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肅省中醫(yī)經典之溫病學知識競賽理論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1頁
2024年甘肅省中醫(yī)經典之溫病學知識競賽理論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2頁
2024年甘肅省中醫(yī)經典之溫病學知識競賽理論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3頁
2024年甘肅省中醫(yī)經典之溫病學知識競賽理論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4頁
2024年甘肅省中醫(yī)經典之溫病學知識競賽理論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甘肅省中醫(yī)經典之溫病學知識競賽理論考試題庫(附

答案)

一、單選題

1.葉天士云“兩陽相助”中短短的兩陽指()

A、陽明與少陽

B、太陽與陽明

C、太陽與少陽

D、風邪與熱邪

E、風邪與暑邪

答案:D

2.溫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A、身體壯熱

B、口渴苔黃

C、心煩澹語

D、局部紅腫熱痛

答案:D

3.濕熱釀痰,蒙蔽心竅的神志改變特征是()

A、其人如狂

B、時清時昧

C、昏憒不語

D、神昏澹語

答案:B

4.屬疫疹發(fā)病之特征的是0

A、斑色淡紅

B、隱而不顯

C、分布稀疏

D、繼續(xù)發(fā)熱

E、伴各種出血

答案:E

5.證見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紅,右脈

數大,方宜用()

A、銀翹散

B、桑菊飲

C、桑杏湯

D、清燥就肺湯

E、翹荷湯

答案:C

6.“濕熱證,十余日,大勢已退,惟口渴,汗出,骨節(jié)痛,余邪留滯”在()

A、骨髓

B、經絡

C、陽明

D、衛(wèi)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7.溫病壯熱煩渴,頭痛如劈,煩躁不安,肌膚發(fā)斑,吐血蚓血,舌絳苔黃,其病變屬

于:

A、氣分證

B、營分證

C、血分證

D、氣血兩燔

E、氣營血同病

答案:E

8.前人提出新感伏邪說,實際是根據:()

A、初起的不同證候特點

B、發(fā)病季節(jié)

C、時令主氣

D、不同的病因

答案:A

9.在通腑泄熱法的運用上,下列哪些提法欠妥?

A、里熱未成實結不可盲目投用

B、陰虛腑實者不宜單用

C、下利惡臭稀水者忌用

D、腑實正應虛者,當配合扶正使用

E、腸胃濕熱積滯者不宜使用

答案:C

10.溫病兼見胸皖痞悶,吞酸曖氣腐,惡聞食臭,腹脹腸鳴,苔厚而膩,為溫邪兼:

A、痰飲

B、濕濁

C、氣郁

D、瘀血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11.下列秋燥的治療方法中,哪項提法錯誤()

A、邪襲肺衛(wèi),治以辛涼甘潤

B、燥干清竅,治宜清輕宣透上焦氣分燥熱。

C、燥熱化火,傷及肺陰,治宜清肺燥養(yǎng)陰

D、燥熱化火,治以苦寒清熱瀉火為主。

E、肺胃陰傷,治宜甘寒滋潤,清養(yǎng)肺胃。

答案:D

12.下列哪一項不是(難經)所論之“傷寒有五”的內容:

A、中風

B、傷寒

舊:目

C\/業(yè)/皿

D、暑溫

E、熱病

答案:D

13.在溫病與溫疫的關系中,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溫疫乃溫病之別名

B、溫疫傳染,溫病不傳染

C、溫病都是烈性傳染病,溫疫屬其中

D、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

E、具有傳染性的溫病可稱之為溫疫

答案:D

14.氣營兩清的代表方劑是

A、清營湯

B、化斑湯

C、犀角地黃湯

D、清瘟敗毒飲

E、加減玉女煎

答案:E

15.與爛喉疹發(fā)病無關的是()

A、冬天應寒反溫

B、春天溫之太過

C、人體正氣不足

D、臟腑氣血失調

E、飲食不潔

答案:E

16.濕溫病出現下列何項時,為濕溫病的變局。()

A、脾胃經

B、心肝經

C、三焦經

D、太陰肺經

答案:B

17.患者,男,14歲,谷雨季節(jié)外出游覽,當晚發(fā)病,身熱惡寒,頭痛少汗,咳

嗽,口苦而渴,心煩,曾服解表止咳等藥,翌日病情加重,壯熱口渴,頭痛,煩

躁,斑疹隱隱,舌絳苔黃,脈數。診斷(病名,病機)應為()

A、風溫(肺熱發(fā)疹)

B、風溫(熱在陽明)

C、春溫(熱在營分)

D、春溫(氣營兩燔)

E、暑溫(熱入血分)提示:本案初起為“新感引發(fā)”之表里同病。治宜清泄里

熱為主,由于治不得當,表證雖消失,但里熱速熾,氣營并病,因而其診斷春溫

(氣營兩燔)

答案:D

18.依據發(fā)病季節(jié)而定名的溫病是:

A、風溫

B、舂溫

C、暑溫

D、濕溫

E、伏暑

答案:B

19.溫病兼見胸院滿悶,時時嘆急,泛惡,不思飲食,脈沉伏或細弦,為溫邪兼:

A、痰飲

B、氣郁

C、食滯

D'濕濁

E、瘀血

答案:B

20.下列哪項不是對新感溫病的描述()

A、感邪后立即發(fā)病

B、初起病邪在表,由淺到深傳變

C、初起治療以解表透邪為主

D、暑溫初起,無衛(wèi)分證,故本病不屬于新感溫病

答案:D

21.溫病中邪入脾、胃、腸、膽、胸膈部位時,其病變多屬:

A、衛(wèi)分證

B、氣分證

C、營分證

D、血分證

E、氣營兩燔證

答案:B

22..《溫熱論》云“在陽旺之軀,胃濕恒多”其病機為()

A、熱重于濕

B\濕重于熱

C、濕熱并重

D、濕阻脾胃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3.證見發(fā)熱,暴吐暴瀉,吐物酸臭,瀉物黃水樣,頭身疼痛,腹中絞痛陣作,

小便黃赤灼熱,舌苔黃膩,脈象濡數,治宜0

A、霍香正氣散

B、羌活勝濕湯

C、霍樸夏苓湯

D、蠶矢湯

E、三仁湯

答案:D

24.氣營兩燔證見癥:()

A、壯熱,口渴、頭痛、苔黃,脈數

B、煩躁不寧、斑疹隱隱、舌紅絳

C、身熱灼手,吐血便血,斑疹密布

D、壯熱口渴,斑疹隱隱,舌紅絳

答案:D

25.區(qū)別營分證與血分證的基本要點是()

A、身熱躁擾

B、昏狂澹妄

C\吐血蚓血

D\舌質紅絳

答案:C

26.關于溫病特點,下列哪項提法欠妥()

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傳染性

B、病因是感受溫邪

C、發(fā)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答案:D

27.肝腎陰虛,邪少虛多的熱型是:

A、夜熱早涼

B、發(fā)熱夜甚

C、寒熱往來

D、日哺潮熱

E、熱勢低微,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

答案:E

28.暑溫與濕溫的鑒別要點是0

A、發(fā)病季節(jié)

B、易人氣分

C、初起證候

D、是否有白pEi

E、是否留有后遺癥

答案:c

29.熱陷心包,心竅阻閉可歸屬于0

A、氣分證

B、營分證

C、血分證

D、氣營分證

答案:B

30.身熱,汗出,煩渴,胸悶痛,舌紅苔黃,痰黃,脈滑數,治宜:()

A、小陷胸湯加枳實

B、白虎湯加瓜簍皮

C、麻杏石甘湯

D、桑菊飲加石膏

E、銀翹散加桔梗

答案:C

31.下列哪項不是泄衛(wèi)透表法的作用()

A、開泄媵理

B、疏解表邪

C、透疹外達

D、清熱保津

答案:D

32.余師愚的代表著作是:

A、廣溫疫論

B、疫疹-得

C、溫疫論

D、傷寒溫疫條辨

E、臨證指南醫(yī)案

答案:B

33.濕熱溫病差后,畬邪未盡,胃氣末復者,治宜選:

A、參苓白術散

B、竹葉石膏湯

C、薛氏五葉蘆根湯

D、集靈膏

E、薛氏參麥湯

答案:C

34.下列哪項非大頭瘟的診斷要點0

A、多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

B、起病較急

C、頭面紅腫

D、肌膚發(fā)斑

E、很少見內陷營血證候。

答案:D

35.女,17歲,初秋久晴無雨,證見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脹滿,便秘,舌紅苔

黃,治宜()

A、清肺潤燥養(yǎng)陰

B、宣肺化痰,泄熱攻下

C、滋養(yǎng)陰液,攻下腑實

D、肅肺化痰,潤腸通便

E、甘寒滋潤,清養(yǎng)肺胃。

答案:D

36.春溫身熱夜甚,少腹硬滿,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神志如狂,舌

紫絳,脈沉實。治宜()

A、通下泄熱,活血逐瘀

B、清營養(yǎng)陰,清心開竅

C、活血化瘀,涼血止血

D、豁痰開竅,化瘀散結

答案:A

37.暑濕困阻中焦的治則是()

A、芳香辟穢,化濕滌濁

B、芳香辟穢,清熱滌暑

C、芳香化濕,清暑辟穢

D、辛開苦降,清化濕熱

E、清暑化濕

答案:E

38.提出“春溫一證,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內伏,藏于少陰,入春發(fā)于

少陽,”并對本病的理法方藥作了較為系統論述的醫(yī)家是()

