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省大慶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27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與動物的關系時,強調和諧、仁愛。如何實現此種理想?路徑就是“盡物之性”,即萬物向榮,各盡其性。董仲舒在總結儒家的仁愛思想時所說的“質于愛民,以下至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以謂仁?”實質上不過是對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處理人與物之關系的延伸表達而已。不過,在先秦儒家看來,對動物的愛與對人的愛還是有區(qū)別的。這種有區(qū)別的愛源于儒家的差等之愛理念。這種差等之愛循著“親親——仁民——愛物”的路徑遞減。對人的愛尚且為差等之愛,對動物的愛自然又次之。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動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與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相一致的呢?他們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殺伐以時。荀子認為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而動物“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動物可以為人所用。不過他并不主張對動物的隨便利用和過度利用,而是主張遵循自然規(guī)律而用,即“殺伐以時”。他說:“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從實踐層面講,這種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時代。(摘編自王云嶺《儒家視野中人與動物的關系與啟示》)材料二:我們之所以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其作為堅持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首要原則,乃是因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地球上本無人類,后來才有人類——地球形成已有45億年,產生生命已有42億年,出現人類不過短短的300萬年,這是科學事實。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至今為止被發(fā)現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我們對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討論應基于上述科學事實。并把握兩個所指:其一,人是自然的產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類,為人類饋贈了居所與養(yǎng)分。自然是人類的根,是人類的源。馬克思曾經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逼涠?,自然界的演化出現了異化,產生出自己的對立面——人類,自從有了人類,地球史便進入“人類紀”,即由人類主導的地質年代。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今天作為自然界之產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類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毀滅,而且人類的所作所為正在毀滅地球和自己,生態(tài)危機已經使地球和人類面臨劫難。地球要延續(xù),人類要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思維。地球能否延續(xù),人類能否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憂患??傊祟惔畛酥厍蛑燮≡跓o垠的星際海洋,與地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人類與地球命運與共,何去何從,全靠人類自己。其實,從更宏闊的視野上看,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于地球上的自然萬物是一個普遍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即生命共同體。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是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體。地球是生命的搖籃,反過來又是生命的產物。地球正是因為有了生命才成其為地球——一顆綠色的星球,一顆向太陽開放、從太陽獲得源源不斷能量補充的星球,否則就會像太陽系其他星球一樣是毫無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一旦喪失,生物圈這一生命共同體就會崩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就會瓦解。地球自然萬物作為生命共同體或生物共生體系的良性運轉,是維系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摘編自劉湘溶《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點闡釋》)材料三: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人們曾經“怨天尤人”,把環(huán)境危機的原因歸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來,隨著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充分認識到,環(huán)境危機的根源在于人類自身的非科學活動,是人類無視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我調節(jié)機制而為所欲為的必然結果。人類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將自然界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資庫,任意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則錯誤地把自然界當作“垃圾桶”,肆意棄置生產和生活的廢棄物品。到頭來,人類意欲征服自然,卻反遭自然界的懲罰。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的產生,并不意味著人的能動性已經發(fā)揮到了頂點,而是意味著人類并沒有解決好能動性與受動性的關系。其實,真正自覺的能動性的發(fā)揮,應當以對受動性的認識為約束條件,能動性本身也應表現為兩個方面:在認識自然中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為基礎,能動性就可能超越受動性而變成一種盲目性的意向活動。要調整好能動性和受動性的關系,人類就得不斷推進自己對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的了解。