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行知中學、一八聯合國際學校、南塘中學等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_第1頁
河南省鄭州市行知中學、一八聯合國際學校、南塘中學等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_第2頁
河南省鄭州市行知中學、一八聯合國際學校、南塘中學等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_第3頁
河南省鄭州市行知中學、一八聯合國際學校、南塘中學等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_第4頁
河南省鄭州市行知中學、一八聯合國際學校、南塘中學等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河南省鄭州市行知中學、一八聯合國際學校、南塘中學等聯考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3分)測量是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讀數為cm。停表的讀數是s。溫度計的讀數是℃。2.(2分)《早發(fā)白帝城》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中描述的“輕舟”是運動的;若以“該船上的船夫”為參照物,則“輕舟”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3.(3分)如圖是用吸管和棉簽制作的“鳥鳴器”,從管口吹氣,它能發(fā)出類似鳥叫的聲音引來飛鳥?!傍B鳴器”發(fā)聲是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傳入我們耳中,從管口吹氣拉動棉簽時可以改變聲音的(填“音調”、“響度”或“音色”)。4.(2分)雨后的夜晚,甲同學背著月光走,地上(選填“明處”或“暗處”)是積水;光照射在地面上發(fā)生。5.(2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詩仙李白的詩句。其中,地面上的“影”是光的形成的;酒杯中的“影”是光的形成的。6.(2分)小明將熱水、冰水和與室內溫度相同的常溫水,分別裝入甲、乙、丙三只相同的透明燒杯中,如圖所示。過了一會燒杯的內壁上會出現水珠,你判斷的依據是。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小題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7.(2分)估測是我們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是幾個同學估測的數值,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40℃ B.老師正常講課時聲音的響度約為120dB C.手掌寬度約為50cm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過的路程約為300m8.(2分)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發(fā)聲 B.“低聲細語”中的“低”描述的是聲音的響度 C.考場周邊“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9.(2分)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慢 B.乙聲音的響度最大 C.乙、丙兩種聲音的音調相同 D.丙、丁聲音的音色相同10.(2分)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從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樂,放在餐桌上()A.水燒開后壺嘴附近冒“白氣” B.衣箱里的樟腦球逐漸變小 C.陽光下的濕衣服逐漸變干 D.燃燒的蠟燭在“流淚”11.(2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實。人工降雨是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時機用飛機向云層中播撒干冰(固體二氧化碳)()A.播撒的干冰在空氣中吸熱迅速汽化 B.空氣中的一部分水蒸氣放熱凝固成小冰粒 C.空氣中的一部分水蒸氣吸熱液化成小水滴 D.小冰粒在下降的過程中吸熱熔化成水12.(2分)用光的知識,下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樹蔭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日食現象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D.人越靠近平面鏡,人在平面鏡中的像就越大(多選)13.(2分)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時出發(fā),其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甲車的速度小于乙車的速度 B.甲車的速度為20m/s C.前20s內,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D.當t=40s時,甲、乙兩車相距200m(多選)14.(2分)如圖所示是錫的熔化和凝固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錫的熔點和凝固點都是232℃ B.錫在EF段放熱,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 C.錫熔化過程用了7min,不斷吸熱 D.錫是不透明的金屬,屬于非晶體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共4分)15.(2分)如圖所示,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將太陽光水平射入隧道內。請完成光路圖16.(2分)圖甲是小明通過觀看平面鏡中的視力表進行視力檢查時的情景。請在圖乙中畫出小明看到視力表上字母E的光路圖(圖中用“?”代表字母E)。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第17題6分,第18題7分,第19題6分,共19分)17.(6分)圖甲是亮亮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記錄的有關數據如表所示。時間/min01234567溫度/℃90949698989898(1)組裝實驗器材時,亮亮應該按照(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2)圖乙是1min時溫度計的示數,此時水的溫度是℃。(3)水沸騰后,亮亮移走酒精燈繼續(xù)觀察,他的目的是探究。(4)請在圖丙的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是:。18.(7分)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圖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平面鏡的反射,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得到的結論是反射角入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并測量對應的反射角,比較兩者大小關系(填“A”或“B”)。