A、葉天士

B、章虛谷

C、陳平伯

D、吳坤安

答案:A

39.爛喉疼多發(fā)生于0

A、春季

B、夏秋季

C、冬春季

D、秋冬季

答案:C

40.薛雪說“濕熱證口渴,苔黃起刺,脈弦緩,囊縮,舌鞭,澹語,昏不知人,

兩手抽搐的病機()

A、津枯邪滯

B、營液大虧,厥陽風火上升

C、熱邪閉結胃腑

D、濕熱化風,竄擾經脈

E、熱邪充斥表里三焦

答案:A

41.葉天士說: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結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屬中冷者,雖有

皖中痞悶,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于肺。其藥物是()

A、

B、

C\

D、

答案:D

42.氣營同病而出血癥狀不重者,應選用()

A、化斑湯

B、加減玉女煎

C、清瘟敗毒飲

D、黃連解毒湯

答案:B

43.根據發(fā)病季節(jié)命名的疾病是0

A、風溫

B、春溫

C、暑溫

D、伏暑

答案:B

44.熱灼營陰的發(fā)熱類型是:

A、日哺潮熱

B、身熱不揚

C、發(fā)熱夜甚

D、夜熱早涼

E、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

答案:C

45.濕熱釀痰蒙蔽心包證,其病變在()

A\氣分

B、營分

G血分

D、氣營

答案:A

46.(廣溫疫論)一書的作者是:

A、余霖

B、揚栗山

G戴天章

D、吳有性

E、俞根初

答案:C

47.論治濕溫,下列哪項提法不妥0

A、初起氣分同病,宜解表清氣

B、表解以后,宜宣化氣分濕邪,佐以清熱

C、濕熱俱盛,宜苦辛通降,化濕清熱

D、熱重于濕時,當以清熱為主,兼以化濕

E、一旦濕熱完全化燥化火,治療則與一般溫病相同。,

答案:A

48.溫病邪在氣分的臟腑部位,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胃

B、大腸

C、脾

D、肝

答案:D

49.下列哪一項癥狀熱盛動風的證候中不常見?

A、心中,詹|詹大動

B、手足抽搐

C、角弓反張

D、灼熱肢厥

E、頸項強直

答案:A

50.證見神識昏蒙,時清時昧,時有澹語,苔膩脈濡,宜選

A、安宮牛黃丸

B、至寶丹

C、紫雪丹

D、清宮湯

E、菖蒲郁金湯

答案:E

51.溫病,熱瘀互結,蓄于下焦者,治宜()

A、通腑泄熱

B、導滯通便

C、增液通下

D、通瘀破結

答案:D

52.春溫初發(fā)氣分,熱灼胸膈,治宜下列哪一方劑?()

A、涼膈散

B、桅子豉湯

C、宣白承氣湯

D、翹荷湯

E、小陷胸湯加枳實

答案:A

53.下列哪一項不屬“熱熾陽明證”的范圍?()

A、壯熱

B、汗出

C、渴飲

D、舌紅少苔

E、脈洪大

答案:D

54.“增水行舟”的代表方是0

A、增液承氣湯

B、新加黃龍湯

C、增液湯

D、玉女煎

答案:C

55.濕溫病身熱不揚,皖痞腹脹,時欲惡心,口不渴飲,大便清泄,小便混濁,

苔白膩,脈濡緩。首選方劑是0

A、雷氏宣透膜原法

B、雷氏芳香化濁法

C、茯苓皮湯

D、宣清導濁湯

答案:B

56.大頭瘟的病名首見于()

A、《皇帝內經》

B、《景岳全書》

C、《諸病源候論》

D、《脾胃論》

E、《醫(yī)門法律》

答案:B

57..在溫病與溫疫的關系中,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0

A、溫疫乃溫病之別名

B、溫疫傳染,溫病不傳染

C、溫病都是烈性傳染病,溫疫自屬其中

D、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

答案:D

58.溫病治法中“宣氣化濕”法屬于

A、袪濕清熱法

B、和解表里法

C、泄衛(wèi)透表法

D、清解氣熱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59.葉天士所云心胃火燔劫爍救陰的舌像是()

A、舌絳而中心干

B、舌紫絳而干

C、舌尖獨絳干

D、舌絳干枯而痿

E、舌絳望之若干,捫之有津

答案:A

60.下列不屬于大頭瘟分型的是0

A、風熱時毒輕重

B、壅結經絡范圍

C、傳變迅速

D、證候順傳

答案:C

61.濕溫,便血過多,氣隨血脫,其治法應是()

A、養(yǎng)血止血

B、涼血止血

C、回陽救逆

D、收斂止血

E、益氣固脫

答案:E

62.暑濕彌漫三焦證,其首選的方劑為()

A、三仁湯

B、溫膽湯

C、三石湯

D、白虎加蒼術湯

E、蒿苓清膽湯

答案:C

63.對于溫熱病邪的概念,下列哪一種認不妥?

A、舂季導致某一種溫病的病邪

B、溫邪中的一種

C、溫邪的同義概念

D、春溫病的病因

E、是根據“伏寒化溫”的理論衍生出的一種新的病因概念

答案:C

64.下列哪種溫病不屬新感溫???

A、舂溫

B、風溫

C、秋燥

D、大頭瘟

E、爛喉痣

答案:A

65.暑模證見驟然口鼻噴血。面色慘淡,氣息欲絕,脈絕身涼,擬用何方()

A、清熱解毒

B、涼血止血

C、清心開竅

D、回陽益氣固脫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66.身熱咳嗽,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腹不硬痛,嘔惡較甚,苔黃膩,治宜:

0

A、葛根苓連湯加杏仁,貝母

B、葛根苓連湯加霍香,姜竹茹

C、葛根苓連湯加山桅,連翹

D、葛根苓連湯加秦皮,白頭翁

E、葛根苓連湯加白芍,木香

答案:B

67.廣義傷寒的定義是0

A、一類外感熱病的總稱

B、多種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

C、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

D、溫熱性質的外感熱病的總稱

答案:c

68.伏氣溫病包括有:()

A、暑溫、風溫、春溫

B、春溫、濕溫、爛喉疹

C、伏暑、春溫

D、風溫'伏暑、秋燥

答案:C

69.“輕法頻下”多用于濕熱積滯阻結腸道之證,方宜選()

A、大承氣湯

B、枳實導滯湯

C、增湯承氣湯

D、新加黃龍湯

答案:B

70.哪一篇專論問世,為后世將溫病明確分為溫熱,濕熱兩大類奠定了理論基礎()

A、《醫(yī)經原旨》

B、《三時伏氣外感篇》

C、《濕熱病篇》

D、《外感溫病篇》

E、《溫熱論》

答案:A

71.《溫熱論》說“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則加入0

A、銀花,豆豉之類

B、荊芥,防風之屬

C、薄荷,牛旁子之屬

D、桑葉,菊花之屬

E、薄荷,荊芥之屬

答案:C

72.下列哪種溫病是屬于溫熱類溫病?

A、濕溫

B、暑溫

C、伏暑

D、霍亂

E、大頭瘟

答案:E

73.在溫病學發(fā)展的成長階段,"創(chuàng)新論、立新法、訂新方”的醫(yī)家是()

A、朱肱

B、王安道

C、吳又可

D、劉河間

答案:D

74.溫病熱瘀互結下焦,治宜()

A、清熱化瘀

B、通瘀破結

C、活血化瘀

D、導滯通便

答案:B

75.風溫的病名首見于()

A、《內經》

B、《傷寒論》

C、《溫病條辨》

D、《外感溫病篇》

答案:B

76.身熱,微惡風寒,頭痛脹重,身重肢節(jié)酸楚,無汗或微汗,皖痞,口不渴,

舌尖紅,苔白膩,脈濡數,治宜0

A、新加香幫飲

B、衛(wèi)分宣濕飲

C、銀翹散

D、雷氏清涼滌暑法

E、香幫飲

答案:B

77.春溫,表寒里熱證,選用下列哪一方劑治療?()

A、大柴胡湯

B、白虎湯加荊芥,防風

C、新加香幫飲

D、增損雙解散

E、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

答案:D

78.首先提出疫疹病名的醫(yī)家()

A、張仲景

B、巢遠方

C、余師愚

D、吳又可

E、王孟英

答案:C

79.證見發(fā)熱夜甚,神昏澹語,漱水不欲咽,舌絳無苔,望之若干,捫之尚潤,

或紫晦而潤,其治療處方宜()

A、犀角地黃湯

B、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

C、桃仁犀氣湯

D、神犀丹

E、犀地清絡飲

答案:E

80.下列哪種溫病是屬于濕熱類溫病?

A、風溫

B、舂溫

C、秋燥

D、暑溫

E、伏暑

答案:E

81.溫病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胸悶脅痛,咽干鼻燥,心煩口渴,舌邊尖

紅,苔薄白而干,病機為0

A、風熱邪襲肺衛(wèi)

B、燥熱邪在肺衛(wèi)

C、燥熱化火,傷及肺陰

D、燥熱灼傷肺胃津液

E、風溫邪熱壅肺

答案:C

82.溫病的病因是:

A、風邪

B、寒邪

C、濕邪

D、溫邪

E\瘧邪

答案:D

83.在熱病治療上,首先提出以客寒涼清熱為主的醫(yī)家是:

A、朱肱

B、劉河間

C、汪石山

D、吳又可

E、王安道

答案:B

84.方書記載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療大法是()

A、上燥增液中燥治氣,下燥治血

B、上燥治氣中燥治血,下燥治氣

C、上燥增液,中燥治血,下燥治氣

D、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E、上燥治血,中燥治氣,下燥增液

答案:D

85.以下哪一項不是溫病使用開竅法的注意點?

