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勘察設計與概預算(微課版) 課件 項目3 通信基站設計_第1頁
通信基站勘察設計與概預算(微課版) 課件 項目3 通信基站設計_第2頁
通信基站勘察設計與概預算(微課版) 課件 項目3 通信基站設計_第3頁
通信基站勘察設計與概預算(微課版) 課件 項目3 通信基站設計_第4頁
通信基站勘察設計與概預算(微課版) 課件 項目3 通信基站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塔桅機房設計通信勘察設計與概預算2基礎設計基礎選型應綜合考慮鐵塔塔型、基礎作用力、地質條件、場地條件、當地施工技術水平和地方標準等因素,要求基礎底板的最小配筋率為0.15%并按實際情況設計。地腳錨栓規(guī)格及布置應與鐵塔底部法蘭相匹配,地腳錨栓應用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將底腳板下空間填充灌注密實?;A混凝土澆筑施工前,必須按精度要求預埋定位地腳螺栓,預埋前應除去地腳螺栓表面污垢、浮銹,施工過程中如鋼筋位置與地腳螺栓預埋位置相矛盾,應以地腳螺栓為準鋼筋避讓,待地腳螺栓定位調整滿足要求后方可澆筑混凝土?;A防雷接地應根據基站構筑物的形式、地理位置、周邊環(huán)境、地質氣候條件、土壤組成、土壤電阻率等因素進行設計,基站的工頻接地電阻值宜控制在10Ω以內。一般水平接地體的鍍鋅扁鋼不小于40*4mm,垂直接地體使用的扁鋼不小于50*5mm。3自然地坪標高為-0.3m?;A設計要求落在實土層上,基礎下500mm范圍內將土夯實,夯實系數達0.96,確保承載力特征值fak大于100kpa。一體化機柜基礎設計使用C25或以上的碎石混凝土。需要提前確定機柜數量和安裝位置,預埋管道并保證良好的彎折角度。機柜基礎要求與塔基基礎做成一個聯合地網?;A設計4鐵塔設計高度應按網絡規(guī)劃站點的天線掛高保持一致,滿足本次天線掛高需求,并適當考慮遠期天線掛載需求。應根據建站環(huán)境、巖土環(huán)境、鐵塔安裝便利,綜合建設成本,設計滿足天線掛載的鐵塔類型。鐵塔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塔房一體化為20年)、結構安全等級等為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依照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中對風荷載計算的相關條文,對風載計算中的主要參數作出統(tǒng)一規(guī)定,并計算出單副天線的風荷載值。鐵塔設計風壓應根據地理環(huán)境、氣象條件、地震等因素,進行合理的設計和計算,以確保鐵塔的安全穩(wěn)定。鐵塔所有構件(含地腳螺栓)均熱鍍鋅,鍍鋅層表面應具有實用性光滑,在連接處不容許有毛刺。塔體所用鋼管均為無縫管,其機械性能、力學性能、化學性能均要滿足現行規(guī)范需求。鐵塔設計需要考慮塔身重量、地腳螺栓重量、壓力值、剪力和跨矩形等因素。塔桅設計5鐵塔應根據不同加工工藝及運輸條件合理確定分段長度、抱桿需與管塔塔身固定,并保持在各個方向上的垂直。抱桿必須足夠堅固,應采用直徑不小于70mm的鋼管,管壁厚不小于4mm。塔身應有可靠防雷接地措施。避雷針安裝,應保證天線在避雷針的45度保護范圍內。鐵塔地腳錨栓、法蘭螺栓、格構式鐵塔主材間連接應配置雙母一墊,地腳栓應注意防腐防銹。塔桅設計6常見塔桅適用于城市郊區(qū)、縣城、鄉(xiāng)鎮(zhèn)、田野、丘陵、山區(qū)等對景觀要求低,易于征地的區(qū)域。7優(yōu)點:?體型簡潔、占地面積小、受力性能好、可重復利用。?施工安裝速度快,適用于具備吊裝設備操作條件下的各類場景。缺點:?長懸臂結構,抗風性能較差,桿頂位移較大;?對現場有施工條件限制;?造價相對傳統(tǒng)鐵塔高,安裝天線、維護相對較難常見塔桅適用于郊區(qū)、農村、工業(yè)園區(qū)、新建開發(fā)區(qū)、道路、交通樞紐等場景,并且要求便于吊裝車輛起卸安裝的場景。8優(yōu)點:?體型簡潔、占地面積小、受力性能好;?相對普通地面塔養(yǎng)護期較短,施工安裝速度快缺點:?可掛載天線較少;?對現場有施工條件限制。常見塔桅適用于市政道路、體育場館、公園等擬建場地面積較小,對景觀要求較高的區(qū)域方便吊車輛吊裝操作的建設場景,鐵塔設計選型時需注意。9優(yōu)點:?體型簡潔、占地面積小、受力性能好;?相對普通地面塔養(yǎng)護期較短,施工安裝速度快缺點:?可掛載天線較少;對現場有施工條件限制;?飄帶型燈桿的飄帶較長,影響天線掛高常見塔桅市政道路兩側、景區(qū)、公園、廣場等有景觀需求及方便吊車輛吊裝操作的建設場景,鐵塔設計選型時需注意。10優(yōu)點:?美化樹:美觀,偽裝性能好,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塔房一體化:安裝面積小、無需地基開挖、安裝快速、可重復利用缺點:?可掛載天線較少、造價高常見塔桅美化仿生樹適用于對景觀有特殊要求的區(qū)域,在景區(qū)、公園、廣場等應用較多塔防一體化適用于網絡優(yōu)化,快速覆蓋區(qū)域;局部熱點,擴容補盲區(qū)域;居民阻擾,疑難站點區(qū)域;城區(qū)改造,拆遷施工區(qū)域;管線密布,不可開挖區(qū)域;應急通信,信號保障區(qū)域;市政規(guī)劃臨時覆蓋區(qū)域。