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論述類文本閱讀
(2023?全國?統(tǒng)考新高考I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對素食者和腸胃疾病患者來說,藜麥的發(fā)現(xiàn)是一個奇跡。藜麥不含扶質(zhì),富含鎂和鐵,比其他種子含
有更多的蛋白質(zhì),包括人體無法獨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國宇航局宣布,藜麥是地球上營養(yǎng)最均衡的
食物之一,是宇航員的理想之選。產(chǎn)于安第斯山的藜麥有一個令西方消費者神往的傳說:印加人非常重視
藜麥,認為它是神圣的,并且稱之為“萬谷之母”。不過,藜麥的愛好者卻通過媒體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事
實。從2006年到2013年,玻利維亞和秘魯?shù)霓见渻r格上漲了兩倍。2011年,《獨立報》稱,玻利維亞的藜
麥消費量”5年間下降了34%,當?shù)丶彝ヒ呀?jīng)吃不起這種主食了,它已經(jīng)變成了奢侈品《紐約時報》援引
研究報告稱,藜麥種植區(qū)的兒童營養(yǎng)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衛(wèi)報》用煽動性標題提升了人們對這個問
題的關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裝下藜麥令人反胃的事實嗎?”該報稱,貧窮的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正在食用
更加便宜的“進口垃圾食品”?!丢毩蟆?013年一篇報道的標題是“藜麥:對你有利一對玻利維亞人有害”。
這些消息傳遍了全球,在健康飲食者之中引發(fā)了一場良心危機。在社交媒體、素食博客和健康飲食論壇上,
人們開始詢問食用藜麥是否合適。
這種說法看似可信,被許多人認可,但是經(jīng)濟學家馬克?貝勒馬爾等人對此則持保留意見。畢竟,藜
麥貿(mào)易使大量外國資金涌入玻利維亞和秘魯,其中許多資金進入了南美最貧窮的地區(qū)。幾位經(jīng)濟學家跟蹤
了秘魯家庭支出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將種植且食用藜麥的家庭、食用但不種植藜麥的家庭和從不接觸藜麥的家庭
劃分為三個小組。他們發(fā)現(xiàn),從2004年到2013年,三個小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麥種植戶家庭
支出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農(nóng)民們正在變富,他們將這種新收入轉化為支出又給周邊民眾帶來了好處。那
么藜麥消費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兩個國家的藜麥消費量一直在緩慢而穩(wěn)定
地下降,這意味著消費量的下降和價格的激增不存在明顯的聯(lián)系。更加接近事實的解釋是,秘魯人和玻利
維亞人只是想換換口味,吃點別的東西。
為了解藜麥的種植情況,我去了秘魯科爾卡山谷,這里在印加時代以前就得到了開墾。藜麥是一種美
麗的作物,擁有深紅色或金黃色的巨大種球。在安第斯山的這片區(qū)域,人們在梯田上同時種植藜麥以及當
地特有的玉米和馬鈴薯品種。“國外需求絕對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魯向導杰西卡說道,“農(nóng)民非常高興,所
有想吃藜麥的人仍然買得起這種食物。''她還解釋了另一個好處。之前,秘魯城里人往往認為他們這片區(qū)域
吃藜麥的人“很土現(xiàn)在,由于美國人和歐洲人的重視,食用藜麥被視作一種時尚?!袄R人終于開始尊重
我們這些高原人和我們的傳統(tǒng)了?!安@S亞西南部有一片遙遠而不適合居住的區(qū)域,那里到處都是鹽湖和
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麥資金支持的當?shù)丶毙璧拈_發(fā)和旅游項目。千百年來勉強能夠養(yǎng)家糊口
的自耕農(nóng)開始為更加美好的未來而投資。我在2017年4月聽到的玻利維亞人對于該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
益增長的供給正在拉低價格。玻利維亞的藜麥種植面積增長了兩倍多,從2007年的5萬公頃增長到2016
年的18萬公項。馬克?貝勒馬爾后來對我說:“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結局,因為它的價格不太可能再度回
升?!痹陲L景如畫的科爾卡山谷,當太陽落山時,我問杰西卡,歐洲和北美的消費者是否應該為吃掉秘魯人
和玻利維亞人的食物而感到內(nèi)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聽到當?shù)厝说挠H口否認。“相信我,”杰西卡笑道,
“我們有許多藜麥?!闭б豢?,這一關于食物熱潮、全球貿(mào)易和消費者憂慮的事件講述了謊言被揭穿的過程。
不過,這些受到錯誤解讀的真相可能會對當?shù)氐娜藗冊斐烧嬲膫?。各行各業(yè)有經(jīng)驗的溝通者會通過片
面的事實、數(shù)字、背景呈現(xiàn)某種世界觀,從而影響現(xiàn)實。在這個例子中,新聞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
由引導消費者遠離藜麥:他們由衷地為一個貧困群體感到擔憂,害怕狂暴的全球貿(mào)易風潮會危及這一群體
的利益。我們很早就知道這一點:每個新手辯論者和犯錯誤的小學生都知道如何挑選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
不過,我們可能不知道這些真相為溝通者提供了多大的靈活性。很多時候,你可以通過許多方式描述一個
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實性。我將它們稱為“競爭性真相
(摘編自赫克托?麥克唐納《后真相時代》,劉清山譯)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藜麥適合素食者和腸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營養(yǎng)均衡,被美國宇航局認為是宇航員食物的理想之
選。
B.“馬克?貝勒馬爾等人對此則持保留意見”中的“此”,指的是被國外需求推高的藜麥價格給玻利維亞和秘魯
當?shù)厝嗽斐蓚@一說法。
C.藜麥的大面積種植,不僅讓玻利維亞和秘魯?shù)鹊剞r(nóng)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且改變了當?shù)厝藢见湈?/p>
有歧視的看法。
D.作者認為,盡管一些媒體引導消費者遠離藜麥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發(fā)點卻不是惡意的,他們?yōu)楫?/p>
地的貧困居民感到擔憂。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第一段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當一起事件超出了我們直接觀察的范圍時,有些人會根據(jù)他人提供的信息,
并結合自己的判斷,生成對該事件的看法。
B.“它的價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為市場對藜麥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麥的種植面積持續(xù)
擴大,供給日益增長。
C.“每個新手辯論者”“都知道如何挑選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見有些“溝通者”會選擇有助于推進個人意
圖的真相,而這種選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D.從藜麥事件可以發(fā)現(xiàn),一組片面的事實編織在一起引發(fā)了一場良心危機,而這場良心危機對玻利維亞和
秘魯當?shù)氐木用裨斐闪苏嬲膫Α?/p>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
A.“糧食優(yōu)先”智庫的工作人員塔尼婭?科森在談到安第斯山藜麥種植者時表示:“坦率地說,他們厭倦了藜
麥,因此開始購買其他食物?!?/p>
B.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一則新聞的標題為“你對藜麥的愛越深,你對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的傷害就越深”。
C.制片人邁克爾?威爾科克斯專門為這個問題制作了一部紀錄片,他說:“我見過一些反對食用藜麥的文字
評論,實際上,停止消費才會真正傷害這些農(nóng)民。”
D.英國廣播公司播音員埃文?戴維斯指出:“事實上,說謊常常是沒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謊言的
情況下完成許多有效的欺騙?!?/p>
4.請簡要說明文本中的西方媒體在報道時使用了哪些“競爭性真相”。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證明關于藜麥的新聞報道結論有誤?請根據(jù)文本概括。