長期以來,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觀念,把人們引向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fā)和無節(jié)制的耗費上。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脫離人的受動性而盲目膨脹,這種“能動性”無疑會禍及自身。恩格斯在總結了人類向自然界索取的經驗與教訓后精辟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的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比藗儾荒苤蛔⒅馗脑臁⒄鞣蛻?zhàn)勝自然的力量的增長,而忽視了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tǒng)一??傊伺c自然關系危機的出現,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作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系的。(摘編自衛(wèi)美云《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類健康之辨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A.先秦儒家崇尚仁愛,主要表現在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博愛之情,而對于動物,他們認為愛人甚于愛物,是有差別的。B.人類離不開地球的哺育,地球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為依賴,互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機勃勃的地球生命。C.材料三中“能動性”主要指人類的主觀意向和活動,如“殺伐以時”“善待地球”“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等都屬此類。D.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人類不僅負有改造、征服和戰(zhàn)勝自然的責任,還必須具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中多處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話,材料二中列舉了一組數字,這些內容都為論證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撐。B.在荀子看來,人類有智慧和道義,有超出動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動物、殺伐捕獵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C.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類似乎擁有了對地球的生殺予奪權,但地球的毀滅必定帶來人類的毀滅,二者命運與共。D.材料二中“生命共同體”,是指人與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這與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有所不同。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盉.“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盋.“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D.“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薄敬鸢浮?.C2.D3.B【解析】【導語】材料一探討先秦儒家關于人與動物關系的思想,強調和諧與仁愛,提倡“殺伐以時”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材料二討論人與自然作為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性,強調二者命運與共。材料三分析環(huán)境危機由人類活動引發(fā),呼吁人類在改造自然時需重視與自然的統(tǒng)一關系。三則材料均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為現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了多維度思考?!?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錯,根據材料一第一段“這種差等之愛循著‘親親——仁民——愛物’的路徑遞減。對人的愛尚且為差等之愛”,說明“差等之愛”對人的愛是有親疏之別的,并非“對所有人一視同仁”。B.“地球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錯,根據材料二第一段“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至今為止被發(fā)現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可知對地球而言,談不上“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D.“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錯,對人類地位的界定錯誤。根據材料三最后一段“總之,人與自然關系危機的出現,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作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系的”,可知人類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而并不是人類真正是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這與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有所不同”錯,根據材料一第一段“先秦儒家在考量人與動物的關系時,強調和諧、仁愛。如何實現此種理想?路徑就是‘盡物之性’,即萬物向榮,各盡其性”,可以看出先秦儒家的觀點是人與動物的關系應和諧仁愛,其“盡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尊重了動物與人是有機整體的存在關系。這和材料二的“生命共同體”的觀點是一致的。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能力。材料二觀點是“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A.這是莊子對宇宙起源的基本認知,莊子認為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合為一體,符合“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觀點。B.這是孟子勸諫齊宣王施行仁政的話,說的是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tài),強調君子的惻隱之心,與“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觀點不符。C.強調人類與自然是一體的,人類傷害自然必然會傷害到自己,符合“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觀點。