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重慶大學_第1頁
工程力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重慶大學_第2頁
工程力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重慶大學_第3頁
工程力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重慶大學_第4頁
工程力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重慶大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力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重慶大學第一章單元測試

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是()。

A:連續(xù)、均勻性假設和各向同性假設;B:各向同性假設、小變形假設和線性彈性假設。C:線性彈性假設和小變形假設;D:連續(xù)、均勻性假設和線性彈性假設;

答案:連續(xù)、均勻性假設和各向同性假設;要使構件安全、正常地工作,必須滿足()。

A:穩(wěn)定性要求B:強度要求C:強度要求和穩(wěn)定性要求D:強度要求、剛度要求、穩(wěn)定性要求

答案:強度要求、剛度要求、穩(wěn)定性要求

第二章單元測試

平衡是指物體相對于慣性參考系保持靜止或作勻速轉動的狀態(tài)。()

A:錯B:對

答案:錯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法,作用于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都可以合成為一個合力。()

A:對B:錯

答案:錯變形體在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沿同一直線的力作用下不一定能維持平衡。()

A:錯B:對

答案:對受力圖中各約束反力的作用線方位及指向(除柔索和光滑接觸面約束外)一般自己假定。()

A:對B:錯

答案:對下列關于剛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剛體在自然界中不存在B:剛體是工程力學的一種抽象化的力學模型C:變形極小的物體就可視為剛體D:剛體中任意兩點間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

答案:變形極小的物體就可視為剛體下列關于約束反力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約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約束構造特點確定B:約束反力是一種被動力C:約束反力的方向與約束能夠阻止的位移方向相反D:約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隨主動力的改變而改變

答案:約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約束構造特點確定如題圖所示體系,構件自重不計,則支座A處約束反力作用線方位正確的是()。

A:沿ADB:沿AIC:沿ABD:沿AE

答案:沿AE如題圖所示體系,構件自重不計,則受力分析圖不正確的是()。

A:B:C:D:

答案:

第三章單元測試

在任何坐標系中,力都可以用其在坐標軸上的投影解析表示。()

A:錯B:對

答案:錯力對某軸之矩等于力對軸上任一點之矩在該軸上的投影。()

A:對B:錯

答案:對只要保持力偶矩不變,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內任意移動和轉動,都不會改變原力偶對物體的作用效應。()

A:對B:錯

答案:錯力系向某點簡化,其主矢和主矩都不為零,且主矢和主矩正交,則該力系可以繼續(xù)簡化為一合力。()

A:對B:錯

答案:錯作用在一個剛體上的兩力,滿足的條件,則該二力可能是()。

A:一對平衡的力或一個力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個力偶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對平衡的力D:一對平衡的力或一個力或一個力偶

答案:一對平衡的力或一個力偶某平面力系向其平面內A點簡化的結果為:,則該力系向其平面內任選的另一點B簡化的結果為()。

A:B:C:D:

答案:下列關于力平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作用在剛體系統(tǒng)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線從一個剛體平移到另一個剛體上,其作用效應不變B:作用在剛體系統(tǒng)上的力可以從一個剛體平移到另一個剛體上,其作用效應不變C:作用在剛體上的力可以平移到該剛體上任一點,其作用效應不變D:作用在剛體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線平移到該剛體上任一點,其作用效應不變

答案:作用在剛體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線平移到該剛體上任一點,其作用效應不變各力作用位置如圖所示的平面力系中,已:F1=4kN,F(xiàn)2=3kN,q=2kN/m,M1=100N·m,M2=200N·m。圖中尺寸的單位為mm。該力系向B點的簡化結果為()。

A:FR=1i-2j(kN),MB=800N·m順時針B:FR=1i-2j(kN),MB=800N·m逆時針C:FR=1i-2j(kN),MB=300N·m順時針D:FR=1i-2j(kN),MB=300N·m逆時針

答案:FR=1i-2j(kN),MB=800N·m逆時針

第四章單元測試

空間一般力系平衡的解析條件是:力系中各力在任一軸上投影的代數(shù)和為零,同時力系中各力對任一軸的力矩的代數(shù)和也為零。()