【答案】1.C2.D3.A4.①《獨立報》通過片面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稱藜麥價格的上漲使玻利
維亞人吃不起藜麥了;②《紐約時報》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麥種植區(qū)的兒童營養(yǎng)不良率正在上升的
結論;③《衛(wèi)報》和《獨立報》使用具有明顯傾向性的標題強調(diào)藜麥價格上漲對藜麥種植者造成的傷害。
5.①借助名家觀點與事實論據(jù)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馬克?貝勒馬爾等人的質(zhì)疑,引用相關經(jīng)濟學家的
調(diào)查論證,用事實反駁報道中的錯誤信息;②借助實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駁,比如第三段用親自調(diào)查時掌
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駁報道中的錯誤信息;③借助常規(guī)邏輯認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論辯與犯
錯誤小學生的自我辯護的技巧進行類比,批判報道中的“競爭性真相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當?shù)厝藢见湈в衅缫暤目捶ā卞e,原文"之前,秘魯城里人往往認為他們這片區(qū)域吃藜麥的人'很土現(xiàn)
在,由于美國人和歐洲人的重視,食用藜麥被視作一種時尚”,可見是美國人和歐洲人的重視改變了當?shù)厝?/p>
對藜麥帶有歧視的看法。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對玻利維亞和秘魯當?shù)氐木用裨斐闪苏嬲膫Α卞e,原文“不過,這些受到錯誤解讀的真相可能會對當
地的人們造成真正的傷害”,可見是“可能”會當?shù)氐娜藗冊斐烧嬲膫?,選項犯了或然變必然的錯誤。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觀點是:消費量的下降和價格的激增不存在明顯的聯(lián)系。
A.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麥種植者想吃點別的東西導致藜麥消費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麥價格的上漲,直接支撐
了第二段的觀點。
B.說的是藜麥價格的上漲會對當?shù)厝嗽斐蓚ΑEc第二段的觀點相悖。
C.說的是“停止消費才會真正傷害這些農(nóng)民“,可以用來支撐第三段的觀點,與第二段的觀點關聯(lián)不大。
D.可以用來支撐“競爭性真相”的相關觀點。與第二段的觀點無關。
故選Ao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重要概念含義,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明確答題區(qū)間,由題干中“西方媒體在報道時”可確定答題區(qū)間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競爭性真相”
這一概念的含義。即第四段中的“通過許多方式描述一個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
等的真實性”,而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體現(xiàn),如“各行各業(yè)有經(jīng)驗的溝通者會通過片面的事實、數(shù)字、背
景呈現(xiàn)某種世界觀,從而影響現(xiàn)實”等。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體的報道通過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
比如《獨立報)以“玻利維亞的藜麥消費量'5年間下降了34%,這一片面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得出“當?shù)丶彝ヒ呀?jīng)吃
不起這種主食了。它已經(jīng)變成了有侈品”這一結論;
《紐約時報)“援引研究報告”,得出“藜麥種植區(qū)的兒童營養(yǎng)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結論;
《衛(wèi)報》“用煽動性標題提升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獨立報》用“藜麥:對你有利-對玻利維亞人有
害”這一具有明顯情感傾向的標題來強調(diào)黎麥價格上漲對黎麥種植者造成的傷害。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首先要明確該文探究的核心問題,即西方媒體在關于玻利維亞和秘魯藜麥生產(chǎn)和消費的報道中大量使用“競
爭性真相”,使讀者產(chǎn)生誤會甚至引發(fā)良心危機。
第一段列舉西方媒體的報道,提出問題。
第二段先提出質(zhì)疑的觀點,“這種說法看似可信,被許多人認可,但是經(jīng)濟學家馬克?貝勒馬爾等人對此則持
保留意見”,然后結合經(jīng)濟學家的相關調(diào)查,“幾位經(jīng)濟學家跟蹤了秘魯家庭支出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將種植且食用
藜麥的家庭、食用但不種植藜麥的家庭和從不接觸藜麥的家庭劃分為三個小組。他們發(fā)現(xiàn),從2004年到2013
年,三個小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麥種植戶家庭支出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農(nóng)民們正在變富,他
們將這種新收入轉化為支出又給周邊民眾帶來了好處”,得出恰當?shù)慕Y論,“消費量的下降和價格的激增不存
在明顯的聯(lián)系。更加接近事實的解釋是,秘魯人和玻利維亞人只是想換換口味,吃點別的東西”。
第三段則重點探討了“我”的實地考察,以事實說話,使得闡釋更具有科學依據(jù):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區(qū)的人食
用藜麥給當?shù)厝藥砹撕锰帯皣庑枨蠼^對是一件好事”“之前,秘魯城里人往往認為他們這片區(qū)域吃藜麥的
人,很土現(xiàn)在,由于美國人和歐洲人的重視,食用藜麥被視作一種時尚”;另一方面指出當?shù)厝瞬⒉蝗鄙?/p>
藜麥,向導說“我們有許多藜麥
最后一段進一步指出“這些受到錯誤解讀的真相可能會對當?shù)氐娜藗冊斐烧嬲膫Α?,意在強調(diào)片面地使用
“競爭性真相”會造成更多的傷害,作者在此處用“新手辯論者和犯錯誤的小學生”的常規(guī)邏輯認知進行類比論
證,批判報道中的“競爭性真相
(2023?全國?統(tǒng)考全國乙卷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學研究有兩條腿,一條是文學史,一條是文學批評,在一條腿向前邁的時候,另一條腿就要先停一
停,踏在地上;否則,我們的身體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學史框架建立在相對確定的價值體系之上,要據(jù)這個價值體系分出優(yōu)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兩個
方面,在一定時期,首先確定的是文學批評的共同標準,這就是那時所建立的文學史框架的要求,文學史
框架要有統(tǒng)一性,不能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文學史就
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說明研究者已經(jīng)對其中一系列主要問題有了相對集中的認識,至少那些
文學史的編寫者承認這個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們自己的文學感受和理解做根據(jù)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
別人一有異議就要改弦易轍的,文學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學史教材,文學史教材因其編寫者大多是
學科里有權威性的專家和學者,而有著更廣泛的可信度,能夠讓更廣大的文學史閱讀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
接受,人們首先通過文學史建立起對這個學科范圍內(nèi)的作家與作品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對
固定的文學史框架,就不必擔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因為這些與文學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觀點,充其量
只是將自己的不同意見充分表達出來罷了。它們對文學史框架的影響只是局部的,對現(xiàn)行文學史有局部的