11優(yōu)點:可掛載天線數量多,結構可靠;現場組裝,安裝方便;缺點:占地面積大,對房屋結構要求較高;?構件多,搬遷重復利用較困難;?易引起施工糾紛,后期天線維護也較為困難;適用場景:適用于縣城、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等屋面,居民干擾比較小的區(qū)域。常見塔桅12優(yōu)點:占地面積小、設置靈活、周期短、成本低、施工簡單;缺點:天線掛載數量受限,需設置多根抱桿,對建筑物外觀影響較大適用場景:偏遠郊區(qū)、農村、小鎮(zhèn)等對景觀要求低,民擾小的區(qū)域。常見塔桅13優(yōu)點:?簡潔美觀、周期短、成本低、施工簡單、與周邊環(huán)境融合;缺點:?造價較高,維護不便適用場景:適用于城市市區(qū)、中心寫字樓、行政樓、大型賣場樓頂等對景觀要求較高的區(qū)域,民擾嚴重區(qū)域。常見塔桅14機房設計機房作為基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通信基站的電源系統(tǒng)、設備系統(tǒng),傳輸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重要設施的安裝布放。15機房配套作為基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機房類型有磚混機房、簡易機房、一體化機柜等,應根據建站環(huán)境、征址面積和設備空間需求等靈活選擇。農村郊區(qū)新建站地面站時,一般設計通信基站專用機房,如磚混機房、自建彩鋼房等;如果征址面積有限時,一般設計一體化機柜;城區(qū)、郊區(qū)新建燈桿或景觀塔時一般設計為一體化機柜;當租用民房(如住宅、賓館等)進行基站建設時,可進行改造成基站機房;在房頂設計簡易機房或者一體化機柜時,需要滿足承重要求。機房設計16無線通信基站機房建設在地上一層,建筑工程等級二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砌體砌筑等級為B級。自建機房墻體應采用實心墻,以便設備對墻加固。新建彩鋼房墻體應滿足掛墻設備(空調、配電箱)的安裝要求。由于基站為無人值守站,基站機房應滿足防火、防盜、防水、防潮等要求。機房外門窗應具有較好的防塵、防水、抗風、隔熱、節(jié)能等性能。移動通信基站應根據基站設備的安裝位置合理預留電力電纜和光纜的接入孔。機房應設置饋線窗,高度合適,大小適應,平時不使用的饋線孔應用防火泥封堵。機房必須有足夠的空間高度,以便于安裝機柜、走線架和布放電纜。一般要求機房凈高≥2.7m。移動基站機房的門建議采用防火、防盜門,門寬要求不小于900mm,門洞高不宜小于2200mm,要求采用外開門。機房設計17裝修材料應采用不燃燒、耐久、不起灰、環(huán)保的材料,不得使用木地板、木隔墻、吊頂及塑料壁紙等材料。樓地面、墻面、頂棚面的面層材料,應采用光潔、耐磨、耐久、不起塵、防滑、不燃燒、環(huán)保材料,并要求機房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出現結露狀態(tài)?;緳C房裝修要求荷載要求機房樓面均布活荷載要求為6kN/m2(同機房內有更高荷載要求設備時,按高荷載進行設計),有蓄電池組的機房樓面均布活荷載要求設計為10kN/m2及以上。利舊機房改造時,應根據基站設備的重量、地面尺寸、排列方式及原有機房建筑結構的梁板布置和配筋情況進行核算。當機房樓面均布活荷載達不到規(guī)范要求時,需要對機房進行加固。機房設計18基站機房的照明需滿足國家和行業(yè)標準要求,一般水平面照度:300LX(距地面0.8m);直立面照度:100LX(距地面1.4m)①機房的主要光源應采用熒光燈。照度要求:離地0.8m水平面上≥50Lux。②照明電應與工作電(設備用電及空調用電)分開布放。③機房內配置應急燈。當正常照明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應急燈能提供應急照明(可選)。④不允許有太陽光直射進機房。建議如果機房有窗戶,必須用遮光紙進行避光處理或用水泥、磚將窗戶封閉?;緳C房照明要求機房設計機房環(huán)境要求要求機房整潔干凈,沒有灰塵及雜物。工程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齊,并附有余料清單。需要在機房顯眼處安裝“基站十不準”、“基站火警處理程序”等警示牌。19機架除與地面加固和架間相連外,還應與走線架加固連接,另外還要考慮抗震加固措施。室內走線架一般采用600mm寬的標準定型產品,安裝在機架上方,上沿距機房地面高度一般為2200-2600mm,如果是在原有走線架上方再新增一層走線架,新增走線架與原有走線架之間須間隔200mm以上。走線架采用頂棚吊掛、側邊支撐及終端與墻加固等方式加固。安裝室內走線架時,要求保證其整體不晃動,牢固可靠,同時走線架上均要敷設接地線,與機房室內接地排連接。機房設計20機房設計21機房內設備平面排列應設計在同一水平面,排列要整齊緊密,而且必須預留必要的維護空間。綜合柜/室外機柜主要用于安裝運營商主設備,如BBU、傳輸設備和ODF設備等,設備之間應設計1U的間隔空間。空調功率大小和數量應根據制冷量需求進行合理設計??照{制冷量主要包括室內設備負荷和環(huán)境熱負荷兩部分組成,如BBU散熱、SPN散熱、一級照明發(fā)熱、屋外傳導熱、對流熱和放射熱等。環(huán)境負荷單面積熱量按150W/m^2~200W/m^2按實際情況取定。機房設計22機房設計