A:錯B:對

答案:對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矩式為一個投影方程,兩個力矩方程,同時附加條件:兩矩心所連直線不得與所選投影軸垂直。()

A:錯B:對

答案:對下列關于平面力系與其平衡方程式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平面力系如果平衡,則該力系在任意選取的投影軸上投影的代數(shù)和必為零B:任何平面力系最多只能列出三個獨立平衡方程式C:任何平面力系都具有三個獨立的平衡方程式D:平面力系如果平衡,則該力系對平面內任一點的力矩的代數(shù)和必為零

答案:任何平面力系都具有三個獨立的平衡方程式荷載、尺寸如圖所示的剛架,自重不計。已知q,l,則支座A的約束反力為()。

A:B:C:D:

答案:荷載、尺寸如圖所示的簡支梁,已知F=12kN,則支座A的約束反力為()

A:(逆時針)B:(逆時針)C:(逆時針)D:(逆時針)

答案:(逆時針)荷載、尺寸如圖所示體系,構件自重不計。已知q=4kN/m,M=8kN。下列關于求支座A處約束反力的方案中,較優(yōu)的是()。

A:先分析CD部分,再分析BCD部分,最后分析整體B:先分析AB部分,再分析BC部分,最后分析CD部分C:先分析整體,再分析AB部分,最后分析BCD部分D:先分析AB部分,再分析ABC部分,最后分析整體

答案:先分析CD部分,再分析BCD部分,最后分析整體如題圖所示桁架,AD=DB=DE=DH=CE=CH,在節(jié)點H處受到大小為F水平力作用,則桿1內力的大小為()。

A:2FB:0C:F/2D:

答案:荷載、尺寸如題所示三鉸剛架。已知:F=10kN.m,q=10kN/m,自重不計。求支座A處的約束反力()。

A:FAx=5kN,F(xiàn)Ay=5kNB:FAx=5kN,F(xiàn)Ay=20kNC:FAx=-10kN,F(xiàn)Ay=5kND:FAx=-10kN,F(xiàn)Ay=5kN

答案:FAx=5kN,F(xiàn)Ay=5kN

第五章單元測試

等直桿受力如圖,該桿的軸力最大值為()。

A:2kNB:4kNC:5kND:3kN

答案:3kN等直桿受力如圖,其上端截面的軸力為()。

A:-F+qlB:qlC:FD:F+ql

答案:-F+ql等直桿受力如圖,該桿的扭矩最大值為()。

A:2kN.mB:8kN.mC:4kN.mD:6kN.m

答案:4kN.m等截面圓軸配置四個皮帶輪,各輪傳遞的力偶的力偶矩如圖所示。從抗扭的角度如何改變四個輪之間的相對位置,軸的受力最合理的是()。

A:將B輪與C輪對調B:將B輪與D輪對調,然后再將B輪與C輪對調C:將B輪與D輪對調D:將C輪與D輪對調

答案:將C輪與D輪對調懸臂梁受力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1-1截面的剪力和2-2截面的剪力不相等,彎矩相等B:1-1截面的剪力和2-2截面的剪力相等,彎矩不相等C:1-1截面的剪力和2-2截面的剪力不相等,彎矩也不相等D:1-1截面的剪力和2-2截面的剪力相等,彎矩也相等

答案:1-1截面的剪力和2-2截面的剪力相等,彎矩不相等梁受力如圖,其剪力圖和彎矩圖在B截面的圖形規(guī)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剪力圖和彎矩圖均不連續(xù)B:剪力圖和彎矩圖均連續(xù)C:剪力圖連續(xù)D:彎矩圖連續(xù)

答案:彎矩圖連續(xù)圖為某梁的荷載圖、剪力圖和彎矩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剪力圖正確,彎矩圖正確B:剪力圖不正確,彎矩圖不正確C:剪力圖正確,彎矩圖不正確D:剪力圖不正確,彎矩圖正確

答案:剪力圖不正確,彎矩圖不正確

第六章單元測試

截面的形心軸是使截面慣性矩為零的軸()

A:錯B:對

答案:錯截面的形心軸是使截面靜矩(面積矩)為零的軸()