充實和微調(diào)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nèi)藗儗δ切┰谖膶W史上已經(jīng)得到充分論述的作家
和作品的認識,人們不會從認識到杜甫詩的文學價值而至于認識不到杜甫詩的文學價值。與此同時,文學
批評是個人化的,多樣化的,自然有不同意見的發(fā)生,現(xiàn)行文學史的編寫者和同意現(xiàn)行文學史觀點的研究
者同樣會以個人身份參加到文學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持有不同意見的批評者進行討論,總之,
文學史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像一道堤壩一樣阻擋著文學批評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沖擊,并在這種沖擊中發(fā)
生著漸進性的變化,但文學史永遠只是一個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窮盡對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學作品的認識;
它是被文學史家精心挑選和組織起來的文學知識和思想,而不是這個學科的文學知識和思想的全部,更不
是這個學科研究活動的終結形式。以文學史框架為參考,展開更廣泛細致的闡釋、分析、討論和研究,就
成了這個學科研究的主體內(nèi)容,而這些都是在文學批評的范圍內(nèi)進行的,文學史就建立在此文學批評活動
的基礎之上,沒有文學批評的繁榮發(fā)展,任何一部文學史都無法獨立地支撐起自己。文學批評不能以文學
史框架的要求為當然標準,而要以批評者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理解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實際地、深入地
進入到文學世界,將其中更豐富、更具體、更隱蔽的價值和意義充分發(fā)掘出來,爭取別人的理解和同情,
從而給文學史的寫作不斷注入新血液。
(摘編自王富仁《文學史與文學批評》)
6.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史框架以相對確定的價值體系為基礎,代表一定時期內(nèi)文學批評的共同標準。
B.文學史教材的出現(xiàn),標志著文學研究者對文學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認識。
C.文學批評可能不斷對已有的文學史形成沖擊,從而促使文學史發(fā)生漸進性變化。
D.文學批評的出發(fā)點是批評者自己對文學的真實感受和理解,而不是文學史的結論。
7.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兩條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論證了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的相互關系。
B.文章提及杜甫詩,說明對文學史上得到充分論述的作品,人們的認識有穩(wěn)定性。
C.文章在分析了文學批評的性質(zhì)之后,又進一步指出了文學批評者應具有的態(tài)度。
D.文章在情感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傾向性,在文學史與文學批評二者之間更青睞文學史。
8.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史與文學批評的研究方式有較大差異,文學史編寫者應避免介入文學批評。
B.因為文學史無法窮盡對作家和作品的認識,所以拾遺補缺才是文學批評的任務。
C.沒有廣泛細致的文學批評,文學史就失去了基礎,文學研究活力也會受到影響。
D.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學研究的深入,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寫的文學史是有必要的。
【答案】6.B7.D8.C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
B.“文學史教材的出現(xiàn)”“對文學史框架的合理性”錯誤,原文的表述是“有了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說明研
究者已經(jīng)對其中一系列主要問題有了相對集中的認識,至少那些文學史的編寫者承認這個框架是合理的”,
可見應是“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的出現(xiàn)標志著“研究者已經(jīng)對其中一系列主要問題有了相對集中的認識”,
且“對文學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認識”的是“那些文學史的編寫者”。
故選B。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論點、論據(jù)及論證方法的能力。
D.“在情感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傾向性”“更青睞文學史”錯誤,材料分析了文學史和文學批評,指出了它們的不同和
聯(lián)系,但并未在情感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傾向性。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內(nèi)容及觀點的內(nèi)容。
A.“文學史編寫者應避免介入文學批評”錯誤,原文的表述是“現(xiàn)行文學史的編寫者和同意現(xiàn)行文學史觀點的
研究者同樣會以個人身份參加到文學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持有不同意見的批評者進行討論”。
B.“所以拾遺補缺才是文學批評的任務”錯誤,依據(jù)原文“以文學史框架為參考,展開更廣泛細致的闡釋、分
析、討論和研究,就成了這個學科研究的主體內(nèi)容,而這些都是在文學批評的范圍內(nèi)進行的“可知,文學批
評是對作家、文學作品展開的“更廣泛細致的闡釋、分析、討論和研究”,而不是“拾遺補缺”。
D.“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寫的文學史是有必要的"錯誤,原文的觀點是“對現(xiàn)行文學史有局部的充實和微調(diào)的作
用,,“給文學史的寫作不斷注入新血液,,,而不是“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寫的文學史:
故選Co
(2023?全國?統(tǒng)考全國甲卷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隨著中國考古學的飛速發(fā)展,考古資料得以大量積累,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體系基本建立,多學科合
作日益深入,各種專題研究廣泛展開。“考古寫史”在中國已經(jīng)取得巨大成就,獲得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補空
白意義的成績,中國考古學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構建方面展現(xiàn)了廣闊前景。
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考古學提供了傳統(tǒng)歷史學不可想象的新發(fā)現(xiàn)、新材料,呈現(xiàn)出不同時期的古代物質(zhì)
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產(chǎn)生活狀態(tài)以及各地的文明化進程等,如不同區(qū)域新石器時代晚期大型聚落遺址、
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設施、手工業(yè)作坊,以及象征王權、神權、軍權和復雜禮制出現(xiàn)的精美玉
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從重構上古史體系角度看,20世紀70—80年代,夏鼐、蘇秉琦等系統(tǒng)地構建了新石器與夏商周三代時
期的考古學文化區(qū)系類型時空框架體系。蘇秉琦在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區(qū)系類型基礎上提出“滿天星
斗”“多元一體”和“古國-方國-帝國''等關于中國上古史的歷史敘述體系。嚴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
認多區(qū)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時,強調(diào)中原文化區(qū)“聯(lián)系各文化區(qū)的核心作用”。張光直認為各地區(qū)文
化多元發(fā)展并通過彼此之間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個“中國相互作用圈
從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到殷墟考古學文化、周代考古學文化,考古學不僅展現(xiàn)了不同于傳統(tǒng)文獻
記載的這一時期文化、科技、禮制等眾多方面從發(fā)展到成熟的歷史脈絡,而且填補了諸多傳統(tǒng)歷史學的空