A、開竅法針對溫病過程中出現神昏而設,未見神昏者不宜使用

B、神昏因心陽外脫而致者不可投用

C、神昏應注意袪除原因,據證配合它法,綜合施治

D、,濕熱類溫病不可用開竅之劑

E、清心開竅與豁普開竅適應證不同,臨床運用不可混淆

答案:D

86.既可化火,又可遏傷陽氣的溫邪是()

A、風熱

B、暑熱

C、濕熱

D、溫毒

答案:C

87.溫病癥見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少痰,咽喉疼痛,苔薄白,舌邊尖紅,治宜:

A、疏風泄熱

B、滋陰解表

C、疏表潤燥

D\清肺潤燥

E、清熱利咽

答案:C

88.濕熱致病可:()

A、困遏清陽

B、初起即耗傷津氣

G首犯肺衛(wèi)

D、直中心包'肝經

答案:A

89.大便;唐而不爽,色黃如醬,肛門灼熱,其病機為:

A、濕熱困阻中焦

B、腸熱下利

C、濕熱積滯交阻腸道

D、食滯內停

E、熱結旁流

答案:C

90..以下哪部著作對風溫的病因,病機,和治法作了系統論述()

A、葉天士溫病論

B、王孟英溫熱經緯

C、陳平伯外感溫病篇

D、吳鞠通溫病條辨

E、薛生白濕熱病篇

答案:C

91.下列哪項不是三甲復脈湯中的組成0

A、生牡勵,生鱉甲

B、炙鱉甲,炙龜板

C、麥冬,生地

D、生龜板,阿膠

答案:B

92.身熱口燥咽干,大便秘結,倦怠少氣,撮空摸床,肢體陣顫,目不了了,苔

焦黃,脈沉細,治宜()

A、增液湯

B、調胃承氣湯

C、新加黃龍湯

D、增液承氣湯

E\導赤承氣湯

答案:C

93.疫疹發(fā)病基本特征是()

A、頭面煙赤腫痛

B、肌膚丹莎

C、肌膚斑疹

D、咽喉紅腫

E、各種出血

答案:C

94.證見發(fā)熱夜甚,神昏澹語,漱水不欲咽,舌絳無苔,望之若干,捫之尚潤,

或紫晦而潤,其治療處方宜()

A、犀角地黃湯

B、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

C、桃仁承氣湯

D、神犀丹

E、犀地清絡飲

答案:E

95.伏暑病多發(fā)于()

A、夏季

B、秋冬季

C、春季

D、長夏季

答案:B

96.暑溫病的基本治則是0

A、清熱滌暑

B、清暑生津

C、清泄暑熱

D、清熱解毒

答案:c

97.下列哪項不是虛風內動()

A、角弓反張

B、口角顫動

C、手足蠕動

D、心中惜澹大動

答案:A

98.以下哪項不屬于清營涼血法的作用?

A、清營泄熱

B、涼血解毒

C、滋養(yǎng)陰液

D、通絡散血

E、疏風泄熱

答案:E

99.葉天士云:“兩陽相劫”中的“兩陽”是指()

A、陽明與少陽

B、太陽與陽明

C、太陽與少陽

D、風邪與熱邪

答案:D

100.下列哪組方劑中無石膏()

A、白虎加人參湯

B、清瘟敗毒飲

C、普濟消毒飲

D、加減玉女煎

E、宣白承氣湯

答案:C

101.張風逵說:“暑病首用辛涼”其代表方應為()

A、辛涼輕劑桑菊飲

B、辛涼平劑銀翹散

C、辛涼重劑白虎湯

D、辛涼清潤之劑桑杏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02.陽明腑實,陰液大傷,其舌象為()

A、苔薄黃干燥

B、苔老黃燥裂

C、灰燥苔

D、黑苔焦燥起刺

答案:C

103.斑疹色黑而隱隱,四旁色赤表示:

A、熱毒輕淺,氣血充盈

B、血熱熾盛,氣血受劫

C、熱毒深重,氣血尚充

D、火郁內伏,氣血尚活

E、元氣哀敗,熱毒錮結

答案:D

104.《溫熱論》中“濁邪害清”中的清是()

A、清陽

B、津液

C、清竅

D、胃氣

E、正氣

答案:C

105.下列哪一項不是秋燥的診斷要點(

A、有特定的季節(jié)性

B、初起見有津液干燥征象。

C、'病變重心在肺

D、一般傳變較少

E、病程較長

答案:E

106.神識如蒙,少腹硬滿,大便不通,苔垢膩,病機為()

A、熱陷心包兼陽明腑實

B、濕阻腸道,傳導失司

C、熱與血結,蓄于下焦

D、濕濁上蒙,泌別失職

答案:B

107.濕痰蒙蔽心竅出現神志異常的特征是0

A、其人如狂

B、昏憒不語

C、嘔逆神迷

D、時明時昧

E、神昏澹語

答案:D

108.在溫病與溫疫的關系中,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0

A、溫疫乃溫病之別名

B、溫疫傳染,溫病不傳染

C、溫病都是烈性傳染病,溫疫自屬其中

D、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

答案:D

109.春溫,陽明熱結已去,呈現腸燥便秘,當選用下列哪一項方劑治療()

A、五仁橘皮湯

B、新加黃龍湯

C、增液承氣湯

D、調胃承氣湯加鮮首烏、鮮生地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110..說明溫病的諸特點中,哪種提法欠妥()

A、具有程度不等的傳染性

B、病因是感受外邪所致

C、發(fā)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發(fā)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

答案:B

111.風溫余邪未凈,肺胃陰傷,合適的方劑是:()

A、益胃湯

B、增液湯

C、竹葉石膏湯

D、沙參麥冬湯

E、青蒿鱉甲湯A葉天士B陳平伯C吳又可D薛生白E吳鞠通

答案:D

112.身熱,汗出,煩渴,咳喘,胸悶,咳甚痰多,舌紅苔黃,脈數,治宜()

A、麻杏石甘湯加半夏,蘇子,橘紅

B、麻杏石甘湯加蘆根

C、麻杏石甘湯加連翹,川貝

D、麻杏石甘湯加浙貝,瓜萎,郁金

E、麻杏石甘湯加桔梗,甘草,貝母

答案:D

113.下焦蓄血,瘀熱擾心神志異常的表現是()

A、心煩不寐,神昏澹語

B、昏澹躁擾,妄為如狂

C\神昏澹語,舌蹇肢厥

D、時清時昧,時有澹語

答案:B

114.下列哪項不是暑溫所具有的特點()

A、發(fā)病急驟,初起即見氣分熱盛證候

B、傳變迅速

C、最易傷津耗氣

D、易逆?zhèn)餍陌?,多閉竅動風

答案:D

115.”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是誰所言?

A、葉天士

B、吳鞠通

C、王孟英

D、薛生白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16.在溫病學發(fā)展的成長階段,“創(chuàng)新論、立新法、訂新方”的醫(yī)家是:()

A、朱肱

B、王安道

C、吳又可

D、劉河間

答案:D

117.壯熱口渴引飲,煩躁不寧,斑色紅赤,見于腹背,四肢,舌紅苔干燥,脈洪

大,治宜選用()

A、清瘟敗毒飲

B、犀角地黃湯

C、桃核承氣湯

D、清宮湯

E、化斑湯

答案:E

118.一患者寒熱似瘧,午后身熱較重,天明得汗稍減,但胸腹灼熱不除,口渴心

煩,皖痞,苔黃白而膩,脈弦數。治療選方是()

A、達原飲

B、小柴胡湯

C、蒿苓清膽湯

D、雷氏宣透膜原法方

答案:C

119..提出“暑必兼濕”見解的醫(yī)家是()

A、葉天士

B、吳鞠通

G王綸

D、李東垣

答案:A

120.薛雪云“痢疾久傷陰,虛坐努責者,宜用()”

A、熟地炭,炒當歸,炒白芍,炙甘草,廣皮之屬

B、炒當歸,川苛,炒白芍,炙甘草之屬

C、炒當歸,廣陳皮,炒淮山,炒白芍之屬

D、熟地炭,炒淮山,炒白芍,炙甘草之屬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21.薛雪說“濕弊清陽則”()

A、頭痛

B、胸痞

C、目糊

D、神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22.下列哪項不屬肺熱發(fā)疹證?()

A、身熱咳嗽

B、肌膚發(fā)疹

C、胸悶疹點紅潤

D、心煩澹語

E、舌紅脈數

答案:D

123.下列何證屬溫病正邪劇爭的極期階段()

A、胃熱熾盛

B、熱陷心包

G邪襲肺衛(wèi)

D、熱灼營陰

答案:A

124.濕溫專論《濕熱病篇》的作者是()

A、吳鞠通

B、陳平伯

C、薛雪

D、王孟英

E、朱肱

答案:C

125.濕溫病熱熾陽明,濕困太陰,治宜(

A、白虎加人參湯

B、白虎加蒼術湯

C、蒼術白虎湯

D、白虎湯加蒼術、黃連,黃苓

E、三石湯

答案:B

126.斑黑光亮表示0

A、熱勝毒盛,氣血尚充

B、火郁內伏,氣血尚活

C、熱毒錮結,氣血衰亡

D、熱毒深重,肝腎之色外泛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27.”班從肌肉出發(fā),屬胃;疹從血絡而出,屬經”.語出:

A、章虛谷

B、葉天士

C、陳光淞

D、吳坤安

E、余師愚

答案:A

128.暑熱病邪初起病變中心是0

A、在陽明胃

B、在肺衛(wèi)

C、在陽明大腸

D、在脾胃

答案:A

129.“燥證路經無多……始用辛涼,繼用甘涼,與溫熱相似,但溫熱傳至中焦,

間有當用苦寒則,燥證則惟喜柔潤,最忌苦燥,斷無用之之理也”語出0

A、喻嘉言

B、吳鞠通

C、王孟英

D、劉河間

E\汪瑟庵

答案:E

130.下列哪項不是動風的舌態(tài)0

A、舌體強硬

B、舌體短縮

C、舌顫

D、舌體脹大

答案:D

131.對于廣義傷寒的定義,下列哪一種提法較為妥當?

