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2020-2021學年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2020-2021學年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2020-2021學年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2020-2021學年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年級歷史試卷第8頁共8頁渭濱區(qū)2020—2021高二年級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1.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圖,它透露出的相關制度信息有

①禪讓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著眼點是防止唐末以來的藩鎮(zhèn)割據局面重演,其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是①極力提高皇權②竭力削弱相權③首先集中軍權④削弱地方權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3.下列是中國古代中央機構的示意圖,其演化的先后順序是

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4.近代歷史上中國共開放通商口岸100多個。從下列兩幅近代中國通商口岸示意圖中,反映出這一階段A.中國的領土主權不斷遭到破壞 B.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C.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D.中國民族危機的逐漸加深5.下表反映了侵華戰(zhàn)爭的相關史實,表述完全正確的是戰(zhàn)爭名稱時間戰(zhàn)爭影響A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英法兩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年圓明園遭到破壞C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2-1895年清政府被迫開放重慶、蘇州等地為商埠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0-1901年導致義和團運動爆發(fā)A.A B.B C.C D.D6.2003年l2月,溫家寶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币詫O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對我國“民主性”的貢獻有①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制度②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7.影響下表中1927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國共產黨黨員構成比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黨員總數(萬人)工人黨員比例(%)農民黨員比例(%)1927年5.850.871928年6月0976.61949年底448.82.5561956年1250.48.852.4A.工農聯(lián)盟的發(fā)展壯大 B.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轉移

C.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 D.中國民主革命任務的變化8.20世紀40年代后期,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會見一批議員,談及中國事態(tài)時說:當森林中有一棵大樹倒下,在飛揚的塵埃落定以前,人們無法看清破壞的程度。當時“中國事態(tài)”最可能是A.內戰(zhàn)爆發(fā),國民黨軍隊發(fā)動全面進攻

B.戰(zhàn)略反攻,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C.戰(zhàn)略決戰(zhàn),國民黨主力已被基本消滅

D.渡江戰(zhàn)役,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結束9.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體現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時間政策名稱1947年5月設立民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1980年3月設立經濟特區(qū)深圳特區(qū)1997年7月設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A.獨立自主,主權毋庸置疑 B.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C.擱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榮10.新中國成立后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簽訂了一系列外交文件。下列文件內容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中蘇雙方認為,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當代世界兩個最重大的問題”②“中國西藏某些地方和印度某些地方為貿易市場”③“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④“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tài)宣告結束”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11.歷史推論是建立在對史實的正確解讀基礎之上的。下列推論符合史實的是A.古希臘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的根本原因

B.古雅典的民主政治——近代西方代議制產生的根源

C.《十二銅表法》的頒布——使平民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

D.萬民法的形成——確立了羅馬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12.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羅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發(fā)展沒有在工業(yè)和貿易方面引起進一步的后果,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但當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發(fā)展起來時,詳細擬定的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羅馬法A.蘊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 B.直接奠定了資本主義的法治基礎

C.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 D.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3.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眾議院名額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一規(guī)定主要違背了下列選項中的哪一學說A.三權分立說 B.自然權利說 C.社會契約說 D.人民主權說14.有學者認為:“近代的法國人民深受啟蒙思想家的影響,他們曾先后信仰過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人的學說,并為此流血戰(zhàn)斗,建立政權制度,正是多元化的思想帶來多元化的政治設計,引導著法國人民一直高舉著革命的旗幟?!痹搶W者旨在A.說明啟蒙運動對法國大革命的重要性B.揭示近代法國政體頻繁更替的原因

C.肯定法國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制D.說明大革命加劇了法國的社會動蕩15.英國的《權利法案》、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1787年憲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產物,它們的共性主要表現在A.都是反對封建統(tǒng)治的產物B.都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保障

C.都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妥協(xié)的產物D.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權利16.“十月革命的偉大實踐已經證明,它是符合客觀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是帝國主義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產物,是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又是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領導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充分發(fā)揮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的體現。”下列各項中,與材料中觀點一致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勝利,決不是西方某些歷史學家所說的純粹是“歷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無產階級鞏固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③十月革命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新時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運動的成功典范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17.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關系。1966年,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訪問蘇聯(lián),兩國發(fā)表了聯(lián)合聲明,強調由歐洲人來考慮和解決歐洲事務,還達成了空間技術合作協(xié)定,進一步擴大了合作領域。這表明A.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 B.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