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吳城文化、兩周時期的曾國與中山國歷史,等等。
這些成果證明考古學完全有能力擔當重寫中國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經(jīng)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
史敘述與解釋體系,超越了傳統(tǒng)的具有傳說性質(zhì)的三皇五帝體系和存在爭議的夏商周三代古史體系,正如
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經(jīng)過幾代考古人接續(xù)奮斗,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
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nèi)涵,活化了歷史場景?!?/p>
學界一直存在著“證經(jīng)補史''的傳統(tǒng)史學思路,試圖將考古學文化體系納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體系之中,
似乎中國考古學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并證明三皇五帝與夏商周,就沒有價值和意義,但研究實踐告訴我們:這種
傳統(tǒng)治史思路影響了中國考古學的視野和思維方式,限制了考古學在重構中國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
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顯示,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在東亞地區(qū)的文明形成與發(fā)展中占據(jù)了關鍵性地位,奠定了
中國獨特的禮樂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標志意義,盡管二里頭遺址是否就是文獻
記載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學術界仍有爭議。我們對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文化應該開展扎實的田野工作并展
開全方位的考古學研究與闡釋,而不是將主要目標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并為此爭論不休。
(摘編自徐良高《以考古學構建中國上古史》)
9.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考古學者對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更側重發(fā)掘能體現(xiàn)古代物質(zhì)文化面貌的大型遺址。
B.考古發(fā)現(xiàn)可以為有文獻記載的歷史提供參考、印證和補充,讓歷史的內(nèi)涵更豐富。
C.考古證明,“證經(jīng)補史”的傳統(tǒng)史學思路,很難為中國上古史提供敘述與解釋體系。
D.二里頭遺址是否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都無關緊要,緊要的是開展更為扎實的研究。
10.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宗明義,然后從不同角度論述中國考古學能擔當重寫中國上古史的重任。
B.文章在展開論述時,注重將傳統(tǒng)歷史學作為參照,用以凸顯考古學的獨特價值。
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舉諸多考古發(fā)現(xiàn),是為了證明考古學具有延伸歷史軸線的功能。
D.第三段介紹多種學術觀點,展示了考古學在上古史體系構建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11.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出土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為其所屬時期的文明化進程提供佐證。
B.中國考古學的眾多研究成果證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話傳說,而非實有其人。
C.在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有關中華文明禮樂文化的信息。
D.“考古寫史”立足于考古發(fā)現(xiàn),與以文獻為本位的“證經(jīng)補史”研究路徑不同。
【答案】9.B10.C11.B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更側重發(fā)掘能體現(xiàn)古代物質(zhì)文化面貌的大型遺址”錯誤,文中說的是“如不同區(qū)域新石器時代晚期大
型聚落遺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設施、手工業(yè)作坊,以及象征王權、神權、軍權和復雜禮制
出現(xiàn)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以及”表示并列,無法看出側重哪方面。
C.“很難為中國上古史提供敘述與解釋體系”錯誤,曲解文意,第五段明確說明“……已經(jīng)初步形成具有自身
特色的上古史敘述與解釋體系”,最后一段說的是“證經(jīng)補史”“這種傳統(tǒng)治史思路影響了中國考古學的視野和
思維方式,限制了考古學在重構中國上古史中的作用”,并不能將其限制了考古學在重構中國上古史中的作
用理解為“很難為中國上古史提供敘述與解釋體系
D.“二里頭遺址是否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都無關緊要”錯誤,文章最后一段說的是“我們對二里頭遺址與二里
頭文化應該開展扎實的田野工作并展開全方位的考古學研究與闡釋,而不是將主要目標集中于它是否是文
獻記載中的‘夏'……",文中是說不能將主要目標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并非“無關緊要”。
故選Bo
1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據(jù)、論點以及論證的能力。
C.“是為了證明考古學具有延伸歷史軸線的功能”錯誤,第二段和第四段列舉諸多考古發(fā)現(xiàn),第五段開頭用“這
些成果證明考古學完全有能力擔當重寫中國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經(jīng)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敘述
與解釋體系,超越……古史體系”進行了總結,由此可知,列舉這些考古發(fā)現(xiàn)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中國考古學
能擔當重寫中國上古史的重任
故選C。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信息,把握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B.“中國考古學的眾多研究成果證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話傳說,而非實有其人”錯誤,文中說的是“這些成果
證明考古學……超越了傳統(tǒng)的具有傳說性質(zhì)的三皇五帝體系”“似乎中國考古學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并證明三皇五
帝與夏商周”,文中只是說“超越了”“具有傳說性質(zhì)的三皇五帝體系”,并沒有說就此證明其“只是神話傳說,
而非實有其人”。
故選B。
(2023?河北石家莊?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我昨天剛握過世界女子壁球冠軍的手,她把她的微生物組傳給我,現(xiàn)在我又把它傳給了你。”吉爾
伯特一邊說,一■邊和我握手。
“憑借這雙手我就能變成壁球'高手'了嗎?"我問道。
“只是右手而已,”他說,“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話,我只好說聲抱歉啦?!?/p>
我們與獵狗、大象和推一樣,會把細菌的氣味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中,其實我們也釋放了細菌本身。我
們所有人都在不斷地向外界播撒自己的微生物。坐在吉爾伯特的車上,我會把微生物留在車座上?,F(xiàn)在我
靠在他的廚房料理臺上,在上面留下了微生物,其中寫滿了我的信息。為了分析這些信息,吉爾伯特最近
擦拭了家里的開關、把手、廚房料理臺、臥室地板。他的研究團隊招募并培訓了六組家庭。這項名為“家
庭微生物組計劃”的研究表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微生物組,這些微生物來自其家庭中的每個人。
人們手上的微生物會附著在開關和把手上,腳上的微生物會覆滿地板,皮膚里的微生物則蹭上了廚房臺面。