A、一類外感熱病的總稱

B、多種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

C、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

D、溫熱性質的外感熱病的總稱

E、除外風寒性質的外感熱病的總稱

答案:C

132.《疫疹草》的作者是()

A、金保山

B、陳耕道

C\夏春農

D、何廉臣

E、柳寶飴

答案:B

133.熱閉心包與內閉外脫的區(qū)別關鍵在于0

A、昏憒不語

B、肢厥

C、氣短

D、汗多,氣短促,脈細無力

E、舌蹇語澀

答案:D

134.區(qū)別血分證和營分證的基本要點是:()

A、身熱躁擾

B、昏狂澹妄

C、斑疹隱隱

D、吐血蚓血

答案:D

135.溫病其人昏躁擾,妄為如狂,少腹硬滿疼痛,大便色黑,舌質紫暗,其昏狂的機

理是:

A、營熱擾心,心神失常

B、熱陷氣絡,擾亂神明

C、濕熱釀痰,蒙蔽心包,擾及心神

D、熱結腸腑,胃熱擾心

E、下焦蓄血,瘀熱擾心

答案:E

136..正式確立伏暑病名的醫(yī)家是()

A\吳鞠通

B、王肯堂

C、吳坤安

D、周揚俊

答案:B

137.瘧疾傳播主要途徑是0

A、呼吸

B、血液

C、接觸

D、蟲媒

E、外傷

答案:D

138.以下哪些屬和解表里法?

A、宣表化濕法

B、分消走泄法

C、開達膜原法

D、清泄少陽法

E、和解截瘧法

答案:A

139.葉天士《溫熱論》中說:“若其邪始終在氣分流連者,可冀其戰(zhàn)汗透邪,法

宜——“0

A、益胃

B、補氣

C、益腎

D、補中

答案:A

140.溫邪在衛(wèi),治以辛涼,通常是指:

A、輕清宣氣法

B、疏風泄熱法

C、疏表潤燥法

D、宣表化濕法

E、辛寒清氣法

答案:B

141.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斂酸泄,不必用下”是那位醫(yī)家所說()

A、張錫純

B、張山雷

C、張風逵

D、陳平伯

E、王孟英

答案:C

142.下列哪項不是春溫氣營(血)兩燔證的治療方劑0

A、化斑湯

B、甘露消毒丹

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生地、玄參方

D、清瘟敗毒飲

答案:B

143.身熱,心煩不得臥,口干咽燥,舌紅苔黃或薄黑而干,脈細數。選方是0

A、連梅湯

B、黃連阿膠湯

C、加減復脈湯

D、青蒿鱉甲湯

答案:B

144.暑入心營的治則是0

A、涼營泄熱,清心開竅

B、清營泄熱,涼肝息風

C、清營泄熱,透轉氣分

D、清營泄熱,芳香辟穢

答案:A

145.發(fā)熱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飲,皖痞嘔惡,心中煩悶,便濾色黃,小便短赤,

苔黃膩,脈象滑數,治宜()

A、雷氏芳香化濁法

B、連樸飲

C、三石湯

D、甘露消毒丹

E、白虎加蒼術湯

答案:B

146.身熱面赤,口燥咽干,渴欲飲水,皖痞便秘,苔黃燥,脈沉實,治療選方是

0

A、小承氣湯

B、小承氣湯等分方

C、甘露消毒丹

D、王氏連樸飲

答案:B

147.余邪留伏陰分的熱型是()

A、身熱不揚

B、夜熱早涼

C、低熱

D、發(fā)熱夜甚

答案:B

148.濕溫變證,便血不止,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舌淡無華,脈象微細,宜先用

0

A、獨參湯

B、黃土湯

C、真武湯

D、生脈散

E、四逆散

答案:A

149.被譽為“溫熱大師”的醫(yī)家是: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吳又可

E、薛生白

答案:B

150.證見壯熱,口渴,頭痛,煩躁不安,肌膚發(fā)斑,甚或吐血、蚓血,舌絳苔黃,

脈數。辨證所屬范圍:()

A、氣血兩燔病證

B、陰傷病證

C、營分病證

D、衛(wèi)分病證

答案:A

151.風熱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A、衛(wèi)氣

B、肺衛(wèi)

C、脾胃

D、陽明

E、心包

答案:B

152.下述癥狀中除哪項外,皆屬營分見證0

A、心煩不寐

B、身熱夜甚

C、斑疹隱隱

D、舌質紫絳

答案:D

153.葉天士《溫熱論》中“益胃”一法是指0

A、和胃降逆

B、補益氣胃

C、清氣生津,宣展氣機

D、辛寒清氣

E、補中益氣

答案:C

154.下列哪項不符合辨別新感與伏邪的實際意義()

A、闡明溫病初起不同發(fā)病類型

B、區(qū)別病變的淺深輕重

C、歸納病證的不同性質

D、指示病機的傳變趨向

答案:C

155.將暑分為陰暑和陽暑兩類的醫(yī)家是0

A、張景岳

B、張仲景

C、張鳳逵

D、吳鞠通

答案:A

156.身熱,腹?jié)M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氣,肢體顫動,苔干黃或焦黑,脈沉弱

或沉細,其病機是0

A、陽明腑實

B、陽明腑實兼陰液虧損

C、陽明腑實兼氣液兩虛

D、陽明腑實兼小腸熱盛

答案:C

157.濕溫,身熱不揚,皖痞腹脹,時欲惡心,口不渴,大便;唐泄,小便渾濁,苔

白膩,脈濡緩。治療選方是()

A、雷氏宣透膜原法

B、雷氏芳香化濁法

C、達原飲

D、霍樸夏苓湯

答案:B

158.濕阻腸道,傳導失司證,其治法是()

A、導滯通便

B、通腑泄熱

C\宣清導濁

D、通淤破結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59.溫病病因學說的主要意義在于:()

A、明確病邪特性和致病規(guī)律

B、闡明溫病發(fā)生的原因

C、指導臨床治療

D、指示病變部位

答案:C

160.清營涼血法中、具有輕清透泄作用的法是

A、清營泄熱法

B、氣營兩清法

C、涼血散血法

D、滋陰涼營法

E、涼血解毒法

答案:A

161.下列哪項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適應癥0

A、身痛有汗

B、寒甚熱微

C、嘔逆脹滿

D、苔黃白而膩

答案:D

162.霍亂見手足厥冷,腹痛自汗口渴,口唇指甲青紫,小便黃赤,六脈俱伏,其

病機為()

A、亡陰

B、亡陽

C、陰陽格拒

D、真熱假寒

E、真寒假熱

答案:D

163.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溫病與溫疫的區(qū)別點()

A、流行的大小

B、發(fā)病的緩急

C、傷陰的程度

D、傳染的強弱

答案:C

164.首先提出干霍亂病名的是()

A、《傷寒論》

B、《諸病源候論》

C、《丹溪心法》

D、《證治準繩》

E、《霍亂論》

答案:B

165.下面哪項是泄衛(wèi)透表法范圍?

A、輕清宣氣

B、宣表化濕

C、分消走泄

D、辛寒清氣

E、宣氣化濕

答案:B

166.濕溫病名首見于()

A、《內經》

B、《難經》

C、《諸病源候論》

D、《千金方》

E、《脈經》

答案:B

167.下列哪項不是宣白承氣湯的辨證要點()

A、痰

B、喘

C、便秘

D、舌苔黃滑

答案:D

168.薛氏五葉蘆根湯中不含()

A、蕾香葉,薄荷葉

B、鮮荷葉,佩蘭葉

C、蘆根,冬瓜仁

D、竹葉,桑葉

答案:D

169.脾瘴病的治療根據《溫熱論》應選擇0

A、蒼術

B、佩蘭

G蕾香

D、白術

E、茯苓

答案:B

170.婦人病溫,凡胎前病,治療原則是“虛步步保護胎元,恐損正氣陷也”其意

思是0

A、用四物湯季節(jié)治療

B、治療溫病亦須用保胎的補法

C、清熱法與溫補法同用

D、以袪邪為原則,使邪去而不傷胎

E、以血膩之藥以護胎

答案:D

171.暑溫的病名首先見于()

A、《皇帝內經》

B、《傷寒論》

C、《傷暑全書》

D、《景岳全書》

E、《溫病條辨》

答案:E

172.春溫病名首見于()

A、《內經》

B、《難經》

C、《千金方》

D、《諸病源候論》

E、《仲景傷寒補亡論》

答案:E

173.風溫病的病因是()

A、風熱病邪

B、溫熱病邪

C、溫毒病邪

D、風溫病邪

答案:A

174.證見壯熱煩渴,口渴引飲,咽喉紅腫糜爛,肌膚丹疹顯露,舌赤苔黃燥,脈

洪數,其首選方劑0

A、余氏清心涼膈散

B、涼營清氣湯

C、清營敗毒飲

D、加減玉女煎

E、黃連解毒湯

答案:A

175.《溫熱論》中的“濁邪害清”之“濁邪”指()