謝謝!電源配套設計通信勘察設計與概預算25整體電源系統(tǒng)26整體電源系統(tǒng)27電源是基站配套的核心系統(tǒng),其中外市電更是起基礎作用。穩(wěn)定、可靠、不間斷的供電是各項網絡指標正常安全運行的關鍵。基站外市電設計需要結合周邊環(huán)境等級、基站類型、適當考慮遠期容量,選取合適的引電方案?;局苓厽o可用電力資源,通過新建1路10KV高壓引至基站專用變壓器,然后經過變壓器將降壓后負責基站外市電需求。2、高壓引入方式一:周邊有可用變壓器并富余容量,從遠端變壓器引入一路380V(或者220V)至基站;方式二:基站租用地有配電室或富余開關容量,從低壓配電系統(tǒng)引入一路380V(或者220V)至基站;方式三:基站位于市區(qū),電力穩(wěn)定可靠,直接引入一路380V(或者220V)至基站。1、低壓引入交流系統(tǒng)28外市電容量的計算是確定市電引入的首要條件,一般外市電容量計算方法:

外市電引入容量(kVA)=(現網設備功耗①+擬建網絡系統(tǒng)設備功耗②+蓄電池充電功耗③+空調功耗④+照明等臨時用電⑤)/功率因數⑥交流系統(tǒng)29

交流系統(tǒng)30電纜用途市電引入容量電纜截面積選擇(銅芯)電纜截面積選擇(鋁芯)備注

市電引入電纜<10kW4×16mm2

≥4×25mm2

10kW≤市電引入容量≤20kW4×25mm2

≥4×35mm2

20kW<市電引入容量≤30kW4×25mm2≥4×35mm2

引入距離超過1.3公里需采用4×50mm230kW<市電引入容量≤50kW4×35mm24×50mm2

通信基站外市電使用的電力電纜一般為為三相四線,規(guī)格為:外護套--黑色;A相線--黃色;B相線---綠色;C線相---紅色;中性線:淺藍色若采用五芯電纜引入,則規(guī)格為:外護套--黑色;A相線--黃色;B相線---綠色;C線相---紅色;中性線:淺藍色;地線--黃線相間色。交流系統(tǒng)31負載(kw,基站側)市電容量(kVA,基站側)交流配電箱規(guī)格18及以下23及以下380V/32A18-40及以下23-50及以下380V/63A40-65及以下50-81及以下380V/100A常見的交流配電箱容量系統(tǒng)為:380V/63A、380V/100A、380V/125A等,各種交流配電箱規(guī)格對應的市電容量由上表所示。交流系統(tǒng)32直接雷擊、感應雷擊、瞬時過沖電壓已成是造成機房設備損壞的主要原因。一般機房建設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提供了第一級防雷,所以在交流配電箱(屏)輸入總開關前端應配置浪涌保護器(SPD)模塊及相應的保護開關進行二級防雷(也叫B級防雷)。浪涌保護器(SPD)模塊最大通流容量指標(8/20μs波形),防雷模塊大小與當地氣象條件有關。