所有這一切都以驚人的速度發(fā)生。其中三名志愿者在研究過程中變更了住處,而他們的新住所也迅速有了
老房子里的微生物特征,即使換到了酒店房間也是如此。在進入新地方的24小時內(nèi),我們自己的微生物便
覆蓋了這個地方,使其成為自身的映射。當別人試圖讓你覺得“賓至如歸”時,人們真的都沒有什么自主
權,因為微生物會首先幫我們制造一個“家”。
我們也會改變室友身上的微生物。言爾伯特的團隊發(fā)現(xiàn),同居一室的不同人,彼此之間所分享的微生
物要多于分開居住的人,而一對夫婦在微生物層面也更相似。如果家里養(yǎng)狗的話,微生物之間的連接還會
增強。狗把微生物從戶外帶入室內(nèi),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物種庫,豐富了家庭微生物組。他們做了一
個實驗;把這些與狗相關的塵埃中的微生物喂給小鼠,發(fā)現(xiàn)這些嚙齒動物變得對各種過敏原都不那么敏感。
這些灰塵大餐讓小鼠的腸道增加了一百多種細菌,且其中至少有一種可以保護小鼠免受過敏源侵害。
團隊中的生態(tài)學家杰西卡?格林對漂浮在醫(yī)院普通病房內(nèi)的微生物進行了研究?!拔以疽詾槭覂?nèi)空
氣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他說,“然而,真相讓我大吃一驚。二者之
間很少甚至沒有重疊的部分,室外空氣中充滿了來自植物和土壤的無害微生物,室內(nèi)空氣中則含有大量不
成比例的潛在病原體,主要來自患者的口腔和皮膚?!笨梢哉f,患者把自己浸泡在了“自己的有害微生物
湯”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很簡單:開窗通風。新鮮空氣會帶來無害的環(huán)境微生物,占據(jù)病原體
的生存空間。但是醫(yī)院特意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與我們慣常認為的保持醫(yī)院潔凈存在矛盾。
我們一直試圖從建筑物和公共空間中排除微生物,但也許是時候歡迎它們光臨了。2014年,格林的團
隊參觀了一棟閃亮而嶄新的大學建筑,他們從教室、辦公室、衛(wèi)生間等300個場所收集灰塵樣本。分析表
明,許多設計會影響灰塵中的微生物,比如房間的大小、房間之間的聯(lián)通關系、被占用的頻率,通風方式
等。幾乎每種建系統(tǒng)設計選擇都會影響建筑物中的微生物生態(tài),從而影響居住者的微生物生態(tài)?;蛘哒?/p>
溫斯頓?丘吉爾說過的:“我們塑造了建筑,而建統(tǒng)也塑造了我們?!备窳终J為,通過“生物信息化設計”
可以控制這個過程。同樣,我們可以在其他領域看到類似的實踐。農(nóng)民可以在田壟邊緣種一排野花,從而
增加授粉昆蟲的數(shù)量。格林希望找到類似的建筑設計穿門,從而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多樣性。
吉爾伯特同意格林的想法,而他有著更宏偉的計劃。他想在建筑物內(nèi)“播種”細菌,而不是直接噴灑
或涂抹在墻壁上。他在建筑師贊助的幾件作品中精心設計了新風系統(tǒng),使流經(jīng)它們的空氣會穿過一面種滿
綠植的墻壁,綠植捆滿了微生物小球,小球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微小的裂縫和凹點。這些小球在充滿有益
細菌并能滋養(yǎng)細菌的營養(yǎng)液內(nèi)浸泡過;這不僅是一道養(yǎng)眼的景觀,同時也可以過濾空氣。
另外最重要的是,他還組織了地球微生物組計劃。該團隊正在接觸研究海洋、草原、洪泛區(qū)的科學家,
試圖說服他們共享樣本和數(shù)據(jù)。團隊的終極目標是通過給定溫度、植被、風速和光照條件等基本變量來預
測生活在某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微生物種類。他們最近甚至到白宮請愿,希望推動各方的協(xié)調(diào),促成不同領域
間科學家的合作,能開發(fā)出用于微生物組研究得更好的工具。
是時候思考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了!參與研究的家庭已經(jīng)同意讓研究人員擦拭他們的房子;水族
館的經(jīng)理能夠像關心他們的寶貝海豚一樣,關心水族箱中的隱形生命;醫(yī)院也在認真考慮往墻壁上添加,
而不是消滅微生物;建筑師和官員可以在品嘗高級料理的同時,討論糞便移植的話題……人們迎來了新時
代的開端,大家終于準備好去擁抱這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
(摘編自埃德?揚《我包羅萬象》,鄭李譯)
1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微生物會首先幫我們制造一個,家?指的是在我們的心理適應新住所之前,我們攜帶的微生物已經(jīng)先
行占領了這個新的住所。
B.“室內(nèi)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指戶外空氣的微生物群落中包含了家
家戶戶室內(nèi)空氣中的微生物。
C.“通過,生物信息化設計,可以控制這個過程”,指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設計改造建筑物的形態(tài)來增加室內(nèi)微
生物的數(shù)量,提高其多樣性。
D.“他想在建筑物內(nèi),播種,細菌”,指的是讓空氣穿過微生物小球,利用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微小的裂縫和凹
點來吸附污染物,過濾空氣。
1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會擁有與其他成員相同的微生物組。
B.醫(yī)院特意設法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C.接觸更廣泛的微生物可以有效抑制人體自身過敏性炎癥。
D.養(yǎng)寵物的家庭比不養(yǎng)寵物的家庭擁有更多的微生物物種。
14.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微生物應用更大的圖景”的一項是()
A.應用于司法領域:通過提取嫌疑人留下的微生物痕跡對他們進行追蹤和抓捕。
B.應用于生活領域:通過開窗通風來減少教室內(nèi)的潛在病原體,保障師生健康。
C.應用于醫(yī)療領域:通過增加或者減少體內(nèi)的微生物種類來提高人類健康水平。
D.應用于建筑領域:通過改變建筑物的設計來改善人類居住環(huán)境的微生物生態(tài)。
15.下面的圖表梳理了吉爾伯特研究團隊的研究計劃及其目的,請補寫完整。計劃部分不超過10個字,目
的部分不超過20個字。
16.為保證傳播知識的準確科學,表達應做到嚴謹客觀。而本文以對話開篇,以抒情筆調(diào)結尾,這樣處理
是否合適?請簡要分析。
【答案】12.A13.D14.B15.①建筑物微生物計劃;②將無害微生物引入普通病房,助力
患者康復;③通過建筑設計,提高有益微生物多樣性;④促成科學家合作,預測生態(tài)系統(tǒng)微生物。16.恰
當。①科普作品傳播和識,既要科學嚴謹,也要生動通俗。②開頭的對話描寫,借吉爾伯特和我開玩笑,
傳達了“我們會向周圍釋放自身攜帶的微生物”的觀點,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可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③結尾
運用抒情筆調(diào),熱切展望了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能感染讀者,引發(fā)共鳴。
【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指戶外空氣的微生物群落中包含了家家戶戶室內(nèi)空氣中的微生物”錯誤?!笆覂?nèi)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
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指的是戶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包含醫(yī)院普通病房室內(nèi)空氣中的微生物,
并不是指一般人家的住宅內(nèi)。
C.以偏概全?!斑@個過程”指前文丘吉爾所說“建筑也塑造了我們”的過程,“通過,生物信息化設計’可以控制這
個過程”,指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設計改造建筑物從而提高室內(nèi)有益微生物的多樣性,進而影響我們自身微生
物生態(tài)。
D.“利用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微小的裂縫和凹點來吸附污染物”錯誤。應是利用微生物來過濾空氣。
故選Ao
1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相同的”錯誤。應為“相似”。
B.“是不正確的”錯誤。原文的表述是“醫(yī)院特意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與我們慣常認為的保持醫(yī)院衛(wèi)生存
在矛盾”,這并不意味著醫(yī)院的這種做法錯誤。
C.“有效抑制人體自身過敏性炎癥”錯誤?!耙种七^敏性炎癥”只是在小鼠實驗中得到的結論,并不一定適用于
人類。
故選D。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詞語含義的能力。