A、痰飲

B、濕熱

C'濕濁

D、淤血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76.衛(wèi)分證的病理為:

A、邪正劇爭,里熱蒸迫,熱熾津傷

B、邪郁衛(wèi)表,肺氣失宣;正氣抗邪,邪正相爭

C、邪熱內陷,機竅阻閉

D、邪熱久羈,耗損真陰

E、熱竄血絡,擾亂神明

答案:B

177.我國醫(yī)學發(fā)展史上可稱為溫病學奠基作的專著是()

A、《溫熱論》

B、《溫疫論》

C、《溫熱經緯》

D、《溫病條辨》

答案:A

178.身熱咳嗽,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腹部疼痛較甚,苔黃脈數治宜:()

A、王氏連樸飲加技仁,竹葉

B、雷氏芳香化濁法

C\調胃承氣湯

D\枳實導滯湯

E、葛根苓連湯加白頭翁

答案:E

179.春溫初起,熱郁膽腑,柳寶飴認為,可一面泄熱,一面透邪的方劑是()

A、黃苓湯

B、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

C、蒿苓清膽湯

D、苓連溫膽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80.溫毒的治療重在0。

A、清泄熱毒

B、辛涼宣泄

C、清營涼血

D、活瘀止痛

答案:A

181.心火獨亢,腎水不濟,消渴不已者,治宜選用()

A、黃連阿膠湯

B、沙參麥冬湯

C、增液湯

D、連梅湯

E、五汁飲

答案:D

182.“濕土之氣,同類相召,故濕熱之邪始雖外受,終歸脾胃”是哪位醫(yī)家所說?

0

A、薛雪

B、葉桂

C、吳鞠通

D、王孟英

答案:A

183.風溫,癥見身熱,咳嗽,口渴,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腹不硬痛,苔黃,

脈數,宜選用下列何方為宜?()

A、麻黃,杏仁,石膏,黃連,白芍,甘草

B、葛根,黃苓,黃連,甘草

C、黃連,瓜簍,枳實,半夏,木香

D、杏仁,連翹,薄荷,桑葉,菊花,葦莖,技仁,茯苓

E、黃連,瓜萎,枳實,半夏,豬苓,白術,澤瀉

答案:B

184.”斑為陽明熱毒,疹為太陰風熱”是哪一位醫(yī)家所說?

A、吳又可

B、章虛谷

C、陸孑賢

D、余師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85.火邪劫營,營陰受損的舌像是:

A、舌純絳鮮澤

B、舌絳而干燥

C、舌絳苔黃

D、舌絳光亮如鏡

E、舌絳不鮮,干枯而萎

答案:B

186.營分證的辨證要點是:

A、身熱夜甚,心煩澹語,舌紅絳

B、身灼熱,口干不欲飲,舌絳干燥

C、發(fā)熱胸悶,肌膚紅疹,苔薄舌紅絳

D、夜熱早涼,無汗口干,舌絳干脈細

E、壯熱煩渴,吐血蚓血,肌膚紫斑

答案:A

187.溫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A、身體壯熱

B、口渴苔黃

C、心煩澹語

D、局部紅腫熱痛

E、脈象洪數

答案:D

188.溫病證見壯熱煩渴、頭痛如劈、煩躁不安、肌膚發(fā)斑、吐血蚓血、舌絳苔黃、

脈數。其病變階段為:()

A、氣分

B、氣營分

G血分

D、氣營血分

答案:D

189..溫病病因學的實際意義是0

A、指示病變部位

B、推測正氣強弱

C、說明病變的傳變趨向

D、指導臨床“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答案:D

190.灼熱躁擾,澹妄,斑疹,吐血,蚓血,角弓反張,舌深絳而干,其病機是()

A、肝經熱盛,肝風內動

B、氣分熱盛,肝風內動

C、心營熱盛,肝風內動

D、血分熱盛,肝風內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91..根據臨床特點命名的疾病是()

A、大頭瘟

B、春溫

vP、今攵z:n曰n

D、風溫

答案:A

192.“斑為陽明熱毒,疹為太陰風熱”,語出()

A、吳又可

B、陸子賢

C、余師愚

D、章虛谷

答案:B

193.便血不止,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舌淡無華,脈微細,多見于()

A、暑溫

B、風溫

C、伏暑

D、濕溫

E、春溫

答案:D

194.察斑疹色澤可測知病勢輕重,提出“紅輕、紫重、黑?!钡尼t(yī)家是()

A、余霖

B、雷豐

C、葉桂

D、吳搪

答案:B

195.身熱不已,口苦而渴,干嘔心煩,小便短赤,胸脅不舒,舌紅苔黃,脈象弦

數,其基本病機為()

A、熱郁胸膈

B、邪留三焦

C、熱灼胸膈

D、熱郁膽腑

E、熱熾津傷

答案:D

196.分消走泄法適應于

A、邪熱與痰濕阻遏于三焦氣化失司者

B、邪郁少陽,胃失和降者

C、濕熱穢濁'郁伏膜原者

D、外有表寒,內郁暑濕者

E、濕熱郁阻、小便不通者

答案:A

197.溫病中邪入脾、胃、腸、膽、胸、膈等部位時,一般多屬:()

A、衛(wèi)分證

B、氣分證

C、營分證

D、血分證

答案:B

198.溫病證見發(fā)熱口渴,胸痞腹脹,肢體倦怠,咽腫溺赤,苔黃而膩,最適合的

方劑是0

A、三石湯

B、甘露消毒丹

C、王氏連樸飲

D、三仁湯

E、銀翹散加馬勃,元參

答案:B

199.葉天士認為,風溫的發(fā)生是因0

A、外感風溫時毒

B、溫風過暖,感其氣者

C、春月受風,其氣已溫

D、感受春季溫熱病邪

答案:C

200.春溫氣分郁熱證見身熱不甚心煩懊憔,坐臥不安,欲嘔不得嘔,舌苔微黃不

躁,脈數。治宜()

A、涼膈散

B、桅子豉湯

C、增損雙解散

D、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

E、蒿苓清膽湯

答案:B

201.下列哪一種不屬于肝風內動的舌象?

A、舌體強硬

B、舌體短縮

C、舌體歪斜

D、舌體顫動

E、舌體萎軟

答案:E

202.用其輕開肺氣,使氣化則濕化的處方是()

A、雷氏芳香化濁法

B、三仁湯

C、王氏連樸飲

D、菖蒲郁金湯

E、薛氏五葉蘆根湯

答案:B

203.“氣營兩燔"指下列哪項為宜0

A、氣分證未解又出現營分證

B、營分證透出氣分

C、氣分證轉變營分證

D、營分證欲從氣分而解

答案:A

204.癥見身熱口苦而渴,干嘔心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象弦數,最合適的

處方是0

A、蒿苓清膽湯

B、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

C、黃苓湯加柴胡、山桅

D、黃苓湯加龍膽草、黃連、竹茹、代赭石

E、桅子豉湯加竹茹、枇杷葉

答案:B

205.心火上炎的舌像是:

A、舌尖紅赤起刺

B、舌中生有紅點

C、舌紅中有裂紋如人字形

D、舌絳而干燥

E、舌焦紫起刺

答案:A

206.斑的發(fā)生,多先起于()

A、胸腹

B、四肢

C、頭面

D、背部

答案:A

207.以下哪項不屬固脫法作用范圍?

A、益氣生津

B、斂汗固脫

C、峻補陽氣

D、救治厥脫

E、固脫開竅

答案:E

208.論述濕熱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的專著是()

A、《溫熱論》

B、《外感溫病篇》

C、《濕熱病篇》

D\《疫病篇》

答案:C

209.按三焦辨證,病在足少陰的病理是()

A、熱盛動血,心神擾亂

B、熱邪久留,腎陰耗損

C、水不涵木,虛風內動

D、熱灼營陰,心神被擾

答案:B

210.暑溫初起,病邪多侵犯0

A、衛(wèi)分

B、氣分

C、衛(wèi)氣同病

D、氣營同病

E、血分

答案:B

211.壯熱,煩渴,舌紅絳,苔黃燥,斑疹密布是:()

A、氣血兩燔證

B、營分證

C、氣分證

D、血分證

答案:A

212.下列除哪項外,都與溫病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0

A、人體正氣與邪氣的對比

B、氣候因素

C、社會狀況

D、失治誤治

答案:D

213..暑濕邪干胃腸,治療首選方劑為()

A、三石湯

B、蒼術白虎湯加減方

C、桂苓甘露飲

D、清絡飲

答案:C

21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溫病與溫疫的區(qū)別點:

A、流行的性大小

B、發(fā)病的緩急

C、病情的輕重

D、傳染的強弱

E、傷陰的程度

答案:E

215.惡寒少汗,身熱不揚,午后熱象較顯,頭重如裹,身重肢倦,胸悶皖痞,苔

白膩,脈緩濡,治宜()

A、霍香正氣散

B、霍樸夏苓湯

C、新加香幫飲

D、雷氏清涼滌暑法

E、雷氏宣透膜原法

答案:B

216..濕溫病名首見于()

A、《內經》

B、《難經》

C、《諸病源候論》

D、《千金方》

答案:B

217.身熱,汗出,煩渴咳喘,胸痛,咯腥臭膿痰,舌紅苔黃,脈數,最合適的選

方是麻杏石甘湯:()