D.強調我們(人類)是與自然有著緊密聯(lián)系,符合“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觀點。故選B。(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窗【澳大利亞】泰格特在一家醫(yī)院的病房里,曾住過兩位病人,他們的病情都很嚴重。這間病房十分窄小,僅能容得下他們倆。病房設有一扇門和一個窗戶,門通向走廊,透過窗戶可能看到外界。其中一位病人經允許,可以分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個小時。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則不得不日夜躺臥在病床上。當然,兩位病人都需要靜養(yǎng)治療。使他們感到尤為痛苦的是,兩人的病情不允許他們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讀書閱報,也不能聽收音機、看電視……只有靜靜地躺著。而且只有他們兩個人。噢,兩人經常談天,一談就是幾個小時。他們談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戰(zhàn)爭中做過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時間一到,靠近窗戶的病人就被扶起身來,開始一小時的仰坐。每當這時,他就開始為同伴描述起他所見到的窗外的一切。漸漸地,每天的這兩個小時,幾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全部內容了。很顯然,這個窗戶俯瞰著一座公園,公園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著一群群野鴨、天鵝。公園里的孩子們有的在扔面包喂這些水禽,有的在擺弄游艇模型。一對對年輕的情侶手挽著手在樹陰下散步。公園里鮮花盛開,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還有五彩斑斕、爭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盞草。在公園那端的一角,有一塊網球場。有時那兒進行的比賽確實精彩,不時也有幾場板球賽,雖然球藝夠不上正式決賽的水平,但是,有得看總比沒有強。那邊還有一塊用于玩滾木球的草坪。公園的盡頭是一排商店。在這些商店的后邊,鬧市區(qū)隱約可見。躺著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一切。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描述仍在繼續(xù):一個孩童怎樣差一點跌入湖中,身著夏裝的姑娘是多么美麗動人。接著,又是一場扣人心弦的網球賽。他聽著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親眼看到了窗外所發(fā)生的一切。一天下午,當聽到一名板球隊員正慢悠悠地把球擊得四處皆是時,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為什么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有幸能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么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他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竭力不再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卻變得愈加強烈。直至幾天以后,這個想法已經進一步變?yōu)椤熬o挨著窗口的為什么不該是我呢?”他白晝無時不為這一想法圍繞,晚上,又徹夜難眠。結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醫(yī)生們對其病因不得而知。一天晚上,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這時他的同伴突然醒來,開始大聲咳嗽,呼吸急促,時斷時續(xù),液體已經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兩手摸索著,在找電鈴的按鈕,只要電鈴一響,值班的護士就會立即趕來。但是,另一位病人卻紋絲不動地看著。心想,他憑什么要占據窗口那張床位呢?痛苦的咳嗽聲打破了黑夜的沉靜。一聲又一聲……卡住了……停止了……直到最后呼吸聲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繼續(xù)盯著天花板。第二天早晨,醫(yī)護人員送來了漱洗水,發(fā)現那個病人早已咽氣了,他們靜悄悄地將尸體抬了出去,絲毫沒有大驚小怪。稍過了幾天,似乎這時開口已經正當得體。剩下的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讓他挪到窗口的那張床上去,醫(yī)護人員把他抬了過去,將他舒舒服服地安頓在那張病床上,接著他們離開了房,剩下他一個靜靜地躺在那兒。醫(yī)生剛一離開,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掙扎著,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氣喘吁吁他探頭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文本二:突轉式逆向構思法,簡而言之,即“蓄勢于前,突轉于后”,也就是先寫順勢的直線發(fā)展,似乎文章要按照這一發(fā)展趨勢結束,但當順勢發(fā)展到關鍵之處,突然來一個大轉折,“涌出一個動人肺腑的高潮來”,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終篇。蓄勢要蓄足,轉折要轉陡。以流水作比,蓄勢好比提高水位,加大落差,飛流直下,更為有力,激起更大的浪花。這樣的突轉,才能獲得充分的表現力。順逆法也是一種使文章曲折生姿的妙法,它是通過對順勢與逆勢的巧妙安排,造成文章波瀾迭起、起伏變化、曲折生姿的寫法。順勢,即順著事物某種發(fā)展趨勢來寫;逆勢,即寫與順勢相反的趨勢?!拔乃瓶瓷讲幌财健!眲?chuàng)作時應當精心構思,巧妙安排,表現出情節(jié)的順勢逆勢,并使之錯落相間,相輔相成。值得注意的是:在順逆法構思中,順勢和逆勢的出現,必須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則,不能違背生活的邏輯,去編造荒誕不經的情節(jié),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順逆法與突轉法有相似之處,更有區(qū)別。二者都有逆轉出現,但順逆法是把順勢和逆勢錯落相間地進行安排,使文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突轉式則是先寫一個又一個的順勢,最后來一個逆轉,蓄勢于前,突轉于后。(摘編自海珠兒《談逆向構思法》)4.下列對文本一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窗”作為線索貫穿全文,且意蘊豐富,既可指病房的窗,也可指心靈之窗,透過它可以看到兩個病人不同的內心世界。B.靠窗病人死了,醫(yī)護人員“靜悄悄地將尸體抬了出去,絲毫沒有大驚小怪”,這一細節(jié)表現了醫(yī)護人員對生命的麻木冷漠。C.靠窗的病人看到的是“光禿禿的一堵墻”,卻向病友描述了一個多彩的世界,這說明他對生活充滿熱情,體貼關心他人。D.