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案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案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案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案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案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案【學習目標】1.運用唯物史觀的相關理論,客觀辯證地看待明朝政治制度對社會發(fā)展及社會轉型的影響。2.運用文獻資料,認識明初廢丞相,設置殿閣大學士,君權與相權矛盾基本解決;明成祖時設內閣,君主專制強化。3.認識明朝國家統(tǒng)一,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對外友好交往,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fā)展,培養(yǎng)中華民族愛國愛家的情懷?!窘滩姆治觥勘菊n內容涵蓋了從1368年明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夕四個多世紀,主要史實包括了以專制強化為核心的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海疆與內陸邊疆的問題與治理、滿洲崛起與明清易代?!窘虒W重難點】重點:明王朝政治制度的變化明王朝海疆和內陸邊疆的問題及治理難點:明王朝政治制度變化的認識【新課過程】(一)明朝政治體制的變化師:同學們思考一下,明朝的建立具備什么有利條件?1、明朝建立(2)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軍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tǒng)治。廢除宰相制度:內容:明太祖為加強皇權,廢除了自秦以來一直實行的宰相制度,并且嚴令子孫永遠不許設立宰相。影響:這一舉措對以后500余年的政治體制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師:宰相廢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領導六部等具體職能部門,工作壓力成倍增加,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明朝建立了什么制度?建立內閣:過程:明成祖在位時,選拔一些文官到皇宮內的文淵閣值班,充當秘書。從此,一個常設的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機構形成,俗稱“內閣”,其官員稱為某殿或某閣大學士。(3)職能:大學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实墼谄睌M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明朝中期,有的大學士深得皇帝信任,權力很大,被比喻為宰相?;鹿賹鄮煟夯鹿俦葍乳w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現(xiàn)宦官專權的局面。二、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1)鄭和下西洋師: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課本73頁第二段和材料思考: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材料: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并欲耀兵異域,示中國之富強?!逯睹魇贰む嵑蛡鳌飞盒〗M討論并回答。目的: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師:PPT展示圖片和史料,請同學們結合課本73頁第二段和材料,思考:鄭和下西洋的地位和影響。材料一:鄭和的船以規(guī)模巨大,船只上百,多時在200艘以上,其中長達44.4丈的大船有60余艘,滿載瓷器、絲綢、鐵器等貨物,被稱為“寶船”。隨行人員27000余人,包括官員、水手、軍士、工匠、翻譯、醫(yī)生等各類專業(yè)人員。材料二:另一方面,鄭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其貿易并非等價交換,往往入不敷出,所得又多為奢侈品、珍禽異獸等物,而航行成本巨大,頗有勞民傷財之弊。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地位是世界歷史上規(guī)??涨暗倪h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世紀之后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影響積極:加強了中國和沿線國家、地區(qū)的聯(lián)系,宣揚了國威,擴大了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響;消極:其目的主要是“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因此未能持續(xù)。師:補充素材:朝貢貿易明朝前期,海外貿易唯一的合法途徑是“朝貢貿易”。明政府現(xiàn)定,外國貢使來華朝貢,除攜帶貢品外,準許附帶商品貨物進行貿易。對于貢品,朝廷照例以數(shù)倍的代價作為補償(即薄來厚住),附帶的貨物則由貢使攜至京師,在指定地點開市數(shù)日,國內居民可在官方監(jiān)督下與之交易。朝貢貿易不以經(jīng)濟上的獲利為目的,而是在政治上制造外國“稱藩入貢”的局面,致使國家財政無法長期維系。(2)抗倭斗爭師:PPT展示史料,請學生結合課本第73頁最后一段和材料思考:倭寇猖獗的原因。材料:嘉靖時期,隨著東南沿海一帶商品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對外貿易相當發(fā)達。沿海一帶私人經(jīng)營的海上貿易也十分活躍。一些海商大賈、浙閩大姓為了牟取暴利,不顧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販賣貨物,他們成群分黨,形成海上武裝走私集團,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結日本各島的倭寇,于沿海劫掠。這些海盜商人如王直、徐海等,與倭寇勾結,使得倭患愈演愈烈。同時一些明朝官僚也與這些寇盜建立了聯(lián)系。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原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敗,海防松弛;日本國內政局的變動;東南沿海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外貿易發(fā)達,私人海上貿易活躍;官商勾結情形嚴重;海禁政策。師:PPT展示史料,請學生結合課本第73頁最后一段和材料找出:抗倭斗爭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跡。材料一:戚繼光,山東蓬萊人,有名的抗倭名將,同時還是發(fā)明家。在抗擊倭寇期間發(fā)明不少對抗倭寇的武器,比如戚氏軍刀,狼筅,火炮等等,自己也練就一支精銳部專門對付倭寇,非常驍勇善戰(zhàn),后世稱為戚家軍!