A:錯B:對

答案:對截面的形心軸是使截面慣性積為零的軸()

A:錯B:對

答案:錯截面的主慣性軸是()

A:使截面慣性矩為零的軸B:使截面慣性積為零的正交軸C:使截面靜矩(面積矩)為零的軸D:使截面極慣性矩為零的軸

答案:使截面慣性積為零的正交軸圖示z坐標軸與直徑為d的圓形截面相切,則該截面對z軸的慣性矩為()

A:B:C:D:

答案:圖示半圓形截面,其形心的坐標yc為()

A:B:C:D:

答案:

第七章單元測試

應力是指截面上每點處單位面積內的分布內力,即內力集度。()

A:對B:錯

答案:對構件中不同點處的線應變及切應變一般是不同的,而且線應變與正應力相對應,切應變與切應力相對應。()

A:對B:錯

答案:對等直桿發(fā)生拉(壓)變形時,橫截面上各點既有正應力,又有切應力。()

A:對B:錯

答案:錯如圖所示結構中,各桿橫截面面積均為,水平力,AC桿橫截面上的正應力為()。

A:33.3MPaB:-25MPaC:25MPaD:-41.7MPa

答案:33.3MPa矩形截面等直桿如圖所示,軸向力。斜截面AB上的正應力、切應力是()。

A:B:C:D:

答案:關于低碳鋼和鑄鐵力學性能的描述,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都有明顯的屈服階段和較大的延伸率B:低碳鋼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出現(xiàn)脆性C:低碳鋼受壓有強化階段,鑄鐵抗壓沒有D:低碳鋼拉、壓時,極限應力適宜取屈服極限

答案:低碳鋼拉、壓時,極限應力適宜取屈服極限低碳鋼試件受拉進入屈服時,橫截面正應力為,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A:滑移面上切應力取值等于B:滑移面上切應力為0,但其正應力為0.5C:滑移面上切應力取值為0.5D:滑移面上正應力為

答案:滑移面上切應力取值為0.5如圖所示結構中,桿①和桿②均為圓截面鋼桿,直徑分別為、,已知,剛材的許用應力,關于二桿的強度校核結論正確的是()。

A:桿①和桿②都不滿足強度條件B:桿①和桿②都滿足強度條件C:桿①滿足強度條件,桿②不滿足強度條件D:桿①不滿足強度條件,桿②滿足強度條件

答案:桿①和桿②都滿足強度條件圖示連接中,板和鉚釘為同一材料,已知許用擠壓應力等于許用切應力的2倍(),為了充分提高材料利用率,則鉚釘?shù)闹睆綉撌牵ǎ?/p>

A:B:C:D:

答案:內外徑之比為α的空心圓軸,扭轉時軸內的最大切應力為τ,這時橫截面上內圓周上各點的切應力為()。

A:B:τC:ατD:零

答案:ατ梁發(fā)生橫力彎曲時,橫截面上既有正應力,又有切應力。()

A:對B:錯

答案:對梁發(fā)生彎曲變形時,最大正應力總出現(xiàn)在中性軸上的各點處。()

A:對B:錯

答案:錯如圖所示梁,關于固定端截面上腹板與翼緣交界處k點的切應力,以及全梁橫截面上的最大彎曲切應力結論正確的是()。

A:B:C:D:

答案:如圖所示矩形截面梁采用(a)、(b)兩種放置方式,從彎曲正應力強度觀點,(b)的承載能力是(a)的()倍?

A:3B:2C:5D:4

答案:2如圖所示懸臂梁由三塊矩形截面的木板膠合而成,膠合縫的許用切應力,則按膠合縫的抗剪強度得梁的許用荷載為()。

A:3.15kNB:3.94kNC:4.67kND:2.78kN

答案:3.94kN如圖所示矩形截面木梁,已知木材受彎的許用正應力,許用切應力。則許用荷載為()。

A:5kNB:7kNC:9kND:3kN

答案:3kN

第八章單元測試

軸向拉壓桿的軸向變形能完全反映其變形程度()

A:對B:錯

答案:錯已知某梁的彎矩圖如圖所示,則該梁的撓曲線為()