A、加銀花,連翹

B、加黃苓,瓜萎

C、加瓜萎,浙貝

D、加蘆根,技仁,冬瓜仁,桃仁

E、加桔梗,牛子,貝母

答案:D

218.頭痛無汗,全身酸痛,惡寒發(fā)熱,心中煩熱,口渴甚,皖痞溺赤,舌紅苔微

膩,脈濡數,治宜()

A、銀翹散加霍香郁金

B、銀翹散加知母黃苓,桅子

C、黃連香幫飲

D、三仁湯

E、桑菊飲加石膏、知母、花粉

答案:C

219.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完整體系的標志是:

A、病因學說的確立

B、伏邪溫病學說的確立

C、新感溫病學說的確立

D、以寒涼清熱為主的治則的確立

E、以衛(wèi)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系的確立

答案:E

220.下列哪位不是溫疫學派的人物()

A、吳又可

B、楊栗山

C、戴北山

D、薛生白

答案:D

221.(溫熱經偉)的作者是: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薛生白

E、吳又可

答案:A

222.霍亂病機是()

A、邪泛中焦,脾胃失調

B、疫邪侵犯,氣機阻滯

C、清濁相干,升降逆亂

D、正不勝邪,陰陽格拒

E、脾胃失常,運化失調

答案:C

223.達原飲的藥物組成不包括()

A、厚樸、撰榔、草果

B、黃苓、知母

C、柴胡、甘草

D、芍藥、甘草

答案:C

224..斑色紫赤,類雞冠花色者為()

A、熱毒輕淺

B、熱毒極盛,最為險要

C、熱毒深重

D、火熱熾盛

答案:C

225.暑熱病邪致病初起多經犯:

A、上焦肺衛(wèi)

B、中焦脾胃

C、足陽明胃

D、手陽明大腸

E、手太陰肺

答案:C

226.所謂“熱病即溫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門闔戶,又如徭役之役,眾人均等

之謂也”是哪位醫(yī)家所說:()

A、吳又可

B、葉天士

C、周揚俊

D、陸九芝

答案:A

227..濕熱郁發(fā)白培,治療選方是0

A、桅子豉湯

B、意技竹葉散

C、杏仁滑石湯

D、薛氏五葉蘆根湯

答案:B

228.以下哪項不屬于目前臨床開竅處方用藥()

A、生脈注射液

B、醒腦靜注射液

C、清開靈注射液

D、菖蒲郁金注射液

E、牛黃清心丸

答案:A

229.下列哪項屬暑熱病邪致病特點0

A、易侵犯上焦肺衛(wèi)

B、易化燥傷陰

C、先入陽明氣分

D、按衛(wèi)氣營血漸次深入

答案:C

230.溫病胃陰哀亡,其舌象為:

A、舌紫晦而干

B、舌焦紫起刺

C、舌苔干燥

D、舌淡紅而干,其色不榮

E、以上均不是

答案:E

231.張鳳逵說:“暑病首用辛涼”,其代表方應為()

A、辛涼輕劑桑菊飲

B、辛涼重劑白虎湯

C、辛涼平劑銀翹散

D、辛涼輕潤之劑桑杏湯

答案:B

232.風溫病肺熱發(fā)疹,其病變在:()

A、氣分

B、衛(wèi)分

C、氣營

D、營分

E、血分

答案:C

233.溫病治法中”分消走泄”法屬于

A、袪濕法

B、通下法

C、和解法

D、清氣法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234,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導源于下列哪部醫(yī)著:

A、衛(wèi)生寶鑒

B、醫(yī)經溯涸集

C、類證活人書

D、傷寒補亡論

E、外合秘耍

答案:D

235.伏邪溫病的傳變形式多是0

A、由表入里

B、由里達表

C、不分表里

D、衛(wèi)氣營血證候傳變

答案:B

236.夏季驟發(fā)神昏,肢厥的病候稱()

A、冒暑

B、暑穢

C、暑厥

D、暑癇

E、暑襟

答案:c

237.提出“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的醫(yī)家是()

A、章虛谷

B、葉天士

C、吳鞠通

D、薛生白

答案:D

238.《溫熱論》中指出:濕溫病大便硬。其處理方法應()

A、通腑泄熱

B、滋陰攻下

G增液潤下

D、忌用攻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39.熱入營分,其咽燥口干而不甚渴飲的機理是0

A、邪熱入營,營陰耗傷

B、邪熱入營,蒸騰營陰

C、邪熱入營,氣陰耗傷

D、熱灼營陰,心神被擾

答案:B

240.《溫熱病篇》中“濕熱證,舌遍體白,口渴……”其口渴原因是(

A、濕邪化熱,灼傷胃津

B、濕邪阻遏,津液不升

C、素體陰虛,津液不足

D、濕熱內伏,津液暗耗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41.身熱,腹?jié)M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脈象沉細,治宜0

A、調胃承氣湯

B、增液湯

C、涼膈散

D、增液承氣湯

E、新加黃龍湯

答案:D

242.《濕熱病篇》認為,濕熱證,壯熱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脈洪大而長者

治宜0

A、白虎加桂枝湯

B、白虎加蒼術湯

C、白虎湯合三仁湯

D、白虎湯加厚樸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43..《濕熱病篇》中:“濕熱證,舌遍體白,口渴……”,其口渴的原因是()

A、濕邪化熱,灼傷胃津

B、濕邪阻遏,津液不升

C、素體陰虛,津液不足

D、濕熱內伏,津液暗耗

答案:B

244.余邪留伏陰分,其發(fā)熱的類型是()

A、夜熱早涼

B\身熱夜甚

C、日晡潮熱

D、身熱不揚

答案:A

245.溫毒病名,最早見于()

A、《傷寒論》

B、《傷寒例》

C、《溫病條辨》

D、《溫證指歸》

答案:B

246.發(fā)熱惡寒,汗出,口渴,心煩,頭痛如劈,舌紅苔黃,脈滑數,屬于:()

A、衛(wèi)分證

B、衛(wèi)氣同病

C、氣分證

D、衛(wèi)營同病

答案:B

247.發(fā)熱,咳嗽,汗出,煩渴,胸悶胸痛,舌紅苔黃,脈數,其辨證為0

A、邪熱壅肺

B、痰熱結胸

C、暑傷肺絡

D、燥熱傷肺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48.暑濕余邪未凈,證見低熱未除,口渴不甚,頭目不清,昏眩微脹,舌淡紅,

苔薄白,治宜0

A、薛氏五葉蘆根湯

B、清絡飲

C、雷氏清涼滌暑法

D、薛氏黃連蘇葉湯

E、宣清導濁湯

答案:B

249.春溫后期,癥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能食形瘦,舌紅苔少,擬用何方宜()

A、阿膠黃連湯

B、黃連阿膠湯

C、青蒿鱉甲湯

D、加減復脈湯

E、連梅湯

答案:C

250.在中醫(yī)學中最先論述營衛(wèi)氣血概念的書是:()

A、《傷寒雜病論》

B、《溫疫論》

C、《溫熱論》

D、以上均不是

答案:D

251.氣營兩傷,斑疹顯露色深紅,宜白虎湯加0

A、大青葉、淡竹葉、蟬衣

B、犀角、玄參

C、丹皮'赤芍

D、銀花,桅子

E、大青葉'丹皮

答案:B

252.下列非斑疹之順證的為()

A、斑片稀疏

B、色澤紅潔

C、剛出即隱

D、分布均勻

E、疹透熱退神清

答案:C

253.頭痛無汗或少汗,惡寒發(fā)熱,全身酸痛,胸悶皖痞,心煩口渴,小便短赤,

舌尖邊紅,苔白膩,脈濡數。治宜()

A、三仁湯

B、霍樸夏苓湯

C、銀翹散去牛旁子加杏仁、滑石方

D、銀翹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麥冬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54.下列溫病中不屬于新感溫病的是:

A、舂溫

B、大頭瘟

C、瘧疾

D、疫疹

E、暑溫

答案:A

255.下列哪項不是導滯通便法的適應癥0

A、發(fā)熱腹?jié)M

B、惡心嘔逆

C、舌苔黃濁

D、大便燥結

答案:D

256.風溫癥見發(fā)熱少汗,頭微痛,咳嗽,咽腫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脈浮數,

最合適的處方是銀翹散()

A、不加減

B、加知母,黃苓

C、加杏仁,山豆根

D、去荊芥加玄參,馬勃

E、加花粉,石斛

答案:D

257.首先提出溫病有新感,有伏氣的醫(yī)家是:

A、王安道

B、郭雍

C、劉河間

D、朱肱

E、羅天益

答案:B

258.癥見身熱,汗出,煩渴,咳嗽微喘,胸悶痛,痰粘不爽,舌紅苔黃,脈數,

宜選用何法治療?()

A、宣肺化痰止咳

B、清熱化痰

C、清熱止咳

D、清熱宣肺

E、降逆平喘

答案:D

259.證見發(fā)熱惡風寒,頭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紅苔白,右脈數

大,方宜()

A、銀翹散

B\桑菊飲

C\桑杏湯

D\清燥就肺湯

E、翹荷湯

答案:C

260.不屬于溫邪范圍的病邪是:

A、濕熱病邪

B、瘍氣病邪

C、溫毒病邪

D、風寒病邪

E、瘧邪

答案:D

261.治療瘧疾時服藥時間一般要求在癥狀發(fā)作前()

A、半小時

B、一小時

C、二小時

D、三小時

E、四小時

答案:C

262.下列哪個證候類型不屬于邪在上焦?