氣象因素區(qū)域雷暴日(日/年)≤2526~40≥41城區(qū)60kA80kA郊縣、農村80kA100kA山區(qū)100kA120kA浪涌保護器必須經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認可的檢測機構測試合格,嚴禁將C級SPD并聯為B級使用。SPD可以單獨安裝或者集成在交流配電箱內部或者室外一體化開關電源柜的交流配電單元。交流系統(tǒng)33交流系統(tǒng)34空調一般采用單冷單相,機房設計時應提前預留空調插座和空調出線孔。空調功率和大小應該根據機房制冷量需求進行合理設計。空調制冷量主要包括室內設備負荷和環(huán)境熱負荷兩部分組成,如BBU散熱、SPN散熱、一級照明發(fā)熱、屋外傳導熱、對流熱和放射熱等。環(huán)境負荷單面積熱量按150W/m^2~200W/m^2按實際情況取定。交流系統(tǒng)35交流系統(tǒng)機房的主要光源應采用熒光燈。照度要求:離地0.8m水平面上≥50Lux。照明電應與工作電(設備用電及空調用電)分開布放機房內配置應急燈。當正常照明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應急燈能提供應急照明(可選)不允許有太陽光直射進機房。建議如果機房有窗戶,必須用遮光紙進行避光處理或用水泥、磚將窗戶封閉。36交流配電:輸入市電或油機電源,將交流電能分配給開關電源整流模塊使用。交流含有浪涌保護器作為基站電源系統(tǒng)的第三級(C級)防雷保護。根據《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guī)范》要求,保持B級、C級SPD之間的退耦距離,交流配電箱與開關電源間交流電纜長度宜≥5m;整流模塊:從交流配電單元取得交流電能,將交流電整流成直流電,輸出到直流母排監(jiān)控模塊:實時監(jiān)測和控制電源系統(tǒng)各部分工作,即監(jiān)測和控制交流配單、整流模塊和直流配電的工作狀態(tài)。監(jiān)控模塊一般配有標準的RS232/485/422標準通信接口作為后臺監(jiān)控的接口。直流配電單元通過直流匯流排將整流模塊輸出的直流電提供給通信設備使用并對電池進行充電。直流輸出端應安裝浪涌保護器,最大通流容量(Imax)≥15kA。直流配電單元可分別測量負載總電流、電池充放電電流和分客戶負載總電流。直流系統(tǒng)37一次下電:是指直接用于生產、輸送和分配電能的電氣設備,經由這些設備完成生產電能并將電能輸送到用戶的任務。由一次設備依一定規(guī)律連接起來為完成電能的發(fā)、變、輸、配任務所構成的電路,稱為電氣主接線,也稱作一次回路或一次系統(tǒng)。二次下電:是指對一次設備的工作進行監(jiān)視、測量、操作和控制的設備。表示二次設備相互連接關系的電路稱為二次接線,也稱作二次回路或二次系統(tǒng)。一般是把基站設備接入一次下電,將傳輸設備(光端機)等接入二次下電。直流系統(tǒng)PS48300-3/2900,表示開關電源滿機容量為300A,每個電流模塊為50A,滿配6個,目前在用整流模塊5個,現網電流為38A。開關電源38電池作為后備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當外市電停電時反向放電給通信設備使用。在進行勘察設計時,需要考慮客戶保障時長需求、市電可靠性、運維能力、機房面積和承重問題等綜合確定蓄電池容量。2V單體閥控式鉛酸蓄電池12V單體閥控式鉛酸蓄電池梯次電池鐵鋰電池直流系統(tǒng)鉛酸蓄電池計算其中:Q=蓄電池容量(Ah);K=安全系數,取1.25;I=負荷電流(A);T=放電小時數(h);η=放電系數:39直流系統(tǒng)t=實際電池所在地的最低環(huán)境溫度數值(所在地有采暖設備時,按15°考慮,無采暖設備時,按5°考慮);α=電池溫度系數,當放電小時率≥10時,取系數為0.006;當1≤放電小時率≤10時,取系數為0.008;當放電小時率<1時,取系數為0.01;電池放電小(h)放電終止電(V)電池容量系η0.51.750.411.80.4521.80.6131.80.7541.80.7951.80.8361.80.8871.80.9181.80.9491.80.98101.81>201.85140直流系統(tǒng)Q=K×a×(P1×T1+P2×T2)/51.2Q—電池容量(Ah);K—安全系數,取1.25;a—溫度調整系數,寒冷、寒溫I、寒溫II地區(qū)取1.25;其余地區(qū)取1.0;P1—一次下電側通信設備工作實際功率(W);P2—二次下電側通信設備工作實際功率(W);T1—一次下電設備備電時長(h);T2—二次下電設備備電時長(h)。鋰電池計算41直流電纜直流電力電纜其中:S-電源線截面積(mm^2);I-負荷電流(A);γ-導電系數,對于銅線取值57,鋁線取35;L-單程正極和負極的布線之和(m);ΔU-電壓降(V),其中直流配電屏至蓄電池的電壓降為0.5~0.8V;直流配電屏至列頭柜的電壓降為1~1.5V,列頭配電屏到通信設備的電壓降<0.5V。42直流電纜電源線、信號線必須是整條線料,外皮完整,中間嚴禁有接頭和急彎處。電纜布放應遵循三線分離原則,直流電源線、交流電源線、信號線必須分開布放,應避免在同一線束內。其中直流電源線正極外皮顏色應為紅色,負極外皮顏色應為藍色。在同一走線架(或槽道)上的信號線、控制線與直流電源線間距應不小于50mm;交流電源線不宜與信號線、控制線布放在同一個走線架(或槽道)上,若布放在同一走線架(或槽道)上,要求間距不小于200mm。(3)電源線、信號線穿越上、下樓層或水平穿墻時,應預留‘S’彎,孔洞應加裝口框保護,完工后應用阻燃和絕緣板材料蓋封洞口。(4)各類使用的電纜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5)各類線纜布放后,應具有明顯清晰的線纜標示。

謝謝!基站主設備設計通信勘察設計與概預算45在GSM網絡通信系統(tǒng)使用的設備類型主要有兩種,分別為機架式設備和分布式設備,其中GSM網絡建設前期主要是架式為主要型號。網絡部署后期逐漸出現分布式設備,國產設備廠家逐步逐鹿通信市場并越來越占據優(yōu)勢。類型尺寸(mm)重量(KG)功率(W)支持載波數RBS2202600*400*165021024006RBS2206600*470*1900230340012RBS6201600*483*1450215470048GSM網絡基站設備類型GSM主設備TRU--TransceiverUnit:收發(fā)信單元;DXU-DistributionSwitchUnit:分配交換單元;CDU-CombiningandDistributionUnit:合成分配單元;PSU-PowerSupplyUnit:能量供給單元;ECU-EneragyControlUnit:能源環(huán)境控制單元。PSU:電源模塊接口46GSM主設備架式基站主設備組成47GSM主設備48GSM主設備架式主設備單柜占用1個機框位置,占用機框的數量跟主設備的配置的載頻數量有關。架式主設備是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機房地板并采用上梁加固,與走線架構成一個整體。架式主設備安裝在機房內,射頻信號經過調制后通過饋線進入天線的饋電網絡端口。GSM系統(tǒng)設計圖紙4950GSM系統(tǒng)設計圖紙513/4G主設備第三代移動通信基站主設備已全面走向BBU+RRU的分布式結構。分布式基站將基站的基帶單元和射頻單元獨立起來,兩者之間通過光纖進行連接。射頻單元安裝在鐵塔或者樓面抱桿等其他塔桅資源上,通過軟跳線與天線相連,減少傳統(tǒng)機架式基站長達幾十米的饋線損耗和投資,降低功放的輸出功率。射頻單元安裝在室外,機房內的散熱量大大地降低,可以降低機房內空調的配置要求?;鶐幚韱卧獎t采用機框架構,根據需要插入相應的板件,可靈活安裝在機柜、支架甚至掛墻安裝,降低機房空間需求。523/4G主設備廠商型號頻段載波每通道功率體積重量Kg中興R8912A9C7W335*495*11919R8928A9C5W356*510*11020R8928F12C9W356*510*11020R8928FAF+AF9C+A9CF/9W;A/5W356*510*13525華為268eA9C5W480*356*135193138-fF12C12W545*300*130213158-faF+A18CF+A寬頻功放,每通道輸出12W545*300*13021大唐TDRU318A9C6W450*340*11017TDRU318FF18C10W450*341*12120TDRU318FAF+AF18C+A9CF/100W;A/6W495*356*13525533/4G主設備隨著智能天線的出現和應用,單副天線集成的天線數量越來越多,天線的饋電網絡端口也越來越多催生了多端口的射頻單元。相比2G后期推出的兩通道的RRU,3/4G時代的射頻單元大多數已升級為多通道。543/4G主設備PM15BPL4BPL8