材料二:俞大猷,福建泉州人,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zhàn)。他與戚家軍被并成為“俞龍戚虎”,而他招募訓練出的水師與戚家軍相互配合,直接就是對倭寇的毀滅性打擊。生:小組討論并回答。英雄人物戚繼光、俞大猷事跡明廷派遣大將戚繼光、俞大猷等人抗倭;后來政府逐漸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東南沿海的形勢穩(wěn)定下來。(3)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師:請同學們結合材料和課本第74頁第二段,找出歐洲殖民者入侵的原因及表現(xiàn)。材料:明朝后期人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將荷蘭稱為“紅毛夷”,并且記載當時荷蘭的火器制造技術已經(jīng)明顯領先于中國:紅毛夷自古不通中國,亦不知其國何名,其地在何所當此夷初至內地,海上官軍素不習見,且狀貌服飾非向來諸島所有,亦未曉其技能,輒以平日所持火器遙攻之。彼姑以舟中所貯相酬答,第見青煙一縷,此即應手糜爛,無聲跡可尋。徐徐揚帆去,不折一鏃,而官軍死者已無算。海上驚怖,以其須發(fā)通赤,遂呼為紅毛夷云……自此夷通市,遂得彼所用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盡傳其精奧,已足憑為長城矣。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原因武器技術的進步;新航路的開辟;明朝軍隊素質不及殖民者。表現(xiàn)16世紀中期,葡萄牙獲得了在濠鏡澳的租住權。荷蘭和西班牙,分別占據(jù)了臺灣島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蘭擊敗,退出臺灣。三、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1.內陸邊疆韃靼、瓦剌①元朝滅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漸形成韃靼、瓦剌兩大集團。②為防御他們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長城。③明中期,瓦剌和韃靼不斷威脅明朝北部邊防,兩次突破長城深入內地,包圍北京。④1571年,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議,接受明朝冊封。師:明朝與韃靼關系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藏族①藏族地區(qū)在明朝稱為烏思藏。明廷封授給當?shù)氐纳资最I法王、王等稱號;②設立行都指揮使等機構管理西藏軍民事務,任用藏族上層人士進行管理。女真①明朝前期,派人到東北招撫,在黑龍江流域設立了奴兒干都司,并對東北地區(qū)女真各部落首領封授官號。師:16、17世紀之交的女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師:直到皇太極在位時,將女真族名改為滿洲,并于1636年稱帝,改國號為大清。2.明清易代明朝滅亡:在清朝崛起之際,明朝政治黑暗,天災流行,農民起義蜂起,統(tǒng)治搖搖欲墜。1644年,農民軍首領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隨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縊,明朝滅亡。清朝統(tǒng)一: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統(tǒng)軍進入山海關,打敗李自成,進占并遷都北京。此后又經(jīng)過20多年的激烈戰(zhàn)斗,清朝將農民軍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殘余勢力逐一擊敗,確立了在全國的統(tǒng)治?!景鍟康?3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廢中書,罷丞相2.內閣的形成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鄭和下西洋明朝的抗倭斗爭歐洲殖民者在中國沿海的活動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1.明朝與北方蒙古的關系2.明朝與東北女真各部關系3.明朝與西部藏族的關系4.明清易代【鞏固訓練】1、“(明)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試圖獨自處理國家大事。但是這樣的工作負擔被證明是無法承擔的……”洪武皇帝工作負擔沉重的原因主要是()A.宰相制度的廢除 B.中央高度集權 C.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D.東廠的設置2、明初之后的皇帝或年幼、或厭政,經(jīng)驗能力都不及其祖輩,于是讓內閣大學士代閱奏章,草擬處理意見,形成“票擬”權。這說明明代內閣(

)A.與宰相具有相同地位和職務 B.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機構

C.只有參政議政權沒有決策權 D.起到了制約皇權的作用3、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鄭和等人立碑寫道:“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睋?jù)此可知,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宣揚國威 B.尋求異域珍寶 C.尋找建文帝 D.加強海外聯(lián)系4、“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蠄筇熳淤?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這首豪邁雄壯的《凱歌》的作者應是()A.岳飛 B.鄭成功 C.康熙帝 D.戚繼光5、“永樂年間,明政府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分為法王、西天佛子、大國師、國師、禪師、都綱、喇嘛等級。各級僧官由朝廷授予不同的品級和職位。法王是最高的僧侶,奉朝廷敕命,行使地方職權?!边@說明明朝()A.加強了與西藏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B.有效地對西藏行使管轄權C.在西藏建立了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度D.不干涉西藏的地方管理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永樂十五年(1417)十二月,鄭和奉命護送前來朝貢的各國使者回國,并攜有贈送各國國君的禮品,作第五次遠航。這時的明朝,威震海外,它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發(fā)展起來,互市通商者,絡繹不絕。明朝贈予和交換物品大多為絲綢、珠寶、瓷器等,換回大量的琥珀、珊瑚、珍珠、瑪瑙、藥材等,多數(shù)是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十七年(1419)七月前來朝貢者中,有諸國的王子、王叔或王弟,所獻禮品也為各國珍奇異獸,如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麒麟(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