C.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D.法國改變戰(zhàn)略目標與價值取向18.有海外媒體提出,“一帶一路規(guī)劃就是確定讓中國過剩產能‘走出去’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倍袊鴮W者對此基本持反對觀點,其原因有可能是馬歇爾計劃實際上A.推動了歐洲的分裂與對峙 B.奠定了戰(zhàn)后兩極格局的基本框架

C.把整個歐洲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D.導致了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對抗19.在梭倫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執(zhí)政官是未經正當選舉上臺的,被稱為僭主。他們一般出身貴族,政績斐然,重視平民利益,但最終受到流放等懲罰。這種現象表明,在當時的雅典A.貴族壟斷國家政權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礎

C.平民沒有政治權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20.戰(zhàn)國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的優(yōu)勢,下令全國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北魏孝文帝下令全國“禁胡服”。對兩者理解正確的是A.易服目的是營造改革氛圍 B.客觀上推動民族文化認同

C.出發(fā)點在于實現民族交融 D.有力推動了國家統(tǒng)一進程21.史學界認為,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主要是因為這次改革A.順應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B.改變了落后的生產關系

C.徹底改變了俄國政治體制 D.使農民獲得了人身自由22.唐太宗曾說:“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這反映出唐太宗的思想是A.民貴君輕 B.農業(yè)為本 C.君治為本 D.休養(yǎng)生息23.康熙帝統(tǒng)治時期,清朝中央機構出現三足鼎立狀態(tài),下列表示正確的是A. B.

C. D.24.歐洲近代科學革命從意大利開始;此后以牛頓為代表的科學家使英國成為歐洲科學的中心;至19世紀,英、法、俄、德、美科學研究迅速崛起,各領風騷。這說明了A.英國是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中心 B.科學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關系密切

C.19世紀科技發(fā)展速度開始加快 D.民主政治的確立促進科學發(fā)展25.馬、恩的合作被后人稱為人類“最偉大的合作”,下列革命理論和實踐屬兩人共同完成的是①改造正義者同盟②寫作《共產黨宣言》③完成《資本論》④參加1848年歐洲(德國)革命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6.(18分)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的抉擇和設計,是根據各自的地域、歷史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狀況而逐步形成的。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文化主要發(fā)祥地中原地區(qū),屬于遼闊領域精耕細作型農耕經濟,格外安土重遷。生產力的發(fā)展并沒有使這里的血緣紐帶遭受侵蝕,治水、對外征戰(zhàn)等公共事務的需要,導致氏族首領的權力、地位不斷加強,直接轉化為統(tǒng)治階級新貴,形成君主集政權、財權、神權于一身,血緣組織與國家形態(tài)熔鑄一體的格局。在文化淵源方面更多地呈現出群體和集權的傾向。——摘編自黑格爾《歷史哲學》材料二希臘全境滿是千形萬態(tài)的海灣。這地方普遍的特質便是劃分為許多小的區(qū)域,同時各區(qū)域間的關系和聯(lián)系又靠大海來溝通。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瀚無際和飄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的無限的時候,他們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但是同時也鼓勵人類追求利潤,從事商業(yè)。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壤上,把他卷入無窮的依賴性里邊,但是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動的有限的圈子……——摘編自黑格爾《歷史哲學》材料三英國的“光榮革命”大概是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tǒng)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huán),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這大概是改造專制制度以漸進式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擺脫專制的革命循環(huán)、走向長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獥钚P《中國政治隨想錄》(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君主專制政治產生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古代希臘的海洋風貌對古代希臘政治文明所產生的影響。(6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光榮革命后至19世紀中期的具體事例說明英國是怎樣進行政治制度創(chuàng)新的?(6分)27.(16分)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的100周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成就斐然。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抗戰(zhàn)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它又是一場全面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中國不僅打敗了日本,消除了亡國的危險,還從盟國那里掙脫了不平等枷鎖,獲得了平等地位,中國的國際地位在抗戰(zhàn)時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王建朗《抗日戰(zhàn)爭與中國國際地位的變遷》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澤東飽含激情的說:“人民解放軍的主力已經打到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里去了…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是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由發(fā)展到消滅的轉折點。”——摘自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材料三2021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2周年華誕。某班研究性學習活動布置紀念展覽,以下是他們準備的部分展覽資料。序號資料序號資料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⑦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②“雙百”方針⑧萬隆亞非會議③香港、澳門回歸⑨“兩彈一星”④《論十大關系》⑩恢復高考制度⑤重返聯(lián)合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⑥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鄧小平南方談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抗戰(zhàn)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的理由?(5分)(2)根據材料二,列舉說明1947年中國共產黨在經濟、軍事上所采取的重要舉措及其意義。(6分)(3)結合材料三的展覽資料,從表中選擇兩項相互關聯(lián)的史實,提煉出一個展覽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一條符合該主題的新史實。(5分)28.(9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19世紀后半期中日兩國相繼進行的改革,結果卻一成一敗。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宮的大殿內,天皇率領群臣宣讀誓詞:“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上下一心,大展經論;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必人心不倦;破歷來之陋習,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大力振興皇基?!边@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五條誓文”?!?868年4月4日天皇發(fā)布《五條誓文》材料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變法的內容和策略上,而在于當時沒有出現一個變法成功的整體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強大的促進改革的政治和經濟力量??涤袨榈热讼胍匀毡久髦尉S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只是從形式上學習,并沒有掌握明治維新的真正“要義”。