A:AC段下凸,CB段上凸B:兩段均為下凸C:AC段上凸,CB段下凸。D:兩段均為上凸

答案:AC段上凸,CB段下凸。下述結論中,正確的是()

A:若物體的各部分均無變形,則物體內各點的應變?yōu)榱鉈:應變分為線應變和切應變,其量綱為長度C:若物體內各點的應變均為零,則物體無位移D:受拉桿件全桿的軸向伸長,標志著桿件內各點的變形程度

答案:若物體的各部分均無變形,則物體內各點的應變?yōu)榱阋粓A軸用普通碳素鋼制成,受扭后發(fā)現(xiàn)單位長度扭轉角超過了許用值,為提高剛度擬采用的合理措施是()

A:減少軸的長度B:改為優(yōu)質合金鋼C:用鑄鐵代替D:增大軸的直徑

答案:增大軸的直徑梁的轉角出現(xiàn)極值的截面為()

A:剪力為零的截面B:彎矩為零的截面C: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D:撓度為零的截面

答案:彎矩為零的截面如果梁上某段承受均布荷載,那么該段的撓曲線是()

A:三次曲線B:二次曲線C:一次直線D:四次曲線

答案:四次曲線利用圖(b)所示附表,計算圖(a)所示梁C截面的撓度yC為()

A:B:C:D:

答案:如圖所示等直桿,抗拉剛度為EA,則桿段BC的軸向線應變?yōu)椋ǎ?/p>

A:B:C:0D:

答案:圖示簡支梁,已知C點的撓度為y,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將荷載F增大一倍,則C點的撓度為()

A:yB:0.5yC:4y。D:2y

答案:2y圖示梁的抗彎剛度EI為常數(shù),試用積分法求梁的最大轉角,正確結果為()

A:B:C:D:

答案:一等截面靜定梁受力如圖所示,其抗彎剛度為EI。試參考附表,用疊加法求D截面處的撓度,正確結果為()

A:B:C:D:

答案:

第九章單元測試

鑄鐵試件拉伸時沿橫截面斷裂,而扭轉時沿與軸線成45o傾角的螺旋面斷裂,其原因的正確答案是()

A:最大拉應力B:最大切應力C:最大切應變D:最大切應力和最大拉應力

答案:最大拉應力研究一點的應力狀態(tài)的目的是()

A:了解橫截面上的應力隨外力的變化情況B:找出同一橫截面應力變化的規(guī)律C:找出一點在不同方向截面上的應力變化規(guī)律D:了解不同橫截面上的應力變化

答案:找出一點在不同方向截面上的應力變化規(guī)律廣義胡克定律適用于()

A:彈性體B:任何材料C:各向同性線彈性體D:各向同性彈性體

答案:各向同性線彈性體如塑性材料內某一點處于三向等值受拉的應力狀態(tài),則強度校核時應選用的強度理論是()

A:第二強度理論B:第三強度理論C:第一強度理論D:第四強度理論

答案:第一強度理論單元體應力狀態(tài)如下圖所示,其主應力的正確答案是()

A:B:C:D:

答案:圖示單元體的應力狀態(tài)屬于()

A:三向應力狀態(tài)B:無法判斷C:單向應力狀態(tài)D:平面應力狀態(tài)

答案:平面應力狀態(tài)圖示三向應力狀態(tài)中,若,則關于的表達式有以下四種答案,其中正確的答案是()

A:B:0C:D:

答案:0與圖示應力圓對應的單元體是()

A:單元體2B:單元體3C:單元體4D:單元體1

答案:單元體1對于下圖單元體所示的應力狀態(tài),該點的主應力答案,正確的是()

A:B:C:D:

答案:圖示工字形鋼梁,材料的彈性模量為E,泊松比為,橫截面腹板厚度為d、對z軸的慣性矩為I、中性軸以上部分對中性軸的靜矩為S,今測得中性層K點處與軸線成45°方向的線應變?yōu)?,這荷載F為()

A:B:C:D:

答案:

第十章單元測試

圖示三角形截面偏心受壓柱,若已知中性軸與AB邊重合,則外力作用線必通過截面核心邊界曲線DEF的()