小說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通過細致的心理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沖突,以此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并揭露人性的弱點。5.依據文本二,下列對文學作品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荷花淀》中先寫女人們探夫歸來遇敵,將緊張的氣氛推到極致,然后寫伏擊獲勝,屬于典型的突轉式逆向構思法。B.《老人與?!分袑懮5貋喐缋先艘淮斡忠淮闻c對手搏斗,最后卻落得一無所有,即是用一個又一個順勢為最后逆轉蓄勢。C.《促織》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織的情節(jié)看似荒誕不經,屬“意料之外”,卻符合鬼怪志異小說的情境設定,在“情理之中”。D.《氓》中先寫女主人公對“氓”的熱烈情感,再寫婚后的不幸以致決絕分手,形成情節(jié)突轉,具有極強的感情沖擊力。6.請簡要分析小說《窗》中不靠窗的病人的心理變化過程。7.小說《窗》“蓄勢于前,突轉于后”情節(jié)安排產生了怎樣的效果?【答案】4.B5.C6.①開始聽同伴生動地描述所“見”時非常享受,愉悅陶醉;
②剛產生嫉妒心時感到慚愧;
③隨著嫉妒心的膨脹產生怨憤;
④同伴發(fā)病生命垂危時,矛盾掙扎;
⑤發(fā)現窗外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時,驚愕(困惑/慚愧/悔恨)。7.①從人物形象看,在蓄勢與突轉中,以靠窗病人善良真誠,反襯另一個病人丑陋的一面。
②從情節(jié)上看,前文用靠窗病人的描述充分蓄勢,最后突轉,發(fā)現窗外是一堵墻,結尾驟起波瀾,曲折生姿。
③從主題角度看,這樣安排可以更好地表現人性的復雜,批判人性的丑惡。
④從讀者感受看,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更具沖擊力?!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B.“表現了醫(yī)護人員對生命的麻木冷漠”錯。醫(yī)護人員的表現,說明靠窗病人的死是在意料之中,他們了解病情,并不是麻木冷漠。故選B。【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學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A.“屬于典型的突轉式逆向構思法”錯,突轉式逆向構思法是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終篇”,很顯然,《荷花淀》的情節(jié)發(fā)展不符合突轉式逆向構思法;B.“用一個又一個順勢為最后逆轉蓄勢”錯,不是“一個又一個的順勢”,而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最后逆轉”也錯誤,并未實現“逆轉”;D.“形成情節(jié)突轉”錯誤。突轉式是先寫一個又一個的順勢,最后來一個逆轉,《氓》中沒有情節(jié)逆轉。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心理變化的能力。結合“躺著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一切。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可知,開始聽同伴生動地描述所“見”時非常享受,愉悅陶醉;結合“為什么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有幸能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么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他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竭力不再這么想”可知,剛產生嫉妒心時感到慚愧;結合“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卻變得愈加強烈。直到幾天以后,這個想法已經進一步變?yōu)椤o挨著窗口的為什么不該是我呢?’”可知,隨著嫉妒心的膨脹產生怨憤;結合“另一位病人卻紋絲不動地看著。心想,他憑什么要占據窗口那張床位呢?”“直到最后呼吸聲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繼續(xù)盯著天花板”可知,同伴發(fā)病生命垂危時,他在同伴痛苦的掙扎中卻紋絲不動,體現他內心的矛盾掙扎;結合“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在同伴去世后,他發(fā)現窗外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時,并沒有同伴為他描述的美好場景,而這些場景只是同伴為了他想象出來的,此時的他驚愕(困惑/慚愧/悔恨)?!?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情節(jié)安排的藝術效果的能力。從人物形象看,“每當這時,他就開始為同伴描述起他所見到的窗外的一切”“躺著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一切。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前文用了大量筆墨表現同一間病房的兩個人在描述窗外的一切時的滿足與幸福,后文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他漠視他人,渴望占據窗口床位,使他漠視一個生命的逝去,故事也有了矛盾沖突的戲劇性。在蓄勢與突轉中,以靠窗病人善良直誠,反襯另一個病人丑陋的一面。從情節(jié)上看,前文用來大量筆墨描寫靠窗的同伴為另一個病人描述他所見到的窗外的一切,后文不靠窗的病人對“窗”的占有欲促使了情節(jié)的轉變,“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最后突轉,發(fā)現窗外是一堵墻,結尾驟起波瀾,曲折生姿。從主題角度看,一扇窗,將病房中本不相干的兩個人連在一起,兩個不幸的人命運有了交集,窗也因此成了他們共有的窺望窗外世界的平臺以及精神生活的依托。轉折的情節(jié)演進,運行中情節(jié)突轉,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故事也有了矛盾沖突的戲劇性。這樣安排可以更好地表現人性的復雜,批判人性的丑惡。從讀者感受看,情節(jié)發(fā)展需要矛盾沖突推進,小說的主要矛盾是不靠窗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微觀世界里這一矛盾讓我們看到了兩個靈魂的撞擊。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更具沖擊力。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弊釉唬骸熬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鳖仠Y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選自《論語》,有刪改)材料二: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奔究底訂栒唬骸芭e直錯諸枉,則枉者直?!笨底踊急I,孔子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比霍斀K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鬃又畷r,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惫蕰鴤鳌⒍Y記自孔氏。