——摘編自李喜所《成敗得失一戊戌維新與明治維新的比較》完成下列要求:(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明治維新在政治體制上進行改革的表現。(4分)(2)據材料二,分析指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5分)29.(7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7、18世紀,歐美歷史上爆發(fā)了一系列資產階級革命,涌現了一批批杰出的人物。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克倫威爾、拿破侖主要活動列表克倫威爾的主要活動拿破侖的主要活動1644年,取得馬斯頓草原勝利

1645年,組建新模范軍

1648年,平定王黨叛亂

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

1651年,頒布《航海條例》

1649-1650年,遠征愛爾蘭、蘇格蘭

1653年,自任“護國主”。1793年,土倫之役嶄露頭角

1795年,平息王黨叛亂

1796年,進軍意大利

1799年,發(fā)動“霧月政變”

1804年,自稱為“法蘭西人的皇帝”、公布《民法典》

1805年,取得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勝利

1806年,頒布“大陸封鎖令”

1813年,萊比錫戰(zhàn)役失敗

1815年,滑鐵盧戰(zhàn)役失敗——根據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二1793年,法國向英國宣戰(zhàn)。華盛頓召開內閣會議,重申了美國在危機時期應當以安全和發(fā)展為主,不應當被激情沖昏頭腦。大會決定,禁止美國公民在公海從事任何敵對行動;警告美國公民不得向交戰(zhàn)雙方非法販運現代國家慣例法所禁運的任何物品;不得采取任何有損于與交戰(zhàn)國友好相處的行為?!浴度A盛頓傳》(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人歷史活動的相似之處。(5分)(2)根據材料二,華盛頓政府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2分)

參考答案1--10:DDBDBDBCBC11--20:CABBBDAADB21--25:BDBBB26.(共18分)(1)原因:1、政治上:血緣政治的影響長期存在;2、經濟上:精耕細作型的小農經濟發(fā)展的需要;3、思想上:法家思想的影響,集權觀念的增強;(6分)(2)影響:1、思想上:形成了追求自由、理性的人文主義觀念;2、政治上:孕育了高度發(fā)達的奴隸制民主政治和法制文化;3、經濟上:推動了奴隸制商品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商業(yè)文明;(6分)(3)制度創(chuàng)新:①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②18世紀早期(1721年),實行責任制內閣;③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yè)資產階級獲得越來越多席位,進一步完善君主立憲制。(6分)27.(共16分)(1)理由:1、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