FANPM14BPL3BPL7

SACC2BPL6CC1BPL5DEBUG/CAS/LMT:級聯、調試或本地維護接口,GEFE自適應電接口;ETHo:S1/X2接口,GE/FE自適應電接口;TXRX:S1/X2接口,GE/FE光接口(ETHO和TXRX接口互斥使用);EXT:外置通信口,連接外置接收機主要是RS485、1PPS+TOD接口;REF:外接GPS天線USB:數據更新553/4G主設備基帶板負責提供與RRU的接口、用戶面協(xié)議處理,物理層協(xié)議處理,包括PDCP、RLC、MAC、PHY,提供IPMI管理接口。電源板:負責給BBU提供-48V電壓,采用雙路備份,具備輸入過電壓、欠電壓測量和保護功能。563/4G主設備外接溫度傳感器、紅外傳感器、門禁傳感器、水淹傳感器、煙霧傳感器和擴展的開關量接口,通過串口和CC通信向監(jiān)控中心提供站點環(huán)境信息。風扇模塊:根據溫度自動調節(jié)電風扇速度,內置監(jiān)控可報告電風扇狀態(tài)。環(huán)境告警板SA板風扇板FAN直流配電單元573/4G主設備RRU一般安裝在天線下方,涉及的相關連接和線纜類型如下面所示。規(guī)格型號尺寸配電及輸出空開備注DCPDB1U

19英寸直流配電,9路直流輸出

9*20A輸入支持16平方或者25平方

直出線版本,走線不占用單獨空間

輸出端子支持2.5~10平方線徑

9路輸出20A短路器,具備防雷功能負責從開關電源直流分配單元取-48V電壓,然后將電源分配給主設備BBU和RRU使用585GBBU也可類似沿用CU板+DU板的架構方式,以同樣保證后續(xù)擴容和新功能引入的靈活性。CU板和DU板的邏輯功能劃分可以遵循3GPP標準劃分,即CU板和DU板之間的邏輯接口是F1接口。合設設備中,F1接口是BBU內部接口,CU板和DU板的邏輯功能劃分也可采用非標實現方案。CU/DU合設設備(即5GBBU設備)的好處和4GBBU類似,可靠性較高、體積較小、功耗較小、且環(huán)境適配性較好,對機房配套條件要求較低CU/DU合設方案CU/DU分離方案則存在兩種類型的物理設備:獨立的DU設備和獨立的CU設備實現方式可以保持BBU中板卡不變,移除CU相關的軟件功能,僅支持DU相關的軟件功能;或者去掉BBU中的CU板,僅保留DU板并僅支持DU相關的軟件功能。5GCU/DU架構會存在兩種設備型態(tài):BBU設備和獨立CU設備CU/DU分離方案5G主設備5G時代,基站設備分為了CUDU和AAU,而CUDU又分為CUDU合設和CUDU分離的方案。板卡名稱型號板卡能力主控板VSWc25G單模支持9個小區(qū),4G單模90個小區(qū);4/5G雙模,3個100M+18個20M小區(qū)基帶板VBPc5光口數:6*25GNR:3*100MHz@64TR/32TR/8TR;6*100MHz@4TR/2TRLTE:9*20MHz@64TR;12*20MHz@8TR;18*20MHz@4TR/2TR;直流板VPD提供-48VDC電源,2000W風扇板VFc1智能風扇模塊595G主設備最大配置15個64TR100MHzNR小區(qū)90個20MHzLTE小區(qū)/2U接口類型及數量10GE/25GE*2尺寸2U/19英寸重量18kg(滿配)同步方式GPS/北斗/1588V2供電方式-48VDC/220VAC功耗315W(S111配置)1200W(最大)安裝方式19英寸機柜安裝、掛墻安裝、室外一體化機柜安裝、HUB柜安裝基帶板基帶板風扇板基帶板基帶板基帶板主控板電源板主控板大容量多模BBU—V9200605G主設備VBPc5VSWc2VPDVBPc5VFc1VSWc2A9611AA9611AA9611A配置項目v9200主控板VSWc2基帶板2*VBPc5前傳光口2*25G/AAU回傳光口10G直流電源模塊VPD交流電源模塊-風扇模塊VFc15G光纖4G光纖典型站型:5GNRS111+4GLTES333@32/64TR分框BBU配置:v9200:VSWc2+2*VBPc5+VPD32/64TR宏站5GNR+4GLTE(共框方案)615G主設備交換板CCE1PM10BPM10BFANBPQ2交換板R8998ER8998ER8998EVBPc5VSWc2VPDVBPc5VFc1VSWc21PPS+TOD配置項目v9200B8300主控板VSWc2CCE1/CCF基帶板VBPc5BPQ2光口數量2*10G/100M載波10G光口/3*20M載波直流電源模塊VPD基帶板≤4,1塊PM10B基帶板>4時,2塊PM10B交流電源模塊-基帶板≤4,配置PMAC_0A基帶板>4,改用PM10B+B101風扇模塊VFc1FA4A/FA4C典型站型:5GNRS111+4GLTES333@8TR分框BBU配置:v9200:VSWc2+1*VBPc5+VPDB8300:CCE1+1*BPQ2+PM10B5G光纖4G光纖62AAUS物理實體和接口CPRI1:光接口1,速率4x24.3302Gbit/s或4x10.1376Gbit/s,安裝光纖時需要在光接口上插入光模塊。CPRI0:光接口0,速率4x24.3302Gbit/s或4x10.1376Gbit/s,安裝光纖時需要在光接口上插入光模塊。Input:-48V直流電源接口模塊用于連接光接口與光纖,傳輸光信號。同一根光纖兩端的光模塊必須為相同類型,不同類型的光模塊混用可能會產生相關告警、誤碼或斷鏈等性能風險光模塊上貼有標簽,標簽上包含“速率”、“波長”和“傳輸模式”等信息,如:100G4*25-850nm-100mMM,表示速率為100Gbit/s,波長為850納米的多模光模塊5G主設備AAU組成AAU安裝在抱桿或塔桅上,掛高、方位角、下傾角要跟設計方案保持一致。63保護地線用于連接設備與接地排,保證設備的良好接地。保護地線的OT端子需要現場制作,也可根據當地規(guī)范,選擇線纜顏色和制作OT端子。電源線為-48V直流屏蔽電源線,用于將外部的-48V直流電源引入AAU,為AAU提供工作電源。AAU電源線一端需要現場制作快速安裝型母端(壓接型)連接器,另一端需現場根據配電設備的接口要求制作相應端子。光纖用于傳輸BBU和AAU之間的信號,需配套QSFP光模塊使用光纖有MPO光纖和DLC光纖兩種,分別配套使用MPO接口和DLC接口的光模塊多模光纖配套多模光模塊使用,單模光纖配套單模光模塊使用。5G基站主設備,基帶部分安裝在機柜之中,與設備相連和需要使用到以下常用線纜。5G主設備4/5G設計圖紙64654/5G設計圖紙664G設備675G設備68傳輸設備