孔子語魯大師,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薄拔嶙孕l(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惫耪咴娙в嗥爸量鬃?,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鬃油矶惨?,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笨鬃右栽姇Y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yè)者甚眾。(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改)8.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后雖百世A可知也B以一文C一質D周監(jiān)E二代F郁郁G乎H文哉。9.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與“回雖不敏”兩句的“敏”含義不同。B.“始作,翕如也”與“縱一葦之所如”兩句的“如”含義相同。C.“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與“去其重”兩句的“去”含義不同。D.“舉直錯諸枉”與“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兩句的“諸”含義相同。10.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于顏回問的怎樣才能踐行仁的問題,孔子明確表示,要用禮的要求約束自己并提出了四條具體措施,對此,顏回態(tài)度也很明確,即按先生說的話去做。B.面對王室衰微、禮樂不存的現狀,孔子追溯夏、商、西周三代的禮儀制度,并依照時間的先后,編輯從唐堯、虞舜到秦穆公這一段時間的歷史事件。C.孔子認為,樂律是可以知曉的,音樂演奏的幾個步驟連成一體,就構成一支完美的曲子,而后整理訂正了音樂,使《雅》《頌》得到原來應有的曲調。D.孔子為《易經》中的許多卦辭寫了序文,研讀《易經》也異常勤奮,常常翻斷編穿竹簡的繩子,足見他對《易經》的喜愛以及已經全部掌握了文辭和義理。11.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2)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答案】8.BDF9.B10.D11.(1)近可以用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2)孔子用《詩》《書》《禮》《樂》教育弟子,弟子大概有三千人,精通六藝的人有七十二位?!窘馕觥俊緦дZ】材料選自《論語》和《史記》,展現了孔子對教育、政治和文化的深刻見解??鬃又鲝埻ㄟ^“克己復禮”來實現仁德,并強調禮樂詩書的教育價值。他注重實踐,做人的原則是敏于事、慎于言,崇尚簡樸。盡管孔子在魯國未被重用,他仍通過追溯先代禮制以及整理經典,復興周代禮樂,影響深遠?!?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往后即使推到一百代,它的禮制也可以知道,因為總是一代崇尚文采而一代崇尚質實。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了夏、商兩代,是多么豐富多彩啊。“也”,句末語氣詞,其后B處應斷開;“周監(jiān)二代”是獨立的主謂賓結構,意思完整,在主語“周”前D處斷開;“二代”作”監(jiān)“的賓語,在其后F處斷開。故選BDF?!?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形容詞,勤勉/形容詞,聰慧。句意:做事勤快敏捷,說話卻謹慎。/我雖然不夠聰明。B.錯誤。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動詞,往。句意:開始演奏時,各種音響非常協(xié)調。/任憑這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飄蕩。C.正確。動詞,離開/動詞,刪去。句意:孔子離開魯國一共十四年才返回魯國。/刪去重復的。D.正確。都是兼詞,相當于“之于”。句意:舉用正直的人,拋棄邪曲的人。/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去。故選B?!?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已經全部掌握了文辭和義理”錯誤。根據“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可知,是再有數年時間,對于《易經》從文辭到義理就可以全部掌握了,還未完全掌握。故選D。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邇”,近;“事”,侍奉?!白R”,知道。(2)“以”,用;“蓋”,大概;“通”,通曉、精通。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孔子說:“學生們?yōu)槭裁礇]有人學《詩》呢?《詩》可以激發(fā)心志,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培養(yǎng)群體觀念,可以學得諷刺方法。近可以用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p>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卻謹慎,到道德高尚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p>
顏回請教孔子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一旦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于先王之禮,天下人都稱贊他仁德。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顏回又問:“那么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鳖伝芈牶笙蚶蠋熣f:“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實踐先生說的話。”
材料二:
孔子離開魯國一共十四年才返回魯國。
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政務,孔子回答說:“為政最主要的是選擇好大臣。”季康子向孔子請教政務,孔子說:“舉用正直的人,拋棄邪曲的人,那么就使邪曲的人變成正直的人了?!奔究底訐谋I賊,孔子說:“如果您(在上面)沒有貪心,那么(在下的人)即使鼓勵他們去偷盜,他們也不會行竊?!笨墒囚攪冀K沒有任用孔子,而孔子也不去謀求做官。
孔子在世時,周王室衰微,禮樂廢棄,《詩》《書》殘缺??鬃幼匪萏骄肯?、商、西周三代的禮儀制度,依次編定《書傳》的篇章,上記唐堯、虞舜的時代,下至秦穆公,依照時間的先后編輯整理歷史事件??鬃诱f:“夏朝的禮儀制度我能講述,(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國沒有留下足夠的文獻證實它。殷商的禮儀制度我能說出來,(但是殷商的后代)宋國沒有留下足夠的文獻證實它。如果文獻充足,那么我就能夠證實它了?!庇^看殷、夏禮儀制度的損補的情況后,孔子說:“往后即使推到一百代,它的禮制也可以知道,因為總是一代崇尚文采而一代崇尚質實。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了夏、商兩代,是多么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王朝的禮儀制度?!彼浴稌鴤鳌贰抖Y記》都是孔子編定的。
