文在描寫景物時通過多種感官相結合的手法從多個角度描繪景物。【甲】文“實是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币痪湔宫F(xiàn)了作者在游覽了自然山水之后,沉醉于自然的美景的心情,【乙】文“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寫作者因感受山水之美想遠離世俗的紛擾,想尋找靜謐之所。因此,兩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寫都生動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鮮明特征,充分表現(xiàn)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對自然的強烈的熱愛之情?!军c睛】參考譯文【乙】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很多峭壁與云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包含著云霧,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相互混雜,聲調悠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愛,豈是虛言啊。四、(2021·廣東陽江·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詩夜游》)【乙】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ü?jié)選自蘇軾《后赤壁賦》)注釋:①臨皋:亭名,在黃風南長江邊上。15.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念無與為樂者()
(2)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3)庭下如積水空明()
(4)蓋竹柏影也()1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是歲十月之望/實是欲界之仙都 B.步自雪堂/自三峽七百里中C.今者薄暮/日薄西山 D.顧安所得酒乎/顧野有麥場18.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19.【甲】【乙】兩文都是月夜出行,【乙】文中哪句話與【甲】文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有異曲同工之妙?20.【甲】文中“閑人”這一復雜情感,在【乙】文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敬鸢浮?5.考慮,想到
于是
形容水的澄澈
大概是16.(1)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2)哪一夜沒有夜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清閑的人罷了。17.C18.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19.人影在地,仰見明月20.①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與客在月明風清之夜一面走,一面吟詩酬答。有良朋、美酒、佳肴,富有生活氣息。(或深夜出游賞月,清閑無比,悠游自在,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②人生的感慨?!霸赵轮畮缀?,而江山不可復識矣”,時間相隔不久,江山景色卻再也認不出來,帶有作者對人世滄桑、世事變遷的感慨。【解析】15.此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解釋。解釋詞語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念:考慮,想到;(2)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遂:于是;(3)庭下如積水空明: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彰鳎盒稳菟某纬?;(4)蓋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蓋:大概是。16.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語有:(1)亦:也;寢:睡覺;于:在;(2)但:只;閑人:清閑的人;耳:罷了。17.此題考查一詞多義。解答這類題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A.這/表判斷;B.介詞,從/介詞,在;C.迫,逼近/迫,逼近;D.但是,可是/看;故選C。18.此題考查文言斷句。斷句方法有:明詞性(根據詞性找句子結構),找句式(注意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對稱句、倒裝句等一些固定句式),看對話(標志詞如曰、云、言),據修辭(排比、對偶、反復、頂針)等。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意思是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根據意思可斷為: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19.此題考查詩句賞析。甲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給我們描繪出這樣一個畫面:月光清朗,灑落庭中,那一片清輝白茫茫一片好似積水澄澈透明。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澄澈的月光比作積水,新穎獨特,體現(xiàn)出月光清涼明凈的特點,襯托出作者閑適的心境。乙文中“人影在地,仰見明月”意思是: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月明風清的美景,襯托出詩人歡快的心情,與“庭下如積水空明”有異曲同工之妙。20.此題考查文章的情感。甲文中“閑人”包含著復雜的情感: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乙文中“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與客在月明風清之夜一面走,一面吟詩酬答,這種清閑自在體現(xiàn)了“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乙文中“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意思是: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包含著作者對人世滄桑、世事變遷的感慨,是“人生的感慨”的體現(xiàn)。據此回答即可。【點睛】乙文參考譯文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fā),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幾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本瓦@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五、(2022·湖北恩施·八年級期末)古文閱讀。【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乙】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⑥。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蔷杜c顧章書》)【注】①薛蘿:薜荔與女蘿,皆為香草。后人常以此為隱者服飾。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內。③限日:遮擋陽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實:竹米,狀如小麥,隱士所食之物。(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
②窺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③蟬吟鶴唳
唳:______________
④素重幽居
素:______________(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各一處)①仆去月謝?。ㄖ髦^之間)②還覓薜蘿(動賓之間)(3)翻譯下面句子。①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②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4)【甲】文“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與【乙】文“_____________”(原文作答)兩處都采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生動地寫出山勢_____________的特點(限四字)。(5)這兩篇山水小品文都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激:沖擊,撞擊。反:同“返”,返回。
唳:叫。
素:向來。(2)①仆/去月謝病(主謂之間)②還覓/薜蘿(動賓之間)(3)①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②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4)森壁爭霞,孤峰限日