B.“通過開窗通風來減少教室內(nèi)的潛在病原體”是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應用圖景,不是“更大的圖景”。
故選B。
1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和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依據(jù)“我們一直試圖從建筑物和公共空間中排除微生物,但也許是時候歡迎它們光臨了”可知,①處可填:建
筑物微生物計劃。
依據(jù)“患者把自己浸泡在了‘自己的有害微生物湯'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很簡單:開窗通風。新鮮
空氣會帶來無害的環(huán)境微生物,占據(jù)病原體的生存空間”可知,②處可填:將無害微生物引入普通病房,助
力患者康復;
依據(jù)“格林希望找到類似的建筑設計竅門,從而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多樣性”可知,③處可填:通過建筑設計,
提高有益微生物多樣性;
依據(jù)“該團隊正在接觸研究海洋、草原、洪泛區(qū)的科學家,試圖說服他們共享樣本和數(shù)據(jù)……他們最近甚至
到白宮請愿,希望推動各方的協(xié)調(diào),促成不同領域間科學家的合作,能開發(fā)出用于微生物組研究得更好的
工具”可知,④處可填:促成科學家合作,預測生態(tài)系統(tǒng)微生物。
1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科普作品傳播和識,既要科學嚴謹,也要生動通俗?!拔易蛱靹偽者^世界女子壁球冠軍的手,她把她的微生
物組傳給我,現(xiàn)在我又把它傳給了你?!薄?憑借這雙手我就能變成壁球'高手'了嗎?‘我問道?!皇怯沂侄?,’
他說,‘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話,我只好說聲抱歉啦。”'文章開頭寫吉爾伯特和我開玩笑,幽默風趣,同時巧
妙引出文章的觀點“我們所有人都在不斷地向外界播撒自己的微生物”,可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是時候思考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了!……人們迎來了新時代的開端,大家終于準備好去擁抱這個充滿
微生物的世界!”,文章結尾包含熱情地展望了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強烈的抒情性不僅表達出了作者
內(nèi)心對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的渴望,同時能感染讀者,引發(fā)共鳴。
(2023?福建?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漿時代》,討論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時期,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漿”,
但是,當時我誤以為進入宋代以后,固體的砂糖便成為主流。直到讀到北宋王辟之《漫水燕談錄》里的一
則材料,我才意識到,以為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這是一個普遍流傳的誤會。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
譜》。宋人王灼的《糖霜譜》是一部嚴謹驚人的科學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時代,固體的糖已經(jīng)出
現(xiàn)了。但是,很多人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進而望文生義,對這一著作有很多誤解,包括以為“糖霜”
指的是我們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細粒狀的糖粉。其實,王灼講解得非常清楚:糖霜之稱,是指這種
產(chǎn)品經(jīng)歷結晶的過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結霜現(xiàn)象。至于糖霜的形態(tài),則是大大小小的不規(guī)則團塊,所以宋
人亦稱之為“糖冰”或“冰糖”。
當時甘蔗種植在宋朝的境內(nèi)非常普遍,質(zhì)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術的地方卻不多,僅僅局限在
福唐(位于福建)、四明(浙江)、番禺(廣東)以及廣漢、遂寧(二者皆在四川),可是前四個地方都產(chǎn)量
小,質(zhì)量也遜色,因此實際上只有遂寧一處為主力。即使在遂寧,也只是集中在傘山周圍,這里制糖霜的
家庭作坊稱為“糖霜戶”,其中大致有三百家的出品為優(yōu)等貨,大戶每年能動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戶
不過只有一兩缸。另外還有將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產(chǎn)中下等的產(chǎn)品。附近雖然也有很多甘蔗田,
那里的農(nóng)戶們卻沒有掌握做糖霜的技術,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為原料賣給傘山前的制糖坊。
這些糖霜戶所掌握的技術相當簡單,無法完全控制生產(chǎn)過程,導致每年的產(chǎn)量不穩(wěn)定。從耕田到曬霜,
歷時長達一年半,最終可能一缸出幾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糖霜形成。
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寧每年進貢數(shù)千斤糖霜,結果當?shù)貙⒔霐?shù)產(chǎn)家破產(chǎn),到王灼寫《糖霜譜》
時還沒有恢復元氣。在最大的生產(chǎn)地遂寧,尚且無法承受一年多出幾千斤固體糖的負擔,那么其他四個地
方只會更弱。另外,《糖霜譜》介紹,當時邊境以外的很多地區(qū)都出產(chǎn)好甘蔗,但卻沒聽說有糖霜的生產(chǎn),
連王灼都覺得奇怪。
《糖霜譜》記錄了當時糖霜與沙糖的制作工藝。前者的生產(chǎn)過程辛苦漫長,而且出品率很低,大致是
把甘蔗榨出的汁在火上熬,熬到類似麥芽飯的黏稠度,然后把若干竹條插在大缸里,再將熬好的蔗漿倒入,
以竹藤編的蓋子罩合。接下來,便是等著蔗漿析出結晶,附著在竹條以及缸壁上。到農(nóng)歷五月,把這些結
晶取出,這個程序稱為“瀝缸”?!盀r”出的糖晶再經(jīng)陽光下暴曬,才得到最終的糖霜。不過,一缸糖漿
不會全部結晶成霜,會留下相當比例的“糖水”,也就是余漿。這些糖水有兩種去處,直接賣掉,”或自
熬沙糖”。很清楚,在王灼時代的制糖體系里,沙糖與糖霜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商品。
實際上,王灼非常了不起,在卷二清楚地勾勒了中國古人在蔗糖消費上的不同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蔗
漿,乃是甘蔗壓榨成的汁。第二個階段為“蔗餉”,即經(jīng)過初步簡單加工的甘蔗飴漿,很可能是把甘蔗榨
汁在陽光下曬,蒸發(fā)掉水分,由此形成濃縮稠漿。第三個階段,則是加入了把蔗漿汁在火上熬煉的程序。
文獻記載,唐太宗派人從印度的摩接陀國學會了“熬糖法”,很多后代學者誤以為,這次引入的新技術是
直接制作固體糖,但事實絕非如此。王灼推測,熬糖法是“熬糖浦作劑,似是今之沙糖也”,接下來他明
確道:“蔗之技盡于此,不言作霜,然則糖霜非古也。”他指出,三個階段里都沒有提到固體糖的制作工
藝,所以糖霜的歷史并不長。同時,他認為,唐初從印度引入的熬糖法,制成的產(chǎn)品就是沙糖。所以,在
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體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
《糖霜譜》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漿就,元代官修的《農(nóng)桑輯要》收編了詳細的“煎熬法”,其工藝說
來相當簡單:
把甘蔗汁于大鍋內(nèi)溫火熬煮,熬到變?yōu)楹跅椇希ㄒ赏ā昂帧保┥?;在一只大盆的底部鑿一個小眼,然
后把大盆架在一只罐子上,將煮好的稠漿倒入盆內(nèi),任其從小孔內(nèi)一點點滴落,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澄清,
分離糖蜜。最終,落入罐底的糖蜜在品質(zhì)上比較差,只能用于制作“渴水”這類飲料。留在盆內(nèi)的部分才
是質(zhì)量好的沙糖,貯存起來,供隨時食用。
《農(nóng)桑輯要》中很明確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術過程,也清楚地告訴我們,簡單分離過糖蜜的稠漿
就是沙糖的最終形態(tài),并沒有進一步曬干等更多步驟,因此成品是流質(zhì)的膠飴。賀威、劉偉榮在《宋元時
代福建制糖技術的影響》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chǎn)“液態(tài)糖”,而福建的液態(tài)糖產(chǎn)量極