孔子告訴魯國樂官太師說:“樂律是可以知曉的。開始演奏時,各種音響非常協(xié)調;接下去是音律高低和諧,音節(jié)明快,再連續(xù)不斷,造就一部樂曲?!薄拔覐男l(wèi)國返回魯國,而后整理訂正了音樂,使《雅》《頌》得到了原來應有的曲調。”
古代留傳下來的《詩》有三千多篇,到了孔子時,刪去重復的,選取那些可以用于禮儀教化上的,往上采用殷商始祖契、周朝始祖后稷的圣德,再述殷、周的興盛,直到周幽王、周厲王時禮樂制度的殘破,把敘述夫婦關系和感情的詩放在首篇,所以說“《關雎》這一樂詩放在《國風》的開始,《鹿鳴》樂詩作為《小雅》的開始,《文王》樂詩作為《大雅》的開始,《清廟》樂詩作為《頌》的開始”。三百零五篇詩,孔子都配樂歌唱它,以求配合《韶》《武》《雅》《頌》樂舞的音調。先王的禮樂制度從此可以得到稱述,因為具備了先王的仁義之道,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的編修。
孔子晚年喜愛《易經》,為《彖》《系》《象》《說卦》《文言》諸卦辭作了序文。孔子勤奮研讀《易經》,多次翻斷了編穿竹簡的繩子??鬃诱f:“給我數年時間,像這樣,我對于《易經》從文辭到義理就可以全部掌握了?!?/p>
孔子用《詩》《書》《禮》《樂》教育弟子,弟子大概有三千人,精通六藝的人有七十二位。像顏濁鄒這樣的,很多方面都受到孔子的教育(而又不在七十二人之列)的弟子,也是很多的。(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穹颌俣鸥θf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篠②娟娟凈,雨裛③紅蕖冉冉香。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咀ⅰ竣俦驹娮饔诳途映啥紩r。②篠(xiǎo):通“筱”,指細小的竹子。③裛(yì):通“浥”,沾濕、滋潤。(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先從詩人居住的清幽秀麗的環(huán)境寫起,并化用典故,襯托下文“狂夫”的形象。B.頷聯(lián)使用對偶的手法,描繪明凈悅目的翠竹輕搖,細雨中清香可聞的荷花格外嬌艷。C.頸聯(lián)描述了現實生活中詩人故人書信斷絕,家人飽受饑餓之苦,與前文景色形成對比。D.尾聯(lián)的“老”字寫出狂夫年邁體衰,飽經患難,行將就木,故詩人稱自己“欲填溝壑”。(2)杜甫此詩,自稱“狂夫”,卻與李白《將進酒》中的“狂”大相徑庭,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兩首詩中二人的“狂”有何不同?!敬鸢浮浚?)D(2)①杜甫的狂是一種“疏放”的灑脫。雖然自己生活艱辛,卻仍然欣賞生活中的翠竹輕搖,雨潤荷花,始終用一種倔強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的磨難;②李白的狂是一種自信的豪放。一方面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對自己充滿自信;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后,又流露出“但愿長醉不愿醒”的隨心所欲的狂放不羈?!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D.“寫出狂夫年邁體衰……行將就木,故……”錯誤。頸聯(lián)“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寫詩人故人朋友音書斷絕,他的一家人處在長久忍饑挨餓情況中,現實生活中處境十分窘迫。由此可推,尾聯(lián)中的“欲填溝壑”是為了順接上句的思想情感,意為倒斃路旁無人收葬,意猶餓死。并非是因為自己年邁體衰,行將就木。故選D?!拘?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結合“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填溝壑”,這是何等嚴酷的生活現實,要在凡夫俗子,早從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卻不如此,他是“欲填溝壑唯疏放”,飽經患難,從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倒,始終用一種倔強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打擊,這就是所謂“疏放”。詩人的這種人生態(tài)度,不但沒有隨同歲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來越增強了。在幾乎快餓死的境況下,他還興致勃勃地在那里贊美“翠篆”“紅蕖”,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極寫了這種“疏放”之態(tài)。所以杜甫的狂是一種“疏放”的灑脫。李白《將進酒》中的“狂”是一種自信的豪放。詩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詩人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鐘鼓饌玉”的富貴生活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愿醒”,詩情至此,流露出隨心所欲的狂放不羈。(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句寫月光照進樹林,點染出春江月夜的奇異之花;“___________”句將月光、游子、詩人之情交織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余音裊裊。(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中,直抒胸臆,看似矛盾,實則深情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保?)《無衣》中表現戰(zhàn)士們修整鎧甲和兵器,奔赴前線共同殺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竣?月照花林皆似霰②.落月?lián)u情滿江樹③.不思量④.自難忘⑤.修我甲兵⑥.與子偕行【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題易錯字:霰、搖、量、修、偕。(四)課內文言文(本題共3小題,9分)14.下列加點字含義不正確的一項是()A.平伐其功伐:自夸 B.疾王聽之不聰聰:才智C.蓋自怨生也蓋:大概 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短:詆毀【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句意:屈原夸耀自己的功勞。B.聰:明察。句意:痛心于楚懷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C.正確。句意:大概是因為自己心生怨恨的緣故。D.正確。句意:終于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故選B。15.下列各句中劃線字活用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序八州而朝同列 B.寡人之民不加多C.輒傾數家之產 D.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詞類活用用法以及意義的能力。A.“朝”,使動用法,使……朝拜。句意:(秦國)統(tǒng)轄八州并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B.