謝謝!設計出圖通信勘察設計與概預算71設計出圖通信工程圖紙是在現場仔細勘察和認真搜索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圖形符號、文字符號、文字說明及標注來表達具體工程性質的一種圖紙。它是通信工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施工的主要依據。通信工程制圖就是將圖形符號、文字符號按不同專業(yè)的要求畫在圖紙上,使工程技術人員通過閱讀圖紙就能夠了解工程規(guī)模、工程內容,統(tǒng)計出工程量及依此編制工程項目造價。通信工程圖紙應包含了諸如路由信息、設備配置安放情況、技術數據、主要說明等內容。通信制圖的應做到規(guī)格統(tǒng)一、畫法一致、圖面清晰,符合施工、存檔和生產維護要求,應依據國家及行業(yè)標準編制通信工程制圖與圖形符號標準。72設計出圖1234根據表述對象的性質、論述的目的與內容,選取適宜的圖紙及表達手段,以便完整地表述主題內容。當幾種手段均可達到目的時,應采用簡單的方式。圖面應布局合理、排列均勻、輪廓清晰,便于識別應選取合適的圖線寬度,避免圖中的線條過粗或過細。標準通信工程制圖圖形符號的線條除有意加粗者外,一般都是粗細統(tǒng)一的,一張圖上要盡量統(tǒng)一。正確使用國標和行標規(guī)定的圖形符號。派生新的符號時,應符合國標圖形符號的派生規(guī)律,并應在適合的地方加以說明。73設計出圖5678在保證圖面布局緊湊和使用方便的前提下,應選擇適合的圖紙幅面,使原圖大小適中。應準確地按規(guī)定標注各種必要的技術數據和注釋并按規(guī)定進行書寫和打印。工程設計圖紙應按規(guī)定設置圖銜,并按規(guī)定的責任范圍簽字。各種圖紙應按規(guī)定順序編號??偲矫鎴D、機房平面布置圖、移動通信基站天線位置及饋線走向圖應設置指北針。74設計出圖圖紙繪制歸納要點公共要求1、主要圖大小要合理,應占圖張的一半以上。2、要能準確注明大小尺寸、設備尺寸、擺設定位尺寸。3、字體的大小、類型應盡量做到統(tǒng)一,最小字體應大于3毫米。4、圖紙應安統(tǒng)一比例尺,比例尺大小也要合理。5、不準用彩色線畫圖(路由圖除外)。6、線與線接合的地方一定要接合。7、天面圖的外墻應用粗線,機房圖的外墻應用雙線,雙線間距應合理。8、圖紙應做到美觀,合理。9、圖紙日期要統(tǒng)一為20xx年xx月xx日。10、出圖后要簽名75機房設備平面布置圖設計新增設備、預留設備、拆除設備等必須在圖紙用區(qū)分度大的圖例標志清晰,新增設備機面應朝外方便操作。主要設備應設計放在中間(綜合機柜、電源柜、光端機)排成一直線。設備布置合理,開門能見到設備正面,但不能堵住門口。新建站點進行設計時,機架前盡量留有0.8米以上的維護空間,后面留0.6米的維護空間。環(huán)境控制箱、交流配電箱、避雷箱靠門壁掛安裝,掛高離地1.4米,特別是交流配電箱安裝位置要盡量設計在預留的電纜進線孔上方。設備布置考慮負荷均衡擺放,特別是蓄電池組應設計在梁上或靠墻分開放置,蓄電池要靠近開關電源安裝,直流線的長度盡量短。采用壁掛式空調,嚴禁止設計在電池或機柜頂上,以防漏水損壞設備。空調外機應盡量對應的外墻側,盡量縮短室內外之間導管的長度。室內部分盡量不要擺放在一起,考慮較好的空調效果。室內接地排靠近走線洞,掛墻布放。室外接地排1個,設計在外墻靠近走線洞,如若內置也應在饋線窗側的內墻安裝。圖紙必須具備必要的說明,特別是抗震設防和防雷接地等強制性說明。76電信設備底部應與地面加固。對于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設防,設備應與樓板可靠聯結。螺栓的規(guī)格按《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guī)范》(YD5059-2005)確定。列架應通過連固鐵及旁側撐鐵與柱進行加固,其加固件應加固在柱上,加固所用螺栓規(guī)格應按《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guī)范》(YD5059-2005)規(guī)定。列間撐鐵的數量應根據抗震設防烈度及列長而定,并應執(zhí)行YD/T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當設防烈度為7度及7度以下時,可取消斜撐。在8度及8度以上抗震設防地區(qū)安裝650mm寬主槽道時,槽道安裝應執(zhí)行YD/T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列槽道之間的距離不大于1.6m,超出以上距離時應增加吊掛裝置。走線架應終端在承重墻或終端在與柱拉接的支架上。機房設備平面布置圖設計77防雷接地接地系統(tǒng)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保護接地即將機房內通信設備、供電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部分,進局電纜的保安裝置以及電源線的金屬護套管等接地,以防止金屬外殼上積累電荷,產生靜電放電而危機設備和人身安全。保護接地線截面積應根據引線長度等因素確定,選用不小于35mm2的多股銅線。當通信設備遇到雷擊時,不論是直擊雷還是感應雷,通信設備都將受到極大傷害,為了避免由于雷電等原因產生的過電壓而危及人身和擊毀設備,應裝設地線,讓雷電流盡快入地。工作接地是為電路正常工作而提供的一個基準電位,該基準電位可以設為電路系統(tǒng)中的某一點或某一段。根據電路性質,將工作接地分為直流地、交流地、電源地等。直流電源工作地應從接地匯集線上引入,嚴禁采用中性線作交流保護地線。