A、溫邪犯肺

B\濕邪阻肺

C、陽明熱熾

D、邪陷心包

E、濕蒙心包

答案:C

263.我國醫(yī)學發(fā)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是:()

A、《溫熱論》

B、《溫熱經緯》

C、《溫疫論》

D、《肘后備急方》

答案:C

26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溫病的臨床分類方法?

A、根據病證性質

B、根據發(fā)病遲早

C、根據發(fā)病季節(jié)

D、根據表里不同

E、根據發(fā)病部位

答案:C

265.“燥證路經無多……始用辛涼,繼用甘寒,與溫熱相似,但溫熱傳至中焦,

間有當用苦寒者,燥證則惟喜柔潤,最忌苦燥,斷無用之之理也”語出()

A、喻嘉言

B、吳鞠通

C、王孟英

D、劉河間

E\汪瑟庵

答案:E

266.在中醫(yī)學中最先論述營衛(wèi)氣血概念的書是()

A、《傷寒雜病論》

B、《溫疫論》

C、《溫熱論》

D、以上均不是

答案:D

267.溫病的預防應采取下列有效措施:一是注意環(huán)境和個人衛(wèi)生;二是重視飲食

衛(wèi)生,三是注意()

A、防害除害

B、避風寒

C、節(jié)情志

D、適勞逸

答案:A

268.邪在氣分的辨證要點:()

A、身熱口苦而渴,舌紅苔黃

B、壯熱心煩,口渴汗多

C、但發(fā)熱,不惡寒,口渴苔黃

D、身熱汗出,煩渴,咳喘,舌紅苔黃

答案:c

269.牙齒燥如枯骨,見于0

A、腎陰枯竭

B、腎火上炎

C、胃陰枯竭

D、肺胃陰傷

答案:A

270..下列哪項不是實風發(fā)痙的特征()

A、抽搐強烈

B、發(fā)作突然

C、幅度較大

D、按之即止

答案:D

271.癥見手指蠕動'甚或痣疾,肢厥神倦,舌干絳,脈虛細者治宜

A、滋陰清熱

B、滋陰透熱

C、滋陰息風

D、滋陰清熱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72.葉天士《溫熱論》“斑疹黑而隱隱,四旁赤色,火郁內伏“治宜()

A、苦寒清泄熱毒

B、咸寒滋陰瀉火

C、大劑清涼透發(fā)

D、甘寒生津益胃

E、清熱活血化淤

答案:C

273.《溫熱論》說“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濕則加入()

A、滑石甘草之類

B、政仁滑石之類

C、放仁澤瀉之類

D、蘆根滑石之類

E、茯苓皮豬苓

答案:D

274.白霉苔的病機是:

A、胃熱灼津

B、陽明腑實

C、胃陰衰亡

D、胃氣衰敗

E、腎陰耗竭

答案:D

275.”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語出()

A、《素問》

B、《靈樞》

C、《難經》

D、《傷寒論》

答案:A

276.溫病有別于內傷雜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A、發(fā)病急

B、性質屬熱

C、感受外界致病之邪

D、病位有別

答案:C

277.以下哪一項不符合斑疹的診斷意義?

A、了解感邪的輕重

B、辨別病邪的性質

C、了解病變的淺深

D、了解氣血的盛衰

E、判定預后的順逆

答案:B

278.春溫壯熱,口渴,頭痛,煩躁不安肌膚發(fā)斑,甚或吐蚓,舌絳苔黃,脈數,

治宜選用()

A、白虎湯

B、竹葉石膏湯

C、黃連解毒湯

D、加減玉女煎

E、犀角地黃湯

答案:D

279.九芝認為溫病與溫疫的區(qū)別是:()

A、溫疫乃溫病之別名

B、溫疫傳染,溫病不傳染

C、溫病都是傳染病,溫疫自在其中

D、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

答案:B

280.春溫,陰虛風動證,其治宜滋陰熄風,常用的滋陰藥是()

A、生地、玄參、麥冬

B、沙參、玉竹、石斛

C、梨汁、葦莖汁、麥冬汁、藕汁

D、麻仁'阿膠、雞子黃'五味子

E、熟地、山茱萸、女貞之、旱蓮草

答案:D

281.濕熱困阻中焦可見()

A、小便渾濁

B、小便短赤

C、小便不通

D、小便涓滴不暢

E、小便淡黃

答案:B

282..引起風溫的是0

A、風溫病邪

B、風熱病邪

C、溫熱病邪

D、溫毒病邪

答案:B

283.創(chuàng)立衛(wèi)氣營血辨證的醫(yī)家是:()

A、王孟英

B、葉天士

C、余師愚

D、吳鞠通

答案:B

284.濕溫病濕邪漸化熱而衛(wèi)表濕郁較輕者,宜選用()

A、霍樸夏苓湯

B、三仁湯

C、王氏連樸飲

D、一加減正氣散

答案:B

285.疫疹發(fā)病基本特征為()

A、頭面掀赤腫痛

B、肌膚丹莎

C、肌膚斑疹

D、咽喉紅腫

E、各種出血

答案:C

286.溫病熱蒸頭脹,惡心嘔逆,神迷不清,小便不通,舌苔白膩,治宜()

A、先予安宮牛黃丸,繼服茯苓皮湯

B、菖蒲郁金湯送服蘇合香丸

C、先予蘇合香丸,繼服茯苓皮湯

D、菖蒲郁金湯送服至寶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87.長夏濕令,暑必兼濕“其語出0

A、張景岳

B、張風逵

C、王孟英

D、吳鞠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288.證見惡寒少汗,身熱不揚,午后熱象較明顯,頭重如裹,身重肢倦,胸悶院

痞,苔白膩,脈緩,宜選用0

A、化濕清熱

B、芳香宣化

C、疏邪透達

D、清氣化濕

E、燥濕化濁

答案:B

289.邪在氣分、正邪俱盛之時,不可單用的治法是

A、清解氣熱法

B、和解表里法

C、袪濕清熱法

D、通下逐邪法

E、滋陰生津法

答案:E

290.溫病的病名首見于()

A、《黃帝內經》

B、《傷寒論》

C、《肘后方》

D、《諸病源候論》

答案:A

291.風溫,邪襲肺衛(wèi)而兼熱盛津傷,小便短少,下列治法中,哪一項最適合?()

A、銀翹散加桅子、瞿麥、扁蓄

B、銀翹散加木通、淡竹葉、甘草梢

C、銀翹散加杏仁、滑石、通草

D、銀翹散加豆蔻、菽仁、茯苓皮

E、銀翹散加麥冬,生地,知母,黃苓,桅子

答案:E

292.對溫病的治療首先提出初起不可純投辛溫,應以寒涼清熱為主的醫(yī)家是0

A、劉河間

B、王安道

C、羅天益

D、朱肱

答案:A

293.夏季,病人證見灼熱,煩躁,夜寐不安,神昏謔語,舌蹇,肢厥,舌絳,治

宜()

A、清宮湯合至寶丹

B、清營湯合至寶丹

C、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

D、清宮湯合紫雪丹

E、神犀丹

答案:C

294.溫邪的內涵:()

A、不包括物理性致病因素

B、包括了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

C、具有溫熱性質

D、包括了六淫

答案:B

295.營分證可見:()

A、身壯熱大汗

B、發(fā)熱惡寒汗出

C、斑疹隱隱

D、斑疹密布

答案:C

296.身熱下利,肛門灼熱,苔黃脈數,治宜選用()

A、黃苓湯

B、葛根苓連湯

C、枳實導滯湯

D、調胃承氣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97.區(qū)別血分證和營分證的基本要點是:

A、身熱躁擾

B、昏狂澹語

C、斑疹隱隱

D、吐血蚓血

E、舌質紅降

答案:D

298.下列哪一項不是暑溫的診斷要點()

A、一般發(fā)生在夏至至立秋節(jié)氣

B、多發(fā)生于長夏或夏秋季節(jié)

C、起病急,初起較少衛(wèi)分過程,發(fā)病以暑入氣分的里熱見證典型表現

D、變化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風等較多的病理變化。

E、易見津氣欲脫,內閉,動風,動血等嚴重證候

答案:B

299.新感與伏邪鑒別的依據是:()

A、發(fā)病初起是否見有里證

B、發(fā)病初起是否見有表證

C、發(fā)病初起表證的性質屬寒屬熱

D、發(fā)病初起癥狀表現與時令主氣致病特點是否一致

答案:D

300.葉天士所論脾瘴病的臨床見癥是0

A、目黃身黃

B、小便色黃

C、惡心嘔吐

D、口干不欲飲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301..溫病癥見:神昏澹語,躁擾不安,身熱驟降,手足厥冷,冷汗淋漓,氣短

息促,舌色淡暗,欲伸無力,脈細疾或沉弱.治宜()

A、即服安宮牛黃丸

B、即服至寶丹

C、即服蘇合香丸

D、生脈散或參附湯送服至寶丹

答案:D

302.但熱不寒,頭痛且重,面目紅赤,疹粒顯現,肢體酸楚,胸皖痞悶,呃逆,

穢氣噴人,腹?jié)M腫痛,便秘,小便短赤,舌紅絳苔白厚膩,脈濡數,宜選用何方

加減()

A、王氏連樸飲

B、達原飲

C、霍樸夏苓湯

D、三仁湯

E、個;

F、甘露消毒丹

答案:B

303.病在上焦可見:()

A、神昏澹語

B、便秘

C、抽搐

D、舌干絳而痿

答案:A

304.伏暑,證見胸腹灼熱,嘔惡,便清不爽,色黃赤如醬,苔黃垢膩,脈濡數,

選擇下列哪一項治法最宜()