大,"仙游縣田耗于蔗糖,歲運入浙淮者,不知其幾萬壇”,這一繁榮一直持續(xù)到元代。從《糖霜譜》可
知,不僅福建,同時期的其他蔗糖產(chǎn)地也是如此,這就顯示了宋人消費蔗糖的情況。如此重要的歷史情況,
卻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樣受到忽略的是,有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作為糖制品主力的液態(tài)糖,擁有
一個指定專用名稱沙糖。
季羨林先生《蔗糖史》中關于唐代的一章讓我們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點,唐人對這種形式的蔗糖
頗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種應用。真正驚人的是,如《演繁錄》指出,早在東漢時,張衡《七辯》
里已然提到:“沙場石蜜,遠國儲珍?!痹瓉?,至晚在公元一世紀時,就出現(xiàn)了沙糖(飭)這個專稱,它
來自遠方,稀少而昂貴,很顯然只有上層社會才有機會接觸到。賦中與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這是漢
唐時代對異國所產(chǎn)固體糖的叫法。
(摘編自孟暉《宋人的沙糖》)
1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代的“糖霜”在形態(tài)上呈現(xiàn)為不規(guī)則的團塊,與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并不相同。
B.宋代遂寧的傘山周圍集中了許多糖霜戶,他們的“糖霜”的生產(chǎn)能力并不是相同的。
C.中國古人對蔗糖的消費進入第三個階段,與摩接陀國“熬糖法”的傳人有密切關系。
D.作者孟暉經(jīng)過詳細的考證,認為宋代流行的是液態(tài)糖,唐代之前并沒有出現(xiàn)固體糖。
1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代以及唐以前消費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漿”,這屬于王灼提出的中國古人在蔗糖消費上的第一階段。
B.宋人生產(chǎn)“糖霜”存在“瀝缸”和“曬霜”這兩道程序。前者是指在農(nóng)歷的五月將蔗漿析出的結晶取出。
C.較之糖霜,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藝相當簡單,因為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來自糖霜生產(chǎn)后遺留下來的糖水。
D.若研究中國蔗糖史,學者可以參考《糖霜譜》《農(nóng)桑輯要》等古籍,也可以參考季羨林先生的《蔗糖史》。
19.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宋代,掌握了制作糖霜技術的有福唐、四明、番禺、廣漢、遂寧,這說明宋代的甘蔗種植只集中在這
五個地方。
B.宋代的“糖霜戶”運用所掌握的技術生產(chǎn)“糖霜”,但并不能完全控制生產(chǎn)過程,這可推斷出他們所掌握的
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
C.南宋醫(yī)學家寇宗爽《本草衍義》的記載“甘蔗……石蜜、沙糖、糖霜皆自此出”可以佐證宋代的"沙糖"與"
糖霜"不是同一種商品。
D.“仙游縣田耗于蔗糖,歲運人浙淮者,不知其幾萬壇”,由此可以推斷出宋代浙淮地區(qū)對沙糖的消費量是
巨大的。
20.作者運用哪些證據(jù)推翻了“進入宋代以后,固體的砂糖便成為主流”“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的結論?
請結合材料加以說明。
21.孟暉對宋人所消費的蔗糖的研究能給從事相關學術研究的學者哪些啟示?請簡要說明。
【答案】17.D18.C19.A20.①作者考證出宋代存在的固體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
不是同一種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費“砂糖”;②依據(jù)《糖霜譜》的記載,宋代境內(nèi)“糖霜”的產(chǎn)量很低,且
境外不生產(chǎn),,糖霜,,,所以“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③賀威、劉偉榮等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
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chǎn)“液態(tài)糖”,所以“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④作者從《糖霜譜》
《農(nóng)桑輯要》考證出宋代的“液態(tài)糖”的專有名稱是沙糖,可見沙糖不是固體糖,所以“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
為主”不可能存在。21.①從事學術研究,要勇于承認自己的失誤;②研究中要盡可能研讀更多的文獻
資料;③善于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④學術研究要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不能只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
【解析】1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唐代之前并沒有出現(xiàn)固體糖”錯。從文章最后“賦中與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這是漢唐時代對異國所產(chǎn)
固體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固體糖。
故選D。
18.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藝相當簡單,因為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來自糖霜生產(chǎn)后遺留下來的糖水”強加因果關系。
工藝相當簡單,與其使用的原材料沒有直接關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來自糖霜生產(chǎn)后遺留下來
的糖水”缺少依據(jù),原文說的是“《糖霜譜》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漿就”。
故選C。
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宋代的甘蔗種植只集中在這五個地方”錯。原文說“當時甘蔗種植在宋朝的境內(nèi)非常普遍”。
故選Ao
20.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判斷、推理的能力。
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時代的制糖體系里,沙糖與糖霜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商品”“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
不是固體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可知,作者考證出宋代存在的固體蔗糖一“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
同一種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費“砂糖”;
由原文“《糖霜語》記錄了當時糖霜與沙糖的制作工藝。前者的生產(chǎn)過程辛苦漫長,而且出品率很低”“《糖
霜語》介紹,當時邊境以外的很多地區(qū)都出產(chǎn)好甘蔗,但卻沒聽說有糖霜的生產(chǎn)”可知,依據(jù)《糖霜譜》的
記載,宋代境內(nèi)“糖霜”的產(chǎn)量很低,且境外不生產(chǎn)“糖霜”,所以“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
由原文“賀威、劉偉榮在《宋元時代福建制糖技術的影響》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chǎn)'液態(tài)
糖'”可知,賀威、劉偉榮等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chǎn)“液態(tài)糖”,所以“宋人消費
以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
由原文“從《糖霜譜》可知,不僅福建,同時期的其他蔗糖產(chǎn)地也是如此,這就顯示了宋人消費蔗糖的情況。
如此重要的歷史情況,卻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樣受到忽略的是,有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作為糖制