78垂直走線架和列間走線架需要用區(qū)分度大的圖例標志清晰,走線架長度計算精確。走線架設計應該與設備平面布置圖保持一致,保證設備可以通過線槽方便走線。室內走線架架設高度根據機房高度等實際情況設計,一般要求架設高度離地2.3米,架設在設備正上方,走線架與設備前沿齊平。從電池組到開關電源的直流輸出端子的直流走線要設置爬墻垂直走線架,爬墻架設長度一般為2米。從交流配電箱到整流器方向應有爬墻走線架,爬墻架設長度一般為0.5米,具體根據房高和設備布放適當調整。走線架相連之處應加固,并采用35mm^2的黃綠色電纜相連,保持整體電氣聯通并在導線計劃表中計入工作量。走線架應與設備機柜等一起連接到聯合地排進行接地。機房設備走線架圖設計79機房設備電氣設計交流電源線、直流電源線、接地線必須用區(qū)分度大的圖例標識清晰。交流三相四線要求外套為黑色,里面線纜A相-黃色,B相-綠色,C相-紅色,

中性線-淺藍色。直流線:正極采用紅色,負極采用藍色或黑色,接地線為黃綠色。直流線、交流線和信號線應分開平行布放,信號線與交流線的間隔距離不小于150mm。接地線與設備或接地排連接時必須加裝銅接線端子,且應壓(焊)接牢固。接地線布放時應盡量短直,多余的線纜應截斷,嚴禁盤繞和在接地線中加裝開關或熔斷器。各種線纜必須根據源端和宿端走線路由計算正確并適當考慮彎曲半徑設計電纜長度。室內聯合地排和室外地排都要通過95mm^2銅黃綠色連接到地網接入點。80機房圖設計繪制主設備安裝示意圖,明確各設備的安裝位置和空間需求。圖紙要確定主設備使用的電源端子。統(tǒng)計設計使用各種設備和材料,要求數量計算正確并標示在工作量表中。81機房圖設計82機房圖設計83機房圖設計84天面圖設計1、核對站型、天線數量、方向角、天線型號、饋線有無特殊要求。2、天線擺設位置要符合天線收、發(fā)分集要求。3、不同兩組天線收與發(fā)之間距離不小于1米。4、天線主射方向與墻面的夾角應不小于60°。5、要求注明各不同方向的收、發(fā)天線。6、走線架的布置要合理,不能封住天面入口。7、天面圖應注明樓層。8、圖中的注表、文字說明等應與圖一致。9、天面圖中應有一個磁北方向。85畫出完整詳細的天面圖,標明樓面所有設施(樓梯間、電梯房、水塔、空調冷凝器、微波天線、衛(wèi)星天線、廣告牌、女兒墻等對天線布放有影響的設施),確定指北方向,標明層高、樓高。不同的網絡系統(tǒng)所使用的天線類型或RRU必須用區(qū)分度大的圖例標識清晰。根據站型設置,確定定向天線的方向及各小區(qū)的方位,相鄰小區(qū)的最小夾角應大于80°,并設計好下傾角。天線位置的確定應注意有無阻擋(廣告牌、冷卻塔等),指定好本工程所用的抱桿、天線安裝高度或者安裝平臺。野戰(zhàn)光纜和RRU電源電纜設計間距需大于30mm。天面圖設計86必須畫出立視圖,輔助俯視圖和走線路由計算使用材料和數量。天線抱桿應進行良好接地,可借助室外地排,樓宇地網使用黃綠色電纜或扁鐵搭接。GPS天線必須安裝在較空曠的位置,上方南側90度范圍內應無建筑物遮擋。GPS饋線應在下支撐桿和下天面前接地。天饋線應做好防雷接地,天線應處在避雷針45°度角保護范圍內。基站天饋線在室外部分采用三點接地方式,即將饋線的金屬外護層在鐵塔頂部平臺處(A點)、饋線離開塔身至天橋轉彎處上方0.5~1米范圍內(B點)、進入機房入口處外側(C點)作三點接地。當鐵塔超過60米時,在鐵塔中部新增D點接地。ABC