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B.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guī)律(3)如圖乙,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填“看得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是(選填“存在”或“不存在”),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4)使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可觀察到反射光線(填“靠近”或“遠離”)法線;(5)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的。19.(6分)如圖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你認為本實驗小明應選擇較(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來完成實驗。(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動,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關系;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像的大小。(3)移去蠟燭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塊白屏,白屏上(選填“能”或“不能”)呈現蠟燭的像,說明所成的像是像。(4)小明第一次將蠟燭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將A向遠離玻璃板的方向移動3cm,再次放置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cm。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8分.第21題9分,共17分)20.(8分)小夢假期去南京姑姑家探親,坐上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G11次高速列車,看到了該列車時刻表如下表所示:站次站名到達時間發(fā)車時間里程1北京南始發(fā)站08:00——2濟南西09:3209:35406km3南京南11:4511:481023km4上海虹橋12:55終點站1318km(1)根據列車時刻表計算:G11次高速列車從濟南西到南京南之間運行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保留兩位小數)(2)小夢的姑姑開車去接小夢,走到該標志牌處正好是11:00.請問:這兩個標志牌的含義是什么?姑姑以最快的速度行駛,接小夢會遲到嗎?21.(9分)為了有效遏制超速行為,保障高速公路上的行車安全,交通管理部門加大了道路限速監(jiān)控管理,如果超過了該區(qū)間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如圖所示是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個區(qū)間測速的相關標識區(qū)間測速長度38km區(qū)間測速起點區(qū)間測速終點(1)在區(qū)間測速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有沒有超速?(2)汽車在駛離該測速路段后,保持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在行駛過程中,汽車向正前方鳴笛,求聽到鳴笛時汽車離大山多遠?2024-2025學年河南省鄭州市行知中學、一八聯合國際學校、南塘中學等聯考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3分)測量是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讀數為2.75cm。停表的讀數是397.5s。溫度計的讀數是﹣12℃?!敬鸢浮?.75;397.5;﹣12。【解答】解:由圖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3.00cm對齊,右側與11.75cm對齊;停表的小表盤:代表分鐘,每一小格代表0.5min,每一小格代表8.1s。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液面在8℃以下。故答案為:2.75;397.5。2.(2分)《早發(fā)白帝城》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中描述的“輕舟”是運動的山;若以“該船上的船夫”為參照物,則“輕舟”是靜止(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解答】解:“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以“山”為參照物,“輕舟”的位置發(fā)生變化。若以“該船上的船夫”為參照物,“輕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故答案為:山;靜止。3.(3分)如圖是用吸管和棉簽制作的“鳥鳴器”,從管口吹氣,它能發(fā)出類似鳥叫的聲音引來飛鳥?!傍B鳴器”發(fā)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入我們耳中,從管口吹氣拉動棉簽時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填“音調”、“響度”或“音色”)?!敬鸢浮靠諝庵豢諝?;音調【解答】解:鳥鳴器發(fā)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鳥鳴器發(fā)出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拉動棉簽,吸管內振動的空氣柱的長度發(fā)生變化,頻率不同。故答案為:空氣柱;空氣。4.(2分)雨后的夜晚,甲同學背著月光走,地上暗處(選填“明處”或“暗處”)是積水;光照射在地面上發(fā)生漫反射。【答案】暗處;漫反射?!窘獯稹拷猓寒斎吮持鹿庾邥r,水面發(fā)生的鏡面反射,所以水面看起來較暗,總有一部分光進入人的眼睛。故答案為:暗處;漫反射。5.(2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詩仙李白的詩句。其中,地面上的“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酒杯中的“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敬鸢浮恐本€傳播;反射【解答】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飲酒者本人。①地面上的“影”,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②酒杯中的“人”,酒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即平面鏡成像。故答案為:直線傳播;反射。6.(2分)小明將熱水、冰水和與室內溫度相同的常溫水,分別裝入甲、乙、丙三只相同的透明燒杯中,如圖所示。