無活用。句意:我的百姓不見增多C.“傾”,使動用法,使……傾盡,使……破產。句意:動不動就使幾戶人家破產。D.“從”,使動用法,使……跟從,帶領。句意:沛公第二天帶領一百多騎兵來拜見項王。故選B。16.下列各句屬于被動句的一項是()A.得復見將軍于此 B.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C.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D.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狀語后置句,正確語序為“得于此復見將軍”。句意: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B.判斷句,“也”是判斷句標志。句意:正是子孫萬代的帝王基業(yè)。C.判斷句,“為”是判斷句標志。句意:(藺相如)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D.被動句,“為”表被動。句意: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里,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故選D。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6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西方文明對中國文明的認知,在時代更替中發(fā)生過多次轉變。在西方早期的傳說與游記作品里,中國是如夢如幻的神秘之地。中國被描繪為“遍地是黃金”的天堂。神秘、遙遠、富裕、廣闊是彼時西方對中國最深的印象。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歐洲人開始探究真實的中國。1662年出版的《中國智慧》是第一部中拉雙語對照的儒家經典譯著。“四書”“五經”之后,中國其他文學作品也()地進入歐洲人的視野,其中包含了四大名著。目前所知()的四大名著翻譯是《三國演義》。英國人湯姆斯將該小說的第八回與第九回譯成英文,題為《丞相董卓之死》。一本由英國人裘里翻譯的英文版《紅樓夢》,出版于1892年到1893年之間。這本百年老書盡管封面已殘缺不全,而古典中國煌煌名著的厚重還是能從中窺知全豹。文化的交流是雙向的,“東學西傳”相對應的則是“西學東漸”。其中,《幾何原本》的引進翻譯傾注了學界()的心血,它的傳譯過程足足跨越了兩百多年的時光。利瑪竇和徐光啟協(xié)作翻譯了十五卷《幾何原本》前六卷,刊行于1605年。兩百多年后,同樣是來自兩個世界的兩位學者——李善蘭、偉烈亞力在徐光啟的故鄉(xiāng)上海相遇了,兩個人(),決心完成利、徐二人未竟的事業(yè),經過數年的努力,終于在1858年刊印了《幾何原本》后九卷?!稁缀卧尽返墓适拢竭@里才算畫上了一個句號。17.依次填入文中括號里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川流不息首當其沖經年累月一見如故B.川流不息首開先河曠日持久一見如故C.連續(xù)不斷首當其沖曠日持久一拍即合D.連續(xù)不斷首開先河經年累月一拍即合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盡管這本百年老書封面已殘缺不全,但古典中國煌煌名著的厚重還是能從中窺知全豹。B.盡管這本百年老書封面已殘缺不全,但煌煌中國古典名著的厚重還是能從中窺知全豹。C.盡管這本百年老書封面已殘缺不全,而古典中國煌煌名著的厚重還是能從中窺知一二。D.盡管這本百年老書封面已殘缺不全,但煌煌中國古典名著的厚重還是能從中窺知一二。【答案】17.D18.D【解析】【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川流不息:(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連續(xù)不斷。連續(xù)不斷:形容連續(xù)不止,一直都不中斷。從修飾對象的角度來看,這里用來形容文學作品的傳播,故用“連續(xù)不斷”。第二空,首當其沖:指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首開先河:后人稱起倡導作用的事物為先河,稱首次出現的事物。此處強調四大名著的首譯作品,故用“首開先河”。第三空,經年累月:經歷很多年月,形容時間很長。曠日持久:多費時日,拖得很久。此處語境強調《幾何原本》的引進翻譯傾注了學界很長時間的心血,故用“經年累月”。第四空,一見如故:初次見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樣。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節(jié)奏,比喻雙方很容易一致。這里表明兩人有共同的意愿,所以應該選“一拍即合”。故選D。【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子有四處語病:一.語序不當,“盡管”引導的句子主語是“這本百年老書”,“而”的句子主語是“煌煌中國古典名著的厚重”,前后句子主語不一致,所以“盡管”應放在句首。二.“古典中國煌煌名著”語序不當,應把“煌煌”放在“中國”前面。三.“盡管……而……”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應把“而”改為“但”。四.“殘缺不全”與“窺知全豹”前后矛盾,可把“窺知全豹”改為“窺知一二”。比對選項,只有D修改正確。故選D。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機器翻譯到智能教育,從刷臉支付到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已滲透人類生活各領域,并不斷刷新人們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領域,①。不過,人們不必對此過于擔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類職業(yè)的同時,②。未來,一些亞復性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像自動集裝箱出現以后,搬運工人擔心會失業(yè),在港口卻出現了很多吊橋工人。人工智能不是誰都能夠駕馭的,它是能為人類的發(fā)展插上翅膀,還是將人類重重摔在地上,現在還不得而知。正如霍金所說:“強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③?!奔炔怀撩杂诳萍紟淼募t利,也不低估風險因子的破壞能力,對科技始終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將發(fā)展的鑰匙緊緊操在我們手里。雖然在當下家庭生活中,漫天飄過“小愛”“小度”,但很難產出那種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聯(lián)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屬于弱人工智能,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發(fā)展,人工自為者或許在未來會出現。19.下列各句中的“誰”和“人工智能不是誰都能夠駕馭的”中的“誰”,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B.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C.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D.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20.