D天面圖設計87天面圖設計

謝謝!通信勘察設計與概預算項目三:基站工程設計任務5:新建站綜合實訓90目錄9004課后任務02任務描述01任務目標03任務解答目錄91一、任務目標獨立完成新建宏站全套設計,包括掌握塔桅機房、電源配套和主設備設計等全部內容,繪制出設備平面布置圖、導線計劃表、天饋俯視圖和立面圖,正確完成工程安裝工作量表和材料表等內容。92清遠移動為提升清遠大學城5G網絡質量,擬在金雞巖山頂新建5G站點。本站點新增5G系統(tǒng)一套,室內包括DCDU(1U)、BBU(2U)、傳輸設備SPN(2U)和ODF(2U)設備,室外新增3個AAU,天線掛高要求30米,方位角分別為(80/170/280),下傾角(0+8°),5G設備總功耗按4.5KW計列。現已完成機房和塔桅建設,詳見交付圖紙圖3.5-1/3.5-2/3.5-3/3.5-4。機房已完成交流配電箱和饋線窗安裝,請結合機房配套工作原理圖完成其他設備布放(要求維護操作空間不小于800mm)本站采鉛酸蓄電池,要求整站備電3小時,請計算需要的電池容量為多少AH計算需要增加多少個整流模塊(模塊大小按50A/個,采用N+1方式進行備份)計算本次需要安裝的空調大小和數量(機房環(huán)境負荷200W/m^2計算)計算外市電容量,并確認已安裝的交流配電箱是否滿足要求(照明臨時用電按0.5KW計列)根據走線架長度計算完成導線設計與布放,并計算導線長度根據勘察結果,完成小區(qū)方向圖設計,補充扇區(qū)信息和材料表二、任務描述93現狀94現狀95現狀現狀97三、任務解答任務解答!98設計方法根據天線掛高、天線數量和建站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鐵塔類型;根據征址面積、設備空間需求和站點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機房;根據設備(機柜)類型和數量,合理在機房(柜)完成機房內設備設計;根據設備平面布置圖完成走線架和路由設計。99塔桅機房設計要求:根據天線掛高、天線數量和建站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鐵塔類型;答案:現網交付的鐵塔高度為30米,第一層平臺為6根抱桿,方位角滿足要求,可以滿足安裝室外3個AAU,因此可以使用該鐵塔。100要求:根據征址面積、設備空間需求和站點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機房;答案:現網交付1個4m*3m的機房,雖無已有機柜進行室內設備安裝,但是可以進行新增機柜完成設備(DCDU\BBU\SPN\ODF)的安裝。塔桅機房設計101要求:根據設備(機柜)類型和數量,合理在機房(柜)完成機房內設備設計;答案:先根據設備安裝維護空間進行設備排列,了解機房可以排列幾排機架。如果是兩排及以上,則選擇合適的一排。如果只能排列一排機架,則進行將機柜設計在機房中間。通過草稿排列只能排排列一排機柜,并上下左右調整為右圖所示。塔桅機房設計102要求:根據設備平面布置圖完成走線架和路由設計;答案:走線架顧名思義是用于走線的,只要弄懂需要從源端—目的端的路由就把走線架鋪設到對應的位置并計算長度即可。塔桅機房設計103電源配套設計讀取現網電流,新建站此項為零按廠家設備典型功耗計算擬建系統(tǒng)電流值根據放電時長計算蓄電池容量計算電流模塊數量計算機房大小和室內設備功耗,計算空調匹數和數量估算照明等臨時用電計算外市電容量計算電流,選取電力電纜規(guī)格型號選擇交流配電箱分配空開確定直流電力電纜104電源配套設計讀取現網電流,新建站此項為零按廠家設備典型功耗計算擬建系統(tǒng)電流值根據放電時長計算蓄電池容量計算電流模塊數量計算機房大小和室內設備功耗,計算空調匹數和數量估算照明等臨時用電計算外市電容量計算電流,選取電力電纜規(guī)格型號選擇交流配電箱分配空開確定直流電力電纜105電源配套設計讀取現網電流,新建站此項為零按廠家設備典型功耗計算擬建系統(tǒng)電流值根據放電時長計算蓄電池容量計算電流模塊數量計算機房大小和室內設備功耗,計算空調匹數和數量估算照明等臨時用電計算外市電容量計算電流,選取電力電纜規(guī)格型號選擇交流配電箱分配空開確定直流電力電纜106電源配套設計完成后電源配套配置之后的設計如下圖所示107主設備設計確定網絡系統(tǒng)和設備類型配置相關板件設計主設備的安裝方法設計主設備使用的端子以RRU(AAU)為中心,完成機房設備和天饋系統(tǒng)的路由設計完成天饋系統(tǒng)設計108主設備設計已確定本次新增的為5G系統(tǒng),室內需要新增DCDU\BBU\SPN\ODF設備,并在新增的綜合柜進行主設備設計,畫出BBU機框,并設計相關的板件電源端子設計在導線計劃表中完成109主設備設計完成天饋系統(tǒng)設計,通過360°環(huán)拍和平面布置圖確定小區(qū)方位角以RRU(AAU)為中心,完成機房設備和天饋系統(tǒng)的路由設計110主設備設計以RRU(AAU)為中心,完成機房設備和天饋系統(tǒng)的路由設計對于天饋系統(tǒng)圖,難點在于尾纖和電源長度的計算。線纜的總共有5段:段1:從綜合柜—上方走線架段2:機柜正上方—饋線窗段3:饋線窗—鐵塔中心段4:鐵塔中心---鐵塔平臺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