過了一會甲燒杯的內壁上會出現水珠,你判斷的依據是熱水上方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相對較低的燒杯內壁,發(fā)生了液化現象?!敬鸢浮考?;熱水上方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相對較低的燒杯內壁,發(fā)生了液化現象?!窘獯稹拷猓簾崴戏降乃魵廨^多,遇到冷的玻璃杯更容易發(fā)生液化現象;故答案為:甲;熱水上方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相對較低的燒杯內壁。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小題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7.(2分)估測是我們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是幾個同學估測的數值,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40℃ B.老師正常講課時聲音的響度約為120dB C.手掌寬度約為50cm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過的路程約為300m【答案】D【解答】解: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40℃時的人處于發(fā)燒狀態(tài);B.老師正常講課時聲音的響度約為70dB,故B不符合實際;C.手掌寬度約為10cm,故C不符合實際;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過的路程約為300m,故D符合實際。故選:D。8.(2分)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發(fā)聲 B.“低聲細語”中的“低”描述的是聲音的響度 C.考場周邊“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答案】B【解答】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低聲細語”中的“低”描述的是聲音的響度小;C、考場周邊“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D、“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選:B。9.(2分)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慢 B.乙聲音的響度最大 C.乙、丙兩種聲音的音調相同 D.丙、丁聲音的音色相同【答案】C【解答】解: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音調、音色無關、介質相同時,故A錯誤;B、從圖中可以看出,響度最小;C、從圖中可以看出,即乙丙的振動頻率相同,故C正確;C、從圖中可以看出,丙,音色不同。故選:C。10.(2分)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從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樂,放在餐桌上()A.水燒開后壺嘴附近冒“白氣” B.衣箱里的樟腦球逐漸變小 C.陽光下的濕衣服逐漸變干 D.燃燒的蠟燭在“流淚”【答案】A【解答】解:從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樂,放在餐桌上,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A、水燒開后壺嘴附近冒“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B、衣箱里的樟腦球逐漸變小,屬于升華現象;C、陽光下的濕衣服逐漸變干,屬于汽化現象;D、燃燒的蠟燭有“流淚”的現象,受熱熔化形成的,故D不合題意。故選:A。11.(2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實。人工降雨是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時機用飛機向云層中播撒干冰(固體二氧化碳)()A.播撒的干冰在空氣中吸熱迅速汽化 B.空氣中的一部分水蒸氣放熱凝固成小冰粒 C.空氣中的一部分水蒸氣吸熱液化成小水滴 D.小冰粒在下降的過程中吸熱熔化成水【答案】D【解答】解:A“干冰”播撒到空氣中后會升華為氣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吸熱;BC、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或液化為小水滴,故BC錯誤;D、小冰粒在下降的過程中吸熱熔化成水。故選:D。12.(2分)用光的知識,下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樹蔭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日食現象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D.人越靠近平面鏡,人在平面鏡中的像就越大【答案】B【解答】解:A、樹蔭下的光斑,故A錯誤;B、日食現象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城市中的光污染主要是由于光發(fā)生了鏡面反射的緣故;D、平面鏡成像時,人靠近平面鏡,故D錯誤。故選:B。(多選)13.(2分)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時出發(fā),其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甲車的速度小于乙車的速度 B.甲車的速度為20m/s C.前20s內,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D.當t=40s時,甲、乙兩車相距200m【答案】BD【解答】解:AB、由圖得出甲,在t=50s時甲=1000m,v甲==20m/s乙=500m,v乙=,故A錯誤;C、由圖得出行駛20s時甲車追上乙車,甲、乙的平均速度不同;D、當t=40s時,乙車行駛了400m,故D正確。故選:BD。(多選)14.(2分)如圖所示是錫的熔化和凝固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錫的熔點和凝固點都是232℃ B.錫在EF段放熱,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 C.錫熔化過程用了7min,不斷吸熱 D.錫是不透明的金屬,屬于非晶體【答案】AB【解答】解:A、由圖可知錫在BC段為熔化過程,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232℃不變,故A正確;B、錫在EF段為凝固過程,凝固過程需要放熱;C、錫在BC段為熔化過程,熔化過程需要吸熱;D、由于錫有固定的熔點,故D錯誤。故選:AB。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共4分)15.(2分)如圖所示,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將太陽光水平射入隧道內。請完成光路圖【答案】【解答】解: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為法線的位置,如圖所示:16.(2分)圖甲是小明通過觀看平面鏡中的視力表進行視力檢查時的情景。請在圖乙中畫出小明看到視力表上字母E的光路圖(圖中用“?”代表字母E)。