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敬鸢浮?9.A20.①還將影響到人類的職業(yè)領域②也會催生一些新職業(yè)/并不會讓人都失業(yè)③要么是最糟的【解析】【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中詞語含義的能力。例句:泛指,表示任何人。A.特指,表示具體的某個人。B.泛指,沒有具體指向某個人。C.泛指,沒有具體指向某個人。D.泛指,沒有具體指向某個人。故選A。【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處,此處與上句“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領域”是遞進關系,根據“不過,人們不必對此過于擔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類職業(yè)”可知,此處應該銜接人類的職業(yè)方面的內容,據此可填“還將影響到人類的職業(yè)領域”。②處,依據后文“就像自動集裝箱出現以后,搬運工人擔心會失業(yè),在港口卻出現了很多吊橋工人”可知,這里是說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類職業(yè)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新的職業(yè),所以并不會導致人們失業(yè),可填“也會催生一些新職業(yè)”或“并不會讓人都失業(yè)”。③處,此處與“要么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是選擇關系,根據“既不沉迷于科技帶來的紅利,也不低估風險因子的破壞能力”可知,此處是說不好,可填“要么是最糟的”。(三)語言文字運用Ⅲ(本題共1小題,5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鐫刻在古DNA中的人類演化史可以填補人類歷史的缺失環(huán)節(jié)。古基因組學最新的實驗技術和分析方法能夠從人類化石、骨骼遺骸或是曾經生活過的地層沉積物里提取到千年、萬年乃至十幾萬年前的人類DNA,探究人類起源、演化的歷史,破解已滅絕的古人類與現代人在基因上的關系。此外,古DNA研究,還證實了我國福建古人群與南島語系人群的同源性,揭示了新疆和青藏高原人群多元融合而相對連續(xù)的遺傳結構等,幫助人們通過遺傳的線索,追溯深藏的歷史真相,從基因里窺見人類族群的遷徙、演變、融合的壯闊史詩。借助科技,人們破解了一粒珠子內的乾坤,揭開了古時中外交往交流的一角。西周中晚期的“禮制改革”,不僅表現在青銅器上,而且在珠飾上也有所體現。西周的珠飾中有兩類新材料,一是燒制滑石珠,二是釉砂。帶釉的燒制滑石珠作為最早的人工玻璃質材料起源于西亞或南亞,并向世界傳播。而在河西走廊及中原,都發(fā)現了燒制滑石珠,它們是如何千里迢迢來到中國的?檢測分析小河墓地出土的燒制滑石珠上殘留的綠色釉后,考古人員發(fā)現其與印度哈拉帕文化的燒制滑石珠釉成分比較接近。因此推測,燒制滑石珠工藝可能是從印度河谷通過中亞傳播到南疆小河基地一帶,再傳播到哈密東天山,再傳到河西走廊,之后再從甘青地區(qū)傳至中原。請以“科技”為主語,用一個并列關系的復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內容?!敬鸢浮靠萍技饶軒椭藗冏穼す湃祟愒诘厍蛏系淖阚E,又能幫助人們還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實?!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壓縮語段、選用句式的能力。(1)首先,以“科技”為主語,分別概括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內容。由第二段“古基因組學最新的實驗技術和分析方法能夠從人類化石、骨骼遺骸或是曾經生活過的地層沉積物里提取到千年、萬年乃至十幾萬年前的人類DNA,探究人類起源、演化的歷史,破解已滅絕的古人類與現代人在基因上的關系”“從基因里窺見人類族群的遷徙、演變、融合的壯闊史詩”等內容,可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內容是:科技能幫助人們追尋古人類在地球上的足跡。由第三段“借助科技,人們破解了一粒珠子內的乾坤,揭開了古時中外交往交流的一角”“因此推測,燒制滑石珠工藝可能是從印度河谷通過中亞傳播到南疆小河基地一帶,再傳播到哈密東天山,再傳到河西走廊,之后再從甘青地區(qū)傳至中原”等內容,可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內容是:科技能幫助人們還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實。(2)其次,選擇一組表并列關系的關聯(lián)詞,如“既……又……”“一面……一面……”等。(3)最后,以“科技”為主語,用一個并列關系的復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內容即可。如:科技既能幫助人們追尋古人類在地球上的足跡,又能幫助人們還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實。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一群人之中,總有大家渴望追趕的“最好”榜樣;一個人心中,也總有夢想達到的“最好”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購買權益保障合同(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轉讓及車主信用評估與貸款服務合同4篇
- 2025版?zhèn)€人短期無抵押借款合同范本2篇
- 湖北2025年湖北華中師范大學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附校教師招聘4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溫州浙江溫州平陽縣消防救援大隊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溫州2024年浙江溫州市公安局洞頭區(qū)分局第四期招聘編外用工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深圳廣東深圳市第一職業(yè)技術學校招聘購買教育服務教師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未來校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劃策略
- 2025年度個人住宅裝修工程消防驗收合同2篇
- 2025年度個人鋼結構溫室建造合同范本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試卷(含答案)
- 收養(yǎng)能力評分表
- 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拓展部)(無答案)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幼兒園公開課:大班健康《國王生病了》課件
- 小學六年級說明文閱讀題與答案大全
- 人教pep小學六年級上冊英語閱讀理解練習題大全含答案
- 國壽增員長廊講解學習及演練課件
- 同等學力申碩英語考試高頻詞匯速記匯總
- GB 11887-201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guī)定及命名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