A、苦寒下奪

B、咸寒軟堅

C、導滯通下,清熱化濕

D、宣通氣機,清化濕濁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05.暑溫初起的治法多是()

A、解表法

B、清氣法

C、開竅法

D、化濕法

E、涼血法

答案:B

306.葉天士說“急急透斑為要”透斑是指()

A、提透升散

B、宣肺達邪

C、清泄化濕

D、清熱化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07.被稱為治療溫病“三寶”,長于芳香辟穢之功的方劑是()

A、至寶丹

B、紫雪丹

C、安宮牛黃丸

D\蘇合香丸

答案:A

308..壯熱口渴,頭暈脹痛、手足躁擾,頸項強直,四肢抽搐,或角弓反張,狂

亂,時或神昏澹語,舌紅苔黃燥,脈弦數。治宜()

A、羚角鉤藤湯

B、調胃承合湯合羚角鉤藤湯化裁

C、白虎湯合羚角鉤藤湯化裁

D、清營湯加羚角、鉤藤,沖服紫雪丹

答案:C

309..竹葉石膏湯方中的組成不包括()

A、半夏

B、人參

C、麥冬

D、沙參

答案:D

310..濕邪寒化傷陽,治療選方是()

A、真武湯、薛氏五葉蘆根湯

B、真武湯、薛氏扶陽逐濕湯

C、黃土湯、真武湯

D、黃土湯、薛氏扶陽逐濕湯

答案:B

311.伏暑衛(wèi)營同病治宜解表清營,方用銀翹散加何藥()

A、生地、丹皮、玄參、大青葉

B、生地、丹皮、桅子、蓮子心

C、杏仁、滑石、技仁、通草

D、香輔、厚樸,扁豆、黃連

E、生地、丹皮、麥冬、赤芍

答案:E

312.薛雪謂“濕熱病屬太陰陽明者居多”但有所偏重,他認為()

A、陽氣旺則病在陽明,陽氣虛則病在太陰

B、陽氣旺則病在陽明,陰氣虛則病在太陰

C、中氣實則病在陽明,中氣虛則病在太陰

D、邪氣盛則病在陽明,邪氣虛則病在太陰

E、熱邪重則病在陽明,濕邪盛則病在太陰

答案:C

多選題

1.斑疹的順證可見:

A、色紅活榮潤

B、分布稀疏均勻

C、松浮如灑灑于皮面

D、斑出熱不退,或甫出即隱,神志昏憒

E、斑疹透發(fā),熱降身涼,神情清爽

答案:ABCE

2..標志溫病學理論己形成完整體系的著作是:

A'溫疫論

B、溫熱論

C、濕熱病篇

D、溫熱條辨

E、溫熱經偉多選題:

答案:BD

3.斑的形成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A、素有瘀血

B、陽明熱熾

C、風熱犯肺

D\胃陰不足

E、熱迫營血

答案:BE

4.溫病的特點是()

A、溫邪是其特異的致病因素

B、多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jié)性、地域性

C、病理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

D、臨床表現有特殊性

E、易內陷生變,致動風、出血、閉竅等。

答案:ABCD

5.葛根黃苓黃連湯證具有()

A、身熱,不惡寒,反惡熱

B\腹?jié)M脹痛,口渴不多飲

C、大便泄瀉,色黃熱臭

D、苔黃焦燥,脈沉弱

E、肛門灼熱

答案:ABCE

6.溫病邪在氣分的熱型有:

A、身熱不揚

B、壯熱不寒

C、寒熱往來

D\身熱夜甚

E、日哺潮熱

答案:ABCE

7..決定溫病流行程度及范圍的常見因素是:

A、人體體質

B、自然因素

C、社會因素

D、傳染性強弱

E、治療得當與否

答案:ABCD

8.下列哪些屬于溫熱性質的溫病()

A、風溫

B、春溫

C\秋燥

D、濕溫

E、伏暑

答案:ABE

9.屬于新感溫病的疾病有()

A、春溫

B、暑溫

C、伏暑

D、風溫

E、大頭瘟

答案:BDE

10..溫病的命名可根據:

A、季節(jié)與主氣結合

B、特殊的臨床證候

C、病證性質是否兼挾濕邪

D、發(fā)病的遲早表里不同

E、病情輕重

答案:AB

11..屬于清代著名四大溫病學醫(yī)家是:

A、吳又可

B、葉天士

C、陳平伯

D、薛生白

E\王孟英

答案:BDE

12.哪些是外發(fā)斑的逆證?

A、,斑疹稠密成片

B、斑疹分布稀疏均勻

C、斑色黑晦暗

D、斑疹紅活榮潤

E、斑疹緊束根

答案:ACE

13.疹的形成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A、熱邪郁肺

B、陽明熱盛

C、熱竄營分

D、熱迫血分

E、肺陰不足

答案:AC

14.暑溫暑傷津氣證的臨床表現有()

A、心煩口渴

B、發(fā)熱自汗

C、氣短神疲

D、苔黃干燥

E、喘喝欲脫

答案:ABC

15.身熱肢厥,神昏澹語,可見于()

A、熱人心包

B、內閉外脫

C、氣血兩燔

D、氣分熱盛

E、陽氣暴脫

答案:ABC

16..溫疫概念是指:

A、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

B、外感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

C、并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

D、溫病中具有傳染性

E、也不引起流行的發(fā)熱疾病

答案:AC

17.溫病神昏澹語的原因有()

A、營熱擾心

B、血熱擾心

C、熱陷心包

D、胃腸有熱擾心

E、痰濁蒙蔽心包

答案:ABCD

18.蒿苓清膽湯包括的藥物有()

A、柴胡、玉樞丹

B、青蒿、黃苓

C、法半夏、淡竹茹、枳殼、陳皮

D、茯苓

E、碧玉散

答案:BCDE

19.鑒別新感與伏邪溫病的主要依據有()

A、傳變趨勢

B、初起證型

C、傷陰程度

D、發(fā)病季節(jié)

E、病勢輕重

答案:ABCE

20.滋陰生津法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A、益氣斂陰

B、滋陰肺胃

C、填補真陰

D、增液潤腸

E、疏表潤燥

答案:BCD

21.三焦辨證之上焦證型與衛(wèi)氣營血辨證中有關的是()

A、衛(wèi)分病變

B、氣分病變

C、營分病變

D、血分病變

E、陰傷病變

答案:ABC

22.苔白膩而舌質紅絳見于:

A、脾濕未化,胃津己傷

B、熱毒入營而濕邪未化

C、濕熱穢濁,郁閉膜原

D、濕遏熱伏

E、濕遏衛(wèi)氣

答案:BD

23.溫病治療中常用的清營涼血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A、氣營兩清法

B、清熱解毒法

C、清泄營熱法

D、氣血兩清法

E、涼血散血法

答案:ACDE

24.連梅湯的組成藥物是()

A、黃連

B\烏梅

C、麥冬

D、生地

E、阿膠

答案:ABODE

25.斑疹的診察要點要點及其臨床意義有:

A、觀察色澤

B、辨別形態(tài)

C、注意疏密

D、結合脈證

E、重視動態(tài)變化

答案:ABCDE

26.溫疫的特點是()

A、發(fā)病急驟

B、有強烈的傳染性

C、可以引起大流行

D\病情多較險惡

E、屬火熱亢盛而較少挾濕邪

答案:ABCD

27.息風法常配合使用的治法有:

A、清氣法

B、涼血法

C、袪濕法

D、攻下法

E、清營法

答案:ABDE

28.氣分的病理是()

A、正邪抗爭

B、肺氣不宣

C、熱熾津傷

D、里熱亢盛

E、熱閉心包

答案:ACD

29.使用清營涼血法應注意的事項有()

A、熱在氣分而未入營血者,不可早用

B、清營涼血法只適用于熱入營血分證

C、挾濕者,慎用

D、若氣分邪熱仍盛者,需配合清氣法

E、熱勢不甚者不宜用

答案:ABCD

30.暑傷心腎的表現是()

A、消渴不已

B、肢體麻痹

C\心煩不得臥

D、舌紅絳苔黃燥

E、脈細數

答案:ABDE

31.衛(wèi)氣營血辨證在溫病辨證中的意義有()

A、明確病變深淺層次

B、確定證候類型

C、確定病變性質

D、確立正確的治法

E、觀察病邪感受的途徑

答案:ABCD

32.氣營(血)兩清法的代表方劑有()

A、吳鞠通加減玉女煎

B、清瘟敗毒飲

C、白虎加人參湯

D、化斑湯

E、普濟消毒飲

答案:ABD

33.濕溫病濕熱蘊毒的臨床表現有()

A、發(fā)熱口渴

B、身目發(fā)黃

C、咽腫

D、胸痞腹脹

E\苔黃而膩

答案:ABCDE

34.氣營兩清法的代表方劑有:

A、普濟消毒飲

B、白虎加參湯

C、化斑湯

D、清瘟敗毒飲

E、加減玉女煎

答案:CDE

35.輕清宣氣法適用于:

A、邪熱初傳氣分者

B、熱勢不甚氣失宣暢者

C、熱漸退余熱留擾胸膈者

D、熱在氣分,熱勢浮盛者

E、邪熱內蘊,郁而化火者

答案:ABC

36.濕溫病,濕阻腸道,傳導失司的臨床表現是()

A、神識如蒙

B、胸腹灼熱

C、少腹硬滿

D、大便不通

E、大便;唐薄

答案:ACD

37.白吾的治療大法是:

A、清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