A:O點B:D點C:F點D:E點

答案:F點一矩形截面梁受力如圖示,在固定端截面上的角點3或4處應力狀態(tài)是()

A:二向拉壓B:單向拉伸C:零應力狀態(tài)D:單向壓縮

答案:單向壓縮關于中性軸的位置,下列論述中正確的一種是()

A:中性軸只能在截面內,但不一定通過形心B:中性軸不一定在截面內,也不一定通過形心C:中性軸不一定在截面內,但如果在截面內則一定通過形心D:中性軸只能在截面內,且必定通過形心

答案:中性軸不一定在截面內,也不一定通過形心受橫向力作用的槽形截面梁受力如圖所示,C為截面形心,A為截面彎心,該梁的變形為()

A:平面彎曲B:平面彎曲與扭轉的組合C:斜彎曲D:斜彎曲與扭轉的組合

答案:斜彎曲與扭轉的組合當偏心壓力作用在截面核心的周界上時,截面上中性軸將()

A:通過截面的形心B:通過無窮遠處C:通過截面的形心另一側D:與截面周邊相切

答案:與截面周邊相切矩形截面懸臂梁承受如圖所示鉛垂力及水平力的作用,求梁內最大正應力為()

A:132.7MPaB:66.3MpaC:140.6MpaD:70.3Mpa

答案:140.6Mpa矩形截面懸臂梁承受如圖所示鉛垂力及水平力的作用,求梁內最大正應力為()

A:188.6MpaB:133.5MpaC:94.3MPaD:66.8Mpa

答案:133.5Mpa直徑為d的圓截面,其截面核心的邊界是直徑為d/4的圓()

A:對B:錯

答案:對圖示受力桿件中,F(xiàn)的作用線與棱AB重合,F(xiàn)、l、b、h均為已知。桿件橫截面上的最大應力為()

A:B:C:D:

答案:圖示圓截面鋼桿中,已知,,,,,第三強度校核該桿的強度時,其相當應力為()

A:280.5MPaB:70.2MpaC:140.3MpaD:136.7Mpa

答案:140.3Mpa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下列論述中正確的是()

A:軸向拉桿的穩(wěn)定臨界應力必須小于材料的比例極限B:軸向受拉桿不存在穩(wěn)定性問題C:圓截面桿中心受壓的穩(wěn)定臨界力要比該桿受拉的穩(wěn)定臨界力更大D:理想壓桿在長細比增大時穩(wěn)定承載力將要提高

答案:軸向受拉桿不存在穩(wěn)定性問題中心壓桿穩(wěn)定條件中,穩(wěn)定系數(shù)取決于()

A:材料B:材料,截面形狀及尺寸,壓桿長度及支承條件C:支承條件D:截面尺寸和形狀

答案:材料,截面形狀及尺寸,壓桿長度及支承條件同種材料制成的細長理想壓桿,其臨界力取決于()

A:橫截面形狀和大小B:長度C:桿端約束D:長細比

答案:長細比五桿相互鉸接組成一個正方形和一條對角線的結構如圖所示,設五桿材料相同、截面相同,對角線BD長度為l,則力F的臨界值為()

A:B:C:D:

答案:一木柱長4m4m,上端球鉸支、下端固定。截面直徑d100mm=100mm,彈性模量E=10GPa,比例極限,其臨界軸力為()

A:157.0kNB:61.8kNC:123.6kND:30.3kN

答案:61.8kN兩端球鉸支的中心受壓細長壓桿,橫截面為下圖示等邊角鋼,則用歐拉公式計算其臨界力時,慣性矩I應取。

()

A:對B:錯

答案:錯對于理想壓桿,其長細比只與壓桿的長度和橫截面形狀大小有關,與桿端約束無關()

A:對B:錯

答案:錯圖示支架中壓桿AB的長度為1m,直徑28mm,材料為Q235鋼,E=200GPa,。該結構的許用荷載[F]為()

A:[F]=63.6kNB:[F]=15.9kNC:[F]=31.8kND:[F]=7.9kN

答案:[F]=31.8kN兩端球鉸支的圓形截面壓桿,已知桿長l=1m1m、直徑d26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