品主力的液態(tài)糖,擁有一個指定專用名稱一沙糖”“《農(nóng)桑輯要》中很明確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術過程,
也清楚地告訴我們,簡單分離過糖蜜的稠漿就是沙糖的最終形態(tài),并沒有進一步曬干等更多步驟,因此成
品是流質(zhì)的膠飴”可知,作者從《糖霜譜》《農(nóng)桑輯要》考證出宋代的“液態(tài)糖”的專有名稱是沙糖,可見沙糖
不是固體糖,所以“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
21.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由原文“當時我誤以為進入宋代以后,固體的砂糖便成為主流。直到讀到北宋王辟之《海水燕談錄》里的一
則材料,我才意識到,以為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這是一個普遍流傳的誤會”可得,從事學術研究,要
勇于承認自己的失誤;
由原文“直到讀到北宋王辟之《海水燕談錄》里的一則材料,我才意識到……”“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譜》。
宋人王灼的《糖霜語》是一部嚴謹驚人的科學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時代,固體的糖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季
羨林先生《蔗糖史》中關于唐代的一章讓我們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點,唐人對這種形式的蔗糖頗為了
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種應用。真正驚人的是,如《演繁錄》指出,早在東漢時,張衡《七辯》里已然
提到:‘沙場石蜜,遠國儲珍?!笨傻?,研究中要盡可能研讀更多的文獻資料;
由原文“賀威、劉偉榮在《宋元時代福建制糖技術的影響》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chǎn),液態(tài)
糖”,“季羨林先生《蔗糖史》中關于唐代的一章讓我們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點”可得,在考證過程中,作
者引用了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
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進而望文生義”,結果得出錯誤的觀點,由此可得,學術研究
要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不能只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
(2023?湖北武漢?統(tǒng)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地名是文化的載體之一,中國文化對越南的巨大影響也深刻地體現(xiàn)在越南的地名上。舉凡越南歷史上
的國名、政區(qū)通名、地名淵源解釋、地名別名等,無不受到中國文化的輻射。越南是與中國山水相連的南
鄰,位于印度支那半島東部。其北部的萊州、老街、河江、高平、諒山、廣寧諸省與中國的云南、廣西接
界。歷史上的越南長期臣服于中國,嘉慶八年(1803),清朝冊封阮朝創(chuàng)立者沅福映為“越南國王”?!都螒c重
修一統(tǒng)志》中記載:“先是,阮福映表請以‘南越'二字錫封。”上諭大學士等日:'南越'之名,所包甚廣。
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nèi)。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該國先有
越裳舊地,后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
字列于下,表其新賜落封;且在百越之南,著于《時憲書》內(nèi),將'安南'改為'越南’“越南”之名一
直沿用至今。拉丁化的國名VietnAm,亦為此意。
秦朝立國之后,秦始皇不滿足于現(xiàn)有七國舊土的疆域模式,在向北開拓匈奴領地的同時向南發(fā)展,派
大軍越過南方五嶺占據(jù)了今天的閩粵桂等地。被新納入中央王朝管轄的領土中,就包括了今天的越南北部
地區(qū)(駱越)。當年的象郡是管理這塊越北地區(qū)的上級單位,從行政上確立了中央王朝對越南北部的管轄權,
來自秦和被征服六國的軍民開始進入封閉的南方山區(qū),找到了立足點,漢地文化就此傳入。秦朝末年,歷
經(jīng)長者趙佗在紛亂時期的暫時自立,但其本屬秦國舊臣。百越諸地在各代南越王期間仍然吸收著中原文化,
尤其是文字官制等高級行政工具得到了普及。當然,此時這里的中原文化已經(jīng)有所本土化,和越文化逐漸
融合。同時,南越領土也在不斷地擴張。至漢武帝平定南越國之時,其領土已擴展至越南中部。經(jīng)魏晉亂
世,至唐王朝,因紅河流域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活動,其發(fā)達程度甚至比肩當時的珠江流域。但是隨著唐末戰(zhàn)亂,
各節(jié)度使的自立,越南中北部逐漸脫離中原王朝控制,至北宋時期,已經(jīng)事實上獨立。雖然明朝初期一度
恢復對越南北部的統(tǒng)治,但旋即喪失。雖然越北政治體系在事實上脫離了中央王朝,但是在文化體系發(fā)展
方面,越南仍在進行漢文化的本土化繼承。最典型的代表則是越南在東南亞設置的一套“小中華體系“,在朝
貢天朝的同時要求其他國家來朝貢自己。
而在具體的地名上,越南借鑒中國的程度也不淺。值得一說的是安陽王⑻?!鞍碴枴币辉~相傳是古蜀國
王子的稱號,與中國的河南安陽并無什么關系,其名稱來由的一種說法為越南境內(nèi)的卡露河,因王城居其
北側,按照漢字文化圈的命名習慣,將其命名為安陽。也許是由于遷都的原因,越南有兩處存有安陽王相
關的遺址,一處是永福省麋泠縣光明社,另一處是河內(nèi)市東英縣古螺社,后者在此建有安陽王廟。而越南
境內(nèi)的各種安陽地名,如永福省立石縣安陽社、海防市黎真郡安陽坊、安??h安陽鎮(zhèn),足以見得“安陽”一詞
對越南的深遠影響?!吧侥纤敝^之陽”的命名規(guī)律,正是漢文化的常見遺存,對古越人便已經(jīng)起作用了?!?/p>
中原王朝南下以后,在越南置郡縣,留下了一些和我國目前行政區(qū)劃名稱“撞車''的名字。比如北寧省仙游縣,
與福建仙游“撞車”;太平省東興縣,則與廣西東興“撞車三國的孫吳政權對越南北部有著強有力的控制,
并在此設置武寧縣,與今天的江西武寧相同。西晉時期,設置南定縣,后改為武安縣,與河北武安相同。
隋唐五代期間,這是中原王朝長時期大規(guī)模統(tǒng)治越北的最后階段,曾設慈廉縣、懷德縣、新安州、安人縣、
武峨州等,而其中的新安州與河南新安同名。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的貞觀年間曾設演州,至今仍留有演州
縣,這是越南唯一歷時1200多年一直使用且基本未曾中斷的地名。究其源頭,有可能與河流命名法有所關
聯(lián)。有時越南也會出現(xiàn)同中原王朝一樣,因避諱而進行改名的地名。這其中,有的是因為中原王朝的皇帝
而改名,比如唐朝的龍淵縣諱李淵之名改為龍編,又如越南自身的黎朝時期,因武寧縣避莊宗黎維寧諱改
為武江縣。
上述提到的這些帶有中國風味的地名,大多是等級非常低的地名,在越南當?shù)匾膊灰姷妹總€人都會知
道。但在越南,“撞車”的高等級地名也很多。首先就得說越南的首都,在歷史上李朝效仿唐朝將其首都也稱
為長安,黎朝也效仿明朝設立應天府,阮朝則效仿清朝設立承天府。而今天的首都河內(nèi)是越南最重要的城
市之一,難免讓人聯(lián)想到古代中國的“河內(nèi)”,取“黃河北岸,殷商畿內(nèi)''之意,大體位于太行山以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跨國人力資源配置合同
- 《千字文》全文解讀簡編
- 2024采購合同供應商資格補充協(xié)議
- 2025版木材加工廠木屑原料采購合同3篇
- 2024年適用:臨時建筑設施轉讓合同樣式
- 2024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工作坊: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服務合同3篇
- 地鐵知識培訓視頻課件
- 硬件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酒店會議設施租賃合同
- 專業(yè)兒童用濕紙巾購銷協(xié)議文檔下載版A版
- 消防控制室值班服務人員培訓方案
- 《貴州旅游介紹》課件2
- 貸款咨詢服務協(xié)議書范本
- 2024年中職單招(護理)專業(yè)綜合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教務處主任批評與自我批評
- 氟馬西尼完整
- 合同-勞動主體變更三方協(xié)議
- 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登記表(醫(yī)生個人總結)
- 煤礦巷道噴涂技術方案
- 新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
- 高校搬遷可行性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