高峻秀奇(5)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美麗的大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退隱的思想感情?!窘馕觥浚?)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①句意為: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激:沖擊,撞擊。②句意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反:同“返”,返回。③句意為:蟬鳴鶴叫。唳:叫。④句意為: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素:向來。(2)考查句子停頓。(1)句意為:我上個月因病辭官。主語是“仆”,謂語是“去月謝病”。故斷句為:仆/去月謝病。(2)句意為: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動詞是“還覓”,賓語是“藤蘿”。故斷句為:還覓/薜蘿。(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自,從;至,到;許,表示約數;(2)之,的;(4)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乙文中的“森壁爭霞,孤峰限日”意為:陰森陡峭的崖壁與天上的云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一個“爭”字,一個“限”字,化靜為動,突出了山的高峻秀奇的特點。(5)考查賞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聯(lián)系甲文中的“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可知,表現(xiàn)了作者對那些極力追求功名利祿之徒的蔑視,對美好的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聯(lián)系乙文中的“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仁智之樂,豈徒語哉”可知,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军c睛】【乙】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陰森陡峭的崖壁與天上的云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包含著云霧,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相互混雜,聲調悠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愛,豈是虛言??!六、(2021·江蘇鹽城·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乙】故鄣縣①東三十五里,有青山,絕壁干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清川萬轉。歸飛之鳥,千翼競來;企②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為霜,春羅③被徑,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信足蕩累頤物④,悟衷散賞⑤。(吳均《與施從事書》)注釋:①故鄣縣:古地名。②企:企求;盼望得到。③羅:即女蘿,一種爬蔓植物。④頤物:怡情養(yǎng)性。頤:頤養(yǎng);保養(yǎng)。⑤散賞:自由欣賞。2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任意東西
__________
(2)鳶飛戾天_______(3)窺谷忘反__________
(4)春羅被徑_______2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絕壁干天,孤峰入漢。2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乙】文中的景物有哪些特點?25.【甲】【乙】兩文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的主旨相同,請簡要敘述。【答案】22.向東向西(向東或向西)
至,到達
同“返”,返回
覆蓋23.(1)湍急的流水比箭還快,兇猛的波浪好像飛奔的快馬。(2)懸崖陡峭,山峰高峻,直插銀河。24.山高景美:絕壁干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清川萬轉。充滿生機(生機勃勃):歸飛之鳥,千翼競來;企水之猿,百臂相接。氣象萬千(四季風光,各有特色):秋露為霜,春羅被徑。25.寫作手法:都運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文章主旨:都抒發(fā)了作者對美好大自然的喜愛、贊美之情,都有避世隱居的高潔情趣。(寄情山水,排遣煩惱)(意近即可)【解析】22.本題考查字詞含義。(1)任意東西:意為“(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地向東或向西漂流”;東西:向東向西;(2)鳶飛戾天:意為“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戾:至,到達;(3)窺谷忘反:意為“那些整天忙于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反:同“返”,返回;(4)春羅被徑:意為“春草覆蓋著小路”;被:覆蓋。2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注意以下字詞:(1)急湍:湍急的流水;奔:飛奔的快馬;(2)漢:銀河;絕壁:懸崖。2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概括。由“絕壁干天,孤峰人漢”可知,山峰陡峭;“綠嶂百重,清川萬轉”可知這植物茂盛;由“歸飛之鳥,千翼競來;企水之猿,百臂相接”可知這里生物中眾多,自在生活;由“秋露為霜,春羅被徑”可知這里的四季景色各異。25.本題考查文章的寫作手法和主旨。寫作手法:甲文借山川的美景,表達自己希望隱居山林,批判了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所以是“借景抒情”;乙文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所以也是“借景抒情”;主旨方面:甲文通過對于自然景觀地描寫,能夠表現(xiàn)出作者對于景物的喜愛,乙文則是在描寫山川四時之景的美麗,同時也是表現(xiàn)出來對于這種景物的喜愛?!军c睛】乙文故鄣縣往東三十五里,有座青山,絕壁千尺,直入云霄;綠色的屏障千重百疊,清清的河水千回萬轉。歸來的鳥,比翼競飛;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頭水面。秋露變?yōu)樗?,春草覆蓋著小路?!帮L雨突來時有如夜晚,雞叫聲連續(xù)不斷?!蔽疑钚胚@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勞,恰養(yǎng)性情,使人心胸開闊,得到慰藉。七、詩歌鑒賞(一)(2020·河南鄭州·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9—20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送柴侍御王昌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26.細讀《渡荊門送別》一詩,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頸聯(lián)所寫的景色。27.同為送別詩,但兩首詩在內容主旨上各不相同,請簡析?!敬鸢浮?6.示例:朗月映照下的江水之夜,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飛下的天鏡;黃昏時分,天邊云霞飄飛,如同海市蜃樓一般變幻多姿。27.《渡荊門送別》是告別故鄉(xiāng)而不是送別朋友,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送柴侍御》送別朋友柴侍御,表達詩人濃濃的離愁。【分析】26.本題考查畫面描繪。在描繪詩文畫面描繪時可先理解詩句含義,在多用修飾性詞語加以描繪即可。頷聯(lián)“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意思是: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據此描繪即可。示例:煙波浩渺的江面上,一輪明月漸漸升起,明月映照在江水之中,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傍晚時分,空中層層的彩云飄飛形成綺麗的海市蜃樓。27.本題考查詩文理解?!抖汕G門送別》是唐代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寫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性肝衰竭護理查房
- 中班社會教育教案:電話
- 國外城市綜合體案例賞析
- 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2025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qū)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渭濱中學2025屆高三模擬訓練(三)物理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西安工業(yè)大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半期聯(lián)合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qū)實驗小學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數學試題B版查缺補漏題含解析
- 婦科常見急腹癥及急救護理措施
- 2023國家漢辦(HSK)漢語水平考試三級考試真題
- 2022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 電雀精品 低壓抽屜柜通用銅排自動計算方法
- 健身教練職業(yè)能力測評考試專項理論題庫與答案
- 波浪理論技巧
- 食品毒理學云南農業(yè)科學技術學院
- 濰坊第二熱電廠鋼結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建筑裝飾構造》全套教案(完整版)
- 魯班尺和丁蘭尺速查表
- WES溢流堰面曲線計算
- 奧特林豪斯離合器 簡版樣本中文_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