【答案】【解答】解:根據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由圖中“?”E向平面鏡作垂線并延長,找到圖中“?”的像E′點,交平面鏡于O點,O與眼睛的連線為反射光線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第17題6分,第18題7分,第19題6分,共19分)17.(6分)圖甲是亮亮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記錄的有關數據如表所示。時間/min01234567溫度/℃90949698989898(1)組裝實驗器材時,亮亮應該按照自下而上(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2)圖乙是1min時溫度計的示數,此時水的溫度是92℃。(3)水沸騰后,亮亮移走酒精燈繼續(xù)觀察,他的目的是探究水沸騰所需條件。(4)請在圖丙的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是:不變?!敬鸢浮浚?)自下而上;(2)92;(3)水沸騰所需條件;(4);不變?!窘獯稹拷猓海?)安裝實驗裝置時,應自下而上安裝,二是保證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便于用溫度計準確測量溫度;(2)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液面在90℃往上兩格;(3)水沸騰后,亮亮移走酒精燈繼續(xù)觀察,是否需要持續(xù)吸熱;(4)先根據表中數據在圖像中找到時間和溫度的對應點,在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分析圖像可知,水沸騰時持續(xù)吸熱。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92;(4);不變。18.(7分)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圖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平面鏡的反射,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得到的結論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并測量對應的反射角,比較兩者大小關系B(填“A”或“B”)。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B.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guī)律(3)如圖乙,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看不到(填“看得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是存在(選填“存在”或“不存在”),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4)使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可觀察到反射光線靠近(填“靠近”或“遠離”)法線;(5)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可逆的?!敬鸢浮浚?)等于;(2)B;(3)看不到;存在;在;(4)靠近;(5)可逆【解答】解:(1)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2)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并測量對應的反射角,故選B;(3)如圖乙,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說明反射光線,此時;(4)若將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則入射角減小,所以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5)由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可知,光路圖照樣成立。故答案為:(1)等于;(2)B;存在;在;(5)可逆。19.(6分)如圖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你認為本實驗小明應選擇較?。ㄟx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來完成實驗。(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動,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大小關系;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像的大小不變。(3)移去蠟燭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塊白屏,白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呈現蠟燭的像,說明所成的像是虛像。(4)小明第一次將蠟燭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將A向遠離玻璃板的方向移動3cm,再次放置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16cm。【答案】(1)??;(2)大?。徊蛔?;(3)不能;虛;(4)16【解答】解:(1)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一支沒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直至與蠟像A的像重合,故這樣做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由于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相同;(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的像;(4)由平面鏡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小明第一次將蠟燭A置于玻璃前5cm,此時蠟燭A距離玻璃板8cm,A與B的間距為16cm。故答案為:(1)??;(2)大?。唬?)不能;虛。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8分.第21題9分,共17分)20.(8分)小夢假期去南京姑姑家探親,坐上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G11次高速列車,看到了該列車時刻表如下表所示:站次站名到達時間發(fā)車時間里程1北京南始發(fā)站08:00——2濟南西09:3209:35406km3南京南11:4511:481023km4上海虹橋12:55終點站1318km(1)根據列車時刻表計算:G11次高速列車從濟南西到南京南之間運行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保留兩位小數)(2)小夢的姑姑開車去接小夢,走到該標志牌處正好是11:00.請問:這兩個標志牌的含義是什么?姑姑以最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